首页 > 文章中心 > 各地过年的风俗

各地过年的风俗

各地过年的风俗

各地过年的风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广西民俗旅游 旅游资源现状 存在问题 开发策略

一、民俗旅游资源含义

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的一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就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民俗旅游资源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得到广泛认同的界定。一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能吸引旅游者、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族民间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习俗,如生产与生活习俗、游艺竞技习俗、岁时节、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会组织习俗、祭祀信仰习俗、文学艺术等。有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指那些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及居住地特征的因素的总和,包括显而易见的建筑、饮食、生活方式、传统节日、节庆活动,以及需要细心观察、体会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有些人认为,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事象的总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民俗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一样具有旅游吸引力、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从内容上来说,它既包括物质性的也包括非物质性的,它的表现形式有服饰、民居、饮食、建筑、礼仪礼节、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从特殊性来说,民俗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有关,因此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二、广西民俗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已成为我国各地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广西也不例外。广西境内居住着汉、壮、瑶、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等12个民族,而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则是广西独有的少数民族,是民俗文化旅游大省①。其中,壮族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90%以上分布在广西,全国瑶族的75%分布在广西②;广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约占60%③。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如在小吃方面,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各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在酒文化方面,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在民族服饰方面,各民族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这些别样的民族风情,铸就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民俗旅游资源宝库,这些资源宝库目前正在逐渐被开发、投入使用并取得一定收益。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该县本着“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的旅游发展理念,将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在政策、财力、人力和物力上都给予大力支持,使以侗族建筑、侗族风情、侗寨居民生活和侗乡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的三江旅游业更具魅力。仅2006年上半年,接待人境过夜旅游者12180人次,同比增长61.22%,实现国际旅游收入685.5万元,同比增长79.6%,旅游创汇80万美元④。

尽管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极大的开发并为旅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使用及开发还是存在另人担忧的一面:

1.许多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异族异地民俗风情取而代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者的涌入、异族异地文化的引入,一些地区传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逐渐被冲淡同化乃至消失。受现代潮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青年不愿再穿本民族服装而钟情于流行服,忘了老祖宗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美的民族舞蹈而沉醉于流行歌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整体断代的危险。此外,文化的变迁也十分突出,像端午节、中秋节这些我国传统的节日在逐渐被淡化,而欧美国家的传统节如对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却正在风靡整个社会。

2.模仿成风,缺乏创意,没有特色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近年来我区有大量资本涌向民俗旅游开发领域,数不清的民俗村,民俗城纷纷建成。然而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及旅游开发经验,这些项目大多粗制滥造,相互模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重,使企业之间竞争加剧,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加大了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险。

3.民俗风情正在庸俗化

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淳朴民俗风情的亵渎和歪曲,从而使民俗风情庸俗化。如在开发过程中,开发者将一些落后的封建迷信和下流的、暴力的、无聊的事物掺入其中或将少数民族婚俗开发成“摇钱树”,在一些民俗旅游区,少数民族姑娘“邀请”男性游客参与婚俗表演,当节目结束时,少数民族姑娘让所有参与者给小费、或是见面礼或是媒婆辛苦费,而这一切费用都是在事后才被告知,很多游客都有上当受骗甚或是被敲诈的感觉。

4.伪民俗现象泛滥

伪民俗是指子虚乌有的民俗,即某些旅游企业或部门为了某种目的而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俗风情。在民俗风情丰厚的地区,流传着许多内涵丰富、带有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等,有的部门在开发这些资源时,不是正确地表现这些神话传说中所包含的追求真善美的正面精神,而是着力渲染一些附在这些神话传说下的封建迷信。

5.民俗风情旅游景点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些民俗风情景点的建设投资太大为了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许多景点采取高价门票、层层设卡卖票的做法,令游人望而却步;不少民俗旅游景点参与性项目较少,而供人们观赏浏览的项目虽然艺术水平很高,造价也很昂贵,由于没有脱离传统展览馆的展示、观赏的方式,因此吸引力不明显,游客的重访率很低;还有些景区的开发、宣传不到位,导致造成旅游资源的极大浪费。此等现象的存在制约了民俗旅游景点的深度开发及合理经济收益的收入。

各地过年的风俗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文明礼貌”德目中的有关要求编写的。

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千百年来保留、继承下来的传统,各民族在饮食、服饰、居住、礼仪、喜庆、丧失等等方面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各民族只有彼此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才有利于民族的大团结。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教育很有必要。

本课的教学要点有两个。一是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二是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第二部分是通过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事例,向学生进行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

教法建议

1、三年级学生对“民族”这个概念还不是很清楚,教学是不要纠缠这个问题,只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的,知道我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国家就可以了。另外,为了使学生对我国民族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同学的知识面,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课侧重讲尊重本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但如果遇到外国人也同样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

3、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怎样去尊重周围不同民族同学和邻居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设计示例

十一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情感:

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难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出示56各民族的大照片,贴在黑板上。)

小结:对,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在这个大家庭里住着56各民族,有着12亿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如一家,共同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板书: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从衣着、语言等方面来说。)

小结:除了衣着,语言不同,在饮食和居住环境上也有差异。比如:有的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有的少数民族住帐篷,有的住窑洞等等。也就是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板书:风俗习惯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过度:各民族的这些风俗习惯沿袭了一代又一代,它寄托着各族人民良好的祝愿。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呢?我们来看看是怎样做的。

(放课文录音故事,看课文)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以身作则,身着傣族服装参加泼水节,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还教育其他干部也要这样做。)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挡水?

(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警卫员担心他的健康,就张开雨伞去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总理让警卫员把伞收起来。因为认为用伞挡水是对傣族人民不礼貌,不能因为自己的身体而伤害了傣族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说明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

小结:傣族是我们多民族国家的一个民族,深切地爱着各族人民,各族人民也深切地爱着自己国家的总理。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可以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使国家富强、昌盛。

板书:尊重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知道的说一些,不强求)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在38号楼里》的录音故事)

3、从《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小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民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康。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把位同学分别拿出苗、彝、回、藏、维吾尔、壮、蒙古、朝鲜小朋友的图片,介绍他们的风俗习惯并贴在黑板上组成半圆,正中间留一个空挡。)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引导:对他们的衣着不指手画脚、不窃笑;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习惯;与各民族小朋友团结友爱。)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小品表演:六名同学在中队研究会上讨论关于新年包饺子包什么馅的问题,产生了分歧……)

提问:他们谁做的对?为什么?

小结: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所以作为我们汉族的小朋友,要与各族小朋友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个美好的乐园。

(把汉族小朋友的图片贴在空档处,就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半圆。)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民族风俗习惯是千百年来逐渐形成的,各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既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并学会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我们祖国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幸福,大家齐唱《大中国》来结束我们这堂课。

板书设计:

尊重

(56个民族照片)

我们是个饿多民族的国家

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1、了解你周围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将他们的风俗习惯记录下来。

各地过年的风俗范文第3篇

汉代史学家班固在讨论当时各地的风俗时,定义“风俗”称:“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1]这段话的大体意思是,由环境决定的人们的行为和属性,称为“风”;而由统治者的意愿或行为的而形成的习惯,则称为“俗”。二者相加,就是风俗。班固对风俗的解释含有很多合理的成分,但是显然过分夸大了统治者在风俗形成中的作用。如果将统治者(君上)改换为环境,就能更科学地表述风俗的概念。即风俗是指人们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具体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群体性的生活习尚。

风俗是群体的产物。一个人从生到死,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风俗的包围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风俗的支配。从特定的意义上来说,人自身就是风俗的产物,正是人们浸润于其间而不自知的风俗,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并使不同和不同地区的人群相互区别开来。就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大多也是从风俗的视角来认识不同的国家或民族的。如对于西方人来说,讲到人,他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筷子、茶叶和功夫;而日本民族的象征则是榻榻米、和服及樱花;对于中国的儿童而言,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就是意味着西方。在电视广泛普及的现代,中国的普通民众也是从肥硕飘逸,酥胸半露的服饰来认识唐朝,从马蹄袖、红顶子和旗袍来区别清朝的。风俗对于认识社会的重要意义于此可见。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管风俗在社会生活中起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它毕竟是通过具体的人的思想或行为方式体现出来的,如果抽掉了具体的人,也就无所谓风俗了。人们在强调风俗绵延久长、无所不在的影响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它的变动不居的特性,低估人在风俗的变化中的作用。与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风俗也随时处在变动之中。在漫长的过程中,有些风俗消亡了,有些风俗发展成了礼仪制度的一部分,而有些则一直在民间传承不绝。虽然对不同风俗的发生、发展、消亡的原因的解释还非常不充分,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人在风俗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无所作为的。中国古人从很早起就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如《诗经·关睢》“序”中就有“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说法。《孝经》中也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所谓“移风俗”或“移风易俗”,就是强调人与风俗的关系中人的能动作用,即摒弃那些妨害人们生活的陋俗,阐扬有利于人们心智的风俗,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风俗史的一方面固然是为增进现代人对古代风俗的了解,除此之外,为移风易俗提供借鉴,应该也是风俗史研究的目的之一。

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公元581-960年),也是风俗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汉魏旧俗和北朝的胡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消化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新的风俗,这些风俗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些甚至历宋、元、明、清,影响一直及于现代。就这一时期社会风俗自身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方面。

⒈诗歌对社会风俗的浸润和影响

唐代的诗歌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诗歌渗透了社会风俗的方方面面。

唐代的诗歌并不单纯是书斋中的产物,而是生活的一种需要。唐人喜饮酒,而饮酒则离不开诗。他们将饮酒分为雅、俗两种,吟诗饮酒为雅饮,又称“文字饮”,仅酒令的形式就有二十余种之多。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佳制都是在酒宴上所作。所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与其说是描写了个人的性格,倒不如说是表述了一种时代的风俗。

除了饮酒时吟诵唱和之外,这时在庙宇寺院、邸舍旅馆、风景胜地都备有供人题写诗歌的诗板。不但文人每至一地必先题诗,一般民众每到一地,也总是要先到这些地方浏览、传钞诗板上的佳作。乘兴而题,不胫而走,不数日间就可传遍各地。如白居易旅途中每至一地,必先在壁上寻觅诗友元稹的近作,他在蓝桥驿馆壁上发现元稹的诗后作诗称“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每到馆驿,即循墙绕柱观览题诗,驿壁题诗在唐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可知。

如果说饮食、行旅都离不开诗的话,唐人的婚礼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赛诗会”。在普通民众的婚礼上,有催妆诗、开撒帐合诗、去行座障诗、去扇诗、咏同牢盘诗、去帽惑诗、去幞头诗、去花诗、脱衣诗、合发诗、梳头诗、系指头诗、咏下帘诗、下女夫词、障车词等等,名目繁多,几乎是动必吟咏,无诗不婚。

不仅如此,青楼娼馆也是文人们竟相逞弄文才的场所。娼馆的墙壁上、妓女的箱箧里,都有狎妓文士留下的诗歌;甚至有些寻春客还将诗歌题写在妓女的身体上。军将、老粗、妓女,甚至小偷,各色人等,不管水平高低,有无文彩,只要稍识之无,都要写诗自炫。人们甚至将当时人写的诗画成图画,刺在身上,将自己作为“行诗图”而炫耀。

从人们对待元稹和白居易诗歌的狂热态度上,可以更典型地表现出诗歌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楚、江淮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辞,自谓为元和体。”“禁省寺观、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其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因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据说,在村落路旁卖鱼肉者,俗人买要胡绢半尺,士大夫买只须写­白居易诗一首即可。诗歌不仅能换茶、酒喝,而且能换鱼吃。

民间诗歌的丰厚土壤不仅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诗歌的盛世,也使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渗透了诗的意境,浸润出了诗一般的社会生活风俗。有两则故事有助于理解唐人及其生活风俗与诗歌的这种关系。

一是讲上官仪入朝的故事。称:“高宗承贞观(公元627-649年)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侍郎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咏诗云:‘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晓,蝉噪野风秋。’音韵清亮,群公望之,犹神仙焉。”[2]

另一则故事称,李白在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谒见宰相时,封一板,上面题写“海上钓鳌客李白”数字。宰相问:“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钩线?”答:“风波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线,明月为钩。”又问:“以何物为饵?”答:“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3]

这两则故事中体现出来的雍雅清逸的意韵和狂傲率真的气质,反映了唐代社会风俗的充满诗意的特征,而只有在诗歌的国度里,才有可能会产生这样一种时代风貌。

⒉歌舞风俗的兴盛

与诗歌一样,音乐歌舞也对这一时期的社会风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舞蹈的兴盛,首先表现在胡乐的流行。这时的胡乐既有南北朝时遗留的胡乐,也有隋唐时传入的音乐舞蹈。唐诗中所谓“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学胡乐”,“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表明胡乐在民间的流行程度。如所周知,唐玄宗本人就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音乐家和羯鼓演奏家,据说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由他改编而成的。而朝廷重臣及宫廷近侍如安禄山、武延秀、杨贵妃诸人也都以善长胡旋舞著称。胡乐的影响遍及宫廷、民间。

在一些隆盛的庆典活动中,往往都要举行大型的文艺演出活动。唐玄宗有一次在勤政楼举行大酺,楼下万头攒动,笑语喧哗,以至于无法听见“鱼龙百戏之音”,高力士建议由歌唱家许和子唱一曲以“止喧”,许和子“撩鬓举袂,直奏曼声。至是广场寂寂若无一人。”又如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公元785-804年),当大旱祈雨时,长安东、西街要举行规模盛大的“斗声乐”活动,人们搭起彩楼,街东、街西各出一人,在彩楼上进行琵琶演奏比赛,而这种活动的组织和参加者主要都是一般的长安市民。

除了正式场合之外,在一般的酒宴上都有伎女的歌舞表演,当时官僚的家里,普遍蓄养了歌舞艺人,而皇帝往往也将艺人作为礼物赠予大臣。而且就像要饮酒时要行令作诗一样,唐人饮酒时同样少不了歌妓侑酒,还流行以酒相属,且饮且歌且舞。这些例证都表明,这时的音乐歌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南北各地盛行的踏歌风俗,更能体现音乐舞蹈风俗的群众性。劳作之余,青年男女往往要从皓月初升,踏歌到次日清晨。刘禹锡《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就是对这种踏歌风俗的生动写照。而在每年十一月乞寒时,城市的人们更是以坊邑为浑脱队,裸形体,灌衢路,鼓舞跳跃,挥水投泥,大众一起狂欢。

这一时期的民歌也很发达。吴歈、巴歌、楚调、秦音各领风骚,而且唐诗中的许多名篇佳制也通过歌舞艺人的媒介作用,在民间广泛传唱,丰富了民间音乐风俗的。由于王维著名的《渭城曲》的广泛影响,“渭城”甚至成了民歌的代称。总之,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音乐歌舞风俗如此兴盛的时期。

⒊胡俗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所谓“胡俗”,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南北朝时就已经传入中原的边疆民族的风俗,一是指在隋唐五代时新传入的边疆民族的风俗。而“外来文化”则是指这一时期从“历史上的中国”[4]范围以外的国家或地区输入的文化。当时人不加区别,将这两种情形都冠以“胡”的名称,如胡人、胡食、胡服、胡乐、胡俗等等,不一而足。

各地过年的风俗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民间体育;发展特征;区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7)01-0046-06

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齐鲁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孕育了多彩多姿的民俗民间体育,如烟台螳螂拳、潍坊风筝、商河鼓子秧歌、梁山斗羊、荷泽狮舞等。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是齐鲁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活态载体,它以鲜明的齐鲁特色和身体活动特征深受人们喜爱,其文化内涵已成为解读齐鲁文化的特殊文本,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开发具有鲜明地域文化传统特色和独特风格的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对于保护和传承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推动民俗民间体育项目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项目仍处于自行发展阶段,甚至一些项目正濒临失传,亟待深入挖掘、整理和利用,而基于山东省地域、民俗特点,对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发展历史、特征以及区域特色的研究尚未见于报道。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历史、特征及其区域特色,旨在为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历史挖掘、传承保护和现代开发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1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历史

山东是一个经济、人文大省,地方特色文化积淀深厚,门类众多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广为流传。据统计,目前在山东省内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约20余种,如风筝、秋千、武术、秧歌、狮舞、斗羊等。这些活动的产生和传承是山东人民在长期的文化积累和生活创造中凝聚提炼而成的特定宗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并充分体现了区域文化信仰和价值追求。

1.1武术

山东是中华武术发祥地之一,在历史上享有盛誉。山东武术的萌芽与原始战争紧密相关,夏商时期,东夷部族不断与中原华夏民族发生战争,并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蚩尤大战”。蚩尤大战有力地促进了剑、铠、矛、戟等金属器械的制作与擒、拿、摔、打等技击技术的发生、发展,加速了齐鲁武术的形成。蚩尤被后人奉为山东武术之始祖。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崇尚武勇,习练搏斗、角抵、射技、剑技是军事训练的重要内容。秦汉三国时期,山东各地现存的汉画像石中,记载了大量格斗、柔术、击剑的画面,反映了当时山东地区武艺的情况。魏晋南北朝时期,山东地区出现了很多习武团体,其中以泰山地区和清河地区(今山东临清、武城一带)的武艺最为著名。宋元时期民间练武十分兴盛,出现了自愿结合的练武组织。“章丘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宋史・曾巩传》)。清代山东武术较前代有巨大的发展,拳术门类种多,其中,冠县查拳、阳谷孙膑拳、济宁华拳、烟台螳螂拳等,是山东武术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拳种。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民间武术活动,先后在各地举办武术比赛和表演。当代,随着政治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山东古老的武术运动焕发了勃勃生机,可以说,山东武术已进入全面推广发展的崭新阶段。

1.2技巧性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1.2.1秋千 秋千,俗称打秋千、荡秋千,是我国古代妇女、儿童喜爱的一项嬉戏活动。秋千在山东流传很久,宋朝山东籍女词人李清照在《点绛唇》中就详细地描述当时的妇女在荡秋千时的情景:“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现在山|许多地方仍流行在农历正月、清明、寒食等日打秋千的习惯。潍坊、烟台、威海等地,端午节必打秋千,即或不专门架设入秋千,儿童也要于两树间或门框上系上一小绳作小秋千来玩耍,这样,荡秋千也就成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民间习俗。另外,山东潍坊旧时还流行“转秋千”和“月秋千”两种形式。

1.2.2风筝 清明节前后放风筝是山东民间比较流行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两下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工匠鲁班就曾“制木鸢以窥京城”。这可以说是山东风筝的滥觞,此后风筝在山东民间一直延续流传,清代以后以潍坊地区的扎制的风筝最为有名,这时,清明节前后放风筝也成为当地的踏春风俗。据《潍县志稿》载:“本邑每逢寒食,东门外,沙滩上,板桥横亘,河水初洋,桃李葩吐,杨柳烟含,凌空纸莺,高入云端”。到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新中国建立后,潍坊风筝更加受到当地人民的珍爱和重视。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国际风筝节,2006年5月,潍坊风筝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歌舞观赏类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1.3.1秧歌

(1)鼓子秧歌。鲁北有秧歌十多种,以鼓子秧歌为代表。鼓子秧歌流传在商河、惠民、阳信等县境内,以商河县最为普遍。其表演形式,最早由歌、舞、丑三种要素构成,是民间社会火的一种,进入20世纪40年代,这种多要素的组合形式开始解体,歌与舞发展成各自独立的表演形式。参加表演的人数最少六十人,最多可至数百人。表演形式为跑场子,跑场图有“八封阵”“力杀四门”等百余种。鼓子秧歌因组织严密,舞技道劲,场阵磅礴,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

(2)胶州秧歌。流传在胶东半岛的秧歌有十余种,其中以胶州秧歌分布最广,流传最盛。胶州秧歌流传于胶州湾的胶县,尤以大沽河一带为最盛。每逢古历春节,胶县人民便扭起秧歌,走村串乡,庆丰收祈丰年,千百年来己成习俗。胶州秧歌,风格细腻、富合韧性、独具特色。舞蹈动作以女性最有特色,突出“拧、推、伸”的动律,富有韧性和女性曲线美。该秧歌曾多次参加全了舞蹈比赛并获奖,有些动作和韵律在全国流行。

(3)海阳大秧歌。海秧歌流行于胶东半岛的海阳县,是一种以秧歌为主体的社火形式。海阳大秧歌的历史,据资料可追溯到580年前的明朝初期。据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明洪熙一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衍祥”金额,悬匾谷旦,诸位指挥偕缙绅光临赐贺,乐舞生闻韶率其创练之秧歌,舞唱于庭,其乐融融”。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卫设海阳县以后,海阳秧歌活动十分盛行,秧歌成为庆贺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内容。海阳秧歌结构严谨,表演分耍小场、跑大场。这种秧歌与鼓子秧歌、胶州秧歌齐名,被称为山东三大秧歌。

1.3.2灯舞

(1)舞龙灯。山东的舞龙灯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从山东沂南出土的汉画像石可以看到,早在汉代,山东已有了较完整的龙舞形式。后经近2000年的发展演化,其形式和技艺更为丰富精湛,其中以微山湖区的舞龙灯和冠县的玩龙灯活动最为壮观。山东冠县每逢正月十五,都要“出龙会”欢度元宵节,举行各种形式的“舞龙灯”活动。龙灯的扎制颇见精巧,龙灯的舞动则需要lO多个青年男女配合进行,表演分文、武场,有“卧龙”“盘龙”等套路。在微山湖区,元宵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挂莲花灯、蒸面灯和舞龙灯的活动。灯节晚上,夜色降临,明月初升,一帮或数帮组成的龙灯队,便来到湖边岸上舞起龙灯。

(2)舞狮。山东的舞狮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如莘县“火狮子”,是由一对火星线条构成的狮形,在紧锣密鼓声中突然跃出,场地上顿时火星四溅,硝烟弥漫。双狮追逐打斗,凶猛异常。曹县北关的“狮子”,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演出时可在48张桌子组成的“高山”上做出许多高难度的技巧动作。临结束时,母狮出人意外地产下一只活泼可爱的幼狮。

1.3.3祭孔乐舞 “祭孔乐舞”是曲阜孔庙每年举行祭祀孔子仪式时的专用舞蹈。仪程有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六项。乐章有六,舞蹈有三,以三献里的祝辞(96个字)为舞谱,以“六象”表现孔子一生6个阶段。舞蹈分文舞和武舞,据考系由周代“六代舞”中的《大韶》《大武》演化而来。这种大规模的祭祖仪式,至今仍在继续。

1.3.4鼓舞 鼓类舞蹈早在汉代齐鲁地区就很盛行。纯鼓舞形式,代表性的有“抬鼓舞”“花鞭鼓”等。抬鼓舞流传在栖霞镇东北部山区,以庙后乡最为普及。抬鼓舞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又唱又舞,生动活泼。抬鼓舞的舞步借鉴八卦掌步法的运动路线,即呈“八”字形,由领舞者击鼓边为号,变换步法。每逢春节,很多村庄都办起抬鼓舞,庆贺丰收年景,活跃文化生活,深受群众欢迎。

1.4斗赛类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斗赛的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有斗羊和斗草两种形式。其中,以斗羊较为流行。内容最为丰富,风格最具特色的是流行于鲁西梁山县的斗羊活动。1986年春季,梁山举行了中国斗羊赛羊大会,1988年梁山成立斗羊协会,从此斗羊被列为地方特色旅游观光项目。斗草的风俗,古有不少记载,但现在仍保存于山东的并不多见,常见的是“拉巴条”和“劈手巾”两种。

1.5季节性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山东各地旧俗有在此登高的活动,据《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跟随道士费长房游学,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你家必有灾难,告诉家人各以囊系臂,登高饮菊酒,其祸就可以消除。桓景按照所说去作了,九月九日一早举家登山,晚上回来后,果然见鸡犬牛羊暴死院中。此事后来在民间到处流传,并因此沿袭成俗,登高也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现在,一年一度的“泰山国际登节”,已是遐迩闻名的国际盛会了。

2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发展特征

从以上对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梳理与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以下特征。

2.1新的民俗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得以生成发展

山东的泰安、潍坊、海阳一带的民俗传承对周围各地有典型意义,可以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这一地区中的五岳之首泰山是历代皇帝封掸之地,潍坊风筝扎制技术以精巧别致见称于史册,海阳螳螂拳在历史上享有盛誉。风筝、登山、武术等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于国内外,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普遍流行的体育项目。特别是近年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风新俗与古老的优秀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相结合,使山东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潍坊“国际风筝节”、泰山“国际登山节”和海阳“国际武术节”等新的民俗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层出不穷,得到生成发展。

2.2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在民俗事象中得以传承发展

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存在于山东民俗及民俗带的广大空间。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与民间的风俗习惯关系密切,存在于传统生活习俗、民俗节庆、、祭祀礼仪等活动中,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当前,山东地区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仍大体统一在民俗文化思想的框架之内,并形成为传统。其间虽历经数次改朝换代和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发生地域的交流以及异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传统并没有多大的改变,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不少内容仍是以民俗文化的形式进行和发展,其中又以与生产习俗、岁时节日、宗教祭祀等民俗内容结合得更加紧密。每逢元宵灯会、泰山庙会、济南千佛山庙会、峄山会等民俗庆典中,山东各地人们常举办各类娱神又娱人的民间文艺活动,演出各类戏剧、曲艺、杂耍。这当中,狮子舞、龙灯舞、踩高跷、耍枪刀、舞花棍、扭秧歌、赶毛驴等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到处可见。民俗民间体育产生、传承、演变、发展的过程,乃是与民俗文化共同价值取向的交叉,民俗民间体育负载着的浓重的地域传统文化色彩以及丰富的齐鲁文化内涵底蕴,显示了齐鲁民俗文化发展与进步。

2.3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与民族艺术共融发展

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常与民族文化艺术中的舞蹈、杂技、戏剧等表演艺术相结合,既体现健身娱乐的作用,又蕴涵丰富的艺术欣赏价值。当代,民俗民间体育与民族文化艺术共生共存、栖息相伴、互融发展的现象有目共睹。山东省各类民族文化艺术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有关民俗民间体育的记载与描写,成为研究当代区域民俗体育活动的重要题材。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不同类型,如武术、龙狮、跑旱船、扭秧歌、踩高跷、赶毛驴等,在不同类型的民族艺术作品中都有相当的描述和展现。如鼓子秧歌、龙灯舞、祭孔乐舞、八卦舞、商羊舞等。这些民间舞蹈艺术有的与武术技术相结合,其形式多样;有的掺杂各种民俗竞技表演,诙谐风趣;还有的通过节律、鼓点与某些技巧类难度动作的结合表现人物特征,形式新鲜活泼。杂技更是与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不可分割,很多杂技表演内容本身就是民俗民间体育的独立运动项目或练习形式。如,中国传统武术的踩梅花桩技艺与山东当代首创的杂技节日――梅花庄飞叉杂技中的单叉、双叉传统技艺相结合,其形式新鲜活泼、编排新颖、技艺高难,成为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的大型重蹬技节日,在世界杂技赛场上屡次为祖国争得荣誉。除此之外,还有剪纸、风筝、印花布等民间工艺以及民间普遍流行的儿童游戏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这些民间游艺以不同的内容、形式、手法、风格,反映了齐鲁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心态,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当代民俗民间体育的风采。

3山东省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区域特色

3.1武术拳种门类众多,胶东地区武术分布最广、流传最盛

历史上,山东人民素以淳朴忠实、勇敢尚义见称于史册,又以武强术高、武德兼备而闻名于天下。其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传统尚武之风,形成了流派林立、风格独特的齐鲁地域武术体系。山东武术门类众多、内容丰富的拳术器械套路广为流传。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山东流行的拳种,主要有螳螂拳、查拳、文圣拳、四通捶、地龙经、少林拳、梅花拳、水浒拳、子午门等70多个,主要分布于济宁、烟台、青岛、潍坊、淄博等地。全国著名的拳种而又萌发于山东的主要有:临清的弹腿、冠县的查拳、阳谷的孙膑拳、济宁的华拳、烟台的螳螂拳、梁山的子午门等拳术、器械套路。其中,胶东地区的武术资源雄厚,几乎涵盖了山东省的武术优势资源,构成了整个山东武术发展的主体,反映了山东武术发展的基本面貌,可以作为齐鲁地域武术体系的典型代表。流行于胶东一带的武术拳种、器械主要有螳螂拳、形意拳、八卦拳、太乙拳、太祖拳、地龙经、醉八仙、文圣拳、燕青拳、四通槌等百余种。

3.2泰安登山、潍坊风~垄断性强,品牌影响力较高

泰安的登山、潍坊的风筝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其规模、种类、品味、知名度均达全国上乘水平,可以作为山东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的代表。潍坊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不仅影响当地,而且享誉海内外。国际风筝节期间举办的国际风筝比赛、国内风筝大奖赛、评选风筝十绝、参观风筝博物馆、杨家阜民间艺术表演及购物等活动,都可以作为传承和发展区域特色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典型。泰山是历代皇帝封掸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俗称“济南府人全,泰安府神全”,是研究民间信仰的一座活的标本库,也是开发民俗体育旅游的一个热点。每年一度的泰山“国际登山节”旅游节庆活动具有很强的龚断性,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本区域旅游产品中起着重要作用。

3.3舞蹈观赏类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精彩纷呈,以秧歌最为著名

山东省舞蹈观赏类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有着形式各样、层次不一的表现形态,不可替代的历史遗迹和与众不同的表演程式和风格,精彩纷呈。尤其是秧歌,别具特色,是一项富有特色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吸引物,在本区域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山东秧歌遍布全省,形式多达30余种,而以鲁北的“鼓子秧歌”、鲁东的“胶州秧歌”、胶东的“海阳秧歌”最为有名,号称“山东三大秧歌”或“山东三大民间舞蹈”。其中,流传在商河、惠民、阳信、齐河、临邑等县境内的鼓子秧歌积淀最深、知名度最高、流传最盛,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因而被世人称为山东三大秧歌之首、中国四大秧歌之一。

3.4东部沿海地区渔民节活动个性突出,影响力大

山东省东部沿海3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连成一片,成为中国独有、世界少见的海滨城市群。东部沿海地区,渔业习俗和外出经商的习俗最为突出。沿岸渔村的海带草房、天后崇拜、行船禁忌等风俗,都为别处所不多见。沿海渔民沿袭“祭海”的传统,举办“国际渔民节”习俗历代不衰。这方面突出的代表是蓬莱、荣成、龙口、莱州的沿海地带,每个地方都各具鲜明的个性特征,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并且“蓬莱国际渔民节”“荣成国际渔民节”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它们依托山东沿海海滨城市群的知名度,以及发达的经济提供的优越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充实和塑造着其魅力独特的山东半岛旅游都市形象,以其举足轻重的文化魅力影响着周边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和世界。

3.5鲁西南、鲁西北地区民间斗赛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鲁西南、鲁西北地区为黄河冲积平原,直接与农耕、畜牧业经济文化类型有关的斗赛民俗民间体育活动独具特色,如斗羊、斗马、斗鸡、斗狗、斗蟋蟀、斗草等。特别是流行于梁山县的斗羊内容丰富,特色明显,深受当地人们所喜爱,现仍广泛开展。1986年,梁山举行了中国斗羊赛羊大会,1988年梁山成立斗羊协会,从此斗羊被列为地方特色旅游观光项目,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4结语

各地过年的风俗范文第5篇

关键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开发模式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1]。以民俗为文化资源,展开民俗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目前,民俗旅游已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3-4]。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陕北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类型划分,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一、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民俗文化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相一致,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形成受社会、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多种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社会风尚、传统节庆、特种工艺等内容。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考察,可以解读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文化特征,亦即地域异质性或区域性赋予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独特的吸引力。

陕北是一个地域范畴,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陕西北部,包括延安、榆林两市25个县(区)。陕北在历史上一直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造就了陕北浓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热情奔放的陕北秧歌、高雅别致的榆林小曲、唱腔委婉的陕北道情、独具特色的陕北说书,以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泥塑、剪纸、绘画等,形成了陕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体系,革命传统文化、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陕北剪纸已多次在国内外艺术节展览,“延安五鼓”已经参加了多项社会重大活动,陕北民歌王享誉全国。陕北民俗文化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外延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心理的、语言的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5]。经过详细的田野调查,根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本文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并分析了各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的可开发内容(表1)。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

(一)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陕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芳香的泥土味。最著名的就是陕北民歌,其中信天游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歌唱形式。陕北民歌粗犷质朴,《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等都名扬四海。陕北秧歌、唢呐、腰鼓、二人台、山曲、酒歌等各具特色,石雕、柳编、剪纸、泥塑、纸扎、刺绣、布堆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最原始的图腾与最美好的希冀。陕北剪纸以其艺术特色和古文化价值被誉为“群芳之母,民族之魂”,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专家们已有定论,陕北是中国黄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之一,它的民间文化释放出黄土风情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 窑洞文化独具魅力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各省、自治区的土地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多达4 000多万,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窑洞建筑在陕北存在历史悠久,2004 年在陕北吴堡县发现的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史前人类聚落遗址“后寨子峁遗址”,证明在4 500 年以前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窑洞[6]。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和接口窑。窑洞上可以行人走马,可以走载重大车,古人有“车马还从屋上过”的诗句。随着陕北旅游业的发展,“游大漠风情,住窑洞宾馆”已成为游客们旅游的目的之一。

(三) 饮食服饰独具特色

陕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陕北饮食的多样性最富盛名的是一料多做和多料多做,不仅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可加工食用,而且各种蔬菜甚至野菜也都可炮制成食品。经过炮制成的陕北小吃特别多,如油糕、米酒、碗砣、剁荞面、饸饹、烩菜、肉勾鸡、炖羊肉、羊杂碎、拼三鲜等,无不色香味美,吊人味口。许多味道独特、醇香可口的地方小吃和民间传说,形成了具有陕北风情的饮食文化,颇受人们欢迎。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头包白羊肚手巾成了陕北男人的突出特征。

(四) 岁时节令丰富多彩

陕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五元宵节。此外还有正月十六“燎百病”、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五、六月六、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 “熬冬”、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等传统节日,在陕北都是异常热闹,保存着一些古朴的风俗。特别是陕北人过春节十分隆重,节前十多天,人们就忙着购年货,做年夜饭,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将窑洞装饰一新,窗户、门扇要贴上窗花和对联。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模式是事物的程式化,是对同类事物有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民俗旅游资源的共同特征导致了旅游开发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同(或类同)的措施,通过共同的途径加以解决。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共同问题、共同措施、共同途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即可抽象出具有一般性的程式化的事物——民俗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包括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和区域开发模式。

(一) 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1. 集锦荟萃,发展演绎。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它提供给旅游者的不仅是那里的物质建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旅游者获得愉悦感受和文化体验的条件,成功的例子如云南民族村、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中华民族园等。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翠精华、有所取舍”的指导原则,很好地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8-9],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将各地民俗文化集中在一起向旅游者作集中展示,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满足了旅游者领略多姿多采的民俗文化的需要,让游客在较短时间、较少路程内就可领略到原本需很多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在这种民俗文化村里,从业人员接受过专项的培训,能较好地展示民俗风情,旅游者也不会干扰到居民的生活。其缺点是缺乏真实的环境感应,过多的虚拟和移植,降低了旅游者的出游满意度。陕北可依托延安、榆林等大中城市,选择较好的区位,建立 “黄土文化民俗村”、“陕北文化民俗村”等大型主题公园,作为综合性民俗文化展示平台,集中呈现陕北各地民俗精华。内容以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饮食习俗、居住民俗等为主,对游客进行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设计,让游客参与体会其中乐趣。开发过程中注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做到“继发性真实”。

2. 复古再现,文化沿革。对现以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搜索、整理、建设、再现,还原或部分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或传说中的状态,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如美国利用所掌握的民俗资料,在波士顿附近办了一个“活人博物馆”,仿照当年格式兴建房舍、棚圈、碉堡、菜园等,再现了300多年前移民村中欧洲移民的生活,现已成为著名的世界旅游点。香港九龙荔园,耗资千万,修建了一座“宋城”,生动反映了我国宋代都市的风土人情,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

在完整的真实的历史空间里,全方位再现已经消逝的历史幻景,展示活历史,成为众多的遗产场所开展旅游的重要表现手段[10]。陕北有很多这样的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民俗文化旅游地,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发源地,《东方红》歌曲发源地等。《三十里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歌,同时也是个很有味道的爱情故事。《三十里铺》发源地是歌中“四妹子”送“三哥哥”参军之地,现遗貌尚存。这些地区具有复古再现式开发陕北婚俗的潜力。婚俗旅游开发可从两方面来挖掘,一是采取模拟表演的形式,组织国内外游客参加新人的婚礼,品尝当地的茶食糖果、婚宴上的美酒佳肴,身临其境领略各地千姿百态的婚礼仪式;二是采取实践的方式,即组织青年男女参加婚俗旅游,按陕北别具一格的婚俗举行婚礼。

3. 原生自然,文化保留。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民俗特色保留较好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便利的村落开展旅游接待活动,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以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吸引旅游者。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普埃布落印弟安人居留地内的陶斯部落,由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较为“原汁原味”而吸引了大批游客,该村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观光与民族文化研究基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它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要[11]。其优点是投资少,让游客有真实感,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平均分配给村民,难以保证村民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陕北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民风民俗保存较为完好,原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应系统的规划境内民俗文化典型地域。可以从中选择那些富有特色而又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村落,采用这种开发模式,把整个村落当成一个天然博物馆,将村落里的民居开辟成家庭旅馆,由政府制定统一的管理方式。购买当地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给旅游者提供最原生、最淳补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因地制宜的结合民俗文化特色形成自然生活村、劳作园等为主题的自然形态旅游点。

4. 主题附生,提升价值。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民俗主题餐厅,民俗主题酒店,民俗博物馆,民俗旅游商业活动街区等。一是开展民俗民情窑洞旅游[6]。发动当地民众,修整出一些特色的窑洞,经营窑洞客栈,极力营造陕北风情,如挂上串串的红辣椒,串串的玉米棒,贴上红窗纸、窗花,布上炕围画。游客可以吃着油糕、喝着滚烫的米酒,听着信天游和陕北民歌,看着墙上黄土作家的艺术作品,让游客体验睡土炕、剪窗花、纺线线。二是建设民俗文化步行街。步行街两边店铺的店面、招牌、旗幌、家具、摆设体现陕北风情,风格按当地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和保留。把陕北的手工艺与民俗文化相融,开发民俗纪念品,如草鞋、拐杖、根雕、鞋垫、刺绣、茶壶等。现场看泥塑、面塑、石雕、砖雕等制作过程,同时提供游客尝试机会。搭建简易舞台,请民间艺人或当地百姓在这里表演特色舞蹈、曲艺、民歌等,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陕北民俗文化,领略米脂婆姨的多才多艺。三是整合陕北特色小吃,建设民俗特色饮食街。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形成品牌特色,如“米汁如脂”的小米系列:钱钱饭、和和饭、云瓜饭、麻汤饭、绿豆米汤等,还有羊杂碎、杂豆稀饭、凉粉、焐枣、米脂油糕、米酒等。另外,还可加工成速熟食品,游客除了在此品尝外,还可买些带回去送亲人朋友。

5. 短期展示,动静结合。大型活动与节庆旅游以民俗文化的展示为特色,将民俗文化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4],包括民俗节庆活动、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的动态开发。节庆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的精华,是该地区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如山东潍坊人民却充分利用了历代善制风筝、喜放风筝这一民俗事象,创造出一个风筝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带动了潍坊市外贸、工艺、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原生态演出是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如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对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全新编排,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

陕北首先要扩大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影响,继续隆重举办“到陕北过大年”、正月十五灯会等项目,系统开发出以“过大年”为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逐渐扩大声势办成国际性的规模,产生类似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的效应。每年举办一次“陕北民歌节”、“陕北国际民间艺术节”、“陕北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陕北安塞腰鼓、陕北民歌是很好的原生态演出内容,可以扩大陕北的知名度,吸引客源[12]。逐步推出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那样的大型演出剧目,使陕北之旅成为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快乐之旅。

6. 实物凝聚,保留记忆。在民俗旅游中,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可以满足旅游者炫耀、寻求认同和尊重等心理。因此,旅游纪念品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陕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绚丽多彩,开发民俗旅游商品有很大的空间,目前已经开发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服装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3]。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当通过别致的、差异化的设计,设计元素应当取材于当地的旅游资源,其表现符号应当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 民俗旅游区域开发模式

1. 综合性开发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对游客吸引力大,区内有较大交通干线通过,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域,开发后能较快获得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背景条件较好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多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延安、榆林是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条件便捷、区域经济背景最好的地区,在这两地可考虑采用综合性的开发模式,全方位开发陕北剪纸、陕北秧歌、陕北窑洞、陕北小吃等各类优质民俗旅游资源,建成集陕北黄土高原民俗风情大成的旅游中心地,利用旅游城市功能齐全,旅游网络枢纽点的地位,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较丰富的优势,集本区域民俗文化于一身,成为民俗文化景观荟萃地。

2. 特色性开发模式。这类地区资源有一定特色,区内交通通达性好,资金短缺是制约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属于较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应尽快开发。可通过自筹资金、国家扶持、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选取开发潜质最大的区域启动市场,近期优先开发优良级的、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增设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民俗工艺品、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窑洞等。如陕北安塞县的民间艺术历史渊源,被文化部命名为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剪纸艺术之乡”、“腰鼓之乡”,被专家称为保留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可在安塞实施特色性开发模式,优先开发剪纸、腰鼓、农民画、民歌、秧歌等旅游项目,建设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民俗旅游区,提高黄土风情文化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吸引游客参与娱乐。

3. 耦合型开发模式。以民族文化资源为辅助性资源的旅游区,重点应考虑民俗旅游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的配合,以此来确定民俗旅游产品在区域中的地位及开发的方式。民俗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文物旅游、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映成辉,发挥多种资源结合的综合优势。陕北地区可以民俗文化为基线,做到俗、红(革命遗产)结合,俗、绿(自然生态)结合,俗、古(历史文化)结合,静、动(参与性活动)结合的四结合观点。将民俗文化风情的基调融入山水景观、红色旅游中,在观“俗”的同时,领略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壮美的塞上风光。如陕北的黄陵、宜川可将民俗文化融入,增添民俗旅游项目,丰富旅游者行为层次。

4. 保护性开发模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质量高,但地区经济不发达,可进入性尚不太好的地区,现阶段采用以保护原生民俗文化,针对特殊需求客源市场为主的该种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客源市场,而失去近期开发的价值,应以保护为主,留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开发。如陕北的佳县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发源地,目前佳县剪纸共有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各类花色品种2 000多种,中、小型剪纸精品12类2 180多种,部分美术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享有“中国一绝”的美誉。但是佳县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较差,目前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重点保护好剪纸等民间工艺,不致失传。

参考文献:

[1] 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7-39.

[2] 陈勤建. 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 开掘真民俗称. 民俗研究,2002(2): 5-9.

[3] 陈南江, 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7(10):37-39.

[4] 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 2002, 28(4):45-48.

[5]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 1997, 12(3):16-19.

[6] 白凯, 吴成基, 苏慧敏.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25(6):76-79.

[7] 邹统钎,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 旅游科学, 2003,17(4):7-10.

[8] 姜樾.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4):92-94.

[9] 敏慧.中国民俗文化村[j].民族论坛, 1991(4):14.

[10]吴晓隽.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j].思想战线, 2004,30(2):8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