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秦的故事

苏秦的故事

苏秦的故事

苏秦的故事范文第1篇

鸡口牛后。嘴意为口,猴谐音为后,故谜底为鸡口牛后。成语解释为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小局面地方自主,不愿在大局面地方听人支配。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成语典故:战国时期,有一人名叫苏秦,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纵横学鼓动秦国其他六国建立友好联盟,然后再各个击破”,但是秦惠文王没理睬。苏秦垂头丧气回到家乡。家里人看见苏秦狼狈的样子,都不愿和其说话。后来苏秦改变政治主张,决定采用“合纵”的方法,让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与此同时,还有一人名叫张仪仍在四处游说“连横”学说,鼓动六国聚集在秦国周围。在韩国,张仪向韩王施压,说“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苏秦到韩国后,对韩王说:“韩国领土辽阔,地势险要,为什么要向秦国屈服呢,秦国一定会今年要一块土地,明年要一块土地,韩国国土毕竟有限,秦国贪欲却无止境。有人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韩国跟秦国连横,那就做牛屁股。我也为会此感到耻辱。“”

(来源:文章屋网 )

苏秦的故事范文第2篇

秦苏苏总是在深夜醒来就再难入睡,周遭的黑暗和静寂把她的心紧紧包裹。她在尝试了无数种方式仍然无法入睡之后,便不再强迫自己,放任思绪,哪怕再次想起林贺和那个充满诱惑和欲望的夜晚。

留守的日子已经过去两年了,还有一年,秦苏苏的老公赵琪就从美国回来了。秦苏苏从来不问也不想知道赵琪在异乡是如何打发寂寞的,因为她觉得这样的好奇心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没有任何意义。

孩子和外婆生活在一起,每个周末秦苏苏会绕经大半个城市去看他。不出差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住在280平方米的公寓房里,在固定的时间和老公赵琪视频见面,然后就听音乐看杂志打发时间。

赵琪走的第一年,秦苏苏遭遇了平生第一次婚外情。对方是秦苏苏公司的大客户,人帅、绅士、有钱,两人看起来很登对。那是一场真真正正的婚外情,只有情,没有机会发生更多的事情。最最情浓的时候是他送秦苏苏回家,在秦苏苏开了门要进去的时候,他把秦苏苏扯进怀里亲吻,秦苏苏下意识地挣扎,然后就半推半就地随他去了。就在男人的身体出现反应的时候,秦苏苏一把推开他,进屋把门关上,然后背靠着门瘫坐在地板上。

从那以后,秦苏苏死活不肯再见那个男人,尽管心里想他想得不行,但就是不见。他在电话的那一端哀求,她就在电话的这一端号啕。接下来,他们的联系渐渐减少,没有哪一个成年男人肯为没指望没前途的感情耗费时间和精力。

但不管什么时候回想起那个帅帅的男人,秦苏苏还是会在心里拧着劲儿疼一下子。感情这东西管不住,身子还是要管住的吧。

秦苏苏供职于本市最大的装潢公司做财务主管,林贺是新来的公司经理。秦苏苏发现,林贺在财务管理上尤为精通。

秦苏苏对林贺一直保持着有保留的欣赏。聪明的秦苏苏不是感受不到林贺对自己很感兴趣。一个独守空房的美丽女人,让人产生某些联想也是很自然的。每次谈完工作从林贺的办公室里出去,秦苏苏都能感受到背后目光的肆无忌惮,便极其不自在地仓皇了脚步。

一天早上出去上班,秦苏苏正在小区门口招呼出租,林贺的黑色奥迪Q5停在了她身旁,看着林贺眼角眉梢的笑意,秦苏苏才知道,公司刚刚为林贺租用的公寓居然就和秦苏苏在同一个楼,但不在一个单元。

秦苏苏不动声色的表情让林贺嗓子眼儿发干得厉害。回到办公室以后一连喝了两大杯水,才稳下心思开始工作。

于是秦苏苏故意错开平时上班的时间。林贺可以不拿自己当上司,秦苏苏却不能不在意。起码的矜持还是要有的。但林贺的确很有魅力,并不比秦苏苏上次情劫经历的那个男人逊色。

然而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

男人和女人一旦对了心思,不是用告诫就能远离得了的,更何况秦苏苏的工作根本就无法离开林贺的左右,每天都有一大堆财务清单需要拿到林贺那里签字,林贺签完了字,恶作剧地把清单按在手里,笑眯眯地看着秦苏苏,“这几天早上怎么看不到你?躲我是不是?”秦苏苏面无表情,也不说话,转身就走。林贺没料到她竟然会这样子,只好无奈地喊她回来把清单拿走。

再后来,林贺得寸进尺地把秦苏苏拿清单的手抓住不放,秦苏苏一边挣脱一边呵斥,放手啊你!林贺满脸无赖的表情,稍稍一用力,把她的手扯到嘴边亲吻了一下,然后才松开。秦苏苏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出去了。

说实话,秦苏苏对林贺的举动除了在理智上无法接受以外,从心理上并不讨厌,甚至还有点喜欢被他这样小小地骚扰着。

她的消极抵抗与其说是和林贺的争战,不如说是和自己的斗争。爱情就像蛋糕上面的奶油,甜腻可口却不能多吃。

这天秦苏苏自己逛街逛到很晚,在外边吃了半份牛排,又喝了一杯干红,便有些不胜酒力。回到家里,躺在沙发上,想着自己的经历和面对的处境,禁不住泪流满面。

第二天早上醒来,秦苏苏感觉头重脚轻,浑身难受,便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在发烧。对着化妆间的镜子秦苏苏才发现,眼睛已经肿得不成样子。

这副样子没法儿去上班了。秦苏苏着鼻子请假,并请要好的同事小可帮忙处理一下工作。然后就又睡过去了。

被门铃声惊醒的时候,秦苏苏不知道是梦是真,好半天才起身去接听。原来是同事小可来看她了。她打开门,等她上来后才发现,小可的身后跟着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林贺。

秦苏苏不禁一阵眩晕,险些跌倒。急忙回到房间换衣服。再折腾出来的时候,已是浑身发抖,好半天才说出话来。

小可叽叽喳喳地卖好,“林总要我问候你怎么样了,结果电话打爆了你也不接,以为你怎么了,就急忙赶来了,还怕你去了医院没在家呢。”

“我睡着了。电话在包里,振动状态,没听到。谢谢林总,我没事。吃点药就好。”

心里突然感觉一下子和林贺亲近了许多,被人惦记着,真是一件幸福的事。秦苏苏回想着林贺对自己的“骚扰”,不由抱着自己的肩膀苦笑了,多希望此刻能有个怀抱来温暖一下自己,如果他现在在身边,我会不会让他这样抱我一下呢?

小可与林总走后,秦苏苏迷迷糊糊又睡过去了,恍惚间又听到门铃响,居然是林贺。他没等秦苏苏说话就急忙解释,我刚刚把电话忘在了你家,我来拿。

秦苏苏果然从刚刚他坐过的沙发上找到了林贺的电话。这时候林贺已经在门外,她打开门准备把电话递给他,他却自己拉着门,闪身进来了。

秦苏苏有点不知所措,仰头看着高高的林贺怔在那里。

“不用惊讶,我是故意的。”

秦苏苏退到沙发里坐下,林贺也跟着坐在她对面。秦苏苏心跳得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只是不停地说,你走吧!

林贺跟没听到一样站起身,一把将秦苏苏横抱了起来,就往卧室走。秦苏苏大惊失色,放下我、你放下我呀!

林贺把她放在床上,一字一句地说:别撵我,也别怕我,我不会伤害你,你一个人不行,我来照顾你。你先睡,我去给你煮点粥。

秦苏苏一眼不眨地看着林贺,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林贺怜惜地拍了拍她的头,叹着气出去了。

秦苏苏真的就安静了下来。

秦苏苏是被林贺的亲吻弄醒的,他的嘴唇轻轻落在她的额头上,然后用手指轻轻抚摩她瘦削的脸颊和下颌。好温暖好温暖,秦苏苏宁愿是在梦里,不用醒来。

“亲爱的醒醒,吃点东西?”林贺把嘴凑在秦苏苏的耳边温柔地呼唤。

秦苏苏在心底绝望地挣扎,如果注定又是一场劫数,宁愿是彼此温暖的慰籍,而不是因为爱情!

秦苏苏睁开眼睛直直地问过去:“你,爱上我了?”

林贺端着碗,把一匙粥送到秦苏苏的嘴边,“吃点东西,别想别的。”

“你爱上我了?”

林贺放下粥碗,把秦苏苏的手攥住,很认真地说:“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说爱这个字了,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爱上你了,我整天想着你,惦记着你,看到你我就开心,见不到你我就跟没魂了似的,你说这是什么?我记得你和我在一起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节,记得你对我说过的每一句话――当然这是因为你说的话实在太少了。”

“哦,你对我很有兴趣是不是?一个留守女人,一个有点姿色的女人,一个貌似清高的女人,很容易让人产生试一下的念头对不对?那好了,我告诉你,我这一生也没有什么大追求,唯一的愿望就是只做一个男人的女人,明白了吗?”

“明白了,我支持你。现在先吃点东西OK?”

林贺看着秦苏苏吃完,把厨房里收拾干净,进来和秦苏苏告辞,“说话算数,尽管我是多么多么地想留下来看着你,但我还是走好了,不然我会有犯罪的念头了。”

秦苏苏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有送他离开。在门口,林贺转身冲她张开双臂,秦苏苏中了蛊一样把自己送到了他的怀里,林贺轻轻地抱了抱她,贴在她的脸颊上轻吻了一下,就开门走了。

秦苏苏呆呆地站在门口。许久,才回到屋里,心里翻江倒海一般。抓过电话按了一串数字后,又颓然放下。

这次感冒病了将近一周,林贺安排他一个开私人诊所的朋友天天派护士来秦苏苏家里输液,林贺每天来做晚饭给秦苏苏,然后守礼君子似的在夜深以前离开。

门口的临别拥抱越来越充满了暧昧情调。

秦苏苏发现自己竟然是如此贪恋林贺温暖的怀抱和好闻的气息。但当她感觉到林贺的嘴唇在她的脖颈间游移并且呼吸急促的时候,总会瑟缩了身体,不再让林贺继续亲吻下去。同时也对自己身体萌生的渴望感到羞愧难当。林贺总是很配合地放开她,转身离去。

最后一天的药用完,秦苏苏决定第二天上班。晚上,为了庆贺秦苏苏康复,林贺买了鲜花和各样菜,还有两瓶红酒。几天来的亲密相处让秦苏苏对林贺完全放下心来,知道他绝对不会为难自己,他的尊重和关心都让秦苏苏非常喜欢,甚至对这几天幸福的日子很是留恋。秦苏苏想到这里,不由得多喝了两杯酒。

秦苏苏的表情依然在笑,泪水却没有止住,林贺心疼地看着这个把自己包裹得蚕茧一样的小女人。他坐到她的身边,把她拉进怀里,亲吻她脸上的泪水。秦苏苏又嗅到了那种好闻的气息和味道,不由自主地主动搂住了林贺的脖子。

林贺?秦苏苏不确定地唤道。

我在呢宝贝。林贺抱着秦苏苏,把她放到床上。你喝多了,好好休息。

别走!秦苏苏抓住林贺的手。

我不走,我在的。

林贺试探地去吻她,开始的时候她下意识地躲闪,然后就接纳了林贺。当她鼻子轻哼着回应林贺的亲吻时,林贺像炸了一样兴奋起来,不觉把手伸到了秦苏苏的胸前。

令林贺惊喜的是如此瘦弱的女人竟然有着如此饱满的胸脯。林贺的嘴唇吻过秦苏苏的脖颈,滑落在胸前。秦苏苏于痴迷中有些清醒,挣扎着要坐起来,结果反而更加刺激了林贺的情绪。

衣扣已经全部解开,文胸的带子也扯落下来。当林贺一边亲吻一边抓住秦苏苏的手放在自己膨胀的身体上时,秦苏苏终于完全清醒,一用力把林贺推开。

林贺痛苦地蜷缩着身体,咬着牙说,好,我成全你。

林贺的关门声和跌跌撞撞的脚步声远了,秦苏苏像落到了无边的黑暗里,坐在地板上痛哭失声。

凌晨,疲惫不堪的秦苏苏没有上网,而是直接拨通了赵琪公寓的电话。

秦苏苏很少打赵琪公寓的电话,平时就在网上见面,有急事就打手机。也许是想找家的感觉?后来秦苏苏也说不清楚自己怎么就拨了这个电话,鬼使神差?总之当一个女人的声音响起来时,秦苏苏的心顿时一片冰冷。

赵琪的支吾和尴尬已经说明了一切。秦苏苏什么也没问,只是说了声保重,就放下了电话。

秦苏苏洗澡换衣服化妆,妖娆得自己都要认不出自己了,然后下楼,走到隔壁单元。

天已微亮,秦苏苏正要按门铃的时候有一位老年人出去晨练,秦苏苏直接就进了单元门。

坐电梯上去,18B,秦苏苏按门铃。

良久,门开了,秦苏苏直接进去扑到穿着睡衣的林贺的怀里。

没等秦苏苏对林贺僵硬和冷漠的诧异表现出来,她也随即僵硬在那里。

林贺身后的卧室门口,站着身着性感睡衣的小可。

接下来的日子,秦苏苏用一封邮件辞掉了工作。换掉了电话号码,搬了家和妈妈住在一起,每天接送孩子去幼儿园,带孩子去游乐场。静静地等候赵琪回来团聚。

只有在不眠的深夜,秦苏苏才会想起那样一个狂乱的夜晚,和一段刚刚开始就匆忙结束的不是爱情的言情故事,一对都市男女寂寞时候演绎的误会。仅此而已!仅此而已……

(如转载摘编此文需经得本人同意。)

苏秦的故事范文第3篇

关键字:坑儒 方士 秦始皇

《伪史》先从大家熟知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故事入手,提出这个故事的四个疑点。疑点一:"坑儒事件中被害者称谓的变化"。作者提出被害者先是指方士,又变为文学方术士,后以诸生代之,模糊了被害者身份,"淡化了方士,强化了文学"。其实"诸生"一词本就包括方士,也包括儒生。它是泛指那些读百家书的文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炼以求奇药。"①就是要说明被坑者既有儒生,也有方士。事件的起因是方士们不但没有为秦始皇寻找仙药,反而背地里妖言惑众,惹怒了秦始皇。于是,秦始皇下令御史察处诸生,受牵连的有四百六十余人,被坑杀于咸阳。联系史记前文关于焚书事件的记载,可知方士惹怒秦始皇只是事件的导火索,秦始皇其实是为针对文人们乱发表巷议,"妖言以乱黔首"达到思想专制才坑杀了这么多人,"使天下知之,以惩后。"作为百家中大派的儒家,自然容易受到牵连。但须指出的是秦始皇并不是要消灭儒学,秦朝廷里的博士就有许多是儒生,而且只有博士能藏有《诗》、《书》等百家之书。②只要从整个事件的动机分析,就可知被坑者主要是方士,儒生只占少数。疑点二:作者指出扶苏劝谏秦始皇的那段记事,突如其来,"倒像是为说明诸生就是儒生而说的。如果没有这条添加的说明,秦始皇坑埋的是儒生这件事就站不住脚了。"扶苏这段记事确有唐突的意味,既然前文已经将诸生坑杀,扶苏的劝谏已经没有意义,如要劝谏也应该在坑杀之前。吕思勉先生就说过"是所谓诸生亦不必诵法孔子。扶苏谏辞盖后人所附会,非当时语实如是也。"③但是,即使这段材料是后人为说明诸生而加入的,也不能作为否认"坑儒"一事的理由。前文已分析了被坑者中既有方士,也有儒生,而且方士占多数。那为什么后人要加入这段扶苏的材料来说明诸生是儒生呢?后文会进一步说明。疑点三:"受害者处刑的奇怪"。作者指出史记中被坑者的罪名是"妖言"罪,但被处死的方式是"坑",这不符合秦代的律法。理由是,妖言重罪者该腰斩。④凭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秦代的死刑主要有"弃市"、"枭首"、"车裂"、"腰斩"等,多是对于肢体的残害,却没有"坑"。但秦代也有多次用坑埋处死的例子,如秦国大将白起坑埋赵国四十万战俘,项羽坑埋秦国二十万降卒。又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有秦始皇十九年,"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之。"分析这几个例子,有一个共同点:当要处死的人数众多时,用的都是"坑",这应该是当时的习惯。而恰巧"坑儒"事件中的案犯多达四百六十余人,这就不是一般的司法案件了,一般的行刑方式不适用。仔细想想,如果要将这四百多人一起腰斩,恐怕光是行刑的砧板至少都要百余具吧。如此这般,还不如一起埋了省事。所以作者的结论"编造这段故事的人对于法律不太专业,留下作伪的马脚"未免太武断了吧。疑点四:"有名的方士都没有被坑"。作者指出"方士卢生、韩众和侯生等逃亡,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从此下落不明",而徐福"继续为秦始皇寻找永远找不到的仙药"。根据这些,作者提出"秦始皇是否坑埋过方士?"的疑问。这样的结论也很牵强,因为没能将几个逃亡犯抓捕归案很正常,即使是现在的缉捕能力也未必一定能抓到,更何况是两千多年前的秦代。至于徐福能够继续为秦始皇寻找仙药,归根结底还是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狂热追求。作者不能根据几个漏网之鱼来全盘否定坑方士事件的真实性。

综合多方面的考究,"坑儒"的历史真相应该是"则知秦时未尝废儒,亦未尝聚天下之儒而尽坑之。其坑者,大抵方技之流,与诸生一时讨论不合者耳"。⑤所以,更准确的说法是"坑儒"事件中所坑者主要是卢生那样的方士,只有少数是儒生。那么,为什么到东汉时这个故事中的"诸生"被完全说成是儒生呢?《伪史》一文说的很清楚,也应该无误,这里不在赘述。正是这样的演变,也解释了前文留下的为什么《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要补充扶苏劝谏的故事来说明"诸生"就是儒生的问题。总之,"坑儒"其实是坑方士,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五年,起因是卢生等方士们妖言惑众,秦始皇盛怒之下,将四百六十多人坑杀,被坑杀者中多数是方士,也有受牵连的儒生。秦始皇希望通过焚书和"坑儒"达到思想控制的目的。坑方士的故事经过秦汉的流传,到东汉时,受尊经崇儒风潮的影响,被儒者们修改为"坑儒",而且将它和焚书连用,出现了"焚书坑儒"的成语使用至今。因此,坑方士的故事的确发生过,不能因为它被修改过,就彻底否认之。除此之外,《伪史》还是有许多优点的,它为国内学术界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去看"焚书坑儒"。李开元先生善于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来解答历史谜题,被业内称为"历史学界的福尔摩斯"。他的"3+N的历史世界"观点,也值得大家在历史研究中借鉴。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258.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M].北京:中华书局,1981:181.

③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8.

④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8:101.

苏秦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世上本无鬼。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却因“鬼患”而迅速由盛转衰,并因此而埋下亡国之伏笔。这件吊诡事件导致大秦朝出现历史拐点,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此事的背后有哪些骇人听闻、惊心动魄的故事?

一、一念之差上贼船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史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病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

天天都梦想着长生不老的秦始皇出游到沙丘(今河北平乡)时,突然身染沉疴,一病不起。为了安排皇位继承,他挣扎着命令随行的天字第一号大太监——赵高奉旨写诏给在上郡监军的皇长子扶苏,叫扶苏把30万军队交给大将蒙恬,赶紧返回国都咸阳,并在咸阳主持国葬后立即登基(这是历朝历代王位、皇位继承的惯例,以示其正统、合法)。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这场病来得太急了,诏书写好后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始皇就一命呜呼了。

秦始皇死后,一肚子弯弯绕的赵高采取了先说服胡亥敢于“临危受命”,再威胁、利诱李斯上贼船。现成的皇帝谁不想当?赵高几乎没用吹灰之力,就说服了胡亥。然后他开始做李斯的说服工作。李斯对赵高企图偷天换日很不满。但赵高早就对李斯的为人了如指掌,他让李斯和蒙恬进行对比,李斯说:“我不如蒙恬。”赵高乘机又说:“扶苏刚毅且勇敢善战,他继位后必将任用蒙恬为丞相,到那时……”这话一下击溃了李斯的心理防线。见李斯不语,赵高接着又威胁说,现在天下实际上掌握在胡亥和他的手里,扶苏、蒙恬、李斯的命运也全都攥在他们的手心里,谁敢有违他们,便是“逆天”。其时,身边有数百名亲兵的李斯完全可当机立断,拘押赵高和其十余名随扈,并公布始皇遗诏,迎立扶苏为帝。但,打小算盘的李斯出于私心,当即决定,与赵高沆瀣一气,结党营私。于是,胡亥、赵高和李斯将秦始皇召扶苏来咸阳送葬的书信,改为斥责扶苏“无尺寸之功”、“不孝”的信,令他自杀,同时责备蒙恬“不忠”,也令他自杀。就这样,胡亥、赵高、李斯结成了偷天换日的“三人团”。这三个各怀鬼胎的秦国大佬经过一番密谋,决定假造秦始皇诏书,谎称秦始皇在驾崩前交代得明明白白,由随秦始皇出行的小皇子胡亥继承皇位。上了贼船的李斯深知扶苏是个极有政治远见的贤良英才,而蒙恬又是位阅人无数、足智多谋的一代名将,他俩素以善能运筹帷幄、洞烛其奸而闻名于朝野,岂会被一纸假传诏书唬住。但既然现在已与赵高和胡亥结党营私,就必须置扶苏和蒙恬于死地,否则将来东窗事发时,自己必死无葬身之地。

果不出李斯所料,当赵高和胡亥派去的使臣风尘仆仆地赶到上郡,向正在一起商谈军机要事的扶苏和蒙恬递交伪造的赐死诏书时,扶苏和蒙恬在阅毕伪诏后拍案而起,异口同声地怒斥使臣道:“大胆!你受何人指使,竟敢矫诏乱国?!”

扶苏和蒙恬为何一眼就能看出使臣所呈是伪诏呢?这是因为大仁大智的扶苏和他的父亲始皇帝有个绝密父子约定。想当年,秦始皇统一神州后,扶苏曾多次参政、议政。因对治国、强军、抚民、邦交等军国大事颇有见地而深受始皇宠爱。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等人在朝野议论皇帝,引起朝野大哗后,双双畏罪潜逃。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听到有“乱臣贼子”谤君的消息后极为震怒,下令焚书坑儒。而与父皇治国理念不同的扶苏不赞成父皇“重霸道”的举措,多次上书谏议,劝说秦始皇改良国策。扶苏认为,在这天下初定,民心浮动,百废待兴之秋,国君应以王道为主而辅以霸道,才能安定天下。如一味轻王道而重霸道,则祸国殃民,江山不固。扶苏的劝谏触怒了刚愎自用的秦始皇。被秦始皇贬到北方,在上郡监管蒙恬的大军。

当扶苏离开咸阳时,他怕将来朝中有不轨之人利用他和父皇不和而大做文章,便跪下向父皇奏道:“古人云,三人成虎。如果哪天父皇被蒙蔽圣聪,要处置孩儿,请在赐死诏书之外再附以镇宫偏字虎符,当儿臣见到这些催命物件后,死也就死得明白了。”当扶苏噙泪说完这番话后,秦始皇愣住了,他虽然恼恨扶苏时常“忤君”,但他从内心里最疼爱和倚重的还是雄才大略的扶苏。但为了杀一杀扶苏的“傲气”,秦始皇还是忍痛将扶苏从繁华的咸阳放逐到荒凉的上郡(今陕西绥德)。如今,使者只奉赐死诏书而未携催命之镇宫偏字虎符,可见是伪诏。经过紧急磋商,扶苏和蒙恬决定,当即扣押使臣,立马派心腹家将黄元化着便装火速赶赴始皇东巡大营,与蒙恬胞弟蒙毅联络,以便在澄清伪诏出炉真相和查明其幕后主使后,再作进一步行动。

谁知,当黄元化赶到始皇东巡大营时,蒙毅早已被赵高借故支到一个地名为“代地”的地方去了(后被赵高暗杀)。而暴露身份的黄元化亦被李斯布置的眼线密捕。虽然黄元化面对“三人团”的软硬兼施,坚不吐实,但赵高和李斯对他的使命也猜出十之八九。面对扶苏和蒙恬这对不好忽悠的黄金搭档,一贯稳坐钓鱼船的李斯有点慌了。但李斯毕竟是腹藏丘壑的老辣权臣,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条令人防不胜防的毒计,他要用这条毒计害死扶苏和蒙恬。

二、催命鬼逼死扶苏

扶苏和蒙恬派出黄元化不久,扶苏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将他惊出一身冷汗。扶苏忙对蒙恬说,平时蒙毅每隔十天左右就会派人送信来,然后再带去回信,双方互通信息。而现在已逾期二十余日了,为何不见有新的音信到来?莫非出了什么变故?如果蒙毅遭人暗算,奔赴东巡大营的黄元化岂不是自投罗网?扶苏和蒙恬经过紧急磋商,立马派出十余名流星密探分头去打探消息。

苏秦的故事范文第5篇

为何这样说?因为苏小妹谈性那是饱含文学细胞,语出文雅,不污慧聪。用嘴讲,朗朗上口;用耳听,会声会影;当时津津有味,过后余味无穷。今天这里说的有的是听的传说,有的是文字记载,真不真实,无从考证。反正是日白,大概不要完税,就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章:小妹戏嫂

话说宋朝时,四川湄山出了一个充满灵秀之气的家庭。这就是当时鼎鼎大名的苏家。苏小妹的父亲苏洵,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苏小妹因是女流,没有入列,但名气颇大。有蜀地才女之称。苏小妹的才情之长是对答如流。其文思之敏捷,苏轼常常自愧不如。

苏小妹十三岁时,身上一开始走动,就对性知识有了渴求。当苏轼和结发妻子王弗结婚时,她就偷偷从书房溜出来,听兄嫂的卧室悄悄话。有时动不动把嫂子王弗叫到一边问长问短,戏耍一番,把个嫂子经常闹得面红耳赤。时间一长,兴趣更浓,姑嫂成了无话不谈的密友,苏小妹从此对性生活知识的了解异乎常人,这姑嫂之间由于经常在一起谈夫妻性事,成就了苏小妹被人公认的风流才女的美名。

一天上午,太阳很大,嫂子王弗提着竹篮到田里去摘苋菜,苏小妹看见,急忙跟上来。王弗在前边走着,突然听到后面传来小妹的声音:“大嫂提篮心想苋。”王弗一听马上回头,看见苏小妹在后面跟着,很是高兴,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很是逗人喜欢。此刻由于太阳大,一只手掌横在额前遮着斜射的阳光,望着王弗嘻笑。王弗一见小妹的鬼样,知道不是好话,又在戏耍自己。嫂子王弗和苏轼结婚后,十分贤慧,弥补了苏轼待人接物相对疏忽的不足,苏轼办事,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是有名的内助。历史上留下了“幕后听言”的故事。后来苏轼在她病故后,为她写下了千古名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可见王弗也非等闲之辈。王弗这时一想小妹的“提篮想苋”,分明说自己“提起男人就想汉子”,于是走到小妹面前,把小妹遮太阳的手一捏诡诈地笑着说“小姑怕日手遮阴。”苏小妹一听,捏着两个拳头就在嫂子被上亲热地捶起来。两人逗了一会,就嘻嘻哈哈地到地里去摘苋菜。

菜摘好了,两人到田边一个打谷场上来歇一会儿。场上没有板凳,就是在风斗旁有一个藤条编成的扒撮和一个竹篾编成的簸箕,小妹顽皮,就两腿一并,曲着下身坐进了扒撮里,外面仅露出一个上半身和两只小腿。王弗也有点累,躺在簸箕上。王弗一看小妹的下身全部缩在了扒撮里,想起小妹来时戏耍自己,不觉心血来潮,想要报复一下,随口吟出了一句歇后语:“小姑坐扒撮——无孔不入。”苏小妹一听,脸上红起来,一屁股从扒撮里爬起来,一边笑一边要摸嫂子的下身说:“你的孔可以入吗?”王弗一看小妹要摸自己的下身,急得一边笑一边翻身。小妹一看嫂子不想让自己乱摸,瞬眼间扑在了簸箕上,臀部朝上了,灵感忽来,脱口就出:“大嫂扑簸箕——后来居上。”王弗一听,笑得眼泪直流说:“鬼丫头,你又没经过阳道,还晓得后来居上呀?”苏小妹说:“你不是常说哥喜欢这个姿势吗?”两人疯闹了一阵,才提着菜回家。

第二章:小妹戏兄

苏小妹在家中最小,很受兄长爱护。但在苏门这种诗书传世的家庭,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兄妹感情特别好。开起玩笑来,互相嘲弄长相,有时也语带双关地夹杂一些性内容的吟诗作对,倒也雅中藏俗,平添几分乐趣。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谚起来,可说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任你想象。

有年冬天,雪后初晴,苏轼披一件大裘袍坐在向阳的地方晒太阳,裘袍上缀着的一块方形鸟图经风一吹,图案周围裘毛拂动,苏小妹在旁边走过,看到这一景象,当即说道:“风吹雀雀毛乱动。”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苏轼傻笑,一副得意的神气。然而苏小妹所站墙角的墙壁上正好也结了些冰雪,此时在太阳的照射下,融化的雪水,顺着墙壁直往下淌,苏轼想也不想,顺口就说:“阳射壁壁水直流。”苏小妹虽还年小,但已初解人事,她知道自己上联中的“雀雀”用得哥不舒服,然而哥的下联中的“壁壁”谐音更不雅,当即羞红了脸,狠狠地看了哥哥一眼,飞快地跑开。还有一次,苏小妹正蹲在井边剖鱼,苏东坡从外回来,骑马经过,一见,立即说道:“妹妹剖鱼,蹲下来一剖两半!”苏小妹知道又在说女人的生理特点,不想回敬,犹豫了一下,但终究忍不住,将头微微扬起,半羞半嗔对哥哥说:“哥哥骑马,跨上去又加一鞭。”大家不是喜欢吃牛鞭什么鞭吗,我估计,这个鞭可能是苏小妹发明的。

第三章:小妹戏僧

苏东坡有许多和尚朋友,宋学盛行,提倡明心见性之余,也使女性的地位大大下降,女子的人格饱受压抑,除大力提倡女子裹脚之外更要求女子话不高声,笑莫露齿,天天就躲在闺房中习那女红,出嫁的那天头上都还要顶一块红布不让别人看见。苏家是读书人家,见识有别,另外与苏东坡交往的那些和尚是四大皆空,所以苏东坡与那些和尚交谈玩笑的时候,并不干涉他那伶牙俐齿的妹妹在中间搅和,管她雅致也好,粗野也好。

一天,苏东坡跟一群和尚出外游玩,苏小妹亦步亦趋地跟着,突然看到一个和尚在江中游泳,载沉载浮,碧波中就好像一个光溜溜的圆球滚动不已,苏小妹少见多怪,看得兴致盎然,谩声说道:“清江水中洗和尚,浪滚葫芦。”跟在她后边的一位主持僧也是个爱开玩笑的,当即对道:“碧纱帐内坐佳人,烟笼芍药。”这一下扯开话题就不止不休,苏小妹不甘示弱,再出一联:

“僧眠锦被,万花丛中一葫芦。”

主持立即对道:“女对青铜,半亩塘中两菡萏。”

苏小妹一时为之语拙,正无可奈何,抬头望见江心有个和尚在撑船,话题一转: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这联有些难处,它是从“影子”落笔,必须要以“影子”对答才能贴切,主持不由得仔细推敲,终于说道:

“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小妹不甘心,再次发难: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江心千佛手。”

这次苏小妹遇到了对手,主持僧迅速对道:

“一个佳人望月,人间天上两蝉娟。”

在苏东坡众多的和尚朋友中,佛印是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他和苏小妹斗口也就百无禁忌。一天佛印戏谑地对她说:“我有一联,敢请女施主对答”联语是:

“一女孤眠,纵横三只毛眼。”

苏小妹是个女子,佛印知道她从来争强好胜,与人对联从不服输,这次就选了这么一副充满黄色情调的想逼苏小妹无法开口,谁料到苏小妹从来顽皮大胆,早和她哥哥对过类似的联语,根本就不觉得怎样,虽然开始难免有些脸红,但一想到你出家人都敢说,我又有什么不敢说的,便对道:

“二憎同榻,颠倒四个光头。”

佛印连连摇头,自认失败,连赞苏小妹锦绣心机,才思敏捷。后来苏小妹新婚之后,再到庙里进香还愿,寺僧这时故意问苏小妹:“昨夜如何?”苏小妹知道和尚是在调侃她和秦少游新婚洞房的云雨之事,故意笑而不答,但索纸笔挥洒数字,然后将纸条亲自粘贴在大钟里面,对寺僧说,欲知夫妻新婚滋味,一看便晓。那和尚只好把光头伸进钟内,只见纸上写着:“今天如此。”和尚看了下联,霎时目瞪口呆,晃着光头从钟里钻出来,乐得陪同来的秦少游哈哈大笑。

第四章:小妹戏郎

苏小妹渐渐长大了,女大十八变,人倒比小时漂亮了许多。但仍是十分顽皮。她的婚姻问题日益成为苏氏父子考虑的问题,苏小妹有才,人聪明,又不拘小节,顽皮甚至耍赖,长得又不是十分出众,要找到一个十分称心如意的人来做丈夫比较难。

就在大家都为苏小妹的婚姻着急的时候,苏轼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秦少游。秦少游是今天江苏高邮人,出生在一个家道已中落的地主家庭,田园收入不足以自养。少年时期也曾在扬州、越州一带与一些歌妓,“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秦少游在宋哲宗元丰五年和元丰八年两度入京应试失败,元佑五年他第三次进京,这次多亏了苏轼,得以及第并留京五年提任大学博士,兼国史院编修,从此他和苏东坡的关系介于师友之间,秦少游也就经常出入苏家,青春年少的秦少游慢慢地引起了苏小妹的注意,那天她在哥哥那里看到了秦少游的诗文,发出由衷的赞叹,辽是十分少见的事,苏家父兄便心里有数,于是积极设法来促成这段婚姻。

秦少游得知苏家准备把苏小妹嫁给他为妻时,他虽然当即应允,但想到传说中的苏小妹突额凹睛,风流少年秦少游对自己未来妻子的容貌着实放心不下,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苏小妹,由于理学盛行,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定婚之后更是不可能再见,又不好向别人打听,这一块心病着实越来越深,那天终于得知苏小妹要入庙进香还愿,秦少游计上心来,把自己打扮成“化缘道人”,先在庙门前等着,苏小妹的轿子一到,秦少游就上前去求道:“小姐有福有寿,愿发慈悲!”

苏小妹在轿子里立即拒绝:“道人何德何能,敢求布施。”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的搭腔,立即说道:“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苏小妹就是好斗,不甘示弱,跟着说:“随道人口吐莲花,分文无舍。”边答边想,听这道人的口音甚是悦耳动听,年龄一定不大,就不知长得如何,从他化缘的语言看也颇多才思,苏小妹好奇心一起就忍不住掀开轿帘要看个究竟,秦少游要的就是苏小妹露出脸孔,如何肯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时机,赶紧走上一步,苏小妹豁然觉得这人就是秦少游,香也不愿进了,示意丫环转身就走,秦少游追着说:“小娘子一天欢喜,为何撒手宝山?”苏小妹心中烦恼,愤愤地答道:“疯道人恁地贪痴,那得随身金穴。”边说边一阵风似的起轿回府,秦少游终于见到苏小妹,觉得她长相并不象苏兄吟诗那样,倒也算美貌佳丽,特别是气质高华,清奇逼人,好不高兴

这门亲事只要苏小妹没有意见,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少游自然是无话可说,于是苏门四学士之中的另一位黄庭坚作了个现成的媒人。由于秦少游尚无一官半职,而三苏已是声名赫赫,婚事自然在苏家主办。一般来说新婚之夜,新娘子都只会在羞涩、喜悦和焦急的等待中,坐以待毙式地等着新郎官去征服,可机灵古怪的苏小妹却别出心裁,在占尽了“地利”和“人和”的情况下,居然要新郎官解开她出的三个题目才准新郎官进洞房。

原来苏小妹那天庙前见到秦少游后,回到家中却是越想越气,于是就有了洞房之夜的第一道难题,考一考秦少游,报一箭之仇。

第一道诗谜是:

铜铁投烘冶,缕蚁上粉墙;

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第一句“铜铁投入烘炉中冶炼,就是“化”的意思。第二句缕蚁爬上雪白的粉墙含有“沿”的意思,“沿”与“缘”相通。第三句反过来看阴阳中只有一义,那就是“道”。第四句天地宇宙中间的,就只有“人”了。四句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而诗中的意境不乏男女情事的出神入化的描绘。

秦少游少年时期是在扬州等地歌妓场中混过的,在风月场中脸皮早已修炼得比牛皮还厚,他一想就知道苏小妹已明白当时在庙里的化缘道人就是自己,想通了那一“诗谜”,提笔就回了一首:

化工何意把春催,缘到名园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诗中每句句首的字合起来就是“化缘道人”,全诗也隐含着道歉的口气,苏小妹看了芳心窃喜,一喜丈夫才恩敏捷,二喜他终于向我认错。

当即又传出一首诗谜,并声明全诗打四位历史人物,必须一一注明谜底。诗谜是: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

丝缕缝线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秦少游学富五车,想都未想就猜出:第一句强爷胜祖是孙权,第二句凿壁偷光的是孔明,第三句由丝缕缝线想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自然就是“子思”,第四句老翁整天倚依门闾,自然是望,那就是大公望。秦少游顺利过关,这一场考试,对秦少游来讲就好象是行军打仗,每解一题就前进一步,这时已走到苏小妹的闺阁外面,苏家父子和众多的宾客都凝神静气等着那最后一道难题。闺房的窗户慢慢打开一道缝,露出苏小妹的纤纤素手,递出一张纸来,仆人马上接过递到秦少游手上,只见上面写道:

“双手推开窗前月,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苏轼在旁看了,暗暗发笑,伸出一个指头,指着“雨”字,秦少游心领神会,立马答出:

“一石击破水中天,天高气爽,明朝一定成霜。”

“今夜断然不雨”表面是接月明星稀而来,但实际隐含了“云雨交欢的意思,还有“雨”与“语”谐音,也就有今夜不和你说话的意思。秦少游以“明朝一定成霜”作答,“霜”与“双”谐音,既然成双就一定云雨。

纸条一递进去,房门打开,苏小妹含笑和羞站在门边,秦少游欣然入内,自然是巫山梦里,云雨交欢。

相关期刊更多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教育厅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浙江省教育厅

黄山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