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音天地

影音天地

影音天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二胡;《刘天华》;国乐;电影音乐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民族音乐中的二胡也是各电影音乐人所热衷运用的。由于它音质独特,悲情揪心,在很多电影配乐中经常运用。电影《刘天华》中不光是插入了二胡音乐,而且以二胡为主线贯穿了整部电影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民族音乐家执著于民族音乐创作的一生。

这部影片是由著名导演郑洞天执导的,作为中国著名的第四代导演,郑洞天一直在延续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因此,《刘天华》这部影片仍是作为现实主义题材来创作的,影片本身也明显附带着主旋律电影的印记。电影描绘的刘天华,是中国二胡事业的奠基者。他在二胡等民乐演奏上开风气之先地融合了东西方音乐的技法,并是中国最早创作出当代二胡、琵琶曲目的第一人,为中国教出了一批矢志开拓国粹民乐的学生。

电影一直以刘天华创作的音乐为主线,音乐伴随着刘天华的创作一步步展开。乐曲开头以《病中吟》开始,暗指着旧中国在一种病态下的现状,抒发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生活无出路的愤懑心情。接下来电影分三个章节,运用了不同时期的作品代表了不同阶段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及生活。整部电影运用了多角度的对比来深化人物的刻画。

一、病中吟

这一章节中以女性妻子的口吻,侧面地介绍了刘天华。这里给人印象颇深的画面是,一面是娶亲冲喜及奄奄一息的病父,一面是刘天华抛下这所有采集民间唢呐艺人的演奏,两幅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公鸡的鸣叫声,唢呐艺人的模仿声,相映成趣,深深吸引着刘天华。与刘天华的勤奋好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天华的三叔怒摔二胡道:“学什么不好,非要学这叫花子讨饭的东西。”一语道出旧社会这件民族乐器的地位。而今二胡演奏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已有多位演奏家去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过此件乐器,此件乐器的发展乃开始于刘天华的创作,并至今秉承着这位前人“西学”的思想,使民族音乐发扬光大。影片中古诺夫的旁白中说道:“此前还不知道,二胡只是一件伴奏的乐器。”

二胡作为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与西洋音乐根植于宗教和宫廷不同。它基础庞大而科学性欠佳,而西洋音乐高贵有余却受众不广,但其曲调宜人,耐人寻味。所以民族乐器的合奏与西洋乐队比较则稍显薄弱。紧接着电影就交代了民族音乐在旧中国的地位,刻画了刘天华在江苏省立五中当音乐教员时的一幕情景。刘天华指导的丝竹乐与西洋管乐队同时演出,丝竹乐悠扬地奏起《紫竹调》,但是被无情地淹没在西洋管乐队中,用此种对比凸显了民族音乐在当时的低微地位,来表现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沦陷。在这种民族危难的时刻,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刘天华用他的作为在呼唤民族的复兴和自信。影片中刘天华执著于二胡创作,山坡上他仔细聆听大自然的鸟叫声,在琴上尝试各种技法。这时的镜头里只有他自己,既反映出他心无外物的执迷精神同时又暗喻一种孤独感,一种在创新尝试弘扬民族文化上的孤独感,一种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孤独感。探索中他逐步创作出《空山鸟语》这个在二胡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作品。作品描述了“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 作曲家如此着力用音符加以描绘的也许就是他心中的理想境界。

这首作品至今也是演奏起来很有难度的作品,轮指、快速换把、高把位演奏以及三连音等技法,可见当时二胡只是件伴奏乐器并且拘泥于一两个把位的情况下,这种跨度的大发展只有真正的音乐家才能完成。

二、独弦操

在这一章节中电影出现了围绕刘天华身旁的两个重要人物,同在北京大学传习所教课的两位同仁:中国音乐家赵雪朋先生和俄籍教授古诺夫。影片用对比的手法对赵先生的刻画非常有趣。刚开始作为留学归国的赵先生很瞧不起教习琵琶的刘天华,但是一次偶然经过刘天华的教室听到刘天华演奏霸气十足的《十面埋伏》时他卓然倾倒,推门进入与刘天华进行交谈,交谈中发现刘天华并未跟随哪个名师系统学习过而起身离去,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阶级优越性。直到刘天华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一场题为“国乐之前景”的讲座,赵先生恰巧听到,刘天华的慷慨陈词完全改变了赵先生对他的看法,赵先生由衷地钦佩这位致力于民族音乐改进的知识分子。影片再次出现刘天华与赵先生的会面时,导演以昆曲这种古老的民族音乐为背景,反映了二位共同的民族文化底蕴与根髓。而后赵先生资助贫寒的刘天华把家人接到身边,最重要的是帮助刘天华筹建自己的音乐会。从一位陌生人到资助人的变化,反映出刘天华强大的人格魅力和执著坚贞的事业追求进而感动观众。

刘天华在教学之余学习小提琴和西洋作曲理论,并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西洋音乐和演奏技巧,在民族器乐创作和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与古诺夫的相识也源于刘天华的勤奋好学,他经常去听西洋管弦乐团的排练,从中汲取营养。渐渐地与外国教师古诺夫熟识起来。刘天华在教学之余跟随他学习小提琴和西洋作曲理论,并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西洋音乐和演奏技巧,在民族器乐创作和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在一次古诺夫举办的家庭音乐会上,古诺夫演奏了著名的小提琴曲《春天》,与刘天华演奏的习作《烛影摇红》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欢快轻松,一个悲怨激昂,正像身后所站立的民族背景一样。《烛影摇红》是运用了三拍子和变奏曲式的结构原则写成的一首优美抒情的二胡曲。这首作品就好似黑暗中国里的一支红蜡烛。刘天华创作的很多作品中都借鉴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与创作手法。

这一章节中还有一个令人难忘的电影片段。难民涌入北京,刘天华与学生前去探望,一位老人奄奄一息之际,嘴里喃喃念叨着:“二胡、二胡……”刘天华拿起二胡,痛苦地演奏了一曲《苦闷之讴》。悲怨的曲调、忧郁的旋律,深化了旧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年代背景,同时也增加了影片的艺术效果。

影音天地范文第2篇

深圳华强北路万商电器城4F11-13是香港籁声名品音响有限公司的体验中心所在地。近日,我们来到了这个主营私属影院定制安装、名品发烧音响、全宅智能系统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在蓝景辉总经理的带领下,一年来,公司从经营、技术、服务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引入国际大牌音响作为品质的支持。他们主要Goldmund高文、focal峰凯、丹麦林道夫、SimAUDiO、Diapason《歌剧之声》、EAR-YOSHINO、avance皇冠、Dall达尼、KEF、IsoL-8电源、QED、美国威力登、原点线材、DENON天龙、马兰士、Unicorn独角兽幕布、意大利SCREENLINE幕布等品牌的产品,筑造了影音智能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负责深圳天龙音响业务

他们是日本DENON株式会社全资子公司电音数码音响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在深圳的电音天龙商贸有限公司,全面负责深圳地区天龙音响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同时也是天龙音响360度阳光服务的执行者。深圳市电音天龙商贸有限公司与国美电器、苏宁电器、顺电等著名零售连锁机构全面合作,在深圳地区开设了多间天龙音响专卖店,遍布深圳特区内外所有区镇,并秉承“专心、专一、专业”的经营理念,与合作伙伴一起开拓中国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完美的DENON影音产品。今天的香港籁声名品音响有限公司在深圳已拥有6家分店的销售渠道,分布在不同的商业区,提供不同类别影音系统的服务。

籁声名品体验中心

对于听音房间的建筑设计,籁声对环境要求非常严格。他们根据声学特性,针对不同物体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各不相同的特点,为改善听音环境而进行声学处理。我在最大的那间听音室里坐了下来,静静地听了几段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虽然这个听音室的空间比较合理,但在房间里相互对着的墙壁之间,由于声音的多重反射而产生驻波,当驻波发生时会产生共振,其频率取决于墙壁间的距离,可见房间实际上就是个谐振器。而房间里产生驻波造成声染色最多的地方,是音箱后墙的两边墙角,它会反射不干净的低音,这种效应会导致房间出现隆隆声。这种低频驻波是常见的声学缺陷,造成低音清晰度下降。这个房间经过声学处理之后低频驻波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听到超低音大提琴的低频延伸很舒服,声音感觉很轻松,更具活生感。

此外,陈列室还增添不少时尚的元素,令整体感觉传统得来又富时代感,两者互相融合,散发出高级音响品牌的形象。但更重要的是,在配合美轮美奂的设计之余,籁声亦坚持一贯欣赏音乐的最高条件,令顾客能置身如此舒适的环境中感受到最真实的声音。逃脱街外的嘈杂,踏进这个用美学、声学打造的音响器材展示还原新天地,进入影音世界,从具像的形体到流动的声音,演示音乐美学的意境,沉浸于音乐画面的青山绿水、高原奇峰之间。美哉!

影音天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音乐;音乐叙事

电影音乐是电影创作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它能促使观众在观赏影片的同时,对其情感和主题内容进行更完全的感知,并有效凸显出影片的戏剧性和情节氛围。电影中把音乐作为主题能把电影音乐的独特魅力充分发挥出来,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也让观众与影片中的情感产生了共鸣。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促使音乐和电影实现了和谐性。

一、《放牛班的春天》简介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由音乐交织在一起的电影,它处处洋溢着温情,充满阳光和煦的味道。自2004年放映后,这部法国电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浪潮,席卷音乐热潮。影片中弥漫着充满人性光辉的钢琴音乐以及孩子们真挚的合唱,不禁让全球的观众都为之动容,同时也为影片增设了一个全新的视觉。音乐在这部电影的融入无疑是取得成功的,由于其独特的创新力和别样的特质,已经深深打破了人们对法国艺术电影的偏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示着法国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即通过细腻的情感和趣味性吸引观众的眼球。而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正以它的成功充分证明了音乐是不受国界限制的,也表明了音乐给人性的指引和感化作用。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的整体节奏性显得十分简明,影片以著名的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重返法国,并参加母亲的葬礼作为视觉的切入点,并且好友给他看了一本当年作为自己的启蒙老师克莱门特留下来的日记,于是那些久远的记忆就渐渐显现出来,而此时影片也开始了故事叙述的中心,再现了当年克莱门特在一个集合了很多问题少年学校的助教生涯。正是在这所充满沉闷氛围的寄宿学校中,为影片的情感内容笼罩了一层阴暗的基调,在这里,校长用一种残暴的方式来治理这些问题少年,体罚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手段。这所学校展现出来的人性扭曲与克莱门特自身未果的理想相互映衬,因此,性格沉稳的克莱门特试图采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这里的情况。

二、《放牛班的春天》的音乐叙事

(一)音乐与画面的完整统一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是以一部交响乐为开始的,当时的指挥家莫安琦得知母亲离世的消息,他强忍着自己内心中的痛苦,指挥了《艺术家的生涯》这部圆舞曲,并且电影名也融合在音乐中,圆舞曲的格调显得轻快、流利,这一音乐情感与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正是这种音乐和画面相互对位的方式,从而促使整个画面的内容更加饱满,具有鲜明反差性的音乐也宣示着情感上的冲突,在心灵上形成强烈的共鸣,也随之一同开启了把音乐作为中心内容的电影。

随着马修老师为孩子们谱写的合唱歌曲《眺望你的路途》,把影片中的主题音乐首次较为清晰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首较为朴实的合唱音乐穿插了许多不同的画面,在和声部分中,呈现的是马修老师在灯光下伏案的情景,也展现了孩子们日常的生活画面。乐曲的调式为d小调,较为柔和,流畅,整首曲子随着弦乐缓缓展开,在合唱部分中采用了童声合唱的方式,如同天籁般的声音在流动着。在旋律的主题内容中,独唱和伴奏中采用了双簧管,并实现了复调的对位,就好像是两条缓缓流动的小溪,有时相互交错,有时相互分离,两者共同营造了和谐的旋律感,如同马修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亲切感。在歌词部分也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也许童年的时光会很快就被淡忘,但是马修老师给孩子们创造的欢乐时光将在他们的生命中成为永恒。在这一刻,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已经开始找寻到了欢乐,正是在优美音乐的指引以及深切的关怀下,让孩子们从阴暗的生活迈向了充满阳光的道路。在影片中,《眺望你的路途》再次激荡在人们心中的时候已经是影片中的结尾部分,此时的马修老师带着佩皮诺要离开了,音乐也跟随着他逐渐远去的画面响起,充满温情的音乐和影片中的画面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二)音乐与剧情发展的完美契合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有一处的情节为,马修老师着手开始组建合唱队,所以要求每一个孩子演唱一首歌,目的就是根据孩子们自己的音色、音准等方面来进行分配,同时他也惊奇地发现了佩皮诺的音乐潜质,于是他就精心地创作这首《海面上的清风》,并采用独唱和伴唱相结合的形式。整首音乐伴随着竖琴小桥流水般的声音和弦音型的共同作用下缓缓渐入,并采用单簧管和圆号来表现出主题部分的旋律,在这一处中就好像是温和而又浸润的春风,再加上孩子们温情的伴唱,让听者就好像是处在静穆的殿堂中,但又好像是来到了高高的云端上。歌曲《海面上的风》给人整体的感觉是很轻快的,而且是充满童年欢乐的,当灰暗的生活已经远去,孩子们的脸上又出现了天真的笑容,音乐在这一过程中都十分吻合整个剧情的发展。

伴随着欢快的日子,孩子们在音乐的相伴中已经不再喜欢恶作剧了,并且他们已经在心底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在此时,较为欢快的歌曲《夏日的微熹》恰到好处地出现,歌曲的歌词部分中,洋溢了对夏日、海岸、自由的喜爱,并充满了振奋人心的。这首歌曲的调式为D大调,并采用了4/4节拍,结合了童声的合唱,钢琴作为伴奏。钢琴在全十六的伴奏音型过程中,演绎出十分轻盈的分解和弦,而且根音显得十分暗沉,但在三音和五音部分中相互作用,表现出音程的跳跃性,另外,孩子们合唱的部分中也以顿音为主体,揭露出孩子们心中的欢快之情。影片的情节画面也呈现在五月份的夏日中,当时的阳光是温暖的,画面停留在运动场上十分活跃的孩子们身上,而老师也被这种欢乐、雀跃的氛围所吸引,就连校长也表现出童真的一面,正坐在办公室里玩纸飞机。这一首主题音乐的呈现也正是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纯真时光,或许在这些原本是问题少年的内心中流动着更多的生活激情,而正是在音乐的感染下,促使他们找寻回人生的方向和希望,这就是音乐独一无二的魅力。跟随着影片剧情的逐步发展,孩子们内心中欢乐无比的亲情与音乐的跳动性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两者之间显得那么和谐和自然。

(三)音乐与情感的美妙交融

随着合唱团的成功,在社会上也吸引了各个慈善团和公爵夫人的关注,他们也非常愿意来到学校亲耳倾听孩子们的音乐。但在此时,莫安琦由于自己的原因而被剥夺了领唱的资格,所以在演出的时候,他显得十分落寞地出现在合唱队以外的队伍中。在这一情节中,歌曲《夜晚》成为主题音乐,歌颂了夜晚的宁静和温柔。这一段的音乐是由无伴奏的童声合唱,并采用的是3/4节拍,让人感觉到一种安然、静谧。而孩子们的声音也正是由于在无伴奏之中,显得更加纯洁和朴实,就好像是夜晚沁人心脾的微风,促使人们情不自禁沉浸在其中,享受这美好的一切。当所有人都陶醉在这优美的歌声中时,马修老师停止了演奏,并且伸出手主动邀请莫安琦作为领唱,正是由于马修老师这一充满宽容、博爱的行为,更让孩子们懂得了感恩之情,也比体罚更能教会孩子,也是给予孩子们心灵上的最美好的礼物。乐曲在第二段中出现了主题旋律,并且由先前的合唱转变为莫杭治领唱以及童声伴唱的形式。而莫杭治的声音也为这个夏日的夜晚增添了一种静谧之感,更加让人沉醉其中。当演唱完毕后,莫杭治的眼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感激,这是在那个阴暗的生活中、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最为缺乏的一种东西。所以,也可以说是这种被信任的感完全改变了莫杭治未来的生活态度和生命历程。在后来,莫杭治来到了一所音乐学院继续学习音乐,并最终成为法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在影片的结束部分中,全部的孩子在一同“呜”的哼鸣,就好像是来自于遥远地方的天籁之音,随着夏日的时光,跟随着小河缓缓地远去。歌曲《夜晚》中通过浪漫、纯真的音乐来表现出少年心中无限的感激和激动之情,有位批评家也曾经说过,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值得信任的,那它就是艺术。的确,音乐中传达的情感是最真实而又美好的,正是由于音乐,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被信任,也让观众为之的情感感到信服。影片中,音乐和情感得到完全的融合,为电影赋予了鲜明的艺术特征,也凸显出电影的主题。即关爱和救赎。

由于个人意见的相悖,马修迫于无奈,最终离开了学校。而当他处于异常失落的时候,歌曲《风筝》悄然响起,这首音乐的调式是采用了F大调,3/4节拍,在童声四声部中形成了两条相互错落的旋律,从而构成了复调性的结构,就好像是空中飞行的大雁,在不断变换着飞翔的姿态。再加上钢琴音乐在分解和弦中铺设着,仿佛有一双温柔的手在轻轻拖着高飞的风筝。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男孩的歌声,伴随着在空中的纸飞机,而乐曲也及时与影片的情节相互结合在一起,那个男孩的声音是来自于莫杭治的,也是马修老师认为最有音乐天赋的孩子,他的歌声也是马修老师最想听到的,这似乎给失落的马修老师一个安慰。紧接着,孩子们的合唱就开始了,就好像是天空中飘洒了无数个纸飞机。合唱部分的歌声显得十分英勇和无所畏惧,如同孩子们那颗善良的心。纸飞机也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抒发了不舍和深情的离别之意。孩子们的双手在窗口挥舞着,不仅表达了他们的告别之意,还表示出孩子们无数的祝福。而在这首乐曲中,三拍子的圆舞曲和影片中离别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即将离别时的伤感之情化作了更加深厚的情谊,在这个时候,音乐已经和影片充分融合在一起了,观众的心底此时也显得异常激动,那是因为喜悦而流出的泪水。

三、结 语

电影是一种展现现代艺术的创作手段,把人们心中怀揣的梦幻、人生的戏剧性等影射出人性中无法停止的欲望,而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则以音乐作为故事叙述的线索,贯穿到电影的情节画面中,采用一种最为简单的方式却让众多的观众感到了深厚的温情,促使这部没有任何动作性和商业性的电影成为人们心灵里的一味调剂品。

[参考文献]

[1] 肖静,罗小平.在电影外衣下的音乐和诗的对话——浅谈《放牛班的春天》中的音乐运用[J].青年作家,2010(04).

影音天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电影音乐;电影鉴赏;共时性效应

一、电影音乐

所谓电影音乐是指专门为电影作品编配的音乐,主要有节奏、旋律和音韵组成,它构成了电影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表意、抒情的语言元素。电影音乐主要指画面配乐和主题歌、插曲等,它不同于一般的音乐,作为电影整体结构中的一个元素,它只有在和其他元素,如影像、故事、表演等的相互融合中才有意义。电影音乐的创作必须遵循视听语言的美学原则观众对电影音乐的欣赏也是眼耳并用的,因此,电影音乐的属性应该是电影性而不是音乐性的。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呈现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有声源音乐,一种是无声源音乐。有声源音乐指画面上看得见声音来源的音乐,如剧中人在唱歌、弹琴,或者画面中出现收音机、录音机、扩音器等传出的音乐。无声源音乐指画面上见不到声音来源的音乐,绝大多数电影音乐采用无声源音乐方式。在电影的实际运用中,这两种音乐可以相互转换。

二、电影鉴赏的共时性效应

通常一部电影往往会有多首音乐相衬,以此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在电影欣赏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因象而喜时,此时所配的音乐或欢快明朗或诙谐幽默,从而引起观众满场笑声;如《疯狂的石头》中轻松活泼的经典名曲《四小天鹅》就充当了主题音乐之一,在这个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音乐中,除了原有的旋律以外,音乐的配器经过了调整,给观众的不再是那种天野圣湖边天鹅嬉戏的感觉,而是充满了喜剧的味道,好像现代人匆忙而又充满乐趣的生活场景。因象而悲时,电影配乐往往也是凄凉苦楚、从而使观众满场唏嘘;如《辛德勒名单》主题曲中忧伤的旋律饱含了对犹太人苦难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纳粹践踏人性的控斥,影片中极具视觉冲击的画面再配上这段音乐,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因象而虑时,此时的音乐也必然会选择紧张诡异的音乐,如《天生杀人狂》中男女主人公又一次准备杀戮时,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的旋律立刻就能让观众的神经紧绷,惊悚、慌乱的心情应运而生。这就是电影鉴赏中的共时性效应。

共识性效应是电影艺术鉴赏的特点之一,共时性效应是指在电影欣赏体验过程中能实现直接领悟,那么也就都获得即时的共时性情感效应。换句话说,电影的情感表现与欣赏者的心灵产生出某种“巧合”,而这种“有意义的巧合”所产生的“共鸣”就是共时性效应。反映着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某种审美选择的趋同性和审美心境的自由性,它使电影观众既作为个体欣赏主体而与电影形成审美关系,也使电影观众成为群体性审美主体而与电影形成审美关系,不仅为电影艺术魅力所感染,而且必为彼此所得的美感快乐相互感染,从而形成观众与电影、观众与观众之间的自然交流的状态,极大地强化了审美过程中审美情趣和审美氛围。电影欣赏中情感的共时性效应,往往是优秀影片所达到的最佳艺术效果,电影史上的名片都能突出地体现这一点。如电影《勇敢的心》《角斗士》等不胜枚举。

三、电影鉴赏的共时性效应与电影音乐间的关系

从电影音乐与电影的关系来看,它们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不管什么样的电影音乐,对其进行评价,并不是以音乐的音响效果为标准的,而是以是否体现了影片的总体构思为准绳。电影音乐首先应该是属于电影的,它的存在和发展都必须符合电影的观念和需要,无论是主题创作音乐,还是资料性音乐,都必须与影片风格统一,与叙事节奏相辅相成,与电影其他的元素相匹配。电影音乐的结构形态语言以及长度,都必须由电影的要求来决定,而不能离开影片孤立地强调音乐的表现性和完整性。总之,电影音乐必须是为电影的整体要求服务,并自然地发展和分寸适当地存在。只有设计自然,在审美主体不知不觉中起作用的电影音乐才是电影音乐的上乘之作。

而电影要想获得共时性效应,电影音乐的推波助澜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从前文所提到的这些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影要想获得很高的共时性效应,电影音乐不可或缺。我国著名作曲家王黎光先生曾对他的研究生们做过一个实验,为他们放映《加勒比海盗》的同时,将国际声道的声音频道全部关掉,结果不出20分钟,有人就看不下去了。电影音乐的重要性从这个例子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要想使影片具有共时性情感效应,就必须先要让电影的内容情感表现与电影音乐的情感表现具有高度统一的共时性。这是因为我们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随着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我们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化,而电影音乐在电影内容的叙述过程中,占非主导地位的电影音乐也会对人的情绪变化产生作用。一方面来自于声音的物理属性,另一方面来自于这些情绪活动所唤醒的对事件的回忆与想象所重新产生的愉悦情绪。在情绪与事件的相互唤醒和激发中两者互相作用。音乐对受众情绪情感的激发、感染直接而强烈。而接受者对音乐评价、联想的空间会更加开阔,情绪体验也更加丰富。简而言之,电影音乐也会对欣赏者的共时性效应起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使电影音乐与电影内容的情感表现高度统一,才可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时效应。

四、电影音乐应在电影鉴赏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音乐进入电影艺术,为表现主题、渲染和和烘托环境气氛、写景抒情、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增添影片韵味等服务,使电影艺术成为一种全新的视听结合的艺术形式。因为音乐表现情感的力度强烈,可以弥补画面表达人物感情的深度和强度的不足,强化视觉画面的表现力,形成独特的声音造型。前苏联电影理论家吉甘所指出的: “与画面配合得适当的音乐,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有高度感染力和深刻思想含义的音乐视觉结合的形象。”①而所谓与画面配合的适当的音乐,必须具有以下某一方面功能或多方面的功能并存。

(一)抒情

用音乐抒发人物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深刻地反映电影主题。抒情是电影音乐最主要的功能。抒情性音乐在电影中大量存在。如电影《阿甘正传》羽毛的行迹跟音乐的搭配天衣无缝,音乐开始,那片羽毛开始隐隐约约地出现在天空中,他缓缓地往下飘落,象征着一个人生命的开始。 随着镜头中出现城镇的建筑物,音乐中也出现了钢琴声,仿佛寓意着刚接触社会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天真烂漫。 在一阵风刮过后,羽毛又重新被吹起来,画面再次看到蓝蓝的天空时,这时候风琴的声音第一次奏响,随后镜头是反反复复的在天空与城市建筑物之间交错,在公园上空旋转漂浮。仿佛是象征着人生起伏的状态,有高峰也有低潮,既有赢得别人掌声的精彩,也有遭别人冷眼时的黯淡。 这时候,羽毛的一个高潮到来,只见那片羽毛在漫长的漂泊后似乎将要落在一个边走路边看报纸的中年男人肩膀上时,又一阵风吹起,音乐立即转为一个高潮段落。羽毛又重新飞了起来。就像人生的某个阶段,你似乎要在某个地方固定下来,或是说你将要被某个固有模式束缚时,命运之神或许会和你开一个玩笑,让你重新启航,就像阿甘说的那样,“人生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在这段画面里所配的音乐叫Forrest Gump Sutie,它给人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涌入心中,这是不是就是人生呢?音乐与画面仿佛要告诉我们人生旅途如同这羽毛一样飘忽不定。

(二)渲染气氛

音乐能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用以深化视觉效果。它可以只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也可以用来贯穿全片。对后者,音乐不是简单地重复画面上的视觉效果,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的局部渲染气氛。如电影《有话好好说》中的“京味”儿调侃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其中那段关学曾唱的北京琴书《有话好好说》,更是经典中的经典,给整部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地方色彩。而电影《黄飞鸿》中主题曲《男儿当自强》经黄之手把那首古曲《将军令》重新又焕发生机,充分展现了电影的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三)评论

在影片中用音乐来表达创作者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如歌颂、同情、哀悼等。如电影《》中总理病逝的一段,这时影片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响起:“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用你的眼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歌曲荡气回肠,总结了一生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人格魅力。

(四)描绘

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景,通过相应的音乐手段加以描绘,融入情节中去。如电影《阿凡达》中男主角杰克•萨利变成阿凡达后乘坐飞行器时画面是一组航拍镜头:美丽的云彩,漂浮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森林,幽深的峡谷,这时音乐以清新优美的形象出现,伴随着风光旖旎的景色,使审美主体沉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审美主体通过画面欣赏到优美的景色,听觉上音乐同样悠扬舒畅,视听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五)剧作功能

有的音乐直接参与到影片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如电影《泰坦尼克号》插曲《我心永恒》的旋律总是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影片中,随着船的沉没,生命的消逝,可怕的寂静来临了,男主人公为了让爱人能够活下去,最终自己魂归大海。此时观众的心情已经降到冰点,音乐更是加大了感染力,《我心永恒》的高潮段落又一次出现在画面中,让我们为生命的消逝感到肃然的同时,也对男主人公的悲壮之举感到哀叹,同时还把影片推向了高潮。

(六)连贯作用

用音乐衔接前后两场或更多场戏,组接同一时间不同事件的若干组画面的交替、同一事件的若干个不同侧面的各组镜头的交替,电影时空的跳跃、交错,等等。音乐的这种连贯作用又称“音乐的蒙太奇”。如电影《寻枪》中的音乐直接参与了镜头的组接,缩短了马山从家里冲向办公室保险柜的时间,并且表现了故事中人物的精神状态。

五、结 语

诚然,一部好电影与剧本、导演、编剧、演员等诸多要素密不可分,但也必须重视电影音乐的客观地位,当影片播放结束后,观众成千上万,甚至数以亿计,在其鉴赏过程中,作品的优劣长短,艺术价值及其社会效益乃至紧急效益,往往取决于共时性效益是否能得到观众在广泛程度和强烈程度上的认可,只有电影在电影音乐等各种要素上形成高度统一,电影鉴赏共时性效应才可以得到观众最大限度的认可,影片才能获得成功。

注释:

① 于海洋:《西方电影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音乐美学的修改刍议[M].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 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世德.影视审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影音天地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影视艺术的发展,电影音乐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民族音乐因为与电影音乐的特点相一致,且可以充分恰当地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成为了电影音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借助电影音乐这一广阔平台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弘扬。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重要载体,在发展影视艺术的同时,重视民族音乐的运用,实现影视艺术和民族音乐的共同发展。

电影音乐是一种与电影视觉影响相联系的特殊的音乐形式。电影音乐与一般音乐相比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正如我国电影音乐家王云阶所说:“音乐一进入电影综合艺术之后,有变化和不变化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保持着本身所具有的艺术表现的特殊性和基本规律,另一方面,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①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音乐越来越为电影人所重视,影片的时代性、民族性也有所增强,民族音乐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电影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 电影音乐对民族音乐的依存

(一) 民族音乐可以恰当地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

在电影产生之前,音乐是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电影音乐与其他的声音元素相结合,共同融入影片的整体视听构思之中,一同产生作用。电影音乐的作用是各种各样的,它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爱好和性格,也可以表露和抒发内心情感,还可以展示各种环境,烘托不同气氛,描绘事物特征,表达创作者的主观评价,阐释画面内容,概括基本情绪,甚至可以创造思念并推动剧情发展。用电影音乐展示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点,音乐的形态、风格、内容也各不相同。我们经常说“一听到这歌,就想到了那个时代”就是由于歌曲具有时代特征。比如《城南旧事》中由李叔同填词的主题歌《送别》,就清楚地点明了影片发生的时间是在民国初年,因为这首歌正是那个时代的“学堂歌”。影片《骆驼祥子》中的音乐则以北京地方特色的曲艺为素材,采用了曲艺中的三弦和角鼓,音乐的形式极具北京地方特色,而音乐的旋律也富于那个时代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作曲家赵季平为《红高粱》、《黄土地》创作的音乐大量吸收了陕北民歌的素材,是音乐具有浓郁的陕北地方色彩。

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还有展现特定环境氛围、地方色彩的功能,一首特定的乐曲或者歌曲可以比布景、道具服装甚至台词更生动的展示故事所处的空间环境、时代背景等。影片《黄土地》中那悠扬高远的信天游,能够使人感受到黄土高原的淳朴民风以及人民顽强乐观的生命力;《红河谷》中具有西藏民间音乐的特色的配乐,能使人领略到藏族文化的民族氛围;《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文化大革命”音乐,也使人仿佛回到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些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电影音乐,绝大多数都属于民族音乐的范畴。

我国幅员辽阔,风土人情丰富多样,要展示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不与当地民族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结合是很难做到的。用民族音乐展示电影的时代地域特色,一方面是基于民族音乐的民族地域特色,另一方面是因为其丰富多样性。中国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在世界民族音乐史上首屈一指,她可以恰当地、淋漓尽致地展示影片的民族特色。如1987年捧回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张艺谋的《红高梁》,其中充满北方平原浓郁乡土气息的《颠轿歌》、《酒神曲》、《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等民歌,让人们感受到“我爷爷”与他那一辈最终投入抗日斗争的庄稼汉们朴实、率真与豪放的性格。2001年获奥斯卡原创音乐奖的影片《卧虎藏龙》中有一段“去南方”的器乐片段,以清亮悠扬,穿透力十足的中国竹笛,配合活泼且饶富边疆情调的鼓乐,营造出女主人公闯江湖的一股轻快俏皮的感受。《霸王别姬》很好地运用戏曲元素,并通过电影反过来表现京剧,是一部经典巨作。

(二) 民族音乐与中国电影音乐的特点相一致

音乐属于文化的范畴,她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却以独有的魅力存在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的特殊符号代表着它的特殊语言;音乐的特殊表现形式能够表达特殊的意识;音乐的体验又是社会文化存在的特殊表现形式,体现了欣赏者代表文化内涵的历史的情感情绪积淀,因此可以说,民族音乐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呻吟、欢乐、挣扎与纷争,也寄托了梦幻、期待与理想,是一个民族的情感血脉,她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内涵。

在历史的长河中,民族音乐随着华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丰富深刻的文化底蕴必然导致民族音乐的发展,民族音乐的发展也充分显示文化的内涵。中国电影音乐在发展过程中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以其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赋予了电影音乐极强的生命力。电影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社会生活的反映,电影音乐在其中起到展示时代地域特色的作用,而我国民族音乐就正好契合了这一特点,所以采用多种民族音乐来为电影音乐服务,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对于电影的成功还是民族音乐的弘扬都是事半功倍的。现在很多为观众所接受而家喻户晓的优秀电影音乐(包括主题音乐和插曲),正是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长久以来形成的欣赏习惯,因旋律简洁明晰,歌词寓意深远,在思想性方面深刻挖掘人性美、歌颂英雄人物、赞美爱情而久盛不衰。

与西方文化的直白坦率相对比,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追求“点到为止”、“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美学境界。我国民族音乐是几千年民族文化的凝结,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其特征之一就是追求含蓄美。中国电影音乐在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也与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强调内在、深沉、写意、自然,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其凝练、抽象的特点营造意境美,同时还恰到好处地帮助画面完成单凭视觉无法表达的复杂感受,使观众产生遐想与回味。特别是一些电影插曲的歌词,借鉴中国古典文学的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地展示给观众。这是民族音乐与电影应约契合的另一个特点。 转贴于

二、电影音乐是弘扬民族音乐的大舞台

民族音乐是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创造、发展我国未来音乐不可多得的创作源泉,更是世界音乐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弘扬民族音乐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腾飞的动力,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而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日本、港、台大量的物质、精神产品充斤我国市场,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民族音乐面临挑战,发展和弘扬的程度有限。现在我们惊喜地发现,电影能够成为了宣传民族音乐的一个窗口,很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为电影音乐被运用,并被传播到世界。《骆驼祥子》带我们领略了极具北京地方特色的曲艺;《红高粱》给我们呈现了浓郁的陕北民歌;《黄土地》让我们欣赏了悠扬高远的信天游。通过电影来传播民族音乐,一方面接受的群体很广,一般的民族音乐教育都是在高校进行,而对于社会民众的熏陶则没有正规的组织来安排,这样能接受民族音乐教育的人员是很有限且集中的,而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有限,中国民族音乐的弘扬不可能脱离社会大众,这样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弘扬和走向世界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以电影音乐的形式呈现,形式活泼,不用约定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形式,她不会像正式的民族音乐教育一样严肃,但正是这种活泼的形式能够被所有欣赏电影的人所接受,而没有正式音乐教育的枯燥乏味。我们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虽然电影中的民族音乐不如正式民族音乐教育那样系统全面,但这种伴随着情节的音乐形式有时候更加让我们难以忘怀。

三、 在电影中弘扬民族音乐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占世界人口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向世界敞开大门,中国的影视艺术也不断走向世界。伴随着我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西方文化也进入我国,其中的某些不健康音乐文化因素对我国影视艺术和电影音乐乃至民族音乐都是一个挑战。所以在当前影视艺术大众化、商业化和艺术审美取向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影视艺术应该坚持主体性,弘扬主旋律。主旋律不是指题材,不是指式样,不是指风格,也不是指叙事模式,主旋律指的是影视艺术所体现的思想和精神。所谓弘扬主旋律,就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普世人文精神,也即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国际艺术语言,是民族文化品格的最有效的载体。在电影市场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电影很难以其制作规模、常规技巧、主流形态与好莱坞以及欧洲电影竞争从而被国际认可,只有用人物、造型、风格和音乐上的民族特色来突出一种民族个性,中国电影才可能以其独特的文化个别性确立自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中国影视艺术应该倡导民族化,成为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守望者。被誉为“中国第五代音像的执旗人”、“具有中国民族精神和西部特色的作曲家”赵季平的影视音乐在国际上屡获大奖,正是因为那些民族特色浓郁、个性风格独到的影视主题音乐、主题歌、片头片尾曲,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影视作品的表现手法,有效地提升了作品的质量品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感染力、震撼力。同时,这些影视音乐作品因其浓郁的民族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把作品根植于民族心理基础之上,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共鸣,使影片产生一种天然的亲和力。当然随着我国电影不断走向世界,电影音乐也绝不能因为固守民族特色就自我封闭。我国的电影音乐要做到兼容并蓄、扬长避短,在坚持民族特色的同时,辅之以“洋为中用”的做法,坚持走自己的路,成为世界电影乐坛的一枝奇葩。

赵季平说“:我是从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中走出来的,我认为中国音乐的创作应该致力于发扬民族的东西,这是一个指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②中国电影音乐的民族特色在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影片中有着不同方面的体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电影音乐需要民族音乐的参与,民族音乐的弘扬需要电影音乐的舞台。让我们在发展影视艺术的同时,给予民族音乐更多的关注,让民族音乐伴随着影视艺术走向世界。

注释:

① 王云阶.论电影音乐[J].电影艺术,1983(12).

②赵季平.电影音乐的感受——随笔之一、二、三[J].陕西:音乐天地,1995,6.

参考文献:

[1]李南.影视声音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5.

[2]宋杰.影像与声音[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9.

[3]袁玉琴,谢柏梁.影视艺术概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1.

[4]邵清风,李骏,俞洁,彭骄雪.影视系列—视听语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

[5]王云阶.论电影音乐[J].电影艺术,1983.

[6]赵季平.电影音乐的感受——随笔之一、二、三[J].陕西:音乐天地,1995,6.

[7]管晓军.中国民族音乐特征论[J].探索天地:27-29.

[8]杨凌.谈民族音乐在中国电影音乐中的运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68-40.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