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

诸葛亮的故事范文第1篇

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i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尤其是东吴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策划功亏一篑,尤其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隆中对》是了解诸葛亮和一部《三国演义》的核心关键。这个大策划的第一步就是“跨有荆、益”。荆州当时辖有九郡,包括了今日之两湖全部和两广的北部,无论处于中国腹心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还是面积之广大,都足以使“有志图王者”“心摇旌迷”。赤壁一战的核心问题就是决定荆州归属,连夷陵大战也是因荆州易帜引发的。其中周瑜和诸葛亮又联合又斗争的故事,不但成为赤壁一役成败的关键,而且还为决胜以后情节的发展增添了袅袅不绝的余韵,留下最著名的警语,便是周瑜临终前发出的感慨:“既生瑜而何生亮”。用金庸小说的套语(“套语”为话本小说的语词系统之一,颇近古意)来说,周瑜用尽心机谋害诸葛亮的种种打算失败之后,应该取的正确态度是“学艺不精,技不如人,认栽。”何况“小时候胖不算胖”,“退后一步天地宽”,“留得青山在”,“躲过初一,还有十五”等等,为自个想开点的说词道理有的是,何至于一而再,再而三挑战诸葛亮,而被活活气死呢?

说气小量狭,实在冤枉了历史上的周瑜,《三国志》反而特别赞许过他的“性度恢宏,大率得人”,“惟与程普不睦。”裴松之]《三国志》引《江表传》则补充说:“(程)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可见历史上的周瑜和小说戏剧中的周瑜差别之大,远胜于曹操。奇怪的是却没有热心人替他翻案,后人作翻案文章,说不定也有势利心作祟。

唐宋以前,历史上认定赤壁之战的主帅是周瑜,如李白的《赤壁歌送别》诗就说“二龙相争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还特别强调“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两位都是川人,却都没有提到诸葛亮什么事,就是明证。北宋以后理学提倡尊王学说,朱熹在《通鉴纲目》中首先i刘备为正统,诸葛亮地位也大幅上升,说话戏剧艺人讲述三分故事,东吴患得患失的私心被张扬出来,尤其是他们趁关羽北上宛洛,威震华夏之机偷袭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恢复中原的策划功亏一篑,尤其为南宋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的士民所痛诟。主题一经确立,元人《隔江斗智》杂剧描写诸葛与周瑜间争斗,周的形象因之被改塑。

这也有艺术上的需要,否则就衬托不出诸葛亮的智谋气度的高超。衬托人物一般都以常人常态为基准,如《福尔摩斯探案》中的华生,《堂吉诃德》中的潘,以及《西游记》中猴哥儿的兄弟猪八戒的设置,都使主人公或因智谋之高妙出人意表,或因理想之虚幻令人回味。《三国演义》情况略有不同,它先用才智相若的周瑜,后以韬略相捋的司马懿来衬托、突出诸葛亮,以使诸葛亮一线贯穿。以至有读者认为《三国》自五丈原后可以不读,《红楼梦》自焚稿后不忍卒读的感慨来。周瑜不幸被选来担任这种尴尬角色,自然要写成嫉贤妒能,偏狭忌刻的人物了。

(摘自《陈酿三国》)

诸葛亮的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三顾茅庐情节描写

刘备“三顾茅庐”是家喻户晓、妇儒皆知的故事。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献上《隆中对》,使刘备茅塞顿开,于是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大业。诸葛亮出山辅佐前,从公元184年刘备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起,到公元207年刘备47岁这23年间,刘备一直处于寄人篱下(先后依附曹操、袁绍、刘表)、颠沛流离的境地;公元207年,诸葛亮出山辅佐后,刘备即于第2年即公元208年和孙权结盟,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继而占荆州、夺益州、定汉中,仅用14年时间,刘备就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使东汉末年的历史发生了转折,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也许就没有蜀汉政权,也就没有魏、蜀、吴三足鼎立局面,因此,“三顾茅庐”可以说是东汉未年的重大历史事件。而在史书《三国志》中,描写刘备“三顾茅庐”见到诸葛亮的过程只有94个字。为突出刘备“三顾茅庐”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在史实基础上,演绎若干故事情节,用15169个字,横跨4章回,详细描写刘备的思贤、求贤和礼贤情节,描写刘备“三顾茅庐”的曲折过程,给读者造成悬念,盟发阅读劲头。因此,经过罗贯中的文学创作,使“三顾茅庐”故事有血有肉,成为烩炙人口的历史故事。

1. 听说“伏龙、凤雏”,夜不能寐--思贤心切!

《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描写: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后,刘备当晚便“因思水镜之言,寝不成寐”,到半夜有客人来访水镜先生时,刘备竞“起床密听之”,当听到水镜先生对他的客人说“公怀王佐之才,宜择人而事……且英雄豪杰,只在眼前”时,刘备便“闻之大喜,暗忖此人必是伏龙、凤雏”,等到天一亮,刘备就马上“求见水镜”,问“昨夜来者是谁?”,并“求与相见”和“问其姓名”,同时又再问“伏龙、凤雏,果系何人?”,刘备在见不到“伏龙、凤雏”及水镜先生“友人”情况下,立即提出要“拜请水镜出山相助,同扶汉室”。

2. 7次误认7个人为“伏龙、凤雏”--求贤心切!

刘备因想得到“伏龙、凤雏”来“安天下”心切,但凡见到贤者都把他们认作“伏龙、凤雏”,以防错过认识“伏龙、凤雏”机会。从刘备夜宿水镜先生处起到“三顾茅庐”全过程,共7次误认7个人为“伏龙、凤雏”。第一次是在水镜先生家夜宿时,半夜起来偷听水镜先生与徐庶谈话,因水镜先生夸徐庶说“公怀王佐之才”,因而刘备从其才干猜测,误认徐庶为“伏龙、凤雏”而“大喜”;第二次是在新野街上碰见徐庶,从其外貌、穿着及唱歌歌词内容猜测,误认徐庶为“伏龙、凤雏”而“下马相见”;第三次是刘备即将启程“一顾茅庐”前,工作人员汇报“门外有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从其外貌猜测,误认门外水镜先生为卧龙先生而“遂整衣出迎”;第四次是刘备“一顾茅庐”返程时,碰见博陵崔州平,因见其“容貌轩昂,丰姿俊爽,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杖藜”等奇特外貌,而误认博陵崔州平为卧龙先生而“急下马向前施礼”;第五次是刘备“二顾茅庐”途中听到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在酒店饮酒作歌,因歌词内容奇特,刘备便猜测“卧龙其在此间乎!”,因而下马入店,然后“揖而问曰:‘二公谁是卧龙先生?’”;第六次是刘备“二顾茅庐”到诸葛亮草堂听到诸葛亮弟弟诸葛钧吟念《梁父吟》时,误将诸葛钧认作诸葛亮而“上草堂施礼”;第七次是刘备“二顾茅庐”不见诸葛亮而走出草堂后,听见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吟念《梁父吟》时,觉得歌词“极其高妙”,误认黄承彦为诸葛亮而“滚鞍下马,向前施礼”。

3. “三顾茅庐”全程表现--礼贤至极!

3.1“三顾茅庐”前,对徐庶依依不舍。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前,徐庶是刘备的主要谋士,后因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奸计,赚至许昌囚禁,将欲加害”,因而徐庶拜别刘备要回许昌,刘备竞“闻言大哭”并“乞再聚一宵,来日饯行”。对徐庶的离去,刘备“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饯行时刘备和徐庶“相对而泣,坐以待旦”;送别徐庶时,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当目送徐庶“被一树林隔断”时,刘备命令“尽伐此处树木”,以便举目远送徐庶。由于刘备如此的“礼贤”,深深地打动徐庶,使徐庶极力推荐诸葛亮,这样,才有刘备“三顾茅庐”之举。

3.2 “一顾茅庐”,到“庄前…下马”。“一顾茅庐”到卧龙岗时,刘备“来到庄前”即“下马亲叩柴门”,当得知诸葛亮已外出后,刘备不是立即打道回府,而是仔细询问童子诸葛亮“何处去了?、“几时归?”;当打听不到诸葛亮的去处及归期时,便“惆怅不已”。虽然这样,刘备并不灰心,还要在那里“…待片时”,以期望可能碰见诸葛亮回来,当等不到诸葛亮回来后,刘备又亲自交待童子:“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待上马回程数里后,刘备还“勒马回观隆中景物”,并“观之不已”。

3.3“二顾茅庐”,到“庄前…下马”。“二顾茅庐”前,刘备先派人去探听,听说诸葛亮已回来的信息后,刘备马上“教备马”,冒着严寒天气投卧龙冈而来。到卧龙岗时,刘备也“到庄前下马”,当得知诸葛亮已外出后,刘备也并不是立即打道回府,而是询问诸葛亮“何处闲游?”,当打听不到诸葛亮的去处时,刘备感叹自已“如此缘分浅薄,两番不遇大贤!”。同样,刘备这次也不灰心,还要呆在那里询问诸葛均是否知道其兄“熟谙韬略,日看兵书”事情,并留书给诸葛均转交诸葛亮,并向诸葛均“再三殷勤致意而别”。刘备准备回程时刚好碰见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他首先问黄承彦的第一句话是“曾见令婿否?”,这时侯虽然“正值风雪又大”,刘备仍然不断“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而回。

3.3“三顾茅庐”,“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三顾茅庐”前,刘备表现更虔诚,他“令卜者揲蓍”来“选择吉期”,并“斋戒三日”和“薰沐更衣”后,再启程去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到隆中后,刘备“离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到草庐门口知道诸葛亮还在“草堂上昼寝未醒”时,他叫童子“且休通报”,不让惊扰诸葛亮休息,然后“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了“半晌”,才见诸葛亮“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这时他又叫童子“且勿惊动”诸葛亮,于是继续“拱立阶下”,又等了“一个时辰“。待诸葛亮醒来知道刘备在“阶下”“立候多时”时,才到后堂更衣,这样,刘备又继续在“阶下”等“半晌”,诸葛亮才整好衣冠出迎。见到诸葛亮后,身为刘皇叔的47岁的刘备竞给27岁的“村夫”诸葛亮行“下拜”之礼,当听完《隆中对》后,刘备又对诸葛亮“顿首拜谢”,接着刘备马上“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见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时,刘备竞泣成“泪沾袍袖,衣襟尽湿”。

4.诸葛亮“出山”后--待贤至诚!

诸葛亮于公元207年春出“茅庐”后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近1年时间里,还没建什么功勋,但刘备仍然“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与诸葛亮“终日共论天下之事”,并告诉关羽张飞:“吾得孔明,犹鱼之得水也”。

5. 小结与讨论

5.1清代学者章学诚曾指出《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即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实有的,而事件进程及人物言行的具体细节是虚构的。 在史实基础上,作者通过虚构事件进程及人物言行,详细描写了刘备“三顾茅庐”的具体过程,使故事具体、生动,具有生活实感,使刘备的思贤、求贤和礼贤形象跃然纸上,既感动诸葛亮,也感动读者。

5.2“三顾茅庐”过程,作者通过反复描写刘备的思贤、求贤和礼贤情节,从而使故事更具感染力,成为“求贤”千古佳话!如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时,先“令卜者揲蓍”来“选择吉期”,并“斋戒三日”和“薰沐更衣”后,再启程去卧龙冈。到隆中后,“离草庐半里之外”,“便下马步行”,到草庐后“徐步而入…拱立阶下”,见到诸葛亮后“下拜”,听完《隆中对》后,又“顿首拜谢”,“拜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见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时,竞泣成“泪沾袍袖,衣襟尽湿”,诸葛亮出“茅庐”后,刘备“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

5.3“三顾茅庐”前,刘备的官职曾为平原县县令(公元191年),徐州牧(公元195年),宜城亭侯(公元196年),豫州牧(公元197年),左将军(公元198年),而且是“帝室之胄”,辈份为汉献帝叔叔(人称刘皇叔),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也称刘备为英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顾茅庐”时,刘备47岁,诸葛亮27岁,以刘备的官职(相当省部级干部)和辈份之尊,竞对无官无职的、年幼的“村夫”诸葛亮(比刘备小20岁)如此渴求!如此恭敬!读后确实让人感动、叹服!作者通过对刘备思贤、求贤和礼贤情节描写,既丰富了故事内涵,也为诸葛亮“出山”后之所以能为蜀汉事业“鞠躬尽卒,死而后已”埋下伏笔。

5.4作者描写刘备在见到诸葛亮前,先见到司马徽、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和 黄承彦等 7个与诸葛亮关系密切的人,这 7个人是诸葛亮的亲(诸葛均、 黄承彦等2人)、师(司马徽)、友(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4人),在这 7个人身上,都烙有诸葛亮的影子,在刘备眼里,这 7个人都是“大智者”,因而曾误把这 7个人认作“诸葛亮”。通过加入这些情节,大大增加了故事吸引力,让读者也急于想见诸葛亮面目、睹诸葛亮风采、观诸葛亮才气,从而使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让读者爱不释卷,读完为快。

5.5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在创作“三顾茅庐”文学故事中,作者通过语言(刘备向童子、司马徽、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和 黄承彦等询问诸葛亮情况)、行动(刘备“下马”、“下拜”、“斋戒三日”、“薰沐更衣”、“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等)、心理(心理判断,猜测司马徽、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和 黄承彦是“诸葛亮”,而去施礼相见)、细节(如刘备问水镜先生“昨夜来者是谁?”,向童子询问诸葛亮“何处去了?、“几时归?”以及“勒马回观隆中景物”、“观之不已”,“回望卧龙冈”、“悒怏不已”等)以及景物(“一顾茅庐”时的隆中美景、“二顾茅庐”时的寒风雪雨、“三顾茅庐”时的阳春美景)等情节描写,成功地把“三顾茅庐”历史事件创作成活龙活现的历史文学故事,从而使“三顾茅庐”故事万人景仰,流芳百世!

参考资料:

诸葛亮的故事范文第3篇

——读《三国演义》有感

你知道诸葛亮吗?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空城计….他的这些故事早已是家喻户晓了。我也读了《三国演义》,现在就由我为大家讲一讲诸葛亮吧。

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头戴纶巾,手握羽扇,隐居在隆中。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被刘备的为人打动,开始出山辅佐刘备,建蜀国、兴汉室,可谓鞠躬尽瘁。

诸葛亮指挥过无数精彩战役,我很钦佩他。从他火烧新野,感到他的聪明机智;从他草船借箭,感到他的神机妙算;从他借东风赤壁之战,感到他的料事如神;从空城计,感到他的临危不惧…..所以,我认为他真的是一个谋略家。

有一个故事,最让我发笑,就是“出陇上诸葛装神”,他派人假扮成自己的样子,神出鬼没,让魏军晕头转向,最后大败而归。诸葛亮再一次用他的才智击退魏军。

在我眼里,诸葛亮不仅有军事天才,还善于用人。华容道上,他故意派关羽扼守要道,放走了曹操,其实诸葛亮是想继续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蜀国趁这个机会,养精蓄锐。想一想,如果不会用人,还能有草船借箭这么好听的故事吗?诸葛亮还很会演戏,如哭周瑜、巧借东风,使对方摸不到虚实。

诸葛亮的故事范文第4篇

可是,《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而非史籍,它所描写的诸葛亮“空城计”,许多人认为并非史实。那么,历史上有没有“空城计”?又为何会使诸葛亮成为最著名的“空城计”的施行者呢?

一、三国时期确有“空城计”

诸葛亮所在的三国时期,史书明确记载的确发生了数次“空城计”。

据《三国志·吴书·黄盖传》记载:赤壁之战后,“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黄)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尽归邑落。”吴将黄盖在武陵开城门拒敌之计与“空城计”所不同的是“贼半入,乃击之”;但因其众寡,“自以不敌,因开城门”又与“空城计”相类似。

据《三国志·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记载: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得知曹军积蓄军粮于北山下,遂命黄忠前往偷袭,以赵云屯兵于侧,策应黄忠。黄忠过期未还,赵云率数十骑出营迎视,正遇曹军扬兵大出。赵云且战且退,“公(曹操)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据《三国志·吴书·朱桓传》记载:吴黄武元年(222年),魏将曹仁欲取濡须,却佯说要攻羡溪。吴濡须都督朱桓“分兵将赴羡溪,既发,卒得仁进军拒濡须七十里间。桓遣使追还羡溪兵,兵未到而仁奄至。时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诸将业业,各有惧心。桓喻之日:‘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诸君闻曹仁用兵行师,孰与桓邪?……’桓因偃旗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曹仁以为朱桓没有防备,盲目攻城,被打得大败。

据《三国志·魏书·文聘传》注引《魏略》记载:魏黄初七年(226年),孙权领五万众围文聘于石阳,时逢大雨,石阳城崩未治。“聘闻权到,不知所施,乃思惟莫若潜默可以疑之。乃敕城中人使不得见,又自卧舍中不起。权果疑之,语其部党日:‘北方以此人忠臣也,故委之以此郡,今我至而不动,此不有密图,必当有外救。’遂不敢攻而去。”关于此次“空城计”,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因其与本传“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余日乃解去。聘追击破之”的记载有差异,故怀疑文聘敕城中人不得见,自卧舍中不起可能是当时魏人的故事传说,因而在引注这条资料后特别说明:“《魏略》此语,与本传反。”

二、诸葛亮“空城计"史载有分歧

裴松之不仅对文聘“空城计”提出了疑义,他更对所引《蜀记》所载诸葛亮“空城计”提出了驳斥。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蜀记》“郭冲三事”载:

(诸葛)亮屯于阳平,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亮惟留万人守城。晋宣帝(司马懿)率十二万众拒亮,而与延军错道,径至前,当亮六十里所。侦候白宣帝说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与相逼,欲前赴延军。相去又远,回迹反追,势不相及,将士失色。莫知其计。亮意气自若,敕军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庵幔,又令大开四城门,扫地却洒。宣帝常谓亮持重,而猥见势弱,疑其有伏兵,于是引军北趣山。明日食时,亮谓参佐拊手大笑曰:“司马懿必谓吾怯,将有强伏,循山走矣。”候逻还白,如亮所言。宣帝后知,深以为恨。

裴松之是不相信这段记载的。他认为,考察史实,诸葛亮从来没有在阳平关拒守魏军,司马懿也没有到阳平关与诸葛亮交过战。诸葛亮初屯阳平关在蜀建兴五年(227年),那时司马懿正以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而屯于宛城,两人相距一千多里以外,当无可能进行交兵。司马懿后来对诸葛亮用兵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蜀建兴八年与曹真等三路伐蜀,他由西城进军丹口,遇雨班师,双方并未接触;另两次是诸葛亮最后二次北伐时,他在魏境的祁山与渭南相拒,足迹亦未至阳平关。从情理分析,司马懿既举兵二十万,又知诸葛亮“兵少力弱”,“若疑其有伏兵,正可设防持重,何至便走乎?”再者《魏延传》明说:“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一向谨慎的诸葛亮尚不许魏延为“万人别统”,阳平关又是他伐魏战争的重要基地,岂可能“遣魏延诸军并兵东下,仅以轻弱自守。尤其这番话是郭冲对司马懿之子司马骏说的,而“对子毁父,理所不容”,更何来司马骏“慨然善冲之言”呢?所以,裴松之断定:“此书举引皆虚。”[1]

不能说裴松之对诸葛亮“空城计”记载的驳斥没有道理。但是,裴松之既然将这条资料选辑于《三国志》注中,就不能说它完全没有根据。

三国之后的两晋、南北朝时,有关三国的许多史料、传说被发掘出来,记载诸葛亮的资料相当丰富并且活跃。南朝刘宋人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对当时的“异闻”深感“每多舛互”:有的是“纰缪显然,言不附理”;也有的“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究竟是史实还是传闻已经“判不能断”[2]了。这些情况既指整个三国史料而言,亦包括诸葛亮的资料在内。

既然那时就已经深感有些资料“判不能断”,那么裴松之的“驳斥”就仅是一家之言,对该资料采用选注,而不是淘汰的这一引注的事实,仍然表明了对该资料的重视;换句话说,即该资料所载之事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转贴于

以裴松之对诸葛亮“空城计”资料的驳斥而言,以诸葛亮不让魏延“万人别统”证明不可能派魏延率大军,就显得武断了些。因为,诸葛亮虽然因谨慎而不许魏延“万人别统”去行“子午谷奇谋”,但却是将魏延视为大将而让其多次领军出战的,如建兴八年遣魏延率军西入羌中,大破郭淮即是明证。

所以,有关诸葛亮“空城计”的记载,宁可存疑而不宜断然否定。

三、历史上有诸多“空城计”

广为传布诸葛亮“空城计”的是产生于元明时代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创作者,之所以要绘声绘色地描写诸葛亮“空城计”,除了要“状诸葛之智”外,想必是受到了历史上诸多“空城计”的影响。因为到此时,历史上已经发生的空城计,除前举 三国时期的几次空城计外,还有很多。

据《春秋经传集解》卷三鲁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公元前666年秋,楚令尹子元“以车六百乘伐郑,入于桔秩之门。”郑示楚以闲暇,“县门不发,楚言而出”。子元认为“郑有人焉”,不敢进,等诸侯援军一到,“楚师夜遁”。

据《晋书·刘琨传》记载,西晋末怀帝永嘉年间(304年-313年),刘琨“在晋阳,尝为胡骑所围数重,城中窘迫无计,琨乃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皆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又流涕歔欷,有怀土之切。向晓复吹之,贼并弃围而走。”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一记载,南朝刘宋文帝元嘉七年(430年)十一月,“(后)魏兵攻济南,济南太守武进萧承之帅数百人拒之。魏众大集,承之使偃兵,开城门”,部下不解,以为是轻敌。萧承之说:“今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唯当见强以待之耳。”“魏人疑有伏兵,遂引去。”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三记载,隋恭帝义宁元年(617年)五月,“突厥数万众寇晋阳,轻骑入外郭北门,出其东门。(唐公李)渊命裴寂等勒兵为备,而悉开诸城门,突厥不能测,莫敢进。”

据《旧唐书·张守珪传》记载,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寇陷瓜州,瓜州刺史张守珪“领余众修筑州城,板堞才立,贼又暴至城,城中人相顾失色,……守珪日:‘彼众我寡,又创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也。’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贼疑城中有备,竟不敢攻城而退。守琏纵兵击败之”。

据《十国春秋》卷七《周本传》记载,五代吴高祖天裙十五年(918年)七月,闽、楚、吴越将兵二万攻信州,信州兵不满数百,逆战不利,吴越兵围信州数匝。信州刺史周本“命启关,张虚幕于门外,召僚佐登城,数作乐宴饮。飞矢雨集,略不为动。吴越疑有伏兵,解围去。”

以上所举,仅是《三国演义》成书前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许许多多“空城计”中的几例而已。它们无疑为《三国演义》创作“空城计”提供了可资汲取的丰富材料。

四、《三国演义》对“空城计"的完善

诸葛亮治蜀二十年,安抚百姓,约制官吏,赏罚公平,法治严明,被人誉称为“自秦汉以来未之有也”[3]。而且他清廉谨慎,克己奉公;对待部属,开诚布公,操劳国事,鞠躬尽瘁。所以,当这个杰出的政治家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引起了蜀人的深情悼念,《襄阳记》记“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到蜀汉末年,“百姓巷祭,戎夷野祀”,这种“蒸尝止于私门”的纪念活动更加广泛而深入,朝廷被迫在沔阳为之立庙。

由于诸葛亮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又深得民心,所以产生了许多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传说。诸葛亮死后约四十年,陈寿在《上诸葛亮集表》中即说:诸葛亮“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袁准也在《袁子》中说:“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日‘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在有关诸葛亮的传说里,除了继续表现他忧国勤政外,还突出了他战胜强敌的杰出军事才能,而后一点,多少是有悖于史实的。

《三国志》所注引的诸葛亮“空城计”,即是突出他的军事才能的。本来,如果仅是《三国志》的注引,影响不会很大,就像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空城计”一样,不下功夫在史料中征引,是不会为许多人所熟知的。诸葛亮“空城计”之所以影响特大,完全是《三国演义》的功劳。

据苏轼《东坡志林》记载,还在北宋时,当时城里小孩就带钱去听“说三国”的“讲史”。除了说书艺人“说三国”外,还有影戏、戏曲表演三国故事。值得一提的是元代刊行的《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三国志平话》,文字虽简率,却已具有后来《三国演义》故事的主要情节。《三国志平话》中,也有一个诸葛亮“空城计”故事,主要内容是:曹操引军攻紫乌城,孔明令偃旗息鼓,军人街门作乐,百姓带酒与之作乐;故事结局是:魏延等杀败曹军。

《三国演义》的创作者没有将故事停留在《三国志平话》的水平上,它依据历史资料、民间传说、评书戏剧等,大大丰富了三国故事的内容。它大写特写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依据的是《三国志》上的注引以及历史上发生的“空城计”的一些细节,从而构成故事的主要内容。它描写有声有色,具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感,使读者多不怀疑其历史真实性。

由于《三国演义》广为传播,影响很大,可谓家喻户晓,诸葛亮的“空城计”也随之广为人知。《辞海》有“空城计”条,除诸葛亮“空城计”外,未阐释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一次“空城计”,就很能说明问题。

注释:

[1]《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蜀记》。

[2]裴松之:《上三国志·注表》。

诸葛亮的故事范文第5篇

早就听说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人才。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真可谓智勇双全。今天,我看到一本书上有《空城计》这个故事是写诸葛亮的,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书,读了起来。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之后,准备撤离西城县。司马懿带领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县城逼近。诸葛亮此时手下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可是诸葛亮临危不惧,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大开城门,在门旁安排了二十来个士兵扮作老百姓扫街,然后他自己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抚琴。司马懿的部队赶到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香烟袅袅,琴声悠悠。司马懿深知诸葛亮行事谨慎,他认定必有重兵埋伏,于是立刻就把全部兵马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诸葛亮手下无兵却敢大胆地设了这样一个“空城计”,让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上了当。我想,我也要像诸葛亮一样,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碰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

相关期刊更多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

初中生优秀作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出版总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