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爱因斯坦的名言

爱因斯坦的名言

爱因斯坦的名言

爱因斯坦的名言范文第1篇

2、这世界不会被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毁灭,而是冷眼旁观、选择保持缄默的人。

3、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4、所谓现实只不过是一个错觉,虽然这个错觉非常持久。

5、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

6、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7、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8、道德毫无神圣之处;皆因只是人之常情。

9、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的,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

10、我绝对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财富绝不能使人类进步。

11、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

12、一个从不犯错误的人,一定从来没有尝试过任何新鲜事物。

13、如果A代表一个人的成功,那么A等于x加y加z。勤奋工作是x;y是玩耍,而z是把嘴闭上。

14、当我们的知识之圆扩大之时,我们所面临的未知的圆周也一样。

15、只要你不放弃尝试,就永远不会失败。

16、上帝难以捉摸,但并不心怀恶意。

17、人生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取得什么。

18、道德毫无神圣之处,它纯粹只是人之常情。

19、现实只是一抹幻影,尽管它从不消散。

20、我喜欢旅行,但不喜欢到达目的地。

21、如果给我1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22、巧合是上帝保持匿名的方式。

23、一个物体的质量就是其所含能量的度量单位。

24、想象比知识更重要。你的头脑是你最有用的资产,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会是你最大的负债。

25、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他摆脱了“自我”又是为什么。

26、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

27、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28、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29、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30、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31、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不会产生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对于人类和对于客观事物的热爱与献身精神,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32、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33、任何物体以光速运动时,其长度将会缩短为零。

34、如果你不能简单说清楚,就是你没完全明白。

35、量子力学的确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的内心却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它还不是正确的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了很多,但它并没有引领我们更接近上帝的秘密。我,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掷骰子。

36、凡在小事上对弄虚作假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37、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

38、任何一个有智力的笨蛋都可以把事情搞得更大,更复杂,也更激烈。往相反的方向前进则需要天份,以及很大的勇气。

39、世界上最让我难以理解的就是所得税。

40、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迄今为止科学都没有对他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种生命力,包含并统领所有其它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运行现象之后,甚至还没有被我们定义。这种生命力叫“爱”。

41、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的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他摆脱了“自我”,又是为什么。

42、科学是永无止境的,它是一个永恒之谜。

43、态度上的弱点会变成性格上的弱点。所谓有一定的见识或修养的人,通常都是能够注意或掌握自己态度的人。

44、宇宙中一切物质都不存在,唯有精神永恒!

45、我害怕有一天,科技会取代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的世界将会充斥着一群白痴。

46、我想知道上帝的构思;其他的都只是细节。

47、不要为成功而努力,要为作一个有价值的人而努力。

48、不要担心你在数学上遇到的困难;我敢保证我遇到的困难比你还大得多。

49、精神错乱: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作同一件事,而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

50、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

51、科学的不朽荣誉,在于它通过对人类心灵的作用,克服了人们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

52、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这种理论,我把它叫做猪栏式的理想。

53、创新不是由逻辑思维带来的,尽管最后的产物有赖于一个符合逻辑的结构。

爱因斯坦的名言范文第2篇

1917年,爱因斯坦发现广义相对论方程的宇宙解不稳定,据此宇宙要么收缩要么膨胀,这与当时天文学界流行的稳态宇宙说相抵触。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方程中加了一个宇宙常数项,使其宇宙解变为稳定。不料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1929年通过天文观测,发现宇宙是在膨胀。爱因斯坦在事实面前坦然认错说,加入宇宙常数项是其“一生中最大的失误”。此事在他身后又有戏剧性发展,容后再议。

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后再接再厉,致力于探索万物之理“统一场论”,终其后半生矢志不渝。在当时基本粒子实验数据不足的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爱因斯坦知难而进,屡败屡试。1929年他又提出一个万物之理新版本。那时他的广义相对论预言早就为天文观测所证实,头顶诺贝尔奖光环的爱因斯坦声誉如日中天,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明星。万物之理新版本消息透露后,媒体大肆渲染:《纽约时报》头版耸人听闻的标题:“爱因斯坦将所有物理学归结为一个定律”;《时代》杂志进行专访,以他的相片作为封面;其他报刊纷纷跟进,对爱因斯坦的崇拜达到宗教狂热的地步。但科学不是靠吹捧出来的,理论必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才能为同行科学家所承认。具有“上帝之鞭”雅号的二十九岁青年物理学家泡利敢于挑战权威,他对爱因斯坦说:“你的这个理论是纯数学,与物理现实无关。”他预言:“在一年内你会放弃。”爱因斯坦果然不到一年就放弃了这个新版本,但并未死心,在1931年1月和10月又提出两个更新版本的万物之理,不幸也都以失败告终。爱因斯坦终于公开认错,他戏谑地对泡利说:“到底还是你对,你这个小淘气!”那时泡利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在这位年轻后辈面前坦然认错,展现出虚怀若谷的大师风范。

在和玻尔等人的论战中,爱因斯坦说过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子。”意思是他不赞成量子论几率解释。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论战过程中,爱因斯坦坚持此立场。但越来越多的精确实验证明量子论的结果正确,使之成为有史以来最精确的理论。在事实面前,爱因斯坦有所省悟,他在1953年10月12日致玻尔的信中表示支持几率解释。

人们盛赞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的真和美,殊不知他在十年探索过程中屡遭挫折,迷途知返,不断改正错误,最终才得到正确的方程。“失败为成功之母”,即此之谓也。

语云:“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意思是君子犯错无损其光辉,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认错改过。爱因斯坦深谙此理,身体力行。反观某些文人学者,一旦成名就忘乎所以,错误事实俱在却拒不承认,遑论改过。

对他人的错误也应持正确态度。有人奉行“为尊者讳”,貌似爱之,实则害之。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成就了一代明君唐太宗和初唐盛世;一味阿谀逢迎的佞臣近侍,纵容自命天纵聪明的昏君倒行逆施,到头来落得仓皇辞庙国破人亡。前鉴若此,可不慎欤!

【原载2010年1月27日《文汇

爱因斯坦的名言范文第3篇

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在许多国度千年人物(1001―2000)评选中都名列榜首。但因为这位俊杰是犹太人,故受到德国极权主义的迫害,纳粹时期的爱因斯坦是人们反思这一事件理应直面并咀嚼的一个话题。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开创了相对论,彻底改变了人们看待宇宙的方式。随着反犹主义在德国的泛滥,对爱因斯坦及其相对论的攻击此起彼伏,反相对论与反犹主义挂上了钩。1933年5月11日,身为希特勒科学顾问的菲利普・莱纳德在《人民观察员》报上撰文称:“犹太集团危及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重要例子就是爱因斯坦先生拙劣地生拉硬拽数学而提出的理论,其基础完全是科学童话,再加上些随心所欲的补充。就像所有那些脱离自然的理论一样,这个理论正在一块接一块地崩塌。相对论所以能在德国扎根,完全要归功于那些光顾着完成自己任务的科学家们助纣为虐。他们没看见或不愿看见,把这个犹太人看作优良的德国人是多么大的一个错误!”当时,德国甚至专门出版了一本名为《一百位教授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的批判相对论的书。但爱因斯坦只以一言笑谈之:“只需一名教授证明就够了。”

德国进入上世纪三十年代后,“科学种族主义”甚嚣尘上,不仅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受到攻讦,连他的讲课资格也频遭排挤。据德国学者克劳斯・费舍尔《德国反犹史》一书披露:“德国自然哲学委员会公开宣称相对论是‘犹太理论’。柏林大学曾终止爱因斯坦在柏林大学上课,其中一个学生说:‘我要割断这个肮脏的犹太人的喉咙!’”1933年纳粹上台后,帝国的教育部长伯恩哈特・鲁斯特宣布:“德国所有大学的所有犹太教授必须解职。”爱因斯坦当在其列。

当法西斯主义在德国日益猖獗之时,爱因斯坦发表了思想杰作《我的世界观》,堪称讨伐希特勒的檄文。它彰显出这位人文思想家所终生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政治理想:“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敬,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只要我还能有所选择,我就只想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这个国家中所实行的是:公民、自由、宽容,以及在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公民自由意味着人们有用言语和文字表示其政治信念的自由;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可能有的任何信念。这些条件目前在德国都不存在。那些对国际科学事业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在那里正受到迫害。”而爱因斯坦正是这样一位“正受到迫害”的“对国际科学事业有特别重大贡献的人”。

1936年,爱因斯坦以一种极为厌恶的情绪离开了德国,从此再也没有回来。他在美国讲学时发表了《不回德国的声明》,其中有句名言:“国家是为人而建立,而人不是为国家而生存。”他说:“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这些言语既是对纳粹主义的挑战,更是对人类愿景的憧憬,体现了具有伟大科学家和杰出思想家双重殊荣的爱因斯坦的良知和睿智。

爱因斯坦的名言范文第4篇

惠勒说,爱因斯坦手里拿着一个盒子,在学生们的注视下平静而缓慢地走上讲台,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到桌面开始堆起来。大家细看,才知道是骨牌,原来,众人景仰的大师第一堂课是要给同学们表演堆骨牌。

爱因斯坦把骨牌堆到二十多块的时候,骨牌就“哗啦啦”全倒了。他又把骨牌捡起来,重新开始堆。

这样堆了四五次,总是在盒子里的骨牌没有堆完的时候,他的骨牌就倒了。每一次,他都重新堆,似乎一定要把骨牌堆完。慢慢地,教室里开始还安静的人群喧哗起来,有人吹着口哨,有人直接在那里谩骂,还有的人在那里议论,整个教室,成了一锅沸腾的粥。大家都不相信这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

但爱因斯坦依旧一言不发,还是一如既往地堆他的骨牌,尽管骨牌还是一倒再倒。半个小时过去了,很多学生觉得实在无趣,便中途离场了。也有的学生觉得他堆得太辛苦,就决定到讲台上帮他堆。

走上讲台的学生发现,爱因斯坦之所以试了这么多次都没有成功,是因为盒子里的骨牌太多了,共有50枚。要把这50枚一次性堆在一起,还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围着讲台的学生们多数都来尝试了一下,感觉无望成功,都陆陆续续地离开了。

爱因斯坦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学生们堆骨牌,听着他们的议论,观察着他们的表情,仍然一言不发。

惠勒说,最后,讲台上走得就只剩下他一个人,但爱因斯坦还像最初一样仔细观察他堆骨牌。又经过了一个小时,尝试了多种方法,惠勒终于一次性把50枚骨牌堆好了。

教室里响起了爱因斯坦祝贺的掌声,惠勒也高兴极了。爱因斯坦笑着问惠勒:“你终于成功了,有什么感想?”惠勒想了一下,说:“每堆一次,就会有新的发现。”

接着,惠勒就把在堆骨牌的时候的发现告诉了爱因斯坦。原来,在堆骨牌的时候,惠勒发现骨牌的轻重不一,磁性的轻重也不一。在不断失败的过程中,他逐渐找到重的和磁性强的骨牌,把它们堆在下面,把轻的和磁性弱的堆在上面,终于,他成功了。

爱因斯坦的名言范文第5篇

这是爱因斯坦(1879-1955)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米列娃1919年离婚前不久签署的“婚姻条约”中的节选。看似绝情么?然而,二人爱情关系的开始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19世纪末,爱因斯坦在苏黎世结识了塞尔维亚人米列娃・马利奇――这名当时被允许在瑞士科技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的第5位女性。大约从1900年起,二人频繁交换情书。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的关系受到爱因斯坦父母,尤其是其母亲的强烈反对,为此,爱因斯坦甚至一度与家庭关系特别紧张。米列娃未婚先孕,爱因斯坦本人当时又饱受失业和家庭所带来的压力。然而,即使在对于未来非常茫然的时候,爱因斯坦在给米列娃的信中仍然说:“你不仅现在,而且永远将是我的宝贝。”米列娃和爱因斯坦心有灵犀,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爱因斯坦的研究课题。

1901年,米列娃怀孕了。1902年1月底,孩子出生在今天塞尔维亚的诺维萨德・米列娃的家中。一名私生子的出世在当时即使不阻碍,至少也会影响他的事业发展。这个被称为“丽泽尔”的小女孩后来经历了怎样的命运?是夭折了,还是被人领养了?爱因斯坦传记作者约尔根-内弗说:“我们今天可以猜想,二人之间的危机是由丽泽尔引起的。爱因斯坦有可能强迫米列娃让人领走了孩子。她在塞尔维亚待了一年,回来的时候没有带小孩。爱因斯坦从来没有看望过米列娃,也没有看到过这个孩子。二人从未谈起过这个小孩的情况。可是所有的朋友都感到,他们的关系出现了危机。”

米列娃・马利奇:“一个获得的是珍珠,另一个获得的是放珍珠的空盒子。”

回顾两个人的婚姻,也许可以从中看出些许端倪。米列娃比爱因斯坦年长三岁,同样学习物理。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于1903年初结婚。此后,当时都还是学生的爱因斯坦和米列娃通过信件讨论他们的工作,计划一起从事研究。在爱因斯坦寻找工作期间,是米列娃一直在资助她的这位恋人。结果却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米列娃未能结束学业,但爱因斯坦不仅毕了业,还在伯尔尼的专利局谋了一个职位,同时也开始在那里进行相对论的研究。1905年6月30日,爱因斯坦递交了论文,9月,该论文被选入《物理年鉴》发表。

迄今都不清楚的是,米列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相对论的研究;这也是米列娃之所以开始为人们所广泛关注的原因――《爱因斯坦文集》(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收录了爱因斯坦与米列娃的情书往来,这使得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传言说米列娃才是这对情侣中真正的智者。2003年,这一说法通过美国公共广播电视台的一个名为“爱因斯坦的妻子”的电视纪录片而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米列娃是否真的协助过爱因斯坦完成他发表于1905年的那几篇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理论基础的论文?甚至如一些更严苛的批评所说的,狭义相对论的大部分工作其实都是由米列娃做的?波士顿大学爱因斯坦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同时也是《爱因斯坦文集》的编辑的约翰・施塔赫尔并不这么认为。施塔赫尔坚持:事实上,无论是在米列娃遇见爱因斯坦之前,或在他们共同生活期间,又或是他们分手后的30年中,都没有任何米列娃自己署名或者与爱因斯坦共同署名的文章。他认为这完全能证明在爱因斯坦的一系列物理思想和见解中,米列娃从未扮演过重要的或是具创造性的角色。

即使这样,历史仍然无法否认米列娃确实曾是爱因斯坦很好的助手,帮助他核对计算和查寻数据。但是,当爱因斯坦在信件中与米列娃更加深入地探讨他的工作时,米列娃常常不能给予实质性的回应。而且,随着时间流逝,爱因斯坦不再让米列娃参与他的工作,两个儿子汉斯-阿尔贝特和爱德华的相继出世占去了米列娃的许多时间。因此,爱因斯坦夫妇之间的关系也越加疏远。1909年,米列娃在给朋友海伦娜的信中说评价她与爱因斯坦的婚姻:“一个获得的是珍珠,另一个获得的是放珍珠的空盒子。”此后,爱因斯坦接受了柏林大学的邀请,并于1914年迁到那里。这便宣告了二人关系的结束,因此米列娃痛恨柏林,至死都一直留在瑞士。

艾尔萨和爱因斯坦的女人们

在1912年一次去柏林的旅途中,爱因斯坦开始了与他的表姐艾尔萨・洛文塔尔的恋情,并于1919年(也就是和米列娃离婚3个月后),同艾尔萨缔结连理。但他和米列娃一直保持联系,毕竟二人共同拥有两个孩子。爱因斯坦努力保持同他们的父子关系,但长子阿尔贝特一直对他态度疏远,次子爱德华则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并于最终1965年死在苏黎世的一家精神病院。

1919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次得到了证明,他被誉为科学界的革命者。妻子艾尔萨则保护其不受媒体的干扰,并引荐他结识当时的社会名流。艾尔萨生性快乐,但对科学毫无兴趣,与聪明智慧却喜怒无常的前妻米列娃形成鲜明对照。不过,爱因斯坦同这两个女人的关系显然有着类似之处。爱因斯坦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从未间断过。婚后几年,他又与贝蒂・诺曼――一个朋友的侄女关系暧昧。据说,艾尔萨允许爱因斯坦做这种风流韵事,这样他至少不需要偷偷摸摸的了。这段婚外情在1924年不了了之,但直到1936年艾尔萨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爱因斯坦一直与妻子之外的其他女性有染。

1933年,爱因斯坦以受迫害犹太科学家的身份同艾尔萨移民美国,并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了一片从事研究的净土。不幸的是,1936年,艾尔萨猝然病逝,使爱因斯坦在获得学术自由的同时,在个人生活上陷入了孤独的境况。

集荣耀与责难于一身

由于目睹战争带来的伤痛,爱因斯坦在政治方面变得越来越活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坚定地成为和平主义者,后来则成为反对纳粹的斗士。不过,爱因斯坦再也没有开始另一段固定的恋情,与人过分的亲近令他感到迷惑。他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领域。

终其一生,大部分时间里,爱因斯坦喜欢有女性相伴,而他那享誉全球的非凡智慧也为他吸引了很多女性仰慕者,先是在柏林,之后在美国都是如此。然而这其中少有持久的恋情。通常一段比较亲密的关系才刚刚建立,爱因斯坦却已经对此表现出冷淡,并将热情转向别处了。爱因斯坦以这种方式避免为感情所束缚,来保证他追求自己事业所需要的独立与自由(或许也是种孤独)。即便这样会被人们认为不顾及女性的感受,爱因斯坦依旧“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