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1篇

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读后感

当我读到这篇课文时,心里充满了悲伤与同情,雷利的爸爸真是一个英勇的人,我相信他这位勇敢的观察员一定不会感到后悔,因为都害怕跟敌人交战,却要来当兵,这是不可能的。

当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感到了雷利先生对他爸爸的深深怀念,也感受到了他对爸爸地深深期盼,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他的爸爸牺牲了。一切希望都落空了,再加上他的爸爸临走时的眼神,如果是我,我可能已经绝望了,而他却很坚强。

信中还提到了他对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地感谢,并对他说出了自己失去爸爸后的两年全家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最后,雷利向加利秘书长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我知道为什么人们会和同类互相自相残杀,因为我们为有贪婪)。

我相信,他爸爸英勇的精神会一直流传下去,他英勇的事迹会一直在我们每个中国孩子的脑海中。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少年儿童 声乐 教学

一、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正确的声音有它一定的概念和标准,什么样的声音才是正确而美好的声音呢?首先第一点就是听起来会让别人感到舒服,如果声音一出即让四周的人感到很僵硬,很累,这样的声音就不能算作是好的声音。古往今来,从国外到国内,人们追求音乐的美,无非是为了审美的需要或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我们听到歌声才会有感触,有心灵上的碰撞。其二,最自然的声音才是最动听的声音,我们经常会在网络或书刊中接触到一个词,那就是“天籁”,“天籁”出于《庄子・齐物论》它的意思原指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所以与地籁、人籁相比较而言,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当天籁用来形容人声时,无疑就是说歌唱者的声音自然、纯净。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国外儿童的演唱,他们都被称为是“天籁”,甚至是有些4、5岁的未经过声乐训练的孩子,也叫做“天籁”。我国有成千上万的儿童接受过专业的声乐训练,为什么却很少有孩子被这样的赞誉呢?是他们的嗓音条件不够好吗?其实不然,每个孩子天生都具有一副好嗓子,但通过周围人说话及唱歌的影响,使他们慢慢的脱离了自然,再加之“专业的训练”让他们意识到只有大的、亮的声音才能获得老师与家长的认可,这样从此一个不自然的、靠各种挤卡而发出的畸形童声就这样诞生了。此外,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还要从家长及个别的老师做起。经常会有家长问我,为什么孩子的声音不亮呢?这时我便会反问到:“你们指的亮的声音到底要有多亮呢?你们听现在的声音不舒服吗?”然后我会给他们看世界各地的童声演唱视频,我知道根植于家长心理的所谓的好的声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好的声音是经受得了任何考验的。

二、科学的呼吸方法

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是前提,那么科学的呼吸方法就是儿童歌唱中的必然条件,要想自然的歌唱,首先应该要自然的呼吸,而最自然的呼吸莫过于白天累了一天而晚上躺在床上休息的呼吸。孩子们歌唱时,老师说深吸气,他们就会把小腹抽得瘪瘪的,使很大的劲去吸,这时就可以让他们去观察晚上父母睡觉时的呼吸,看看是不是最自然的吸气过程,而且他们的小腹是不是随着气息的吸入而变鼓,随着气息的呼出而变瘪。孩子们的思维要靠形象的事物去引导。如果只给他们讲吸气时横膈膜往下收缩,扩张肋骨,孩子们不仅不会明白,还会造成障碍。气息在歌唱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呼吸始终保持自然的状态,才能更好的带动声音的自然发展。如果有一天,当在课堂上或舞台上不再能看到因憋气而满脸通红的孩子,因气息不够用而倒气的孩子。这样才是孩子们真正迈向美丽动人的童声的开始,也是我国童声教育的转折点。

三、歌唱的共鸣

这一点我认为始终是(经过训练的)中国儿童歌唱时的致命伤。不是因为欠缺这方面的技能,是因为太过于强调共鸣而导致的一系列声音挤卡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声音过于明亮与尖锐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有很多音乐学校或特长班的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强调共鸣问题,这就等于要建一座没有地基的大楼,没有树根的大树一样,飘飘忽忽,摇摇欲坠,这样是十分不可取的,人体的共鸣腔体有胸腔、咽腔、口腔、鼻腔,只有将所有腔体,打开并运用,才能获得通透的声音。强调共鸣腔体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事先不将喉咙打开然后放下,喉咙提起来的声音是全部挤着,堆在嗓音眼里唱的。有些孩子为了找到鼻咽腔共鸣而误以为鼻音就是鼻咽腔共鸣。由于声音全部流入鼻中,所以这种声音听起来晦涩,又毫无光彩,既不通畅也不明亮。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将孩子引回正路。首先要做好共鸣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即用打哈欠的动作将喉咙打开、放下,最好在与此同时能让软腭用力抬起,舌头放平(将鼻音的萌芽扼杀在摇篮里)当喉头稳定,气息也基本正确时,这时才可以逐步的向孩子介绍共鸣的用途与方法、共鸣的教授也要有一定的次序:首先,应该介入的是胸腔共鸣,可以用手势及语言的引导来让学生找到胸腔向外扩张的感觉;其次是咽腔,咽腔的共鸣需要甲状腺骨用力卷曲,形成一个圆形的通道,这时可以运用形象化的想象来启发学生。比如,嗓子后面有一个大管子,所有的声音都要从管子里通过等等。然后是口腔,口腔共鸣可以先用o或u来寻找,即在口腔运动时,其后部也要有张开的动作;最后是鼻腔,鼻腔共鸣的获得是需要软腭自然提起,口腔通道自然打开,使歌唱声音的波幅冲击硬腭,再通过鼻腔震动反射到头腔,叶戈罗夫在《歌唱家的卫生》一书中讲,由于声音沿骨壁、硬腭传播空气的震动就使嗓音增大,为了产生这种作用,歌唱时必须把鼻孔扩大些练声时面带微笑,能使鼻腔扩大。

通过以上一系列动作的准备完成最终才能达到声音的通透,才会形成真正的共鸣。

参考文献: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童声合唱;声音训练;音乐艺术

中图分类号:J64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141-02

什么是童声合唱呢?童声合唱是指有气息支持的童声歌唱法的合唱,跟女声是同一个范畴。我们都知道儿童的声音变化是有规律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1)一至七岁是幼声进入童声的早期阶段。(2)七至十一岁是童声的中期阶段,也是童声发育稳定的时期,是童声最好的阶段,所以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学生加以引导、训练,让他们懂得运用气息的控制,以轻声带假声,这样就能解决自然声的局限。这阶段如果我们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训练,那么我们合唱队员的音域就可以扩大到两个八度,为变声期的孩子们解决演唱方法、特别是高音问题上的困难。(3)十一至十四五岁是童声的晚期阶段。作为音乐教师都应该知道,这个阶段要让学生少唱多听,时时提醒学生不要大声喊唱,尽量保护变声期儿童的嗓子,为变声期过后能唱好歌做好准备。一般的自然规律是女声变声比男孩早两年,女孩比男孩变声较容易,女孩最晚在十四至十七岁即可变完,而男孩十六至十九岁左右才能变完声,当然这要看各人的发育情况而定。我们都知道,没有经过正规、专业训练的童声经常因为音域的限制而很难用于演唱难度大的作品,所以对于童声的训练是极为重要的。以下是我对童声训练的几点做法。

一、童声训练以达到合唱的“合”的境界

我们常说好的独唱家集合在一起,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合唱团。因为合唱是一种共性的艺术,各个声部都是一个群体,所以每位合唱队员都要学会互相倾听,用60%的精力去唱,用40%的精力去听。如果想要让整个合唱队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长时间严格的训练,让每个队员都能用一致的方法来演唱,这样才能达到“合”的境界。在童声合唱发声的训练中,首要问题是让学生学会呼吸。唱歌的呼吸它包括吸气和呼气。当然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呼吸,而我们的这种呼吸是自然呼吸,随着吸进呼出的自然流露,说话的用气是无意识的。但是唱歌用气就不一样了,它必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和使用。让我们先来讲讲吸气的问题。用口跟鼻同时吸,吸完要停顿的瞬间动作,是找出气息的支点,为后面作准备。呼气不能放松腹肚的肌肉,要保持吸气的状态。例如发声练习,用母音“m”做哼鸣的练习:4/45432—1–––

m在训练中我们用胸腹式呼吸。因为这样能让我们的气息更深、更持久。合唱中的呼吸跟独唱中的呼吸不一样,合唱中的呼吸包括:大家一起呼吸、分声部呼吸、循环呼吸。其中循环呼吸是任何合唱团都要掌握的,是合唱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种呼吸。循环呼吸表现在你吸我不吸,他吸你不吸,我吸你不吸,一般在小节线上不用,换和弦的地方也不用。例如在童声合唱歌曲《天黑黑》中就要用循环呼吸。这首童声合唱曲中多处采用了齐唱或轮唱,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所以一定要采用循环呼吸才能把作品的特点表现出来。

二、用童声头声训练以拓宽音域

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童声音域较窄,这样致使演唱的曲目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合唱队员在唱高音时又很容易出现扯着大白嗓子“喊唱”或音唱不上去而跑调的现象。虽然有些学生会使用假声来唱高音,但是因为他们没办法做到用真假声结合进行演唱,使真假声差异很大,听起来有“两截”的感觉。所以童声头声训练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一问题。头声是指头腔共鸣发出的声音,头声的训练包括:轻声带做假声;选出容易发出声音的母音“u”,一般不用“ma”、“e”、“i”这些都是偏口音,较难发,“u”容易打开发到头上;童声的训练要从上往下练声(即从高音到低音练);童声应从E~F大调之间开始练习,因为这里音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在训练中一定要注意三种错误的合唱声,第一种是大白嗓;第二种是全虚形;第三种是上虚下白形。下行音阶的练习也是儿童体会头声唱法的有效途径。

三、通过童声训练使童声最美好的音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4篇

一、身边新闻引发悬念,激活学生学习热情

在上课前,我将中央电视台反复播放过的音乐片《我想听到》放给同学们看,歌词是这样写的:

为什么这样的静,听不到鸟儿歌声?

为什么你在落泪,我却听不到哭声?

你总是拉着我的手,为我说那完美世界,

我却只能望着你,将一切停留在眼中。

我想听到你呼唤我的名字,

我想听到所有快乐的声音。

我想为你带来些安慰,

我想和你一样没有不同。

我想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我想听到爸爸妈妈对我说的话,

还想听到音乐声和鸟儿的歌声,

听到所有美好的声音。

我想听到,

我想听到爸爸妈妈,

我想听到,

听到你们呼唤我的名字……

这是中央电视台精心打造的音乐短片,被作为当时央视收视率高居第二的“3.15晚会”作为压轴节目重点播放,一声声呼唤扣人心弦,一幕幕图像催人泪下,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上课伊始,我就发表了开场白:“同学们刚才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音乐片《我想听到》,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我们扬州的真人真事,表达的是聋童朱逊渴盼听到声音的真情呼唤。朱逊为什么听不到声音了?他的哪个器官出了问题?学了这一课,你就会明白了。”

听说这是发生在我们扬州的真人真事,而且上完本课,就会知道节目中的主人翁朱逊是什么原因听不到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陡然倍增。

二、善于挖掘身边资源,激活孩子感性认识

在教学中,善于挖掘身边资源,有利于激活孩子们的感性认识。

在做完击鼓引起纸屏振动的实验后,孩子们弄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小球振动是因为纸屏振动、纸屏振动是因为击鼓的声波撞击了纸屏,鼓面振动是因为鼓槌敲击、纸屏振动是由于声波撞击,两者有所不同,而纸屏上的纸薄薄的、绷得紧紧的,能够显示出其敏感度。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这和我们听到声音有什么关系?我们的耳朵中是不是也有像薄薄的、绷得紧紧的纸屏这样的构造?”让孩子们相互对照观看耳朵,当然,他们只能看到对方的耳廓,却看不到里面的耳膜(鼓膜),此时,让孩子观看科教短片,“透视”孩子们看不到的耳道深处的构造,可谓正中他们的下怀。

在孩子们做完喇叭状的“助听器”进行体验后,我进一步挖掘孩子们的感性认识,问大家:“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老人的听力退化后,当别人和他们说话时,为了听清楚声音,他们常常会做出什么动作?”我让学生上台表演,惟妙惟肖的夸张动作将孩子们逗乐了。此时,再让同桌孩子相互感受,这样,所有同学在无须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只需要凭借直观感觉的情况下,就能明白“耳廓有聚拢声波的作用”了。

三、真实影像触目惊心,激活孩子真诚爱心

聋哑人只要不说话,就难以看出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因而也就很难达到“乐意帮助听力有障碍的人”的预期学习效果。为此,我引用了许多真实影像资料,通过课件展示给孩子们,由朱逊耳聋前的童真可爱和耳聋后伤痕累累的图片对比,就会发现“朱逊耳聋前后判若两人”,并道明因果关系,而朱逊充满童趣的亲笔画“我想听到”更是反映了无辜孩子的心声,接着,我向大家展示了孩子父亲的120万字名为“爱的呼唤”的日记图片,将日记题记 “孩子,我虽时时为你承受着痛苦,却丝毫也不能分担你的不幸,我要用人世间至尊至纯的爱,将你从孤苦的无声世界中唤回”赫然标出。还播放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为朱逊发动手机捐款的录像片段,这次手机捐款,创下了电视传媒最短时间最多人数捐助的历史记录(一小时内有29万人自愿捐助),而除了20万元用于耳蜗手术外,央视网站还介绍说朱逊父亲将剩余的339万元全部捐赠给公益事业。结合开始的科教片,我指出朱逊突然听不到声音,是因为药物致聋、其耳蜗中感应声音的绒毛受到了损害(央视还曾将朱逊耳蜗手术作为相关科教素材播放),通过朱逊事例,孩子们增强了听力保护意识,也对朱逊家人将339万元转赠是因为还有许多人同样需要关爱帮助表示理解。

由于素材的真实感人,看得出,课的最后部分,孩子们完全沉浸在灵魂的陶冶洗礼中,后半部分的预期学习效果完全达到。课上到此时,我给孩子们一个更大的意外:“朱逊便是我的儿子,我便是新闻报道中提到的朱逊的父亲——朱鼎龙”,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朱逊听不到声音后的情况,我将自己所写的书《官司》赠送给了该校,这本国家法律出版社重点出版书籍的正面左下角有朱逊和我相拥的照片,有我亲笔写下的“爱的呼唤”四个字,右下角注有“典型:中央电视台3.15晚会连续报道的经典案例;传奇,王小丫、李咏、赵赫、鞠萍倾情关注的传奇故事”,扉页上方写有“官司——12年真情谱写,一部完全没有虚构的旷世奇书”,下方印有“作者将全部稿费捐献给3.15维权暨公益事业;读者每购买一本书,法律出版社多捐献一元给3.15维权暨公益事业。”

在同学们能够理解和同情朱逊遭遇的基础上,我还朗诵了我亲笔写下的《爱的呼唤——风铃》:

我的床前 挂起了 一串风铃。

摇动时 清脆的声音 悦耳悠扬。

“好听 优美的声音 你想听吗?”

我期待着 将快乐 与孩儿分享。

“我想听 没有声音。” 一阵沉寂。

孩儿写下了 一脸的 迷茫。

字儿纤细 却如 钢锥般

笔笔戳进 我那 伤痛的心上。

“孩子, 你会听到 声音的。”

丢下笔时 我的胸口 堵得发慌。……

我的床前 挂起了 一串风铃。

系着“祝福” 相伴在 人生的梦乡

在我朗诵诗歌的同时,不少同学和我一样也眼含泪水。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范文第5篇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的悼念活动,回忆了半个世纪前残酷的历史,强烈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平民的罪行,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亲爱的爸爸妈妈”是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小城一个叫鲁比沙的六年级学生,在纳粹即将把他处死前几分钟写给他父母的遗言中的一句话。他同其他一起被处死的三百个孩子一样,怀着对亲人爱,从容地面对法西斯的枪口。以此为标题,让我们强烈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同时,这一声呼喊也传递出‘爱和平,不要战争”的共同呼声。‘亲爱的爸爸妈妈’为题,很难让人想到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对父母临终前的遗言,也是最后一次呼唤”亲爱的爸爸妈妈“了。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多么令人发指的一声颤抖的呼唤声呀!要和平还是战争呢?如果要战争,又要有多少人流血牺牲,又要有多少的家庭破碎,又要有多少的孩子像鲁比沙一样发出如此悲哀的,令人心碎的一声”亲爱的爸爸妈妈”呢!请大人们不要再发起战争了,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原是天真无邪,原是快乐无痛苦的在教室里上课,却要经历大人们发起的无情战争。战争,是一个血淋淋的字眼,是无情之人挑起的血战。孩子是伤不起的。情爱好和平,请放下你们手中的枪,听听孩子们甜美的笑声,而不是遗言的一句抖动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初二:思雨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