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范文第1篇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911cha.com

成语繁体: 蘇武牧羊

成语简拼: SWMY

成语注音: ㄙㄨ ㄨˇ ㄇㄨˋ 一ㄤˊ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苏武牧羊作宾语、定语;指人有气节。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例子: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过不再讲杨家将,也不讲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范文第2篇

苏武(唱):汉苏武在北海身体困倦。(上)[哭音慢板]忍不住伤心泪痛哭伤怀,想当年在朝把官拜,(上板)朝朝戴露五更来。我闲暇无事游郊外,闷了花园把宴排。我一家大大小小妻子儿郎举家团圆欢欢乐乐多安泰,一家人岂不快乐哉!到今日牧羊北海外,我冷冷清清清清冷冷痛悲哀。身上无衣又无盖,腹中无食饿难挨。我有心将身投北海,诚恐落个无用才。无奈了忍饥受饿冒风披雪暂忍耐,苍天爷何日里把眼睁开?

(李陵上)[双锤带伴】

李陵(唱):奉君命劝苏武来到北海,今日里见故友有口难开。我降番又劝他良心何在,悲切切下战马头儿难抬。

李陵(白):那是苏仁兄……

苏武(白):李贤弟……

李陵(白):仁兄啊……(推圆场)(尖板)

李陵(唱):见仁兄把我的肝肠痛断。哪~~哪~~是苏仁兄……

苏武(白):李~~李贤弟……

李陵(同白):仁兄啊……

苏武(同白):贤弟啊……

苏李(同白):不由叫人痛伤怀。

李陵(唱):弟兄们相聚在,

苏武(唱):荒郊外。

李陵(唱):我含羞带愧,

苏武(唱):跪尘埃。

李陵(唱):观见兄衣衫褴褛,

苏武(唱):你冠戴。

李陵(唱):珠泪滚滚,

苏武(唱):撒下来。

李陵(唱):弟奉命领兵,

苏武(唱):边关外。

李陵(唱):征战胡儿,

苏武(唱):显将才。

李陵(唱):胡兵骁勇,

苏武(唱):我军败。

李陵(唱):为国尽忠,

苏武(唱):理应该。

李陵(唱):谁料想误中奸计阵前被擒,

苏武(唱):纵然一死也畅快。

李陵(唱):可怜我求生不能欲死不得,

苏武(唱):贤弟啊你是怎安排。

李陵(唱):他劝我投降他国,

苏武(唱):你就该不瞅又不睬。

李陵(唱):无奈了暂且求全投降北番,

苏武(唱):你大不该。

李陵(唱):且留我有用之身。

苏武(唱):你名节坏。

李陵(唱):弟一死报国,

苏武(唱):看将来。

李陵(唱):暂将骂名,

苏武(唱):留后代。

李陵(唱):连累我一家大小妻子儿郎,

苏武(唱):惹祸灾。

李陵(唱):小弟今日,

苏武(唱):来北海。

李陵(唱):相劝仁兄,

苏武(唱):为何来?

李陵(唱):劝仁兄暂且求全投降番邦,

苏武(唱):我岂肯半路中途把节改。

李陵(唱):把兄的美名天下传扬,

苏武(唱):不能报国我无才。

李陵(唱):似这等冰天雪地这样苦楚,

苏武(唱):暂忍耐。

李陵(唱):苍天自有,

苏武(唱):巧安排。

李陵(唱):弟得罪,

苏武(唱):兄不怪。

李陵(唱):兄弟恩情,

苏武(唱):丢不开。

李、苏(同唱):似这等沙漠荒郊弟兄双双穷途相会多感慨,弟兄们(安)如醉又如呆。(蛮代板)

苏武(唱):李贤弟请起莫下拜。

李、苏(同唱):同坐沙丘叙心怀。

苏武(白):贤弟请起!

李陵(白):仁兄请起!

苏武(白):你我一同起了!这是贤弟,似这等冰天雪地,不在北国侍奉你家狼主,来在这荒郊野外,所为何事?

李陵(白):哎呀仁兄!!只因单于王知弟与兄甚好,特命弟前来,相劝仁兄,以弟之见,不如暂且投降北番,日后设法回朝,岂不两全其美。

苏武(白):贤弟差矣,想我苏武世食汉禄,当肝脑涂地,以报国家,今受挫折,死而无憾。

李陵(白):仁兄再思再想,免得悔之晚矣。

苏武(白):休要多言,速快上马去吧。

李陵(白):仁兄三思而行。

苏武(白):恩~~(作恨状)

李陵(白):(暗语)苏仁兄真乃忠臣义士,我李陵今降番莫(起代板)自叹不如了。(起七锤代板)(唱):李延年和魏律甘颜,我李陵今降番后悔迟焉。一失足便成了遗恨千载,悲切切上战马头儿懒抬。(白):罢了苏仁兄,苏子卿……哎……仁兄啊(下)(二六)

苏武牧羊范文第3篇

苏武的故事发生在汉朝。那是朝廷正和匈奴大战,可匈奴见自己打不过汉朝,就派使者向汉朝求和,汉朝也同意和解,就派苏武去匈奴,以商大事。

苏武刚到匈奴,就被说刺杀单于,就把苏武关进了大牢,苏武知道刺杀单于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是让他归顺于匈奴。单于对他说:“你如果归顺于匈奴,我会赠给你牛羊百匹,给你无数的金银财宝,还会封你为宰相,让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苏武一听一下子就生气了:“我是汉人的儿子,是汉朝的人,我不会为了一点金银财宝而卖国求荣,如果我要是卖国我都对不起手上的旌节!”说完苏武抖了抖手上的旌节。单于很生气就把他送去北海去放羊。

苏武在北海放羊,那些人不给它食物,他渴了就抓一把雪吃,饿了就吃野草。他躺在雪地上,想着他的娘,还有守着空床的妻子,想到这些,他的泪水就会不自觉地流下来,可是这有什么用呢?

他就这样在北海放了19年的羊,回来的时候只有满头的长发,和代表汉朝的旌节,苏武回来的时候,全城的人都在外面迎接他来。

六年级:张鑫

苏武牧羊范文第4篇

汉天汉元年,为了结束汉匈两国长达百年的战争,苏武受命出使匈奴,把汉民族的友谊带到了北方草原。在他即将回国的时候,匈奴内部发生了谋反事件,汉使副将张胜参与其间,累及苏武。面对单于的质问和,苏武自认“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用自刎的壮举来捍卫民族的尊严,表达对祖国的忠诚;他被倾心敬重他的单于救活之后,面对高官厚禄,他嗤之以鼻,坚定地选择了对祖国的忠诚;单于把他扔进冰天雪地的地窖里,企图用饥饿、寒冷和恐惧让他屈服时,他七天七夜饮飞雪、吞毡毛,依然坚持着对祖国的忠诚;单于把他流放到贝加尔湖牧羊,企图用时间消弭他的意志时,他十九个春夏秋冬手中不离大汉的符节,坚守着对祖国的忠诚;当他的好友李陵受命劝降,苏武得知因单于的谣言,他已家破子亡、母亲愤怒归天的噩耗时,他悲痛欲绝,仍是选择了对祖国的忠诚;当他持节牧羊十九年,即将启程回国的时候,他把心切成两半,割舍了难舍难分的妻儿,高挚着旌旄已经完全脱落的大汉符节,依然义无反顾地又一次选择了对祖国的忠诚。

贝加尔湖畔美丽漂亮的牧羊姑娘索仁娜第一次见到苏武时,用她清纯甜美的歌喉把优美的旋律为苏武献上。当苏武用自刎的壮举捍卫民族尊严时,她对苏武由衷的钦佩并萌发了懵懂的爱意;当苏武被单于困在地窖里饮飞雪、吞毡毛挣扎在死亡线上时,她把圣洁的爱融化在盛满羊骨头汤的瓦罐里送给苏武;当他们又一次相逢在贝加尔湖畔时,她义无反顾地向苏武倾诉了埋藏在心底的恋情;当苏武被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遭遇折磨地倒下时,她把苏武紧紧地抱在怀中,点燃了即将熄灭的生命之光;当她和他们的儿子被单于扣作人质与苏武就要分别时,她理解了苏武这个漂泊游子对祖国妈妈的思念。她告诉苏武:她会把儿子平安地带大,她会让儿子永远记着咱们的家是巍巍中华。二十年后,他们的儿子终于回到了祖国,她却忧思成疾,长眠在贝加尔湖畔。

贝加尔湖畔的牧羊姑娘用她圣洁的爱,滋润了苏武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愿爱永恒。

苏武牧羊范文第5篇

出民勤县城向南,再折而向东,路面平平整整,旁有树木遮蔽。谈笑间,便到了山脚。

这山,山石黛青,微微突起,和巍巍昆仑、高高珠峰、煌煌五岳相比,草非奇草,树非名种,石不俊秀,势非奇绝,初次见面,几乎都不好意思说这是一座山,还是名山!

一次热汗淋漓的攀登,拖曳着在山外羁绊终日渐疲倦的肉体,逶迤着大千世界的一切向往,拾级而上,终于站在了它的头顶。

敞开衣襟,山顶吹送一阵阵凉风。这个时候,面对高远的天空和遥远的地平线,你突然觉得眼里的山其实并不大。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随园老人袁枚的这几句诗,似乎足以说明其中的一些道理,有了一个流传千古的名字和传说,这山看在眼里便有了高度。

名山名水和名人的关系,一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过,嘉山胜水世间多有,但如果还要找一个可史册留名,又为民间津津乐道的名人,实在难为。那得需要多大的机缘呢,尤其还是土里土气如农家后生,眉不惹眼、目不点漆的这样一座山。

民勤古为匈奴休屠王领地。在清清荡荡的石羊河中游,休屠王拥有大片青青的牧场,如云的羊群。

汉武帝天汉元年,中郎将苏武持节护送匈奴使者归胡。不料,刚刚即位的匈奴单于无理将其扣留,并派李陵前来劝降。苏武凛然不屈。于是,苏武被置于大窑,绝饮食、断烟火,苏武啮雪咽毡,数日而不死,匈奴无奈之下将苏武放逐北海,令其牧羝。

春去秋来,汉昭帝即位,他向匈奴提出释放苏武的要求。经无数周折之后,苏武终于回归。

持节十九年,留胡节不辱。“一代忠良”自此扬名天下。这样的一个人,足以让一座山增辉,一条河添彩,老百姓钦慕之至,盛赞他“英爽疑随川岳在,传闻尽与史书同”,于是以最朴素的那种情感,追念苏武。就像农民热爱自己的土地,把这个名字,与这片大地紧紧想连。

山名苏武,还修了苏武庙,苏武书院。连旁边静静流淌的一条河,山下蜿蜒的一条小径,也沾了光,水名石羊,道名羊路。

山是活生生的,生气勃勃。厚重朴实,恰似其人。

过去山上有一长方形巨石,耸立如天幛,上书《苏武山铭》,因恰一百字,故称“百字铭”。有“老骨浸胡月,孤忠吊南天”之句,面对苏武手持旌节,眺望故国家园的塑像,嚼其滋味,千载之下依然让人情怀激荡。

山头有一野鸽子墩,亦称望乡台,苏子岩。

人走到近处,一群憩息的鸟雀倏忽飞起,冲向蓝天。传苏武登山眺望故国,恨山头太低。上天乃用一夜功夫,筑一高墩,供苏武登临其上,遥望故国。山下有若许羊肠小道,两旁草木非名花,非异草,枝灰叶土,幸有萋萋之资。这样的风沙雨雪里,苏武赶着自己的羊群,走出了一条路。这路,折来折去,没折了方向,路的终点,是归汉,回家,祖国。十九年往返来去,白了胡须,老了容颜,对国家忠诚的情怀却不曾老了半分。

水是清亮亮的,有情有义。明澈坦荡,亦如其心。

苏武在山上牧羊,鞋衣破烂,苦无针线,这山便有了无节芨芨草。苏武焦渴欲饮,山上就有了蒙泉,其水冬温夏冽,色碧味甘,在叮咚作响里,沿溪东流,染绿长堤。这水又叫鬼井子,水鸟啁啾,牧歌远传里倏现倏隐,非忠义之士不可见。后世名闻天下的镇番骆驼客,出门远行时,往往就驱驼于泉上取水,以伏旱魔。

宣德九年秋,百户傅成募资于苏武山东麓筑苏泉亭(蒙泉亭)。

亭外入口处悬一巨匾,书“龙潭瑞图”四字。亭内迎面一匾,书“边塞龙堆”。亭壁间多诗联,有联曰:塞北箕星,何如蒙泉多云气;河西井宿,恰似乾郊课苍溟。

这山也知理明义,这水也敬忠敬贤。这山等到了人,这人来到了山;山没错过人的机缘,人没辜负山的厚望,人为山增添了最后一个高度。

一座山,因此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境界。它的厚重,它的灵魂,它的语言,如我们的父辈,把我们渺小的躯体,举过高高的头顶,举给广阔的田野,举向高远的天空。

每个人都在不断攀登心里的一座高峰,即便超越一小步,也有新的高度。苏武做到了。他挥一挥衣袖,把锦衣玉食、富贵荣华,扔进了白云深处。寒沙衰草,他擎一支旌节,吞毡饮雪,怀着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赶着羊群,成为茫茫群峰中的一座丰碑。

山是一个地方的标杆,承载着一个地方的气魄;山是一个地方的依赖,涌动着一个地方的欢乐。

春光融融里,乡民士绅,相携到苏武山踏青登高。谒苏武,饮蒙泉,徜徉羊路,遥吊前贤。时至重阳 ,橐羊会上,红男绿女,比肩接踵,驱驼赶羊,其势浩荡,连绵数十里。山上戏楼常有脍炙人口的地方小戏――民勤小曲上演,台上锣鼓一响,台下往往一呼百应。

一座山,成为斯地斯民思想的绿洲、情感的高地。

山,有时会是偏远的标记、封闭的屏障。然而,山,就是山。更多的时候,它以自己的博大和风骨,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

山,就在这儿;路,痕迹深深。关于苏武牧羊所在的考证,不绝于耳里,可不正体现了苏武人格的魅力。

西汉东汉成灰烬,苏武名山永不灭。

一个人,成就了一座山。

相关期刊更多

甘肃税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国家税务局;甘肃省地方税务局

应用写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