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穷而后工

诗穷而后工

诗穷而后工范文第1篇

首先,在作家生活和创作的关系上,提出了“穷而后工”的理论。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曾说:“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或工也。”这种“穷而后工”论,是继承先秦“诗可以怨”(孔子语)、“发愤以抒情”(屈原),两汉“愤中形外”(刘安)、“发愤者书”(司马迁),齐梁“蚌病成珠”(刘勰)、“苦辛出好诗”(钟嵘),唐代“文章憎命达”(杜甫)、“心中愤气文难遣”(薛逢)、“文士多数奇,诗人尤命薄” (白居易)、“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韩愈)等说而加以发展。《诗话》第10条“孟郊、贾岛以诗穷至死”、第23条“闽人有谢伯初者”“仕宦不偶,终以困穷而卒”、第7条郑都官(谷)、梅都官(圣俞) 皆以仅官至都官而卒等,即用具体而生动的事例又一次证明了“穷而后工”的观点。诗人为何“穷而后工”呢? 一是仕途不畅达者即“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事者”,则集一生精力于立言以求不朽,故能长期处于“虚静”的境地,聚精会神地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二是“穷者”有切身的生活体验,故能写出养尊处优的富者写不出的“穷苦之辞”。

题材应广泛。《诗话》第 27 条论韩愈云:“退之笔力,无施不可……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这是赞扬韩愈不受题材所限,说他无论那种题材都能入诗,且都能曲尽其妙。而对宋初一些人的限制题材的做法,则提出了批评。一褒一贬,表明了欧阳修对诗歌题材问题的鲜明态度。

表达技巧务须多样。如用典,欧氏就不偏执,故他说刘子仪写诗,有的“虽用故事,何害为佳”;有的“不用故事,又岂不佳”。因此,写诗用典或不用典皆可。再如用韵,欧氏也颇讲究,故其对韩愈工于用韵极为欣赏。另外,欧氏对晚唐周朴的“月锻季炼”“极其雕琢”的做法不仅不反对,相反,还对其佳句予以揭载,这也表明他对诗歌艺术技巧的包容。

在诗歌创作规律上,欧阳修借梅圣俞之口以阐述自己的理论观点。如:“圣俞尝与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在这段话中,梅圣俞说的诗家的“率意”,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诗人在作诗的时候,看起来很“随意”,好似冲口而出,不假思索;二是说诗人的诗作风格平淡自然,语言质朴浅近,好似不加雕琢。梅圣俞认为实际并非如此。一时的“随意”是平日苦思的结果,朴素自然的风格产生在千锤百炼之后。故其《读邵不疑诗卷》云:“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又其《依韵和晏相公》亦云:“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苦辞未圆熟,刺口剧菱芡。”欧阳修不仅完全赞同梅圣俞的说法,而且还在《诗话》第4条举梅氏自己的创作实践以证之:“圣俞平生苦于吟咏,以闲远古淡为意,故其构思极艰。”即是说:梅圣俞诗歌那种闲远古淡的风格,貌似率意而成,其实构思极艰,是诗人平昔苦吟的产物。梅、欧提倡的平淡出于精思、朴素源于雕琢的观点,当来自唐代的皎然和韩愈。稍后于梅、欧的王安石的《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之论,则又当源自梅氏。梅圣俞和欧刚修还对诗作提出了“意新语工”的总体要求。所谓“意新”,指诗作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前人所未道者”;所谓“语工”,指通过艰苦的“造语”过程,写出巧夺天工的诗句。总之,“意新语工”包括了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的统一。其中又特别强调“至善”的诗歌须“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是说:“至善”的诗歌应当形象鲜明,新颖独创;同时也必须含蓄蕴藉,寓意深广,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诗穷而后工范文第2篇

盛唐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有名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望)相似。”,这两句诗写尽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类之渺小、人生之短暂而宇宙之无穷的千古悲叹。然而,又有谁料到在蕴含如此寥廓又深沉的佳句之中,今之读者与学者竟有着“江月年年只相似”与“江月年年望相似”的困惑,甚至各执一端或认为“只相似”较好,或认为“望相似”胜于“只相似”。本文拟从“只”“望”之争来分析其优劣,取优者而沿用之,以使纯粹、原型而优秀文化得以传承后世。

一、“江月年年只相似”与“江月年年望相似”举偶

清人彭定求等人编写的《全唐诗》收录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作“江月年年只相似”。[1]《唐诗鉴赏》大辞典收有《春江花月夜》诗,作“江月年年只相似”。[2]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作“江月年年只望相似”,在此略举二三例。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王后雄主编的与人教版高二语文课本相配套的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第二单元收录了《春江花月夜》一诗,作“江月年年望相似”,以至于全国高考语文与之相关的试题答案皆是“江月年年望相似”而非“江月年年只相似”,可见此说影响之大。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春江花月夜》中是“江月年年望相似”[4]。鄂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咏月诗两首》之《春江花月夜》中仍是“江月年年望相似”[5]。苏教版高二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中《春江花月夜》中亦是“江月年年望相似”[6]。

二、“只相似”、“望相似”优劣论

贾岛有诗云:“长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其“僧推月下门”与“僧敲月下门”反复推敲,因为一字之差收到不同的效应,选字得到恰如鲜花配兰芝、淑女配君子,锦上添花。唐朝诗星巨匠,诸如杜甫、王维、李白等皆是诗歌王国里的娇子,他们其中不乏像杜甫一样不惜在诗歌用词上痛下工夫,可谓工夫诗人工夫诗。今之学者,在领悟古典诗歌之时,亦应该掌握诗歌相关方面的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鉴赏诗歌艺术,正如一个人想作诗需遵陆游所言:“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因此,欲鉴别“江月年年只相似”优于或劣于“江月年年望相似”,那就要从诗歌、语法、语义等方面来加以辨别。

(一)从对仗工整来看,“只”优于“望”

古诗词中往往是两句相对,它指的是相连的两个句子形成对仗。对仗即

对偶,古诗词的对仗有两大基本要求,对仗工整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做到这两点。诗词对仗第一个基本要求是,对偶句中相对的字词,其词性要相同或相近。同类词性中的字词叫词性相同,邻类词性中的字词为词性相近。综合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词性可以归纳为十三大类,即名词类、专有名词类、方位词类、数词类、代名词类、形容词类、颜色词类、动词类、副词类、虚词类、连用字类、连绵字类、重叠字类等。在两句相对时,除了要求词性相同或相近外,还要求相同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相同或相近。工对的两句,句子组成情况是相同的。如杜甫的《曲江(其一)》中的?“一片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7]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就是相同的。“一片”对“万点”,定语对定语;“花”对?“风”,主语对主语;“飞”对?“飘”,谓语对谓语;“减却春”对“正愁人”,补语对补语。不仅句子成分相同,而且各句子成分的所处位置也相同。只注意词性相同或相近,而不管句子组成情况相同或相近与否,这样的对仗也是不少的。兼顾二者,才是对仗工整,用词精当的诗词。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望)相似”中“只”优于“望”。

首先,两句相对,词性相同者为“只”。“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望)相似”这两句诗显然是对仗的,那么以前句“人生代代无穷已”为参照,后句“江月年年只(望)相似”以此为镜应斟酌用词。“人生”对“江月”,名词对名词;“代代”对“年年”,重叠字对重叠字;“无”在古代汉语中为否定副词与其位置对应的后句字的词性亦宜为副词,“只”在古代汉语中属于范围副词,而“望”在古代汉语中除了特定节日意项为名词外大多数情况下为动词。据此,可认定,“只”比“望”好。

其次,在两句相对时,要求相同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相同或相近。如林逋《梅花》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的句子组成情况就是相同的。“疏”对“暗”,定语对定语;“影”(梅花的影子)对“香”(梅花的香味),主语对主语,“横斜”对“浮动”,谓语对谓语;“水清浅”对“月黄昏”,补语对补语。又都存在着省略和倒装,原应是“在清浅的水面上”和“在黄昏的月色中”。不仅句子成分相同,而且各句子成分所处的位置也相同。以此观之,“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望)相似”句子组成情况亦应相同或相近,其中“人生”对“江月”,主语对主语;“代代”对“年年”,定语对定语;“穷已”形容词做动词为谓语,“无”位于谓语之前起修饰作用,故为状语。“无”对“只(望)”,应是状语对状语,动词做状语一般修饰表示具体动作的谓语动词,而“相似”是抽象的动词谓语。此外“江月年年只(望)相似”中主语是“江月”如若用“望”字,那么“望”动作的发出者是人,而不是月,“相似”的主语则是“人”。因而,与前一句中“无穷已”的“无”位置相对应的后一句“只(望)相似”中取“只”字修饰谓语“相似”。从句子结构来看,后半句的结构是主谓式即“江月相似”,而“望相似”中“望”动作的发出者应是“人”非“江月”,但本句的主语却是“江月”而不是“人”,如若用“望”,势必将偷换主语,严重混淆了句子结构,从语法这个角度而言,“望”字不如“只”字恰当。

(二)从语意判断,“只”优于“望”

俞平伯、施蛰存等学者撰写的《唐诗鉴赏》释“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二句诗意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8]前句与后句诗意明显为转折关系,显然后一句需要一个表示转折意味的字,也应是个虚词,“只”字有“但是”的意思,用在此处恰到好处。而“望”是动词,表动作,用在此处显然不合适。因而,以语意判断来看,显而易见在“江月年年只(望)相似”一句中,非“只”不能达其意。

(三)从词意观之,“只”优于“望”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望)相似”表达的是一个人类普遍存在的永恒哲理,是抽象的含义而不是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江月年年只(望)相似”表达的含义自然与前一句或此两句诗的整体诗意相吻合,诗意应是抽象的而不是具体的,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不同词性的字词所表达出来的含义或是抽象的,或是具体的,亦或是短暂的,又或是永恒的。一般而言,动词,尤其是动作性较强的动词,表达的是具体的动作,而这个动作是短暂的,往往不适合用于表述具体而恒定的宇宙人生哲理。副词,用于修饰谓语动词可做状语,更加强调事物状态。“江月年年只(望)相似”诗句强调“江月年年相似”这个持续永久的自然界永恒的状态,因而此处须用虚词,而非实词、动词。“望”多为“观看”之意,表示具体的动作,也就是说看着江月“相似”,实质上“不相似”,可见表意模糊、不准确。加之“望”动作性极强,强调动态,显然不适合用在表示状态的句子之中。而有的读者却认为“望”为盼望之意,“则表达出思念和内心的期盼[9]这种解释是孤立地将“月”与其象征意义“思念”蕴意联系在一起,超越了本句所表达的“江月永恒”宇宙观的真实含义。显然这是一种曲解,脱离了诗句而望文生义。

此外,动词乃实词,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副词,属于虚词范畴,无明确的、实在的意义,仅表语气或语意的连承或转折,宜用于表达诗句实词词意已经能够完整描述诗意的情况。“江月年年只(望)相似”,其中“江月年年相似”已是含义完整的句子,此处应该用一个虚词“只”而非实词“望”。

三、结语

《春江花月夜》乃灿若群星的诗歌艺术殿堂的巨星,它不仅照耀着自唐而下中国几千年古诗坛,不断迸射出摄人魂魄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但时至今日,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分歧。近几年来的青年大学生都将“江月年年只相似”读作“江月年年望相似”,皆是由于先入为主的缘故,因为高二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典诗词散文》一书中就用“望”字。诗无达诂,本来也不算什么,但细究起来还是“只相似”好于“望相似”,上文已从对仗基本要求、语意、词意等三个方面做了阐释以证明“江月年年只相似”优于“江月年年望相似”,更接近原版,应以“江月年年只相似”普及后世。

参考文献:

[1]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8]俞平伯.施蛰存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王后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4]河北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八年级(上)[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

[5]语文九年级(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6]丁帆.杨九俊.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诗穷而后工范文第3篇

这一夜,在没有炉火的冰冷房间里,他流着泪写下了诗行:前脚进门/“黄世仁”就跟了进来/掏完诗歌/剩下的便是一沓毛票/远差十万八千里的归还/触落了一把老泪纵横/欢跃的孩子是家唯一的安慰……

诗人的笔名叫泾芮,1981年6月18日,他出生在甘肃省泾川县芮丰乡同中村,一个大山里的农户家。他只有初中文化,由于发表的诗作多,喜欢他作品的人便称他为“诗人”,而仍然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他,却始终觉得自己就是个地道的农民。

这是记者第一次钻进土炕的被窝里,采访同样钻在被窝里的当事人。腊月的大山里,屋子里没有炉火,刚倒的一杯开水,喝完一口,放下一会儿,再端起的时候,已是冰冷刺骨,只有牛粪烧热的土炕,才能抵御周遭的严寒。

或许是被屋子里的寒冷冻木了,或许是生活使他变得麻木,谈话时,诗人的面部几乎没有表情变化,他半低着头娓娓叙述着:“上完初中,我就再也不想继续念书了,我就想着出去打工,能为父母和家庭分担些重担。”那时泾芮只有17岁,时间是1998年。

“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指辍学),也没有恨过父母,他们已经尽力了,家里太穷了,确实没有办法。”他说,“穷”不是由于父母没本事造成的,而是一种普遍性的穷困。

诗人的生活源头:民生艰难

这里究竟穷到了何种地步?记者随机走访了十几个家庭,在腊月的严寒中,他们几乎没有火炉取暖,晚上睡觉,只能靠提前晒干的牛粪烧热土炕,抵御寒气。记者晚上躺在土炕上,被烘得滚烫的土炕,透过炕上仅铺的一张竹凉席和薄褥子灼烤着身体,而其上却是穿过薄被不断向肢体侵袭的寒冷,露在被子外边的脸和耳朵都被冻得发麻发疼,身体下热上冷,人实在难以入睡。

这里不少村民家里还存在着严重的“粮荒”。离同中村不远的百烟村,村民家的粮食普遍不够吃。李有存家里一共有5口人,妻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全家人只种有1亩地,每年也就能打200多斤小麦。看过他家的两个房间,也就剩下一袋多小麦,屋子里同样没有火,刚满两岁的儿子光着脚丫站在只铺着一张破竹凉席的土炕上,用手摸一摸,寒冷立刻传来,而炕上只有两条已经露出棉絮的被子。

李有存的二女儿李红芳,12岁就辍学到泾川县城的一个小饭店打工,岁数小再加上人长得瘦弱,给顾客端不好饭,经常挨骂,老板还不让她吃饱饭。父亲一次到县城看她,问她想要什么,打算花钱给她买,她告诉父亲想要两个馍,父亲心疼她,就没再让她去饭店。今年她已经16岁了,自己到甘肃省平凉市做了保姆。

大女儿李秀芳,13岁才入学,今年17岁,刚上完三年级。放寒假前,爸爸就找到学校告诉老师,说下学期不让她再上了,要让她出去打工。她的老师王福荣说,这个娃娃的学习成绩特别好,李秀芳找出了她在校时获得的7张奖状。

这里的小学不是已经落实了中央“两免一补”的政策了?上小学并不需要家里花钱啊!记者发出疑问。

李有存抽了一口烟,情绪激动地说:“我们就快没饭吃了,我的腿有残疾,不能出去打工,家里地又少,娃娃饿着肚子上学总不是个法子吧?”

他的回答仿佛使现场的空气凝固了,只有缕缕青烟从这位中年农民古铜色的脸前飘起……

就是这种萧瑟的情景,时时刻刻触发着诗人的灵感。“关山封住了父老乡亲远伸的目光/一盏煤油灯/便是村落的气息/他们常在这微弱的光中/纳鞋/写作业/却不知大山以外/灯火通明……”

泾芮不是天才的诗人。上中学时,他爱好写诗,写了许多,也往外寄了很多,但从来没有发表过。那时的他,对生活和周围的环境还没有深刻的体味,作品有些风花雪月。但那段日子,留给他最深的记忆是:自己经常为寄诗要花的几毛钱邮资发愁。

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出打工、当民办老师、结婚生子……阅历也随着经历在增长,山里山外环境的不同,使他对家乡人民的苦难生活感受加深,他的诗也变得深沉厚重起来,在媒体上发表的也多了起来。看到他的家庭和他所生活的村子,就会发现,诗和他的生活竟然是那么的接近,他的大部分诗作就是他所熟悉的苦难生活的再现。

村子里,李有存的家庭并不是个例,同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于其他家庭。59岁的珠秀玲老人家里,除了仅剩的半袋小麦,盛放油盐酱醋的瓶子都已经空了。老人得了哮喘病,没钱就医吃药,说一句话,就要喘一阵。现在,她每天强撑着,照顾自己的孙女――一个8年前从河边捡回来的小女孩燕燕。在冰冷的屋子角落,摆放着一口棺材,那是老人为自己准备的。老人不断用手颤抖地抚摩着孩子的脑袋,反复着一句话:“孩子可怜啊!以后,她可怎么办?孩子可怜啊……”

老人流泪了,带记者去的王老师流泪了,同去的诗人也流泪了。临行前,王老师拿出两元钱放在了老人的炕上,记者也强忍着泪水,拿出身上仅剩的70多元现金放在了炕上,大家沉默地走出了老人的家。

就是这个不少百姓的生活已经困顿到了极点的村子,却曾经被甘肃省的某家电视台,作为泾县的小康示范村进行过宣传报道。同去的王老师和泾芮对此表示非常的无奈。

国家已经全部免去了农村的农业税费,这里也不例外,农民的负担本该减轻,而这里的村子不知从何时开始(村民们已经记不起具体的时间),村支书打着乡政府的旗号,公开向农民出卖土地,每亩地卖给农民收取120元钱。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落实,从山上新迁来的农民,已经失去了山地,如今在土地紧张的情况下,再花钱买地,使得本就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泾芮说,这是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地方,穷苦的生活让人窒息;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呐喊。

诗人的精神追求:孤独“病”痛

也是由于穷,同属芮丰乡管辖的三十梁村,有的女人抛下丈夫和子女走了,被留下的孩子,最小的还不会走路。

还是因为穷,这里放“高利贷”特别盛行:村支书给村民放高利贷,邻居之间也放高利贷,利息从每天每100元3分到2角不等。诗人结婚时,同中村的村支书就向他放了7000元高利贷,至今都没有还完。由此也看出,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把登门的债主称为“黄世仁”,并不显得过分。

能出去打工的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子里的只有老弱病残。诗人也只能背井离乡,外出谋生。他到过西安、北京和天津,都没能挣到多少钱,在天津时还被骗进了传销组织,最后把行李丢下,投奔远在河北廊坊的老乡才得以脱身。

诗人说:“要是能像别人一样,可以在工地甩瓦刀,一天也能多挣几块钱,可是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在外找活很难!”

浪迹天涯的打工日子里,他感到孤独惆怅,他用笔写下了诗句:我望着星空发呆/周遭的冷抖动着他乡的躯体/在命运不属于自己的季节/我不得不学会忍耐……

没办法和家人直接通电话,他只能在出租屋,用诗歌抒发思念家人之苦:我望着满窗的花/蜷缩在被窝里/怀念乡下的母亲/怀念母亲用牛粪煨热的土炕……

经过两年多的打工生活,2000年,村子里的小学缺带课老师,小学校长找到了他,他没有推辞,每月115元的工资,他一干就是3年。最多时,他一个人教过两个班级,同时给学生带7门课。也因此,连续3年,他的奖金都是最多的(奖金是200元)。

除了教学,他不止一次向甘肃省教育厅和平凉市教育局等部门写信,反映当地教师队伍老化、老师匮乏、民办教师教学条件艰苦等问题。反映的问题是客观的,寄出去的信却是泥牛入海,没了下文。

他参加过村里的唯一一次村委会主任的选举。“村支书来叫我们去投票,其他人都不愿意去,他就非拉着我过去,我也想看看村子里的选举和报纸上写的选举程序一样不一样,就去了。”他无奈地摇摇头,“就是走个程序,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就我和另外一个,全村1000多口人,去的不到50人。投票时,村支书就坐在我旁边,他写了张纸条,推到我面前,然后又几次给我使眼色,我不想因为几个名字,让他‘惦记’我一辈子,就按他的意思投了4张选票,选举的是同一个人。”

他还说,村子里没有一个20来岁的年轻党员,自己曾经写过两次入党申请书,都没有结果。

“村子里的民主,就是村民们坐在一起,窃窃私语,要是哪个年轻人站出来,说自己要改变这种现状,别的年轻人一定认为你的脑子有问题,是异想天开。” 这种被扭曲了的集体观,也导致了诗人的孤立独行。他不玩牌,也不抽烟,在年轻人最多的集体性活动――打牌中,他始终显得不入群。

和许多农村一样,这里的村子,男子一过25岁,就很难娶到媳妇。2003年,泾芮的父亲托媒人从大山里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从认识到结婚不到一个月。

“我那时想,结婚就结婚吧,了却父母的心愿,他们的思想压力太大了,反正也没钱,越拖越难说(媳妇)。”

泾芮说,这可以理解为包办婚姻。在此前,他曾经有过一次自由恋爱的经历,那个女孩上了大学,他却留在了村子里,他感到两个人有了距离。实际上,两个人彼此一直通信,有两年时间,他们平均每周要通两次信,直到要和妻子结婚的前一天晚上,他从箱子里拿出所有的信,哭着全部烧掉了。

他说:“我需要对妻子负责任。我们结婚后,家里更困难了,28000元的彩礼全部都是借的,家里的家具虽然便宜,也都是花钱买的,还有高利贷,正好学校也干不下去了,我就和妻子到银川打工,她在饭店当服务员,每月400元的工资,我在一家货运公司当装卸工,一个月也就750元,公司每个月还要押200元。妻子也知道家里有外债,每个月的工资一发下来,就全部放在家里,用的时候也是10块8块地拿,每月还要交100元房租,在外边起早贪黑忙活一年,我们俩连件新衣服都不敢买,就想赶快还清外债。”

只是妻子有时候不能理解,他每天累成那样了还要坚持写诗。

家庭的穷困,村子的凋敝,打工岁月的孤独辛酸……现实生活的种种羁绊,让他只能在天马行空的诗歌中,使痛苦的灵魂暂时得到舒解。

他说:“我不懂什么写诗的理论和规律,有老师说我写的诗太随意了,建议我看点相关方面的理论书籍,我看了,理解不了,反觉得越看越束缚自己的思想,后来就把那些书压在了箱底。”

他需要书,渴望能看到书,却不敢从自己和妻子的血汗钱里拿出钱买书,债主始终成了悬在他头顶上的一把利剑。就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他偶然发现每次货运公司运来的货物中,经常也会有书,于是,他每次从里边偷偷拿出两本,带回去看,看完了再悄悄地送回去。

终于有了收获,他的诗歌先后在《平凉日报》《银川晚报》《甘肃日报》等数十家媒体发表,仅2006年,他就先后发表了90多首诗歌。诗人的物质生活依然贫困,许多媒体发表了他的诗歌,却没有给过一点稿费,但他依然在写。徜徉在精神的世界里,他认识了刘汉斌、张文智(2006年4月20日因病辞世)等一批农村“80后”诗人。这是一群同样经受着心灵和现实苦难煎熬的年轻人。

他们的笔下,写农民、写打工者、写黄土地里的父母,以及老黄牛。泾芮说:“我就是要通过写自己的苦难,来表达和我有共同命运的人的苦难。”

父亲按犁/我牵牛/母亲点种/那是一段美丽的记忆/如今,牛老了/父亲按不住犁耙/而我也常年在外/面对荒芜了的土地/父亲老泪纵横/庄稼人,土地便是自己的孩子……

在诗人的笔下,原始的、朴实的语句中,流露出的是一种命运轮回的沧桑。

从诗人看到:社会病态

有人说这些诗人是:物质贫困,精神富有。可是,他们却忽略了,这些农村诗人们所处的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啊!

当他们的精神世界完全被孤独、苦难、冷漠、压抑占据的时候,这种精神就是病态的、扭曲的。每个人都应该有喜怒哀乐,当一群人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难以找到归属感,而完全通过倾诉来使自己的内心获得些许慰藉时,群体和个体在精神层面上就发生了严重错位。泾芮说:“我常常觉得特别自卑。”

他过早地承担了家庭的重担,也试图通过呼吁来改变乡村教育的不良局面,但他是孤独的,他骨子里的坚强,并没能掩盖他在人前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诗人计划到平凉市,和另外一群“80后”农民诗人进行聚会。他说:“连车费带别的花销又得不少钱,以我目前的处境,真的不该去。可是,能够和大家面对面交流一下诗歌的心得,肯定会有不小的收获,豁出去了,大不了回来妻子再和我闹一场。”

诗人所在的村子还不是这里最穷的,当地的村民说,再步行往大山里去,那里现在连电都没有通,他们的生活更困难。

在艰苦的生活面前,所谓道德、责任、义务等字眼都变得苍白了。王福荣老师说,周围的村子里有好多年轻人不赡养自己的父母。去年,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因为亲生儿子不帮自己买几个馒头,就用绳子拴了块大石头坠在脖子上,躺在床上自杀了。

有一年,一些台湾人来泾川县郊的西王姆庙宇上香,就在他们低头跪拜的时候,当地人就开始哄抢香案上的供品,到后来,发生了人员踩踏事故;第二年,来的台湾人就特别少;第三年,又来了一些台湾人,县里只好专门组织了好多武警和保安,来协助警察共同维护秩序。

此外,从泾川通往宁县,当地人称做宁县路口的一个地方,窃贼十分猖獗,记者乘车路过时,司机数次特别提醒乘客要提高警惕。据当地人介绍,许多人都在这个地方丢过钱物。有村民说,不是警察不管,而是好多年轻人因穷走上了这条路,治不了穷,就治不住贼。

王老师说,自己村子里,有人在外打工时,曾经有过乞讨的经历。

诗穷而后工范文第4篇

中国古典诗词讲求虚实相生,通过一虚一实,一隐一显,相互作用,形成巨大的艺术张力,这样就大大拓展了诗歌的审美空间。

一、中国诗词中的虚实相生,渊源于先秦哲学中有无相生论

道家的宇宙观认为世界是阴阳结合,虚实统一,有无相生的。老子曰:“有无相生”(《老子》2章)。有“有”才显出“无”,有“无”才显出“有”。它和“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样,都是相比较而存在。老子曾以车轮、盆子、门窗等物作喻来阐述这个道理。老子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认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第十一章)。车轮、盆子、门窗等天地万物之所以有它的作用,正是因为它们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失去其中任何一方面,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作用及本质。只有虚实结合,有无相生,天地万物才能运化流行,生生不息。由此可见,“有”与“无”彼此依存,相互作用,反映了完整的世界。

同样,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过程中,只有做到虚实统一,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正如苏轼所云:“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涵虚亭》)。此亭空无一物,但收揽朝晖夕照,吐纳山川灵气,虚实作用,有无相生,聚汇了天地精神。日常生活中,语言传递着思想,但往往又遮蔽了意义,不能完满地表达人们复杂的思想情感。同样,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语言也无法完全传达艺术家们丰富的审美体验,许多诗歌理论家都认识到了语言这种无法“尽意”的局限性。陆机存在“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忧患;刘勰也陷入“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困境,正是因为“言不尽意”,所以人们诉求超越语言,试图破语言之执。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者往往通过意象的叠加,反常超常的情景组合,由此及彼,由实入虚,虚中含实,以产生出纷呈叠出的“象外之象”,让人们在言外获得无穷的意蕴。

同时,诗人也注重用语的含蓄,常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种意境正是突破有限而生成的无比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刘勰就认为优秀的诗词具有“复意”的结构,一是字面之义,一是言外之意,“隐以复意为工”,“隐也者,文外之重旨也”(《文心雕龙·隐秀》)一首优秀的诗歌犹如一曲潜伏暗藏着诸多音符的交响乐。一旦奏起,各声部都会传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优秀的诗人,应能够避开语言的局限,寄意于言外,在言外建立一个真挚感人,风光无限的世界。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学十分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旨”,不仅有限的“言”,“象”中包涵着丰富的思想,而且在“言”外,“象”外的意境之中也含蕴着更深远的意义,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

二、古典诗词鉴赏中应注重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的整体接收

正是由于中国古典诗词具有这些审美特性,因此,我们在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诗词传递出的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进行整体接收。所谓直接信息指文体的表层信息,它以一种显的形态存在,它是鉴赏主体在读、听诗词时通过感觉、理解、联想和想象等生理机能的作用接收的信息。所谓潜在信息是一种在文本中没有明白说出而以隐的形态存在的信息,它是鉴赏主体根据文本中的语词、结构、修辞和其他因素的暗示、指引才能接收的信息。鉴赏主体的审美感受源于对作品审美信息的接收,虽然作品的审美信息包含有直接信息和潜在信息两部分,但人们往往忽视潜在信息。其实,潜在信息对诗词的鉴赏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能增强主体的审美效果。这是因为接收潜在信息能增加主体的审美信息量。从审美的角度来说,残缺并不是美的,完整、健全才是美。一件事物如果能够按照它的本质最完满地表现出来,那就是完整的,也就是健全的,而这就是美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完美”即指此。由于诗词创作的特点决定了诗词文本中既有直接信息,又存在有潜在信息,若我们在鉴赏过程中,遗漏了潜在信息,忽视了潜在信息,那主体接收到的审美信息就是不完整的,而且是残缺不全的。例如贾岛《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剑客》一诗的直接信息就是,我用十年的时间磨成了一把利剑,它的剑刃雪白如霜,却还没有试过它的锋芒,今天拿出来给您们看看,谁有不平的事,我去替他解决。而这首诗也很明显地存在着潜在信息,也就是诗人用十年磨一剑的比喻诗人十年的寒窗苦读,用“霜刃未曾试”比喻自己有出众的才华但还不为人所知,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为人民大众办事,一显身手的愿望。显然,我们在对诗歌进行鉴赏的过程中,除了要接受直接信息外,还应注重对诗词潜在信息的接收,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为完整,更为充分的审美感受。

二是诗词中的潜在信息,是诗味,诗的魅力的体现,是美的极至所在。大自然中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而诗词中的无限风光,则在它深层的潜在信息之中,在它虚实结合创造的意象境界之中。诗歌容量的有限性与社会生活的广阔性,思想感情的丰富性之间存在着矛盾,诗人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生活全部描绘出来,诗歌也不可能把瞬息万变的感情完全表达出来。社会生活包罗万象,艺术创作者的感情丰富多彩,艺术家们无法通过作品有限的体制完全地复制生活,同样也无法通过寥寥数语直接再现自己丰富的心灵,他们往往突破有限,追求无限,企图在“言外”建立一个无限丰富的艺术世界。姜夔《白石诗说》云:“若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苏轼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天下之至言也。”姜夔的“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苏轼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及其他诗论家所追求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实际上都是指的是诗词的深层意蕴,即潜在信息,他们认为这是“善之善者”,“天下之至言”,说明潜在信息是诗词美的极至所在,是早已被古代诗论家认识到了的。如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作出“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贾生列传》)的评价;白居易也认为“为诗宜精搜,不得语剩而智穷,须令语尽而意运”(《文苑诗格》)……

诗穷而后工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58-01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杜甫,在唐朝是诗人第一,在古代所有诗人中也是第一。”杜诗作为唐诗殿堂里的一朵奇葩,无论是沉郁顿挫之作,还是萧散自然之笔,都系念着国家的安危,同情着生民的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三十五岁时他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来到长安应试求官,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权术,参加考试的人没有一个被录取,杜甫被迫困守长安十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即位后,他只身前往投奔,最终,“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杜甫得到了拾遗的官职,但好景不长,他因上疏营救宰相房触怒皇帝,被降职到华州(今陕西华阴)做一个很小的官,从此便永远离开了朝廷。

公元759年,关内大旱,杜甫辞官西行。带着家眷流落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甘肃成县)一带,靠拾橡栗,挖土芋过日子,由于生活无法维持,他不得不再次长途跋涉,搬家到四川,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盖了一座草堂住了下来。不到三年,成都军阀发动叛乱,又逼得他四处漂泊。幸而好友严武被派来镇守四川,在严武的保荐下,他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失去依靠,便离开成都,此后又辗转流离于蓟州、江陵、岳州、衡州一带。公元770年冬,饱经忧患的杜甫在穷困潦倒中病逝于湘江上的一条小船里,时年五十九岁。

杜甫在如此坎坷的人生路上,给我们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面貌,表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的深沉热爱。

一、杜诗的爱国情结表现在对劳动人民的一贯同情中

杜诗组诗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集中揭露了唐代兵役制度的黑暗。深刻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和不幸。《石壕吏》更是形象地描写了官吏夜晚抓丁的暴行,并通过老婆婆之口,声泪俱下地诉说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但诗人又怀着沉痛而矛盾的心情,劝人民为平息叛乱去参军:“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情感。更可贵的是当诗人因幼子饿死而惭愧、悲痛时,他看到的不只是自己一家,而是由此“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想到了比他更痛苦的人。再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由自己“床头屋漏无干处”想到天下穷人,渴望得到“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而他宁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杜甫的同情心深深地蕴含在他的诗作中。

二、杜诗的爱国情结表现在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中

当山河破碎时,杜甫低唱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大乱初定,诗人又高兴得热泪纵横:“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临终之时,诗人还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在最后一首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里,写下了“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感人诗句。至此,我们不禁被杜诗中崇高的爱国情感所震撼、所感染、所激励,而杜诗也因此成为历代诗作的最高典范。

三、杜诗的爱国情结表现在对统治者祸国殃民罪行的深刻揭露和谴责中

相关期刊更多

阅读与写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语言文学学会;广西大学中文系

常州工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教育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春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