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深圳中考总分

深圳中考总分

深圳中考总分

深圳中考总分范文第1篇

深圳市教育局近日正式深圳市2011年中招中考政策。今年全市中考科目、权重、录取批次、照顾加分等基本政策保持不变。今年中考有两项重大改革:23所优质普通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将直接分配到初中学校;另外,备受瞩目的深圳中学和实验学校将同时进行自主招生试点。中考科目及权重等基本政策不变今年深圳市中考的科目不变,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六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试卷满分均为100分,其中,英语听说考试占英语科总分满分(100分)的15%,即15分。此外,成绩呈现和权重政策也没有变化,学科统考成绩以单科等级和标准总分同时呈现。单科等级成绩根据单科标准分划定,等级设定及各等级划定比例为:A+(5%)、A(20%)、B+(25%)、B(25%)、C+(20%)、C(5%)。标准总分由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体育六科标准分合成,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权重均为1,历史与社会权重为0.6,体育权重为0.3。今年深圳市中考继续实行考前网上填报志愿,时间定在5月25~30日。从5月5日起至5月20日,深圳市将进行中考体育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将于5月21~22日进行(继续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考试将于6月19~20日进行。体育、艺术特长生定于5月25~30日进行网上填报志愿,并于6月1~5日进行现场报名,6月25~26日进行专项统一考核。体育、艺术特长生按正取生录取,高中学校未完成的特长生招生计划直接转录普通生。23所优质普高指标生分到初中从2011年起,深圳市将把一定比例的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直接分配到各初中(含民办)学校。深圳市教育局确定23所招生规模较大的公办普通高中参与试点,其中市局直属9所普通高中全部参加,各区均安排1至3所优质普通高中参加,包括深圳中学、市实验学校高中部、宝安中学等学校。报考指标生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即须是符合正取生招生条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须参加本市201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综合表现评定等级为B以上(含B);须取得符合规定学年的学籍。现在深圳市初中学校就读的学生报考指标生,要求从市教育局《印发的通知》下发之日起至初中毕业,一直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2011年报考的,须取得该校初三学年学籍;2012年报考的,须取得该校初二、初三两个学年的学籍;2013年报考的,须取得该校三个学年的学籍。该部分学生在该文件下发之后转学的,不再享有指标生报考资格。通知还规定,从2014年起,报考指标生须从初一年级第一学期起一直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且取得该校三年学籍。今后,从深圳市外转入深圳市初中学校的学生报考指标生,须从初三年级第一学期起已在报名所在初中学校就读,并取得该校学籍。需要注意的是,从深圳市外转入深圳市初中学校就读后再在市内转学的学生,不再享有指标生报考资格。往届生和在市外初中学校毕业的深圳户籍考生,不参加指标生名额分配。深中、实验试点自主招生深圳市教育局对普通高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的方案终于尘埃落定。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已批准深圳中学、实验学校高中部在不影响全市高中招生政策和整体招生计划,并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学校自主招生名额在本校原直升生的招生名额内解决。自主招生录取工作在中考填报志愿前全部结束,录取的考生不再填报中考志愿,但须参加中考。另悉,深圳中学、实验学校高中部自主招生方案分别在两校网站上向社会公布。

深圳中考总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行政区划 等级 深圳 经济发展

经济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而一切经济活动又都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它必然受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影响。因此,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区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布局具有巨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地方政府的经济权力得到加强,因此,各行政区的经济功能也随之得到强化。鉴于此,中国行政区的调整和等级的升降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政区划和政区等级的基本涵义

1、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奠定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空间框架和层级管理体系,它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是国家权益的地方配置,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行政区划对国家的政权建设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尤其重要的作用。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地方的经济数据以及考核指标等,都是以行政区为单位。换句话说,行政区是经济发展比较和对照的基本单位,国家的发展也以各个行政区的发展为基础。因此,经济的发展必然受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影响。

2、政区的等级

行政区划是国家结构体系的空间投影,政区是行政区划的结果。政区等级是我国行政区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构成国家结构体系的重要环节,它表明了一个行政区的行政地位。由于不同等级行政区的政治经济权利、生产力布局政策、投资环境条件等均有较大差别,因而行政区等级制度会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且两者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经济发达程度是划分政区等级的重要依据,在中国历史上,各地的户口和赋税的数额是显示政区经济地位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划分政区等级的主要指标;另一方面,行政区的等级高低也会反过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

政区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空的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政区等级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所引致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变,从而有利于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竞争力。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关系到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其一旦发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鉴于此,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政区等级。

二、深圳政区等级的变化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1、深圳概况

深圳市,又称“鹏城”,位于中国南方珠江三角洲东岸,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是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953平方公里,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95.81平方公里。经过29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

深圳具有较为优越的地理条件。首先,深圳地处南海沿海地区,在珠三角的腹地上,与香港是近邻,这为深圳依托香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大便利。其次,深圳是华侨回国投资办厂的主要落脚点,此外,还吸引了很大一批外商的投资,这大大加快了深圳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再次,深圳有优良的深水港,地势平坦,这些都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优势。

2、深圳政区等级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水平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发展需要,国家进行了一定的行政区划调整,深圳就是其中之一。深圳市的前身是宝安县,1979年3月,国务院和广东省决定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属省辖市。1980年8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正式将深圳确定为“经济特区”,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1981年8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3、数据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可以堪称为“一个奇迹”。这座年轻的城市,从零起步,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深圳给人的印象总是与“率先”、“第一次”联系在一起,一次次走在全国前列,这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活力。

如表1所示,自1979年以来,深圳的生产总值在飞速地增长,尤其在1981年升级为副省级市,其生产总值同比去年增长百分比达到了最高水平,且连续五年都保持高水平的增长;其次,1988年深圳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行政等级又一次得到了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其生产总值同比去年的增加值再次出现飞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区等级的变化对深圳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为其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1979―2009年深圳的生产总值在不断地上升,且基本都高于全国水平,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深圳从县到市,再到副省级市,然后被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在这一期间,深圳的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这无一不证明了深圳惊人的发展速度。

4、政区等级的上升加快了深圳的经济发展

上述数据显示了深圳惊人的经济发展速度,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政区等级调整的一个成功壮举。要探索深圳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元素,而政区等级的上升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1)县改为市,深圳经济开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深圳的地理位置优越,同时再加上国家的优待政策,因此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的企业入驻,这为深圳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1979年1月31日,深圳的蛇口被开辟为香港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同年11月7日,深圳市五金矿产进出口支公司和省建材进出口公司与香港凯旋贸易公司签署合作经营“乌石古石场”协议,投资4644万港元,这是深圳市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在这一年,深圳又由县改为市,政区等级的第一次提升,给深圳带来了无限的动力,使其经济开始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2)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源。毫无疑问,迄今为止深圳经济建设和发展所走的道路是成功的,所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其最直观的体现即是以惊人的速度在这片昔日偏僻而荒凉的土地上迅速地崛起了一座高楼林立、市场繁华、交通发达、美丽宜人的现代化城市。事实很清楚:深圳的经济发展正是起源于经济特区的设立,并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飞速发展起来。自设立经济特区以后,深圳存在着明显优势:国家早期赋予经济特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其中最突出的是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特殊政策,这是经济政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为有力的经济杠杆。如:企业所得税全国为55%(后调低为33%),经济特区规定为15%,并且在企业创办初期还可以申请享受“三免两减半”的特殊优惠。因此,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深圳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源。

(3)副省级城市、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使得深圳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省是国家的一级行政单位,国家政策首先会落实到这一级,1981年深圳被升格为副省级城市,深圳政府拥有了更多的经济发展和管理权利。在这一年,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去年的增长百分比达到最高。此外,1988年,深圳被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经济发展又一次出现大幅度的上升。其中,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为5.70亿元,比去年增长22.58%;第二产业生产总值为35.92亿元,相比去年提升62.90%;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45.36亿元,相比去年提升55.34%。

三、把握政区等级,以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等级的上升显著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从深圳的发展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政区等级的上升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十分显著。地区等级上升意味着该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实力,为了释放其实力,国家会调整其政区等级,以此来使该地区的实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促使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历史上,许多地区一级政区的建立,都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后海南由地区级政区升格为省级政区,使海南的经济迅猛发展,甚至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如果海南尚未建省,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达到今天的程度;浙江省台州市行政区等级的变化过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生动地说明行政区等级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

2、把握好政区等级的升降,促进地方经济得到有效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政区等级的上升固然会使地方的经济得到一定发展,但是正如上所述,政区等级的调整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关系到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如果没有把握好调整的力度,便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国家就会要付出经济、行政等代价。因此,要把握好政区等级的升降,不能随意地进行调整,要有系统观、战略观、整体观,充分认识和把握政区自身形成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坚持相对稳定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政区等级进行调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政区等级的升降必然会对地方的经济产生影响,而这影响是利是弊,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深圳是个成功的案例,政区等级的上升给其带来了经济的腾飞。但是,行政等级的调整会牵扯到各方面的关系、利益,不可随意地升降一个地方的等级,要统筹考虑全方面的因素,如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潜力、对其他地区以及全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等。因此,要把握好政区等级的升降,科学合理地确定行政区的等级,以此来有效地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君德、靳润成、周克瑜:中国政区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汪宇明:中国的制度创新与城市变化[J].国外城市规划,2005,20(1).

[3] 汪宇明:近十年来中国城市行政区划格局的变动与影响[J].经济地理,2008,28(2).

[4] 陈钊:地级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川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6(3).

[5] 吕宪军、王梅: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扩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6(1).

[6] 刘国光:深圳经济特区9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7] 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 谢涤湘:快速城市化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9(4).

[9] 周婕、邓飞:行政区划调整对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04,37(2).

[10] 吴良镛: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市密集地区发展[J].城市规划,2003,27(2).

[11] 张京祥、范朝礼、沈建法:试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与推进城市化[J].城市规划汇刊,2002(5).

深圳中考总分范文第3篇

深圳积分入学政策将调整去年中小幼儿园新增4.8万多个学位

深圳教育在20xx年做了哪些工作?是否完成市民期待?市教育局副局长范坤介绍,20xx年,深圳教育有三方面特点,一是学位规模持续扩大,去年深圳中小学幼儿园新增了4.8万多个学位,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在校、在园学生人数达到188万人,同比增长7.4%。其中,20xx年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0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新改扩建3所普通高中,新增普通高中学位5700个,另有4所普通高中正在加紧施工。二是教育改革有所新的突破、三是教育质量有新的提升。

在高等教育方面,20xx年深圳取得新的突破,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获得筹建,中山大学。深圳签约落地,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首批招收31名博士生,一批特色学院签订办学协议。现代城市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构建。

基础教育的深圳标准也初步建立,深圳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计划,启动100个实验项目。针对城市创新特质,大力提升学生科技创新素养,对100个中小学创客工作室、200个优秀科技特色社团、800个学生创意小课题进行资助。同时高考重点本科上线率达到19.4%,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继续稳居全省第一。继续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开发了200多门精品课程。

在学前教育方面,学前教育二期行动计划实施,财政专项投入8.13亿元,继续发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全年新增普惠性幼儿园234所,累计建成843所,约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56%。创建首批60所示范幼儿园。

在民办教育方面,引导、支持与鼓励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目前深圳市民办学校238所,占全市基础教育总量的36%。20xx年秋季开学后,深圳市对民办教育财政支出达9.2亿元,按每个班10万元标准发放民办中小学设备设施专项补助经费。此外,2.4万多名民办中小学专任教师享受到每人每年1300元的继续教育补贴,全年民办教育专项投入达19.5亿元。

此外,20xx年深圳还在100所学校里开设四点半活动试点,300多所学校体育场馆实现向市民开放,实施教师队伍建设10大行动,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等。

深圳积分入学聚焦四大热点关键词1. 20xx年积分入学政策

独生子女和计划内二孩计生项目积分值相同

来深务工20xx年的杨先生咨询今年非深户子女申请在深入学政策是否有变化?入学申请是否还与计划生育证明挂钩?

对此,范坤表示,20xx年深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继续实行积分入学政策。各区结合本区实际,完善积分入学操作办法及实施细则,合理设置积分项目、标准和分值。非深户子女入学,仍按照市政府关于人口管理、非深户子女入学的1 5文件条件进行招生。

1 5政策在深圳公共服务政策中实行差不多20xx年了,材料内容很多家长很熟悉,无非租赁合同、社保、居住证等等,现在大家最关注计生问题。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姚一勤表示,国家已经出台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鉴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并未改变,计生情况仍然是提供公共服务时所考虑的一大因素。20xx年,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教育部门在其申请入学时将给予积分,反之则不予以积分。现在两孩内都算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姚一勤还强调,如果是今年1月1日前不符合政策生育二孩的,也不能享受积分。

深圳在20xx年起试行义务教育阶段积分入学政策,各区政策虽不同,但其中独生子女或政策内生育孩子会获得积分,而且积分分值不同。比如罗湖区20xx年积分入学政策中,独生子女会加10分;福田区20xx年积分入学政策中,独生子女加3分,政策内生育子女加1分;南山区20xx年积分入学政策中按申请人家庭计生情况分8类,其中独生子女可获20分,政策内一胎(含双胞胎)可获17分,政策内生育二胎及以上(有准生证)可获15分。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20xx年积分入学政策中关于计生项目的积分分值是否有所调整?

姚一勤透露,20xx年积分入学政策中,只要是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二孩,其在计生项目的得分与独生子女得分是一样的。

关键词2.无房屋租赁凭证申请学位

或通过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解决

去年8月,长达20xx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房屋租赁条例》完成历史使命,房屋租赁强制备案制度被废止,而其以房管人的功能,已被去年6月1日起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中的居住登记制度替代。据介绍,按照新的规定,市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只对租住在合法产权房屋的人群出具房屋租赁凭证,而对租住在无合法产权证明房屋的人群,则不出具房屋租赁凭证。这一新政将导致大量外来人口因无法办理房屋租赁凭证,故无法证明其家庭的居住信息,致使其子女难以申请就近入学。

范坤表示,市教育部门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已与市房屋租赁管理部门多次沟通,目前已经有解决办法,即试行房屋租赁信息核查办法,通过一张信息登记表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由房屋租赁部门开出各房屋租赁的信息表,作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一个证明,但这个表仅用于教育部门和学校接受学生申请入学来用,不作为其他的用途。我们已把这个想法报给市政府有关部门,待得到批准后实施。据其介绍,一旦有结果,将在今年3月前向社会及时公布。

但范坤同时强调,上述信息证明要和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信息相挂钩,以信息平台真实有效信息作为入学申请依据。如果相关部门在系统里查不到流动人口居住登记相关信息、或者信息不是真实有效,同样无法开出相关证明,从而影响申请入学。

关键词3.居住证申请学位

持新居住证将核对居住年限

根据深圳1 5文件,非深户适龄儿童,其父、母在深连续居住1年以上,且能提供居住证等相关材料,可申请在深圳接受义务教育。持有有效的居住证也是深圳义务教育阶段积分入学的一个条件。20xx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非深户籍人员符合在深圳居住登记连续满12个月并且参加社保连续满12个月(或两年内满18个月)条件的,可以申领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这意味着,今年春季申请学位时,家长们持有的居住证可能会有新旧不同。有家长担心,其办理的新证无法满足满1年的条件,影响孩子入学。

《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出台后,我们会在申请学位方面做好新老(居住证)交接。也会跟公安部门配合,来处理好这个问题。范坤表示,在申请学位时政府部门会审查其证件上的居住年限;对于使用新居住证的市民,则会通过有关部门人口管理信息平台,来核对其实际居住年限。范坤称,在深圳居住时间、办理居住证时间等,对积分入学分数有影响,建议家长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居住证。

关键词4.异地高考报名

社保未缴够年限可申请补缴

20xx年是广东异地高考全面开放的第一年。目前20xx年高考报名已经结束。市民杨先生反映称,其是内地户口,小孩从小学开始一直在深圳读书,其之前为孩子报名,社保审核都是合格的,但这次高考报名时,却被告知其社保养老保险缴纳年限未满3年,致使其孩子无法在深圳报名高考。为什么养老保险年限一定要满3年?没报上名现在怎么办?杨先生充满疑惑。

放开异地高考政策,由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确定。范坤介绍,异地高考政策报名要满足两个合法三个三年的前提条件。两个合法指的是随迁子女考生的父母在广东要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三个三年指的是随迁子女考生父母要连续3年以上持有深圳市居住证、在深圳参加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要累计达到3年以上(含3年)、随迁子女在深圳参加中考并在深圳具有高中阶段学校3年完整学籍。

范坤强调,与中考社会保险任一险种满足要求即可报名不同,异地高考报名对于社会保险有界定,即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两个险种的缴费年限必须同时累计达到3年以上。

深圳市招考办主任陆万伟解释称,事实上,两个合法、三个三年的报名条件要求,早在20xx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的文件中,就已经很明确了。20xx年广东省教育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也明确了其中一些具体事项,应该说20xx年中考入到我们深圳普通高中读书的孩子,当年学校已经告知他们申请在广东参加异地高考有哪些条件等。

陆万伟同时表示,对于特殊情况的处理,广东省在去年12月25日召开相关会议进行研究,深圳也专门召集公安、人力资源保障等部门召开协调会,对社保、居住证等条件进行研究,最后定下来,社保没有缴够年限的,社保部门允许家长去补缴,补缴完后达到相应条件,最后做一次审核,只要通过,我们还是可以同意在深圳报名参加高考的。他强调,家长可以向社保部门讲明情况,提出申请,按政策允许的最大年限来补缴。

深圳中考总分范文第4篇

课标解读:本节课对应课标要求为“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材料的运用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手段,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则是本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学活动需要密切关注材料的使用,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总结和归纳。

学情分析:授课学校位于深圳市南山^,是一所普通全日制高中。从对城市的熟悉程度来说,学生对城市发展变化已经有较为深刻的生活体会;从知识的学习来说,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知识运用和迁移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材料适合选择与深圳相关的图片、数据、文字,以求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探究活动的设计则要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注重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本节课希望在帮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读图和判读能力亦得到提升,教学目标分解为:①运用深圳城市化过程的图片、数据和文字,总结归纳城市化的定义,说出城市化过程的三大转化及其本质;②绘制深圳城市化水平过程曲线;判读过程趋势图,分析城市化进程的时间特征;通过与北京、陕西的对比,探究城市化的区域差异;③动态描述城市化进程;结合地图,指出世界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地区分布,并简述其共同的分布特征。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城市化进程的时空特征,难点是学生运用材料对时空特征的理解、运用和拓展。

设计线索:深圳的学生对城市化的内容非常熟悉,他们的父辈经历了大量人口迁入深圳的过程,而其成长经历正是深圳快速城市化的缩影。因此本节课的学案设计联系了三条线索,分别强调学生对生活调查、深圳乡土地理和地理学科逻辑的理解。线索1:父辈的人口迁移调查。学习“人口迁移”之后,我校地理组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让学生利用清明假期对父母进行一次小访谈,了解他们来深圳以前的居住地、来深圳的时间和原因、深圳和原居住地的人居环境感受,并以地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让学生感受人口迁移的特征,另一方面为本节课进行前期铺垫和导入。线索2:深圳城市化历程。以时间为线索搜集深圳变迁的各种图片、文字和数据,让学生感受深圳城市化过程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以此为基础拓展至我国乃至世界的其它区域。线索3:地理时空逻辑。本学案设计中以时间线索突出城市化的进程特征;以深圳市内城市地域的扩大直观反映城市化的概念;深圳、陕西、北京的类比推出不同区域城市化的特征,由此注重地理时空逻辑在教学中的渗透。

二、导学案设计

【调查展示】思考:父辈来深圳人数最多的省份是哪里?大量人口的涌入对深圳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探究活动】1.城市化定义

材料Ⅰ:深圳人口变化图(如图1)。

材料Ⅱ:深圳工业之开篇――改革开放之前,深圳还是一个边陲小镇,产业以农渔业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深圳等特区设置了政策洼地。短短几年时间内,深圳农民的土地,香港的资本、技术、管理和产品,本地和内地的农民工劳动力,三者结合,深圳地区产业结构的迅速转变和迅猛发展自此拉开了序幕。

材料Ⅲ:1979―2015年深圳市卫星影像图(图略)。

材料Ⅳ:深圳莲塘今夕巨变(图略)。

【对点训练】

(1)完成图2所示问题。

【探究活动】2.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判断标准:城市化水平 = ÷ (目前发达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超过70%,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多低于40%)。

【对点训练】据表1在图4中标出相应年份深圳城市化水平值,并按时间顺序连成平滑曲线。

(2)城市化进程特征和区域比较 (小组讨论)。

①城市化过程往往要经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结合所绘深圳城市化进程曲线,对深圳城市化进程进行阶段划分,分析每一阶段的时间段、特点(如图5、图6)。思考父辈来深圳的时间处于深圳城市化的哪个阶段。

深圳中考总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协调发展 经济溢出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概况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九个城市。从1992年-2007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9个城市的统计年鉴的经济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9个城市的名义GDP总量的排名依次为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江门、中山、珠海;政府财政支出从大到小依次为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珠海、中山、惠州、江门、肇庆;城市化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深圳、珠海、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从GDP总量、政府财政支出、城市化水平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来看,广州、深圳、佛山无论是哪项指标都在前4名之内,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中广州市是GDP总量第一、政府财政支出第二、城市化水平第三,2007年分别达到3684亿元(真实GDP),623.69亿元、82.2%,而深圳市GDP总量第二、财政支出第一、城市化水平第一,2007分别达到2735.55亿元(真实GDP),727.97亿元、100%。说明广州、深圳两市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经济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的两个核心城市。同时我们也发现东莞市在1992-2007年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GDP总量、政府财政支出、城市化水平分别从1992年第8名、第9名、第7名上升到2007年第5名,第4名、第5名。

模型和方法

1963年Mundell和Fleming建立Mundell-Fleming模型并且发展了它的修正版,进行国家和区域GDP溢出研究。此后该模型得到不断改进和发展。王铮是国内最早对Mundell-Fleming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学者,王铮、刘海燕、刘丽(2003)引入了GDP溢出概念和Mundell-Fleming模型,结合新经济增长利率对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适合我国的区域间GDP溢出研究模型,据此分析我国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的关系。

Douven和Peeters(1998)提出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动态修正版,其模型结构如方程1―方程6所示,其中,模型中的其他地区变量值加*上标,不带*上标的变量为本地区值,以示区别。方程1和方程2体现两个区域的相互作用的关系。模型如下:

m-pc=w0+w1q-w2i-w3(m-1-pc-1) (1)

m*-pc*=w*0+w*1q*-w*2i*-w*3(m*-1-pc*-1)

q=v0+v1λ-v2(i-p+1+p)+v3q*+v4g+v5T (2)

q*=v*0+v*1λ-v*2(i*-p*+1+p*)+v*3q+v*4g*+v*5 T*p-p-1=ψ0+ψ1(pc-1-pc-2)+ψ2(q-1-pΛ-2)+ψ3

(q-1-q-2) (3)

p*-p*-1=ψ*0+ψ*1(pc*-1-pc*-2)+ψ*2(q*-1-q*Λ-1)+ψ*3(q*-1-q*-2)

pc=ρ1 p+(1-ρ1)(-e+ρ* ) (4)

pc*=ρ*1 p*+(1-ρ*1)(-e+ρ)

λ= e + p* - p (5)

e+1 = e +1- i * (6)

在上式中,有“+”的下标变量表示该变量后一期的值,“一”的下标表示该变量前一期的值,ψ是系数。变量包括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其中内生变量有q、i、e、λ、P、pc,q是真实GDP,i是名义利率,e是名义汇率,λ是真实汇率,P是价格指数,pc是消费者价格指数。外生变量有m、g、T、qΛ;m是名义货币均衡,g是政府实际支出、T是外在增长趋势项、qΛ 是潜在GDP。王铮、刘海燕等学者在讨论该模型时,认为方程(1)描述的是货币均衡曲线,而在研究一国区域问题时,不与货币均衡发生联系,主要关注的是方程(2),并在修正的模型中引入了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率两个因素,同时通过两个地区的物品价格指数之比代替名义汇率来反映不同地区的购买力差距(王铮等,2003)。

上述模型可以表达多区域间经济增长过程中的GDP溢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溢出通量是以GDP来度量的。在探讨城市经济增长的溢出问题时,作者尝试将该修正模型引入到本文的研究中。但是,由于研究的问题不同,相应的因变量也要根据城市经济的研究需要进行选取。首先要选取测度城市经济差异的内生变量,从经济角度考虑,城市真实GDP能够衡量各城市经济整体状况,可用于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的水平,来度量经济的溢出通量。对经济差异产生影响的内生变量还包括价格指数、名义利率等反映城市物价水平及其变动的指标。其次,城市化水平、人口增长率能够衡量城市经济的增长趋势。参考王铮、刘海燕等的修正模型,最后本文得到分析城市经济溢出的模型见方程(7)。

q=v0+v1(p*/p+p*-p)-v2(i-p+1+ p)+v3q*+v4g+ v5 rp+ v6 rc (7)

q*=v*0+v*1(p/p*+p-p*)-v*2(i-p*+1+ p*)+v*3q+ v*4g*+ v*5 r*p+ v*6 r*c

在方程(7)中,q为城市实际GDP,p为物价指数,i是名义利率,g是政府财政支出,rp、rc分别是城市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率。

按照修正的GDP溢出模型,选取了1990-2007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市名义GDP、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名义一年定期利率、各市政府支出、各市人口增长率、各市城市化率作为基础数据。根据1990-2007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市GDP指数,以1990年各市GDP总量为基期,以1990年不变价格分别计算出1992-2007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市真实GDP(见图1)。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GDP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建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9个城市之间的GDP溢出模型,代入数据通过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一共对9组72个回归方程进行回归,模型计算回归结果。其中以广州、深圳两个核心城市与其他8个城市之间的回归结果为例(见表1、表2),其他7个城市得到相应回归方程系数,由于数据、图表数量太大,文中没有全部列出。将模型回归计算出的9个城市之间的GDP溢出值列在表3中。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城市GDP溢出、城市化水平、人口增长率对广州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名义汇率、政府财政支出对广州市的经济增长没有明显影响作用。其他8个城市对广州市的GDP溢出效应为正,其中珠海市对广州市GDP溢出值最大,达到4.941,而深圳市对广州市的GDP溢出值最小,仅为1.065。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广州市经济增长溢出效应为正,而广州市的人口增长对广州市经济增长是负效应。这说明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对广州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广州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广州市经济规模的扩大。但是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于广州市经济增长产生了负效应,广州市在人口相对饱和的状态下,持续增长的人口会给广州市的资源能源、生活质量、医疗卫生、教育资源、住房供给带来沉重的压力,对广州市经济增长产生不利的因素,从而限制广州市的经济增长。

影响深圳市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是城市GDP溢出和城市化的进程,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名义汇率、政府财政支出和人口增长对深圳市的经济增长影响不大。这说明其他城市的经济增长对深圳市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促进作用,深圳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深圳市经济规模的扩大。其他8个城市对深圳的GDP溢出均为正,其中珠海市对深圳市GDP溢出值最大,达到3.828,而广州市对深圳市的GDP溢出值最小,仅为0.80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GDP溢出效应是十分明显的,并且溢出值都为正,各市之间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我们发现在同一个区域内,各个城市的商品购买力一般差不多,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和名义汇率对同一个区域内的城市的经济增长基本没有什么影响。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另外7个城市对广州市、深圳市两个核心城市的GDP溢出是十分显著的,其中珠海市对广州市、深圳市的溢出值是最大的,分别达到了4.941、3.828;惠州市对广州市、深圳市的溢出值是第二大的,分别达到了3.948,

2.711;而广州市对深圳市溢出值只有0.802,深圳市对广州市的溢出值也只有1.065,和其他城市相比是对广州市和深圳两市溢出值最小的,但是这却是广州市和深圳市对其他城市溢出值中最大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对其他城市溢出的总值分别为:2.537、2.164、13.221、3.581、5.708、8.784、11.403、10.786、5.417。其中珠海的GDP溢出总值最大,达到13.221,而广州、深圳的溢出总值最小,分别只有2.537和2.164。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惠州、肇庆受到溢出值分别为,22.14、17、7.38、13.5、4.91、4.40、1.40、4.56、7.9,江门的受溢出值是最小的,仅有1.40(见表4)。

从溢出净值(表5)来看,广州为-19.60,深圳为-14.49,佛山为-9.92,广州、深圳、佛山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的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换生产要素,争夺和占领市场的能力更强一些,由于强大的吸纳能力,使广州、深圳、佛山经济更快速地发展。珠海、中山、惠州、江门四市的溢出净值分别为5.84、4.38、6.23、10,说明珠海、中山、惠州、江门四市的扩散效应强于回流效应,珠海、中山、惠州、江门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向竞争实力较强的广州、深圳、佛山三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珠海、江门、惠州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流失。同时,溢出总值较大、受溢出值较小的城市江门、珠海、中山、惠州都是处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周边位置,而处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地区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都是属于溢出值较小,而受溢出值较大的城市(见图2)。这说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更趋向从城市向中心城市流动。

结论

通过模型结果,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溢出效应,可以得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经济的关联性强, 经济溢出作用明显。除珠海市外,作为波动区的城市接受的总溢出效应,即其他城市对该城市的总溢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从大到小分别是广州、深圳、佛山、肇庆、珠海、东莞、惠州、中山、江门,经济规模越大受到的溢出值也越大。从主动区看,城市的总溢出效应,即对其他城市的总溢出与该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负相关,经济规模较低,总溢出较多。城市的总溢出从大到小分别是珠海、江门、惠州、中山、东莞、肇庆、佛山、广州、深圳。珠海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溢出值最大的城市,而深圳是溢出值最小的城市。作为波动区的城市接受的总溢出反映了其他城市经济增长对该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作为主动区的城市总溢出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自主程度。广州、深圳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他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广州、深圳两市的溢出效应是比较大的。广州、深圳、佛山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对其他城市溢出影响较小。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两岸的城市受到溢出的效应,明显大于周围城市受到的溢出效应,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更趋向从城市向中心城市流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一体化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不足,主要是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对周围城市的经济溢出较弱,各城市之间还没有形成较紧密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距离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