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深圳国际幼儿园

深圳国际幼儿园

深圳国际幼儿园

深圳国际幼儿园范文第1篇

奇特的“跨境”上学

在深圳罗湖口岸常见以下情景:背着书包,穿着校服,脖子上挂着过关证件的小朋友们,刚刚在深圳边检刷过卡,又排队等待过关,父母们把孩子送上去边检大楼的校车后,小朋友们就要开始自己一天的跨境上学生活了。这样的奔波,在成人看来都甚是辛苦,但孩子们却觉得很有意思,每天可以和同学一起排队坐校车,刷胸前的卡片,过关;上幼儿园下午班的跨境儿童在保姆的带领下去香港上学。

据香港教育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至2013学年,跨境学童已达1.6万人,是1997年500人的30倍。2001年7月20日“双非”港生子庄丰源一案最终判决后,确立了父母双方皆无香港居留权的内地居民在香港所生子女可享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从而引发了内地孕妇赴港产子潮。据悉,“双非儿童”在香港出生,只有居港权,没有深圳户籍,在深圳只能上民办学校或学费高昂的国际学校。有些家长想为孩子办内地户籍,却由于内地相关法律规定,居港权和内地户口不可兼得,要入内地户籍必须先放弃居港权。不愿放弃居港权的双非家长,只能面对跨境教育或者内地高昂学费这两种选择。小溪的母亲说:“既然孩子已经获得香港身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还是希望她能尽早适应香港的生活和文化,毕竟两地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很不一样,而且孩子在深圳也很难进入公立学校就读,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就不得不让小溪每日奔波于深港两地。”

香港统计处数字显示,82%的“双非家长”认为香港较好的教育制度是他们让子女争取留港生活的主要原因。香港的教育福利吸引了“双非家长”选择每天不辞辛劳送孩子跨境读书。据了解,香港教育局每年都以“学券”形式,直接资助每名符合资格的幼儿入读香港的幼儿园。2012至2013学年,每名符合资格的学童都可获得16800港元的补贴。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服务总监、深圳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总监张玉清认为,香港教育制度公开透明,学习环境公平公正,注重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同时,学童在香港可以更好地提升英语水平。

就读面临诸多问题

目前,幼儿园的跨境幼童数量也在增加。“以前去香港是读小学的多,近年来年龄越来越小了。”张玉清介绍,因为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很多不在香港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在香港读小学很吃力,所以越来越多的跨境儿童选择在港上幼儿园后再升入小学。跨境学生除了每天奔波,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外,还面临着安全、生活习惯融入等多方面问题。

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调查显示,纸(纸,边境通行证的俗称,是发给在香港边境内居住、探望亲友、工作、通行或接送学童上学、放学的“特定人士”用)不足,导致不少小学三年级的学童要独自过关坐火车上学。随着跨境学童的年龄愈来愈小,纸的配额都给了幼儿园跨境学童。同时,六七岁的儿童在上学回家的途中,屡屡出现被人欺侮、跌伤、掉失证件等多种情况。此外,跨境学童虽称“香港人”,但其“香港经验”只局限于学校生活。跨境学童放学后马上返回深圳,周末及节假日也多留在深圳,他们对香港整体社会的认识及经验缺乏,对香港的历史、习惯、价值观、公民责任等均无从体验及感受。要让跨境学童成为“真正的香港人”,只有把香港人的习惯及价值观深植在学童心中, 把“香港精神”传承至下一代。

近年来,深港两地已经有不少专门为跨境学童及其家庭服务的社会组织。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与深圳罗湖区妇女联合会合办罗湖区跨境学童服务中心,与深圳市人本社工服务社合作开展深港一家——准来港及跨境家庭服务计划。这些项目为跨境学童家庭提供功课辅导和香港学校教育及社会福利等方面的咨询。为保障学童安全,目前深圳文锦渡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及深圳市罗湖区妇女联合会已与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形成联络交流机制,协助跨境学童安全过关。

寄养在校变“问题儿童”

今年11岁的叶敏聪,父母是广州白云区人。父亲原本是一家小型建筑公司的老板,颇有经济实力。在大儿子出生之后,他们追随潮流,在香港生下了敏聪。敏聪父母最初选择赴港生子,纯粹是希望他有个香港身份,长大了可以到香港发展,也算是多了个人生选择。因此,他们其实并没有打算让孩子去接受香港的教育。因为他们完全可以送孩子去广州最好的国际学校念书。

可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风暴打乱了敏聪父母的计划。他们没有办法支付敏聪在国际学校的高昂学费了。由于敏聪没有广州市户口,就读普通学校,也需要价格不菲的择校费。于是,他们一咬牙,把敏聪送到香港公立学校就读。然而,因为在香港没有亲帮忙照顾,只好把敏聪送进了香港的一家“儿童之家”托管,只有放假才能回广州来跟家人团聚。据香港国际社会服务社社工梁秋莎介绍,香港的“儿童之家”是为孤儿或者父母没有能力照顾的孩子提供家庭服务的机构。有父有母有兄弟的小敏聪跟那些孩子在一起,觉得自己也成了孤儿。他的这种心理慢慢地表现在行为上,开始经常跟其他孩子打架,性格越来越孤僻。直到他变成了人们眼中的“问题儿童”,才引起父母的警醒。

“‘双非父母’赴港生子的本意是爱孩子,最终却往往害了孩子。”梁秋莎说,“如果是为了香港的教育和社会福利而选择赴港生子,意义不大。且不说无论是教育,还是福利、经济的发展,内地和香港的差距越来越小。即使你认为香港的教育和社会福利优于内地,但实际上要享受起来,也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甚至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梁秋莎建议,如果父母不能去香港生活,选择在香港生子一定要谨慎。“如果已经生了,也最好留在父母身边接受教育,千万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去香港生活。因为孩子在年幼时,父母的爱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教育只是几年的事情,而父母之爱的缺失,影响孩子一辈子。”

“双非”家庭进退两难

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2012年数字显示,3岁左右的“双非”儿童人数已由2003年的709升至今年的2.98万,9年间激增41倍。随着“双非儿童”涌进香港,香港靠近深圳的北区幼儿园名额已经接近饱和。北区凤溪幼儿园校监兼凤溪第一小学校长廖子良称,港府人口政策督导委员会多年来一直研究“双非”问题,但教育局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希望政府能尽快推出措施,减轻跨境学童来港升学压力”。有分析认为,一名在港出生的婴儿从入幼儿园至大学毕业,保守估计,政府需为每名学童付出115万港元,“当局应阻止‘双非’学童入港读书”。2012年以来,随着“蝗虫论”等事件的爆发,陆港民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港“双非”家庭再一次成为众矢之的,这些新移民被丑化成资源抢夺者。面对越来越难以自持的尊严和坚硬的现实,一些“双非家庭”开始酝酿逃离香港,却遭遇了始料不及的难题——陷入陆港两地户籍壁垒的夹缝中,一边是“退不得”,一边是“进不了”。

今年5月,在儿子当了近6年香港人后,来自湖北的梁楠夫妇,决定撤回原点——让孩子做回内地人。这意味着,他们不用再挤在香港狭窄的出租屋,也不用为高昂的生活费焦虑,更不用忍受“北佬”的污蔑。他们将在深圳一套160多平米的公寓内开始新生活。在两三年前,梁楠的这个想法是不可思议的。“让孩子成为香港人”曾是众多冒着生命危险“冲关”的“双非家庭”力源泉。长期以来,这些极富冒险精神的父母认为,在经济更为发达的香港,他们的孩子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和更丰厚的福利,从而有更光明的前途。而今,他们都与梁楠一样,发现退回内地比当年挤进香港还要艰难。梁楠开始为孩子铺设“退路”——让孩子返回内地读书。新难题却接踵而至。2012年9月,深圳市落实公立小学不收港澳生的政策,向“双非”儿童关闭大门。私立学校的学位由此变得供不应求。梁楠说:“以往双非孩子上公立学校,交‘赞助费’就可以:现在不行了,而外籍或台湾籍孩子却可以。”梁楠感到意外。她没有想到,阻拦儿子上内地学校的壁垒,竟是曾引以为豪的香港身份。“那就彻底退出(港籍)吧。”梁楠打算。但事情却变得更复杂,由于陆港两地实行不同的户籍制度。根据内地相关条例,一个自然人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即居港权与内地户口不可兼有,一定要放弃其一。梁楠前往派出所咨询,被告知要为孩子上户口“必须放弃香港身份”。香港入境事务处的答复是:香港居留权的原则是“一经拥有,永不丧失”,“香港现行法例并无放弃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条款”这成为一个难解的悖论。在香港,公民身份的确立实行“落地原则”,只要一出生就自然拥有且很难自由放弃,但内地的户籍制度又执行单一户籍原则。这些“双非”家庭进退两难的境地。

深圳国际幼儿园范文第2篇

这就是我,小小的我,心里却装着大大的梦想。

――摘自夏秋桂的博客《野果子寻伯乐》

湖北女孩夏秋桂,绝对可以称为超级马拉松迷。这些年,她一直奔跑在马拉松的路上。2008年2月,她辞掉收入不菲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只是为了实现参加奥运会马拉松赛的梦想。随后她又辞去在北京的工作,前往厦门报名参加马拉松赛。在2009年1月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她取得了女子全程第110名的成绩。2009年2月5日,夏秋桂又从家乡赶到郑州,敲开了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的大门……她说,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要跑完中国所有的马拉松赛。

放牧童年

1988年6月,夏秋桂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三角山下的一户农民家庭。三角山,又名笔架山,横跨蕲春、浠水两县,方圆60公里,是鄂东地区著名的度假胜地。夏秋桂的童年正是在这山清水秀的环境中无忧无虑地度过的。

山川的灵秀给了她开阔的心胸,从小她就是个无拘无束的“野小子”。喜欢上山捉鸟,下河摸鱼。上学后,她并不是父母与老师所期盼的那种学习刻苦的好学生,她的心一直在那片山林里,课堂仿佛只给了她心灵小憩的一处港湾。课余或是周末,她总会和男孩子们一起钻进山林里,那里有他们取之不尽的财富与快乐。

2003年9月,初中毕业后的夏秋桂考入了浠水师范学校的幼师班。进入师范学校后,夏秋桂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每年暑假她都会到三角山庄里的宾馆打工实习,赚取下学期的学费。

2005年暑假,她在一家单位的疗养院打工,做了一名餐厅服务员。有一次,客人要了份干炒牛河,晶莹的河粉、翠绿的香葱、洁白的豆芽、油亮的牛肉,无不诱惑着她的胃。禁不住美食诱惑的夏秋桂,趁人不注意悄悄地偷吃了一块牛肉。正当她自以为得计时,没想到,客人正盯着她看呢。夏秋桂一下子慌了神,客人要是投诉的话,她一定会被老板炒鱿鱼的。客人是一对慈祥的老人,他们并没有难为夏秋桂,而是主动邀请她入席一同进餐。这下,夏秋桂的脸更红了。但她并没有拒绝老人的邀请,而是跑回宿舍拿来自己的碗筷,大大方方地入席了。看着夏秋桂拿来自己的专用碗筷,老人笑了:“小丫头还挺有性格的啊!”

事后她才知道,两位老人原来是从武汉来疗养的、已经退居二线的省委老领导。

率真而不做作,夏秋桂的童年或许少了些精彩,但那份真实的快乐是无可替代的。

放歌青春

2006年7月,18岁的夏秋桂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到老家镇上一家民办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儿教师。幼儿园是她的一个亲戚开办的,她在那里算是半打工半帮忙的性质。由于园里的条件比较简陋,学生不是太多,这和她想象中的生活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初入社会的那份喜悦慢慢就消散在风中。

小镇的舞台太小,不可能给她提供施展的空间。2007年春节一过,夏秋桂就辞去了老家的工作,只身前往深圳。

到深圳后,她的选择仍是到幼儿园做一名幼儿教师。在深圳罗湖的新秀幼儿园她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很快,她就和幼儿园的老师们打成了一片。新秀幼儿园与她在老家工作过的幼儿园有天壤之别,薪水也比老家高出好几倍。在幼儿园里,她有两个最好的朋友,来自江西的涓子和来自山东的小敏。那些日子,她们是快乐的,每逢周末,她们都会相约去酒吧。夏秋桂最爱去的酒吧,是位于深南大道上的本色酒吧。第一次被涓子和小敏领进本色酒吧时,她那颗年轻的心就被一个人打动了:那个来自河南的名叫刘冲的长发男孩儿。刘冲是本色酒吧的驻唱歌手,那些飘散着游子气息的歌声,一次次地漫过她柔软的心。从未恋爱过的“野小子”,在那一刻突然就有了恋爱的感觉。只是,那份爱,是那么的蒙与不确定。只是,从此每到周末,夏秋桂就成了本色酒吧的常客,而歌手刘冲又多了一位铁杆粉丝。

2007年暑假,幼儿园放假了,涓子和小敏都回老家探亲了,夏秋桂却选择了继续留下,她报名参加了深圳大学的钢琴培训班。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之所以选择留在深圳,就是因为那个叫刘冲的歌手。又是一个周末,本色酒吧里人声如潮。当刘冲又一次站到舞台上时,夏秋桂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上了,因为,今天她决定要做一件事,为了这一刻,她已演练过无数次。一曲终了,夏秋桂一下子冲到舞台前,对着即将退场的刘冲大喊:“刘冲,我是深圳大学的学生,是学钢琴的,能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吗?”喊完这句话,她一下轻松了许多,她只是想喊出自己的声音,并不期待有什么结果。没想到,刘冲却冲她笑了,慢慢走到她跟前,拿起她的手机,在上面按了一串数字,然后还给她,说:“这个是我们的键盘手洋洋的号码,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他。”

曾经的偶像,就这样一下子走进了她的生活,夏秋桂更加坚信一个真理,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虽然那只是一种蒙的情愫。

开学后,夏秋桂满怀喜悦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涓子和小敏,可涓子和小敏却告诉了她一个坏消息,因为幼儿园分管教学的主任对涓子和小敏有成见,矛盾日益加剧,她们要辞职另找工作。夏秋桂刚刚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没想到要好的朋友要离开她了。经过深思熟虑,夏秋桂做出了一个令同事们都诧异的决定,她要同涓子和小敏一块儿辞职。

离开新秀幼儿园后,她们又新找了一家好孩子幼儿园,只是,这里的条件和待遇都没有新秀那边好,但是,为了友情,夏秋桂并不后悔。

因为年轻,疯狂一回又何妨?

放飞梦想

到深圳后,夏秋桂一直没有忘记她心中的梦想。课余时间,跑步是她的必修课。2007年的重阳节,深圳市环保局等28家单位将联合主办中国・深圳第八届羊台山登山节,得知这一消息后,夏秋桂立即报名了。

羊台山海拔588米,是深圳西北部第一高峰。当天,有一万多人参加了登山比赛。这是夏秋桂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比赛,没想到她取得了第17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女子优胜奖。待她兴高采烈地去组委会领取奖牌时,却发现只剩下一枚男子组的优胜奖牌了,本来属于她的女子组优胜奖牌被一位男选手错拿了。这可是她人生的第一枚奖牌,她不想就此失去,为了讨要属于自己的奖牌,她一次次地跑组委会和电视台,他们给她的答复是,重新制作是需要时间的,让她再等等。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几个月。夏秋桂不想再等了,她发誓一定要夺得属于她的真正的奖牌。

2008年2月,夏秋桂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在深圳的工作,只身前往北京。这一次,她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际马拉松大赛。几经周折,她终于取得了北京国际马拉松的参赛资格。为了能近距离接触奥运会,她直奔奥运村,在奥运村的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找了份花房的工作。花房的工作其实很单调,就是往客房里送鲜花。但是,就是这样单调的工作也给夏秋桂带来了许多惊喜与乐趣。因为,在那里可以见到奥组委官员,还有奥运志愿者,有一次在员工电梯里,她更是意外地碰到了刘翔……

由于没有专业教练,她只是凭着一份热情,每天坚持跑步上下班,遇到天气不好时,她就用爬楼梯来锻炼自己的体能。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从志愿者那里得知一个消息,国家长跑队此时正在青海的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集训,她便向单位请了长假,直奔青海的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年轻的夏秋桂感动了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的工作人员,他们收留了她,让她帮国家长跑队出板报。也正是在多巴,夏秋桂认识了著名的长跑教练王德显,她多么希望能得到王教练的指点啊,可是,当时她却不敢开口,只是默默地守候在他们身边。有一天轮到夏秋桂休息,她就去基地400米的田径场上跑步,从上午开始一直跑到日薄西山,她整整跑了250圈,也就是10万米。有好多运动员站在场边看热闹,问她这是在干什么,她不敢说是在训练,因为她知道这样是很不科学的。虽然如此,那些热心的运动员仍为她加油打气,还有人给她送来了矿泉水和面包。那天,她中午晚上都没吃饭,虽然这种跑步不科学,但她仍特别开心,因为那次创了她人生中的一个纪录,从而让她更坚定了信心。

不久,运动员们的训练告一段落,要转移到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国家队走了,夏秋桂的心里空落落的,人也一天天憔悴,她在多巴再也待不下去了,便决定去五大连池,希望找到国家长跑队,并且要鼓起勇气告诉王德显教练她心中的梦想。到五大连池后,她把在多巴一直憋在心里不敢说出来的话,写了一封长信寄给王德显教练。她对自己的能力真的有信心,她愿意接受强化训练……虽然,她寄出的信并没有回音。

2008年7月,夏秋桂不得不告别国家长跑队回到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因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就要开始了。没有教练,她只有土法上马。每天坚持跑步、爬楼梯。比赛开始前,她请了三天假进行强化训练。比赛的前一天,外面下起了小雨,夏秋桂就把酒店的17层楼梯当成训练场。她听人说过,喝蜂蜜可以增强体质,由于酒店里有免费蜂蜜,那天她边爬楼梯边喝了不少蜂蜜。第二天正式参加比赛时,却出现了意外,首先,由于爬了一天的楼梯,比赛开始不久,她的膝盖就开始疼痛。开始她还能咬牙坚持,可是,后来的情况更糟,由于喝多了蜂蜜,比赛过程中,她竟然想拉肚子了……比赛没进行完,夏秋桂就黯然退出了,这是她当初根本没有想到的结局。

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参与了。永不言败,永不放弃。

深圳国际幼儿园范文第3篇

每天早上六七时,天还未光,深圳联检大楼旁边的行人天桥就已经非常热闹。数百名小学生及幼儿生背着十多斤重的书包,颈上系一个证件袋,在保姆带领下浩浩荡荡走进联检大楼,准备去香港。

“不要乱跑,搭着膊头一个个走!”保姆在旁吆喝,力竭声嘶,但没有人理会,几个拿着奶樽过关的幼儿生仍睡眼惺忪,头也不抬。 2011年4月23日,深圳,罗湖海关关员在向跨境学童介绍通关知识。

这些小朋友都是持有香港身份证的跨境学童,他们住在深圳,却要每天返回香港接受教育。据调查显示,目前跨境学童已经冲破一万大关,其中年纪最小的只有两岁,在幼儿园上幼儿班。

“双非”婴儿突如其来

今年8岁、在香港上水区东莞学校升读小四的郑诗敏,是其中一名小童。郑爸爸是货车司机,一家三口曾在香港居住。后来郑爸爸因为收入不如前,香港一间负资产的房子要还款,为减轻负担,被迫搬到深圳生活。

搬到内地生活后,读书、工作却依然还在香港。郑诗敏要在五点多钟起床,匆匆吃完早餐便出门。早上约7点,经过两重海关检查,郑诗敏在上水火车站大堂跟其他跨境同学集合,然后坐保姆车回校。7点45分,郑诗敏回到学校,8点20分正式上课。

下午3点,学校放学。郑诗敏又匆匆忙忙和一批跨境学童过关。这些跨境学童太矮,关员都要探头伸手,才能取到他们的回乡卡检查。

5点左右,郑诗敏终于回到家里,但她一刻不闲,赶快做功课。直到6点30分,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8时30分,郑诗敏睡觉,以便明天一大早起床回香港上学。

香港九七回归中国大陆前后,许多内地女性嫁给香港男性,促成了不少跨境婚姻。孩子出生后,很快批准到香港,但妈妈往往要等上十年八载才可以赴港定居,幼儿只好跟着妈妈留在内地生活。因此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就出现过深港学生跨境上学的现象。

这些跨境学童的年龄大约都在十三、十四岁以下,最小的才两岁半,有的是父亲为香港居民而母亲尚未获得居港权,有的是父母均为香港居民,但在深圳投资、工作或购了住房。这些学童大多在与深圳为邻的香港上水、沙田一带的公立小学读书,而且多为六年级以下的小学生。每天,这些孩子有的是由保姆接送,有的则是单独或几个搭伴往返于港深之间。

不过最近几年,深港两地又涌现出一批父母均不是港人的跨境学童。他们被称为“双非孩童”,即父母亲均不是本港人。

原来,自从香港特区政府2007年开始向非本地孕妇收取4.8万港元分娩服务费并对非本地孕妇提供分娩服务后,许多内地孕妇纷纷赴港产子。他们所生的孩子落地即有香港人身份,近年开始陆续踏进适龄入学期,导致跨境到香港上学的“双非”学童人数大增。

根据香港统计处数据显示,近年香港“双非”婴儿出生人数持续上升,以将于本学年升读小一(亦即2006年出生)的孩童数量为例,即有1.6万多人。统计处去年4月的调查发现,约两成“双非”儿童的家长有意安排子女来港读书。按此推算,可能有3200名“双非”儿童在今年赴港升读小一。

与深圳邻近的香港上水区古洞村培幼幼儿园校长陶小凤表示:“有‘双非’家长通过移民公司安排,亲自从北京飞抵本港,到学校递交入学申请表,声言若孩子获取录,会移居深圳方便上学。”

有香港特区政府高官也透露,其北京中产朋友来港产子后,欲安排子女来港读书,但心仪的学校并非上水、粉岭等不知名小学,而是九龙塘区传统名校,其友人知道机会很小,便亲身来港叩门,还在学校门口等校长,对校长说:“不用担心(学生)返学的问题,我们会包车来香港,十多人(内地学童)组团一起来读书!”

辛苦的学童

不少受访的内地家长坦言,要子女长途跋涉跨境读书,是希望子女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纵使孩子子舟车劳顿也觉值得。

交通是跨境学童面对的另一大难题。目前每日有约一万名年龄在11岁以下的跨境学童来港上学,他们主要经四个陆路口岸过境,包括深圳湾管制站、文锦渡、落马洲支线及罗湖等。跨境学童主要分两大类,其中一类是持纸,随保姆车直接过境,另一类则由家长或保姆陪同,经由口岸过境。

不过,对于年幼的跨境学童来说,他们不只是奔波太过辛苦,在学习文化的适应都遇到不少困难。香港沙头角中心小学校长吕东明指出,跨境学童在香港学校就读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语言、文化和习惯的差异,尤其在英语和计算机等方面,校方都要向他们加强辅导,以跟上其他本地学生。

香港北区区议员刘国勋批评称,获发通行证的小孩可以经管制站过境,然后乘搭保姆车上学,但若没有通行证,便要自行乘搭公交上学。他说:“港铁早上繁忙时间又如此挤拥,难道不会引起父母的担心么?此外,跨境学童本身已经要5点多起床,如果不获发通行证,上学的时间还会大大增加,以八九岁的小孩来说,体力很可能会不胜负荷,进到课室时已经筋疲力竭,又有何学习效率可言?”

香港儿童及教育心理学家林少峰表示:“这类学童的成长心态会比同龄学童成熟,懂得照顾身边人;但若年纪太轻、心理准备及辅导不足,或被家人强逼单独来港上课,便会失去安全感,甚至会阻碍他们的人际关系和对他人的信任。”

对香港社会是福是祸?

随着“双非”学童纷纷跨境到香港幼儿园读书,香港与深圳邻近的北区幼儿园学额今年已接近饱和。跨境儿童问题再次在香港引起争议。

有香港教育界人士担心,大批“双非”孩童赴港读书,将会严重冲击香港的教育系统。有分析甚至指出,一名在港出生婴儿,由入读幼儿园至大学毕业计算,保守估计特区政府需为每名学童付出115万港元公帑,认为当局应阻止这些“双非”学童涌港。

但在另一方面,也有香港学者认为,这批“双非”儿童可以纾缓香港出生率低、人口老化的问题,香港社会不应以排外的态度看待他们。香港新界校长会会长朱景玄指出,现时香港出生率奇低,人口老化这个普遍存在于大都市的问题,难免会成为日后社会的包袱,而鼓励这群“社会未来栋梁”回流读书,亦可谓其中一个最直接的解决方法。

深圳国际幼儿园范文第4篇

5月27日,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的两名同学在整理红领巾,当日,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举行的一年级新生人队仪式。在“六一”节前,该校352名学生戴上红领巾,光荣地加人中国少年先锋队。 郭晨 摄

陕西!禁止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陕西省教育厅近日制定印发了《陕西省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前教育机构摒弃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小学化倾向等突出问题,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教育的平稳过渡,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儿童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方案要求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到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计划中,禁止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知识技能超前化,坚决杜绝在幼儿园进行超前识字、拼音以及奥数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严禁给幼儿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教育部:中职生就业率近96%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目前在教育部新闻会上介绍说: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了95.99%,然而这些毕业生中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起薪不足1000元。尽管就业率居高,但王继平指出,目前中职毕业生就业依旧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由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组委会执行局、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共同主办的深圳2011世界大运会大运之星(礼仪)选拔赛日前在南京拉开帷幕。据介绍,2011年深圳大运会要在全国240所高校“海选”礼仪小姐,而最主要的目标人选,便是各高校的校花,图为南京师范大学选手在现场展示。郑小红摄

湖北首次评选30名“美德少年”湖北省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以“热爱美好湖北、争做美德少年”为主题,组织开展“倡导文明出行、构建文明家园”、“红领巾志愿服务”、“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美德少年OO群”等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少年。“六一”前夕,竹山县宝丰镇小学的徐航、荆门市麻城中学的宁爽等30名同学被湖北省文明委授予首届“湖北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日前,济南长清区双泉镇柳行村村民受网络游戏启发,将村里一块4亩大小的荒地开垦出来,创办真实版“开心农场”。参与者每年缴纳200元就可以租用10平方米田地,这块田地可以按个人喜好种植蔬菜,享受田园乐趣。图为一位小朋友在菜园里收获蔬菜。 朱峥摄

深圳国际幼儿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 权益保障 改善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是教育先行、科教兴国的前提,更是稳定教师队伍保证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先决要素。如果说教育是构筑民族大厦的奠基工程,那么学前教育就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而就“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来说,幼儿教师就是学前教育的根本保障。但奇怪的是,幼儿教师作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与主要工作者,其社会地位并未受到人们太多的关注,其权益的保障成为社会备受冷落及学前教育发展的盲点。在大部分省市地区中,原先享受地方政府财政拨款的公办幼儿园,在推向市场化,民营化后,因不能从幼儿身上盈利,经费难以为继,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因此下降,或者以高盈利为目的,在大幅度提高幼儿园学费的基础上,以最高限度压榨教师的工资利润,从而出现工作量与报酬的极不平衡。随着社会发展与改革的需要,2010年7月29日,国家颁布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中体现出政府对学前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其中规定:“依法落实幼儿教育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幼儿教师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正因为其关系到学前教育发展的诸多方面,或说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成长,因此国家的重视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曙光。本文通过对幼儿教师合法权益保障的基本状况分析,针对问题的症结点,指出造成问题的三大主因,由此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幼儿教师权益保障的基本状况

1.社会地位普遍偏低,身份模糊

从理论上来说,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整个大的教育系统中都是属于“根基”教育,也就是基础中的最基础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了。然而,事实上,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却长期处于底层部位,许多人甚至未把其列入教师行列,“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这一问题至今悬而未决。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一直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保障,以至于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普遍较低,工作缺乏稳定性保障,学历与职称变化的不一致等问题,许多幼儿教师在接受几年专业培训后,不断的跳槽、改行,这不仅造成了师资的巨大浪费,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幼儿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平凡、普通、令人联想到保姆式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是无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或者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从事的劳动,就像砍柴和摘果子的劳动一样,把幼儿教师看作普通的务工者,有的地方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还不如保姆,从而忽视了教育的意义。据2009年深圳调查的数据显示,市民办园老师的平均薪酬为每月1300元,而公办园在编老师每月薪水约7000~8000元、聘任制老师2000~3000元。在此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下,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明确身份,改善幼儿教师待遇的呼声越来越大。

2.编制与非编制权益区别相当大

编制标准是决定教师编制数量与合理有效配置的核心,除了教师的工资待遇,还直接涉及到医疗和养老保险、晋升和培训等权益能否得到落实和保障。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中,仅对高中、初中、小学阶段教师的编制标准作了规定,并没有明确包含幼儿园教师。不仅如此,编制与非编制的幼儿教师相比,所享受的权益差别十分明显,非编制、聘任制的教师往往所受待遇不稳定,许多幼儿园将其收入与幼儿园本身的经营状况相连,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承担海量任务,并制定了各种制度来变相的扣罚幼儿教师的奖金。除少数公立幼儿园外,其他幼儿教师的聘用、调配、管理以及退养等问题都未得到妥善解决。至于其业务培训、继续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就更难以顾及。绝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根本不与教师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社会保障无从谈起。不少地方对幼儿教师编制问题采取只退不进、只减不增的政策,因此,随着在编公办幼儿教师退休后的自然减员,公办幼儿教师名额逐步被压缩,幼儿教师逐步在走向“无编化”,导致正式有编的幼儿教师越来越少,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升、专业发展等,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近几年,许多大城市政府把具有社会公益性的学前教育推向市

场化,由此推掉了责任,疏忽对学前教育的管理。那么,没有了政府的监管,幼儿教师的权益从何保障?

3.幼儿教师的专有权利遭到忽视

教师首先是普通的公民,除了教师应该享受作为普通公民所应有的基本权利外,如平等权、自由权、生存权、文化教育权等,还应享有作为学前教育教师做具有的特有权利。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多个教育法律法规的规定,幼儿教师的权利主要有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权、参加进修、培训的权利、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权等社会权利。而事实上,幼儿教师在参与国家政策制定,团体活动以及幼儿园管理方面几率相当小,大多数幼儿教师在上班期间被封闭在幼儿园局限的环境中,是常被社会忽视的群体,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影响。在专业方面,教师没有个人话语权,有的甚至自愿放弃,这样,他们仅仅是政策的实施者、服从者、课程和方法的操作者,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其个人的教育观点、见解、个性和情感不能体现在工作中,教师无权干涉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的评价制度,有的教师甚至连业务学习和培训的机会都没有。参加教研科研和培训进修是学术性权利的一部分,但我们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的开展来看,幼儿教师显然已呈边缘化发展,不仅如此,大部分民办园和农村幼儿教师根本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

二、幼儿教育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

1.我国现有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学前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尽管不断的发展,但总体上学前教育仍是大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存在很多问题。但最重要要原因还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它严重制约着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教育中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然而,学前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制阶段,一直没有专门、独立、全国性的法律文件,只有一些零星的、带有非强制性的法规文件做支撑,且在幼儿教师权益方面并未做太多说明。如1995年颁发的《教育法》,其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其中,还有规定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同时又规定“中小学教师包括幼儿园教师”。遗憾的是,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然普遍偏低,政治权利也并未得到相应的保障。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正在得到落实,除在编教师外,真正能落实到其他幼儿教师身上的权益有多少?更不别提农村幼儿教师了。

2.政府职责不明确,监管主体模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弱化了,为了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通过民办机制来满足学前教育的需求,并将大部分公办幼儿园转制成民办或企业,而不再承担学前教育的职责。这样,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教育性丧失了,成为人为谋取高盈利的手段。在监管主体方面,很多地方教育部门虽然是主管部门,但学前教育却由多个部门同时管理,有的虽然设立了学前教育部门,但其行政管理人却严重不足,少的只有1~2个人,而且还身兼数职,没有专门管理学前教育事务,政策执行难度大。以深圳为例,除宝安区教育局内设幼教管理办公室外,其它区和市教育局均没有独立的学前教育管理部门,更无专职学前教育科研人员。据媒体报道,深圳市、区教育局主管学前教育的工作人员只有10人左右,却管理着深圳千所幼儿园,有时学前教育主管部门的法令文件还会受到民办幼儿园的“反弹”,导致政令无法颁布和实施。这样,幼儿教师的权益无人问津。

3.大部分幼儿教师素质不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从幼儿教师师资培养方面来看,由于入学门槛低,大部分一线教师是从职业中大专学校毕业出来的,也有一些是高中以下学历的教师,素质普遍偏低,部分民办园的从业人员甚至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而直接上岗。学历限制了职称的评定,权益也就难以保障。此外,制度与专业理论的权威性使幼儿教育的自主意识落没下来,从失落到接受到习惯,丧失主体意识的教师习惯于认同、接受、做事、满足现状而不善于质疑、思考、批判、开拓进取。这种随大流的态度使得幼儿教师失去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即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包括一些教师组织如各级教育学会、教师工会、各专业学术组织、各学科教研组织等的权利与职责十分模糊,幼儿教师的权益问题在这些组织活动过程中也未被充分考虑。因此,在种种复杂因素影响下,使得幼儿教

师在各类教师中处于劣势地位,维权意识和能力都不够。在应聘和任用的过程中,缺乏自我保护和应对各种不公正待遇的能力。

三、结语

尽管现已经掀起了一股学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热潮,诸如倡导学前教育立法、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并体现教育的公平性等建议,但实际的执行却依然任重道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会成为我国整个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并削弱着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热情,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这样致使幼儿教师不断离开学前教育保教的一线岗位而改做它行,大量的优秀人才流失,学前教育师范学院招不到优秀学生等,形成恶性循环的发展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与发展进度,还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因此,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容忽视,如何保障其合法权益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最终耽误的还是孩子们的成长,阻碍国家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

[2]张晓晖.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j].学前教育研究,2010,(3).

[3]曾国.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与政策的缺失和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2).

[4]杨莉君.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