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观长津湖有感

观长津湖有感

观长津湖有感范文第1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畅游天下4”为你整理了这篇观看电影《长津湖》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我女儿问我,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看完电影《长津湖》,我坐在座椅上忍不住掩面痛哭,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一直回荡着七连指导员梅生讲的这句话,不由自主地抱紧了一起观看影片的四岁儿子,妻子也拉着我的胳膊默默地不作声。直到工作人员过来打扫卫生,我们俩人才牵着4岁的儿子走出电影院。4岁的小儿子握紧小拳头,仰着稚嫩的脸对我们讲,“爸爸妈妈,我长大了要去当兵打仗,保卫祖国。”我看看了儿子,紧紧地攥住了他的小手。

朱亚文饰演的指导员梅生来自上海,在接到归队的一声令下后,已经退伍的他带了一张女儿的照片,就匆匆离开妻子女儿赶回部队。他会常常拿出女儿的照片深深凝视,轻轻擦拭,流露出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当他斩钉截铁地说出“为什么要打这场仗,是为了让下一代不打仗!”这句话时,我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没有人热爱战争,他们去打仗,是为了将来不再有战争,是为了让他们深爱的家人能够享受和平的美好,这是这些铁血男儿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也是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建设创造和平安定的环境,更为后代的幸福生活创造了条件。我们今日之和平,今日之幸福,都是先烈们用他们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先辈的所有努力、拼搏、抛头颅洒热血,都是为了未来一代的幸福。

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在那封著名的《与妻书》写到“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把对妻子亲人的爱和对国家人民的爱连为一体,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没有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就不会有个人的真正幸福。

当前,我们国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让国家更强盛,人民更幸福。在实现梦想的征途上或许已经没有硝烟弥漫、流血牺牲的残酷战争,但是前进的道路上依然布满荆棘,充满曲折艰辛,作为我们这一代人,能为下一代做的是尽可能多清除一些障碍,让他们的路好走些。无论是出于舐牍之情,还是国家层面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我们都责无旁贷。

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可靠的主心骨。”

观长津湖有感范文第2篇

长津湖战役,美国站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交锋的对手来自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志愿军战士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狠命进攻打退美军王牌部队,为了隐蔽,零下四十多度的夜晚行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看了长津湖观后感600字,欢迎阅读!

看了长津湖观后感600字1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在朝鲜处于生死存亡、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历经千难万险,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侵略者。志愿军指战员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形成了中国人民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我们伟大的志愿军战士不愧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圆满完成了中国人民赋予的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以宝贵的生命维护和平与安宁,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正是因为有了那些先辈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争的创伤随着岁月的流失似乎慢慢地抹平了,但那场战争留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印迹却永远不会消失,10余万为国捐躯的中华好儿女的英名更是永远铭记不忘。

勿忘过去,珍惜今天。我们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我们要时刻珍惜这一切。

追忆那场战争,我们应该满怀感激之情向最可爱的人--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牺牲在朝鲜土地上的光荣的烈士们和他们的家属深深致敬!向尚健在的参加那次战争的整整一代人深深致敬!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虽然有些偏激但并不无道理。那些历史是由先辈们用鲜血白骨泼写的,用他们的青春换来的,虽是保家卫国之战可谁都不能否定它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亚洲的作用,对朝鲜半岛的作用。如今无数的先辈长眠于绵延的长白山脚下,那号角之声已经消散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那声声号角之声不该在我们心中消散,那是代表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对世界发出的声音。中国虽未多强大但绝不低头。

看了长津湖观后感600字2一个个奋不顾身的背影,一套套浸满鲜血的军衣,一腔腔热血洒遍长津湖,一把把血染过的的步枪换来的是国泰民安的家园。一部《长津湖》,打动了我的爱国情怀,教会了我不屈的精神,更让我学到了坚强的品质。

《长津湖》这部电影以抗美援朝战争为主线,讲述了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等英勇对敌以及雷公英勇牺牲的故事。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景,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雷公牺牲的那一刻。

在美军飞机投下标识弹后,引来大量美国飞机,雷公挺身而出,只见他迅速跑到标识弹旁,用力拔出随时都有可能爆炸的炮弹,放到吉普车上,飞快地踩油门,打方向盘,避过了美国飞机一个又一个的炸弹,嘴里高唱家乡的歌:“人人那个都说,哎哎哎……”还没唱完,便被炸飞了。当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因为标识弹有毒,烟雾全喷到雷公的脸上,他不住地喊疼。尽管隔着屏幕,我却能深深感受到他的痛苦,他的无助!同时也能感受到他英勇无畏的胆识里透着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最终,他牺牲了自己,换来无数战友们的生命。在他牺牲的那一刻,伍千里哭了,余从戎哭了,平河哭了,我也哭了,所有烈士们的话,此时纷纷在我耳边回荡。

“雷瞿生,第七穿插连第16名战士。”

“全体注意!向我开炮!”

“共产党是打不完的!”

“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是钢铁,子弹征服不了共产党。”

“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要动武就冲我来吧!”

“中国人民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只要有我们的勇敢,就没有敌人的顽强”……

是的,未来早已到来,在中华民族永远留存着英雄的荣耀,用来回忆过去,反省现在,展望未来。

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些最可爱的人,和他们不朽的军魂。“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永记战士们的奋勇、顽强!感谢祖国,感谢共产党,感谢战士们,感谢《长津湖》。

有的人永远留在了那个寒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迎来春天!向英雄致敬,愿逝者安息!

看了长津湖观后感600字3国庆,电影《长津湖》上映。看时惊心动魄,爱国之情油然而起。我看到美军基地驻扎商讨越过三八线,看到美军监察机在上空监察,看到美军坦克坦然略过和平大地。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军飞过我国上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安全,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影片中,易烊千玺,他把伍万里从一个叛逆、桀骜不驯的野小子,到成长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演绎的淋漓尽致。刚穿上军装时,他站得歪歪扭扭,无组织无纪律。他有着少年人的敏感和倔强,急需得到别人的肯定。但他的眼中也有着迷茫。后来,经历了真正的战争,经历了离别与死亡,他一步步成长,他的眼中写着坚毅和无畏。

吴京,伍千里。他经历过无数战斗以及生死考验,但其实他内心是有伤痛的——哥哥伍百里的阵亡、他那本画上无数红框的名字的小本子……他是一个连长,更像一个兄长,他要照顾整个连里的157名战士,他有责任让他们安全地回家。

不仅是他们,整个七连的志愿军们都是这样,面对严寒,面对美军,面对即将碾压自己的坦克,面对只剩几个硌牙的冰土豆,他们谁又不是在用坚强的意志捍卫国家的和平呢?

当看着美国兵吃着炸鸡和咖啡,而我们的先辈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山头啃硬邦邦的土豆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让我们后辈不用再打战,再面对苦难”,电影里寥寥几句话,交代了,我们先辈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为了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好欺负,给后辈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抗美援朝胜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了!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看了长津湖观后感600字4一部叫《长津湖》的电影,让数亿观众为之“入戏”,让这个国庆节多了份“英雄气”。

多年来,以《英雄儿女》《上甘岭》为代表,抗美援朝主题的电影佳作迭出,成为一代代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食粮,鼓舞全国人民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

今天,《长津湖》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以一个志愿军连队为人物群像,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战争的细节,重新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军人的勇敢和精神的伟大,在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这部作品显示了特有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精神;一部电影,也不能缺少精神。《长津湖》所带来的观影热潮,并不是单纯依靠广告宣传力量,而是影片本身传递的情感力量,彰显了艺术作品的巨大精神感召力,并转化为票房数据、上座数量和好评度。

有位女观众说,昨晚看完了长津湖,出来之后,老公问她怎么样,她红着眼圈说,深受震撼、深受教育。电影场里,她的背后一直有抽泣声……不少观众特意选择国庆观看,他们把观影当作一次向祖国的“精神献礼”,电影的真正价值就在于此。

精神是电影的“内核”,但也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有人评价,这部电影战斗戏,无论是场面调度还是战术指导,都堪称国产战争片的新标杆,堪称国产电影史诗级的战争片。电影艺术的境界,正是精神与技术的水乳交融,让精神在艺术中得到倍增和升华。

《长津湖》火了,精神的力量“无价”。对于电影人来说,拍出一部爆款“大片”,获得更多的市场效益,是他们的梦想和追求。时下,有不少的所谓大片,并不缺少高技术、高投入,更不缺少大场面、大明星,但缺少了最关键的“精神”,一部没有精神的影片,即使金玉其外也是败絮其中,难以获得观众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看了长津湖观后感600字5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我的心情一直非常沉重。

《长津湖》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主要讲述了1950年的冬天,美国的军队越过了三八线,直逼鸭绿江,并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虽然中国正面临着紧要任务,但朝鲜人民的请求助援,中央召开了许多次会议,主席反复思考,最终决定派出我国的志愿军前去支援。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团奉命奔赴朝鲜作战,行军的路途上他们几次遭遇美军的突袭。在长津湖战役中,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士们,以稗草充饥,以冰雪当饮,以冻土为席,正面硬杠美军强敌,即使他们装备落后,也敢将美军的王牌部队拖入死亡地狱,即使他们被冻成冰雕,也不忘将手中的钢枪对准敌人的方向,这些无畏的英雄们,以生命铸钢铁长城,以热血染意志丰碑,以无惧淬碧血忠魂。他们的英灵已化作一泓碧血,凝热土,沃青山,柒霜雪,荡敌冠,涤人心,塑国魂,英雄不死,浩气千秋,烈士永在,山河铭记。

看到这里,我已经泪流满面,不禁想到如今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有着美好安定的生活,不正是那些英雄们用鲜活和生命换来的吗?最让我心有触动的画面是:美军飞机从天上扔下一个指导弹,能指出军队的具体位置,雷公用双手拔起这个指导弹,抱到车上,开着车,将它带离军队的位置,可这样他就会变成目标,美军飞机不停地往车上射子弹,可他尽管伤痕累累,还是将指导弹带离了军队,但美军的手榴弹也伤害了雷公,飞机走后,战士们围到雷公的身边哭泣,伍千里他躲在一旁,掏出本子,手握笔慢慢地向雷公的名字移去,边哭边划下了一个圈,每一个圈都象征着一个英雄的逝去。随后梅生安慰他并说出这一番话:“这一仗我们必须打赢,如果我们不打,那我们下一代就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让我们的下一代过上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看完了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惨烈的战事,恶劣的环境,坚韧的意志和赴死的决心,以及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和幸福的信念。对此我也深有感悟,直到现在,那些英雄的历史也铭记在我的心中,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记住那些英雄给我们带来美好生活。

何其有幸,生于华夏。

观长津湖有感范文第3篇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范文600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电影中的战争场面相当的恢宏阔大,残酷逼真,枪林弹雨中仿佛一架架飞机就正从我头顶掠过,一颗颗手榴弹向我穿透过来,身临其境般不由得跟着揪心紧张起来。我同时由衷地感受到现在生活得来不易,“这场仗我们不打,就会由我们的下一辈来打”,让人泪目。人有我有,人无我有的宏大战争场面。让我不禁感慨:伍万里的被迫成长史就是一场战争的残酷史。如果不是当时的志愿军奔赴战场,保家卫国,为我们创造出和平的发展条件,可能我们就要面对被迫的残酷成长!致敬志愿军。这是一部电影,还是一段历史,更是一场致敬。只要我们记得,他们便会永生。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血肉为我们拼下来的,我们觉得新时代离战争很遥远,是因为在边境,有一群可爱的人在守护我们,守卫国家,所以要更加珍惜当下。那时的他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受战争生活,不顾安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现在的新一辈,同样用生命保护人民安全,保护国土不容侵犯,向最可爱,最英勇的人致敬,谢谢你们。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范文600字

  通过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使我对抗美援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革命先辈的不易。影片中有很多情景让人潸然泪下。他们不仅要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在零下三四十多度的恶劣环境中行军;更要在行军的途中,防御敌军空中袭击。

  影片中人物的精神让我十分感动。在影片中伍仟里连长他们成功破坏了敌人的通信塔,当他们在清理战场上所获的装备时,突然听到飞机的声音。不久,敌军就成功在那个地方投下了标识弹。随着标识弹的不断燃烧,敌军一架又一架的飞机也随之而来。紧接着,敌军投下一颗又一颗的炸弹。雷公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士牺牲,他毅然决然的用尽力气拔起地上的标识弹放在车上,然后一个人开着车往另一方向驶去。他成功的转移了敌军的战火,但他也在此次行动中不幸牺牲了。

  杨根思所在的那一个排坚守阵地,多次击退敌人。到最后整个排只剩下他一个人时,他在倒下的战友身上拿下炸药包,毅然决然的冲向敌人的方向。虽然他在此次战役中不幸牺牲了,但他的精神在此次战役中得到永生。

  为何志愿军战士在面对敌人的先进武器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勇往直前的向前冲?

  不仅仅是因为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更是因为他们深知战乱所带来的苦,所以他们心中便萌发了一个心愿——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下一代生长在没有硝烟的年代,他们为之努力奋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希望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正是因为这句话让我的眼眶湿润。我想说:我们如今能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奋斗而来的。我们应该铭记这段历史,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

  《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范文600字

观长津湖有感范文第4篇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600字

  我和全家人一起到南坪剧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这部电影是一个真实故事。讲述了1950年10月我国志愿军为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的动人故事。这场战役。战士们与强大的美国军队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千千万万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使我深受感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渐渐对爱国。对奉献有了新的认识。

  《长津湖之水门桥》这场战役十分惨烈。面对美国的武器精良、物品丰富、运输先进行军坐车。而我们的战士穿着单衣、用意志与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对抗。拿着低端武器。忍饥挨饿。潜伏在白雪之中,有的战士病倒了。有的饿昏了。有些战士被冻成了冰雕牺牲了。甚至敌军首领见到这种场面都向他们敬礼。心中感慨道:这样坚强的人是无法战胜的。这种场面真是感天动地,我不由感叹道到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最让人敬佩的人!

  穿插七连的战士十分英勇。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下,连长带着战士们坚守阵地,顽强杀敌,团结一心,似如一家。大家最尊敬的“雷爹”,为了保护大家的生命。冒着枪林弹雨,把敌人的信号弹移出了阵地。自己身受重伤。光荣牺牲。我看到这里心被刺痛了,忍不住泪流满面。

  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历了千辛万苦,彻底歼灭了美国这支不可一世的王牌部队,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圆满完成了伟大的历史使命,用生命维护了世界的和平

  少年强则国强。我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应当学习先辈的爱习情怀,无论何时何地,不忘自己是中国人,不忘报效祖国,在学习上,要学习他们坚忍不拔和不怕惜牲的精神。使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烈士们安息吧!

  祖国放心,强国有我!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600字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完美再现了当年我军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中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节奏轻快不压抑,情感真实且细腻,谱写了无数个新兵的蜕变,阐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与力量。

  其中有两幕场景让我深深震撼。

  万里长城染血色

  伍万里拉开火车门,结果映入眼帘的是万里长城,是落日余晖,是血色山河,更是波澜壮阔的气势,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钢铁意志,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他们那一刻看到了万里长城,我们在那一刻也看到了万里长城。

  在枪林弹雨高节奏剧情中,突然有了这样的山河安好、波澜壮阔的一幕,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当时那么多人不顾生死,也要去异国他乡战场,打这一场保卫战,因为他们的身后有他们想要守护的大好河山。正如电影中所说:“国家好不容意给我们分了土地,我们不能让别人抢了去。”

  盛世山河正如愿

  雷老爹牺牲的时候快断气的时候,说了一句:“别把我留在这,把我带回家吧。”这时候,我已抑制不住眼泪,只想说,人们不会忘记你们,国家更不会忘记你们。从2014年到现在,已经有700多名烈士回到了祖国。希望你们都能看到,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

  长津湖这部电影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悲惨壮歌。在及其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穿着弹衣,吃着红薯,趴在雪窝,用钢铁般的意志,与美国军队拼死搏斗,这才是我们要敬重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现在国家的强大、繁荣与昌盛,与他们的功劳是密不可分的。

  红色是血脉里永不褪色的赤诚,我们定将至死不渝地爱着我生长的祖国,我们的信仰有光,光而不耀,与光同尘!

  最新《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600字

观长津湖有感范文第5篇

近代中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使众多文物流失严重,特别是清宫内府书画藏品。在清乾隆年间,内府曾积聚了数万件书画藏品,大多编入《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1860 年和1900 年,外国侵略者两次占领北京,劫掠内府书画,损失触目惊心。辛亥革命以后,末代皇帝溥仪继续居住在紫禁城,从1922 年起,溥仪以“赏赐”为名,通过溥杰将1300 多件内府书画精品盗运出宫,1924 年,溥仪离开紫禁城,1925 年,这批珍贵的文物跟随溥仪的脚步来到天津,至1931 年溥仪离津,它们一直是溥仪换取奢靡生活和从事复辟活动的重要经济来源。

1937 年3 月9 日,吴湖帆在日记中明确提到自己的两件藏品“吴仲圭《渔父图》卷”与“张子政《芙蓉鸳鸯》”是溥仪带到天津抛售而流落民间被自己以高价收藏的,“二画皆前清内府旧物,在甲子出宫时携至天津后售出者,余以古物及现金易得,约费六千金云。”①1933 年1 月31 日,张大千将“吴仲圭《渔父图》卷”带给吴湖帆观看,“仿荆浩本,笔墨极雅,有吴瓘、陆子临、黄黼、辛敬、释如藷诸跋,皆元季明初人。去年在庞虚斋丈处见一卷,与此相同,题跋则不同,庞卷精神较佳,但余则疑之。今见此本,益信庞本非真迹矣。人咸以画不及庞氏本,然其秀在骨,雅俗迥异,余定为真迹,大千亦以为然。甚矣,鉴画之难也。”“吴仲圭《渔父图》卷”存在双胞胎现象,庞元济同样也有一件,吴湖帆与张大千都曾观摩,吴湖帆一直表示怀疑,而经过这次比较,吴湖帆与张大千都认为“庞本”是伪作,吴湖帆因而感叹鉴定古画有着超乎想象的难度。2 月7 日,吴湖帆“以金任君谟《古柏行》真迹及元王叔明、饶介之书画合璧卷”为代价,“由大千经手易元吴仲圭《渔父图》卷”。2月10 日,“校吴仲圭《渔父图》庞氏藏式古堂著录本。款字梅花道人‘花’、‘道’二字书不成字(图1)。‘十馀年矣’之‘馀’字书误作‘余’(图2)。‘流光易得’之‘易’书似‘曷’字。‘风揽长江’之‘揽’字手旁误不成字(图3)。‘弄晓霞’之‘霞’下半似霜非霜,似霞非霞。‘酒缾侧’之‘侧’字似倒字而缺笔。‘秖向湖中’之‘向’字不成字(图4)。”由此,吴湖帆更加确认“庞本”是赝品,“庞本”最终流落海外,入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1935 年5 月6 日,吴湖帆“以八百元代价”购得曹友庆带来的“张子政《芙蓉双鸳图》”,该作作为元代花鸟画的代表作,另辟蹊径,笔法粗简,墨气浑润,近于写意笔法,在元代花鸟画中较为罕见,对认识整个元代花鸟画的发展脉络多有益处(图5)。

民国时期,收藏元代绘画名迹已很困难,收藏出自清宫内府的元代绘画名迹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命运眷顾了吴湖帆,吴湖帆很重视这两件从天津流落而出的藏品,特意将它们保管在著名的金城银行,新中国成立后,它们都入藏了上海博物馆。至于这两件画作是如何从天津辗转来到上海,期间又经历了哪些艰辛,就不得而知了。

清初的书画鉴藏群英荟萃、名家辈出,这其中就包括在天津长期居住的安岐。安岐作为天津最重要的书画鉴藏大家,一直存在极大的号召力,许多藏家均将安岐视作神明,崇拜不已,但吴湖帆对安岐的看法和评价多少有点不合于俗。安岐(1683 ~?年),字仪周,号麓邨,亦号松泉老人。朝鲜族裔,居天津,在扬州贩盐。精鉴赏,所藏书画数量多、质量高。乾隆八年(1743 年),写成著录其藏品的《墨缘汇观》。身故后,其藏精品绝大部分进入内府。安岐经常在其藏品上钤印“朝鲜人”,足见故土情深。

在吴湖帆见到“吴仲圭《渔父图》卷”的同时,张大千还给吴湖帆带来一件宝物,“郭河阳《幽谷图》绢本真迹”,“笔墨生动,百读不厌,载入安仪周《墨缘汇观》中,今在庐山蔡金台家。安岐以一屦人侍权臣明珠,居然受宠起家,拥资百万,张罗书画,所收不少,刻《墨缘汇观》一书,名袭以传,近人之谈收藏者亦引为考据,娓娓仰奉。噫,安氏智哉!按:安氏为朝鲜人,明珠枋国时贿赂通私,明败而安亦没籍,所藏画归内府矣。观安之所藏,未尝见有只字,安之无文可知,校项子京亦不可同语,况若文若董哉。噫,今日收藏者恐并安之不若也多矣,此亦书画之一厄也。”

吴湖帆眼里的安岐错综复杂,充满了吊诡的味道。他出身微贱,但绝顶聪明,结交权贵,贩盐发家,鉴藏书画,凭一部《墨缘汇观》深深影响后世。吴湖帆佩服安岐的同时,也指出安岐的缺点,安岐在文化上根本无法和项元汴、文征明、董其昌相提并论,几乎看不到安岐在藏品上题字,但在现实中好多人都以安岐为榜样,把《墨缘汇观》当成圣经,极为看重著录,吴湖帆极力批判和反对以有无著录为标准的书画鉴藏,“一般人购画处处以著录为据者,真有盲人瞎马之诮也”。

显然,由于时代与资料的局限,吴湖帆对安岐的认识多少带有一定的偏见,安岐拥有这般魅力,责任在错误追捧的藏家身上。安岐的高度是一般人难以企及和达到的,安岐的眼力毋庸置疑,早就得到公认,吴湖帆无意贬低安岐,也不否认安岐的水平,吴湖帆收藏了《幽谷图》,并肯定安岐更正前人观点的做法。《幽谷图》“作山阴幽俏之景,前人皆误为雪霁。安氏题为‘幽谷’,自有特见也”(图6)。吴湖帆一旦寓目安岐旧藏,都给予很高的评定,1937 年6 月29 日,“ 张葱玉携至元明古德字册,大半为安岐旧藏,至精”。1939 年4 月7 日,从刘海粟处“见仇十洲绢本《回猎图》,画六马,有飞奔、打滚诸态,人亦姿态逼真,上写飞燕一行,为项子京、安仪周旧物,上书堂有项声表题字、怡亲王宝,洵绝品也”。

安岐在民间闯出一番天地,虽然其毕生心血被皇帝窥伺,但作为天津的文化巨人,安岐无疑是天津即将在全国扮演关键角色的前奏。安岐之后,根正苗红的励宗万,作为体制内有官职、有身份,为皇帝鉴定的专家、近臣,为乾隆皇帝的书画鉴藏大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励宗万(1705 ~ 1759 年),字滋大,号衣园,直隶静海(今天津静海)人。刑部侍郎励杜讷之孙,刑部尚书励廷仪之子。康熙六十年(1721 年)进士,雍正元年(1723 年)任翰林院编修,官至刑部侍郎、礼部侍郎、内阁学士,参与编纂乾隆年间著录内府书画的《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工书善画,著有《京城古迹考》等。

虽然经过励宗万鉴藏的书画作品比较少见,但吴湖帆还是有所斩获。《梅景书屋书画记》著录有“明唐六如葑田行犊图”,“丰神秀逸,筋骨潇洒,乃四十岁左右得意笔也”,“曾经梁蕉林相国、翁萝轩、励衣园两太史精鉴收藏,复入《石渠宝笈》,清高宗御题及仁宗等九玺庄严璀璨,允推六如画中第一神品。而我家住葑溪,偶丁离乱,别已数稔,骑犊归去,不知何日。对此先贤名笔,不觉移情矣。”该作后来进入内府,应该是励宗万进献的,吴湖帆不仅当作唐寅的极品看待,也因其触动了内心的思乡之情,而久久不能平静(图7)。

吴湖帆除了在上海寻觅出自天津的藏品,还曾于1932 年亲临天津寻宝,通过蒋榖孙与以收藏王蒙《夏山高隐图》( 图8)闻名的韩慎先打过交到,收获了“恽南田为王石谷父子画秋山雨晚袖珍双卷”南归上海。“南田卷当时由榖孙介绍往天津韩慎先家见之,初尚靳甚,榖孙居间,力图其成,乃归余者。”蒋榖孙作为中间人,斡旋期间,努力促成转让成功,从而使吴湖帆拥有了一件傲视海上其他藏家的宝物。

“此卷为余最得意物,计二节,每高四寸,长四尺,皆墨笔山水,一为石谷作,一为石谷长子作,向藏汪向叔处,南田画中精品也。南田山水卷至少见,此外余所见者,以潘氏《松风涧泉》为第一。庞氏无款山水卷,本身有石谷题字者,亦佳(蒋榖孙旧物)。其一《竹斋图》,平平耳,真迹而已。其余所见山水皆不真。花卉则徐俊卿处一卷甚好,亦未见第二本。”

汪士元(1877 ~ 1935 年),安徽盱眙(今属江苏)人,字向叔,斋号麓云楼,取自其最重要的藏品宋徽宗《晴麓横云图》立轴,又号玉带砚斋、清净瑜伽馆,长期在天津担任官职。著有《麓云楼书画记略》。

韩慎先(1897 ~ 1962 年),字德寿,因曾藏有王蒙《夏山高隐图》(故宫博物院藏),而号夏山楼主,北京人,在天津经营达文斋文物店,曾在日本举办藏品展览。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是古代书画鉴定小组成员。

通过韩慎先,吴湖帆得到了一件汪士元旧藏,由此,汪士元成为吴湖帆关注的另一位重量级天津藏家。无独有偶,刘海粟也藏有一件汪士元藏品“明吴文中《武夷九曲》卷”,常被刘海粟拿来给吴湖帆欣赏,吴湖帆总是赞不绝口。1937年7 月3 日,“明吴文中山水一卷,最精妙,写武夷山景,奇丽之极,用笔亦古浑特甚,从未见之,妙迹也。汪向叔旧物,索值千金。”11 月22 日,“明吴文中《武夷九曲》卷,为文中生平杰构,汪向叔旧物,海粟新近于乱离中得者。”1938 年1 月7 日,“午后为刘海粟题吴文中《武夷九曲》卷。此卷殊精绝,为文中画中仅见者,向为汪向叔物,今归海粟矣。海粟前数年以艺术叛徒自号,攻击古画倍至,今回头从事古画,先学石涛,不免霸道,今渐改辙,处处谨慎,足见年到功深,自有一定步骤,不能强也。今购藏文中此卷,可为明证。仍回学者本色,勇于善为,不能不佩服之,且近日谈论古画亦渐投契。”吴湖帆甚至觉得刘海粟收藏该作,代表了刘海粟完成了自身艺术实践的转折,具有里程碑意义。1939 年2 月26 日,“吴文中《武夷九曲图》卷,至精至精,汪向叔旧藏。”

韩慎先作为一代书画鉴定名家,其最重要藏品王蒙《夏山高隐图》,经吴升《大观录》、高士奇《江邨销夏录》、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在张大千看来是王蒙学习巨然的“青绿重设色”、“中岁用意之作”,因而“数数临之”。

吴湖帆归纳了自己寓目的王蒙绘画名迹,“王叔明画以《青卞隐居》、《葛令移居》二图为平生杰作,所见王氏真迹未能出此上。他如庞氏藏《夏日山居》、《丹山瀛海》、故宫藏《谷口春耕》、《雅宜山斋》、邓氏藏《煮茶图》、周氏藏《春山读书图》、徐氏藏《西郊草堂图》、吾家之《松窗读易卷》、及门人王季迁所收《林麓幽居》等,皆妙品也。若《林泉清集图》,虽声名煊赫,然同样具有三本,滋可议耳。”其中,“邓氏藏《煮茶图》”见于1938 年2 月19 日,“王季迁所收《林麓幽居》”见于1939 年3 月6 日,均晚于1932 年,吴湖帆没有提到《夏山高隐图》,也许吴湖帆当时并没有机会在天津观看这件王蒙作品,如果真是这样,吴湖帆的天津之行肯定是带有遗憾的。

此外,《梅景书屋书画记》提到了天津藏家的王时敏与王鉴的作品,“所见烟客奉常画册最精者凡五”,其中一件是“李猛庵之八册页”;“湘碧画册”中“义州李氏所藏之八页册”属于“甲观”之一。“玄照画横卷最少, 余二十余年南北观摩,只见四卷”,其中一件是“天津徐端甫藏《白云图》短卷,有烟客等题字者”。

李猛庵与义州李氏为同一人, 即李葆恂, 李葆恂(1859 ~ 1915 年),原名恂,字宝卿,号文石、猛庵等,奉天义州(今辽宁义县)人。辛亥革命以后,避居天津。精鉴赏,为端方所重。

徐端甫即徐世章,徐世章(1889 ~ 1954年),字端甫,号濠园, 徐世昌族弟,1922 年起,寓居天津。收藏砚台、书画、玉器、拓片等诸多品类,去世后,将所藏文物2549 件全部捐献给国家。1999 年,《徐世章捐献文物精品选》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