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3d数字技术论文

3d数字技术论文

3d数字技术论文

3d数字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创意世界》:2010年热映的《阿凡达》掀起了3D电影的热潮,您能我们介绍一下目前3D电影是怎么拍摄制作的吗?

鲁君尚:目前影院上映的很多电影都称作“3D电影”,但实际上拍摄、制作方式是有根本区别的,可以分为真3D和伪3D。

实景拍摄是用3D摄像机模仿人类双眼进行双镜同步拍摄,并经过后期合成制作,进行存放与传播;在放映时,由两个放映机把经处理的两路图像同步放映,让两帧有差别的图像按一定规则重叠在一起,再通过3D眼镜还原使画面出现景深,产生立体感,使人感觉身临其境。

虚拟拍摄则是通过3D技术进行数字化建模、渲染、动画、交互等,形成3D虚拟场景、人物、动作、情节等,“克隆”真实世界,或者呈现虚拟世界。然后再由3D技术模拟虚拟空间内置3D摄像机进行拍摄、后期合成。

无论实景3D拍摄/3D播放,数字虚拟3D拍摄/3D播放,都是根据人眼成像原理,对人类视觉的“欺骗”,以达到在大脑中形成更加立体、逼真的视觉效果。2010年上映的《阿凡达》,整部影片实景拍摄只有短短几分钟,90%以上都是通过3D技术实现的3D数字虚拟拍摄。

伪3D则是利用图像合成技术实现2D转3D,经典重现。代表作就是最近上映的3D版《泰坦尼克号》。

《创意世界》:除了电影,3D还包括哪些含义?目前主流的技术是什么?

鲁君尚: 目前人们对3D的理解大多在3D影视等,而对之实现的“幕后英雄”——3D设计普遍了解不多。3D已经成为工业界与文化创意产业广泛应用的基础性、战略性工具技术,嵌入到了现代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个流程,对于创意、创新、创造的支持和推进,对于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跨界融合、对于用户的逼真体验与互动,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在3D成型方面,有3D打印。这种3D数字化制造最具标志性的新生产工具是“3D打印机”, 又称为“堆砌加工机”。它像打印机一样,一层层地把新型合成材料直接“印”出,或说是”堆砌”出一个产品来。这种模式将会取代传统的车、钳、鉋、铣,颠覆性地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据说,波音公司的飞机中有2万多个零件就是通过这项技术生产出来的。它无需用传统的流水线大规模生产,只要通过电脑给出一个设计,3D打印机就可以按照指令“印”出产品来,成本还不高,被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

《创意世界》:3D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鲁君尚:说到3D的发展历程,也要分别来讲。基于人眼成像原理,利用拍摄角度叠加来实现立体效果的3D电影,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美国人威廉·弗里斯·格林提出了关于3D电影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1922年,美国出现了第一部3D电影《The power of love》。

真正意义上通过三维数字化虚拟手段来实现3D效果,则是从1946年计算机问世才开始的。开始3D技术只作为高精尖科技应用在军事等小范围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步应用到工业、文化艺术等领域,普及程度越来越高。2010年,电影《阿凡达》的热映,将3D带到了一个高速大众化的时代。

《创意世界》:3D对社会新兴产业发展有什么意义?

鲁君尚: 首先,3D技术的广泛而深入应用,将大大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三维数字化技术嵌入到了现代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个流程,已成为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市场、服务、消费等各环节的创新基础,是各国争夺行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

其次,3D技术的广泛而深入应用,将大大催生和培育基于3D的战略新兴产业与新型现代服务业发展。3D展览馆、3D互联网、3D城市、3D虚拟世界等都已经在迅速地进入社会生活。一个围绕3D的全球新兴战略产业正在快速兴起,并已成为各国新一轮产业与技术竞争焦点。

第三,3D作为现代数字化技术,同时具有形象化视觉表现与文化体验,成为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深度互动的新的重要内容与载体。3D一旦实现大众化,“全民创新”将成必然趋势,必将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的创新、创意、创造。

《创意世界》:3D在移动终端的使用前景如何?

鲁君尚:目前,移动互联网用户在互联网用户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同样,移动终端也将会成为3D最重要、最普及的应用方式,例如3D手机、3DPad。

《创意世界》:如何看待我国3D发展现状和未来?

鲁君尚:3D在我国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举个例子来说,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指导,面向全社会举办的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自2008年举办以来,参赛高校连续每届超过600所、参赛企业超过1000家,初赛参赛人数连续突破100万人。可见,在我国,3D的发展潜移默化而又日新月异。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3D软件技术、产品研发与生产制造方面的信息化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体来看,相对于其他产业,3D作为新兴的技术和产业,我们和发达国家应该说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的。中国有着及其广阔的3D市场,资源丰富,历史悠久,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此外,中国人民的还有着很强的创造精神。这些都是我们的竞争优势。

《创意世界》:3D的普及将会使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鲁君尚: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局于技术的限制,只能在沙土、羊皮、纸张的二维平面上表达和传递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创造,人们发明了平面投影方法,并基于纸张平面形成了抽象的平面视图体系。

3d数字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一、技术沿革带来观影革命

传统意义上的2D电影,以二维平面呈现,其集中体现在:透视理论上的近大远小、摄影机焦点的虚实变换、光比度的明暗差异以及色彩度的冷暖转化等方面,这些基本的视觉习惯在电影发展的过程中反复地运用,产生了电影空间感的独有画面手法,通过画面元素来达到空间感的塑造。早期的黑白电影时代,电影通过基本的空间线条以及影调的浓淡来塑造画面空间感。在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下,借助于光源来控制投影,进而使画面空间所表现的内容更丰富,以此来实现空间感的塑造。以《火车大劫案》(1903年)为例,片中出现枪口向银幕外开枪的镜头,引得观众或惊声尖叫或弃座而逃,这种体验无疑是特殊而震撼的。究其根本原因是电影作为新兴艺术表现形式给当时观影者带来的“奇观”效应。所以“这是人类的第一次电影观赏经验:它被一种强大的奇观效应所深深地笼罩。某种意义上,可以肯定地说,被奇观效应所浇铸的电影初始经验深刻地影响了电影本性的确立。”这种通过运用技术手段对现实世界进行逼真再现的光与影的艺术,确定了电影作为一种艺术门类的独特性,同时也确定了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典型特征。

进入彩色电影时代之后,又产生了以色彩为基础的空间塑造方式。色相作为色彩中的重要元素在电影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透视成为了营造空间距离的常用手段,具体表现在色彩的饱和度、色别和明度上。综合以上论述,在传统电影时代,2D电影所能还原的是建立在透视原理上的,通过观影积累,经人脑进行加工出来的空间概念。简言之,其“空间感”的形成是通过人的视觉惯性进行自我填充而实现的。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3D立体电影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合成为立体视觉影像,同样借助于人脑的运算进而得到了一个拥有空间概念。但与2D电影不同,3D电影所营造的立体空间将本来局限于银幕的影像延伸到受众席上,使观众似乎身处电影的时空中,有特别逼真的参与感,有学者谓之“沉浸性”:“所谓沉浸性,是指能让使用者产生自己似乎完全置身于虚拟环境之中,并可以感知和操控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而且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各种事件的逼真感觉。这种虚拟现实传播交流的沉浸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使用者身体的感知系统和行为系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越。3D电影正是通过改变观看主体的生理接受方式,进而带给了观影者新的视觉空间感受。以3D版《侏罗纪公园》(2013年)为例,在原有的经典画面、音效基础上经过3D特效的修复,复活了凶猛异常的远古怪兽,使观众置身于侏罗纪,与主人公一起体验被恐龙追逐、猎杀的刺激场面。带着紧迫惊悚的心情与6500万年前的生物进行亲密接触,完成了穿越式的时空对接。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接压倒性地打败了原本以通过改变每秒胶片数量来控制时间的传统技术。在人物设置、叙事结构上,3D电影则更为前卫,将创作者心中的虚拟世界通过计算机的两个编码符号(“1”和“0”)给予展现,实为令人叹服之举。以《创世纪》(2011年)为例,影片中场景的设置不仅仅是单纯的区位跨越,而是直接更迭历史时期,以此来拉大时间的纵向维度,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用表情捕捉和CG合成技术,皮肤的质感、肢体动作、神情姿态都极尽逼真,在观感上给观影者一种真假难辨的错觉,进而营造“浸入式”的观影氛围。虽然所描绘的世界是穿越状态,但在精神上却实现了交流与共鸣。

毫不夸张地说,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渗透到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文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银幕上2D电影再现世界的创作手段已经司空见惯,观影的奇观属性正逐渐消退,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正慢慢驱使他们对电影产生审美疲劳,随之而来的,是观众对影片本身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喜剧越来越难以引发笑点,倒是恐怖片经常被看成喜剧。观众所代表的电影市场的难以取悦,既影响了创作者的表达初衷又阻碍了票房的实现。于时下电影艺术而言,如何冲破形成于受众自身心理的“防线”,则成了关乎电影本身生死存亡的关键。恰在此时,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再度兴盛的3D电影,似久旱甘露带来无限春意。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为首不断涌现新的3D创作,以及以《泰坦尼克》为代表的经典2D电影进行3D转化,电影工业又一次拓宽了观影的奇观属性,数字化时代所充盈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再一次震撼了观众,再一次使观众获得了在其他艺术门类中享受不到的美学体验。

二、理念实现促进美学进阶

早在1953年好莱坞推出的《布瓦那魔鬼》就已经开启了3D电影的新航线,但囿于当时技术上的限制,3D电影似乎被搁浅了近四十年。20世纪初,安德烈.巴赞提出“完整电影”理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在线显示是等同的……这是完整的现实主义的神话,这是再现世界原貌的神话……这个神话就是完整电影的神话……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和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在世界的幻景”®。此处的“完整电影”并非一种确定的电影形式,而是电影艺术家们不断努力达到的一种理想的幻想状态,由此可见“完整电影”是一种可以再现客观现实的艺术形式。然而,当时的科技水平、电影本身还不完善,要达到所谓的幻想状态更是无从谈起。所以巴赞也很自嘲地逗趣说:“如果说,电影在自己的摇篮时期还没有未来的‘完整电影’的一切特征,这也是出于无奈,只是因为它的守护女神在技术上还力不从心”®。时至今日,3D立体电影的强势回归,则预示着电影数字科技时代的到来。曾被巴赞轻视的“技术发明基本上是第二性的”电影时代已经一去不返,数字科技的介人,将原本只能存于艺术家脑海里的幻景搬上了银幕,某种意义上,使“完整电影”理论具有了可行性。

电影发展至今其核心并不仅仅只是遵循巴赞提出的电影本体论而单一地对客观世界做出真实再现,而是通过真实世界的再现来传达创作者的理念。很多导演在前期拍摄时追求巴赞所倡导的景深和场面调度等效果,在二维的平面上达到视觉的“真实感”。在此需要把“真实感”与“真实”做简单区分,“真实感”多是心理描述,主观色彩浓郁;而“真实”则是物理现象的描述,往往是客观存在。诺埃尔卡洛尔曾对巴赞的“摄影影像本体论”进行批判:“……由于作为物理反应的某种系统的摄影也并不确保客观结果,想要得到可辨性的成果就要求摄影者对摄影机械、布光等等加以调整……因此,现实主义并不能来自这种手段被推断出的‘自动的客观性’,因此,并不存在这样一张自动的客观性。”就此论断而言,无论何种类型的电影,都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真实。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提供给观众真实感,尤其是在类似电影院这样一种相对密闭的环境内,视听观感营造出的空间所带来的真实感更为突出。而这种“真实感”则是通过对电影影像空间的塑造才得以实现的。

3D电影则直接变更了观众以往的客观生理接收方式,更直接、更有效地营造出具有真实感的空间,进而达到“深度知觉”效应,旨在实现观影主体和影片的无缝融合,形成浑然一体的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构造就像是个旋转的离心机器,使我们丧失意识,将我们引向另一个世界并在那里停留。”虽然立体感不如雕塑和建筑,但相比2D平面电影则强烈得多,3D电影的立体成像给人以“跃然纸上”的感觉,前景和后景直接分离,不再像2D通过景深虚化来区别。这种分离效果,既有利于创作者充分发挥艺术创造力,又有利于观影者对影片内容的把握。并且一些抽象的概念也可以通过此效果更为直观地表达。

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简称《少年派》)(2012年)为例:片中择人而噬的老虎,冲破银幕向观众袭来,人们不寒而栗的同时又为少年的命途担忧,相比2D电影更真切地传达创作者的意图。同时,那些在少年眼中色彩斑斓、如梦如幻的大海、星辰,甚为魅惑迷人,这也是3D营造的现场感,亦是通过这些“奇观”直接传达了导演对宇宙浩瀚、人之渺小的理解与领悟;“嘴唇里的宇宙”则是将语言文字和二维空间无法展示的直观感以立体空间呈现出来,瞬间充满无尽的想象力和哲学意味;片中奇幻的岛屿——人性中善与恶的争夺之地,3D数字技术的介人,除了使这个岛屿变得真实可感、如梦似幻,它同样有力地传达了导演的理念。但究竟是何种理念?观众的众说纷纭更是《少年派》在银幕之外延伸出的一道景观。有人说那是少年派虚弱晕厥之后的梦,也有人说那代表少年派心中坚定的宗教信仰幻化成的毗湿奴形象,更有一种解释说那其实是少年派母亲尸体的意象。一部影片竟然可以引发观众对其艺术意蕴层面进行无穷的探索,无论技术还是艺术层面所达到的高度都使《少年派》接近完美。对照在此之前李安的家庭三部曲(《推手》《饮食男女》《喜宴》)里呈现父子、夫妻、同志间在情与理、情于礼中的冲突和纠结,影片试图为人伦和人性寻求平衡之道。中年危机迫使他追求更高理想的平衡,3D为此提供了技术可能,多出的一维拓宽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性与神性的表达空间,于是《少年派》终于接近了亦真亦幻、天人合一的融通境界。由此可见,通过3D技术既带给观影者全新的视觉奇观效果,又展示了导演自身想要表达的美学境界,即作为电影作者,他本人对于宗教、信仰、命运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再如刚刚上映的3D真人版《大闹天宫》,可谓在马年贺岁档赚足了眼球,然而高票房背后似乎并没有贏取好的口碑。美轮美奂的场景和华丽炫目的特效遮蔽了原本可以凸显的人伦情感和情怀的表达;对原著进行的戏剧性改编,反而暴露了创作者捉襟见肘的想象力。与之相比,同样是改编自名著《西游记》的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2013年),虽然在技术上“并不是非常成熟”(周星驰接受采访时说),但却在更大范围内贏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共鸣。唐僧收复河妖的一场戏和高老庄的一场戏让观众不寒而栗,叙事线索之内的许多恐怖元素的使用在3D特效的放大之下让观众有了深刻的恐怖体验。对故事的大幅度改编颠覆了观众心目中对于经典的一贯认知,然而这个打着周星驰喜剧烙印的西游故事,并没有在技术的拘囿里自娱自乐,也没有在忤逆传统价值观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故事的主题植染:万恶皆有根源,恶需用爱感化而不能强治,还是回归了传统的温情路线,而对于唐僧自我牺牲、大无畏等品质的塑造,则是和原著在精神内核上保持了一致。该片还传达出一些佛教观念和哲学观念,比如,唐三藏念“大日如来咒”时出现的佛祖形象大到充斥整个宇宙,正印证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道家观念;最后又出现了一个笼罩宇宙的大佛形象,以一只巨手将造反而叛逆的孙悟空压于掌下,这体现了佛法无边,也体现了真善美对残暴、凶逆的最终胜利,传达了导演认为真善美一定会战胜邪恶的信念,传递了正能量。当画面过渡到宇宙空间的时候,3D技术产生的特殊视觉效果让观众更深切地领悟到导演想要表达的思想层面。

是否蕴含哲理思考和人文光怀,能否引发观众进入宏大的精神世界,恰恰是“为了3D而3D”的充满技术噱头而无视艺术精神的电影和优秀的3D电影之间的巨大差异,也正是这个差异导致了观影体验的巨大反差。

三、后现代视域下3D电彩的美学维度

在新时代背景下,3D电影的审美新特征不仅新颖而且深刻,更能延展表达美学意境。纵观3D电影的形成,始终受到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社会文化中“视觉文化”“消费社会”“后现代转向”等特点都与3D电影自身的特征相契合对接。如今已是“数字化生存”时代,信息最基本的单位是比特(bit),它正逐步取代原子成为人类生活的基本交换物,比特时代的开启意味着数字技术带来的后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电影领域,3D电影美学生成的第一个维度就是技术维度,究其根本原因,都与数字技术的虚拟性特征不可分离。

接下来的维度则在“技术与人”和“人与技术”两者间展开。电影创作者将自己的理念借助于数字技术通过3D电影形式予以呈现,立体影像的客观存在与“浸人式”观影的主观选择,弱化了观众的心理反转,3D电影的立体影像使得人脑内镜像神经元系统在接受视听方面更容易被直接激活,从而使观影者更真切地融入到影片中,甚至于在观影时完成自身与电影人物的角色转换,使得观影受众的精神享受成倍增强,形成“影像与心灵”的碰撞。换而言之就是在场心理的体验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存在感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中所体现的形而上的存在,而是在场主义的在场,是指显明的存在或存在意义的显现。3D电影试图将影院的观影空间与影片所呈现空间两者做缝合,形成迫近、融合、包裹的“场”,这种对艺术在场的渴求源于生理的需求(马斯洛格式塔心理学),数字技术所带来的3D立体电影可谓功不可没。与以往的艺术形式相比,观众不再需要先感受艺术作品的现实空间存在再去理解作品存在的美学空间,不再需要繁琐的精神转化,而是更直接更有效地与作品产生交流与共鸣。

再落脚到“人与技术”的维度,任何技术都是人的技术,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技术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潜移默化地蕴含了人的价值取向;在技术的选择过程中,人类对技术的处理必然依赖自身所拥有的价值。正如让伊芙戈菲所认为的:“技术从来不是中性的,而总是一种个性的投影”。而新时代下的社会状态和文化氛围又决定了技术发展的走向。每一项技术特性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此类技术能够适应契合时代背景下社会文化的需求,如果不能满足和支撑这种需要,则必然在市场经济的选择机制下淘汰出局。其中,社会文化价值中的“视觉文化转向”与“后现代社会的理论批判”对3D电影的审美特性的形塑有着直接性影响。视觉文化的奇观转向由视觉文化之“景观”向“奇观”转变,它是视觉文化转向的延伸。视听媒介占主流形态的当今社会,电影成为人们精神消费的重要阵地,视觉文化进而转向消费社会,电影被标以“符号价值”,以商品的形式被普罗大众消费着。不管是宏观、微观还是超现实,3D电影生动、形象地扩展了观影者的视野,由传统2D形式的“抽象”革新为3D电影的“移情”,在现代和后现代的区分中,视觉性的主导地位作为转向后现代文化的重要标志,使感性得以张扬,呈现出“通灵”的幽吵之感。

起初的3D电影,在短时间内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语言体系和美学特征,以至于逐步沦为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技巧意淫。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G技术的成熟,3D数字技术取代传统技术似乎成为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际上,在文化、艺术等层面3D电影依然受到传统电影既定惯例的强制约束,3D电影本身具有价值负载性。海德格尔认为:“人存在于世界,首先并不是认识事物,而是使用工具,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揭示世界和自身。工具与目的之间相互归属,用怎样的工具就意味着什么样的世界被呈现。因而技术巳非单纯手段,而是世界构造”®。任何技术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负载,体现在本身依照自身的特性诱引、推崇和消解某种价值选择。虽然3D电影能体现出自我美学的倾向性,组构形成了新的审美特征,但也有羁绊和阻隔。如对现实的遮蔽,以《疯狂原始人》(2013年)为例,将数字技术可谓是运用到极致,一颦一笑的人物动作捕捉,一花一草的虚拟情景再现,对“原始人”生活状态的展示无不惟妙惟肖。片中出现很多现实主义的课题讨论,诸如保守的老爸Grug该选择一成不变的方式维持家人安全还是接受男孩Guy的冲击进而选择新的生活方式等,但在此现实过程中都以神迹的出现作为结束,进而抽离现实,在构建的完美虚幻世界中自我游弋,此特点极为有害,大有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嫌。当然在观影过程中,巨幕电影、IMAX技术的介人,使得“浸人式”的观影氛围更加浓厚,多层次地催发观众与影片的互动交流。

保罗莱文森曾提出“玩具、镜子、艺术”三阶段论®,3D电影一旦跌人炫技把玩的泥潭,长此以往便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毫不夸张地说,甚至会重蹈覆辙。这种忧虑并非空穴来风,进一步讲,3D电影即便再调动各种手段,纵使观众所沉浸的空间再逼真,也依然是沉浸在创作者意图指引下的“空间”,3D电影在把产生于人们思维中的想象力现实化的同时也限定了人们本身想象力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数字技术为3D电影引人了“真”的维度,使得所有3D电影都共享着同一种“真”,技术上的“同质化”,使得2D平面电影时期的“百家争鸣”趋于向“一家独大”发展,进而将原本多样性的审美带人单一的同质化的境遇。从这个角度上看,3D电影并不会取代、淘汰2D电影。

四、结语

3d数字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4月24日―26日,卡梅隆和他的团队来中国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又把这股风向中国。很多人都在思考:卡梅隆的3D技术究竟有什么独到之处?中国也拍了3D电影,在技术研发方面,国产电影与卡梅隆会亲密接触吗?

最成功的“新瓶装旧酒”

“3D版《泰坦尼克号》最终的票房肯定会超过10亿元人民币。如果以10亿票房计算,这部花费1800万美元重新进行3D制作的《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市场将有望获得900%的溢价收益。” 清科资讯分析师张亚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重映的经典国产动画片《大闹天宫》也大打3D特效牌,在贺岁档收获了4000万元票房,这一成绩超过很多国产中小影片。“3D效果会让影片更有深度,从技术层面,3D技术将给电影导演的表达插上翅膀,为电影故事加分,为电影的商品价值增加筹码。”卡梅隆这样解释3D的优点。他认为,全世界的观众之所以热情拥抱《泰坦尼克号》3D版,是因为他们得到的是一种达到极致的观影体验。让观众体验当时的情景,感同身受,是一种技术创新。

卡梅隆团队的摄影师文斯・佩斯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完成电影《阿凡达》后,卡梅隆团队就开始着手《泰坦尼克号》从2D到3D的转身。“卡梅隆12年前他就开始研究并制造3D数字摄影机,拍摄过很多3D影片,对转制的3D影片效果有很严格的要求。”他告诉记者,《泰坦尼克号》拍摄时根本没有数字母带,所以得先清理影片中的噪点,让片子看起来像新拍的一样,然后再进行3D转制。此番转制3D,每个分镜头都经过了重新设计和考虑,300多位工程师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我们3D技术的优势在于,在技术修复中还加入了技术创新。卡梅隆要求,转制为3D版本后,影片效果要像原本就用3D摄影机拍出来的一样。而团队中的计算机工程师,需要把影片中每个物体的轮廓、形状和每个人物脸部的轮廓勾勒出来,并放在正确的位置和深度,然后再进行画面无痕处理。” 文斯・佩斯介绍。

“美国技术的先进之处在于,他们在亮度、清晰度的处理方面优势明显,同样是3D修复,我们之前也将《倩女幽魂》、《新龙门客栈》 打出怀旧牌,但在技术上还是差了一大截儿。最关键的是,国产电影原本就没有《泰坦尼克号》似的震撼,拍摄的时候就缺乏特别突出的视觉效果,即使跟风修复3D版,也不可能取得类似的票房成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旭光告诉记者。

中国影人摩拳擦掌

《泰坦尼克号》3D版在国内票房告捷的好消息,让很多国内导演和制作机构想尝试这块诱人的蛋糕。

“我接下来几部电影作品都打算拍成3D的。今年7月份会先开拍《狄仁杰前传》。当年我拍摄时就曾经想过拍成3D,但那时技术等各方面都达不到标准。我后来深入了解、学习了3D技术,拍摄了3D《龙门飞甲》。”著名导演徐克在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论坛上透露。同时,博纳影业老板于冬也宣布近期将拍摄3D版《林海雪原》。“我觉得会非常刺激,这是一部拿着枪的武侠片,3D影片在中国会越来越受欢迎。”于冬信心十足。

万达院线一位经理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3D银幕占比甚至高过美国,3D电影远比普通电影收益更大。据统计,截至2012年4月,我国已拥有2K数字银幕9658块,其中6770块支持3D立体放映,银幕数在全球排名第二。

“虽然3D电影在中国有可观的市场,但是要拍好3D影片,技术难度和资金投入都非常大。《变形金刚3》3D版本光制作费就比2D版本高出3000万美元,这已经相当于国内一部大制作影片的总成本了。”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研究员、电影评论家高小健告诉记者,他并不看好3D这项新的电影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目前中国以第六代导演为主,比起技术和艺术结合成熟的好莱坞导演,他们中很多人还不具备制作3D电影的能力。

“3D电影在拍摄手法和取景角度等专业技术方面与2D电影的差别挺大的。无论在构图、摄影、剪辑、电影语言的美学上,都不一样。2D影片中会有很多前景,但对3D影片来讲,这种做法可能是危险的,前景摆放一块石头,可能会影响到将来放字幕。字幕与观众脸的距离需要让人舒服,如果字幕很近,脸很远,看起来就会很吃力。”中国制作3D最成熟的导演徐克坦率承认国产3D电影存在的技术瓶颈。

卡梅隆期待与中国合作

虽然国产3D电影在技术层面遭遇“瓶颈”,但是卡梅隆还是对中国未来发展3D充分信心,此次北京行受到的追捧更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市场的诱惑。

“中国作为新兴电影市场,其原有的电影银幕基数不大,数字银幕都是全新安装,不是像美国那样对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因此放映商积极性更高,实施数字化、进行3D升级的阻力也较小。同时,中国观众对3D电影很有热情,因而对整个3D电影以及电影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力。而且中国整个影视产业正在进入黄金时期,3D内容会被越来越多的观众所接受,当务之急是要制作更多高质量的3D内容满足观众需求。”卡梅隆说。

3d数字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如同穿越时空般,一座原属于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城贝尔神庙的凯旋门在今年4月19日赫然出现在英国伦敦的特拉法加尔广场。

然而在去年10月,这座有着近两千年历史的凯旋门与它所在的贝尔神庙遗址已经被极端宗教组织“伊斯兰国”(ISIS)炸毁。

贝尔神庙位于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东北部沙漠之中,作为世界重要历史古迹之一,曾经一直是该国的主要旅游胜地。随着叙利亚战争的爆发,占据于此的ISIS开始基于意识形态和宣传的目的大肆摧毁这里的世界文化遗产。2015年8月,守护帕尔米拉古城40年的考古学家哈立德・阿萨德也惨遭ISIS斩首。而在ISIS于2015年2月的影片中,武装分子正大肆摧毁伊拉克摩苏尔博物馆内超过2000年历史的古代亚述和阿卡德文物,引起全世界愤怒的声讨。

矗立在特拉法加尔广场的凯旋门,似一座无言的纪念碑,诉说着ISIS的暴行,唤起人们对暴力的反抗。

这座高5米的凯旋门是被毁原件的2/3大小。虽然只是复制品,但是其形状、比例和表面纹饰却和原件如出一辙――已经荡然无存的文化遗迹得以逼真地“复活”于世人面前,这得益于3D技术的综合运用。研究人员首先根据原始3D数据制作出数字模型,在埃及大理石上打印出粗略的结构,再使用大型机械手臂在表面进行3D雕刻,刻画出所有的细节。继伦敦之后,这个凯旋门还将巡展至纽约和迪拜,并有望“回到”帕尔米拉。随着ISIS的撤退,叙利亚文保部门甚至大胆宣称,所有被破坏的古迹都可以在5年之内重建完成。

贝尔神庙凯旋门的重生,展示了3D数字手段在保护文化遗迹方面的潜力。复建凯旋门所使用的原始图像来自“百万图像数据库”项目,由英国的数字考古研究所(IDA)发起。基于2001年炸毁阿富汗巴米扬大佛的前车之鉴,当IS逼近帕尔米拉古城的时候,IDA意识到ISIS很可能也会对这里的文化古迹造成毁灭性破坏,因此他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将3D摄像机分发给当地的志愿者,对文化遗迹进行记录。

IDA旨在将数字图像和3D打印技术等新科技手段,推广应用于考古学、金石学、艺术史和博物馆保护方面,使其成为保存人类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方式,记录受冲突和自然灾害地区的文化遗产。

与之类似,网络众包项目Rekrei的发起,旨在帮助同样惨遭ISIS毒手的伊拉克摩苏尔博物馆重建。Rekrei即世界语的“重建”之意。在摩苏尔博物馆被毁之后,这个项目开始向全球的用户征集摩苏尔博物馆的图片,无论是专家、游客或任何人都可以提供数字图像,以帮助创建文物的3D模型,通过数字化复原的形式,最终建设一个虚拟博物馆,提供一种数字化的文化遗产保存。这一倡议很快得到了来自全球的积极响应,在学院、企业、媒体和公众的大力支持下,项目平台迅速于2015年3月上线,在网站上有网络用户创建的各种已损坏文物的3D模型。以此为基础,Rekrei将项目范围扩大到其他被人力介入和自然灾害而损坏的纪念碑、博物馆和文物,以帮助保护全球共享的人类文化遗产。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因地震遭受重大破坏之后,Rekrei也尝试协助对旧城中心的杜巴广场进行数字重建。

在新媒体艺术家Morehshin Allahyari看来,重建和分享被ISIS损毁的文物的行动就是对ISIS暴行的一种反抗。通过使用3D建模和3D打印,她创作了《物质猜测:ISIS》系列作品,不仅重建了12件被损毁的摩苏尔博物馆文物,还在每件打印的物品中放入了一个U盘或内存卡,里面储存了有关这件作品原作及其被毁地点的所有信息,包括图像、文字、地图和视频等形式,使得最终的作品就像一个封存起来的时间胶囊,等待着未来文明去开启。同时她也在寻找能够接受这些资料的数据保存机构,让公众可以免费获取这些数据,自行把它们打印出来。

3D打印复制时代

制作重要藏品的复制品一直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可以取代原件作展陈之用,复制品也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可供那些无法前往博物馆的学生或公众获取相关信息。这一任务目前开始被效率更高的3D打印技术所取代,而大量3D数据分享平台的出现,也极大地挑战着博物馆对复制品生产的权威地位。

公众现在可以直接从在线3D打印社区获得他们所需要的3D数据,自己打印文物模型。2014年启动的“扫描世界”在线项目收集有3000多件世界各地文物的3D模型,包括艺术史上那些最著名的雕塑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罗丹、贾科梅蒂等人的作品,可供公众免费下载打印。该平台旨在向普通的观众传播文化,为教育,保存和利用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在使用3D技术、并且使博物馆藏品和科学标本更广泛地适用于公众使用和研究方面,美国的史密森尼学会无疑是世界博物馆界的领导者。

2016年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47周年,美国的史密森尼学会在这天了其收藏的阿波罗11号指挥舱“哥伦比亚”的高分辨率3D扫描模型。这款模型可以在史密森尼学会专门的数字网站上下载和3D打印。

早在2013年,史密森尼学会就推出了史密森尼X3D项目,内容包括一个在线的3D浏览器和一系列重要藏品的高清3D模型。该项目允许任何人以数字化和3D打印方式去探索其收藏中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藏品的细节。史密森尼学会数字化项目办公室主任Günter Waibel曾经说,“史密森尼X3D浏览器和这些初步扫描的藏品是我们的第一步,来展示这种技术将如何改变史密森尼及其它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工作。”

在史密森尼X3D的浏览器上,用户可以自行从不同角度旋转、观看和研究物体,也可以进入专业讲解的藏品介绍之旅,获取更详尽的知识。在目前上线的50余件高清3D模型中,包括猛犸象骨架、六世纪中国的卢舍那佛雕像、美国内战期间的林肯头像雕塑、莱特飞行器、埃尔哈特的飞行服、18世纪意大利佩尔戈莱丁风格的侧椅等文物、科学标本和标志性的设计作品。这些3D模型都可供个人和非商业用途下载和进行3D打印。

史密森尼学会用这些模型展示了3D扫描、3D成像和3D打印技术的潜能,经历上千年岁月沧桑的卢舍那佛雕像,虽然已经失去了头和手,但是精细的雕刻依然存在,只是在肉眼条件下已经很难辨认。经3D扫描后生成的图像上,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佛像身上描绘的近250个形象,代表着佛教义中的精神宇宙。

这些3D模型的开放对于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教师们可以下载数据,使用3D打印的方式创建精确的复制品作为教具。不同层面的用户,无论是研究者、科学家、设计师、教育者,还是普通公众,都可以通过这个项目来获得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探索。

X3D项目是史密森学会全面努力提高其藏品的保护和利用的核心,也是提供给公众的一个宝贵的学习工具。即使如此,数字化对于史密森尼学会而言仍是一个巨大挑战。作为拥有19座博物馆、9座研究中心和1.37亿件艺术品和标本的世界博物馆“巨无霸”,它目前只有1%的展品能被展示。据估计,即使每天24小时不停工作,把史密森尼学会所有藏品数字化的时间需要超过260年的时间。史密森学会目前的初步计划是把约10%左右的藏品优先数字化。

数据伦理:改写博物馆规则

虽然博物馆界都在积极地拥抱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机遇,然而对于3D数据的分享却并不都像史密森尼那样积极乐观。2016年2月,德国艺术家Nora AI-Badri和Jan Nikolai向公众免费了他们制作的纳芙蒂蒂头像高清3D数据模型。他们声称,在这个名为“纳芙蒂蒂黑客”的行动中,他们在没有获得收藏该文物的柏林新博物馆许可的前提下,秘密地使用Xbox的Kinect对这件文物进行了3D扫描,然后再交给计算机专家进行处理,从而获得了这件文物的高清3D模型,这个成果可以被世界各地任何人免费访问、学习、打印或重混。

纳芙蒂蒂头像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这个被视作埃及历史上最美王后的头像在1912年被德国考古学家在埃及发现并设法带回德国,1924年在柏林新博物馆首次展出。埃及政府从那时起就不断提出归还要求,却一直遭到德国政府的拒绝。据说,柏林新博物馆已经为这件藏品创建了详细的数字扫描文件,但是并未对公众公开。

Nora AI-Badri和Jan Nikolai把他们的“纳芙蒂蒂黑客”行动视为对这一历史问题的回应。他们宣布,纳芙蒂蒂头像的3D数据以知识共享协议(Creative Commons)的方式在网上,这套数据是有史以来公众能获得的纳芙蒂蒂头像的最精确扫描。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对博物馆实施了一次“抢劫”,提出了文化物品的归属和拥有概念的问题,其意图是使文化物品能被公开访问。

“数据泄露是这个对抗叙事的一部分,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旨在激活这一文物,启发人们对今天的状况作一种批判性的重新评估,消除在德国对占有物的殖民式理念。”两位艺术家说。

3d数字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于3D电影

3D指的是三维空间,D是英文Dimension的首字母,即线度、维的意思,3D电影即立体电影。

1839年,英国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根据“人类两只眼睛的成像是不同的”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立体眼镜,这种立体眼镜能够使人的左眼和右眼在看同样的图像时产生不同效果,今天3D眼镜也是在这个原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而来的。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胶片3D电影《爱情的力量》拍摄完成并在影院放映,这是3D电影的首次商业化运用。在1941年,米高梅公司又拍摄了3D电影《第三维度的凶手》,成为当时影响力最大的3D电影。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3D电影的发展停滞起来,直到战后才慢慢恢复。1952年,第一部彩色3D电影《勃瓦那的魔鬼》率先面世,这标志着3D电影迈入了彩色时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惊悚、恐怖和情成为3D电影的主流题材,题材低俗导致3D电影在这一阶段饱受各种批评和质疑,这一时期被称为是3D电影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泡沫时期。1962年,我国的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中国第一部3D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后来又陆续出现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

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数字摄影技术和IMAX放映系统的数字化发展,3D电影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进入数字3D时期。其票房大热让片商看到了3D电影的巨大潜力,这之后,数字3D电影制作和放映技术日臻成熟,数字3D电影的数量和质量都不断提高。2009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3D电影《阿凡达》在全球各国陆续上映,27.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使其成为影史票房第一的电影,数字3D技术使得立体电影迈入了历史上的第二次黄金发展时期,中国电影人也在以美国为首的数字3D电影浪潮的熏陶和刺激下试图将这些新技术转化为行业发展和竞争的新契机。

好莱坞:数字3D电影不遗余力的推广者

自从人类发明了电影,世界最核心的电影工业基地――美国好莱坞就一直热衷于利用技术手段吸引观众、增加收益。无论是彩色片、宽屏幕或者环绕立体声,这些技术都是为了吸引那些准备把金钱花在其他娱乐媒介上的观众。在2007年至2009年以美国为发端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产业均遭受了严重的打击,投资者们的热情和金钱不断从电影产业抽出,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容乐观的同时,电影产业还受到了正在崛起的电脑游戏、网络电影下载、家庭影院以及其他娱乐方式的挑战,许多往日的电影观众正在从影院悄悄流失。怎样才能重拾投资者的信心?怎样才能把观众重新拉回电影院呢?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商和放映商们把希望寄托在了新技术上,希望数字3D电影的复兴能够重振整个电影产业。

在过去的几年中,数字3D电影的试水似乎真的给好莱坞带来了些许希望:2007年2月,迪斯尼动画公司发行了3D电影《米莉演唱会纪实》,被评为好莱坞2007年最意想不到的票房黑马;2008年7月开始上映的《地心游记》,截至2008年12月,22周的全球票房即达到2.4亿美元;2008年11月公映的迪斯尼又一3D动画电影《闪电狗》上映近12周就获得了2.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2009年1月开始全球上映的《阿凡达》则以27.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一举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十多年前缔造的票房神话,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商业电影。

随着电影院的日趋数字化以及更多的3D影片涌向影院,梦工厂动画公司的CEO杰弗瑞・卡森博格大胆宣称影院观影的3D时代已经到来了。卡森博格相信3D技术可以增加去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人数,他指出:“近50年来,没有比3D电影更好的机会能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把更多的观众拉回电影院。”①好莱坞梦工厂和迪斯尼在2009年先后宣布以后出品的动画影片全部采用数字立体格式。相信好莱坞电影投资人看重数字3D电影不仅仅是因为它可以把更多的观众带回电影院,而且是因为观众往往愿意支付可观的额外的费用来观看3D电影。

进入2010年,好莱坞数字3D电影呈现出井喷发展之势,已经上映的有《诸神之战》、《怪物史莱克4》、《玩具总动员3》、《猫狗大战2》和《生化危机4》等,正在加紧制作等待排队上映的有《纳尼亚传奇3》、《格利佛游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功夫熊猫2》、《绿灯侠》《赛车总动员2》、《快乐的大脚2》和《马达加斯加3》等。

数字3D电影的生存优势

受众:数字3D电影为我们带来了更接近真实的感官体验。数字3D电影之所以吸引越来越多的受众走出家门、进入专门的影院观影,就在于它让观影者感受到了其他电影播放媒介所不能达到的视觉体验。数字3D电影相对普通的胶片3D电影,其画面更加柔和,色彩分明并稳定,无明显重影,亮度高;与数字2D电影相比,其观赏效果更加新颖,有强烈的立体感,更能调动受众的感官,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仿佛身临其境。可以说,数字3D电影使得观众不再是以前坐在沙发上被动的看戏者,而是能够启动周身感官融入影片的体验者和参与者。《阿凡达》导演卡梅隆最近就3D电影的发展前景接受记者访问时也强调了这一观点:“立体电影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电影的感染力,因为电影就是要让人暂时把幻觉当做真实,立体电影能更好地达到这种效果。一部立体电影让你融入到场景中,这会极大地增加你身体的投入感和参与感。如果用核磁共振仪比较看立体电影和2D电影时头脑的反应,我相信立体电影会激发更多的头脑反应。”②对于受众来说,观看电影能让其恍若进入真实的故事情境,体验并参与故事角色们的“生活”,这绝对是极具魅力的。其实,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来讲,立体电影发展到极致,就是创造一个完全拟真的人类世界,数字3D只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数字4D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将会引领电影朝着更真实的人类世界进发。

制作方:数字3D电影利润空间更高,而且能够更好地遏制盗版。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吸引好莱坞诸家电影公司积极投资制作数字3D电影的最大动力。3D电影的门票价格通常比普通电影高出50%以上,拿票房神话《米莉演唱会纪实》为例,该片尽管只在全美683块能够播放3D电影的银幕上投放,但首个周末就获得了3130万美元的惊人票房,这个数字与普通的2D影片比较起来要高出许多。今天,好莱坞许多大范围放映的2D电影,即便投放在3000块银幕放映,首个周末也只能获得1500万美元左右的票房。可见,同样的影视题材,如果制作成3D影片,的确能够获得更可观的利润。除了“开源”――吸引更多观众、提高票价获取利润,有效地“节流”也是提高利润的法宝,数字3D影片不仅可以节省昂贵的传统胶片的洗印和运输费用,而且无形中解决了一个长期以来困扰电影产业健康发展的问题――盗版成风。上世纪,电视机和影碟机的兴起曾让好莱坞一蹶不振,眼下网络下载与盗版似乎更让人头痛。尽管在家用播放器领域,出现了高清规格,但高清电影早已被网络黑客们破解,只要网络带宽足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下载到原本很昂贵的高清电影。“目前,我们公司每年会因为全球各地的盗版而损失25%的收入,其中90%的盗版,是因为有人在电影院里偷拍造成的。”作为盗版电影的最大受害者,梦工厂动画公司的CEO卡森博格对曾经难以有效遏制的电影盗版行为深恶痛绝。但3D电影无法用普通的摄影机偷拍的技术让卡森博格看到了3D电影的又一大优点,他说:“你无法从电影银幕上偷录3D电影,这个主意不仅能一举遏制盗版,还能将我们的商业利润提高20%。”③

中国3D电影的商业化现状

市场潜力无限,影院支持力度大。尽管中国电影市场排在世界第10位左右,但3D电影市场却已经高居世界第二。笑傲全球影坛的《阿凡达》,其27.3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总收入中有12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影迷贡献的,这之后,好莱坞3D电影纷纷排队等待进入中国市场,国产3D电影也加足马力开始制作。由此可见,在数字3D电影的推波助澜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的电影市场。在数量庞大的观影人群的刺激下,中国影院纷纷上马3D银幕。在2008年《地心历险记》上映时,内地的3D银幕总数为100块左右,《大战外星人》、《冰河世纪3》、《飞屋环游记》、《阿凡达》等3D电影的轮番轰炸,直线提升了3D银幕的分布数量,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内地3D银幕已超过1500块,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由此可见,中国发展数字立体电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放映条件。

国产3D电影票房惨淡:故事内容和制作技术有待进一步提升。在2008年3D电影渐渐成为关注焦点之后,中国也开始了数字3D电影的尝试,从2009年8月25日上映的《乐火男孩》开始,《齐天大圣前传》和《麋鹿王》、《苏乞儿》先后上映,2010年9月上映的是号称投资近一千万美元的《堂吉诃德》,《喜羊羊与灰太狼3》于2011年贺岁档上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经典老片也正在酝酿3D化,如《新龙门客栈》、《美猴王》等,据业内人士预计,5年之内,中国的3D电影将与传统电影平分天下。从数量上看,国产3D电影大有赶超好莱坞之势,但是从商业角度出发,国产数字3D影片的票房收入却不容乐观,2009年上映的3部国产3D电影《乐火男孩》、《齐天大圣前传》和《麋鹿王》票房分别是250万元、450万元和210万元。票房惨淡归根结底是因为故事内容不够吸引人、制作技术太落后。《乐火男孩》号称“中国第一部3D电影”。但这部国产数字3D电影在两方面受到诟病,一是认为片方为了卖弄3D技术,生硬地加入长段歌舞情节,使得影片故事情节不连贯;二是影片制作技术粗糙,片中甚至出现了一些模糊不清的镜头,故有人称之为“山寨3D”。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3D影院建设步伐已经与世界同步,但是3D电影制作技术还没有准备好。所以说,中国电影业要抓住数字3D电影发展的契机赶超欧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之外,还要在技术上不断提升,而要提升技术,最根本的就是培养和储备相关技术人才,人才竞争才是未来电影产业的竞争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3月23日,中国影视数字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影才计划”启动。④这是一项旨在培养亚洲一流电影人才的计划,计划由四个互助支持的部分组成,为全面实现中国数字影视高级专业人才的有序培养、选拔、认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结语

如果把默片算作电影的1.0形态,有声电影可以算是2.0,彩色片算是3.0,那么3D电影就是电影4.0版。电影史上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为观众带来了更丰富的体验,数字3D电影的出现无疑是电影的进步。

对于3D电影的未来,目前世界最大的数字3D技术提供商Real D的CEO刘易斯有这样一个幽默而恰当的预测:“如今有多少家庭还在使用黑白电视机?一旦你看过彩色之后,你不会再想回到黑白时代,我相信观众们看过3D电影之后也会渐渐不再想回到2D画面的时代了。因为我们用肉眼观察的世界是有纵深度的,而非3D的电影是无法复制和捕捉这样的镜头的。”⑤

注 释:

①徐红:《好莱坞步入3D电影新时代》,《观察与思考》,2008(13),第54~55页。

②刘铮:《卡梅隆畅谈“立体未来”》,《新京报》,2008年4月15日。

③曹卫国:《3D:又一场电影革命》,《环球》,2009(3),第23~24页。

④中影培训基地:《“中国影才计划”暨中影数字艺术专业人才高校联合培养基地正式启动》,http://省略/,2010年3月23日。

⑤魏布宝:《3D电影大势所趋 10年后摘掉眼镜轻松观》,http://省略/,201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