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家傲李清照

渔家傲李清照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第1篇

学诗谩有惊人句的前一句是我报路长嗟日暮。该句出自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整句词的意思是: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隐寓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作者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奇妙的设想,倾述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音调豪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来源:文章屋网 )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第2篇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篇目之间很难形成有机联系。当今课改先锋人物——重庆市特级教师王君,对本课实施以“主问题”引领的主题整合式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较成功的创新探索,受到一致好评。王老师这堂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教学核心环节,概括起来有四步:第一步,学生自由朗读五首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可以怎样将这五首词简单分类(学生讨论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第二步,细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为何而愁,哪个女子更愁(学生细读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第三步,细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谁的愁最重,谁的愁稍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加以分析);第四步,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各自表现手法有何不同(侧重从词风区别,引领学生体悟)。在主问题的统领下,学生以词与词比较为阅读探究的基本模式,通过比读、分析顺利完成本课学习目标。对《望江南》和《武陵春》两词中主人公情感的理解,对《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三首词作所体现出的诗人的壮志豪情以及五位诗人两种不同的词风,都做到了细致准确的分析和判别。

综观全课,本课教学以一个主问题,分四步展开,学生在研读品味中不断深入探究,对五首词的认识和理解是完整全面的。其意义在于: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整合,避免了教学零打碎敲;追求生成性课堂,促成教学策略整合,避免了教学形式的单一呆板;注意文本细读,促成学生理解力与阅读能力的提高,避免了教学内容空洞浮泛。

对于《词五首》一课,除了上面所举王君老师侧重于理解性主问题设计的教学法,从其他角度同样可以设计有利于教学的主问题。

1.从品析的角度。可以设计这样的主问题:《望江南》与《武陵春》两首词中,主人公的所见、所思有何异同;《渔家傲》《破阵子》两首词中,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又有何异同?以此引导学生深入品析诗歌语言和意境之美,准确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并逐步学会在品味比较中鉴赏诗词。

2.从探究的角度。如设计“用对联的形式概括《江城子》和《破阵子》两词的主题”的主问题,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够提升其阅读体验和审美境界。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第3篇

一、 “桂花”未必是“月华”

唐代王维有首五言绝句《皇甫岳云溪杂题・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首句中的“桂花”,在高校文科教材《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注云:“古代神话说月中有桂,所以桂往往成为月的代称,如月魄称桂魄。桂花,即月华。花、华同。”

桂花,可以用作月的代称,朱注的说法原本是有根据的。但置于王维这首具体的诗句中,就未必代称“月华”了。按朱注的说法,首句已言“月光照亮了大地”,第三句再言“月出惊山鸟”,区区20字的绝句,两次言“月”,不仅重复累赘,更且先后倒置,有违章法。大诗人王维,应不会有此败笔。

在朱注中,也许认为“八月桂花开”,春天何来桂花?殊不知桂的种类很多,常见秋季开花的是“丹桂”,另外还有肉桂、月桂等,开花就不限于秋季了。如梁代范云《咏桂诗》云:“南中有八树,繁华(花)无四时。不识风霜苦,安知零落期。”所咏之桂,民间又称之为“四季桂”。南京中山陵园区内,所植之桂,有春季开花的,南京人又习称之为“春桂”。

值得考虑的是,桂木多见于淮河以南地区,黄河以北地区则难以见到。皇甫岳的云溪山庄,位于何处,今虽不可考,但据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其余四首诗所描述内容可知,云溪山庄内,有“红莲”“绿萍”“鸬鹚”等风物,自然也应当有“桂花”了。

二、 “蓬舟”即“篷舟”

宋代李清照《渔家傲》词“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句中的“蓬舟”,常见的解释有两种:唐圭璋、潘君昭、曹济平《唐宋词选注》释作“开往蓬莱的船”,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释作“状如飞蓬之舟”。二注置于李词,似乎都能讲得通。但唐注以“蓬”作船名,略近似现代客轮航班之称,既不见于古代的现实生活,也不见于神话传说,有涉附会之嫌;徐注以“飞蓬”作喻,殊不知枯后根断而遇风飞旋的蓬草,在文学作品中从来不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况且二注都没有标举书证,李的“蓬舟”,则成孤例,所以都不足为训。

其实李清照笔下的“蓬舟”,即“篷舟”,“蓬”同“篷”,并无太多的深意。这种通假的说法,也并不是李清照的首创。西蜀花间词人李,就好以“蓬”代“篷”。如其词《南乡子》:“谁同醉,缆却扁舟蓬底睡。”又如《渔歌子》:“水为乡,蓬作舍。”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第4篇

姜太公钓鱼的方式特殊: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挂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姜太公此时年老穷苦,但他不是个平庸之辈,为何一直贫穷困苦呢?如果只图“将身货与帝王家”,获得封妻荫子,他早就发达了;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他渭水直钩垂钓,钓的是机遇良缘,钓的是圣主明君。用现在流行话说,姜太公钓鱼可称为“行为艺术”,事实证明这场“行为艺术”达到了预期效果,他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如鱼得水的他在耄耋之年终于大有作为了。《诗经·大雅·大明》中写道:“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尚父(即姜子牙)”指挥若定的神气溢于言表。《封神演义》作者许仲琳的《姜元帅赞》“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运筹帷幄欺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亘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更是对姜太公一生功绩给予了高度概括与评价。

相比之下,孔子要痛苦多了,从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终不见用,甚至被当时一些人视为迂腐而不切实际的理想家。那么面对实现夙愿的姜太公,孔子怎能不感慨万千?《孔丛子·记问》记载的故事或许有所启示。楚王使使奉金币聘夫子。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行矣。”遂请见,问夫子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孰与许由之贤?”夫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天下者也,然今世无文王之君也,虽有太公,孰能识之。”

古代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很多,但能像姜太公这样耐得住寂寞、懂得选择时机的人却不多见。几百年后“三顾茅庐”难道不是“姜太公钓鱼”的翻版吗?再看姜太公的处境,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睿智。年过古稀、贫穷困苦又还没什么作为的人若贸然去见周文王恐怕会自取其辱,“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他先发制人,取得胜利。李白《行路难》里说“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李白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1]李白喊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与乐观。但不知李白最终是否明白:主动积极追求功名可能会更加艰难,像姜太公这样韬光养晦反而更容易赢得关注,获得成功。

二、庄子:“持竿不顾”,钓的是无为洁净、逍遥自由

濮水边垂钓的庄子没有姜太公那样潇洒。他槁项黄馘,饥肠辘辘。但“这则记载在《庄子·秋水》篇中的故事,不知会让多少人暗自惭愧汗颜。这是在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洁静的精神,又由这种洁静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2]

《庄子·秋水》中记载: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面对楚王的盛情,只要他一转身,就可以得到别人梦寐以求的一切。可是他轻轻松松拒绝了在别人看来是千载难逢的机会,选择了粼粼的濮水和从容的游鱼,选择了无为洁净的人生,超凡脱俗,孤标傲世。庄子的垂钓,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垂钓,虽然他需要的可能只是一条果腹的小鱼。可是他宁可像一只乌龟拖着尾巴在泥浆中活着,也不愿让高官厚禄来束缚自己,让凡俗政务使自己身心疲惫。虽然他生活很穷困,在道德上却非常富有。

庄子说过“道之真以治身”,就是说,道真正有价值的地方是用来养身的。上面的对话就集中体现了庄子这一思想。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因此他拒绝了权势的媒聘,一心想他的《逍遥游》了。

三、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钓的是清高孤傲、永不妥协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凡读过柳宗元《江雪》的人都会折服于钓者的那种在逆境中的倔强态度、宁静超脱的心境和孤傲狷介的个性。这几乎成为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家园。

著名学者朱子刑认为:“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渔翁独钓寒江的意义在哪呢?“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的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些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3]

确实,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发起了一场除弊兴利的革新运动——“永贞革新”。他们以强国富民为宗旨,罢免贪官,严禁宫市,改革税制,削弱藩镇。这些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宦官、藩镇和地方豪强等保守势力,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体制,完全符合广大劳苦黎民的愿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可惜只维持了短短的146天,“永贞革新”便以失败告终,革新派成员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柳母卢氏来永州不到半年就不幸去世,柳的住所又连遭火灾。灾祸纷至沓来,诗人无限愤激感伤,悲苦异常,《江雪》一诗就是在这种特殊背景下写成的。

渔家傲李清照范文第5篇

摘 要:本论文以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英译本为例,阐释翻译过程中三大主体间的互动和对话对译文最终形成的影响。本文着重强调翻译各主体及主体间的对话对译文生成的影响,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共同参与的以文本为题的一场对话,以此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参与模式。

关键词:主体;主体间性;对话;《声声慢》;

引言

纵观西方翻译研究史,翻译研究走得是一条与西方文论大致相似的道路:从作家中心到作品(文本)中心、再到读者中心的两次大转移。尽管更新了自身的研究视角,扩展了其阐释维度,但仍然无法摆脱一个某种类似于盲人摸象的尴尬。在这场作者、译者、读者与文本进行的对话中,译者和读者的话语角色并不是单一、静态的,而是复合、互补的。

一、主体、主体间性与翻译

有了主体才存在主体间性,因而才会有任何意义的交流。由于这种主体创造性立足于“间性”,故其必然会牵涉主体与另外一些(或某个)主体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与相互认识。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主体的创造性以及独创精神,那是作为人的译者所必须体现出来的意识或动态;同时在肯定主体的基本创造性这一基础上,重视翻译主体间性的作用。

二、主体间性相关哲学理论

从哲学本体论意义上说,主体间性中的生存不是主体的构造,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征服,而是自我主体和对象主体间的交往、对话。[1]人文科学关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把对象世界,特别是精神现象看做主体,并确认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间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性。此外,达默尔的解释学把解释活动看作一种主体间的对话和视界融合,即蕴含于文本中作者初始的视野与对文本进行解读的理解者现今的视界交融在一起,从而使理解者和理解对象都超越原来的视界,达到一个全新的视界,进而给新的经验、理解和对话提供了可能性。[2]

三、《声声慢》十四叠字英译分析

作为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杰出的女性作家,李清照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杰出代表,甚至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份宝贵的文化财产。中国译者向西方世界介绍和推广李清照除了折服于其词作高超的艺术性外,更带着一份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唐安石是西方李清照词英译中唯一一个用韵体译诗的译者,也是唯一一个精通汉英两种语言的译者,翻译了李清照的三首词(《声声慢》《如梦令》《渔家傲》),收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中心出版的《英译中诗金库》。[3]他在译诗中试图用英语诗歌中的各种表现手段进行对照运用。译文如下:

I pine and peak

And questless seek

Gro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

An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

Flesh chill"d

Ghost thrilled

With grim dart

And keen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

唐安石认为,词开首十四叠字最为绝妙,他借用莎士比亚的peak and pine,把首句译为pine and peak,意为“日益消瘦”(The “pine and peak” of the first line is reminiscent of Shakespear"s "peak and pine", meaning "waste away")[4]一方面,译者加入了主观诠释;另一方面,译者在注释中明确其出处,英语读者会产生阅读亲切感;当然把peak和pine换掉顺序更多的是为了行末押韵之故。唐安石认为翻译中国古代诗词,译者应该努力寻求与原诗相类似的、古雅的词汇进行表达,翻译《渔家傲》中他运用了许多这类英语固体诗词汇来,如morn, whither, poesy, scarce, myriad, Faery。

为了模仿十四叠字所营造的音响效果,所有的中西译者都选择并组合了其中的一些带有声音象征发音的单词以传达原诗作者无穷的愁苦,如search,seek,chill,dis-mal,forlorn,desolate,dreary,mournful, miserable,gloomy。对于原诗中叠字的处理,有的译者采用一英语单词对应原诗中一个音节的方法;但是也有部分译本不强求这种对应关系,只不过其句式运用相对繁杂。其实,不仅是声音效果,许多译者在译诗的形式结构上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创等等。

四、主体间性的译学研究意义

在文化之内,“间”始终是人在原初存在规划妥当的那个范围之内进行的思考和建树的结果。[5]由于主体一定是在面对面的态势下形成它们的“间性”的,所以这种对立不仅是方向的对立,而且意味着思想向度的不一致;即牵涉到的各方在思想上是以各自的出发点为基准,投身这种交流的。主体间性理论对翻译主体研究的贡献在于它提出了翻译主体应有的本真存在,在并不否认翻译主体性存在的同时,建立译者主体与其他主体的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共在。

相关期刊更多

教育测量与评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

家庭与家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家庭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