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家宴

渔家宴

渔家宴范文第1篇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赫哲族生活在山青水秀,河汊纵横地区,为渔猎经济提供了便利的自然环境。过去民间所说的“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对赫哲人民浪漫生活的真实描绘。现在沿江而居的赫哲人仍以渔业为主,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捕鱼好手,以渔业经济为核心,形成了赫哲族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

捕鱼技术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赫哲族人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独特的捕鱼经验。他们对鱼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知道什么季节在什么水域用什么方法可以捕到什么鱼,且鱼具之多分工之细,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占有领先地位。

冬季捕鱼又别具一番情趣。赫哲族渔民先在江面冰上建一小屋,在屋中凿一个直径1 m的冰窟窿,关起门来,屋暗而冰下清亮,鱼游到冰洞处很容易看到并叉中。过去鱼多的时候,渔人就坐在冰洞旁用笊篱向外舀鱼。半日工夫就可捕获上吨鲜鱼;后来又发明了打“咕咚网”,下“铃铛网”等捕鱼方法。打“咕咚网”是在下网的冰窟窿上游再凿一个冰眼,从这个冰眼里来回推拉“咕咚耙”,使之发出很大的响声,惊动远处的鱼群,将它们驱赶进入渔网。而“铃铛网”则是鱼撞在冰层下面的渔网后,牵动冰上的铃铛发出响声,通报有鱼上网的消息。听到铃声,渔民则立即起网收鱼。

赫哲渔民在冬季捕捞,需在冰封的江面上连续凿几个,甚至十几个冰眼,然后将一根拴着石头的线绳垂到江底,再将一根带钩的长竿从前面的冰眼里把线绳捞上来,沿冰眼一个接一个传递下去,此谓穿水线。把水线穿完,从头一个冰眼把渔网拉到冰下,捕捞的多是哲罗、细鳞、花鲶鱼(江鳕)、雅巴沙、狗鱼等冷水鱼,要是在冬天打拉网,则什么鱼都能捕捞上来,一网捞上500多千克,甚至到5 000多千克鲜鱼都不足为奇。利用天然冷冻,装箱运往各地。

钩捕的方法多用于春秋冬三季。捕不同的鱼用不同的钩。有种被称为“快钩”的渔具,是在40~50 m的钓绳上拴有300来个鱼钩,每钩一次,就可获得一串活鱼。

网捕的收获量最大。每当渔汛来临,赫哲渔民便家家户户备干粮补鱼网,作好捕鱼准备。他们一般使用长10~15 m,宽2~5 m的片网捕鱼,在水域宽阔的地方,有时将10多片网连接在一起使用。碰上好运气一网就能捕到5 000多千克鱼,这时如有客人登门,热情的赫哲人一定会让你品尝他们的美味“鱼宴”。

美食生鱼

赫哲族有吃生鱼的习惯。从鱼皮、鱼籽到鱼肉、鱼脆骨都有生吃的妙法。最常见的是“拌菜生鱼”。其做法是将活鱼肉剔下切成丝,拌上野生的姜葱、野辣椒、加上醋和盐就可食用。没有醋时,可把野樱桃捣成浆汁拌上,味道十分可口;赫哲族有一些独特的鱼、肉类风味食品,可以分成:生食和熟食。生食有生鱼干、生肉干和新鲜生鱼。新鲜鱼的吃法较多,主要是拌菜生鱼。还有一种冬季食用的冻鱼片,如果尊贵的客人来了,有一盘冻鱼片是上等的下酒佳肴,其味鲜美凉爽,现在仍然备受人们的欢迎。熟食如加工好的鲟、鳇、鲑鱼子,其营养价值较高。也可将鱼片和瘦肉蒸、烤、煎、炖、煮、炒等技法加工后食用。其中鱼松每餐必不可少。典型食品有:拌菜生鱼,赫哲人叫“刹生鱼”;半生不熟的特色烤鱼,赫哲人叫它:塔拉哈(哈读四声重音)鱼松,赫哲人叫“它斯恨”。

鳇鱼宴

鱼宴中的鳇鱼宴是用黑龙江出产的鳇鱼烹制而成,满桌没有其他鱼。鳇鱼宴以鳇鱼肉、鳇鱼筋、鳇鱼翅、鳇鱼唇、鳇鱼腹、鳇鱼皮、鳇鱼肚、鳇鱼肠和鳇鱼子等为主料,配以其它材料,经过煎、炒、烹、炸及冷冻等各种不同的烹饪方法烹制成的口味各异的特色鱼类菜肴。这其中又以鳇鱼鼻、鳇鱼翅、鳇鱼筋和鳇鱼唇等最为名贵。后来鳇鱼宴经过名厨的反复推敲和潜心研究,成了宫廷的御宴,专供皇族和部分朝廷大臣享用。

满清时候,松江省道台迎接京城来的官员等重要客人到哈尔滨,道台府多设鳇鱼宴招待。那时,不仅黑龙江有鳇鱼,在松花江也能捕捞到鳇鱼。渔民们捕捞到鳇鱼,官府要登记备案。为了不使捕捞上来的鳇鱼死掉,还在松花江岸边建造了“鳇鱼圈”,这便是哈尔滨“鳇鱼圈”地名的由来。

“鳇鱼圈”在江边的入水口设有栅栏,圈旁盖有房屋,设专人看管把守。等到入冬后,他们破冰将养在里面的鳇鱼捕捞上来,冻硬后抬上平板牛车,先送到道台衙门,然后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押送京城。

逢鱼宴必有酒,无酒不成席。无论何时到赫哲族人家做客,饭桌上肯定有酒相待,没酒不成敬意,这是最起码的礼节。赫哲人一般以白酒为主,有时也有他们用采集的稠李子、笃柿等野果酿制的果酒,其味酸甜,口感亦好。宴席上有一道菜必不少,那是一整条红焖鲤鱼,上菜时鱼头必须要朝着客人摆放,以示敬意,主人要请客人先举箸品尝,然后其他人才能动筷分享。吃整条鱼,将一面鱼肉吃光,要吃另一面,切忌说“翻过来”,要说“划过来”,因为整年划着渔船漂泊在江上的民族,最忌讳听到“翻”字。。

渔家宴范文第2篇

小时候家里穷啊,吃饭始终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哪里还顾得上读书,直到1976年,26岁的巩曰祜才在淄博市桓台县招待所当上了一名厨师,当厨师真好,有饭吃,此时他的身份是“农民合同工”。

心里有个“渔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进城当了厨师的巩曰祜很快显露出特有的组织才能,90年承包了县物资局餐厅,虽然只有200平米,但毕竟,从农民工变成经理人,这一“跳”非同小可。

起头小店叫做“物资餐馆”,巩曰祜心里对这个名字有一百个看不上,他要做百年老店,他要做县里、市里乃至全国的独一无二,这个名字显然不够响亮。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有了两个字“渔洋”。

清朝一代诗宗王渔洋是地地道道的淄博桓台人,这在桓台是家喻户晓。领导在大会小会讲,要做文化大县,不识字的巩曰祜觉得文化是个特别神圣而且能够流传百代的事,“渔洋宾馆”,好听、上口、大气!但这事他暂且搁在心里,跟谁也没提,他心里想, 200平米一个小餐馆叫什么都无所谓,“渔洋宾馆”是他的梦,他要等时机成熟之后,抢先注册商标,让梦成真。

第二年,餐馆营业面积扩大了三倍,达到800余平米,成为当时县宾馆外唯一的大型宾馆,同年“渔洋宾馆”注册成功,成为当地最早以古代名人命名的宾馆。这一下不打紧,渔洋商场、渔洋中学、渔洋画院……接二连三出现,“渔洋”几乎成了“桓台”的代名词。1998年国家开始全面改制,“渔洋宾馆”也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法人企业。

“渔洋”二字给宾馆带来的直接收益是使之一跃成为县委县政府名正言顺的接待站,如今县里的一半政府接待都安排在这里进行。宾馆也顺势推出了根据满汉全席和王渔洋家宴开发而来的“王渔洋宴”,成为接待宴请的金字招牌。

心里有个“博物馆”,一般人我更不告诉他

2000年,做文化做出了甜头的巩曰祜又开始有了新的念头,他觉得市县的独一无二他做到了,但要把名气打到全国去,单靠一个渔洋宾馆,你做得再好都不灵。这回他把宝押在了古狮雕身上,他要搞一个关于古狮的私人博物馆。那么巩曰祜又是什么时候爱上狮子的呢?答案出人意料:“其实我不怎么喜欢这个,主要是现今国内没人做,而且如果形成规模,就会非常具有观赏性,很容易形成文化亮点。”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巩曰祜仍旧一声不响,他说他怕,怕让人抢喽。因为资金有限,收藏收集这些东西都需要一个时间。这之后的几年间,巩曰祜便开始了全国范围的搜索,南下北上,西进东出,只要打探到有狮雕的地方,抬腿就走:福建的五代十国狮雕园林、浙江魏晋狮雕遗址、西安汉唐狮雕碑林、浙江蓝溪诸葛亮家木雕狮群……从石狮、玉狮、瓷狮到竹狮、木狮、陶狮,最大的高两米重两吨,最小的可以玩于手掌,最远的早在汉代,最近的则在民国之前,能买走的就买走,买不走的就用数码相机拍下来。宾馆副总经理刘明香告诉笔者,那些日子,每次跑出去十天半个月,回来后巩总人就整个老了一圈,胡子老长,底下的人就说咱领导疯了,花钱弄回一堆石头。

五年过去了,巩曰祜的狮藏已经颇具规模,这个时候,他才把建博物馆的想法合盘托了出来。

2005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的、全国首家同时也是唯一一家以古代狮雕为主题的私人博物馆――“万狮博物馆”正式挂牌。目前馆内已存有珍品狮雕五千余件,其中不少已经专家鉴定为部级文物。

“万狮馆”的建立使“渔洋宾馆”的文化根基更加厚重了,来“渔洋宾馆”,品“王渔洋宴”,观“万狮馆藏”,这是一条龙。

一不留神成了青年摄影家

巩曰祜的魅力源自于他身上矛盾的对立统一:没有文化却干着特别有文化的事儿,不识字但一点也不影响他相当进步地生活。

由于经常在外面给古迹、狮雕拍照,巩曰祜逐渐对摄影发生了兴趣,见到好的景致随手就拍了下来,虽然无心插柳,但他的很多作品被收进山东青年摄影家集。他的办公室里,四面墙壁挂满了照片,有别人给他拍的,也有他自己拍的。在巩总和来访者的合影中,不乏各级领导以及各界社会名流。巩总指着一张合影对笔者说,这是谢海龙,那张 “希望工程”著名的大眼睛女孩的拍摄者。据巩总介绍,万狮馆揭牌至今,已成功接待参观者上万人次,其中包括刘晓庆、唐国强等很多文艺界知名艺人。

“渔洋宾馆”古董墙

说“渔洋宾馆”到处是古董一点都不假。

这些年巩总走村串巷看到一些古代石碑,觉得非常有文化气息,特别是听人说上面的字还和王渔洋有关,他就千辛万苦拉回来,把它们摆在大堂,但是有点占地方,后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把石碑镶进墙里,结果来吃饭的领导都说好。这下又一发而不可收,淄博是北方瓷都,历朝历代都有官窑出品,完好的当然价值连城,但破损的就便宜很多。于是巩曰祜将一些古瓶残品以低价买回来,纵向切割,将完好的一面镶入墙中,像这样的手笔在“渔洋宾馆”的各个高档包间都能见到。再比如收来的古旧锦帘,巩总也将其用木板拓平之后罩上玻璃镶进墙里。

渔洋宾馆特色“王渔洋宴”

在一个县级地区,餐饮做高档不如做特色。本着这条思路,“渔洋宾馆”成功开发了“王渔洋宴”,2006年被山东省烹协评为“山东名宴”。

笔者有幸现场品鉴了其中的几道特色菜,觉得可以用“近璞归真”一语概括之。如今城市中的菜品口味是越来越复合,做法上南北结合、中西结合,而在“渔洋宾馆”,却是极尽所能呈现出原料的本来面貌。这套宴席的原料全部产自当地马踏湖,以淡水鱼为主,同时包括野鸭及莲藕等各种蔬菜,不加任何色素和人造香料,菜品中使用辅料很少,调味也很精简,主要靠火候和时间来把握原料的口感,注意刀工精湛,有道“炒藕丝”,成品藕丝的细腻柔韧堪比鱼翅,一款“玉带山药”也是极见砧板功力。

2007年12月《中国大厨》第2页曾刊登过石家庄大厨李建辉去“渔洋宾馆”采风,回去后试做了一款“生炒黑鱼片”,这次,笔者又采访到了此菜的原创做法,发觉两者还是有点不同:李大厨试做时是将油烧热后入面酱、陈醋爆香,然后放黑鱼片小火轻炒调味出锅的;而原创的做法则是,在锅里放较多底油,五成热时先将鱼片放入,小火煸炒,待鱼片肉质起劲之后,将鱼片推到炒锅的一侧,然后将面酱入油煸香、烹醋,出味后再将鱼片推入酱料中,调味出锅。原创做法中多出一道鱼片油煸的过程,这样做出的鱼片更劲道,油激之后香味也会更好地激发出来。

有道“小鱼面糊椒”,是用面粉勾芡的,口感非常醇厚,小鱼入口即化。

大致做法是:采用马踏湖野生小鱼(如图,也可用面条鱼或小银鱼)400克,锅上火下油烧热,放干红辣椒圈20克、葱、姜、蒜炝锅,放小鱼(不用过油)稍煸一下,放酱油、醋各5克,入水大火烧开,小火煨半小时入味,待鱼骨皆酥,用盐、味精、鸡粉调味,将面粉用凉水调开,勾稍厚的芡,淋香油撒蒜末出锅即可。

这道菜原调料选用朴实自然,做法简单,关键是煨制的时间要够,口味偏辣略酸。

还有一道“辣炒黑鱼肠”,主料是做黑鱼火锅的下脚料,将黑鱼肠放砧板上,用刀背顺长碾出肠内的油物,用水洗净切段。勺内放油,辣椒、葱、姜、蒜爆锅,入鱼肠猛火快炒,最多几秒,烹较多的醋和料酒去醒,加入酱油、盐、味精调味,最后放入香菜、香油,翻炒出锅。

此菜的关键是鱼肠不能汆水,用猛火辣椒去腥,口感是略有韧劲,口味咸鲜香辣。

渔家宴范文第3篇

我知道对我和同伴而言,走遍查干湖不是企望而是奢望,它纵长37千米,湖岸线蜿蜒128千米,水域面积420平方

千米,形成的湿地506平方千米,太大了。

静静地坐在湖畔的一条堤坝上,背对着渔村,面朝着湖坝内的土丘和小港湾,看着妇女和孩子在土坡下的杨树林里放鸭子,几条渔船在港湾里缄默已经很是满足。天太热,阳光太燥,到处一片白晃晃的,享受着杨树冠布下的荫凉,享受着宁静,心是甜蜜的。去找人的当地朋友回来,让我们上车走。车沿着湖岸,沿着矮丘下的土路,走了几分钟的样子,停下来,停在一座村庄几栋房屋间的空场上。那房屋是土质的,茅草的房顶,发黑发暗。我已习惯了这里的土质房子,虽然明显感到了这里的房子与这两日所见的土房子有明显的不同,但并未觉得惊异,大同小异的差别而已,乃至下了车,走下坡,又回到湖边的土路上,向前看到一队人马,聚在树荫下,才感觉有点不对劲儿了。人群中有拍摄电影电视剧的摄像设备,我怀疑起身后村庄的真实性。

“在拍电视连续剧,是反映过去查干湖渔民生活的。”当地朋友说。

拍摄正在进行,主角是个年轻的女性,身穿乳蓝色的大斜襟蒙族长袍,导演或者是副导演或者是场务一声令下,先是一些短衣襟小打扮的渔民,扛着渔具向泊在湖边的渔船上走。别瞧是几个人,扛这拎那的,显示的却是小规模生产。女主角进了戏,她合掌而立,背着湖背着船在祈祷着什么。远处,一个嫂子模样的女子从柴屋里走出来,向渔船这边跑,沿着土路也就是大街跑,大概跑得不合格,半途被手势令止,怔怔地看这边的手势,又跑回去,再推柴门,再跑,跑向街头,跑向渔船……

演员们不像我们这么好奇,散落在林荫里,穿着戏装,闲坐着。长臂摄像机的一侧停着一辆马车,远远的树林里还有几匹马在啃着地上的青草。从演员衣装上说,我们是走进民国,走进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查干湖畔渔村了。我有了一种意外的惊喜:看人拍外景了。我想知道女主角祷告的是什么,但她声如蚊蚋,话是说给自己听的,基本只是看神情的庄肃,嘴唇的蠕动,想听什么也听不清的。周围的人谁也不说话。能听见太阳暴晒的响声。

我们走进了一段查干湖畔渔村的历史,也是走进了一个无声的时代。

但我看明白了一点:查干湖畔的蒙族渔民是定居的,有自己的村庄。蒙族人不吃鱼,蒙族人是马背上的民族。在这里,这些对前郭尔罗斯的蒙族来说没多大意义,他们吃鱼也捕鱼。我看不明的是眼前的这个村庄是真实存在的村庄,由剧组借用的,还是剧组按照民国时期的老样子搭建的。

日常所见的查干湖畔的村庄是干打垒的土夯墙,小栅栏门,院子很大,一般是两个院,一个院里是菜园,垅垅菜畦,条条块块,种着各种蔬菜,一个是农家的庭院,边角堆柴堆物,院墙栅栏门旁有倒座房,正房两侧有棚屋。不管什么房都是用泥抹得光光溜溜,闪烁白色的泥光,顶是平的,不起脊不架坡,里面干干净净。

查干湖畔的蒙族人是定居的,过着农耕生活,也过着渔猎生活,游牧生活的历史早已结束了吧,习俗还保留着。那达慕的摔跤赛马我们是亲眼见了,为看那达慕赛马,当地村民(不敢用农民,渔民、牧民这样儿的词儿,恐怕都有点不确,不准)骑车自行车、摩托车、赶着马车去看。草场辽阔,这一跑至少几里路十几里路。蒙古包当然不难见,但那属于度假村,供游客享受的。

除了那达慕,还有敖包,还有神秘的榆树。敖包是土堆石堆儿,是山的代表。相传成吉思汗被篾儿乞惕人追杀时,躲进了孛儿罕山,逃过了追兵。他对绕孛儿罕山说要年年祭它,月月向它祈祷,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这件事情!说完下跪九拜救了他命的孛儿罕山后挥泪告别。从此,蒙古人就把孛儿罕山视为最大的敖包,世代传承祭拜。成吉思汗的蒙古部族最早是在山林里,自打他们从狩猎转入游牧,从山林转入草原后,因无山可祭,就垒土块为敖包祭拜。郭尔罗斯部族又从游牧转入定居,仍没有改变这个传统。榆树崇拜不知何因。当然,是自然崇拜的一种。一个蒙族小姑娘讲她小时候的一段经历:奶奶拎着一篮子馒头等等的好吃的东西出去了,她尾随在后头,悄悄地跟着,看到奶奶用平时舍不得吃的面食祭拜榆树时,动了想拿起来吃的念头。奶奶警告她,说榆树是神,是会显灵的,讲了榆树显灵的故事,吓得她躲在奶奶怀里。她的故事让我看着所有的榆树都神秘神圣起来,暗藏着一种可怕的,能主宰一切的力量。

最后的渔猎部落

还有更让我惊喜的――入湖观渔猎。我们是开着快艇进湖的,水域越来越浩渺,岸际的土丘越来越远。看到渔船了,渔船上却没有人,人都在水里,水齐着胸,胸前是网绳,网绳成椭圆形,拧成一个8字,这8字得有几千米吧?长长的,一头直到远远的岸际,8字网旁,又随网站成一个散兵线。散兵线在收缩,网也在收缩,鱼从网绳内蹦起来,蹦得好高好高,就像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网就是龙门。鱼儿们像过高地估量了龙门的高度,有的跃出三四十厘米,还有足足跃出一米有余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上竞技似的,用尽了全力。看到鱼跃的场面,我们好兴奋,开快艇的渔工像很了解我们的心思,哪儿鱼多把快艇往哪儿开,但鱼跃得非常没有规律,那边起了一群,快艇开过去时,鱼却没了,水面平静了,后面又有鱼跃起来,一条、两条,很快就一群,开始看不明白它们究竟是水底拔葱式地跃,跳蹦床似的跃,还是跳远似的跃,只觉得网绳内这个运动场很有刺激力,不知多少鱼界运动健将体育精英在大展神姿,及网越缩越窄,才看出面前演出的是一场生死大逃亡,鱼们的目标是网绳外,有跃出去的,更多的则是蒙眼的猴子――瞎蹦。起跳点距离网绳太远,那一跃最多半米远,跃出的弧线倒很漂亮,优美的抛物线。它们是怎么感觉到威胁的?第六觉感神经?网留的空间是很大很大的,长有二三百米,宽至少也在几十米吧。

鱼跃的频率越来越高了,网圈越来越小了,几百米的水上网域白浮漂儿在并拢,越拢越长,拢成一条耀眼的长带,长带蜿蜒到远远的半青半黄的丘岸。当网终于收缩成两个盆状的圆时,我们看到网里鱼已挤成了疙瘩,错落叠拥迸闪着青灰色的鳞光,仍有鱼在奋力跳网,跳得很成功,那都是些个头较大的鱼,年富力强的那种,它们从渔工肩头擦过时,就像一枚出膛的炮弹,大张的眼睛里满储着鱼死网破的果敢和英勇,目睹那眼神,你能感到心灵的震颤。渔工们也像动了怜悯之心,把年富力强的鱼尽可能地挑拣出来,扔回湖里,只留下惊恐不安的小鱼崽子们。长那么大不容易啊!好像在说。

渔网就是集中营,集中营里的俘虏上船了,我这时才注意到,装鱼的船是两条,网也是两张,水面上曾经的8字网鱼阵,不过是两张网的对接。

我们的小快艇上也被扔上来几条鱼,全是大的,每条2尺多长,粗硕肥壮,我估计,是特意为我们的晚餐留下的。观猎鱼有功。

猜得不错,晚餐除了一些凉菜,全是鱼。

主人是渔场的场长,他告诉我们,网鱼,一天两趟,网有30拉40拉两种,30拉是小网,1800米,40拉是2400米,一拉两翅60米。查干湖里的鱼,有15科68种,最名贵的是鳙鱼,大头的是胖头鱼,青鱼比胖头鱼还大,近年打下来最大的一条重78斤。小鱼并非就是幼鱼,它们大多已是成鱼,而且年岁不小了,不拉上来在湖里不到3年就会全部死掉,反倒是我们看到的个头不小的鱼正在童少年期,品种不同,形貌不同,身个也不一样啊。

话题扯开,我们幸运地走进郭尔罗斯渔猎文化的历史。

查干湖,最壮观的是冬捕。千百年来,查干湖畔的郭尔罗斯人遵循着一个习俗,开始冬捕时,要举行神秘的祭祀礼仪――祭湖和醒网。祭湖的供桌上摆着九种供品,燃着九柱檀香,堆起的冰雪敖包上插满松柏枝,挂满哈达,身穿蒙古袍的头人宣布祭湖醒网仪式开始,锣鼓法号齐鸣,手持法铃和奔巴的喇嘛围着供桌、冰雪敖包、苏鲁锭祭坛开始围绕,转过三圈,合掌立在供桌前诵经。身着传统服装,头戴面具,手舞法器,打着旗幡、罗伞的舞者,在原生态的鼓点声中跳起祭湖舞。舞有藏传佛教的查码舞,有萨满教的萨满舞,祭湖舞营造的氛围是庄严神秘的,不知道蒙族的萨满舞全是什么样,藏传佛教的查码舞又是什么样,与满族的萨满舞会有哪些不同,但那种气势,那种阵容,那种氛围的渲染却一点也不难想象,头人在舞蹈中高唱起祭湖辞,把奶酒洒向湖中,祈祷天地、湖神保佑万物繁衍,百姓生活吉祥安康。渔把头则唱醒网辞,洒奶酒唤醒冬网,祈祷丰收,渔夫们赶着装满冬捕渔具的马爬犁在舞蹈开始时已威风凛凛地进入场内。祭湖、醒网礼仪毕,盛妆的蒙族少女们捧着奶干奶酒来为开网作业的渔夫们壮行,吃了奶干喝了壮行酒的渔夫们跳上马爬犁奔赴冬捕网点的那一刻,是很有壮怀激烈的感慨,热血沸腾的豪迈的吧!

凿冰破洞的地点是由渔把头指定的,破洞之后,串杆下网,数千米长的大网相隔百米成一字拉开阵势,几小时后,千万尾湖鱼从冰洞中蜂拥而出,鱼跃人欢,这种捕鱼方式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规模宏大,气象万千。

冬捕仪式没有成为历史,目前它是前郭尔罗斯的形象工程,演义着厚重的多元文化的辉煌,打出的招牌是――最后的“渔猎部落”。

全鱼宴和烤全羊

桌上的鱼菜好吃,既鲜又美,主要是入味儿。谁都喜欢大鱼,切下一块鱼块来都一两斤重,那是多肥的鱼呀!但我从小就怵吃这种大个头的肥鱼,总有一种干肉渣滓的感觉,吃不出咸淡,吃不出油盐酱醋的香味儿。没别的,身边没人,不会做,做不好。那天,我在渔场吃到的大肥鱼却异常的香醇鲜美,无肉不入味儿,所有作料的味道都深浸在肉丝里,是炖的还是熬的?郭尔罗斯的蒙族人是怎么做鱼的?

聊开了,才知道,查干湖畔蒙族厨师的烹鱼技术并不比汉族差,炖、煎、炸、爆……样样都有,做成的鱼菜冷、热、生、熟俱备,软、嫩、酥、脆俱精,香、甜、麻、辣俱全,而且历史悠久,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全鱼宴就已负盛名了。出土文物表明,查干湖畔一万年前是青山人居住的地方,他们是渔猎民族,是此地的土著,后来的演变,文字上没有记载了,辽时,这里是辽帝“春捺钵”、“头鱼宴”的地方。辽帝四季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春捺钵,春天到查干湖,设帐住下,凿冰取鱼,取的第一网冰湖里的鱼,要挑出最好的给皇帝做鱼宴,皇帝一直吃到春尽乃还。那时的鱼宴,不是今天的全鱼宴,今天的全鱼宴是在查干湖传统炖鱼方法的基础上,以胖头鱼为主料,结合湖产的15科68种野生鱼类的特点,按季节的不同,鱼种的不同,数量的不同,用各种烹调的方法做出的鱼宴,全宴是鱼,惟鱼是举,不排除各民族烹调方法的大借鉴、大融合。辽代的皇帝再讲究吃,也吃不过当今盛世,有全国烹饪做后盾,还有世界料理在掺合呢。听历史,我颇感欣慰,场长招待我们的是便饭,有黄瓜蘸酱之类的小菜,鱼可是最尊贵的客人才能享受到的的大胖头鱼,而且热菜也是惟鱼是举,不是鱼菜不上席。什么叫全?四个人能把68种鱼全吃到了?有个两三种,别无杂菜就是全鱼了,只是比辽国皇帝少几种鱼,少几盘鱼菜罢了。

说到辽国皇帝的鱼宴,我想,郭尔罗斯蒙族部落在到查干湖畔定居之后,是肯定受了契丹人渔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的。冬猎的祭祀礼仪中,醒网仪式的传统来自契丹,醒网仪式和祭湖仪式本是分开的,郭尔罗斯蒙族兴祭湖,契丹人兴醒网,后来才渐渐合二为一了。

查干湖全鱼宴是查干湖风情宴的核心,查干湖风情宴在中国第三届美食节上共获7项金奖,几种鱼菜被评为中国名菜,烤羊腿也在金奖项目之中,查干湖烤全羊是郭尔罗斯最高贵的菜肴,以前是非王公不能享用的,我们在查干湖之行却享用了。

渔家宴范文第4篇

想必大家都听过“八仙过海”的传说吧,“八仙过海”是蓬莱美丽的传说,自打有了这个传说,蓬莱人就利用蓬莱海产丰富的优势,设计了很有名的“八仙宴”。

“八仙宴以各种各样的海鲜如:海参、大虾、扇贝等为主原料,由八个拼盘,八个热菜还有一个汤组成的,这样一共是十六个菜,一个汤合称为“八仙宴”。“八仙宴”的制作是由八仙过海时用过的宝物拼成的图案,造型生动别致,工艺精巧,还都有神话故事,不但好吃,而且也增加了观赏的乐趣:热的主食更是精致,多方面显示了蓬莱的风景,巧夺天工,海鲜汤则体现了美味的异国情调,以八种海鲜加鸡汤制成,味道鲜美奇特。“八仙宴”是蓬莱高级宾馆酒宴类的保留全席。

蓬莱小面

蓬莱小面系蓬莱传统名吃,历史悠久。面条为人工拉制(当地俗称“摔面”),条细而韧,卤为真绸(俗称加吉鱼)熬汤兑制,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两,具有独特的海鲜风味。

民国时期,传人衣福堂制做的蓬莱小面遐迩闻名(俗称“衣福堂小面”)。衣福堂祖籍栖霞,13岁学厨,自营过挑担拉面,与人合开过兼营小面的饭店,1945年自营“衣记”饭馆。他制做的小面用料和做工极其考究,故供应量不大,每晨仅售百碗,以其做工考究、味道鲜美远近闻名,常有外地客商因吃不上衣福堂小面而引为憾事。建国后,蓬莱大小饭店早餐多有经营,中高档宾馆亦以之待客,每晨销售量3万余碗。

按蓬莱农村的传统,逢丧逢喜,“蓬莱小面”是民间宴会中必上的压轴主食,因此,在民间,这种宴请也就以“吃面”代称,去别人家赴宴也就是“去吃面”。主菜过后,吃“蓬莱小面”会被视为对主人的尊重,因此主人一般都会聘请当地比较有身手的师傅来现场“摔面”。

鱼锅饼子

鱼锅,顾名思义,鱼在锅里炖:饼子是胶东人用玉米面为主做的一种扁平状主食,也称之为玉米饼子(一般蓬莱人都会做)。这道菜是一款传统渔家特色菜,也叫鱼锅炖。在过去穷苦年代,鱼锅饼子是蓬莱人心中向往的美食。如今,在蓬莱各大饭店、宾馆,鱼锅饼子已成为一道颇受欢迎的蓬莱名吃。

制作方法:将新鲜小海鱼去鳞洗净,放盐腌制半小时,然后过油炸至金黄色。大锅放少许油,放入葱段、姜片、蒜瓣爆香,将炸好的鱼倒入,烹入酱油、醋、料酒,倒入用花椒、八角等香辛料浸泡过的调味水,灶底小火慢焖。将玉米面、黄豆面、小米面按比例用温水和均匀,放置半小时醒透。当鱼料理入锅后,将和好的面团揉成型贴在鱼锅四周,然后盖锅焖烧。灶底小火焖30分钟即可起锅装盘。

红焖出来的小海鱼肉质细嫩、鲜香骨酥:金灿灿的玉米饼子甘香馥郁、焦脆可口,饭菜两相宜,深受南北游客赞誉。特别是玉米饼子,游客返程时,都会捎上一些。

鲅鱼水饺

一说起水饺,也许走南闯北的你认为并不值得一提,甚至会说:“饺子有什么特别的,不就是皮里裹馅的一种面食么?”但如果到了蓬莱,再亲口尝一下这独具地方特色的鲅鱼水饺,相信一定会被它那新鲜的口感和独特的味道深深折服的。

和其他地方的水饺不同,蓬莱的鲅鱼水饺没吃过的能吓一跳,它看起来不像饺子,应该叫煮的大馅饼。蓬莱鲅鱼水饺以个大,皮薄,味鲜著称。说它大,一般一个饺子足有半个手掌大,彰显了胶东人包容大方的性格。而皮薄亦是鲅鱼水饺的又一特色。厚薄程度既要保证饺子煮出来不破,还不能使面的味道盖过馅料本身的鲜香。总之要做到滑而不韧,薄而不破才叫到位。

鲅鱼水饺最为精彩的点睛之笔当属其馅儿的制作了。首先要选用渤海湾新鲜铮亮的大鲅鱼,剔骨去刺制成鱼泥,然后再打入蛋清,加入蓬莱当地特有的紫根短叶嫩韭菜,最后再拌入调味品精制而成。

如此用料考究,做法独特的饺子出锅后,隔皮能望着馅儿,老远儿就能闻着香,不仅外观精致,而且营养丰富。

清蒸大虾

胶东半岛海岸线长,海味珍馐众多,对虾就是其中之一。据清朝郝懿行《海错》一书中记载,渤海“海中有虾,长尺许,大如小儿臂,渔者网得之,两两而合,日干或腌渍,货之谓对虾”。对虾具有个大体肥、肉色晶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为虾类之冠,经济价值很高,名列海产“八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很早就享有盛誉,是蓬莱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用对虾制作的鲁菜如“清蒸大虾”、“烹虾段”、“炸虾段”、“红烧大虾”等均久负盛名。其中“清蒸大虾”历来是鲁菜中脍灸人口的名菜佳肴,其色泽之美、口味之佳,久为人们所称道。对虾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补气健胃,壮阳补精,具强身延寿之功能,主治神经衰弱、肾虚阳痿、脾胃虚弱、疮口不愈等症。

清蒸加吉鱼

加吉鱼,学名真鲷,是珍贵的食用鱼类,山东沿海各地均产加吉鱼,但以登莱海湾所产最佳,无论品质、味道俱臻上乘。自古就是鱼中之珍品,民间多用此款待贵客。郝懿行在《记海错》中云:“登莱海中有鱼,厥体丰硕,鳞髻赦紫,尾尽赤色,啖之肥美,其头骨及目多肪腴,有佳味。”

加吉鱼在海中主要摄取贝类及甲壳类动物为食,其肉质坚实细腻,白嫩肥美,鲜味纯正,尤以其头部因多含胶质而醇美元比。故在胶东,加吉鱼向有“一鱼两吃”的习惯。以加吉鱼为肴,多以整尾烹制上席,肉尽即将头及骨刺入锅氽汤,味最鲜美,为宴后醒酒之佳品。民间流传着“加吉头,鲅鱼尾,刀鱼肚皮鲕鱼嘴”的谚语,言海中鱼类,以此四物最美。

制作方法:先将加吉鱼去鳞,去鳃,去肚,洗净,在鱼身两面斜划2刀,用盐腌10分钟入味。加些料酒,撒上姜丝。隔水蒸10分钟关火。焖2分钟。把鱼盘里的蒸水倒掉,浇上蒸鱼豉油。撒上葱花,浇上热油即可。加吉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钾、硒等营养元素,为人体补充丰富蛋白质及矿物质:加吉鱼具有补胃养脾、祛风、运食的功效。

干炸偏口鱼

偏口鱼,即比目鱼,是硬骨鱼纲鲽形目鱼类的总称,包括觫科、鲆科、鲽科、鳎科、舌鳎科鱼类。偏口鱼身体扁平,成长中两眼逐渐移到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偏口”和“比目”,都是对它们身体的最突出特征的描述。偏口鱼因营养价值高,制作方法简单,一直成为蓬莱沿海居民的家常菜,逢年过节更是必备之选。

制作方法:先将偏口鱼去鳞洗干净,两面抹上少许的盐。腌10分钟后将鱼身用白面试干水,如果鱼大的话,可以一分为二。空锅烧到六分热(即手置于锅上能感觉到热气),然后入油,烧到七成热后(开始冒烟),将鱼逐条放入油中炸,翻面炸均匀,2-3分钟后,炸至金黄色即好。

栉孔扇贝

蓬莱海域扇贝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5000年以前,沿海渔民就对扇贝进行采捕。栉孔扇贝是蓬莱主要养殖海产品之一,扇贝两壳有放射肋,形若扇状,壳面褐色,有青白或紫红色纹彩,很美丽。除供食用外,漂亮的贝壳还被用做装饰品,加工成贝雕工艺品。栉孔扇贝的寿命较长,一般能达6年左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高级水产食品。70年代,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研究获得成功,扇贝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栉孔扇贝经济价值很高。除在沿海产地常年可以吃到鲜贝外,为了保鲜和运输方便,多数将其闭壳肌取出冷冻后运销各地,称为冻扇贝柱或冻鲜贝。它是高级宾馆、饭店的重要烹任原料,并且进入一般家庭。用扇贝闭壳肌制成的干品“干贝”是海产八珍之一。

花饽饽

在胶东地区有这样一个传统习俗,每遇上喜庆的日子,像过年、结婚、老人过寿、孩子过周岁等,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饽饽。“龙腾凤舞”“鲤鱼穿荷花”“牛郎和织女”等各式各样的花饽饽,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祝福。

蓬莱花饽饽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可观赏,另一种可食用。观赏性花饽饽做的相对少,因为这种做法耗时费力,根据造型的大小、难易程度,耗时短则三五天,长则数月。但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观赏性的作品越来越多。

可食用的花饽饽虽然不用花那么长时间,但从着手准备到结束,大约也需要一天时间。和面是第一步,前一天晚上就要和面。面粉、白糖、鸡蛋、花生油、鲜奶、引子(酵母)以一定比例搭配和匀,放置一个晚上饧发。第二天饧好之后要戗一遍面,隔半小时,一边加面粉一边用力揉,直到揉不动,再饧发一次,大约两三个小时,把面醒好揉二十分钟左右,面的软硬适度,就可以捏制了。一锅花饽饽基本上可以装十个,添上水,把火烧三十分钟左右,香喷喷、美艳艳的花饽饽就出锅了。

蓬莱卤驴肉

在蓬莱,卤驴肉可谓一道脍炙人口的美味佳肴。清咸丰七年(1857年)蓬莱城南门外黄开基首创卤驴肉,三代专擅,在上海、营口、烟台等地开店经营,颇具名声,享有“蓬莱卤驴肉,天下无敌手”之誉。单凭这句话就足以让人齿颊生香。

其制作方法相当讲究,选用咸水下锅,待水温升到60至70℃,将大块驴肉放到水中煮至九成熟捞出,沿横剖面切成半尺左右方块,另换清水,兑以17种配料,放入肉块,文火炖煮,待肉熟后加入适量清盐,再稍焖片刻,溢香扑鼻、鲜嫩爽口的蓬莱卤驴肉就做好了,色红、透明,为下酒佳肴。蓬莱城乡饭店、餐馆及农贸市场多有销售。

蓬莱渔家乐

随着蓬莱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开办渔家乐旅游的渔民越来越多。蓬莱渔家乐主要集中在城区东北部的旅游度假风景区内,与八仙过海口景区和三仙山景区相连,是个环境优美的小渔村。

特色菜

炒海肠:海肠中文名“单环刺”,在中国仅渤海湾出产,软乎乎的,浑身无毛刺,浅黄色。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具有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的作用,特别适合男性食用。在有些地方人们把海肠叫做“海参”,海肠不光长得像海参,其营养价值比起海参也不逊色,味道更是鲜美极致!老北京东兴楼名扬京华、冠居楼之首,其秘方就是将海肠焙干磨粉用于勾味,可见海肠之鲜。

渔家宴范文第5篇

第一、第二层都有习射(或竞射)。射,《周记》中记载的六艺之一(其他为礼、乐、御、书、数)。也是贵族重要的礼仪活动,但是在此时的射箭与礼联系紧密,使射箭具有军事的意义外,还带有浓厚的道德、礼仪色彩。所以“射礼”,就是把射箭当作一种礼节。“礼”是在人们社会中必须恪守的一项准则,而在当时,射箭射的准就是讲礼节。孔子创立私学,射箭就是他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战国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弓箭成为战争中的重要工具,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将少数民族的射箭技术引入到内地,同内地的传统的射箭结合起来,把射箭运动推向一个高潮。由于射箭在狩猎、防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当时士人必修的一门功课。作者采用上下重叠的方法处理前后透视关系,在“习射”一组画面中,以鱼贯而进的两排人表现以宴射箭时的准备、待射、箭在弦上几个连续的过程。更为生动的是戈射的情景:群雁横空而过,射手伏地回身以带绳的箭仰射,刚射中时,绳在空中划出一道旋转的弧线,表现了戈射的时间过程,也赞美了射手箭无虚发的高超技艺。

“宴飨”一组,贵族们在重楼内宴饮,有执磬敲钟的乐队伴奏,这不正是钟鸣鼎食的生活的形象实录。屋外一人打鼓,四名佩剑持矛的舞者踏节而进,有人推测可能取材自当地的“巴渝舞”。战国时期的南方的舞蹈女多为细腰长裙,细长袖,是一种风尚。宴乐渔猎攻占铜壶中间部分以立柱支撑,上挂编钟、编磬各四枚,四女穿着紧身衣跪舞,四女穿着斜褶衣裙,十二人击磬,二人击鼓。铜壶的顶部有“采桑舞图”,正中身材修长的采桑女,正在扬起,穿袖起舞,左右二人抬手击节,热情洋溢。就舞姿的新颖别致来看。此时舞蹈已开一代新风,更具有娱乐欣赏的审美价值。

从这里看出,战国社会虽然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但由于铁的发明和应用,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生产力还是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地增加,贵族统治者更通过战争兼并掠夺,竞相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

“采桑”是优美、抒情的画面。“期我手桑中,要我手上宫”《诗・{风・桑中》,桑间濮上是古代男女幽会之所。出现了在画面中的体态轻盈坐在树杈上的采桑女,也有男女携手同行的大胆描写。由于画中出现了佩剑持弓的武士形象,也有研究者推测可能表现的是从桑林选取弓材的情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战国时期是相对宽松自由的时代,人们对男女关系较为随便。

壶的第三层描写战争,左右为攻打城池:攻打勇士从云梯攻上城墙,有的被敌人砍掉头颅翻身跌下去,后继者依然奋不顾身地冲杀。城头上攻守双方短兵相接,胜负未分。左方为舟战:一条横线隔开上下表现双层桨船,上面穿上两军将士交战,下面水手各自奋力划船。战国时期,南方各国都提倡水战、舟战,所以水上士兵训练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战国时期,诸侯国家之间大规模地兼并战争连年不断,画像、铜壶所表现的习武、战争内容正是时代特点的反应。

宴乐渔猎攻占铜壶上的图案纹样,忽视传统题材的因袭,并昧出现神话色彩和宗教意识,反而创造出新颖独特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宴饮、攻战、狩猎、歌舞等。表现出时代的活泼自由精神,不复具有象征奴隶主政权与神权的神圣意义和礼乐制度的化身,自身本质意义的丧失,却肇始了一个新的时尚风尚。

为何战国青铜器的装饰打破了商周的那种凝重、严肃、神秘的僵化格式。尽管在早期还部分地继承了商周时代的艺术特点。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和社会思潮的活跃,装饰风格也由传统的封闭转向开放式,造型由变形走向写实,轮廓结构由直线主调走向自由曲线主调,艺术格调由静止凝重走向活泼生动。装饰内容也不再是凶狠神秘的怪兽,即使是出现类似的动物,也不再是狰狞恐怖,而是越来越贴近生活,青铜装饰图案向反映战争场面和人们日常生活等新颖领域发展。从造型与构图方面看,也在逐渐改变那种近似平行、垂直的粗犷造型结构,以弧形线、斜形线为主的灵巧结构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在艺术文化领域,也开始重视人的存在,出现了写实的人物形象,在一些青铜器上,漆器中有对现实生活的生动描写。手法虽然稚拙,但涉及的题材已经相当宽。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发生了剧烈的社会变化,奴隶制社会逐渐崩溃、封建制社会逐步确立。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繁荣。而宴乐渔猎攻占铜壶充分的向我们阐述了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生动的反映了当时生产、生活、军事、礼俗的多个方面,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瑰宝。

参考文献:

[1]《走进中国民俗殿堂》,高奇.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中国工艺美术史》,胡照华著,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版[3]《商周青铜器与楚文化的研究》,高志善.岳麓书社,1999版

相关期刊更多

教育测量与评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教育厅

家庭与家教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家庭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