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容决定;报告;传播消息;语句陈述;电视媒介特性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128-02

一、电视新闻语言首先具有语言的共性:内容决定性

语言的内容决定性是指:语言的形式取决于语言的内容,是内容选择形式,而非形式选择内容。语言的这一特点具有普遍意义,正如诗歌的内容决定诗歌的形式,小说的形式取决于小说的内容,散文有散文的语言特点,历史小说有历史小说的写作方式。电视新闻语言也有着独一无二的语言特征。电视新闻语言的形式,也必然首先取决于电视新闻的内容,脱离电视新闻内容而去追求播音有声语言的形式美感,无异于空中楼阁。美国波裔学者科尔西布斯基在其《科学和明达》一书中认为:只有当人类能够充分运用他们的能力时,才可能实现明达和成功的生活。在语言学上,这种“能力”是指人类熟练自如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心里所知道的和口中说出的尽量与“事实”相吻合,这里的“事实”也就是“内容”。

电视新闻语言的内容决定性在播音创作上具体表现为:电视新闻的播报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中,其首要前提是要与新闻的内容相适应。不同内容、不同类型的新闻稿件要采取不同的播报和表达方式,作为一个播音创作者,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应随机应变。播音实践中容易形成的特有的所谓“播音主持腔”现象就是一种典型的不从内容出发,只注重某种僵化形式的“懒惰”现象。现在的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频道所播出的新闻节目一般都是由多个栏目或者版块构成的。从形式和内容上来做一个初略的分类,大体可以分为:时政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栏目、新闻评论节目、汇编新闻栏目、服务帮忙类新闻节目等。各新闻栏目或板块的内容特色鲜明:时政新闻节目版块主要是重大政治、经济事件、各级领导人所参与的会议活动、政府动态等所谓“硬新闻”;民生新闻节目则相对侧重民生、社会事件等所谓“软新闻”;汇编新闻节目主要是本传播区域外其他电视媒体的新闻集纳;而服务帮忙类栏目则主要侧重于为电视观众排忧解难、回答疑问。不同类型新闻栏目和版块,要求播音创作者从具体的新闻内容出发并采取相应的播报方式。例如:时政新闻节目一则格调严肃、信息量大的政治题材新闻就要采取偏“规范正统”的方式,而不能去戏说调侃,削弱它的内容;同样民生新闻栏目的一条信息量偏小、题材社会化的新闻或者互动板块的一条观众来电回复,也会促使你不得不采取偏“轻松自然”的方式去表达,与观众仿佛面对面的沟通。总而言之,新闻播音工作者应形成从内容出发的创作作风,做到这一点尤为重要。

二、电视新闻语言具有:叙述方式的报告性

语言类型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按照语言的叙述方式来区分语言的类型也是语言分类的一种思路。按照这样的分类方法,对于新闻播音创作,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可以让播音创作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美籍日本学者早川按照语言的叙述方式将语言分为:

1.报告(reports):一种可以查证的叙述。

2.推论(inferences):从已知推测未知的叙述。

3.判断(judgments):对事物或人的行为表赞成或不赞成。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报道”(陆定一语)。事实的真实性是新闻的三要素之一。新近发生的事实是一种可以查证的确定真实,而对未知的推想和揣测是不确定的。因而即使基于客观事实之上的合理推论或揣测也应当尽力避免和弱化,不能让它妨害了新闻的真实性,更不能占据新闻主体[1]。不仅如此,新闻中的观点和倾向的表达应该用事实说话为主,“跳出来宣言”式的判断性语言是新闻工作者应尽量摈弃的。《纽约时报》的马凯说的好:“事实是看到的,解释是知道的,而意见是感到的。”所以电视新闻语言按照叙述的方式来进行分类,应该以“报告”为主,具有“报告性”。

电视新闻语言叙述方式的报告性表现在播音有声语言创作的形式手法和风格上主要体现为:朴实大方的语言风格。可信的新闻必然是朴实的新闻,而非故弄玄虚的新闻[2]。作为一种可以查证的叙述和表达,体现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要尽力在表达方式和技巧上体现新闻的真实性,播音创作者必须做到语言的朴实大方、真切自然、平等交流,摈弃娇揉做作、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自说自话,才能让受众更好地信任和接受,从而达到良好的媒体传播效果。

三、电视新闻语言具有:语言功能的传播消息性

著名语言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的调查》一书中强调了语言的功能性,概括起来可以将语言的功能分为三大类:

1.传播消息:又称报道性的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2.表达感情:所谓“诗言志”的文学语言。

3.指导行动:倡导或禁止做某一行为的命令性语言。

按照语言的功能性来进行分类,我们不难发现:电视新闻语言的根本目的和功能还是在于迅速、生动、有效地传递新闻信息,满足电视受众的信息需求。电视新闻节目当然也表达情感,但它的情感表达是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信息本身所蕴涵的情感,而不是脱离新闻信息所蕴含的事实与内容的单纯情感表达;电视新闻节目的“指挥行动”功能也是通过对信息的取舍和传播信息的态度方法等方式实现的,因此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语言的功能性不同于电视文艺节目语言“诗言志”般的文学语言,也不同于“硬梆梆”的指挥行动式公文语言,它的“表达感情”和“指挥行动”功能居于相对“隐性”位置。电视新闻节目以“传播消息”为主要功能,具有“传播消息性”。

电视新闻语言功能的这种“传播消息性”必然会从本质上对播音创作提出自身的要求。从新闻播音创作实践层面可以体现为:感而不入、理性客观的表达方式。以有声语言表达感情,特别容易陷入“见字生情”的情绪化误区,有声语言的“感情泛滥”只会使新闻显得虚假和煽情;而以居高临下的态势命令别人,以“高八度”的腔调指挥别人更不是新闻的本性,也不符合传播规律,根本上也实现不了新闻导向的作用。新闻播音有声语言以“传播消息”为主要任务,表达感情:感而不入、充分酝酿、控制自如;表达倾向:以事实为依据、理性客观才符合一名新闻播音工作者的自身角色定位。

四、电视新闻语言具有:语句的陈述性

另外我们也不妨从语法的角度来区分电视新闻的语言类型。语句通常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这也是语言类型划分的一种简单方法。新闻是叙事文体,而陈述句具备先天的叙事优势,电视新闻语言的语句类型显然是以陈述句为主,具有“语句陈述性”。

电视新闻语言的“语句陈述性”为主的特征,付诸有声语言创作实践,在电视新闻播音有声语言上表现为:语气的陈述性。陈述性的语气要求播音创作者在气息、语流、节奏、速度、停连、重音和声音变化的控制上要做到:声音运行态势平稳,起伏不大,气息连贯、节奏平稳、速度均匀稳定、重音自然突出、表达生动质朴。这样的播音创作要求是新闻播音创作不同于其它文体播音创作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实也是电视新闻语言“语句陈述性”特征的内在要求。

五、电视新闻语言具备电视媒介特性

1.视听兼备媒介的语言第二性

电视媒介属于影视艺术范畴的一个分支,而最早起源于默片的影视艺术的本质特性为:影视艺术首先是一种直观的视觉造型形象,它具有造就直接的视觉形象的天性和优势。在电视媒介语言中,画面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而语言当然退居其次,电视新闻语言也不例外。电视新闻语言是为电视新闻画面服务的,只能锦上添花,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声画两张皮,自说自话,相互背离。但是,语言的第二性并非指语言简单地沦为画面的附庸,两者是相互配合、各有所长、和谐共存的关系:画面长于细节的展现和真实性、现场性的表达;而语言的优势则在于叙事说明。好的语言表达可以为画面语言增色,帮助电视受众更好地理解镜头语言的深刻内涵[3]。

正因为如此,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语言所具备的视听兼备媒介的语言第二性对播音有声语言创作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风格不是张扬的,自说自话的,应当首先是为画面服务的。此外由于有画面作补充、对细节和现场进行直观的诠释,信息量大而清晰,所以电视新闻播音语言的风格相对于其它播音创作应该更加清新、明快,语速也相对较快。

2.类人际传播的亲近性

人际传播的语言要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关键在于拉近距离、消除隔阂、平等地交流沟通[4]。电视新闻传播具有类人际传播性,它以电视屏幕面对受众,形成单向无即时反馈的“特殊面对面传播”。它的语言也必须符合上述要求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那种“报纸样式的”文字配合无交流感的画面,忽视人际传播特性的电视新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而且由于缺乏反馈,无法即时交流,所以电视新闻语言更应注重亲近性。这种“亲近性”在播音创作上表现为电视新闻有声语言对亲近感和交流感的坚持和追求。

总而言之,通过分析之后不难发现,正因为电视新闻语言具有上述特征,那么在它形之于声,转化为电视新闻播音语言(有声语言)的过程中,这些特征必然要对电视新闻播音创作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对电视新闻播音有声语言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是感性而单薄的。黑格尔说:“美是理性的感性显现。”在对电视新闻语言进行分析思考后,不难发现:电视新闻播音有声语言的所有外在特征都源于电视新闻语言特征的理性显现。

参考文献:

[1] 吴飞.新闻编辑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 黄旦.新闻传播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闻写作;新闻要素;媒介融合

一、新闻写作要把握新闻要素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写作创新能力,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创造必须面对的问题。实践中,笔者认为只有按新闻写作载体的主要要素,进行有一是有目的的训练,就一定能突破传统的模式,实现新闻写作与时具进与创新。新闻的要素包括新闻材料、新闻主题、新闻结构、新闻语言等。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新闻材料创新,关键是围绕新闻材料,独辟蹊径,可以通过对新闻现场气氛的渲染,重点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手法,新闻材料富有个性“亮点”,从而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新闻主题是新闻的灵魂,它制约着新闻材料的取舍、新闻结构的安排、新闻语言的选择,因此,新闻主题创新是新闻写作的重中之重,主题的穿心要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要能表达出对事物独到的见解、感受和认识。这是我们在新闻写作中感到较难的。正如歌德所说:“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对新闻事实的思考,就是新闻主题创新。新闻结构创新体现的是新闻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结构决定着新闻的具体表现形式。新闻结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式不是目的,形式是为内容和主题服务的。新闻写作者的任务就是努力找寻最能清晰表达新闻内涵、最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的结构形式,从而创造性运用诸如散文式、摘要式、对话式等新式结构,达到新闻穿新的目的和效果。新闻语言创新就是运用书面语言把记者对客观世界的人和事的认识、体会和感触表达出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活动贯穿于整个新闻写作过程,新闻写作者把自己所见所闻通过语言文字,形成篇章。

因此,在新闻写作过程中,除了注意新闻语言的准确、简明、通俗外,还应注意新闻语言的锤炼和创新,力求“语不惊人死不休”。新闻语言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运用充满时代气息的群众语言的语言,使新闻语言的表达更加形象化、生动化,进而打动人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实践中,只要写作者能够俯下身子,深入生活,熟悉群众,虚心向群众、向生活学习,那么,新闻语言的创新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二、新闻写作要应对媒介融合

1、要针对不同传播方式的需求特点。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地域、时间、文化、政治、民族、语言都已不再是人们沟通的障碍,人们只要坐在电脑前轻轻动一下鼠标就可以实现交流。新闻的传播从此不再是报纸、广播、电视的专权,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这意味着新闻传播更加快捷和便利。网络传媒是以跨媒体的手段来传播新闻的,它要融合报纸、广播、电视传播技术,实现文字、图片、声音、镜头等报道手段的有机结合,其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态势要求新闻写作改变思维模式,以新的融合性思维和写作理念从事新闻写作。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工作者需要用独特的网络话语形式来传播新闻内容。网络新闻面对的是全球化的受众,因此新闻写作不能有狭隘的、地域的、民族的、意识形态的局限,要以更开放的眼光、全球的视角进行写作。网络传播比任何媒体都要快,需要新闻写作者以最快的速度采写第一手新闻,同时网络上信息鱼龙混杂,还需要有极强的鉴别能力。新媒介记者不仅仅应该具备新闻写作能力,还要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的特点和优势,组合成具有立体感的,新颖、活泼、独特的新闻报道形式。

2、坚持与受众的互动。网络传递快速便捷,给网上新闻传播带来了互动效应,它使新闻写作由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变为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传递。这种互动式的写作,加大了受众的参与性,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与受众的对话,受众可以及时地就网上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提供新闻事实,补充细节内容等。网络上的新闻写作必须要求心中有受众,要有强烈的新闻服务意识,了解受众的需要,选择好新闻话题,同时还要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在受众提出新问题时要及时给与回应。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第3篇

一、方言播报新闻的优势

方言形式的新闻节目收视率节节攀高,各地电视台竞相推出此类节目,它的魅力不言而喻。

1 方言播报新闻主要集中在地方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

方言是在特定地域环境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文化,它承载着和记录着这方土地上的历史和人们的情感,很容易被这个环境中的人群所接受并产生共鸣。例如南京电视台《听我韶韶》、扬州台《今日生活》、苏州台《天天山海经》等,此类大量使用方言的新闻节目,都是以地方及周边地区为辐射范围。且都是在市级电视台播出。地域限制是方言节目无法跨越的障碍。

《听我韶韶》主要是讲述老百姓生活难题,百姓所关心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及其他社会现象的民生新闻。使用方言本地人听起来感到亲切,更容易走进老百姓的心里。该节目自播出以来,一直保持同时段南京可接收频道节目收视率的榜首。

2 方言播报新闻有浓厚地方特色。

美国著名新闻学家麦克道格尔说过:“在报纸发行范围以内发生的事情,比在这个范围以外发生的类似事件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将新闻内容本土化便成了众多媒体吸引受众的主要方法之一,用方言来播报新闻不得不说是一个好方法。听到主持人用方言告诉受众什么事情,会让受众感觉是自己人在说话。既然是自己人说的,可信度就要高多了。

3 方言播报新闻贴近受众。

求近心理是受众在接受信息时最基本心理因素。研究表明,受众在亲近友好的状态中,双方心理协调的情况下,最容易接受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也最好。近些年来的新闻改革提倡平民文化,改变原来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报道。主持人不再正襟危坐,也不会板着面孔,形式都较生动活泼。

方言播报新闻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运用大量诙谐的语言,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叙事简洁明快。节目具有亲切感。此类节目主体是站在百姓的角度。热心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难题。受众在观看此类节目时,不自觉产生一种与主播台靠近的感觉。

4 方言播报新闻新鲜感浓。感染力强。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有特殊的音节、词汇体系。有极富感染力的一面。这一面对听不懂的人来说像一道墙,而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却是最为生动贴切的。用当地的语言讲当地的事。极富感染力。

总之,方言类新闻节目出现在以普通话节目为主的新闻节目里,令人耳目一新。

二、方言播报新闻的弊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面性,有利就有弊。方言播报新闻也是如此。其不足之处和它的优势一样。也是显而易见的。方言本身是具有信息传播功能的,在普通话没有形成之前,地域性语言就是表达信息的符号。平时在人际传播中。方言一点都不妨碍重大新闻事件的传播,但是到了媒体上就会感觉别扭。那是因为受众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一种观念,用于大众传播的正式语言就应该是普通话,因此也就不习惯用方言来接受重要信息。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找到与受众的心理契合点,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才能取得双赢的传播效果。

1 方言播报新闻题材的局限性。

由于方言播报新闻形式活泼,调侃意味浓厚,题材自然也就受到了局限。它只适合做一些轻松活泼或具有讽刺意味的社会题材。如果在重大题材上应用则会令受众产生不正规、不正统的感觉。这大概也正是所有这类栏目都被放在非主流的新闻栏目的因素之一。《听我韶韶》从字面上理解。它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也就是说新闻的形式,其次才是方言。本身“说”就对新闻进行了口语化的处理,再加上用方言“说”就更加口语化了。这类新闻在选择题材上有其特殊性,不适宜在严肃的时政类节目上播。

时政类节目。如江苏卫视的《江苏新时空》和江苏影视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此类节目受众较广,使用的语言就必须是通用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替代它。此类节目如果采用方言播报则会显得滑稽。不仅庄严度欠缺。也由于语言的障碍传播不开。

2 方言播报新闻具有强烈的排外性。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教授邵培仁从理论的角度对方言说新闻的形式提出了质疑:“方言新闻节目人为地设置了语言障碍。抬高了语言交际和信息传播的成本,也形成了方言形态的话语霸权。”广播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用方言播报新闻,无形中会排斥一部分人。同乡人用方言交流倍感亲切。对外乡人而言是倍感别扭。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在公众场合少数人用方言交流。对多数听不懂的人来说就是一种不尊重。这是比较忌讳的。

江苏是一个方言很多的省份,没有一个地方语言可以代表整个江苏文化。地方台偶有采用方言播报节目,无可厚非。但是,受众较广例如省台的方言节目能免则免。江苏人口众多,听得懂南京方言的江苏人只占其中一部分,许多在南京工作的外地人,不会说南京话,用方言说新闻会造成交流困难。甚至产生隔阂。在方言地域范围内,使用另外一种语言的人群会感受到语言上的歧视,这种歧视会产生外地人对该地区的排斥感,这将不利于来自不同区域的人群的交流与融合,更不利于各地区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与共同发展,最后,也就阻碍了本地的发展进步。

3 过多地使用方言,会导致人们视其为时尚,盲目模仿,使其沦为低俗。

如今在地方上方言成了一种时尚的象征。在街头巷尾广泛使用。更有甚者,许多外地人也说起了当地语言,往往还把当地语言夸张化。尤其是年轻一辈。就南京而言,常出入酒吧此类场所的部分外地年轻人多使用南京方言。从他们嘴里说出夸张版的方言。充满了怪异、低俗感。

4 方言的大量使用,不利于普及普通话。

国家推广普通话和方言的使用并不存在冲突,但要平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早在50年代。国家就号召人人要说普通话。电视台是起舆论导向作用的。一个国家必然要有一种统一的语言。没有普通话作为全国的沟通语言,后果不可想象。相邻的方言区之间交流可能没有多少障碍,但不同的方言区之间交流难上加难。普通话对于加强各地交流功不可没,推广普通话还要不断加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第4篇

一、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原因

(一)新闻报道自身的原因

新闻报道的事件是动态的,从事件的发生到结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的。新闻工作者只有对事件发生的全过程进行跟踪报道才能够将新闻的真实性显示出来,即新闻报道要紧随事情的发展进行报道。因此,有时候新闻报道是会对事情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的,既然是预测,就必然会使用模糊语言,以此避免预测与实际出现较大误差。

(二)新闻工作者的原因

新闻报道的内容通常是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文字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经过新闻工作者的阐述与表达,便能够将新闻通过良好的文章展现出来。换言之,新闻工作者的主观创造性对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影响。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思维是由他们的认知能力决定的,因此在观察角度、分析能力、写作水平等方面都有存在着偏差,出现模糊语言便成为了一种必然。

(三)新闻观众的原因

由于观众阅读时间的限制,几乎没有观众对模糊性语言计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应用的气焰。与此同时,模糊语言很符合人们平时的语言运用习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同。

二、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合理性运用

(一)遵循新闻传播的规则

新闻报道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便是及时性与客观性。通常情况下,新闻报道的内容多是当前社会变化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报道的主要目的便是让群众在最短的时间了解到这些内容。所以,新闻报道必须及时、客观。与此同时,新闻事件作为社会动态的反应,更具有随机性与可变性,这两个规则就注定了新闻报道具有模糊性,一般这样的情况在短时间很难做出精确的判断,因此,模糊性语言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

新闻报道的内容多是一些正处于变动中的事件,新闻工作者通常是无法在第一时间内详细地了解到事件的发生原因、参与人、以及目击者的,更无法对这样的事件结果做出准确判断,不能够将话说的过于绝对。因此,在此时应用模糊性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通过对模糊性与精确性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新闻的报道,定使得新闻报道更具真实性。

(三)提高新闻报道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中心原则,而客观是报道的中心原则,所以客观真实便是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通常为了能够有效避免过于主观和自信,常常会使用一些模糊语言,然后将那些看似正确、无法肯定的新闻事件报道给观众,进而使得新闻更加符合事件本身,达到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要求。

(四)降低新闻报道的消极影响

一些灾难性的新闻事件在报道的过程中,如果报道内容过于精确,那么势必会对受害者的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给受害者留下一定的阴影,尽管这样的报道与事实更加接近。如果是一些犯罪的新闻报道,对于犯罪细节,以及警方破案的具体过程,都不可以精确的报道,否则会使之成为犯罪教学案例,给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在新闻的报道过程中,对于可能会对事件主体,或者观众带来心理刺激的内容,要模糊传播,避免更大危害的产生。因此,在进行一些灾难性或者犯罪性新闻的报道时,适当使用模糊语言,能够降低新闻事件报道的负面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五)保护个人机密与国家隐私

新闻报道在一些时候会涉及到国家隐私与个人机密,对于这些内容不得不采用模糊语言方法来进行处理。比如我国政治、军事上的相关新闻报道,对于一些涉及到国家机密的内容,必须要模糊处理。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新闻事件中相关人物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以及相片等,也需要模糊语言进行报道,要使群众的隐私权得到保护。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范文第5篇

网络新闻的出现为网民获取资讯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它帮助公众及时获取信息、参与事件进程,同时影响事件的处置,尤其在促进网络民意和网络民主的发育和生长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①。然而,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我国网络新闻的公共管理存在诸多的漏洞和不足,必须加强网络新闻公共管理的法规和制度管理,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网络新闻公共管理体系。

1.网络新闻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1.1网络新闻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

网络新闻给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人民生活均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网络新闻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参与和转型。无论对于政治还是公民而言,公民参与都是其中的重要条件,它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网络凭借其民众参与的平等性和互动性将新闻和消息传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政治参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次,网络新闻有助于公众对政府的行政与管理活动进行监督。近年来,各大媒体均在建立自身的门户网站,为新闻提供了另一个拓展平台,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帮助政府实施有效监督。第三,网络新闻有助于政府反腐工作的推进。传统媒体具有自身的局限性,表现为信息无法及时、全面的表达,致使反腐工作开展遇到瓶颈。而通过网络新闻能够有效突破这一限制,帮助政府反腐工作得到顺利开展②。

1.2网络新闻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必有弊,对于网络新闻而言同样如此。网络新闻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网络新闻的泛滥影响公众对社会的认知。网络处于虚拟和开放的环境之中,其间充斥着大量的虚假新闻和网络新闻,部分个人或者团体出于自身利益,利用网络散步谣言,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认知。第二,网络极易引发侵权现象。一般而言,网络新闻的和转载都会涉及到版权问题。不少人利用网络对原视频以及原文章进行编撰和篡改,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的利益。第三,网络新闻可能会影响个人的正常生活和权利。网络处于开放的环境下,个人的生活、隐私,尤其是名人的私人信息上传到网络会对个体的精神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心理伤害。尤其是近年来流行的人肉搜索,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2.网络新闻对政府危机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影响

2.1网络新闻对政府危机管理的影响

网络新闻作为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对政府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质即为新闻传播。新闻传播的主要是信息,而信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能够消除人们的不确定性,新闻传播实现的就是信息的传达。依据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安全需要属于人类基础需要。因此,不管是危机发生之前还是危机发生之后,人们都渴望能够获取社会的各类危机信号,而新闻传播则是获取危机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③。网络新闻传播作为大众信息传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提供相关的危机信息。其实危机管理的本质就是通过新闻传播将人们所要面临的威胁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尤其是在事件爆发初期,要通过正式的信息渠道对危机进行公开,这既体现了公众的知情权,同时也发挥了传媒应具备的环境监测功能。

2.2网络新闻对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其所涉及的环节和步骤复杂,包括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管理与监督,而这一系列的环节均需要民众进行参与,从而体现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拿公共政策的制定而言,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围绕生活的某个方面问题所制定的政策目标,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因此,确定政策目标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确立政策目标④。尽管传统媒体在公众舆论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表达渠道依旧较窄,并且百姓在期间的话语表达权较弱。通过网络公共舆论,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网络新闻公共管理的策略

3.1建立网络新闻管理的法规体系

真实作为新闻传播的血脉,必须始终坚守。当前网络新闻大多采用匿名性质来进行,这就使得不少异己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实现谣言散布和网络诈骗,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失真的新闻一旦进行广泛传播,则会将私人或者小问题进行无限放大,极易引起的发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此,可以通过实施实名制立法来解决这一漏洞,在保护网民隐私的前提下,对部分内容的新闻进行严格要求,把握好新闻自由与实名制之间的平衡点⑤。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网络新闻的法律与法规。目前我国虽然现存了部分有关网络新闻的管理条例和规定,但在实践中并未进行普遍实施,由此加快网络新闻立法工作势在必行,要将行政手段与法律策略进行完美结合。

3.2实现新闻网站良好的整合与缩减

由于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其所衍生的新闻网站处于爆发期,各种类型的新闻网站层出不穷。基于此,政府必须强化网站管理,对其进行相应的整合与缩减。为此,政府首先要依据相关规定,崇尚“突出重点、整合资源以及办出特色”的理念,把重点且优秀的网站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新闻网站。第二,要善于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将国内出现的有价值的新闻图片、文字以及其他资料等整合起来,供媒体共享,不断优化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积极为新闻网站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具体而言,包括放宽审核标准,积极鼓励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实现有效的融合和互动,争取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

3.3优化网络新闻审批制度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具有及时性、交互性以及参与性等特征,因此网络新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它实现了信息交流的便捷和快速。传统媒体制度下,新闻从产生到具有一套复杂的过程,从而确保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然而,对于网络新闻而言,虽然也设立了一定的审核机制,但不够严密。为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优化和完善网络新闻审批制度具有必要性,它是确保新闻内容准确真实,防止谣言散布的重要基础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