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空下的城市

天空下的城市

天空下的城市

天空下的城市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质量;成因;分析

引言

2012年初,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为了尽快按照国家新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大气环境监测,作为安徽省皖东南的地级城市宣城市,从2012年起逐步对辖区内的国控城市自动监测子站进行升级改造。2013年底,宣城市国家环境空气监测网升级改造基本完成。随着新指标监测的开展,如同许多中部城市一样,由于近些年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区建设规模的不段扩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一些新特征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通过对宣城市2012年前后城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所在城市近几年空气污染的新特征和形成因素,以期为管理部门进行城市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一、宣城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宣城市区共设3个国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位,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新增细颗粒物(PM2.5)。全年连续监测366天。2012年度,全市市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以API计算环境质量为优的天数42天,良的天数305天,轻微污染19天。

宣城市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8%,与2011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4.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减少15天,轻微污染的天数增加15天。

2012年度,城区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全年二氧化硫(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4~0.079mg/m3,年均浓度0.038mg/m3;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07~0.064mg/m3,年均浓度0.029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29~0.215mg/m3,年均浓度0.084mg/m3。与2011年相比,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分别上升了11.8%、7.4%和20%。2012年新增指标PM2.5年均浓度约为0.052mg/m3,未达到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年均0.035mg/m3的二级标准要求。

2013年度,宣城市区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全年连续监测365天。2013年全市城区空气质量总体不理想。仍然以API计算,全年环境质量为优的天数48天,良的天数273天,轻微污染33天,轻度污染7天,中度污染2天,重污染2天,污染天数共计44天。

全市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9%,与2012年相比,空气质量优良率下降6.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增加6天,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数减少32天,轻微污染的天数增加14天,轻度污染天数增加7天,中度污染天数增加2天,重污染天数增加2天。

2013年度,城区三项污染物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全年二氧化硫(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2~0.117mg/m3,年均浓度0.031mg/m3;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1~0.248mg/m3,年均浓度0.030mg/m3;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19~0.469mg/m3,年均浓度0.096mg/m3。与2012年相比,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下降18.4%,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上升3.4%,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上升14.3%。2013年新增指标PM2.5年均浓度约为0.060mg/m3,仍然未达到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年均0.035mg/m3的二级标准要求。并且与2012年相比新增指标的浓度上升了15.4%。

二、宣城市城区大气污染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近几年的各项污染物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宣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城市大气污染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颗粒物是城市空气中首要特征污染物,浓度呈逐年快速递增趋势。根据宣城市历年统计显示,可吸入颗粒物作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一直保持在96%以上,各类大气颗粒物是造成我市城区空气污染的首要来源。2011年我市城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70mg/m3,与2010年相比,仅上升0.001mg/m3。但2012年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84mg/m3,2013年达0.096mg/m3,与2011年相比,分别大幅上升了20%和37.1%,同时新增指标PM2.5年浓度也较2012年上升了15.4%。均呈明显快速上升态势。

(2)市区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持续上升,二氧化硫浓度有所下降。2013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30毫克/立方米,仅比2012年增加0.001mg/m3,较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上升了57.9%、11.1%和3.4%,虽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总体来看,上升幅度开始减缓。2013年,市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31毫克/立方米,相比2010年虽然上升了121.4%,但和2011年、2012年相比,年均浓度值分别下降了8.8%和18.4%。总体来看,二氧化硫浓度持续上升的趋势已得到有效遏制。

(3)空气质量优良率逐年下降,严重雾霾天气开始增多

2013年宣城市污染天数共计44天,相比2011年和2012年,分别增加了40天和25天,污染天数为历年之首。在2013年各类污染天数中,不仅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天数比往年增加明显,还首次出现了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气,其中中度污染达2天,重污染达2天。由于这些污染天气大多集中在秋冬季节,使宣城市2013年出现了连续多日的严重雾霾天气。

(4)空气质量时空分布不均,污染季节性变化明显

由于宣城市地处内陆丘陵地区,属温和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但降雨的年际差异、年内差异及地区差异较大。独特的气候和地貌决定了城市空气质量有其自身的特点。从近几年各月环境空气污染指数及多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环境空气质量呈明显波动状态,但在一年四季中,空气污染指数(API)一般按冬>秋>春>夏的顺序排列,即冬季空气污染最重,夏季空气污染最轻,且夏季尤其是7月,空气质量明显优于其他3季。每年1~3月及11~12月各类污染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月份。

三、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对比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宣城市城区大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一些公布的城市经济和建设数据,主要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 各类工矿企业工业粉尘和废气的大量排放是驱动空气中各类污染物浓度上升的直接原因

随着宣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矿企业的不断增加,能源的需求逐渐增多,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主要以原煤为主,原煤的燃烧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颗粒物的贡献率越来越突出。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宣城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46个、10亿元以上15个,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2户,总数达1091户。随着城郊国投向阳发电厂等一大批工业企业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不仅增加了煤耗量,也增减了各类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从而导致了大气中气态及颗粒态污染物浓度的不断上升。 此外,电厂脱硫脱硝装置的投产使用,以及城区天然气的大量普及,也是城区二氧化硫浓度开始下降的重要因素。

(2) 机动车尾气污染是空气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浓度升高的根本原因

近几年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呈加速递增的趋势,2012年宣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2.36万辆,2013年约15.85万辆,2014年更是达20万辆以上,分别上升了28.2%和61.8%。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民以私家车为主要出行工具,汽车尾气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逐渐由局部性转变成连续性和积累性,使得城市空气污染逐渐由煤烟型向复合型污染转变的态势。汽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各类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聚合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二次污染物(无机盐类),是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重要来源。此外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公共交通发展严重滞后,道路狭窄和弯曲,尚未形成有效的机动车尾气监管机制,使得城市的机动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与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不断增长有着密不可分的正相关性。

(3)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是城区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来源

由于近几年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各类市政基础工程和生活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宣城市续建和新建项目117个,完成投资152.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及公共项目投资66亿元。续建、新建道路36条,竣工通车9条。宣城图书馆、规划馆、体育馆、宣中新校区、宣城合工大分校、宛陵湖西湖景区等一大批市政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这些市政工程以及建设项目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扬尘,造成周边环境空气大面积颗粒物污染。

四、建议与对策

因气象因素和地理因素而产生的大气污染在短期内是无法抗拒的,但是因人类活动,如工业烟尘和粉尘、交通运输扬尘、建筑施工扬尘等而带来的污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是可以采取如下一些对策来减轻城市大气污染。

控制工业烟尘和粉尘

天空下的城市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市;夜态;空间

Abstract:Today, evening-night time life is gradually common in human’s life, which has exerted a subtle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 and landscape of city space. And a new type of city space has formed,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daytime. Viewing of this important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suggests a new conception: the evening-night time city. Basing on human’s behavior and leading by actually activing-sites in evening and night time, referring of thoughts and productions such as urban space theory, behavior psychology, economy and culture, landscape and aesthetic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e study way of the evening-night time city.

Keywords:city;evening-night time;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1-0063-03

当代,城市夜晚繁荣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时间段,成为体现当代城市社会经济开放程度和繁荣程度的特征之一。在我国,尽管城市夜晚生活才刚刚起步,但是少数几个城市的发展规模已经比较大,并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国际品牌咨询公司“未来品牌(Future Brand)”所发表的2005年度“国家品牌指数(Country Brand Index)”报告显示中国的夜生活已经跻身于世界前15名[1]。面对我国城市夜晚生活的蓬勃发展,对夜晚的城市进行相应的研究是必要的。

1夜态城市的提出

1.1夜晚经济和24小时城市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了复兴中心城区,提出了“夜间经济”(night-time economy)发展计划,主要是发展各种酒吧和夜总会,其目的一是恢复英国传统的酒吧文化,二是改善城市中心区在夜晚的空城现象[2]。但是仅仅发展酒吧文化又带来了新的城市问题――酒后行为不端现象。同一时期,在意大利罗马负责文化事务的政治家Renato Nicolini倡导每年夏天在罗马举行艺术节活动,该活动包括晚上在马克森提巴西利卡(Basilica Maxentius)不停的放映电影。1980年,英国城市规划专家Franco Bianchini将这种文化节的概念引入英国,并与英国夜晚经济发展相结合,初现24小时城市的雏形。

其后,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所谓的世界城市。世界城市通过金融市场而相互联系,这些金融市场一天24小时都在不停的运转,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变为24小时持续进行,并由此形成了24小时工作的经济贸易行业群体。另一方面,夜晚经济的发展,城市自身的商业活动向夜晚延续,打破了以前“上午9点―下午5点”的8小时商业经营模式,出现了18小时、甚至24小时的城市商业活动。城市的这些变化,使得学术界展开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讨论,形成了两个被广泛接受的关于“24小时”的时间观点。一个是世界城市通过金融市场而相互联系,这些金融市场在一天24小时内都在不停的运转,这样的城市往往被称为全球/世界城市;另一个是将传统的“商业时间”延长,形成一种16小时、18小时,或者24小时的活力,城市呈现出一种新的世俗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24小时城市”[3]。这两个“24小时”观点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因果关联性,可以说,“全球/世界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城市内其它非全球/世界性行业的24小时发展,直接促成了城市整体上24小时全时性活力的形成。现在,英国的伦敦、利兹、诺丁汉,美国的纽约、拉斯维加斯、亚特兰大、洛杉矶、芝加哥、迈阿密、圣何塞、新奥尔良等城市都已经提出24小时城市的发展目标。

“24小时城市”和“夜晚经济”都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夜晚活动状况的,其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其难以对城市夜晚进行综合整体的考察和现实有效的控制。尽管城市的发展是24小时的,但是24小时城市的概念尚还存在着其它的歧义,即其和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经济运行模式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还有学者主要针对当时欧洲城市中心衰败出现的昼夜城市中心人群密度急剧变化的现象,提出只要有人居住,只要不是一座无人的空城,就可以称之为24小时城市。

1.2“夜态城市”的诠释

“夜态城市”这一概念,是笔者提出的一个基于城市规划研究的概念,而不是基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概念。到了夜晚,昼与夜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重构、地点的可达与不可达,等等,形成城市新的空间和地形学。在这个新的现代化城市夜晚创造的特殊地形里面,生成了新的行走路径、生活追求、空间安全和不安全感、自信和害怕、支配和附属等一系列新的城市状态。“夜态城市”主要研究城市夜晚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最后所形成的一种与白天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状态,并且将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和规划管理上。

对于城市规划学科而言,一种新的城市行为活动会占据城市内部一定的空间,并形成其对应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从而对城市整体产生影响。随着夜晚城市内各种行为活动的发展,其在城市内部所占据的地理空间越来越多,分布的地理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夜态城市”研究体系提出以城市夜晚活动为基础,以城市空间研究为核心,对夜晚的城市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总结当代城市夜晚活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其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促进城市昼夜和谐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

“夜态城市”并不割裂与白昼城市的关联性,而只是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夜晚这个时间段。至今为止,我国城市规划很少考虑城市夜晚活动的影响,基本是一个城市的白昼规划。故“夜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对城市规划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1.3“夜态城市”的研究界限

1.3.1活动时间

对于夜晚,物理意义上的界定就是以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时刻为基准。从城市社会生活的界定来说,人们白天工作,夜晚休息。因此,从下班以后的黄昏到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间段,被称之为夜晚。

在英国,夜晚被分为两个阶段:傍晚(evening)和深夜(late-night),夜晚经济发展也被分为两个阶段――傍晚经济和深夜经济。综合考虑到物理时间和社会生活方式,借鉴英国夜晚活动发展研究和我国夜晚活动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定,本文将夜晚的时间界定为18:00一次日6:00之间,大约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面,分为3个阶段(表1)。

1.3.2活动内容

英国将夜晚活动限定为:饮食(eating)、能饮酒的歌舞场所(drinking and dancing venues)、电影(cinemas)、剧院(theatres)、音乐厅(concert halls)、夜总会(casinos)和其他的娱乐活动;美国的纽约夜生活协会(New York Nightlife Association,NYNA)则将夜生活产业限定为酒吧(bars)、休闲室(lounges)、音乐厅(live music venues)、跳舞俱乐部(dance clubs)。在我国,营业性的夜晚活动内容有:餐饮、酒吧、舞厅、电影院、剧院、音乐厅、综合性娱乐场所。从上述各国的分类中,不难看出夜晚活动的主体组成部分都是与娱乐有关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中的消费者服务业,即娱乐、休闲、旅馆等。

随着目前城市白天生活向晚上的延伸,昼夜活动的差异正在逐渐减小,很多白天的活动向夜晚延伸,如商业购物类、文化交流类、便民服务类等,对城市夜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1.3.3活动人群

“夜态城市”所关注的活动人群是指那些夜晚仍然在非居所以外的城市空间中活动的人群。他们或是夜晚活动的消费者,或是夜晚活动的服务者,或是其它工作的加班者,或是仅仅出来闲逛的人。他们在夜晚的行为活动需要都将是城市夜晚建设需要考虑的。

2夜态城市”的主要研究内容

2.1夜晚人们的行为模式特点

简・雅各布曾说过:“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不论是从城市空间本身的研究,还是从城市活动内容本身来说,人的行为活动都处于一个非常基础性的环节之中,对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城市夜晚活动促成了城市空间的形成。在对“夜态城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夜晚城市中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对于夜晚城市空间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这构成了“夜态城市”空间的基础性研究。

夜晚人们的行为活动,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微观化的特点,而行为主义方法在城市空间研究别强调个体行为(如购物、迁居等)的决策过程,比较符合人们夜晚活动的决策特点。同时,行为的产生与时间是分不开的。我们不仅仅需要看到行为的空间,更需要了解行为的时间变化趋势。日本学者伊藤、天野等在20世纪80 年代提出,需要把社会学关于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及时间利用的研究,同区域规划及城市规划,同地理学关于居民行为空间规律,同交通科学关于交通规划、管理的研究结合起来,探明居民行为的发生机制,并用于指导协调城市规划。对于“夜态城市”而言,其作为城市白天活动的延伸,昼夜活动的连续性将是研究的重点,要关注不同时间段人们行为活动的需要。

夜态城市的行为研究,是一个将空间布局与时间过程相结合的行为研究过程,只有处理好了城市夜晚活动与白天活动的关系,才能真正促进我们城市昼夜和谐发展。

2.2 夜晚的活跃功能空间定位

凯文林奇指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城市中任何一种行为活动在地理上的表现就是必须占据具有一定三维体积的活动空间,这个空间一般被称为该活动的功能空间。从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程来看,争议的核心问题就是城市的各种功能空间以什么样的规模和方式进行组合,才能符合时展的需要。

城市夜晚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活动类型,虽然已经在城市中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和城市的其它功能空间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关系,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整合到整个城市的空间规划中去才最佳,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夜态城市”规划需要思考的问题,并且会最终影响其在城市中的地理定位。同时,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随着城市的发展增长,功能空间类型会发生变化和转移,也就是发生演替。夜晚活动作为人类新近发展的城市活动类型,还较少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和影响,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我发展的状态,或者说自我组织的发展状态。因此,研究现有夜晚活动所形成的功能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有效的引导和组织未来城市夜晚的活动空间,将其积极整合到城市空间整体发展中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2.3 夜晚的空间景观形态

城市的功能空间布局所体现的不同功能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物化为城市的空间形态。夜晚,由灯光所形成的空间景观形态,与城市夜晚空间形态之间有了必然的关联,而这关联正是因为人的行为活动和人工照明的必须而形成。夜晚的景观形态的特殊性,即光作为城市夜晚景观形态的重要构成元素,生成新的“明与暗”的图-底景观,对于城市空间形态有着极强的引导和暗示作用,尤其是能体现城市空间在夜晚的活跃程度。

城市夜晚“图―底”景观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夜态城市”的“图-底”关系有一部分可以认为是白天“图-底”关系的反转。白天,实体的建筑物被道路、广场之类的虚体空间所分割,呈现为图,道路、广场等地平面上的开放空间则呈现为底。夜晚,道路、广场作为人们活动的空间场所被照亮,从黑暗的城市“底―景”中凸显出来,呈现为图,而大部分的建筑如果没有进行亮化照明,将成为暗的底。城市原本的“图―底”关系在夜晚发生了反转。另一方面,夜晚的图―底关系并不完全是白天图―底关系简单的反转。城市中的部分实体要素如建筑、雕塑等,往往也会成为夜晚重点表现的对象,具有很高的亮度,从暗的背景中凸显出来。所以,“夜态城市”的“图―底”景观是根据夜晚活动需要,借助于光所重新勾勒的一种城市“图―底”关系,反映的是城市夜晚生活的空间秩序。那些由于夜晚活动被照亮的城市区域,形成了只属于城市夜晚的新的肌理,这种城市肌理或者会与原本的城市肌理有着一些重合,有的则是完全属于夜晚的。可见,亮丽的景观体系中俨然隐含着城市夜晚的空间功能结构和形态。

2.4 昼夜和谐发展的城市

和谐,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及至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都是希望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城市,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地球。因此,和谐也成为“夜态城市”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 昼夜和谐

“白天是一个工作的城市,夜晚是一个休闲的城市”。这是目前很多人对于城市昼夜功能的一个定位。显然,这种定位依然还有着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的影子,但是当代社会的“息”却增加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是人们脱离白天紧张的工作状态,使其在精神上获得放松和情感上自我愉悦。因此,通过对城市昼夜功能变化的研究,寻找白天与夜晚相互衔接、结合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以此作为城市夜晚建设的基础,建立一个昼夜和谐的全时性城市,建立一个符合夜晚本质的全时性城市,使人们的城市生活更为舒适、便捷和惬意。

② 活动和谐

夜态城市各类行为活动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居民的休憩需要和商人的经营需求之间的矛盾平衡;

经济活动和必要的基础设施供应之间的矛盾平衡;

消费者的需要和居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平衡;

对于安全的需要和对犯罪的防治;

当地的工作、休闲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管理夜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些不利问题,例如犯罪、噪声、垃圾,从而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这些矛盾的产生,在于人们对于夜晚资源的争夺,因此需要对于夜晚活动进行很好的规划设置,满足各种不同的消费需要。

③ 生态和谐

在生态环保的原则下,城市夜晚的发展也要关注生态伦理的需要。因此,既保持夜晚相应的活力,满足夜晚活动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原始的夜晚状态,以满足那些夜晚休憩的生物体(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的需要。

3结语

城市夜晚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于城市发展已经提出诸多要求,尤其如交通、照明等城市基础设施问题,噪声、光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犯罪、安全等城市社会问题。此外,中国城市的现状和西方有所差异。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由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策略和汽车交通的发展,使得大量居民迁往郊外,市中心的商业地位受到挑战,商务和娱乐活动进一步恶化,城市中心功能和居民数量丧失,因此倡混合功能模式(居住和非居住混合)来发展傍晚和深夜活动,并形成24小时城市[4]。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还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空城、衰败现象,很多地方仍然是居住和商业混合,这种现状恰恰和目前国外24小时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国城市在夜晚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要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失败之路。

参考文献:

[1] Future brand,Country brand index 2005_insights,findings and country ranking,2005[2006-07-20]. 省略 .

[2] Thomas Colin J,Bromley Rosemary D. F. City-Centre Revitalisation:Problems of Fragmentation and Fear in the Evening and Night-Time City[J]. Urban Studies(UK),2000[7]:1403~1429.

天空下的城市范文第3篇

    环保部当日了2015年12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环境护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12月受大范围空气重污染过程影响,7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状况同比、环比均转差。74个城市PM10、PM2.5和NO2浓度同比、环比均有所上升,SO2浓度同比有所下降,环比有所上升,CO超标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所上升,O3超标率同比持平,环比有所下降。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55.6%。其中,厦门、福州、昆明、惠州、江门、海口和深圳等7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为100%,东莞、中山和珠海等15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80%~100%之间,重庆、宁波和秦皇岛等13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保定、邯郸和济南等39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10。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12月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位(从第74名到第65名)城市分别是保定、邢台、衡水、邯郸、石家庄、廊坊、济南、郑州、唐山和哈尔滨;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从第1名到第10名)城市分别是海口、惠州、厦门、福州、深圳、昆明、肇庆、东莞、贵阳和江门。

    罗毅介绍,12月,我国北方地区全部进入采暖期,受采暖期污染物排放量大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均出现了重污染天气。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程度最重、持续时间最长,12月该区域先后出现5次明显重污染过程,保定、衡水市一度出现连续8天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与2014年同期相比,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PM2.5月均浓度全部升高,其中北京市同比升高166.7%;京津冀周边的太原、呼和浩特、济南和郑州市PM2.5月均浓度同比分别上升了15.6%、41.7%、92.8%和49.5%。

    监测数据显示,12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在12.9%~80.6%之间,平均为34.9%。其中,张家口市达标天数比例为80.6%,秦皇岛、承德2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在50%~80%之间,保定、邯郸、衡水等10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其次是PM10。

天空下的城市范文第4篇

一方面,商业办公综合体的交通集散量大,需要最大限度地分散该区人流,保证交通畅通、安全。商业办公综合体可通过电梯、自动扶梯、天桥、步行街等把各项功能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并与公交站融为一体,允许公交车、火车直接进入建筑物中,这样还能吸引通过综合体的旅客,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城市中心区的面积越来越大,建筑密度越来越高,人流与车流也会越来越集中,城市交通仅靠地面层道路来解决的方式,在中心商业区,特别是在一些特大城市中常常负荷过重、无能为力。因此,城市交通的发展客观上也要求将均匀分布的、连接成片的综合建筑群同中心区地铁网及地面主要干道、空中走廊等接通,组成系统。这是近时期大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新成果。许多实例都表明,新的完善合理的交通系统规划,对复兴城市中心区,激发土地的经济活动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改善城市的物质结构和社会结构。这种系统的模式不仅避免了人车交叉的矛盾,使在中心区活动的居民有安全感,从而改善了城市交通,而且满足了城市生活多功能的要求,商业、办公、文化、娱乐、旅馆、住宿与交通连接在一起,使用方便,同时在此系统中活动,可不必走出室外,全天侯的环境将整个市中心变成一个巨型综合体。由此可见商业办公综合体向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的显著特点表现在商业办公综合体的主体的交通组织上,即城市与商业办公综合体的中间过渡。它在城市和建筑之间起着联系、转换和缓冲作用。交通组织的任务,就是要把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线与城市道路合理地组织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这种多层次结构的交通系统的发展,必须有中央空间的介入来充当节点的角色,以达到协同一致,增强凝聚力。中央空间联系着周围的交通网络并赋予网络以标志性的特征。商业办公综合体往往作为中央空间,在城市立体的交通系统中充当节点。

1,空中步行体系的建立

空中步行体系,又称天桥系统,即在若干个街坊内布置商店,街坊之间采用高于地面的过街楼或步行天桥相连,形成一套独立于外部街道的步行街。它能大大增加和步行系统相连建筑的可达性,与城市开敞空间容易保持良好的视觉与交通联系。这种系统首先在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实施。由于这里冬季寒冷,商业街坊间用封闭的过街楼来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全天侯的空中步行区,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安全、舒适、有趣的步行工具,而且将人和交通工具、污染物隔离开来,因此有些大城市设想把商业区的步行体系扩展为城市的步行体系,逐年增加步行天桥,最后完成全部步行体系。这虽然受到了目前经济上的限制而没有实现,但它反映了城市交通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促进了城市空中步行交通与商业办公综合体的直接结合。如美国IDs中心有四条人行天桥穿过而成为城市空中步行系统的节点。每天,行人可以从四个方向进入该中心,同时也可以从中心走捷径进奈卡利特林荫道。其特殊的空间构成及共享中庭,无论对本地人,还是对外来参观者,都提供了特殊的文化情趣、城市历史延续的联想和新鲜感。在我国很多城市也有类似的空中步行体系,如北京的华威大厦利用二层的室外挑台与现有的西单北大街步行立交桥直接联接,既有利于人群的集散,又可做为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设置室外商业街,方便了群众购物。

2,地下步行街及地铁交通体系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为城市商业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地下购物大厅连接各个商店的地道系统为购物者提供了连续活动的、有趣封闭的空间,也为行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作为商业办公综合体交通组织的手段之一,地下商业街常常联系着城市道路交叉口的地下通道。一方面为行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商业活动空间,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地面人行交通的紧张状况。不仅如此,它还可与人防工程结合。地下街、地下广场、地下通道三者连成的系统是很好的人防工程。例如西安的开元商城的地下空间设计,以下沉广场为中心的地下购物空间与钟楼地下人行通道相连接,并与人防工程结合起来。若地下系统再与地铁车站相结合,则更大大加强了商业办公综合体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节点作用。如美国费城的市场东街便是一个带有顶棚照明系统的三层步行街,由商业区、停车、办公、旅馆等组成,并与地铁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个宜人的小气候。在商业办公综合体空间设计方面,一些国家抓住在地铁车站附近建造新建筑物的机会,在所形成的开敞空间内修建下沉式广场与地铁车站相连接,既改善了地铁的环境,又使得各层次交通空间的联系得以加强,而且更加舒适。

目前,地下通道体系下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许多城市试图把这些各不相连的局部地地下走廊区连接起来,形成地下通道系统。如美国的洛无菲勒中心中央广场系统的不断扩大和加拿大蒙特利尔中心地下空间系统的发展。我国的有关专家也就这一系统在大城市中心区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现在很多地铁附近的新建综合体地下都预留地铁出口。虽然它现在还存在着技术复杂、造价昂贵等显而易见的不足,但是与过多地占用地面的有限土地及它所形成的效益相比,这些不足都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而显得微不足道。作为商业区发展的一种形式,促进商业办公综合体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发展,地下交通系统是有着光明发展前景的。

3,地面层外部交通组织

天空下的城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地域文化

Abstract: the city is the 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 a vibrant city is the history track good continue. And the city space design is the city of improving their image,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e space important means, is the city life with the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urban culture. The city space design reflects a city's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reflect modern people's values, aesthetics and interest. People in public life stage, is the city humanistic spirit th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is a continu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city of culture change carrier and the testimony is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s, is the soul of a city culture elements.

Keywords: space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Region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在提供设计之前,应考虑到空间环境与服务的使用者是人,就是将城市空间及其周围环境与人在其中活动的感受联系起来,并按照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舒适、安全、方便和优美的空间环境。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使人的心理更加健康,情感更加丰富、人性化更加完善,同时,在环境的潜移默化当中,修正行为,净化心灵,提高素质。

“以人为本”是人性化设计的精髓,是城市空间设计的指导思想,然而,在我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追风逐浪的现象屡见不鲜。世纪广场热、新天地热、微缩景园热、大草坪热、大树进城热等曾经盛行一时,这些公共空间的做法 忽略了人的因素,失去了与人的亲密关系。忽略对空间的环境品质的塑造,规模过大、尺度失调,缺乏吸引力、开放性、人情味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功能单一,休息、游戏、信息服务及景观等公用设施考虑甚少,不适应人们的行为需求,成为没有公众活动参与的象征性的公共空间。造成公众间缺少交流及相互信任,人际关系淡化、凝聚力减弱,使民众对公共生活缺乏投入和责任感。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站在人性的高度把握设计方向,充分了解人性化设计的内涵,综合协调城市空间所涉及的深层次的问题。以人为中心,综合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考虑社会的发展与更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我们在塑造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时,不仅仅是满足使用者的生理需求,而且给以他们心灵上的慰藉及情感上的交流,达到安全、舒适、愉悦的目的。公共空间是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途径,要考虑到人的行为体验,注重宜人的尺度,增强空间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考虑空间形态的多样化,扩大和深化人们的活动范围,满足不同阶层、年龄、职业、爱好和文化背景的人群需求与活动规律;增强人们对公共空间环境的信赖感,鼓励人们相互交流,减轻环境压力,并积极参与到环境的改造中去。强调公共空间的开放性,它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让人们享受城市空间美带来愉悦的好心情, 打破那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设计方法,拆除不必要的围栏护墙,还空间于公众。这让人们的心里感到城市的亲近和有情,让城市更有生机和活力。城市公共环境设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它的主要目的是完善城市的使用功能,满足公共环境中人民的生活需求,方便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它不仅应具有观赏性,更应创造条件让人们参与活动,使审美、参与、娱乐渗透与结合,同时要考虑无障碍设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条件,使他们更多的享受健全人具有的权益和生活意趣。 城市空间设计只有顾及了人类本身的内在需求并在城市空间诸要素、空间表现特征、空间美学意义等多个层面上加以设计的互动与经营,才能使城市公共空间达到与人类需求同构的形态特征和美学意境。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对人性化的关注。

2城市空间与建筑设计

城市空间是为了满足城市功能而存在的空间体系,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具有人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功能,它是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城市空间随着功能、地点的不同具有不同的概念,这种公共空间的多样化特征,不仅对人们视觉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也可唤醒人们的感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形成头脑中的认知地图,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表现之处,而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城市人的一切生产和生活、娱乐、消费活动等没有一样离得开建筑,建筑设计注重实体、空间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城市空间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着隔而不断的联系,具有空间形态上的连续性。不但在设计中将建筑空间组成一个秩序井然的路径,使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外在特征,要有一定的连续性,使人们心理得到连续的和谐感,而且使城市空间的其他诸多空间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广场、街道、公园、绿化等,使空间整体达成和谐的层面,这些空间的相互连续性决定了城市整体给人的视觉感应。形成城市环境整体美感。

建筑本身是一个有机的体块它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它的外壳和表皮算得上城市空间的内壁。建筑的造型、建筑艺术、建筑色彩都对城市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建设起着重大的作用,城市建筑对于城市本身,无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不同时期的城市建筑,对城市的发展起着推到性的作用,不仅不同的建筑在向城市诉说不同的话语,有其不同的外貌,而且还蕴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精神的力量,呈现着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文化精神等特点。同时也展现了城市的艺术风格。

高层建筑的出现,对传统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不仅突破了原有城市天际线,改变了城市尺度和城市面貌,使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对于城市景观和城市环境都有着极大的影响,高层建筑承担着城市的高级偶像的作用。高层建筑有提供天际线视觉趣味的独特的城市设计机会,能够创造壮丽的天际线,一座城市的天际线会成为城市的标志,它们是城市个性的浓缩,是城市繁荣的机缘,任何文化和任何时代的城市都有各自高耸而突的地标,以颂扬其信仰、权利和特殊成就。这些地标归纳了城市形式,突出了城市意象。因此,高层建筑尺度的确定应与整个城市的尺度一致,而不相能脱离城市,城市天际轮廓线不仅是人们从城市所看的景观,是一座城市给一个进入它的人第一印象,而且在城市内部,从市内比较开阔的地方,如:广场、干道、开放的水系和绿地所看到的天际线,会直接影响人民的日常生活与视觉观赏。因此高层建筑设计时,不能只单单重视建筑本身的立面造型的创造,而要把握良好的城市尺度,这也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一环。从另一个层面,建筑不同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其美学特征就在于他的规模,尺度,形体和空间,特别是人的尺度与建筑尺度的相对关系,高层建筑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形式,还与它所在的位置,功能有关,因此城市空间形象的设计应以人的感知作为评判标志,强调城市景观和建筑的形式的塑造应从人的感知与情感出发研究人与建筑的关系, 充分考虑人观察视点、视距、视角,和高层建筑使用亲近度,从宏观的城市环境到微观的材料质感的设计都要创造良好的尺度感,使高层建筑融入城市环境中,为城市的天空勾画了优美的轮廓,线条生动活泼、色彩缤纷多变。

高层建筑大规模的一体化设计与高层建筑集群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以往的城市空间形态,使城市空间“立体化”“室内化”,建筑空间“城市化",进一步促使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的相互融合,这种高层建筑集群还接纳了更多的城市功能,把城市公共空间和交通空间纳入建筑的内部,各种城市公共设施和休闲活动空间纳入建筑的内部,使其更加融入了城市交通和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对于城市功能有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周边地区的环境整合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体现城市文化与地域特色

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文化是最本土的、最生态的、也是最富有地域特色的。它记录了那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点,是这座城市最具有美学价值的因素,所以城市千姿百态,是独特的历史现象,是历史积累的过程,在一个城市历史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在这个城市留下印记,这些印记共同构成了现实中的城市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这些历史物质环境包括这个地区中的历史建筑物、传统生活区、古老街道和城市景观等,正是城市历史载体的存在,使得城市特征得以体现。中国几千年的城市发展史留下了许多名城,如代表“京派文化”的北京、代表独一无二的“津派文化”的天津、融化了中西文化的“海派文化”的上海等。这些城市文化现象是城市自身的文化遗存,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城市市民的心理文化结构符合。

体现城市文化与地域特色包括了许多方面,如它的建筑风格、人文景观、生活方式、形态色彩等,其中建筑是城市发展中最重要的手段,也是城市中最具文化内涵的场所,反映的是城市历史、社会变迁、风格形式与空间使用。建筑总是最直接的高诉人们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特征及后续发展。以北京为例,虽然大部分前朝的建筑和遗址都已经不存在了。但仍然能看到许多明清时期的皇家建筑和宗教建筑的遗址以及四合院住宅,它们对于北京的城市构架化地域特征而言,是不可缺少和非常有代表性的元素,实践表明,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所进行的规划、设计的建筑物,常能激起人们有更多的兴趣去了解过去,把历史的感受升华为对城市的热爱,在情感上对城市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产生特有的地域情结,产生人际脉络和社会结构的再重构。

着眼于地域特色,创造城市文化,是城市空间与建筑设计的最高境界,是对城市文化高层次的追求。它聚集了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独特因素,会产生其他城市无法模拟的优势,那些隐藏在人们生活背后的、深沉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能更全面的反应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能更好的解释这个城市人们生活的诸多意义。

4结语

城市空间设计担负着城市对未来的理想、对过去的缅怀。城市的形象和内涵通过城市文化和构成城市空间的诸多要素来体现,它是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统一,是城市人文精神的综合反映,正如著名设计师及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所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与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