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子面朝大海

海子面朝大海

海子面朝大海

海子面朝大海范文第1篇

关键词:海子 诗歌 幸福 尘世

每个人都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会是苍白的。孙正义先生曾经说过:“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基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也向往大海,他叫海子。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明朗轻快的节奏写下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人说海子是向往大海,但向往的又不仅仅是大海。那份对海的向往似乎明媚又似乎忧伤。那到底是一种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诗歌中去感受。

一.作者简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77年,年仅15岁的海子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时在校刊工作,后转至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

二.诗文解读

(一)第一节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似乎宣告了诗人面向尘世,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式行动,不再任时间在贫穷、单调和孤寂中逝去。“周游世界”是诗人的理想,那便是让自己的心灵充分向世界开放,充分享有这个世界。

2、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粮食和蔬菜”本来是物质世俗的代表,是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料。“关心粮食和蔬菜”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从这可以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

那么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不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日常生活的人叫做什么呢?——不食人间烟火。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人不食人间烟火呢?爱因斯坦,披着毯子出门,不修边幅;当然,还有中国古代的一些闲云野鹤,他们整天在心中构建着自己的理想王国,但是对身边的现实生活毫不关心,与身边的环境,都是格格不入的。诗人下定决心“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表明过去诗人缺少幸福感受,对生活漠不关心,同样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状态。于是踌躇满志,打算重整心绪,重建生活,追求幸福。

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在想象中构建着自己的幸福家园,想象自己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的姿态和空间,在那里,诗人可以面朝大海,获得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诗歌的审美意蕴往往凭借单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产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情景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审美情境,在此,我们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融合为一体,达到了崇高的境界。

4、小结

第一节中,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是个人的幸福,诗人眼中的世俗生活是简单的、没有任何烦恼与羁绊的。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诗人认为这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是平凡人的生活。这些就是诗人所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他认为这是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俭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理解仍然那么的理想化、浪漫化、主观化。但诗人没有真正的将自己与尘世的世界渗透到一起,他想象的那种平淡生活终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预示着诗人今后命运的悲剧。

(二)第二节

1、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当诗人拥有了如此美妙的幸福感受时,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种感受告诉每一个亲人,他甚至要将幸福送给每一个与他不相关的人。诗人的幸福就是可以去过平淡的简单的世俗生活。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视角发生了变化,推己及人到了他的亲人们,希望把自己获得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他要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快乐,也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幸福奉献给亲友,让他们能和自己一样幸福愉快地活着。诗的情绪渐渐远离自己,走出了自我,这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2、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那幸福”如“闪电”一般,表明幸福的突如其来以及诗人对幸福的强烈的感受,似乎也表明了这种幸福会转瞬即逝,是那样的虚无缥缈。

3、小结

第二节中诗人的幸福溢满心胸,无法独享。“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这又是一种幸福,是别人的幸福。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情绪形成了比照,诗人不仅希望自己拥有幸福,而且希望亲人能够分享,这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对亲人的关爱之情。而文中前两节中提到了三次“从明天起”。“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意味着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的海子,并不拥有这种幸福。他所希冀的幸福,只能寄托在明天,寄托在一种美好的想象中。

(三)第三节

1、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其实就是对那日常司空见惯的、早已感到失去光彩的山山水水的重新审视,重新感受,重新发现。同时,我们知道,山川河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但是诗人为什么要再次为它们命名?诗人一直都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的世界,也就是他主观的唯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拥有为一切物质重新命名的权利。这也许与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2、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幸福世界里,诗人的幸福感受因过于强烈而溢出,他用真诚的祝愿、世俗而实在的祝愿为陌生人祈福。关爱万物生命是诗歌的存在价值,此诗的抒情主体以一种“超越自我”的姿态关怀人类,祝愿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

3、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只愿”暗示了前边的一切,原来都是诗人在为别人祈祷,他自己根本就不愿去拥抱世俗,而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只愿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4、小结

第三节,世界的幸福。诗人的感情再次升华,诗人完全摆脱了自恋的情感抒发,叙述对象不再限制,扩展到了每条河流、山川,也就是大自然和陌生人。情感的力度大大增加,诗呈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前面两节都是偏重于“自我”感受,而到了第三节诗的意旨表达超越了“自我倾诉”,诗人以一种“超越自我”的姿态关怀人类。他将自己获得的幸福传播与他人、他物,意在说明他要让每一个世间漂泊的灵魂都关注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到获得幸福时的人类大善大美的至境,还在于他希望整个世界和人间都成为幸福的家园。悲天悯人的“人类情怀”使得整首诗突破了通常抒情诗的情感表达,使全诗进入了新的境界。

朱光潜说过:“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了孤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的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烟消云散了。”由此可知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对世界和人间的博爱之情。

三.总结

人的生命总是要消失的,而艺术的生命却因才华的闪光而得到延续。死或者对海子来说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的归属。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他是一个太纯粹的诗人,以至于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和享受。他的性灵太过纯洁,精神太过自由,以至于对物质的世界无所适从。这首诗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反映的是海子面临的生命中两难的心境。海子对尘世幸福的肯定,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美好的祝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美好的情感,那份圣洁的爱。

只可惜他早早地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整整24年了,在离海不远的地方不幸逝世,永远地“面朝大海”了。大海是安魂乡。海子,海的儿子。今天我们重读他的诗歌,可以说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它凝聚了海子对尘世的最后一丝眷顾。

参考文献:

[1]悠哉著.海子诗歌研究[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

[2]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作家出版社,2009年.

[3]赵晖著.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海子面朝大海范文第2篇

也许你去过海南岛,但你未必到过清水湾。炎炎夏日,我们来到三亚清水湾碧桂园・珊瑚宫殿,感受那一份海风的自在与亲水的幸福。

这里的沙滩会唱歌

随着三亚旅游热的兴起,三亚湾区的海水质量已经有了较为明显差异。靠近三亚市的三亚湾以及大东海景区,因为距离市区较近,海水已经不那么清澈透明。再往东去的亚龙湾房产开发已经相当密集,因为一些特殊原因,靠近亚龙湾的星级酒店都在向东迁移。而就在靠近亚龙湾附近,清水湾成为众多星级酒店以及国内知名度假大盘的首选开发地块。

这里的海水能见度极高,从沙滩望去,海水被清晰地分成透明、绿色和蓝色。清水湾被称为三亚最后一块可以随时看到碧海蓝天的区域。

在这里,白天可以享受中国“会唱歌的沙滩”。白色的沙子非常细腻,并不像东海的沙粒粗大,脚踩在沙滩上去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如同踩上了丝绸一般。即便是太阳直射的时候,沙滩也不烫脚,与海风一起,随时都有迎风起舞的幸福感。

入夜,抬头便是北斗七星,在这里可以看到只在图画中才有的星空图。慵懒的让你有冲动通过星座预测的命运。

在清水湾,几乎随处都是一景,你的拍摄技巧已经不需要那么专业,举起相机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极佳的照片。

而我们本次参观的碧桂园珊瑚宫殿项目,就坐落在这里。

离机场只有30分钟的车程,一路上街边总有一些生长陌生但却不知名的热带小花成片开放,虽没有牡丹花开时的笔墨浚染,但一点一点的描摹勾勒则别有风味。

绕过清水湾高尔夫球场,就可以看到珊瑚宫殿的大门,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建筑,堂内布满了珊瑚的元素。从入门的一刹那就可以看见海面,通过几扇折页门,外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黑色折页门框恰好为这幅美景平添了一个画框,让人感觉那只是一幅极好的油画,却也不曾想那是真实的景色。

如果你被吸引,只需向前,便可以踏入画中。步行150米,你已经踩到了清水湾的沙滩,不会游泳?没关系,碧桂园珊瑚宫殿为你打造了无边际游泳池,让你可以安全地戏水,又不必担心海浪的汹涌。涨潮时,海水会为你自动补充、清理泳池中的水,让你感受最天然清澈的海水。

在清水湾享受放下

也许你早有一个梦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清水湾,就准备放下你心中的繁杂,享受沙滩和阳光的纯净吧。

当你一来到这里,就感受了这里的“慢生活”,绿树葱葱,海风轻拂,没有行色匆匆的白领,每个人脸上都写着轻松与舒心。

你的休闲娱乐,从到这里的那一刻就变为了游泳、高尔夫和沙滩排球。而你心目中的那所房子,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碧桂园・珊瑚宫殿的别墅让你从未这样热爱一套房子。不同于中原地区的豪宅。这里别墅客厅根本没有墙壁,四周是一圈落地窗,从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望出去都是一道风景,同时落地窗帘可以让你一样拥有很好的私密性。

这里也没有院墙,每一栋房子之间只是用高高的绿植相隔,茂密却不封闭。所有别墅都没有楼梯,从卧室走出去就是一条小道,直接送你通往海边。让你与海从此没有距离。

海子面朝大海范文第3篇

总是一相情愿的认为海子的大海就是我故乡的大海,也总是一相情愿的认为海子的大海应该是安静的,祥和的,有阳光,沙滩,一年四季总漾着湿咸的海风的大海,所以他才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是海子的梦想,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是我的故乡,那个有着长长海岸线的小城人们祖祖辈辈的生活。

不大的小城,沿岸布满大大小小的渔村,像是夜晚海上星星点点的渔火。村子里的人大部分以打渔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所以傍晚的小城最为热闹,不大的港口涌来各式各样的人,常住小城的人都知道只有这时才有最新鲜的海货。常出海的人皮肤黑红,性格爽朗,笑起来一口白牙,一些挂在网上取不下来的鱼虾也就任人随便拿去,喧闹的港口用不了多久就会恢复平静。

一年总有几个月是要封海的,封海的日子小城就更加宁静,女人们整日的补网,织网,晒网,男人们也抽空修修船,找人喝喝酒,或者在海边一圈一圈的溜达,时不时停下来看着海出神。

出生在海边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海。小时候,我和爸爸的海是要让爸爸用他破旧的自行车驮着我走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的。我们要穿过漫长的松树林和大片的长满野花的草地,我总是坐在后坐上抱着爸爸为我洗好的桃子,黄瓜,西红柿,看喜鹊在我们掠过的地方悠闲的散步,如今在我看来那段通往大海的路已经可算一段美好的旅途。很多年后,当我听崔健的歌,他唱“你问我将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脑子里会突然想起我坐在爸爸后坐上飞奔向大海的时光。一年总会有几次,我们准备好不顾一切飞奔向我们的大海,可是后来,我们的大海终于被人们发现,成为很多人的大海,后来那里有了宽阔的通往海边的柏油马路,后来我们就再也没有去过那片海。

稍微大一点,我终于有了一片真正的属于自己的大海。海在奶奶的村子后边,海水很深,可以明显的看到大陆架,沙滩柔软而细腻,像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我经常做的只是脱掉鞋子,坐在沙滩上,迎着海风,看潮水起伏。那是我一个人的天堂。

凝望大海,真的可以让人忘却时间。

很多年后当我远离生我的小城,远离大海,却仍深深怀念着我那些面朝大海的时光。那里盛有我最初的希翼和梦想。

城市的石头森林,钢筋混凝土,到处是拥挤的人群,很难再有一处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难得安静下来面对自己,感觉就像是面对童年的那片海。有人说看风景时看到的其实是自己,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而我拥有的是那片属于童年的海域。它已经被我印在心底,无论何方跟我一路行走,无论哪里我都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所以大海字我的心里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大海,像是南山,瓦尔登湖,塔希提岛,它们更是我们在面对自己时的一段时光的映象,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向往。如果是这样,我们又何必羡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只要我们愿意,无论何方,我们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南山”,“瓦尔登湖”,“塔希提岛”,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那片海,也都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最后,请容许我再一次的把海子的诗抄在这里,如果你偶尔看到,也请你能停下来,静静的,面朝大海……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海子面朝大海范文第4篇

渤海为栗末??所建。??也作勿吉,早已同我国中原王朝发生了从属关系。尤其是隋朝建立后,??“相率遣反贡献”。前“来朝拜……愿长为奴仆”,炀帝时,“渠帅度地稽率其部来降,拜为右光禄大夫,居之柳城,与边人来往,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及辽东之役,度地稽率其徒以从,每有战功”。唐初“以战功封蓍国公,徒于幽州昌平城”,后因败突厥兵而被太宗“赐姓李”。其子李谨行历任营州都督,成为高宗时的名将,死后“陪葬乾陵”。代为??酋长的李多祚也以军功“前后掌禁兵、北门宿卫二十余年”,对中宗的复位起了重要作用。可见??一些头面人物在隋唐之际的全国性政治活动中早已崭露头角。这不能不对后来徒居营州的??族人发生强烈影响。渤海国创立者大祚荣等人以公元670年徒居营州,同汉人、契丹人等文错杂居,互相接近、融合。不幸,由于营州都督的贪暴导致了一场剧变,内附的契丹人“举兵杀?营州作乱”,受其影响的大祚荣等乃东渡辽水,于698年在??故地自立为震国王,“遣使筒于突厥”以同唐廷对抗。在“道路阻绝”“不能讨”的情况下,唐廷也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对震国采取怀柔的政策,于705年派“侍御史张行岌往招慰之”。这对立足末稳的大祚荣自然是个绝妙的转机,一方由在营州的二十多年生活,使他对高度发展为中原文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方面获得唐廷的承认,可凭借其声威巩固自己的统治并进而完成对??各部的统一。因而欣然接受了“招慰”并“遣子入待”,于唐以示臣服的诚意。至7l 3年,唐“遣?将崔忻拜祚荣为……渤海邯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自是每岁遣使朝贡” “去??号,专称渤海”,从属于唐廷。

唐廷把渤海作为自己的藩属,依照“溃箭渠帅死亡音,必诏册立其后嗣”的制度,“开元七年祚荣死,玄宗遣使吊祭,乃册立其嫡子桂娄郡王大武艺袭父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此后褚王的继立也均出自唐廷的册立。从唐廷册立大钦茂的诏命:“咨尔故渤海郡工嫡子大钦茂代承绪业,早闻才干。昔在考尔,忠于国家,爱逮尔躬,当兹负荷――是用命尔为渤海邢上,尔往钦哉,永为藩屏,长保忠信,效节本朝”等册文看,双方的君臣从属关系一目了然,不容置疑。唐是在把渤海当作属下的一个民族区域政权,只是由于同中原内地情况不同,对渤海也同其它氏族地区一样:“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于其地设置忽汗州都督府,据《唐书?地理志七》又作渤海都督府,以渤海诸王即??族“大首领”为世袭都督,并“隶幽州都督府”,由幽州都督“所领”。从开元七年起又归平卢军节度使支度(管理)。开元二十八年复以平卢军节度使兼押两藩渤海黑水四府经略处置使。安史之乱后,则置淄青平卢长度增押新罗、渤海两藩使以管领渤海。为加强对渤海的控制,唐王接受其质子“入侍”后,在允许其国内享有充分“自治”权力的同时,还由朝廷指派官员就地驻在以监控之。有关史料虽未明文交侍,但唐文宗敕渤海王书称:“今因王子大昌辉等回国内,赐卿及信物事宜领之。妃及副王、长史、平章事,各有赐物”,其中提到的“长史”,显系要职,居副王之下,平章事(宰相)之上。查《唐书?渤海传》载其官制颇详,却独无“长史”之记。据《旧唐书???传》:“开元十三年,安东都护薛泰请于黑水??内置黑水军。续更以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都督,中国置长史,就其部路监领之”,知长史是由唐廷派出的官员。故文宗提到长史,只能是朝廷所派,职责同样是“监领”。因不是渤海本身的官职,故为唐廷所不载。文宗时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唐帝国业已衰落,而“长史”犹存在于渤海;想其开元盗世之时,“长史”必早已驻在于该地。上面提到“仍以其首领为都督”,《唐书?渤海??传》也谓:“以其地为黑水州,仍置长史”,皆“仍”于何处?考唐册渤海及设忽汗州在黑水州之前,既然黑水州置长史,则忽汗州也当置之,故可认定“仍”于忽汗州之置“长史”。由此可知几平终唐之世,“长史”一直驻在渤海。这就进一步把渤海地区置于唐廷的统属之下,成为当时我国领土版图一组成部分。唯其如此,唐廷也多方面地满足渤海关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要求。如准予“其王数遣诸生诣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求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准其“请就市交易,入寺礼拜”,允许渤海生员参加唐朝为科举考试(宾贡),不少人甚至久居中国担任重要官职;对渤海来的王子、使节部由皇帝亲自接见、宴请并加授官职。由于学生、僧侣、商人及官员来唐者人数众多,还在登州专门建造渤海路予以较好的接待,但对违法的渤海官员也依法惩处。如“元和二年,(渤海)进奉端午使杨光信逃归,当大武艺一再要求诛杀门艺时,玄宗调解不成乃下诏切责之,并捕杀其刺门艺的刺客。

二、渤海的品阶勋爵制度

渤海效仿唐朝,建立了品阶勋爵制度,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维护等级制度,巩固封建统治。古代把职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品。渤海派附的大使杨成规、裴?都是正四品,李与晟、高周封为正五品,日本史书记载渤海使团中录事以下的泛称品官,可能是指七、八品以下的官员。唐朝的职官,分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九品分正从,自正四品起,每品又分正下二阶,共三十级,渤海大体仿效唐朝的品官制度,共分九级,每品分正从,是否有上下二阶,还不得而知。

海子面朝大海范文第5篇

“时至今日我还会不时想起在朝鲜的日子。想想一同上课的同学、老师,想想平壤空气里干净、甜润的气息、想想夜晚永远星光灿烂的天空。朝鲜,就像一个和我一同经历了一段艰难岁月的老朋友一样,每当想起来,都想对他问声:‘你还好吗?’”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大四学生董海涛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已经从平壤回国一年了。董海涛就读于二外朝鲜语系,2011年4月他获得国家留学专用基金,和国内其他50余名学生一同踏上了留学朝鲜的旅途。

他前往的学校是金亨稷师范大学,是朝鲜仅次于金日成综合大学的高校。学校的名字来自于已故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在金亨稷师范的7个月里,董海涛时常感觉到自己是在世界上最安静、最不为人知的一个角落里。这个国家和中国上世纪7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当。这里没有胖人,街上很少能遇上膀大腰圆的汉子。相对于饮食的不适,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的生活更让他烦恼,他必须用极为原始的方式同朝鲜同学和老师相处。

7个月里,董海涛瘦了20斤,给父母和国内的女朋友写了197封信。一年以后,身为韩国丽水世界博览会志愿者的董海涛却觉得,这段看上去艰苦的岁月,并不是朝鲜给他留下的最深印象。

“一开始,我只是想知道朝鲜的大学生在想什么,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怎么样的,他们是否也一样向往外面的世界。”

他得到答案了吗?7个月时间里,大学里“大叔级别”的同宿生变成了董海涛善解人意的辅导员,遍历平壤的大街小巷。或许,在董海涛心里,一些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晰了。

衣、食、住、行

董海涛是交换生。中朝留学生是按1∶3的比例交换的,即1个中国学生去朝鲜就有3个朝鲜学生来到中国,由对方提供食宿和生活费用。这项留学生交换制度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朝很多领导人都曾是这样制度下的“海归”。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和朝鲜第一外相姜锡柱就曾经是北大同学,还住同一个宿舍,成为了好朋友。

作为交换生,董海涛享受到了朝鲜给予的补助——每个去朝鲜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可以获得40欧元现金补贴。

在朝鲜同学眼里,中国学生在朝鲜享受的是“极高”的待遇。“饭不限量供应。但是朝鲜的料理方式单一,不合我们胃口。每天豆芽豆腐,还有被戏称为‘馊水汤’的大酱汤。大家都瘦了不少。不过幸好每个月有朝方的补助,这些钱够大家改善个四五回的伙食了。”

留学生最主要的开销还是电话费。董海涛仔细算过,平壤一分钟的电话费折合人民币大约17元。在高丽饭店可以发电子邮件,每发送25kb的文件要付约20元人民币。虽然董海涛觉得这“贵得离谱”,但是如果写信的话,恐怕20多天都到不了国内。“我们这些中国学生还是选择发邮件,毕竟25kb的txt文档能写上几千字了。”

董海涛平时拿到的朝方补贴,基本都花在邮件上了。为了省下通信的钱,董海涛在集贸市场为一个两三元的牙刷砍过价,就为了省下一点通讯费用。

有一次,董海涛临时决定要给女朋友发邮件。因为事出突然,他到了晚上才出门到上网的地方去。因为平壤的地铁只开到晚上9点,发完邮件,董海涛只好步行回去,回到宿舍时已经是半夜11点了。

在来到朝鲜之前,根据一些报道,董海涛总觉得朝鲜是个半军事化管理的国家。一向遵守纪律的董海涛觉得,自己违反纪律晚归,恐怕会被大学的外事科长和辅导员狠狠训斥一番了。他乖乖地到外事科长的房间去请罪。

结果没想到外事科长虽然眉头深锁,却耐心地听完他的解释。科长并没有太过责备他,而是拍拍董海涛的肩头说:“1998年时我也去中国留学过2年。在外留学,其实也是非常想念家人和爱人的,这也都是人之常情,以后注意就行了。”

科长的开明让董海涛非常吃惊,他觉得,这并不是传闻所说的没有人情味的国家。

困扰中国留学生的通讯问题,普通的朝鲜市民倒并不是太在意。董海涛注意到,市场上有朝鲜自己的手机销售——多数是平壤牌的。有一次他好奇地让带手机的人打开手机,“看到开机时那个光芒四射的欢迎画面,我就清楚了,其实这就是一部华为手机嘛。”

留学生的生活比较乏味,周末时,董海涛有个爱好就是逛平壤的集贸市场。

朝鲜人每个月的收入确实也就10元钱,但那是因为朝鲜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是国家供给,凭票供应,所以朝鲜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用钱。他当初去留学时也曾抱着“拥有100元人民币就是富翁”的美好愿望,但到了那边才知道其实很多东西的价格和国内相差无几。

在集贸市场逛了几回,董海涛终于摸清楚了当地的物价。平壤居民以米饭为主食,没有什么面食。菜的种类也少,肉类就更少了。“老百姓一般买不起肉,而且都是凭票供应的,市场上卖肉的就很少。这肉不零卖,一买就让你买整整一袋,这一袋就是4斤。”

董海涛记下的价格是:鲜猪肉一斤约折合人民币35元,牛肉一斤28元;豆角一斤7元,茄子一斤12元;苹果一斤7元,橘子一斤6元,香蕉一斤10元。

室友“饼叔”

金亨稷师范大学的住宿条件听起来并不差。一般是3个人合住一套2室一厅。董海涛在平壤的7个月,就和一个朝鲜大学生分在了一个房间。这个朝鲜同学,大家都叫他“饼叔”。

“饼叔”原名叫崔胜进,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要“胜利、前进”,充满了革命色彩。大家之所以叫他饼叔:一来是因为他脸盘宽大,形如一张大饼;二来是因为今年上大四的他已经31岁。于是这些只有二十一二岁的中国留学生就戏称他为“叔”。

相关期刊更多

孩子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投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投资学会

上海国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