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马的成语故事

马的成语故事

马的成语故事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第1篇

sàn mǎ xiū niú

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商纣王荒淫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周武王率领大军把商都包围起来,商纣王登上鹿台放火自杀。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让士兵回家从事农业生产,把征用的牛马全部退还,让全国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出处

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书·武成》。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蔡沈集传引《乐记》。

解释

指不兴战事。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战后

结构

联合式

近义词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归马放牛

反义词

穷兵黩武

押韵词

众毛攒裘、声气相求、付诸东流、撞破烟楼、公报私雠、嫉贪如仇、缓带轻裘、轩鹤冠猴、以儆效尤、黑貂之裘。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吐温;美国本土文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56-02

美国本土文学的出现标志着真正的美国文学的形成,伴随其发展,美国文学经历了从自嘲和被排斥的窘境,逐步独立并走出了欧洲文学的阴影。所谓美国本土文学,是以本土的语言风格描绘本土的人物、故事为特点的文学作品。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一抹亮丽的色彩,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因为它开辟了文学的新天地,更重要的是赋予它文学生命的美国本土文学作者。马克・吐温作为美国本土文学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对美国本土文学的发展功不可没。如果说独立的美国文学始于美国本土文学,那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美国本土文学始于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通过其本土特色的作品将美国本土文学推向高潮,将民族标签印于美国文学作品之上,使曾经被欧洲传统文学压抑和排斥的美国文学不仅翻身独立,而且日渐繁荣。贯穿于美国本土文学中的美国本土文化、方言俗语、风土人情等,都成为其独树一帜的文学色彩。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这些本土的文学色彩随处可见。马克・吐温作为地道的本土作家,以轻松幽默的方言俚语,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生活化的美国故事,描绘原汁原味的美国乡土风情,反映真实的美国社会。

一、现实的故事背景

美国文学的独立是内外合力的结果,全国统一趋势是自主文学得以发展的外部力量,美国作家们希望本国的文化得到认同的渴望是内在努力。长期受欧洲文学的影响,被压迫的不只是美国文学,还有美国文化,美国文学的独立也意味着美国文化的自由。美国本土文学作品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民族烙印,并不是一味的虚构人物架空历史,而是追求还原本真,以纯粹的美国风格和故事背景作为创作源泉,这种创作风格的作品表现的更加具有贴近性、生活性和趣味性。

首先,真实的时代背景。马克・吐温的小说都是以真实的时代背景为故事主线,他的经典著作三部曲(《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汤姆・索亚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时间节点是美国南北战争,书中描绘了战争前密西西比河上的美国村庄的生活,这个时代承载了马克・吐温的童年。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又细化出具体的故事背景,南北战争前黑人还被奴役,闭塞的美国南部以及那里沉闷的生活都为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源泉。在马克・吐温众多作品中,最有时代特色的代表作就是《竞选州长》。虽然同样是以南北战争为时间点,但这部作品是以战争后统一的美国为背景,这一阶段的美国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宣扬民主、平等,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暗潮汹涌,虚伪的平等和假民主使得竞选成为荒谬的行为,而这些正是《竞选州长》整个故事的开端。

其次,生活化的故事。本土色彩的文学除了真实本土的故事背景,还要有接地气的故事内容。独立后的美国文学大胆的讲述美国人自己的故事,或是纯朴的乡村生活,或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亦或是本民族的豪放与狭隘,无论好坏,都是最贴近美国人的故事。仍以马克・吐温的三部曲为例,这是一系列发生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故事,那条河是美国人熟悉的河,故事里的村庄是美国最普通的村庄,那里发生的故事不只是作者自己的童年,也同样触碰到了多数美国人的记忆。而《百万英镑》正是马克・吐温亲身经历的缩影,在那个狂热拜金的时代下,不只是马克・吐温头脑发热迷失于财利的诱惑中,一定有更多的美国人会在故事中看见自己的影子,失败的经历也一定是各有不同,但那种惨痛是同样的记忆犹新。无论是天真活泼的童年生活,还是不堪回首的拜金潮,都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不是虚构捏造,而是一面能看见真实美国的镜子。

二、独特的语言风格

语言是人类最智慧的情感表达方式,是地域文化的首席代表。相对于欧洲文学“贵族式”的语言修辞,美国本土文学可以算是“土的掉渣”,这种“土”是美国自由文化的写照,美国语言代表美国的民族性,以马克・吐温为首的美国本土作家的作品都是以轻松幽默的语言风格而著称。

首先,本土特色的方言俚语。美国是多元文化的集合,语言也是相互交融自由奔放,像是受够了欧式的典雅,本土作品的语言将生活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幽默诙谐是马克・吐温作品中司空见惯的语言风格,而他最为人们称赞的是他另辟蹊径的将美国土语方言运用在作品中,无论逗趣的人物对白,还是嬉笑怒骂的叙事旁白,都有浓郁的美国风情。马克・吐温小说的幽默诙谐,其中最重要的创作要素就是美式语言。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口语方言是受到了其成长生活背景影响,他出生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村庄,那里的美国人民自然纯朴,生活语言自然是乡土方言,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在小说中驾轻就熟的使用平民化的美国幽默。口语方言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突破,而作为美国口语文学的发起者,马克・吐温在小说中也是一次次的突破自己,将美式方言俚语风潮推向巅峰。在马克・吐温的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和《竞选州长》中,都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因为自主叙述或是人物对白要比旁白更能很好的表达口语的简洁、轻松和活泼的幽默。

其次,诙谐幽默的辛辣讽刺。幽默讽刺的语言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并没有分裂开来,而是融合于方言俚语之中,是方言俚语的词汇承载和传达了幽默讽刺的效果。小说中的幽默讽刺,有时是夸张甚至是近乎于荒诞的描写,有时是以详尽的故事情节影射类似的社会现实。马克・吐温总是在嬉笑怒骂后给读者留下反省的空间,至于讽刺的程度,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小说中经常出现的泼辣犀利的争吵对白,可谓是愤怒的幽默和直接的讽刺,但马克・吐温小说中的这种犀利和辛辣的讽刺是经历了发展和转变的过程而形成的,从幽默到讽刺,是程度由浅入深,情绪从平静到愤怒的转变,他的转变是美国社会大环境给予的,是见证了各种悲欢后的爆发。马克・吐温的嘲笑与讽刺虽然是创作风格,但更是他对美国社会责任感的表达。

三、深刻的社会意义

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幽默和讽刺,不只是为了博读者一笑,他的每一句嘲讽和怒骂,都是对现实社会的揭露,美国本土文学,不只是歌功颂德,还要针砭时弊,抽丝剥茧的分析美国社会的利弊,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的动荡与转变,这些转变也浓缩在马克・吐温的作品中被揭露出来。

首先,马克・吐温的小说揭露了美国现实社会的荒谬行径。马克・吐温的思想也随着美国社会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在小说中的故事背景和故事内容中得以重现,纵观马克・吐温的写作生涯,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对应不同的美国现实,从而揭露了不同层面的社会意义。前文多次提到了密西西比河的三部曲,这三部发生在南北战争前的故事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各种弊端,黑人奴隶被奴役而逃亡、无止境的收养经历都是马克・吐温对种族歧视和虚伪的宗教行为的讽刺;而在《竞选州长》中的竞选行为,也是他揭开假民主假平等的面纱,长鞭直入的痛击美国资本主义本质的前奏;狂热拜金经常和种族歧视、虚伪宗教等一起被马克・吐温在小说作品中讽刺为当时美国社会的荒诞行为,这种揭露在《百万英镑》和《傻瓜威尔逊》中都有体现,拜金和投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弊端和软肋,这种盲目的狂热曾经如疫情般席卷整个美国,马克・吐温以受害人的身份再次痛批鞭笞,警示做着白日梦的美国人。

其次,马克・吐温的小说批判和反抗美国帝国主义的发展。前文所说马克・吐温的写作经历了三个阶段,揭露荒诞的社会行径就属于他的前两个阶段,将这两阶段合并来讲是因为它们只是在揭露和讽刺程度上有些许强弱之分,而在内容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可以统称为是马克・吐温对美国社会的善意忠告,在这一阶段,马克・吐温的讽刺还可以用柔风细雨来形容,真正的狂风暴雨似的批判是在第三阶段,也就是马克・吐温对美国发展帝国主义的强烈不满。在这个阶段中马克・吐温小说中的幽默是带着叹息和哀怨的,他的讽刺是愤怒和绝望的。《神秘来客》和《赤道环游记》可以被列为马克・吐温第三阶段小说创作的代表,也是最能突出表现马克・吐温对美国发展帝国主义的批判。尤其在《神秘来客》中他一改常态用儿童文学形象来表达诉求,童真和善良在现实社会已经成为奢求,这种绝望的批判已将让马克・吐温筋疲力尽,尽管第三阶段的创作是,马克・吐温对美国帝国主义发展最愤怒的反抗,但也是他力量减弱前的最后一搏。

马克・吐温的创作史也是对美国现实的批判史,土生土长的美国作家,用美式语言和故事揭露批判美国现实社会,这就是美国本土文学。从马克・吐温的小说中可以看出,美国这种本土文学有其自身发展优势,种种要素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美国本土文学,马克・吐温开疆破土式的创作风格不仅影响了美国文学,也对美国现实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冯凯伦.美国文学的本土色彩及其影响――以马克・吐温《汤姆・索亚历险记》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52-156.

[2]李华颖.美国本土小说的独立之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4-30.

[3]王晓霞.马克・吐温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3-164.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第3篇

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产生的词汇通过人类早期的活动也进入了英语语言,而它的单词和习语任然存在在英语语言中。对大学生而言,了解其单词和习语背后的故事对于他们学习英语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希腊罗马神话,英语词汇

中图分类号:H319

文化和语言彼此是密切相关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希腊神话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的成果,古希腊神话主要由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组成。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对英语的词汇影响最为深远,所以只有了解其中的故事含义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帮助他们解决背景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本文主要用大量例子从两个方面来说明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在线如今英语词汇中的应用,并说明为什么在今天这些单词和习语有如此意义。

1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在英语词汇中约80%为外来词汇,而这些词汇中古希腊语占了很大的比例。

1.1 对普通英语词汇的影响

英语词汇中有很多都是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诸神的名字。如Echo(厄科)是希腊神话的回声女神。由于他帮助宙斯私下与情人约会,被赫拉惩罚,只能重复别人所说的话。所以echo在今天译为回声的意思。

Atlas(阿特拉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巨人,他因参加了反宙斯战争被宙斯惩罚双肩扛天。16世纪地理学家卢莫尔德.墨卡托在首页画了背负地球的阿特拉斯,从此,atlas就有地图集的意思。

1.2 对专业词汇的影响

1.2.1 对医学词汇的影响。在医学领域中也能发现希腊神话的踪影。如:双性人(hemaphrodic)就是Hemaphroditus(赫尔玛芙洛狄托斯)的名字衍生而来的。相传他是爱神Aphrodite (阿芙洛狄特) 和Hermes (赫尔莫斯) 所生的儿子,他同时具有女人的美丽和男子的英俊。所以hemaphrodic就被用来指双性人。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和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也是来源于希腊神话。

1.2.2 对天文学词汇的影响。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的行星的名字军来自于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神名。例如:火星Mars就是采用了战神的名字,因为火星就像战神那样具有力量却很暴力。水星Mercury是神使的名字,因为水星是行星中公转速度最快的行星,而神使Mercury身带翅膀,在人眼中是速度的化身,水星名字之所以由来。

1.2.3 对计算机词汇的影响。在计算机如此普及的今天,我们都听说过特洛伊木马病毒,而这个计算机病毒的名称就是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传说希腊人在攻打特洛伊城的时候久攻不下,最后希腊人想出了制造一个特洛伊木马并装出弃木马逃跑的样子,其实那个木马里藏满士兵,半夜士兵们从木马内爬出将称重的人杀死,此计最终让特洛伊城陷落。所以在今天就用来指伪装起来的病毒。

1.2.4 对商标和广告词汇的影响。为了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有的商家会用希腊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来命名他们的品牌。例如:致命品牌耐克(Nike)就是采用希腊神话的胜利女神来命名的,因为胜利女神身上有翅膀,手拿橄榄枝并且拥有惊人的速度,给人们带来胜利。美国汽车维修公司迈达斯(Madis)就采用了希腊神话的迈达斯国王点石成金的故事。相传迈达斯国王所触及的东西都会变成黄金。所以采用这个神话故事让消费者相信选择他们是正确的。

1.2.5 对地理词汇的影响。很多欧洲的城市、河流都是以希腊神话命名的。例如:希腊首都雅典娜(Athens)就是以智慧女神雅典娜命名的。相传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争夺一座城市而发生争执,宙斯让他们自己给当地居民礼物,让当地居民自己决定,波塞冬的礼物是一匹战马,意在该地树立海上霸权,而雅典娜的礼物是一颗橄榄树,用来表示和平安宁。当地居民爱好和平选择了雅典娜,该地名称也由此而来。欧洲(Europe)就是以公主欧罗巴命名的。在希腊神话中,宙斯看上了公主欧罗巴,为了娶她为妻,宙斯变成公牛将美丽的公主带到了远方陆地一起生活,而这块地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2 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英语习语是固定词组,对于固定词组只有了解其中真正的背景信息才能掌握它并了解它的乐趣。从希腊神话故事中流传下来的习语不在少数,例如:

Apple of discord表示不和的种子、祸根。传说弗提亚王珀琉斯和忒提斯举行婚礼时忘记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 ,结果她很不高兴,决定挑起事端。她不请自来并在宴会上留下一个苹果,上面写着献给最美丽的人,这引发了大地之母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的争执,她们为了得到这个苹果而导致特洛伊战争。

Under the rose表示暗中、秘密的意思。。爱神丘比特(Cupid)是爱与美之神维纳斯(Venus)和战神玛斯(Mars)所生的儿子。为了维护母亲的名声,丘比特给沉默之神送了一束玫瑰花请他守口如瓶,沉默之神接受了玫瑰花并从此再也没有说过一句话。所以玫瑰花被视为严守秘密的象征。

Damon and Pthias表示生死之交,Hercules task表示非常艰巨的任务,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表示腹背受敌,进退两难。像这样的习语典故还有很多,本文就不再赘述。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到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具有重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单词背后的故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记得更牢,真正体验快乐学习,而不是痛苦单调的记单词或短语。所以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背景的输入,而学生应该加强课外读物的拓展,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他们英语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彩芬,杨彩玉.希腊神话对现代英语文化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四).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第4篇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1

  《成语故事》里的成语故事多不胜数,这本读物,它不止有对成语由来的小故事,对其中的生僻字做了详细的解说之外,还增设了历史典故,人物介绍和小知识等小栏目。让我们在认识成语的同时对当时的背景与学者的认识加深巩固。

  “妒贤嫉能”这个故事写出了项羽的愚昧,他之所以不能得到天下,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古至今,不赏识人才的人,都是失败者。《成语故事》里关于三国的故事也有许多,还能够一边补充对三国的认识。

  有个“名落孙山”的故事让我苦笑不得,讲述的是一个叫孙山的人和同乡去考科举,结果自我最后一名,而同乡没有居榜上,结果回到家,同乡的父亲问他儿子的成绩,孙山还委婉得意的说最后一名是自我,你儿子榜上无名。趁机显露了自我的才华,但其实在别人看来,滑稽了点。

  “程门立雪”更是印象深刻,因为看了《恰同学少年》的缘故,看到了借鉴前人“袁门立雨”,在外人看来是可笑的,为什么必须要一动不动呢?个性是“程门立雪”,杨时和游酢,因为老师睡着了就一向站在门口,下雪也不进去,这种行为其实能够称为“愚昧”,其实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半对半错,毕竟是初次登门拜访,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而且古代的思想和我们不一样,因此评论的话还是少说为妙,他们的老师也都被这精神感动了。

  “害群之马”这个成语见的多,它的典故却是才了解,原先治理国家和放马的道理相似,只是除掉那些对马群有害的坏马罢了。朝廷上,只是将危害江山社稷的奸臣扫除而已。这个以小见大的道理,就那么简单。

  一个又一个的成语,只是短短数十字,却全都蕴涵大道理,“勤能补拙”,既然我的基础不好,就要“亡羊补牢”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2

  可是,妈妈讲的太慢了,也太少了,听到石老师说要看这本书,我立马让爸爸给我买来看,看着看着,我就被成语里面的小故事给吸引住了。真的是太让我爱不释手了,“成语爷爷”真的是太有智慧了,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让我为之深深地吸引。

  其中有一个“拔苗助长”的成语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说的是一个人总是觉得他的禾苗长得太慢了,于是就拔出这些禾苗想让它长得快一些,但是因为禾苗离开了土地就全部死掉了……

  我喜欢《成语故事》这本书,它让我们学到了知识,明白了事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3

  我读的这个成语故事叫做《邯郸学步》。

  古时候,在赵国都城邯郸,每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雅,个个风度翩翩。有个小伙子住在燕国寿陵,他想去邯郸学上几招,回来显显本领。他终于到了邯郸,看见没个人走路的姿势都很优美,之后他就每天上街学人家走路。总是这次觉得这个人走路好看就学这个人走路,一会儿觉得那个人走路好看又学那个人走路。最后什么都没学会,就连自己本来怎么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东西不能三心二意,如果机械的去模仿别人,不但学不会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技能丢掉。

  这一次,我就跟这个小伙子犯了一样的错误,我爸爸教我学毛笔,叫我先练横,我才练了三天,就想练竖,连着连着就又想练点,最后什么都没学会,爸爸生气的说;“做什么事都这么三心二意,这样能学好什么?”我跑到小房间把门用力的一关,趴到了床上,嘴里嘀咕着;“只不过是一个毛笔吗,有什么好计较的,切!”

  就这样,我跟爸爸僵持了一天没说话了,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就跑去像爸爸道歉爸爸也原谅了我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之后我们又开始学毛笔,听了爸爸的话,我的毛笔字写得越来越好了。

  我一定会好好学,把毛笔学会,不会再三心二意了。

  小学生《成语故事》读后感4

  这个暑假我读了《中华成语故事》,有很深的感受,中华成语故事是文明智慧的源泉,思想文化的结晶。汉语成语,浓缩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中的一枝独秀的奇葩。在文字表达中恰当地使用成语,能起到画龙点睛、生动形象、意境深奥的效果,这也是其他语言文字难以比拟的地方所在。

  我从“不自量力”的成语中学到了:要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我从“大公无私”中学到了:要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才能受人爱戴。

马的成语故事范文第5篇

指鹿为马,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 lù wéi mǎ,意思是指颠倒是非黑白,否认事物的本质。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指鹿为马成语的含义及造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指鹿为马成语的解释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二、指鹿为马成语的近义词颠倒黑白 [ diān dǎo hēi bái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形容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张冠李戴 [ zhāng guān lǐ dài ]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把对的说成不对,不对的说成对。

混淆是非 [ hùn xiáo shì fēi ]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混淆黑白 [ hùn xiáo hēi bái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指皁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指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指皂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谓混淆黑白,颠倒是非。

识龟成鳖 [ shí guī chéng biē ]

鬼:即乌龟;鳖:即甲鱼。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以白为黑 [ yǐ bái wéi hēi ]

指颠倒是非。

三、指鹿为马成语的造句1、我们对待科学应该严谨、一丝不苟,如果不懂装懂,就可能闹出指鹿为马的笑话。

2、我却对这种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等等许多可笑的事情感到厌倦,对之嗤之以鼻。

3、这虽非鱼目混珠,小无相功的威力也决不在任何少林绝技之下,但终究是指鹿为马,混淆是非。

4、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指鹿为马。

5、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6、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7、环境科学家都支持设定行动的优先顺序,隆伯格指鹿为马,只不过因为他反对别人订定的顺序。

8、真理只有一个,不可以指鹿为马,也不可以白马指为黑马。

9、他对机械根本就不认识的,不是在指鹿为马吗?

10、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11、明明是一只狮子,却被贴上了驴的标签,这不是指鹿为马吗?

12、岂不知奴才发烧了可以指鹿为马,杀了皇帝,夺了天下。

13、老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惜指鹿为马,做伙计的,还有什么话好说。

14、你说的话虽不是指鹿为马,却也是以羊易牛。

15、所谓指鹿为马,今日是处处一现实。

16、做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可对那些指鹿为马的人和事明明心知肚明,却要随声附和,阿谀奉承。

17、在正义与真理面前,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的人终究是要受到惩罚的。

18、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是一些阴谋家的惯用伎俩。

19、赵高指鹿为马,这真是弥天大谎。

20、他是当大官的人,他应该明辨是非。

如果故意指鹿为马,混淆视听,终会让人讨厌。

21、老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不惜指鹿为马,做伙计的,还有什么话好说。

22、坏人常常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真是不应该。

23、独裁者大权在握,往往指鹿为马,胡作非为。

24、赵高指鹿为马,这真是弥天大谎。

25、他反驳我说的每一件事,甚至坚持指鹿为马。

26、政客们指鹿为马的言论,时有所闻,难怪社会人心惶惶不安。

27、指鹿为马是领导干部的大忌。

28、社会上多的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人,媒体报导不可不慎。

29、指鹿为马,颠倒是非,是一些阴谋家的惯用伎俩。

相关期刊更多

当代油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龙吟雅风视觉艺术中心

东方养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