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离别的诗词

离别的诗词

离别的诗词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1篇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诗人与朋友置身于风雪之中,天寒日暗,四顾茫茫,怎能不产生天涯沦落之感呢?这荒凉、冷漠的景象,为下面描写悲壮的送别创造了环境气氛。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谢亭送别》)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恍惚中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黄昏的特有景像让离情别绪更添苍凉和凄苦,使诗人陷入了无法排解的无边愁绪之中。以黄昏或夕阳、日暮为意象抒发离别情结的诗句数不胜数:如“日暮归鸟还,行人去不息。”(王维《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君南昌去,离愁落日烟中树。”(徐贲《柳短短送陈舜道》),写诗人送人远去,望着友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欲颓斜日、沉沉暮霭中,想到自此后山高水长,更让离愁生出几许苍凉,愁绪无限。“渺莽云水,惆怅暮帆,去程迢递。夕阳芳草,千里万里,雁声无限起。”(张泌《河传》)夕阳暮色,女主人公望着所爱之人乘坐的一叶小船驶向远方,惆怅之极,知道相见无期,心早随离人远去。

在送别诗词中,时间类意象所蕴含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协调统一,使作品更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而长亭、南埔等空间意象所寄寓的依依不舍之情也让人倍觉“哀感顽艳”。(清·袁枚)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表示送别的地方,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表达离情别绪的载体,如“长亭”。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长亭也就成了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它是恋人爱情试炼的开始,是友人饯别送行的终点。它是“寂寞离亭掩”的留恋欣望,是"赤亭道口行人绝“的昂扬乐观,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的难舍难分。长亭之所以“长”,因为这里凝聚的不是单单的“离别”,更长更远的是遥远的情思与牵挂。长亭之所以为“亭”,因为分别时不舍的眷恋、不悔的志向使一个“停”字失去了一个人而成为了一个亭子,它将化作永久的等待与祝福。在不同时代的送别诗词中,长亭的身影都一直出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送别》)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送别之地的专名了。除此,还有谢亭、西楼、劳劳亭等,都是著名的送别之地。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2篇

要理解这首诗,知人论世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基础。“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个特殊的代表。”这是梁衡在其文章《读柳永》 中给予柳永的评价,可见柳永是一位市井作家,老百姓的这些酸甜苦辣他都能感受得到,所以他才能将唯美的才情付诸笔端,流淌为百姓的心声,挥发成千年的美文。

此时的柳永,在赴小小的屯田员外郎任时已有强烈的羁旅行役之情和沦落飘泊之感,更何况又要与自己心爱的人相别。所以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内心充满哀怨,因此《雨霖铃》中蕴含的“伤离别”就不难理解了。

理解了这个词眼和中心,再去理解诗歌就简单多了。全词围绕伤离别进行构思,上阕写词人和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下阕写词人想象离别后孤独冷落的凄凉之情。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进而理解诗歌的意蕴。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有两点特别需要学生掌握,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离别的苦痛融入景物的描写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地点、季节和天气情况,勾勒了离别的典型环境,为全诗奠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表现了离别时诗人的苦痛;“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的无期;“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人通过写最具离别特征的意象“杨柳”表现离愁,通过写晓风之凉、月亮之残表现凄凉冷落之感。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偏离;连贯;诗歌

【Abstract】English poetr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genres in its text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viational features in English poetry, and shows the combination of deviation in form and coherence in theme.

【Key words】Coherence; Deviation; Poetry

连贯是关于语义的概念,是语篇意义或内容的体现;语言形式和语篇内容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层面,他们之间是统一的。换言之,语言形式上的偏离和语篇意义上的连贯是一致的。偏离的语言形式正是为了突出主题,是为了实现意义上的连贯。

俄国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代表人物Jan Mukatovsky在他的《标准语言与诗化语言》中指出,诗歌语言就是“对标准语言常规有意识的违背”(Jan Mukatovsky,1964)。他这里说的“标准语言常规”指的是人们平常所使用的语言,所谓对常规的“违背”,就是语篇中的“变异”(deviation,或叫“偏离”),所谓“有意识”,指的就是诗人创作时的意图和动机(motivation)。诗歌往往打破常规,打破表面形式上的连贯,以获得非常的效果。这就使得读者不得不打破常规思维,借助语境因素来发现诗歌深层意义上的连贯。实际上,偏离是形式上的,是语篇推陈出新的一种手段,而连贯是意义上的,是语篇的目的;偏离的形式只有存在意义上的连贯,语篇才可以被接受;偏离和连贯在语言上是编码和解码的问题,体现了作者的创意和读者的解读的关系。这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显著特点。

诗歌形式上的偏离可以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等方面。

1 语音偏离

诗歌是音乐性的,讲究的是音韵和格律。诗人有时为了达到格律上的合拍,会故意改变词汇的发音,以使整首诗合乎节奏。英语诗歌中存在一些省略和变音的现象,但读者可以通过上下文识别这些词汇而不会影响对诗歌连贯的解读。如:

I wander thro’ each charter’d street,

Near where the charter’d Thames does flow,

And mark in every face I meet,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

In every cry of every Man,

In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In every voice, in every ban,

The mind-fog’d manackes I hear.

How the chimney-sweeper’s cry,

Every black’ning church appals,

And the hapless soldier’s sigh,

Runs in blood down palace walls.

But most thro’ midnight streets I hear,

How the youthful harlot’s curse,

Blasts the new-born infant’s tear,

And blights with plagues the marriage hearse.

(“London”from William Blake)

诗中有五处用到省略形式。第一行中的thro’和chart’d,分别为through和chartered;第二行中的charter’d也是chartered;第八行中的mind-fog’d为mind-fogged;第十行中的black’ning为blackening,还有第十三行中的thro’为through。这些发音形式的变异完全是为了诗歌的音韵效果。当然,语音上的偏离还表现在很多词发音上的改变,如为了押韵,有时会把名词wind[wind]读作[waind]。语音变异始终是诗人们诗歌创作的焦点。但语音的偏离有时恰恰是为了表达一种连贯的意义。

2 词汇偏离

生造词、错误搭配是诗歌中词汇偏离的常见形式。为了获取非常的效果,诗人总是能在词汇方面创新。如:

Love is more thicker than forget

More thinner than recall

More seldom than a wave is wet

More frequent than to fail

It is most mad and moonly

And less it shall unbe

Than all the sea which only

Is deeper than the sea

Love is less always than to win

Less never than alive

Less bigger than the least begin

Less littler than forgive

It is most sane and sunly

And more it cannot die

Than all the sky which only

Is higher than the sky

E. E. Cummings的“Love is more thicker than forget”一诗中,第二小节第一行It is most mad and moonly中的moonly和第四小节第一行It is most sane and sunly中的sunly是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通过加词缀而生造的词。此外,为了突出,诗中还用了转化词性的方法,如Love

is less always than to win,Less never than alive诗句中的always和never都已被从副词转化为形容词。所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根据上下文,揣摩诗人的用意,从而实现诗人在意义上的连贯。

3 语法偏离

所谓语法偏离就是指违反英语的结构规律,打破能指和所指之间的恒定联系,导致其在句式、时态、语序等方面偏离既定规则,迫使读者采用特殊的视角和方式来体验诗歌中负载的审美信息。在英语诗歌中,语法偏离较多地表现为指称的含糊、语序的混乱、句子结构的残缺等,但带给读者的却往往是意外之喜。如Dylan Thomas诗歌A grief Ago这一题目就属于语法偏离。首先,不定冠词a 后面修饰的应该是可数名词,而grief属于不可数的抽象名词;其次,ago是副词,它虽然可以作为后置修饰语用来修饰表示时间的名词如 a moment ago, a month ago但是grief是表达情感的名词,是不能用ago来修饰的。因此,诗人通过使用语法偏离手段,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读者猜测诗人的真正意图,以达到特殊的效果。这种表面上看脱离常规的用法,正是诗人独具匠心,表达诗歌主题,实现诗歌连贯的一种手段;是诗人引导读者正确解读诗歌的一种方式。

以上简单地说明了诗歌形式上的偏离和内容上的连贯的统一。其实,诗歌形式上的偏离还远远不止这些,这与诗歌的文体特点是分不开的。诗歌要有意境,就必须不断创新,形式上的创新往往是诗人选择的项目。因此,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要从诗歌变异的形式中寻找意义上的连贯。

偏离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显著特点。正是诗歌的这一特殊性,成就了它的艺术性和欣赏价值,使诗歌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提高自身审美素质的必然选择。诗歌形式上的偏离和内容上的连贯是统一的。

【参考文献】

[1]李冰梅.肯明斯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J].国外文学,2006(2).

[2]于建华.语言偏离的诱惑[J].外语研究,2006(2).

[3]董桂荣.诗歌中偏离的艺术效果[J].长沙大学学报,2010(6).

[4]张锦峰.英语诗歌中的隐喻与语篇连贯[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3).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古诗词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3-0038-03[作者简介]田英华(1979―),女,湖南常德人,常德市鼎城区镇德桥中学教师,中学二级。

古诗词是我国重要的文学遗产之一,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必备内容。在历年的高考中,古诗词赏析都是重要的考察内容,考察内容和题型也渐趋成熟和完备。鉴赏古诗词需要从时代背景出发,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把握诗词意境,进而体会其情感和态度。所以,不论是从高考的导向来看,还是从继承创新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从感知传统文化魅力的立场来看,我们都应该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提升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教学中,与其采取题海战术,还不如教给他们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把握诗词的意象

意象是寄托了作者情感的物象,是作者情感的外化。所以要把握诗人词人的情感,得先从诗词中的意象入手。以北宋词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为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中的意象很突出。离去之“雁”,四起之“边声”“落日”和“孤城”凸显了边塞风景的奇寒和奇异,极好地烘托词人离家之愁;“一杯浊酒”配上“悠悠羌管”更写出了边塞生活之苦、守边将士的无限离愁,以致彻夜“不寐”;“白发”和“浊泪”则又透露出词人对年华易逝的慨叹,表达出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又渴盼归家团聚的矛盾的内心状态。

二、品读诗词的语言

(一)关键词语细细品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的语言不仅是优美、含蓄的,更应该是凝练的。读读“一字之师”的故事,听听“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感慨,感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追求,我们便知古人对诗词炼字近乎苛刻和疯狂的追求。正所谓“诗词贵在砥砺”。以唐朝刘方平的《月夜》为例: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末两句说道:就在这更深人静、夜寒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冬眠后的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这两句中“偏”有出乎意料之感,“新”表示是刚刚、第一次的意思,表现了春天气息的悄然来临,“透”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表达了诗人内心敏锐捕捉到春回大地的气息时的欣喜之感和对生命的赞颂。

再如唐朝诗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全诗紧扣“幽”字,首联写居处的“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尾联写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二)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观点,所以,品读诗词语言不仅可以品读诗人词人的情感,也可以领悟到诗词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情趣和情操。以宋代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为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上片写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却开在郊野,开在破败不堪的“断桥”边,开在人迹罕至、寂寥荒寒之地,本已无人护理、无人欣赏、孑然一身,加之风雨摧残,花开花谢,黄昏时分,独自忧伤,处境更令人叹息――折射了作者身处坎坷时内心孤寂愁苦的感情。这是景语,也是情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只言梅花处境恶劣,却独自绽放,一任群芳妒忌,“一任”“开”显示出梅花与世无争、甘于平淡的姿态,折射出了作者孤高雅洁、倔强顽强的个性特征。

再如南宋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少了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该词起句的叠词叠韵,读来虽悲戚无比,却是朗朗上口,一气呵成。

三、感知诗词的意境

领悟意境除了要将意象连贯成画,更要注重比较阅读,找寻异同,进而联想创新。如将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与现代诗人的《卜算子・咏梅》两首诗歌加以比对,就能更准确地感受意境,把握词人不一样的风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的《卜算子》词和陆游的《卜算子》词的主旨是不同的:毛词寄寓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藐视困难、高瞻远瞩、英勇无畏、谦虚磊落的情怀;陆词寄寓了词人报国无门、面对排挤打击宁折不屈的节操,字里行间也流露了封建士大夫幽怨感伤、自视清高的情绪。两者在风格上也有很大差异:一者境界静止、局促,一者流动、开阔;一者情绪愁苦、压抑,一者坚强、乐观;一者品格清高、孤傲,一者谦虚、谨慎。这都表现了二者截然不同的世界观、胸襟抱负和生活态度。

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调。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时代、季节、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限的诗意。正如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令人遐想的艺术效果。

四、把握艺术手法

(一)修辞是诗词的翅膀

诗词是凝练和含蓄的艺术,借用修辞而不直抒胸臆是许多诗人词家常用的法宝。以南宋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为例: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的最后三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为人千古传诵,意思是不要说这不够销魂断肠,你看那西风吹起的珠帘下怎么会有一个比黄花还瘦削的人。从用词的角度看,“销魂”二字用得极妙,极写思念之深,愁苦之重,对人折磨之大,暗含沧桑与无奈之感;“西风”乃秋风,正是萧瑟之景,令人更加愁闷。从修辞来看,末句用夸张手法,将思人的形象与对比,夸张而又鲜明地解释了词人内心愁绪之重。修辞的运用能极大地提升诗词的表现力。再如唐朝白居易的《望月有感》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运用比喻,以“千里雁”喻亲人离散,各自一方,冠以“吊影”之态,更表现了离散后的孤独;以“九秋蓬”比喻兄弟姐妹为了生存流离四方如断根的秋草,写出了漂泊不定的流离之痛和强烈的思乡之情。所以,诗人由思亲深化为思乡的主题,将千古游子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整首词的境界也因此而飞跃了起来。

(二)典故是诗词的根须

典故是古代文化的浓缩,古人心灵的隐秘绽放。它藏于文字内部,隐约而朦胧,成为了诗人词客表情达意的另一种含蓄的方式。所以,掌握典故对把握诗人词人的情感主题有莫大的裨益。鉴赏古诗词,一定要去了解典故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以南宋词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为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末二句用典,借对孙权的赞美,暗讽今天的朝廷不能与曾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吴相比,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即暗含对当今朝廷及权贵的忧虑和讽刺。这样的表情达意就显得内敛、丰富。

五、掌握学习要领

学习古诗词,一是要读大量古代诗人的作品,尤其需要背诵,丰富自己的古诗词积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积累一定的古诗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肯定会有帮助。二要引导学生多赏析名家大作,并养成坚持点评的习惯,真正开始深入地赏析经典诗词之作,用经典和优秀的篇章来武装自己,培养自己分析和甄别、评价的眼光。三要弄清楚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或主题是什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了什么内容,借什么物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意义或内涵。初学时,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经验不多,会影响我们对古人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前人写的诗话、词话、理论文章以及赏析、评论文章来帮助我们理解。当我们读过相当数量的作品以后,自己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便会逐步增强,也许我们就可以抛开那些工具来独立地阅读和欣赏了。

参考文献:

[1] 陈瑜.试论学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5(3).

[2] 刘梁.鉴赏古诗词应了解背景[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2006(S1).

[3] 叶玉梅.高职院校“古诗词鉴赏”教学三步曲[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 杨正云.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J].镇江高专学报,2009(1).

离别的诗词范文第5篇

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

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涵泳品鉴,我认为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由诗到画,由画入诗;二是由内到外,由外入内;三是深入浅出,浅入深出。下面,以李煜的《相见欢》为例,从这三个层面来谈谈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涵泳教学。

一、由诗到画,由画入诗

中华古诗词都具有画面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诗歌内容由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这是古诗词品鉴的必由之路,也是古诗词品鉴的诗意之所在。

《相见欢》这首词可以说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孤身凭栏图”。“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一幅“如钩冷月图”和一幅“桐阴深锁图”跃然纸上。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可谓是一幅写意的“扰人离愁图”。

既然每句诗里都包含着一幅画面,几幅画面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如果我们的老师在鉴赏这首词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带领学生走进作者营造的那个特定意境里,由诗入画,那么,对这首词的情感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读到的画面描摹出来――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这个画面一出,诗人流露的情感可能一下子就被把握住了,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由诗到画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由画入诗的过程呢?由画入诗,其实就是在由诗到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妙语品评画面之美,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营造这样的画面?此时,老师再适时地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诗意诗情。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用诗人的眼看景,用诗人的心表情,从而达到与诗人情相融,心相通的境界。

比如,在刚才学生想象的画面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诗人眼中的景是如此凄清?此时,老师适时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明白是因为心境使之然,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心境再来看诗歌画面,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再一次想象,站在诗人的角度把他的所见所感描摹出来――

落花昨夜成冢,白露今宵为霜,从昨夜的星辰站立到今宵的风霜,西风吹皱了我微湿的衣摆,万千话语定格心头,无人语共,终究化为无言……迈动双腿,酸楚僵硬,独行踽踽,茕茕孑立,才发觉已在西楼,独自凭栏。凭栏处,一片雾蒙虚幻。云笼远岫,风起云涌的或许是那三千里故土的烟尘,还有一轮明月清辉不减……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抬眼处,却是一弯冰凉残月如钩,恍惚才知早已是换了天上人间。夜夜梦回金陵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再见已难。谁人相伴?只有落眼处那棵形单影吊的梧桐,看尽了百年孤寂,被冷月的清光寥落成疏影斑驳。寂寞庭院,重门深锁,锁进了这一院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对诗意诗情的理解就非常深入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赏析古诗词,就要引导学生再现诗中之画,然后,带着想象的画面,融入作者的情感,以诗人之身心再走进诗词,进而理解诗情。一句话,诗的终点,就在诗的源头。

二、由内而外,由外入内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带学生进文本,再带他们出来的几个回合。”因此,在进行任何体裁样式的阅读教学时,都必须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遵循这样的原则,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就要按照由内而外,由外入内的原则进行,即从文本拓展到生活,再从生活回归到文本。这里的“内”既是指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是指从文本内走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外”是指文本以外的东西,比如有关的各种材料。借助外部材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进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诵读,赏评词情

师:请一个同学作为李煜的代言人,来读一读《相见欢》,请其他同学说说,他有没有读出《相见欢》词人的心情?

师: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真性情的李后主,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真的心情?

(这个过程教者的意图是通过初步朗读,让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这是基于学生初步对文本的理解而设计的一个思考题,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接着引用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体味这是一个怎样的“愁绪”,这是由外而内的过程。)

(二)诵读,赏评词景

师:词人除了直接描绘愁滋味的这一句,文中还有哪里,能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愁绪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专家的评点,学习他人的赏析也许可以指引我们对诗词的理解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龙榆生先生说:“上半阙看似景语,而情在其中……都是助寡人伤心资料”。助我伤心,助他伤心,全篇都伤心,那什么是这伤心的载体?是景,那么诗中有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又如何能够助人伤心呢?请用笔勾画出来,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这些景,如何承载了这许多的离愁?

(这是典型的由外入内的过程,引用龙榆先生对李煜词的评价,巧妙自然地过渡到对词的上阕的鉴赏,并且,让学生明白了鉴赏的方向。教者在引导学生体味词中所写景物的同时,适时链接了课外的有关这些景物描写的诗句,由外而内,引导学生体味这些景物营造的意境,内外结合,天衣无缝。)

(三)诵读,赏评词言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人对词的评价,看看我们在理解词的情感、意象之余还可以把握哪些特点。

链接: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玉琴斋词序》

师:你能感觉到词中语句的如珠之感吗?先看一个例子,看看他人是怎样来赏析这首词的,然后,把你认为特别精当精妙的语词都画出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

(这个环节教者先引用他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和赏析,这就给学生的赏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样式。而我们目前的古诗词教学虽然也有赏析,但更多的贴标签式的机械的赏析,是诗词练习术语的堆砌,而不是情、言、声、义的有机结合的赏析。)

这则《相见欢》的教学设计,给人的感觉是:课堂推进,由浅入深;内外勾连,天衣无缝;层次清晰,过渡巧妙;赏读结合,诗意盎然。如果我们的古诗词涵泳教学都能做到内外结合,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对古诗词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探究的欲望。

三、深入浅出,浅入深出

所谓的“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是指文本解读时,深入浅出;实际教学时,浅入深出。文本解读,要求深入,此深入,是如其所然而非故作深刻。解读不能深入,则教学无法浅出,只能肤浅。因为“深入浅出”之“浅出”,乃是分寸感的拿捏。学生听不懂,常常源于教师之不深。“浅入深出”之“浅入”是指指导要浅显易懂,“深出”是指通过浅显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归纳出一些鉴赏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教师要做到能把深刻的东西说得简洁明了,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

对任何一个作家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对其本人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因为在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蕴藉着作者自身的爱憎情感和思想观念。

比如,在进行《相见欢》文本解读时,关于词人亡国被囚的创作背景任何教师都会特别关照与阐发。但理解新词,仅有知人论世显然不够,还要能够针对词中的词眼援引相关诗词进行诠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教者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承载着他人生的无常之悲。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特别是写缺月梧桐,别有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有了对文本的深刻的理解,如何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浅入深出呢?刚才的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就是最好的例证,设计中穿行于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链接”艺术,就是浅入深出的最好手段。

一首古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链接”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链接”不是节外生枝,更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把古诗教学比作一个圆,文本是“圆心”,“链接”应是以圆心为向心力的“圆弧”。也就是说,“链接”应当是基于文本,立足文本,贴近文本,适时、适用、适度地运用的。运用好了,古诗词鉴赏定能浅入深出。

1.链接在词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词用字锤炼,生动传神,匠心独具。“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锁”字给带出多少联想,联想出多少场景来。深深的院落仅仅“锁”住的是浓重的秋色吗?此时,如果链接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会柳暗花明了。“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2.链接在句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经典名句,往往是作者“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这些诗句,可以联系在题材或艺术风格上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的其他诗句,与“文句”形成“互文”,两相鉴照,丰富意象,理解诗句。

比如在讲授无言独上西楼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上西楼而不是上东楼?要解决这个难点,老师可以链接古诗词里有关“西楼”的诗句。

李清照在西楼上遥望爱人时这样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李益在登上西楼排遣忧伤时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写情》)

许浑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满怀忧伤地走下来,写道: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通过这些诗句的链接,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西楼”因使人联想到飒飒西风,夕阳西下,所以,它已是古人登高抒发悲情愁绪的伤心地。

3.链接在文意理解的“阻滞”处。在教读《相见欢》这首词时,可能碰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诗情的体味。对于这首词来说,学生只能够感受到这种离愁,但这是一个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呢?通过对背景资料的链接,学生可能知道了亡国之愁,但如果老师带领学生只理解到此层面,就太浅显了。因为如果只是亡国之痛,词人就无须说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既然是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那就说明此“离愁”包含有多重深意。到底有哪些愁呢?我们不妨链接一些作者的其它词作,来帮助理解。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楼龙阁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在国破家亡,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所以,从这首词我们看出作者被迫投降后,有对故国的留恋之愁,有对往事(女人)的留恋之愁。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别来春半》

这是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作,是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触景生情而作,词中流露了的是对兄弟的思念。

《相见欢》的愁,是立体的愁,是难以理得清的愁。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当然了,古诗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有时呈层层剥笋势,有时呈点点入境态。不能认为链接就是饕餮大餐,一股脑地集中塞给学生,造成“消化不良”。而应以学习古诗的需要,准确选择链接点,准确把握链接时机,随“需”潜入“课”,润“教”细无声。

相关期刊更多

作文新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外国语学院

西江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梧州市委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社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