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节手抄报

春节手抄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春节手抄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春节手抄报

春节手抄报范文第1篇

1、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2、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3、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为阴历年。

4、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来源:文章屋网 )

春节手抄报范文第2篇

1、上联:福旺财旺运气旺 下联:家兴人兴事业兴 横批:喜气盈门

2、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 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 横批:合家欢乐

3、上联:财源滚滚随春到 下联:喜气洋洋伴福来 横批:财源广入

4、上联:占天时地利人和 下联:取九州四海财宝 横批:财源不断

5、上联:高居宝地财兴旺 下联:福照家门富生辉 横批:心想事成

6、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7、上联:春归大地人间暖 下联:福降神州喜临门 横批:福喜盈门

8、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入 横批:吉星高照

9、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10、上联:迎喜迎春迎富贵 下联:接财接福接平安 横批:吉祥如意

11、上联:创大业千秋昌盛 下联:展宏图再就辉煌 横批:大展宏图

12、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 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五福临门

13、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横批:民泰国安

春节手抄报范文第3篇

2.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坚决遏制詐騙犯罪反弹势头。

3.侥幸心理不可有,勤俭持家创富贵。

4.刀刃上的电信,口袋中的金银。

5.网络套路深坑多,防骗口号天天说;便宜好事不用想,失人丢财伤害多。

6.一年的辛苦哪能白废,别被海王叫了宝贝,就忘记了鱼儿的防备。

7.陌生电话先求证,寄钱汇款须谨慎。

8.谨慎即是“防火墙”,警醒最牢“铁丝网”

9.莫图一时蝇头小利,莫信一人片面之词。

10.防人之心不可无,借钱借卡需谨慎。

11.来电信息需详辨,陌生号码莫急回,正规客服需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贪图小利悔不及,从来致富靠勤劳

12.遇到恐吓要淡定,说你违法莫慌张,一旦难分真与假,赶紧拨打警方110。

13.安全之弦须紧绷,网络诈骗毒馅饼。

14.网上兼职有风险,淘宝刷单都是骗

15.严厉打击电信诈骗,保障公民财产安全。

16.天上不会掉馅饼,涉钱信息要谨慎。

17.网上购物便利多,转账支付要限额

18.代办退税有猫腻,骗取存款是目的。

春节手抄报范文第4篇

达斡尔族: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蒙古族:酒肉不尽

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这样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

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迎英雄

居住在中国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在壮族民间还有过晚年的习惯,壮族称做“吃立节”。“吃立节”是在这个月的30号,相传在100多年前,壮族的一支农民武装在抗击外来侵略者后凯旋归来,这时春节已过,壮族群众为了欢迎他们,就在这个月的30号为他们重过春节。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而那里的景颇族人民喜欢在春节前举行打靶活动,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

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

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

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另外,每年4月13日是傣历新年,也是傣族人民的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他们把泼水看成是驱邪除污,吉祥如意的象征,也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高山族:“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

“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

从初一到初五的晚上,人们还自愿组

织起来扭秧歌拜年,阵容较强的秧歌队,不仅在本村扭,还到外村去扭。围观的群众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忘记了疲劳和寒冷。甚至还有热心的观众—直尾随着秧歌队走乡串户,直到天明才归。

白族:“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

在云南省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狗献“咪司”(“咪”意土,“司 ”意主人,迷司即为土主神之意),随后由本村“毕摩”祭土主请虎神。

8位村民化装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毕摩”念罢祭辞请虎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

整个跳虎节期内,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老百姓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老祖宗的保佑后,全

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

撒尼族:食汤圆

除夕,撒尼语叫“思搓期”。除夕之夜供祖,吃年饭,是很肃穆的。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绿树枝,枝上挂一顶草帽。这是无言的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

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为过新年必食汤圆。

从正月初一起的半个月内,人们纵情欢乐。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

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

春节手抄报范文第5篇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1)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2)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3)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4)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图片(5)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资料: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有脸谱。剪纸。中国结。刺绣。人偶。武术……

我国的节日文化相当丰富,其中,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小年”,到了那一天,年味就越来越浓了。大街上到处都是买年货的,到处都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到了腊月三十,也就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忙着贴红色的对联,威武的门神,还有门上要贴倒福字,意思是福到我家了,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出门在外的人也都要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吃团圆饭,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一家人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有说有笑,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晚上还要熬夜,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五。四。三。二。一那一刻,就听到到处都是放鞭炮的声音,这是人们为了庆祝新一年的到来。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人们都要穿上新衣服去长辈家拜年,还要收压岁钱,这也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大年初二要走亲访友,直到正月十五看舞狮舞龙,就预示着过完年了。这就是春节的风俗习惯。

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文化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哦!下次我再给你们慢慢讲……

六年级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中华传统文化

春节是全国最隆重的节日。听妈妈说:“春节有一个由来,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到岸上的村子里吞食牲畜、伤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个除夕,从村外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说他有办法把‘年’兽撵走。‘年’兽闯进村子,发现大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大惊失色,落荒而逃。于是老人向人们传授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爆竹。”

在过年的前一个星期,家家都要扫房子,因为有句俗话叫“二十四,扫房子。”然后妈妈就开始蒸馒头、炸丸子;接着爸爸去大街买肉,妈妈把肉煮好了,剩下的准备做饺子馅,饺子馅做好了。到了大年三十,家家都贴春联,挂灯笼,晚上还要吃饺子,看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早上四点多,妈妈拿来面,准备包饺子,妈妈往饺子里放了一元钱,说:“谁能吃出钱饺子,谁就有福气。”我穿上新衣服,吃过饺子,和爸爸去走家串户拜年,还可以挣到许多压岁钱呢。

过年真好!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小学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手抄报格式样板

2.小学传统文化手抄报模板格式

3.关于六年级文明礼仪手抄报的图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