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范文第1篇

“元旦”,在中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元”就是“初”、“始”;“旦”是一个象形字,在殷商时期的青铜器中就有记录,它表示太阳从地平面升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旦的由来和各国习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元旦的由来中国的元旦,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最早称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正月初一从哪日算起,在汉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才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但这是夏历,亦即农历或阴历,还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元旦。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今天所说的“元旦”,是公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各国元旦节的习俗中国

比较普遍的就是由团体组织的活动,如元旦联欢会、挂庆祝元旦的标语、或举行集体活动等,以前就有组织敲锣打鼓、集体跳民族舞的,现在在电视记录片上还能看到,到科技发展的今天,就演变为联欢晚会什么的了。近年更是有旅游、聚会等等。

英国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必须做到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英国人认为,如果没有余下的酒肉,来年便会贫穷。除此之外,英国还流行新年“打井水”的风俗,人们都争取第一个去打水,认为第一个打水人为幸福之人,打来的水是吉祥之水。英国人在元旦前夕的深夜,常带上糕点和酒出去拜访,他们不敲门,就径直走进亲友家去。按英国人的风俗,元旦前夕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黑发的男人,或是个快乐、幸福而富裕的人,主人就将全年吉利走好运。如果第一个客人是个浅黄头发的女人,或是个忧伤、贫穷、不幸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中将遭霉运,会元旦前夕困难和灾祸。元旦前夕在亲友家作客的人,在未交谈前,要先去拨弄壁炉的火,祝福主人“开门大吉”。在英国中部的一些地区,新年早上出门时,不管熟识还是陌生,都会互送铜钱,他们认为这样做,不但对方一年有财气,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幸运。

苏格兰

苏格兰人在元旦前夕,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放着一些金钱,没人看守,盗贼和乞丐在这天晚上,看见了也不动分毫。因为当地风俗,新年前夕,先把金钱放在门外,翌日新年降临,大清早打开门时,就看见门口有金钱,取其“一见发财”之意。

比利时

在比利时,元旦的早上,农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向畜拜年。人们走到牛、马、羊、狗、猫等动物身边,煞有介事向这些生灵通明:“新年快乐!”

德国

德国人在元旦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一棵枞树和横树,树叶间系满绢花,表示繁花如锦,春满人间。他们在元旦前夕午夜新年光临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钟声一响,他们就跳下椅子,并将一重物抛向椅背后,以示甩去祸患,跳入新年。在德国的农村还流传着一种过新年的风俗--“爬树比赛”,以示步步高升。

意大利

意大利的元旦前夕是一个狂欢之夜,当夜幕开始降临,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街头,点燃爆竹和焰火,甚至鸣放真枪实弹。男男女女翩翩起舞,直至午夜。家家户户收拾旧物,将屋子里一些可打碎的东西,摔个粉碎,旧盆子、瓶瓶罐罐统统扔到门外,表示去掉厄运和烦恼,这是他们辞旧岁迎新年的传统方式。

法国

以酒来庆祝新年,人们从元旦前夕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们就上街看风向来占卜:刮南风,预兆风调雨顺,这一年会是平安而炎热;刮西风,有一个捕鱼和挤奶的丰收年;刮东风,水果将高产;刮北风,则是歉收年。

罗马尼亚

元旦前夜,人们在广场上竖起高大的圣诞树,搭起舞台。市民们一边烧着焰火,一边载歌载舞。农村人拉着木犁,上面装饰着各种彩花,庆祝新年。

瑞士

瑞士人有元旦健身的习惯,他们有的成群结队去爬山,站在山顶面对冰天雪地,大声歌唱美好的生活;有的在山林中沿着长长的雪道滑雪,仿佛在寻找幸福之路;有的举行踩高跷比赛,男女老幼齐上阵,互祝身体健康。以健身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希腊

元旦时,家家都要做一个大蛋糕,里面放一枚银币。主人将蛋糕切若干块,分给家人或来访的亲朋好友。谁吃到带有银币的那块蛋糕,谁就成了新年最幸运的人,大家都向他祝贺。

日本

日本人在元旦清晨,一家老小上街迎接初升的太阳,接着去神社参拜,或互相向亲友问好。他们称元旦为“正日”。在这一天,他们的早餐是很丰盛的,吃砂糖竽艿、荞麦面等,喝屠苏酒。此后一连3天则吃素食,以示虔诚,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元旦吃什么饺子

食毕出门拜年,由近及远,元午直到烧灯后。”据此则唐牢丸近似饺子,而且有煮有蒸。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6世纪食谱《食次》就有年糕“白茧糖”的制法,北朝《齐民要术》记载了将米磨成粉制糕的方法。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范文第2篇

工业标准

华语电影新拐点:

徐元:从工业标准讲,《捉妖记》算得上华语电影的一个拐点。

赛人:不是标杆,只是拐点,是这个意思吗?

徐元:其实也可以叫标杆了,因为它解决了华语动漫类电影里的恐怖谷效应。就是说CG做出来的人物眼睛和表情,始终都是怪怪的,就是当年罗伯特・泽米吉斯在《极地特快》里都没解决的问题:角色介于写实和漫画之间时,人物的眼睛是让人害怕的,它让人不舒服。但《捉妖记》里胡巴的眼睛就做的确实很好。

赛人:这个还跟身子搭配有关系,胡巴就是个白萝卜的身子,如果它配的是个粉红色衬衣的话,估计眼神就有问题了。

徐元:所以说许诚毅还是很聪明的,它把这个东西改成了一个观众比较好接受的东西,同时又为自己降低了制作上的难度―你看电影里的那些怪物,都是没有毛发的,即便有也像是刚发芽的叶子,而不像是《怪兽公司》里的毛怪苏利文那样细腻,那个毛发是很复杂的。但即便许诚毅耍了小聪明,我个人还是觉得《捉妖记》是继周星驰《功夫》之后,CG动画做的最好的一部了。

赛人:《功夫》很克制了,只是少数的、在不多的篇幅里用了,而且用的很精到。但是《捉妖记》就是从头到尾都在用CG特效。

徐元:是从头到尾都在用,但你绝对不会觉得它像《变形金刚4》用的那么烂。

赛人:也不见得。以前最有名的真人与CG结合的电影叫《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也是泽米吉斯的,那个东西就很显摆,后来到了《阿甘正传》里,当他利用CG技术让阿甘把屁股撅给尼克松,让他看自己屁股上的伤疤时,观众就会觉得很惊奇:怎么可能这样?泽米吉斯利用CG制造了好几层阅读空间,我更喜欢这种设置,就是将它的主题跟特效完全结合得不露痕迹。

徐元:相对来说,《捉妖记》还是太显摆了,的确有卖弄的嫌疑。

赛人:我不反对这种卖弄,因为从大的工业水准的角度来讲,现阶段的中国电影其实就处在一个卖弄的阶段,这样可以给观众足够的吸引。就像粘土动画,它一定是夸张的,它不夸张观众的精力就集中不起来。比如《超级无敌掌门狗》,它一上来就告诉你:这个事儿是假的。

徐元:其实就是不能为了炫技而炫技,还是得做出那种气息,让角色和观众能活在这种气息里―这个东西是目前中国特效电影比较缺少的。不过目前我们也没必要做到这点,能让人单纯地看到特效进步就很厉害了,这就是中国特效电影的新方向。

赛人:但这个东西很贵,貌似目前没有办法大面积推广。不过贵未尝不是件好事。《捉妖记》如果票房卖得足够好,肯定会有人一窝蜂来搞这样的电影,也就会出现一个不良现象,反而更容易把这个东西带偏。

徐元:国内目前应该不会追这个风,他们宁肯去拍《小时代》这样的去迅速赚钱,也不会耗费几年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

萌妖胡巴

并不本土的奇幻故事:

徐元:虽然宣传说《捉妖记》取材自《山海经》和《聊斋》,但它依旧是个西方化的故事,它就是从《外星人E.T.》演变过来的,内里包含的是西方宣扬的什么自由、平等和博爱―无论对于外星人,还是对于胡巴,只要有这么个生命体,我们就都能成为朋友。但我们国家的文化基因强调的不是博爱,而是爱憎分明,要知道什么是香的什么是臭的,什么是忠的什么是奸的。

赛人:其实电影就是对社会文化的一种照应。像外星人E.T.,其实就是斯皮尔伯格对他们犹太人的一种隐喻,甚至可以说指代的是整个有色人种。他需要用童心和博爱的方式,来帮他们摆脱受迫害的地位。但中国文化没有这样的东西,咱们更偏向于快意恩仇。

徐元:但对《捉妖记》要求不高的话,其实还是可以接受它目前的这种设定的,毕竟它在最近几部同类奇幻题材的电影里,已经算不错的了。

赛人:奇幻题材本身就不是中国的东西。中国总是认为好莱坞拍的东西好,就要去模仿,这个事情很讨厌。就像《钟馗伏魔》和《大闹天宫》,本身就是个非常本土的神话故事,但这两个电影却从电脑特效到故事架构,都沿用了西方那套东西。西方就是人、神、魔,这三者是模糊的、暧昧不清的,而中国其实也分为两界,但它是正反分明的,正的一面是神、佛、仙界,反的那面则是妖魔鬼怪―《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都是这个路数。西方把人性看的很复杂,神也就会有这样的反应,他们也很纠结、很自私,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但在我们的神里,基本就没什么性格。

徐元:这个我太不能同意你了。我就举个简单例子,《指环王》是非常讲阶级论的:魔就是魔、怪物就是怪物、矮人就是矮人。相反中国是非常有弹性的:玉皇大帝也不过是个不知道修行了多少年的普通人,受了不知道多少磨难之后才被上天封为玉帝。而妖通常是一个地方的,只要“朝廷”给他颁发一个“聘书”,就等于成仙了―类似于招安。

赛人:关键是它要肯皈依才行啊,孙悟空一开始不就是要逆反着来吗?凭什么要听你招安?我非要反过来把你给招安了。

徐元:不管是谁要招安谁,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妖和魔都不是以出生论的,它是要讲修为的,类似于神幻世界的科举制度。这跟西方的阶级论不一样:撒旦就要做坏事,上帝就是要阻止。但在中国语境里这关系就得变,只要撒旦得到上帝许可的番邦册封就OK了。不过这样的讨论貌似偏了,谈回《捉妖记》。它对人与妖魔关系的西方化设定,其实我能接受,但有一点我不喜欢,就是它把妖怪全都动物化甚至宠物化,最后居然被食物化。

世界观

欲说还羞的隐喻:

赛人:把妖魔宠物化甚至是食物化的设定,的确是理智思考后不能接受的。

徐元:《捉妖记》开场那段旁白,就为电影设定了一个等级森严的世界,它有个严格的二元对立,这儿是人界,那儿是妖界,我们要进行对抗。但后来你发现这些只是我们吃的东西而已,原来这是个反映玉林狗肉节的电影啊:你仔细看顺天府的集市,路两边挂的全是狗肉,甚至还有几个活猴子,但没有鸡鸭牛羊这些家畜。

赛人:感觉像是个素食主义者拍的电影,就像是在宣扬动物保护主义。两位主创,从江志强到许诚毅都是广东那一带的人,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个信手拈来的生活常识,包括最后吃胡巴的那个方式,就是吃猴脑的做法―它本来是要讲一帮妖要建立自己的王国,但最后电影呈现出来的,却又是个“捉妖产业链”,有捉妖的、有贩卖的,有专业的厨师和饭店,还有想吃妖怪的食客―完全就是个美食动画片嘛。

徐元:其实这个故事真的是乱飘乱走,演着演着就飘到另一个地方去了。但它的情节很激烈,所以观众也顾不上这些。可你仔细想想,从头到尾它的调性其实变化很大的:一开始告诉你是魔族的战争,但跟人类又是不互相侵犯的,之后又有妖王、妖后和小妖王,听起来像是个很宏大的皇室故事,但到后边却是个把萝卜当猴子吃的故事,最后又说什么妖魔很快就会统治人间。

赛人:这分明是许诚毅在铺设世界观,而这个世界观还没完全展开,只是在为后续埋下伏笔。但在妖魔世界里提世界观,实际上是我们传统的文化里没有的。我们通常不想建立世界,《西游记》里有很多妖怪,他们在山里的生活就是:有唐僧肉我就吃,有公子来我就勾引一下,什么都没有我就照样当我的狐狸偷鸡吃,牛魔王也是,开始他是很独善其身的。

徐元:《捉妖记》的世界观伏笔埋得并不好。它一再强调胡巴是唯一正统的继承人,按照中国文化的逻辑这就应该卧薪尝胆复国了,结果却是让它找个地方躲了起来。

赛人:这集的主要任务其实还是井柏然和白百何,但它的结尾确实收的不那么漂亮,我觉得是因为它缺少一种幽默感在里边―而且这在整个电影里都很虚弱,虽然它是喜剧。真正的幽默和喜剧是靠架构完成的,那是一种幽默的情境,而演员的表演和语言的夸张不过是种辅助,情境到那里观众自然就笑了,不需要姚晨的东北话。

徐元:说到架构不幽默,这个本子还有个问题我觉得很有意思:井柏然和白百何最后居然真的把胡巴卖了,这个设定出乎了我的想象。按照我理解的逻辑应该是:白百何特别想卖了胡巴但井柏然不肯,就想办法阻止,可是这个呆头呆脑的家伙被古灵精怪的白百何说服了也就卖了―这个设定对井柏然的角色而言是减分的:身为老爸居然为了几个钱把儿子卖了,这个事情实在太狠了。

赛人:就是故事推进不够顺畅。编剧就是为了吊观众胃口,但这个冲突做的并不高明,太短平快地解决了。其实编剧可以再设置一些冲突点,比如井柏然教育胡巴不能吸血,但胡巴就是不听话,抱着赌气的心理他把孩子卖了,这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徐元:其实这也可能是江志强对当下社会的一种隐喻,除了刚说的玉林狗肉节,这点就是在说当父母的可以卖孩子嘛。

中国神话

从未被真正开发:

赛人:不只是《捉妖记》,近几年打着中国文化旗号的电影,都没有真正切中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功夫熊猫》,无非是卖相上看着契合传统文化而已。

徐元:其实就是外表贴了符号,并没有真正的核心价值在里面。熊猫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也就一百多年吧?与几千年的文化沉淀相比,这算啥啊!

赛人:那是因为后来的人闲的无聊嘛,就是发现熊猫怎么越来越少了,保护起来好玩儿啊。真正代表中国文化的,是龙是风是麒麟,怎么可能是熊猫。

徐元:像虎、豹和白鹤,也比较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意境。其实熊猫是中国人现代生活的象征,而龙则是古代中国的象征,从目前国产电影对龙形象的诠释来看,以中国神话元素为题材的电影,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地方,比如《西游记》,绝对是个超级大IP,《大话西游》就做得很好。

赛人:《聊斋》里也有很多,比如死了都要爱的那种,多惊天地泣鬼神,比如《梁祝》,死了变成蝴蝶也要在一起,这种生命不息多感人?电影里《倩女幽魂》不正是这种吗?它就是个比较得中国精髓的电影。

徐元:《倩女幽魂》的造型、美工,比现在这些破烂东西看着顺眼多了。那个时代的香港电影,尤其TVB,几十年如一日地拍古装题材。但现在这个泱泱大国,拍来拍去却只有辫子戏,还都毫无古代意蕴。我们为什么喜欢古龙、金庸,就因为他们能传递诗意的、浪漫的、豪情的东西,无论你是华山派的令狐冲,还是舍身为国的郭靖,即便是干一票就走的杨过,都能让人感受到古代的气息。

赛人:中国一直没有太强的小说叙事传统,尤其是魔幻这类。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范文第3篇

假若一位来自中原的旅行者来到这里,他将会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

他不用担心看不懂这里的文字。汉唐时自不必说,在高昌成为独立王国时期,汉字仍然是通行的文字。南北朝时候,华丽的骈体文在这里也是流行的时尚,唐朝时候,这里也受到了中原诗风的侵染。由于这里也推行儒家思想,因此熟读四书五经的中原文人在这里与人交流起来不会感到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这里的年节也一直遵从中原的习俗,端午,上元等节日都有隆重的活动,元日也举行汉族传统的杀牲祭祖的仪式,令他几乎感觉不到是在异乡。

如果他是一个宗教信众,不论他信奉的是佛教还是道教,在这里都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拈香和修行的寺院。这里的佛教是从中原回传的汉地佛教,因此读到的经书都会是他所熟悉的汉字经书。

走进餐馆酒肆,中原的饼,面条,馒头,饺子等面食都可以吃得到,还有香喷喷的烤肉――这可不是胡人所创,而是汉族传统的烹饪习惯。如果不爱吃牛羊肉的话,猪肉也是有的,虽然放牧牛羊的成本低廉,养猪的习惯在这里仍然保存着。这里也和中原一样使用筷子,各种餐具也都类似。美酒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如果喝不惯当地特产的葡萄酒或马酒,这里也一样可以喝到粮食酿造的醇香的米酒,就像在家乡喝到的一样好喝。

耍出行呢?如果不愿意骑骆驼,没问题,这里也有最好的良马,并且有和中原类似的马车可以乘坐。

需要买点文具或是日用品什么的,也是极其方便,这里的手工业发达,笔墨纸砚,铜镜,木梳,漆器,应有尽有,如果用不惯本地货,只要多花些钱,中原的东西一样买得到,因为这里的贸易非常发达。中原的铜钱在这里是可以流通的,而且丝绸和金银也都可以当做货币来使用。各种度量衡以及历法等标准也都与中原略同,使得交流起来更是畅通无阻。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范文第4篇

应该如何辨证地看待食品中的化学添加物?

种类繁多的化学物质被发现或合成用于食品保存,不仅拓展了可食用食物的范围,还大大减少了可能由变质食物带来的疾病。人们通常会产生“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危险的造假产品”这样一种印象,一是对化学物之毒性效应和风险评估概念缺乏基本的了解,二是不切实际地追求所谓的食品“零风险”。

(回答者:尹传红)

实际上,如果真的把所有食品添加剂扫地出门,只怕进入我们视线的食品一多半都会有三难――难看、难吃、难以保存,而且价格高昂,让人难以接受;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喝醋能减肥,是真的吗?

没有可采信的科学研究支持这种说法,尽管醋对健康有所裨益,但不必对醋报以过高的健康期许。酿造果醋的每日饮用量不要超过50毫升,也就是一两为佳,酿造米醋和陈醋则最多不宜超过10毫升。在购买醋饮料的时候,要注意仔细看标签和配料,不要因为一个“醋”字就忽略了其主体和实质。糖和香精色素配制出来的醋饮料不仅不能减肥,还会增肥。

(回答者:朱毅)

为什么压力大的时候会想吃甜食?

压力大的时候,不仅是想吃甜食,可能是什么都想吃。这是内分泌的一种自我调节,适当地吃东西还是有积极减压作用的。但是习惯成自然,纵容自己多吃、猛吃、常吃,吃出来的重量就会变成新的更大的压力,那是一个吃出来的胖子的痛。

(回答者:朱毅)

黑洞是如何被发现的?

艾伯特・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一年后,德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发现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精确解。史瓦西这个解表明,当一颗恒星的半径收缩到一个被称为史瓦西半径的临界值时,没有任何信号可以从恒星的表面逃离。此时在该天体表面的辐射波长将被拉伸到无穷大,辐射频率将变为零;换句话说,时间停下来了。因此该天体将变成黑的了,看不到了,消失了。这就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黑洞。这个结果是如此不寻常,以至于那时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史瓦西创立了黑洞学说,现在我们用来形容黑洞的术语,如“视界”、“逃逸速度”等,都是他在1916年发明的。而“黑洞”一词,则是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翰・惠勒在1970年提出的。史瓦西只是在数学上“发现”了黑洞,他自己并不相信黑洞是真实存在的。

1973年,天文学家在天鹅星座中发现一个强大的X射线双星,其中一个是致密天体,另外一个是气态恒星,它们围绕共同的质量中心转动。它被命名为天鹅座X-1。不像众多的其他X射线双星,该系统中的致密天体不可能是个中子星。利用开普勒定律,天文学家可以估算出该致密天体的质量,得到的结果大约是六倍太阳质量,比中子星的质量上限还大很多。因此,天鹅座X-1中的那个致密天体不可能是中子星,当然更不可能是白矮星了,它必须是一个黑洞。这是观测得到的恒星质量级黑洞的第一个确凿证据。虽然黑洞的这些证据都只是间接的,但确实是令人信服的。目前,观测发现银河系内恒星质量级黑洞的候选体已经不少,而且利用高灵敏度X射线望远镜也已经能够探测到其他星系中的恒星质量级黑洞候选体。在20世纪末,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在大多数星系的中心有超大质量黑洞。

总之,理论上发现黑洞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观测上可能永远不能直接看到黑洞,但令人信服的间接证据却有很多。

(回答者: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 李庆康)

元旦是怎么来的?

在我国古代,元旦一直是指农历的第一天。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吃什么传统东西范文第5篇

调查原因:在中国,几乎每年过春节都要吃饺子,这已经成了几百年的历史。我想通过观察、调查亲人的过节方式,体验传统节日的意义。

调查过程: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河南、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