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

输血医学范文第1篇

1加强临床医学生输血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输血医学的历史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系统至今,已有100多年发展历史,输血作为临床抢救和治疗有效措施,挽救无数生命,并保证了许多其他治疗的安全实施。然而,血液本身是很复杂的,恰当使用可能起死回生,达到与其他治疗无喻论比的功效;不必要和不恰当的应用则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医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面临到临床工作的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应掌握输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血液成分的性质、用法、应用指征、输血风险等内容,按输血原则,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出发来考虑血液各成分制品的应用,为保证临床输血治疗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打下坚实基础。

2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输血医学的教学内容主要设置在外科学中,一是授课时数少,一般为2~3学时,且内容较简单,局限于外科输血部分,学生系统学习输血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少,以至到临床后不熟悉输血工作,达不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要求

二是临床医学生对输血医学课程不够重视。一份输血方面基本知识的调研结果显示,初级\中级\高级职称在职医师和医学院校对自评分评估太高,与实际了解程度(测试分)间存在一定差距(P<0.001)。这一差距也使其在实际工作中对临床输血疗法不能正确使用,从而影响临床输血的疗效[2]。

三是教学形式单一。目前教学形式仅局限于课堂授课,未安排临床实习或见习内容,对输血的掌握程度不够,以致到临床后盲目,不能适应现代临床输血的发展要求。

3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教学内容改革建议临床医学专业输血医学的教学应当结合其专业特点,教学内容与形式应当适应临床输血的发展,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3.1扎实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输血教学时数和内容少,不适应临床要求,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基本理论知识应包括血型免疫学知识,例如ABO、Rh血型、血型相容性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重要性和HLA抗体的意义等,输入血型不相合的血液可发生致死性溶血性输血反应;HLA血型系统在临床输血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多次输血病人,很容易产生HLA抗体,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或输注无效。基本知识应包括各血液成分制品的性质、保存温度,容量、临床适应证等。例如冷沉淀(Cryo),1单位由200ml全血制备,含有Ⅷ因子80~100单、纤维蛋白原约250mg,血浆20ml,容量约20-30ml,应在-20℃以下保存。适用: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vWD)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要求与受血者ABO血型相同或相容输注,对乙型血友病却没有治疗效果。而基本技能主要为输血方法、血液成分制品的合理应用和输血反应的防治等。

3.2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用血,强化输血安全与责任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合理用血的概念是输注安全的血液制品,仅用以治疗能导致患者死亡或引起患者处于严重情况而又不能用其他方法有效预防和治疗的疾病[3]。临床医师在临床医疗实践中是血液使用的决策者,在考虑输血治疗时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目前临床用血尚不尽合理和科学,对输血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输血时凭借经验红细胞与血浆随意搭配、等量输注,过度输血、血浆用于扩容、补充蛋白、提高免疫力等。甚至有个别医师明知术中出血不多也要输上200~400ml血保病人“平安”。临床输血不合理使用不仅是对血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潜在的风险。

3.2.1重点突出科学、合理输血内容临床医学生在掌握了输血基础知识后,应进一步加强运用能力训练。通过分析患者在血液状态发生改变后的病理生理,判断患者真正需要什么,是否有替代途径,什么时机补充,补充多少,是否有明确的证据,输血后效果如何。例如对于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首选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容,尽快恢复血容量,改善组织灌注是成功救治的关键。如果使用不合理,仅仅补充等量的全血或红细胞,组织间液则减少了28%,死亡率高达70%;又如在围手术期不恰当的输异体血患者,其术后感染率是输自体血或不输血患者的3~6倍,且感染率随输血量的增加而增加[4]。现已明确围手术期输血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而去白细胞输血则有很大的改善。因此,倡导在保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情况下,应尽量不输或少输血,对确需输血的患者应恰当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

3.2.2重视输血后疗效评估当前输血医学教学中基本没有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内容,而临床上却很重要。例如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许多因素可影响浓缩血小板的临床输注效果。如:(1)预防性输注以实验室指标为主,检查、确认其是否会产生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并检测循环血小板计数,观察浓缩血小板输注后是否达到治疗效果。评价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常用指标是:输后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MPI、CCI和血小板回收率PPR[5]。一般情况下以体表面积为参数的CCI较为准确。(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主要观察出血的临床症状是否改善。因此需要对血小板输注效果进行正确评价,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采取适当对策。可通过血小板配型、大剂量IVIG的应用、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自身血小板冰冻保存等措施来提高血小板的输注疗效。建立疗效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输血,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输血疗效,而且也能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

3.2.3强化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面对日益严峻的血液资源和安全形势,应当在教学中加强对临床医学生安全输血观念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输血可以救命,但也同样可以致命”,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病人,输合适的血液”的理解。培养学生输血安全和责任意识。

3.3注重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输血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3.3.1发挥典型病例分析作用在输血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理论上的知识很抽象,在教学中发挥典型病例分析的作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一位急性创伤失血患者的输血治疗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失血量及休克情况,首先考虑补充血容量,当失血量<20%血容量只要补充足够的晶体液而不必输血。当失血量>20%,Hb<70g/L时常需要输血。当大量输血时应注意稀释性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以及低体温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稀释性凝血障碍,此时应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当血小板<50×109/L伴微血管出血时应输血小板;PT或APTT>正常对照1.5倍时,应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将典型病例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由老师总结,加强实际应用的能力,以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后能学与致用

输血医学范文第2篇

一.输血科实习工作的必要性

1、学校检验专业对输血知识教学少。由于很多学校对于输血学科的知识不重视,大部分学校没有把输血当作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进行教学,教科书上一般只有一节血型鉴定知识的学习,而这有限的知识对于大型医院的输血科来讲简直就是九牛一毛。这就导致了学生到输血科实习时,感到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很多专业知识、设备的使用以及相关流程、与其它科室的联系等知识都要从头学起。所以,输血科实习工作其实是新的学习过程,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水平。

2、工作看似简单,责任重大。输血科的工作如标本取样、配血球、准备试剂、准备生理盐水、离心、标本排序上架、复查ABO血型、Rh血型等,这些看起来容易上手,但责任极其重大,容易出现误差如标本混淆、感染等。这要求输血科人员在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和发血时,应做到谨慎、细致、准确,日常在配合临床抢救、手术紧急用血过程中,要求速度快,争分夺秒地完成上述工作,杜绝任何微小的疏忽,以确保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安全。所以,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设备的使用、基本的技术以及基本的流程,但是如果对于这些流程中的严谨性缺乏深刻的体悟与把握,仍然无法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3、工作程序性强,实践要求高。输血科的工作政策性很强,国家对于血液的采集与使用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要求输血科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行医。同时,输血科的工作关联性强,它要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实施和技术指导,积极发挥本专业优势为临床提供关键的参谋、保障作用,它检验处理的数据直接关系到医院其它科室的诊断,另外,输血科的工作程序性与操作性都很强,学生要在实习中准确把握各种操作规范并形成习惯,这需要准确把握与反复训练。

4、工作具备综合性的特点。输血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技术的综合科室,以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血细胞生化生理学、细胞组织学以及血液动力学与流变学等多个学科为基础,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血液各种成分离体后的生化学、组织学与生理学的变化和对策。加强输血科的实习工作对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是有帮助的,但是需要以时间作为保证。

二.提高输血科实习工作实效的措施

1、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角色。输血科的实习是实习的第一步,时间一般较短,一般在1-2周时间,所以学校与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要尽快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为了保证学生快速入位,可以在实习的第一天由科室负责人对学生进行培训,对科室的情况、技术、规定、要求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对科室相关基础设备的使用进行学习与操作,对学生实习期间的纪律制度进行明确,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以及在科室中的权利与义务,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心理转换。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格的实习管理对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取得好的实习成果非常重要。

2、做好指导老师的培训与管理工作。要提高输血科实习代教教学质量,代教老师是关键。合格的老师能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使得教学过程不仅成为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所以医院要通过输血科的主要领导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流程与工作态度提出要求,细化每一个实习项目的具体教学流程,明确每一个流程的代教内容,制定好《代教学生考核表》,列出每一项的实习项目,由学生手持考核表到代教老师处学习并由代教老师进行评价,确保教学全面到位。并将实习生的工作与指导教师的个人业务水平的评价相结合。实习结束以后,对学生与代教的老师进行综合评价。实习结束后,让每一个实习生写出实习小结与感受并公布在科室内部,通过这种方式对代教老师的工作进行隐形评价,促进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做好师生结对工作。过去的一些实习工作,实习生进入科室以后由科室主任进行简单培训就进入相应岗位进行实习,有时候学生没有事情做,学生处在无人管理,只能打杂的尴尬处境,实习成为见习。所以,要对代教老师与实习的学生之间建立一对一的结对,这样使得每一个学生在输血科中都有一个自己的代教老师,做到有专人管理专人教学,避免出现“管又不管”的局面。同时使得学生能够手把手地进行学习,实习工作更加扎实,而且学生普遍受到了更高度的重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4、经常进行实习工作的中间总结工作。在实习过程中,为了保证实习的效果,可以经常进行实习工作的总结工作,例如:每天定时进行实习得失的总结,让学生交流每天的心得,之处每天的不足,提出一定的要求,对于每天不到位的知识进行弥补,将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对于第二天的实习提出改进意见等等。这样的总结可以是集体总结,也可是是指导老师对于自己带的学生的单独辅导。如果这样的总结到位,也意味着实习工作一定会去的较好的效果。同时,科室医生内部可以召开会议,让每位老师提出自己在带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由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提出最佳方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进行处理解决,使实习工作进入良性循环。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要结合输血科的实践工作,及时进行预习和复习,尽量挤时间来看有关的知识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输血医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疗机构;输血管理;输血科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013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310-02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and blood transfusion branch (blood bank) in som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Neijiang cityPENG Fang,SUN Ming-xianThe central blood station of Neijiang City,Sichuan (64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and blood transfusion branch in som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Neijiang city,in oder to provide the decision basis for Neijiang Health Bureau making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Methods: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the difference of grade of hospitals,the 15 second-class and upwards public hospitals were selected,and the field survey combined wit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done among these units.Results:The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national transfusion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generally,and most built the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which has professional and part-time employee,and which also has perfect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system,post responsibility system,normative work flow and approval program and relative records,and the 9 pre-transfusion examination were done in these unites.But a few hospitals has a certain defect in the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and the transfusion safety,related technology and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hould be further perfected.Conclusion:The Neijiang Health Bureau sould mak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and blood transfusion branch,to strengthen the 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blood transfusion medicine in our city.

【Key words】Medical institutions;Blood transfusion management;Blood transfusion branch

医院输血科(血库)是血站供血的延伸,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输血管理与输血科规范化建设等因素,直接影响临床输血医学的发展,影响整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按照《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于今年1月内江市成立了以卫生局分管领导为组长,从市中心血站,卫生执法队,市一、二人民医院抽调专家组成的调研小组。采取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和抽查病历等形式从医院临床输血工作管理,输血科建设,落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科院内感染防控、安全合理用血等方面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临床用血管理专项调研。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了内江市15家由市血站供血的医院,其中包括10个综合医院,5个专科医院、1个三甲医院、2个三乙医院、7个二甲医院、5个二乙医院。医院设置床位105~1100张,平均373.6张。医院从业人员100~1080人,平均363人,入选医院均为医保定点医院。

1.2方法:根据研究目的设置调查内容。①根据调查结果详细记录医院的级别、类型和性质,了解医院的床位设置情况和医院人员基本信息;②调查目标医院的输血科室设置情况、职责、管理制度,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情况;③输血科基础设施设置情况,从业人员配置和基本状况、管理和操作规程、输血前检查项目设置、输血相关登记与统计、输血质量控制管理等内容和相关制度。

2.结果

2.1入选的15家医院输血科(血库)设置与管理情况(见表1)。

2.2医疗机构输血科基础设施与输血技术项目结果分析(见表2)。

表115家医院输血科设置与管理调查结果(n/%)

表2医院输血科基础设施与输血技术项目的调查结果分析(n/%)

3.讨论

本研究调查的15家医院中以综合性医院最多,达到了10家,占总数的2/3。医院地区分布基本覆盖全市各区县,医院级别分布合理,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基本反映出了内江市临床输血及输血管理状况。

随着医学的深入发展,输血从原始的辅助治疗手段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调查结果显示15家医院基本上都设置了输血管理委员会(或同性质的管理机构),明确规定了工作职责和内容,二级以及二级以上医院均成了输血管理委员会,管理制度明确。并且设置了相对独立的输血治疗中心或输血科有15家医院严格实施用血审批管理程序,人员配置齐全,职责明确。15家医院均开展了输血统计工作,拟定有完整的用血计划和应急管理机制。15家医院全部实施了完整的输血前传染病传染指标监测工作,且检测工作均在本医院完成,没有实验监测外包状况出现。1家医院已开展自体输血治疗和研究,调查显示,统计期内未发生输血事故。

但总体上看,临床成分输血比例较高但开展的种类少,提示开展成分输血的关键不在于医院的规模和条件,而在于其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医务工作者的输血观念的改变[2]。从被调查的医疗机构输血管理的现在分析,医院应进一步按照国家临床输血技术相关要求,开展全院性的输血法规,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3],同时加强输血管理委员会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把本院输血科规范纳入医院常规监管,以期不断提高医院临床输血的管理和技术水平。(表1显示),只有2家的人员是固定。由于临床输血医学是与多门基础医学相关联的交叉边缘学科,涉及面广,若人员不固定,即不符合《四川省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要求,也会影响输血相关技术的质量与发展,从而给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应加强岗前培训工作,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也要进一步重视本院输血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工作,应把人员的培养与配置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被调查的医疗机构的输血科(血库)业务用房面积最小仅有20-30m2,其中10家有输血业务用房分区和专用储血间,仅10家配有双电源或备用电源。我市临床输血科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较差,加之长期投入不足,使输血科现状与其承担的任务相比,差距较大。[4]因此各医院在抓临床输血管理时应严格按照《基本标准》完善和规范输血科建设,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市卫生行政部门可针对目前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及输血科现状,制定相应的科学有效的整治措施既符合国家临床输血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又适应于存在的各种因素,进一步规范用血行为,确保输血安全,起到加强医院输血管理工作,推动临床输血医学快速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强志,高峰,徐文皓,等.上海市部分医院输血科(血库)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7):45-47.

[2]焦伟,杨起,黎海澜,等.广西部分医院临床输血科(血库)业务开展情况与管理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6,20(6):548-550.

[3]韦桂兰.基层医院输血科(血库)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161.

输血医学范文第4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教授等专家详细介绍了该院组建“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的学科意义、现实意义和其重要的社会价值等问题。

超7成心脏手术患者不再输血

心脏手术一直都被称为“用血大户”,给人的印象是患者“血流成河”,医生“浴血奋战”,社会公众更是谈及色变。采访中纪宏文教授介绍说:“文献报道也证实:心血管手术异体输血率居所有手术种类之首。目前,我国成人心脏手术平均输血率约为70%,部分医院心脏手术输血率达到100%;即使在医疗技术发达的美国,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平均输血率也在45%至50%左右。”

纪宏文教授接着说:“但是,从学术的角度讲,输血――‘异体输血’,其本身就相当于一次异体细胞移植。除增加血源传播性疾病和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外,异体输血还增加心脏手术患者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和死亡率,降低长期生存率。另外,近几年常发生的血液资源短缺问题,也要求医疗机构寻找更多的节流措施。”

“面对心血管手术高输血率的国际难题,自2009年起,我们‘阜外团队’便攻坚克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法,终于找到了破解之术――采取了制定医院心外科围术期输血指征、提高血液回收机使用率、预防应用抗纤溶药、及时诊断凝血紊乱、将单病种用血量作为病房绩效考核指标等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措施,合理用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阜外医院成人外科心脏手术中低水平的输血率及平均用血量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纪宏文教授进一步介绍说,“目前,成人心血管手术患者异体血输注率已降至26.7%,血浆输注率为18.2%;也就是说,现在到阜外医院做心脏手术,超过7成以上的成人患者整个住院期间不需要输异体血,超过8成的患者不需要输血浆。每年8000多例成人外科手术患者近6000例实现‘无血’手术。与此同时,阜外医院小儿先心病手术团队积极开展无血手术技术,通过体外循环技术改进和综合血液管理措施,婴幼儿手术输血率有显著下降,取得了可喜成绩,15公斤以下婴儿心脏外科‘无血’手术已实现800例。”

“国家队”应该做“国家队”的事

记者了解到,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此前曾表示:“合理用血的背后是医疗质量与技术的综合体现。‘国家队’应该做‘国家队’的事。作为国家医疗质量与技术的排头兵,阜外医院多年来始终围绕‘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这个永恒的主题,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心血管手术质量与技术水平。正是在追求高质量与技术创新的大背景下,阜外医院一方面通过多学科综合措施减少病人手术出血,实现不输血;另一方面有效减少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相应缩短平均住院日。这既达到了合理用血,节省社会公共资源的目的,同时又为病人提供了优质服务,降低了病人医疗费用,真正体现了高品质与低费用之比最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实现手术量与日俱增、输血量却逐年递减的制胜法宝。”

而血源紧缺,一直是困扰各级、各地医疗机构的严峻问题。阜外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惠君教授在该院举行的“无输血心脏外科中心”成立新闻会上介绍说:“在北京市血源短缺的情况下,阜外医院从未因缺血而影响任何患者的手术治疗。2011年2月,原卫生部曾召开专门的视频会议,向全国推广阜外医院血液管理经验。”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胡盛寿院长在剖析此项措施时认为,合理用血的背后是医疗质量与技术的综合体现。这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解读――

首先,不输血或者是少用血,归根结底是医疗质量的问题。医院具有较高的医疗质量,一方面可以提高诊断水平,控制病人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能够做好手术环节质量监控,减少病人术中出血,实现不输血。而要实现上述内容,关键是要加强医疗质量与技术意识的培养,不断创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阜外医院便一直持续创新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大核心制度的督导与评估,强化终末质量监控,重点对死亡、严重并发症病例督导检查,并对抗生素使用、院内感染控制等进行严格管理;采用病房医疗质量月报等形式,强化医疗质量控制工作;建立病房与各级医师技术档案,年终各病房评比硬指标;坚持处方点评制度和医疗核心制度督查。形成了责任明确、分工合作、责权到人的医疗质量控制格局,切实做实了病房的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从而保证了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阜外医院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医院医疗工作取得了“规模与质量”双增长,医疗服务总量及治疗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此,纪宏文教授介绍说,早在2011年,该院外科手术及内科PCI手术已双双破万例,2013年外科手术12000余例,内科PCI手术达3万余例,阜外医院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心脏病诊断治疗中心,连续几年在原国家卫生部及北京市卫生局举办的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北京地区十八所三甲医院检查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此外还在多种医疗质量和医院效率综合评估中,比较综合实力及专科声誉,阜外医院在心血管病、心外科均蝉联第一名。

其次,不输血或者是少用血,最基本的保障是依靠技术创新为支撑。阜外医院是公认的危重抢救例数最多、手术难度最大的医院。一般来说,手术用血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要做到节约用血,临床医疗技术的创新、体外循环设备和回输技术的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纪宏文教授介绍说,针对急危疑难心血管病人在医院就诊不断增加的情况,阜外医院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近几年相继开展了治疗危重心血管病的心脏移植、并体心脏移植、机械心室辅助(人工心脏辅助FW II型首个国产轴流泵)、细胞移植、心肌块移植等新技术,治疗复杂先心病的复杂大动脉转位的双动脉根部调转术、复杂矫正型大动脉转位的半心室矫治术、自体肺动脉瓣二尖瓣位替换术(ROSS II手术)、双向Glenn术等新技术,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闭锁、主动脉瓣狭窄、左主干及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及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一站式复合技术新技术,常温非体外循环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球扩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病变手术,以及国内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全球首款可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的起搏器植入术、经皮左心室重建减容术、左心耳封堵术等众多介入、影像、起搏器及射频消融术内科领域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研发,更有效地减轻了术后并发症,取得更理想的、符合患者自身特点手术效果。

为了取得更好的节血效果,医院除了创新临床技术外,还积极在体外循环设备和回输技术的改进上下功夫,自主设计并研发的迷你新生儿和婴儿型管路、全程血液回收装置、持续动静脉血气监测仪、脑氧饱和度仪以及改良超滤技术与术中自体血回收和回输技术,均在成人与患儿的手术中运用过,使输血率和输血量大幅下降,节约了血液资源。

纪宏文教授就此介绍说:“胡盛寿院长还认为,这些临床技术创新的实现,其关键在于阜外医院拥有扎实的科研技术孵化基地;特别是心血管领域的三大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先后落户阜外医院,为实现医院由单纯的心血管病医疗中心向国家心血管病医疗研究中心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不输血或者是少用血,最根本的保障还在于科学的管理和多学科团队合作。阜外医院把规范临床合理用血提升为“一把手”工程,制定了《节约用血操作规程》,包括制定阜外医院心外科围术期输血指征、提高血液回收机使用率、预防应用抗纤溶药、及时诊断凝血紊乱、定期公示病房间和同级医师间单病种手术输血量(率)比较等具体措施,规范系统科学、合理使用血液(包括血液制品),减少术中失血和不必要的输血来提高手术医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无输血心脏手术”的目标。

阜外医院以此为契机,以“转化医学研究”为目标,在院内进行资源整合,在构建高水平医学研究平台上下功夫,先后搭建覆盖全国22个省市的40个县区级单位的2500余家社区服务中心的高血压社区防治网络、心血管生物资源库共享平台,生物信息检测与分析平台,医学研究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平台,持续打造一个全国性心血管病资讯平台――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和“国际品牌”会议交流平台――中国心脏大会,以全国开放性平台服务于全国。

纪宏文教授坦言,无输血的适宜技术将借助上述渠道和平台,有望向全国推广,让更多患者享受到无输血手术技术带来的益处。

输血医学已发展成为

一门独立学科

在采访中,纪宏文教授解释说:“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医学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为保证临床安全、有效用血,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院输血科逐步加强完善了输血实验室标准操作,输血管理质量手册、节约用血操作规程等管理文件,建立了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

纪宏文教授认为,在以“节约血液资源,改善患者转归”为主要宗旨的“无输血心脏手术”整个环节中,必须采用上文所说的多学科血液管理的“团队作战”。医务处、输血科、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科和术后恢复室、心内科等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首先制定心脏手术围术期输血指征,外科医师需要加强止血技术和责任心,尽最大努力减少术中和术后失血,麻醉医师应加强围术期血液保护,体外循环医师要采取适宜技术避免血液过度稀释,大力提倡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术后ICU医师及时诊断和治疗异常出血,医务处和输血科具体负责管理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和输血数据统计工作以及单病种输血评价体系,共同形成多学科血液管理的格局。

回顾起阜外医院输血科的历史,纪宏文教授介绍道,该院输血科成立于1981年,自1969年至2007年的38年间,输血科兼具采血和为临床供血的双重职能,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该院输血科一直在不断进步。至2014年,输血科职能已经拓展为:为临床及时提供合格的血液(制品);作为北京市临床输血技术培训基地,培养输血专业人才;开展血栓弹力图和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依托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具体承担全院心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管理工作;作为原卫生部临床合理用血试点单位,依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这一平台,向全国推广心血管手术患者血液管理经验。

纪宏文教授还介绍说,该院输血科在院领导和医务处的大力支持下,与心外科系统密切协作,自2009年实施综合的血液管理措施,5年期间心血管外科手术量共增长了58.1%,而平均每例心脏手术红细胞用量降低62.8%,平均每例手术血浆用量减少69.0%。成人心血管手术输血率降低60.1%(从70.5%降低到26.7%),血浆输注率降低了72.1%(从65.3%降低到18.2%)。以2008年的平均用血量测算,阜外医院共节约红细胞82426单位,节约血浆用量10489100毫升。2014年输血科被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6部门授予“首都无偿献血工作先进集体”奖。此外,该院输血科还参加了原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0)的制定工作……

另据记者了解,阜外医院输血科现设有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储血室、发血室、资料室,以及血栓弹力图实验室等。装有冷链温控系统,以保障血液的贮存安全。该科目前可以开展的血型血清学实验有ABO血型鉴定、Rh(D)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选等。该科在做好临床输血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纪宏文说,“我们参与了国家卫计委‘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中‘临床有效输血及血液风险控制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的课题研究,目前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采访到最后,纪宏文教授感慨地说:“血液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每一滴血液,让更多需要的人获得救助,这正是阜外人坚定不移努力的方向!输血安全是输血工作的永恒主题。为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减少血源性感染疾病的输血不良反应,我们大力推广科学合理的输血方式: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阜外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服务为宗旨’,输血科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服务临床’的理念,将始终屹立在心血管防治领域的前沿,引领心血管病学科发展,为我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建设而不断努力!”

输血医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输血科 现状 观念 管理 改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8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89-01

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临床实践的不断深人,输血医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输血科是医院的重要部门,具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其基本目的是将血液及其成分安全、有效、合理的输注给需要的病人并取得疗效。输注血液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是其他治疗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技术在纠正诸如贫血、失血、休克、改善凝血功能等多种临床状态的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但输血仍具有一定风险性,技术的限制使输血尚无法做到零风险,使输血相关并发症以及输血所致感染等时有发生,科学合理用血成为各级医务人员尤其是输血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来加强安全输血的管理,然而执行力度不一,使临床输血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与疑惑,笔者结合在县级二甲综合性医院输血科的工作状况,进行了思考和分析。

1 基层输血科(血库)工作现状

1.1 观念。由于是基层医院,长期的工作惯性造成部分临床医生在输血观念和理念上,不论主观还是客观都存在问题,很多临床医生认为是在基层医院,危重病例少,思想麻痹,学习上缺乏动力和激励;客观上,基层医院确实存在知识更新缓慢、业务病种病例少等情况,这样,临床普遍不够重视科学合理用血,输血指征掌握过宽,部分临床医生仅凭经验和主观感受来决定是否输血以及输多少血,尽管从医学角度来看,输血的合理剂量一直没有严格的标准和适用范围,多大的剂量才算合理输血确实是一个非常考验医生功力的难题,而这客观上又造成了经验输血的弊病;从医疗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角度,医生往往选择较大剂量的输血,以保证医疗安全;如何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减少血液制品的使用,避免血液滥用,成为输血科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另外,由于输血观念落后,知识更新缓慢,临床医生与输血科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部分临床医生主观自我思想严重,输血科与护理人员的合理建议往往得不到有效采纳。

1.2 管理。随着医疗法规的不断出台和临床实践的不断开展,临床用血的管理形成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局面,基层医院大部分参照二级、三级医院标准建立和完善了临床输血管理体制,成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单独设立了输血科或是相对独立的血库,完善了各种管理文件和资料,以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这是值得宣传推广的亮点;但是,制度不能只是一纸空文,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及现实困难,譬如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由此造成的理念落后以及设备的更新尚未完成等,造成有好的制度但执行力度欠缺的局面。输血工作是一项全院甚至涉及全体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需要医院各科室的紧密协同配合方可完成,所以在制度的执行上,基层医院输血科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

2 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一些情况,基层医院输血科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输血工作的领导管理和执行力度。2011年江苏省启动了医院等级评审复核工作,抓住此契机,我院输血科加强了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在积极争取到医院领导的认同与支持后,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逐项整改:加大了对输血科的投入,包括人力、用房、设备以及信息化建设;加大教育学习力度,积极跟进学科新发展,规范技术操作(标准化);严格监管与指导,强力纠正不良执业行为;及时回访,考核疗效。结合以上实际情况和整改效果,将整改措施小结如下:

2.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临床输血技术规范》[1]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建立独立的输血科,严格按照规程和管理制度开展工作。所以,积极争取医院领导的支持,加强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布局,完善制度,建立独立的输血科,制度上为临床输血工作定下基调,利于实践中完善的制度保证:制度需要严格执行;执行需要各方支持;运作需要各科室协调。这方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前后的情况和成绩对比很明显,比如整改前的输血申请单,存在书写不规范、填写不完整、指征把握不严等诸多问题;而笔者接手输血科专职工作后,争取到医院输血委员会和主管领导的支持,下大力气对此进行整改,整治申请单的书写,严格监控用血申请中输血指征,遇到有超限的情况,及时了解情况并做有效沟通,一系列的措施施行后,申请单和不良反应回复单等输血文书的填写质量明显改观,输血指征的控制也得到了合理的执行。

2.2 更新输血观念,科学合理用血。为更好行使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推广,参与疑难输血方案的制定,负责本单位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等职,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定期召开临床输血座谈会,向临床医生宣传成分输血知识;根据患者对不同血液成分的需求,了解患者的用血情况,参与疑难输血方案的制定,设计个体化输血方案,提供相关的血液输注建议,尽量帮助临床做到科学合理用血,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深入临床,对临床输血全过程进行记录、统计、分析工作,有章有据地指导临床科学用血,杜绝不合理用血,避免血液浪费。本院成分输血的比例已连续多年达到100%。但让笔者担忧的是,虽然由于制度执行力度及输血监管的加强,成分输血的比例已趋于合理,但纵观本院临床用血,在强调输血安全性的同时,往往会忽略输注的血液制品对于疾病的有效性,缺乏输血后的评估资料,这是各级基层医院临床用血工作现今及以后工作的改进方向。

2.3 开展业务新技术,保证输血有效性。紧跟输血医学发展的脚步,加强应用,以提升科室技术及管理水平,基层医院输血科在工作中更应加强对本专业及相关学科进展的跟踪,积极创造条件,参与输血专业新进展的学习、引进,创新应用各种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如将现代药学服务理念引入临床输血业务[2];同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参照新发展的观念[3],完善各项设备尤其是信息化的应用,适度前瞻,争取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临床输血技术结合的成果早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与应用,不但能极大的改进输血科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为临床用血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保障。

3 总结及展望

临床输血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专家学者们从个人自身修养及制度、环境等多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求索[4-7]。然而依然有许多问题,摆在各类参与输血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及研究人员面前需要克服,基层医院输血科必须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现有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各类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更重要的还要改变目前仅以取血、储血、配发血为主的单一功能的现状,转变管理理念,更新输血观念,以病人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科人才队伍智慧与能动性,积极主动参与临床科室输血方案的制定、血液成分品种和用量的选择等,全面掌握临床合理用血的基本知识,积极开展临床用血情况的调查和科研工作,实现用血程序规范、用血指征标准、相关资料齐备,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增强帮助临床解决复杂输血相关问题的能力,在与上级医院的差距中求发展。另外,从医院整体来说,应继续加大对输血科的投入和关注,从硬件与软件如人力、用房、设备、信息化等方面保证临床用血的及时安全有效;其次,加大教育学习力度,规范各类技术操作,具体以各项法律、规范为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第三,严格监管与指导,强力预防和纠正输血相关不良职业行为;第四,输血科和临床科室需要对输血疗效进行考核,输血科积极回访,临床科室及时反馈,真正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第五,医院各专业医务人员积极跟进输血学科新发展、新进展和新技术,积极实践应用,切实起到促进学科和全院发展的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健康事业,促进当地临床输血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S].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01184

[2] 李彬,钟春平,申卫东,等.药学服务理念在医院输血科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4):80-81,93

[3] 夏琳,陈明,沈长新,等.医院输血科网络化管理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0):799-801

[4] 张印则,章昊,孟庆宝,等.临床输血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3):214-215

[5] 孟庆宝.临床输血管理若干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9):734―736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输血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临床输血与检验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