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方程算术解法与代数解法的区别。

2.掌握: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问题头脑不僵化,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通过代数法解简易方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用新的方法解简易方程,使学生初步领略数学中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注意教学中民主意识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体现。

2.学生学法:识记练习反馈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

2.难点:解方程时准确把握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3.疑点:代数解法解简易方程的依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解决问题。教师介绍新的方法,学生反复练习。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出示投影1)

引例:班上有37名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进行拔河比赛,恰好余3人当裁判员,每个队有多少人?

师:该问题如何解决呢?请同学们考虑好后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活动:解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对照板演学生的做法,师问:有无不同解法?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比较两种解法.

问;这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活动:积极思索,回答问题.(一是列算式的解法,二是列方程的解法).

师:很好.为了叙述问题方便,我们分别把这两种解法叫做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小学学过的应用题可用算术方法也可用代数方法解.有时算术方法简便,有时代数方法简便,但是随着学习的逐步展开,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使用代数解法的优越性将会体现的越来越充分,因此,在初中代数课上,将把方程的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来学习.当然,在开始学习方程时,还是要从简单的方程入手,即简易方程.引出课题.

[板书]1.5简易方程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师:谈到方程,同学们并不陌生,你能说明什么叫方程吗?

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接问:你还知道关于方程的其他概念吗?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

[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

追问:能再具体些吗?即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并举例说明.学生活动:互相讨论后回答.(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例如方程:是方程的解,求的过程叫解方程.)

师:很好.怎样解方程呢?

例如解方程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回答,师板书,并要求学生说出根据。

解:第一步,(把看作一个数,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去另一个数)

第二步(根据一个因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因数)

师:好!这是小学学的解方程的方法。在初中代数课上,我们要从另一角度来解,还以上边这个方程为例。

[板书]

解:第一步看作方程两边都减去9,得

第二步看作方程两边都除以3,得

问:这种解法合理吗?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达成共识(合理。因把代入方程,左边=右边,所以是方程的解)

【教法说明】先复习小学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和解法,再提代数解法,形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考虑,即培养了发散思维。正是因为认识问题的不同侧面,导致学生感到疑惑,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检验新方法的合理性,不但可消除疑虑,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师:以前的方法只能解很简单的方程,而后者则可以解较复杂的方程,因此更为重要。为了更好的理解和熟悉这种解法,我们共同做例1。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例1解方程

问:你认为第一步方程两边应加上(或减去)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问:你认为第二步方程两边应乘以(或除以)什么数最合适?为什么?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师板书)

解:方程两边都加上5,得

方程两边都乘以2,得

x=32

问:这个结果正确吗?请同学们自己检验.

学生活动:练习本上检验并回答问题.(正确)

师:这种新方法解方程时,第一步目的是什么?第二步目的是什么?从而确定出该加上(或减去)怎样的数,该乘以(或除以)怎样的数更合适.

学生活动:回答这两个问题.

【教法说明】虽然解方程的过程由教师板书,但整个思路是由学生形成的,使新方法在学生头脑中越来越清晰,直到真正认识并掌握它,这样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由“学会”型向“会学”型转化,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

师:上题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得以解决,下面看你们自己的表现怎样?

例2解方程。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做,一个学生板演.

师生共同订正.

师:这里虽不要求同学们检验,但今后希望同学们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法说明】通过例2的教学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及运算能力,树立矛盾转化思想.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2)

1.(口答)解下列方程

(1);(2);

(3);(4)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不是方程()

(2)与的解都是()

(3)不同方程的解一定不同()

3.解方程:(1);(2)

(3)

4.求使的值等于27。

学生活动:1、2题口答,3、4题在练习本上书写,可互相讨论,3、4题师巡回指导。

【教法说明】1题让学生困难同学回答,增强自信心;2题澄清模糊认识,可充分讨论,让学生各抒已见;3题较1题稍复杂,一是让学生体会新解法的优越性,二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题其实也是解方程,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求异的创新精神。

(五)归纳小结

(由学生归纳)

1.按照新方法解方程,一般采用下面两点:

(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适当的数;

(2)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适当的数。

2.为了保证运算准确,养成检验的习惯。

八、随堂练习

1.选择题

(1)在(1);(2);(3);(4)中方程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2)2是()方程的解

A.B.

C.D.

2.解方程

(1);(2);(3)

3.求,使与互为倒数。

九、布置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31页A组1.(2)(4)、2.(1)(3)(5)

(二)选做题:思考课本B组1、2。

十、板书设计

附:1.5简易方程

随堂练习答案

1.BC.2.3.

作业答案

1.(2)8;(4)62.(1);(3);(5)

教案点评:

教案先复习小学有关方程的几个概念和解法,再提代数解法,形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可从不同角度去考虑,

即培养了发散思维。正是因为认识问题的不同侧面,导致学生感到疑惑,这时让学生自己去检验新方法的合理性,

不但可消除疑虑,而且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接着讲解典型例题加以巩固:1题让学生困难同学回答,增强自信心;

简易方程范文第2篇

一、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如何根据字母所取的值,计算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数学中一引起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表示,比文字叙述更简明易记,更便于应用。

例如:用a、b、c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写成a×(b+c)=a×b + a ×c,加法结合律写成a+b+c=a+(b+c)。用字母表示一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也很简明易记。

例如: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a+b)×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b÷2,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

为了书写方便,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中间、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但是要注意在省略乘号的时候,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以上面积公式还可以写作: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2(a+b),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还可以写成:s=ah/2,s=1/2(a+b) h

在计算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周长时,实际上是把数值代入有关的公式,算出的结果就是它的面积或周长。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2米,宽是4。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

二、怎样理解方程的意义及如何解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方程是等式里面一种特殊的形式。

例如:2X+4=16X―8=32等等都是方程,而24+15=37 9=20―11 等虽然是等式,但它们中没有未知数,因此它们不是方程。

判断下面各题,是方程的画“√”不是方程的画“×”。

①18+2X() ②15―X=0() ③8―X1() ④20―4=16()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就是以前学过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即在学习准备中要求熟记的六道数量关系式。

例X在方程X+12=30中处于加数位置,因此解方程X+12=30的依据是: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X+12=30 X=30―12 X=18

解方程时,先弄清“X”在什么位置,再找出解题依据。

三、怎们用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应用题,首先要分析数量关系,列出数量关系式,未知量用X代替,使它参与运算,并根据题中数量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量。

例:小明买4本笔记本,付出5元,找回1.4元。每本笔记本多少元?这类有关用钱数购物的应用题,等量关系一般为:付出的钱数―应付的钱数=找回的钱数。

解:设每本笔记本X元,5―4X=1.4,4X=5―1.4,4X=3.6,X=0.9。

答:每本笔记本0.9元。

简易方程范文第3篇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五年级第一学期P4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在观察、比较、分类、归纳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与数学应用意识,渗透建模、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逐步深入。

1、师:上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先猜个谜语“一个铁汉挑扁担,东西放在两边篮,生来个性最公道,偏心事儿总不干。(打一仪器)”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

在自然课上,同学们都认识了天平。根据天平的原理,老师也制作了这样一架简易天平。

2、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

请看,在天平左边放两个苹果(课件出示:两个苹果),右边放一个菠萝(课件出示:一个菠萝),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请同学们来猜一猜。(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说明两边的重量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关系。)

a)可能会两个苹果的重量多。两个苹果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

b)可能会两边的重量一样多。两个苹果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这时候天平平衡,左右两边的重量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

c)可能会一个菠萝的重量多。两个苹果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

小结:用天平来称量对比两边物体的重量,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

【说明: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交流用天平来称量对比两边物体的重量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结果,渗透了事物间的“相等与不等”,为下面根据天平图写出式子做好铺垫。】

3、请同学们继续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苹果每个300克,菠萝600克)放上这样的两个苹果和一个菠萝,天平会怎么样呢?

(1)天平平衡,这说明了什么?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物体的重量——相等。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种相等的关系?(300+300=600、300×2=600)

小结:300+300、300×2是天平左边两个苹果的重量,600是天平右边一个菠萝的重量,天平平衡可以用等号来连接。像这样表示两边相等关系的式子就叫做等式。(板书:等式)

同学们真了不起,说出了一个等式。

【说明: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这是教学等式的第一层次,教师引领学生观察天平左边、右边分别是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等式的结构。】

(2)如果把左边原有的两个苹果调换成每个苹果重240克(课件演示),这时候,天平还会平衡吗?(课件演示结果)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240+240<600、240×2<600)

继续观察(课件演示)天平左边加一个小方块,天平又平衡了。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个小方块的重量还不知道,可以怎样来表示呢?(图中没有x啊)我们知道用字母像x、

y……都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这个不确定的数就叫做未知数(板书:未知数),上节课的知识,同学已经学会灵活运用了。现在用最常用的x来表示,(240+240+x

=600、240×2+x

=600)这两个式子也是——等式。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数学式子表示出了天平左右两边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好多同学还想说呢!不急,还有机会——

【说明:这是教学等式的第二层次,从天平不平衡到平衡,学生看到了这一动态过程,当出现小方块的重量未知时,唤醒学生的记忆:未知数可以用字母来表示。让学生感知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4、根据天平图,写出式子。(课件演示出示四幅天平图)

请你仔细观察后,用式子把天平左右两边物体之间的重量关系表示出来。(口答)

250>200

x+50=100

x+50<200

2y>250

同学们回答的真是又快又准!

【说明:让学生根据四幅天平图,写出式子,有的是等式,有的不是等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看天平图的能力,另一方面为后面分类提供了素材。】

师: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情景,也可以像刚才的天平图一样,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5、出示:小丁丁和爸爸比身高的图片。

师:这幅情景图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y+25=175)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小丁丁站在木凳上后,就与爸爸一样高了,小丁丁的身高+凳子的高度=爸爸的身高,就相当于刚才天平平衡,也可以用等号来连接,这也是一个等式。

同学们找到了藏起来的等号!

【说明:这是教学等式的第三层次,从天平图延伸到“生活中小丁丁和爸爸比身高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小丁丁的身高+凳子的高度=爸爸的身高,就相当于刚才天平平衡,也可以用等号来连接,这也是一个等式。】

二、探究交流,引导概括。

1、探究交流

刚才我们写出了这么多式子,仔细观察,然后同桌讨论,比较一下它们,能不能把它们分分类呢?在你们的课桌上,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和黑板上一样的式子。

学生交流:

请同学到前面黑板上分。

(1)学生尝试第一次分类。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a)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分成两类。

b)按是否是等式分成两类。

c)按“<”、“>”、“=”连接符号来分成三类。(这些用“<”、“>”连接的式子都表示两边不相等,它们叫不等式,等上中学我们再学习。这些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是等式。)

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等式的知识,那用其他方法分的同学,相信你们也能很快地找到等式,行吗?请把不是等式的式子放到课桌里。

【说明:第一次分类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得到了不同的结果。这节课重点研究的是等式,所以最后统一让学生找到等式,为第二次分类作铺垫。】

(2)学生尝试第二次分类。

师:仔细观察这些等式,它们还有不同吗?如果有,请你们再分分类。

你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说明: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学生经历两次分类,都能选择某一个标准对11个式子进行分类,掌握了分类方法。并初步树立归类整理的意识,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意识。】

2、引导概括

这一类等式中都有未知数。你观察得真细致!

小结:在这些等式中都有未知数,就给它们取一个新的名字——方程,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方程”(板书课题:方程)

那么这些也是等式(指着),为什么就不是方程呢?

方程首先要是等式,还要里面含有未知数。

师:那什么叫方程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试着说一说。

小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再指边上的不等式,这两个式子也含有未知数啊,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符合哪两个条件的式子才是方程?

小结:方程必须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说明:让学生说说其他的式子为什么不是等式,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深化意义。

1、分辨等式与方程,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分辨一下,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填入相应的圆圈内。

6+x=14

3×42=126

60+23﹥70

10÷m=n

8+x

5x>10

x+4<14

36-7=29

师:在找等式和方程的这一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小结: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就是这样密切!我们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等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图。)

【说明:等式和方程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初步体会等式和方程的逻辑关系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解决“请你分辨一下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的问题,不是单纯地经过判断,填入圆圈,而是把选择的过程看做引起学生有效思考、深化认识、提高能力的载体,学生在说理中澄清认识,深化认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如: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判断、说理,找到了哪些式子是等式,哪些是方程以后,让学生说说刚才在找等式和方程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的发现其实就是等式和方程之间密切的联系,这时候学生的体会就深刻了。】

2、看图列方程。

刚才我们归纳出了什么是方程及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接下来,你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快速看图列出方程吗?

篮球图3x=186、186÷x=3

线段图2b+15=a、a-2b=15、a-15=2b

补充介绍:这三个方程都是根据同一副情境图列出的,像186÷3=x这样的方程,和我们以前学的算术方法的思路是一样的,但未知数没有参加运算,今后我们列方程解应用题时,一般不列这样的方程。

【说明:利用情境图提供一些等量信息,其目的并非求得学生列出正确的方程,而是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实际问题的等量关系,渗透寻找和利用等量关系的思想方法。】

四、结合史料,了解方程。

师:看来,同学们对方程已经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方程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方程历史的第一页是由古埃及人和巴比伦人揭开的。据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文献——埃及的林特草卷记载,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中国人对方程的研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有专门以“方程”命名的一章,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不但是我国古代数学中的伟大成就,而且是世界数学史上一份非常宝贵的遗产。在很长时期内,方程没有专门的表达形式,而是使用一般的语言文字来叙述它们。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随着数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充,方程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方程的类型也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地发展。但是,无论类型如何变化,各种各样的方程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说明:精美课件所展示的是一段简短的“方程史话”,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一种新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又沟通了数学与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联系,凸现了数学的文化特征,学生的学习视野也由此而变得开阔起来。】

五、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师:现在让我们走进校园,去找一找生活中的方程!

校园信息(机动):

2007年我们学校从原来的海棠校区搬到了现在的新校区,新校区硬件设施先进,环境幽雅,建筑面积也很大。

1、海棠小学新校区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老校区的建筑面积是a平方米。新校区的建筑面积是老校区的3倍。

老师知道班级里好多同学都去过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你知道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吗?

2、三楼会议室一共有204个座位,中间有12排,每排有x个座位,两边有96个座位。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班级一共有41人,但你们肯定不知道全校有多少人?

3、我校男同学908人,女同学y人。全校一共有1767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49人。

选取一些信息找一找方程。

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说明:在我们熟悉的校园里,也找到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向学生渗透“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可以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的思想。】

六、总结提升,评价自我。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方程,你有什么收获吗?你是通过哪些活动获得了这些本领?

通过观察很多数学式子,进行比较,再经过两次分类,归纳出什么是方程及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们将会发现方程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后面我们再继续研究。

【说明:课堂小结也可以呈现精彩。“反思催生智慧”,“经历过程”之后的反思:我们是怎么学习今天的知识的?这样的反思,可以激活、突出学生的数学思考,感受到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观察、比较、分类等思想方法。】

板书设计: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观察

240+240<600

300+300=600

比较

240×2<600

300×2=600

分类

不等式

250>200

等式

240+240+x

=600

归纳

x+50<200

240×2+x

=600

2y>250

方程

x+50=100

简易方程范文第4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11分)

1.

(1分)解方程

2x+40%x=7.2

x=_______

2.

(2分)求未知数.

24.08÷x=0.8

x=_______

x×0.55=4.62

x=_______

3.

(1分)解下列方程写出检验过程.

15×3+3x=48

x=_______

4.

(1分)解下列方程.

3x-7=16.1

x=_______

5.

(1分)解方程

x-2.03=3.02,

则x=_______(用小数表示)

6.

(1分)解方程.

8x-0.2=19.8

x=_______

7.

(1分)解方程.

X=_______

8.

(1分)解方程.

=15

x=_______

9.

(1分)解方程

_______

10.

(1分)解方程.

X=_______

二、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分)下面哪一个是方程x-3.6=19的解?(

A

.

22.6

B

.

15.4

C

.

3.6

D

.

16.4

12.

(2分)一个数的4.7倍与这个数的3.3倍的和,等于0.64,这个数是多少?

解:设这个数是x,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

.

4.7x+3.3=0.64

B

.

4.7+3.3x=0.64

C

.

4.7+3.3=0.64

D

.

4.7x+3.3x=0.64

13.

(2分)解方程

x+4.5=0.2×60

x=(

A

.

7.5

B

.

1.4

C

.

1.2

D

.

0.6

14.

(2分)解方程

x+(2.5-1.4)=2

x=(

A

.

80

B

.

15

C

.

10

D

.

0.9

15.

(2分)1.5:0.9=x:18,x等于(

A

.

40

B

.

30

C

.

20

D

.

3

三、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6.

(2分)方程

x+34=90与x-13=78的解相同。

17.

(2分)判断对错.

18.

(2分)判断对错.

x+x+x=3x

19.

(2分)6x+6是方程.

20.

(2分)x-12=34的解为46

四、应用题

(共5题;共22分)

21.

(2分)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1)(

+

)÷

+

=_______;

(2)若

x+

x=68×10%,则x=_______.

22.

(5分)某车间计划四月份生产零件5480个。已生产了9天,再生产908个就能完成生产计划,这9天中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

23.

(5分)运送30吨煤,先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3次,剩下的用一辆载重为2吨的货车运。还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24.

(5分)甲乙两车从相距272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隔17千米。甲每小时行45千米,乙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5.

(5分)北京和上海相距1320km。甲乙两列直快火车同时从北京和上海相对开出,6小时后两车相遇,甲车每小时行1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10题;共1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1、

12-1、

13-1、

14-1、

15-1、

三、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6-1、

17-1、

18-1、

19-1、

20-1、

四、应用题

(共5题;共22分)

21-1、

21-2、

22-1、

23-1、

简易方程范文第5篇

改革和完善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简易程序(指民诉法规定的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程序)在广义的简易程序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建立简易与小额事件诉讼各自独立的审判程序是改革的方向。纵观世界各国关于简易与小额事件诉讼程序的立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简易与小额事件合一,简易事件中包括小额事件,两者均适用简易诉讼程序;一类是简易与小额事件分立,各自适用不同的程序;还有一类,是上述两种形式的结合。简易、小额事件均由同样的法院或审判庭来审理,但对小额事件又做出一些比简易事件的审理更为简易化的规定。上述三种模式中,我国采用的第一种模式没有体现小额事件的审理特点,及民事纷争的程序设置与案件类型相适应的程序法理,应当予以改革。从国际上看,采用第二种模式的国家愈来愈多。而第三种模式虽体现了小额诉讼的一些特点,但从改革的彻底性和世界民事司法发展趋势来看,一步到位的第二种方案可能更好。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模式,都要求在完善我国简易程序制度的同时,将简易与小额诉讼怎样分立的问题一并予以考虑,在此基础上进行构建和完善。

一、明确并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纵观国外民事诉讼立法对简易和普通程序进行的划分,一般都是以争议诉讼标的的价额或金额作为划分的主要标准。有些国家除以争议诉讼的价额作为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外,还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我国民诉法第一百四十二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但是,司法实践中基层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范围过于宽泛,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诉讼标的数额看,已远远超出了立法对简易程序的限定范围。如日本简易法院受理案件的最高数额仅为90万日元,不足人民币7万元;而我国北京、上海等地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最高标的额已达500万元,如果考虑到发达国家的人均月收入远远高于我们国家的因素,差距就更大。所以,我们必须在立法上明确并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在司法上严格限制超范围适用简易程序,从而改变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上的无序现象。

确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数额标准,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在立法上,较大幅度地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二是根据不同经济地区的发展水平,确定我国不同经济地区简易案件的受理标准。那么,现在适用简易程序的部分案件改用普通程序后,是否会影响到法院的办案效率呢?不会的,因为不少法院的简易程序案件,除审判组织是独任制外,其他均适用的是普通程序。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独任制和合议制并非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区别。这部分案件,实际上仍属普通程序的范畴。也就是说,原来基层法院适用的简易程序应当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小额诉讼的简易程序、一般的简易程序和审判组织为独任制的普通程序。

二、简化诉讼程序简易程序的目的在于速审、速结,自应尽量简化诉讼程序。这里仅就需要简化的几个主要方面略作阐述:

第一,就审期间的缩短。送达诉状与言词辩论期日之间,应有相当的时间,即所谓就审期间,以便被告准备辩论及到场应诉。在我国,法律对这段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为加快案件的审理,在送达当事人起诉状或言词起诉笔录时,应同时将言词辩论期日的通知书一并送达另一方当事人。除急迫情形和当事人合意要求速行审理外,就审期间至少应有5日;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应超过10日。

第二,应以一次期日辩论终结为原则。除个别复杂案件外,通常应在一次期日辩论终结。为实现此目标,法院在言词辩论通知书中,应表明适用简易程序并要求当事人务于期日携带所有证物并偕同有关证人到场,以免因调查证据而延展期日。

第三,依职权为一方当事人辩论判决。当事人一方不到场者,法院得依职权由到场一方当事人辩论而作出判决。

第四,简化判决书、调解书等法律文书的制作。在叙事说理部分力求简明扼要,重点将判决书、调解书主文部分叙述准确、清楚、无误即可。要进一步简化,还可以考虑根据不同种类案件的特点,制定出格式化的判决书、调解书、起诉书等样式,使用时根据不同情况填上相应的内容即可。

第五,为简易程序的顺利运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一,设立专人进行法律咨询,帮助当事人利用这些程序。简易事件的当事人大多缺乏法律知识且不委托律师,法院应设专人对其进行指导,或让立案人员承担此项法律辅助工作。其二,设专门的值班法官和书记官,对双方当事人同时到法院的案件及时作出处理。双休日亦应安排值班人员继续值班,以实现简易程序“随到随办,随审随结”的立法宗旨。

建构独立的小额事件诉讼程序一、小额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征小额诉讼程序是指基层法院的小额诉讼法庭或专门的小额法院审理数额甚小的案件所适用的一种比普通简易程序更加简易化的诉讼程序。与普通的简易程序比较而言,小额诉讼程序具有以下特征:

1.审理形式的非正式化。“小额诉讼请求程序所追寻的理想是不需要法律技巧的简易和效率”。其程序的简便体现在诉讼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如在审理中不适用严格的证据规则,作证时可以不经过宣誓,以及法院可以限制交叉询问等。旨在通过灵活的方式迅速的解决纠纷。

2.职权裁量法理的适用。小额事件的审理程序应酌采职权裁量法理即所谓非讼法理之一部分,以促进做成简速裁判。在小额诉讼程序中,法官更为主动地介入诉讼,而当事人双方的对抗则受到一定的限制,由此可缩短诉讼周期,节省时间、费用和人力。

3.支持当事人本人诉讼。为了节省费用,小额诉讼程序对当事人聘用律师诉讼持消极态度,有些国家甚至干脆禁止律师诉讼。由于审判多是以普通大众可以接受的简便方式进行,当事人本人不依靠律师的帮助也完全可以胜任。

4.注重调解。小额诉讼一般采取调解与审判一体化,在审理过程中可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原被告直接对话,法官也不使用晦涩难懂的“法言法语”,而是循循善诱、积极规劝促成当事人和解,在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之后,往往会在他们争执不下时,直接提出赔偿建议。即使是美国的法官,在小额诉讼程序中也往往一反其在普通程序中的消极态度,主动提问并提出和解方案。还有一些小额法院则专门设置独立的调解程序,采取调解前置主义。

二、关于小额程序的特别规定。

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及小额诉讼程序同为第一审程序。普通程序的规定甚为周密。简易程序,其诉讼事件或较单纯或宜速结,除设有简略的特别规定外,仍适用普通程序的规定。小额诉讼程序,诉讼标的的金额甚低,程序更应简化。主要简化的地方是:(1)起诉方式的表格化;(2)开庭时间的放宽;(3)调查证据程序的省略,如我国台湾民诉法规定,小额程序,“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法院得不调查证据,而审酌一切情况,认定事实,为公平的裁判。一、经两造同意者;二、调查证据所需时间、费用与当事人的请求显不相当者。”(4)判决书的简化,判决书原则上仅以记载主文即可,无须记载事实及理由,仅于例外必要时,记载其理由要点。

其他审判程序中简易程序的构建和完善一、其他审判程序中设立简易程序的必要性我国传统民事诉讼理论认为简易诉讼程序仅存在于审理简单民事案件的初审法院中,在审理普通案件的初审法院中是不存在简易程序的,至于上诉审法院和再审法院就更不存在简易程序了。对此笔者认为,应对简易程序作更宽泛的理解。实际上,在其他审判程序中,除存在可能适用的缺席判决等局部的简易程序外,还存在事实上的简易案件、应当在开始阶段就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众所周知,争议金额的大小是普通法院(或法庭)和简易法院(或法庭)划分管辖的一个主要标准。但是,案件的难易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争议金额的大小,有些争议金额大的案件法律关系并不复杂。这就必然产生普通法院管辖的一部分案件属于简单民事案件的情况。至于我国海事法院审理的案件,简易案件所占比重还要大于普通法院。上述两方面都说明在我国中级以上的法院中,对部分第一审案件同样也应适用简易程序。上诉审法院受理的案件,简单案件所占的比重就更大。今后我国增设专门的小额诉讼程序后,其大部分上诉案件就更加简单,按照民事纷争的程序设置应与案件类型相适应的简易程序理论,对简单的民事上诉案件也应适用简易程序,只是其简化的方式应根据上诉审的特点来进行。实际上,各国上诉审程序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简易程序的规定,书面审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我国民诉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后一种形式,实际上就是上诉审中的简易程序。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检验检疫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检验检疫科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检验检疫学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