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教育;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哲学思想对于思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将其作为一种指导思路发挥着特殊而又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分析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演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经历了先秦时期、两汉和宋明理学三个发展阶段。“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西周时代,其认为的天人关系还是一种神人关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别是儒道两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一般都是以孟子为代表,孟子的“天”是具有道德含义之天,他的“天人合一”思想讲的是人与义理之天的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1]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儒家不同,老子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无论是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更多是强调贬抑人为,提倡不要以人灭天。

秦汉以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到了两汉时期,天人关系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而其中最为突出的发展就是西汉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他是第一个对“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系统论证的人。他提出“人副天数”,他关于天人关系的结论是:“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2]董仲舒的“天”不仅仅是自然之天,而且还是意志之天,他认为天人具有一种感应的关系,将天道与人事结合起来,把天道作为人伦的根据,以此来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

宋明儒学在继承了儒家思想传统又吸收了佛道两家思想基础上将“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顶峰时期。理学家们摈弃了董仲舒的“天人相副说”,从心性本体论来论证了“天人合一”。张载的《西铭》:“天地之塞, 吾其体;天地之帅, 吾其性。”《东铭》:“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3]“诚” 是“天”的本质,“诚者天之道”, 人要实现“天道”就要知天,就要“思诚”,“思诚者人之道”,由于儒者“思诚”而达到明天道之根本,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宋代道学家中,程颢是明确提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程朱理学的代表朱熹则认为万物的根本为“理”,理与人相通,其“天人合一”就表现为“与理为一”。而陆王心学则强调心即理,其代表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万物为一体”的思想,认为“人心一点灵明”“人心是天渊”,认为人心就是万物之心,只有人心的感应才能使天地万物的存在具有意义,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无间的地步,王阳明成为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的集大成者[4]。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经过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发展,到宋明时期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达到成熟,完成了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天人合一”所呈现的内容层次不同以及不同哲学流派和哲学家的解释也并不相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思想所包含的哲学内涵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1.天人之合――和谐性

“天人合一”其核心就是本体与外界和谐共存。“和”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意义,天人合一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丰富多样化的“和一”。张岱年对“天人合一”及“和”的剖析非常精确:“古代所谓合一,与现代语言中所谓和可以说是同义词。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合的双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联不可分离的关系。”“和可以说是多样性的统一。[5]”

2.万物一体――整体性

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强调“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识。道家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把天、地、人等宇宙万物连为一个以“道”为核心的一个整体。儒家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这一整体递推命题,认为人之性善需要调动人心之作用,而“天命之谓性”即人的心性是为天命所赋予的,这样就可以达到人心与天地一体即“天人相通”的合一的境界。[6]在宋明时期更是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这种将天与人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就是把世界看作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的合一整体。

3.天人相通――内发性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是天也。”老子说“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庄子言“游心于物之初,游乎四海之外,游乎尘垢之处。”这里所蕴含意义即通过内心的自我反思与修养,到达“成人”,终“上达于天”。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将能否自查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将自我教育称为“求放心”,认为做学问要“反求诸已”,严于律己,时时反省,恢复善良本性,才得以成为“完人”。“天人合一”思想在教育上强调一种价值自觉的能力,重视启发内心的觉悟和主体的内在力量,强调人的内省自律性,通过自悟、反思、自我修养与完善,自我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获得内心自由,最终达到天人相通的境界。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教育,终极目的是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在充满着仁爱的环境中让每个个体自主地去体验,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与万物息息相通,充分领略生命存在的意义,张扬返璞归真的人性美。

(一)教育的终极目的――敬畏自然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7] “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教育目的观可以说是完满与理想化的,“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越碓绞柙兑灾劣诙窕了。人们过于崇尚自己,迷信科学技术的威力,盲目地相信人类能够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在教育上,人类中心主义泛滥,重视科学技术,重视改造自然,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却缺少了与自然和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教育的终极目的定位在敬畏自然、感恩自然、与自然完全相通和融为一体上,打破人与自然相对立的现状,应培养一种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心和恭敬心,这是一种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是对万事万物的真心接纳。只有认识到了自然的无限性,人们才会去反思自己的有限性,从而才能在个人与他人、在人与自然万物之间找到一个对自己来说是较恰当的位置,才能学会尊重、学会感恩、学会敬畏,才能树立起一种宇宙万物均息息相关的博大信仰。

(二)教育内容――人文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人们对物质的依赖愈渐加强,加之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冲击,使得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变得疯狂了起来,形成了人的“物化人格”。这种人格使人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它将人异化成了物的奴隶,把人生的意义仅仅局限于对外物的获取和占有上。“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教育,是通过“人心”以实现天人之合,教导学生开启“人心”,从而使之以温润、良善的心去对待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心的开启涉及到对教育内容的设计,在教育内容设置上应重视人性化知识,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倡导在当前客观知识的泛滥灌输下多关注人文情怀的培养,这对于人之所以为人、人的生存价值与意义、人格教育与培养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种教育是深入灵魂的,有助于我们寻回失落的人性,反璞归真。

(三)教育环境――和谐仁爱

当今社会,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的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常紧张。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教育环境中也难免出现紧张的状况,学生之间除了竞争,很少有时间来进行情感的交流。“天人合一”思想中有“万物一体之仁”的说法,它把人与自然万物看成是一体的。人与自然万物都是“同类”,那么天地万物相互之间就要仁爱,在教育领域就要进行仁爱教育,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是一种“慢教育”,因为情感的渗透需要时间和空间。所以,应该让教育慢下来,让教育中的竞争少一些,让教育环境纯粹起来。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共处、彼此仁爱的教育环境,就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都能享受从容而幸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求是,2007(7).

[2]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

[3]张连伟.对“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及其关系的几点思考.沈阳教育学报,2001(3).

[4]张世英.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和谐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注解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思想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世界观。中国古代先哲用“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在儒家看来,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 而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为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中国医学典籍《内经》也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这些思想从不同角度谈及了天人合一的观念,这一观念在我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二、“天人合一”观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哲学史家汤一介认为,“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人”要受到惩罚。因此,人不仅应知天(认识自然,以便合理地利用自然),而且应该“畏天”(对自然界应该敬畏,要把保护“天”作为一种神圣的责任)。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只是一味地利用“天”、征服“天”,以至无序地破坏“天”,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的统一,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

所谓“天人合一”,简单点理解便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我们努力创建和谐社会,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决不仅仅是一个小区邻里间的和谐,也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一定包括大地上万物和谐,而人与自然的和谐,长期以来,由于遵循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人们对自然界的过分索取已成为一种习惯。当然,一切生存者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一切物种都有“为我”的特性,“利己”是一种自然规律,这是事物进化的基本机制。在人类以强势固守完全自我中心的情况下,大自然被严重透支了,以至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在于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显然,这样的发展态势,是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面对这些现实,人们不得不坐下来审视自己曾经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获取利益的所作所为,终于认识到,自然界不仅仅是为人类准备的,它也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资源。自然界除了具有物质的资源的意义,还以自身为价值尺度,为人类生活提供了自然美的精神价值尺度。人类生活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和谐。

“天人合一”论讲求天地万物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事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万物皆“天”所化生,因而与“天”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天人合一”这一观念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面对自然的态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必须把自然界当成朋友,建立长效机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道家 生态环境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395-01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现代中国生态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家思想的生态观强调人要与自然万物同生共运,强调天、地、人之间的自然生态平衡关系;道家思想提醒人们关爱自然。希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伦理意蕴、政治意蕴,而且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意蕴,其思想最鲜明的特征是互利共生的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因任自然的方法论,对于解决当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互利共生的自然观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道家的自然观是互利共生的自然观。因为道家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利共生的关系。

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被破坏。同时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和生活垃圾的排放越来越多,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目前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人们活动能力的增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生。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从来没有把人独立于自然界之外,不仅充分肯定了自然的本质是生养万物、并且自由生长,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还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的关系。老子要求“为无为”,实现无为则无不治;庄子则进一步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强调不仅要“爱物”,更要“利物”,以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因任自然的方法论

道家学说把自然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本源上宇宙的诞生、发展、消亡,建立了宇宙形成的自然哲学体系,另一方面从规律和方法上,探索自然运动的规律,解决人与自然相处的方法。因任自然既是方法论,也是价值观。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蕴涵的因任自然的方法论,就是要求人们不要仅仅以人类的眼光看待自然,不要以人类为中心对待自然,而应当少干预自然,我们应当相信,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没有人类的干预,自然界有着自相治理的能力。尊重自然规律,因任自然界的自我发展。

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的破坏,大自然也对人类进行了惩罚和报复。虽然人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造自然,但还远远没有掌握自然生态发展的规律。著名的生物圈2号(Biosphere 2)实验,人类模拟自然环境建立人工生态循环系统,但实验最终失败了,这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目前地球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与信赖的维生系统。对此,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先生指出,要对付人类自身因科技力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恶果,需要的不仅是智力行为,更重要的是需要伦理行为,科学被善用还是恶用的问题不能靠科学本身来解决[3]。重新建立生态系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人文精神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卡普拉指出:“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 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以及两者潜在的一致。”

道家思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自然生态观点和方法,应当成为生态环境保护中值得关注和思考的对象。现代环境问题,重点研究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人纳入自然界生态系统中,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结果,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特别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广泛的生态破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失衡所做出的理性选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主体的人应当效法天地、效法自然。如何效法自然,道家认为要因任自然。老子提倡“为无为”,即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因此,效法天地、效法自然,就是要求我们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采用因任自然的方法进行管理,如以前我国荒山绿化多采用人工植树造林的方式,但大多树种单一,结果生长缓慢,病虫害严重,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其效果不佳。现在采取封山育林,只要我们不去破坏、干预,任其自由生长,结果效果良好。道家因任自然的方法,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非凡智慧,而且在重视环境保护的今天依然具有独特的环境伦理意义。

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义

道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天人合一”是道家对自然的态度,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世界观,他一方面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又体现了人类生生不息,与天地万物共存的拼搏精神。“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人深刻认识到人来自于自然,不能独立于自然之外的基础上提出来。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应当尊重自然界万物的生存权利,实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理念的精髓和主旨就是要探索和获取“天”与“人”的亲和性,表现在对生命的关怀上,强调要以仁爱之心来善待生命,所有的生物都处在一个相互平等的过程。就是要力求达到人与天地万物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道家生态学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最求,与现代生态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有共通之处,因而可以成为现代生态学的参考和借鉴的思想资源。被认为是第一生产力的技术和与其相关的科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对自然界、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总体认识,即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自然观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把道教的“天人合一”诠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发挥道家生态学在提高人的生态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因而对于整个生态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前所述,生态环境学和道家思想不仅在伦理学基础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方法论意义上,道家因任自然的方法和现代生态学的方法也可以看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印证。因此,道家思想理应成为当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观念来源之一,它能够为解决当前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生态思想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互利共生的自然主义的自然观、因任自然的方法论,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与思考的思维模式。整治环境,建立合理的生态圈,首先要做的是观念的变革和思想境界的提升。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尊重生命的价值观,都有利于当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境界的提升,只有当人们彻底更新了观念,我们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现象才能有一个根本的改观,因此道家的生态思想在今天社会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挖掘。

参考文献

[1]周凤霞:《生态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 于耀.从道教天人合一看生态环境保护思想 [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7.10

[3]夏显泽.道家自然观的生态意蕴[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6.3

[4] 老子:《道德经》第16、5章。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室内设计;生态;绿色

室内设计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兴起的行业,由于现代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在装饰中大量耗用不可再生的珍贵装饰材料、人工合成含有对人体有害物质的化学材料及施工现场电动工具的噪音、灰尘及室内光环境的污染等原因,在美化环境的同时造成了人类居住和生活空间生态环境的污染,由此带来的资源和能源的高能耗对室内环境的破坏愈来愈严重。尤其是室内装饰材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对我国及世界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天人合一”哲学的思想内涵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甚至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分别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2、“天人合一”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启示和借鉴

现代室内设计广泛运用各式各样的新型装修材料、装饰手法也花样繁多,在创造赏析悦目舒适的室内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一贡献是在透支地球的未来和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资源为代价的,他反应了西方工业社会人与自然对立并企图用高科技征服自然的思想。在人民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环境的关系,回归自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文化现象。今天,营造绿色室内设计追求完美的室内设计效果,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2.1 健全生态意识,注重生态美

当今装饰材料种类繁多,有大量的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其中相当一部分化学材料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在使用中会有很长的散发周期。如果在室内设计中大量的使用这些材料,不仅污染了室内的空气品质,还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室内环境装修中,应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无刻意雕琢;同时可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前提下,运用科技手段精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比如室内设计中自然光的运用,设计与自然通风的结合,绿色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创造,尽量避免大量的人工照明和人工空调有意识的隔离人和自然的关系,多考虑选择无毒气挥发、无刺激性、无放射性、低二氧化碳排放的装修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追求自然,利用自然材质肌理,让居住者感知自然材质,回归原始和自然,利用装饰材料的肌理,大胆地显露水泥表面、木材质地等,着显用材肌理的本来面目。有的材质原始粗犷,如仿制原始岩洞洞避凹凸不平的墙壁;有的则施以精密的打磨,如原木地板。使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城市中的人们能体现那种怀乡、回归自然的感觉,创造“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如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风格的——“光之教堂”,教堂内部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没有额外的装饰,自然在这里以一种抽象方式得以表现。教堂的采光以混凝土墙壁上预留的十字形切口及条状切口实现自然采光,人们在教堂内部只有投过光才能感受到那一场抽象的大自然的存在。

2.2 树立和谐统一的价值观,提倡适度消费

在物质丰富的当今社会,通过室内装饰而创造的人工环境是一种消费,而人是这一环节中的首要内容。人的主观能动性驱使我们追求自身喜爱和向往的室内装饰风格,加之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使受众群体的思想解放。人们普遍存在的消费意识是追求“豪华”、“新意”、“时髦”、“气派”,审美观点趋同,舶来主义大行其道,在一些室内空间装修中大量使用不锈钢、铝板、铜条、原木、石材、玻璃等材料,不仅大型公共建筑中使用,甚至在某些豪宅中也使用天然石材装修墙壁、使用珍贵稀有的木材包裹柱子,大量的耗费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具有地域特色接地气的设计风格在舶来设计风格面前失去立足之地。许多新潮的风格流派,如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新理性风格、西方设计手法及艳俗的室内装饰风格等相继涌现。很多室内设计作品盲目追求所谓欧式设计风格,大量的耗费装修材料,有悖于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抛弃了民族的精华,热衷于舶来品的虚假繁荣。试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时,是不是也要留住我们民族的设计灵魂,如果不反思,这我们室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2.3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倡低碳绿色设计

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不断增长,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类一味的标榜征服自然的能力,甚至凌驾于天地之上忽视天地人三者的内在必然联系,室内设计的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的缩短,在更新的过程中被拆除的建筑材料,由于其不能循环利用而被丢弃,以成为建筑垃圾,成为环境的污染源。

在国内,室内设计中有一个成功运用废物再利用生态设计理论案例。这个方案是位深圳梅林中康路上的深圳环保科普馆,占地400平米,是深圳市环保局重点打造的全国首例集环保科普、成果展示、科教模型、光电演示、图书阅览等形式为一体的环保教育基地。该设计方案重点突出“环保”、“再生”理念,所有装饰材料,大到地板小到桌椅,全部使用废旧材料进行装饰。废旧金属成了“迎宾小姐”,报废的老东风车方向盘变身玻璃茶几......在这个方案中这样的环保创意和创作随处可见。虽然是用废弃物品做材料,经过设计师的创意,废物重获新生,变得有模有样。???

未来的室内设计应该是利用科学技术成果,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有机整的融合。只有将“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实现绿色、低碳保持室内生态平衡”放到室内设计的首要位置,才能协调好人的全面发展和合理利用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深刻理解和弘扬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古为今用,实现人、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光,室内设计思维方法[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00—101。

[2]盛那,室内设计的生态化研究[D] ,北京: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12。

[3]江泛.《道与生态家居》[M].团结出版社,2006.[J].2002(2)。

[4]刘兴邦.儒道“天人合一”思想审视,《船山学刊》[J].2001(4)。

天人合一思想范文第5篇

一、“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先贤们智慧的结晶,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观、道德伦理观,而且也是一种调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生态观。

首先,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容。“天人合一”最早见于孟子“知性则知天”,肯定了“天”与“性”的统一性。董仲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副天数”、“天人相类”的命题,对“天人合一”命题做了简单的论述,这也是“天人合一”的简单形式。在宋代,“天人合一”才有了理论意义,张载指出:“乾称父,坤成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1]。张载形象地指出“天”与“人”的关系,“天”包含了一切,天地万物、日月山川、草木虫鱼,亦包含人自身。

其次,荀子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明确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仁,则天不能祸”[2],荀子剔除了天道的神秘主义,强调了天与人的关系应是亲和融洽,进而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命题。

最后,“天”与“人”合一,相统一。道家对于“天人”关系主要表现为“道法自然”、“与天为一”,以老子和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之宗。人与万物的本源就是道。而庄子明确的提出“万物齐一”,认为人与万物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无”,是“道”的产物。“天”与“人”是不能分离的。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西方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马克思在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不能肆意破坏。

首先,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有生命个体即现实的个人存在的基础上,为了生存、获得劳动产品需要与自然界发生关系,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发展。在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表现为“主体―客体”、“主体―主体”的关系。现实的个人在群体活动中通过对“感性世界”的认识,有意或无意的协作,或者通过他人的劳动所得来展现整个交往过程,以此形成“主体―主体”的关系。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3]

其次,资本主义对生态文明进程的阻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赞叹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提高对自然的巨大变化,“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在肯定资本主义巨大作用的同时,恩格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在各个资本家都是为了直接的利润而从事生产和交换的地方,他们首先考虑的只能是最近的最直接的结果,因而必然造成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浪费”,“要实行这种调节,仅仅有认识是不够的,必须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彻底变革。”[5]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最后,马克思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6]。只有实现共产主义,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人类同自然界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三、“天人合一”生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比较

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解决生态问题,社会、经济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但我国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但在此之前,应先理清二者的关系。

首先,二者具有一定的契合点。二者形成的背景、内涵及本质虽然不同,但是二者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环境的破坏的代价。

相关期刊更多

人事天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载人航天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人文天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