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狼三则翻译

狼三则翻译

狼三则翻译

狼三则翻译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学外译;译介模式;葛浩文; 《狼图腾》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6-0091-05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彰显文化的“软实力”、传播中国文化、诠释中国新的国际形象得到了极大的重视,“文化走出去”成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学拥抱世界,走向世界,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必要性。在目前的形势下,似乎也表现出了一种迫切性。”[1]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不平衡,文化霸权依然存在, 汉语处于非主流地位,所以翻译工作在这一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举足轻重。但是,中国文学的译介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传统的语言层面的转换和忠实对等的翻译标准等“译入”的译学理论很难有效地指导今天“译出”的行为和实践。在中国文学外译的过程中,“翻译行为以外的因素,诸如传播手段、接受环境、译入国的意识形态、诗学观念等”[2]各种因素都制约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效果。翻译不单是文本转换的行为,翻译活动涉及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以及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等各个方面,因此,更新翻译观念、建构译介理论、探讨成功的译介模式和翻译策略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关键。

2004年4月,姜戎所著《狼图腾》正式出版,其一上市便跻身于各大书店销量排行榜首位。2005年企鹅集团以10%的版税买下其全球英文版权,2007年英文版的《狼图腾》在英语国家发行,同年在243部亚洲文学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曼氏亚洲文学奖。截至2014年4月,《狼图腾》在中国大陆再版150多次,正版发行近500万册,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10名,获得各种奖项几十余种,创造了中国当代文艺作品首次在全球英语国家同时出版和发行的历史,并首开中国文化产品大规模进入英文主流市场的先河。2015年2月19日,电影《狼图腾》在中国上映并获得巨大成功,再次引起海内外报刊和网络新媒体对《狼图腾》的热议。《狼图腾》的译者,汉学家葛浩文同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的英译者,从莫言到姜戎,他们的获奖引发了国内学界、翻译界和文化界的空前关注,中国文学、文化译介的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译介学理论认为“译”是翻译,即两种语言的转换;“介”为传播,即翻译文本的接受、交流、影响等。中国文学的译介应关注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者模式、翻译策略等几个方面。以下即以葛浩文对《狼图腾》的翻译为例,探讨中国文学的有效译介模式。

一、译介内容

译介内容涉及译者的选择,即选择什么样的文本进行翻译的问题。“一个原文本的选择及它在目的语中的接受和传播或多或少地受到诸如社会环境、文化价值取向和读者期待等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处在不断变化的开放态势之中。”[3]如严复所处的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处于由旧到新的转变过程中,许多具有先进思想的爱国人士主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在这一时期的“译入翻译”中,严复将译介内容的选择定位在能启发中国的民知民权的社会科学著作,重点介绍先进的学术思想,启蒙国人、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今的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仍然处于比较明显的边缘地位,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文学外译的作品应该既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又具有全球性的文化主题。“大气的,具有国际眼光、具有孕育性、前瞻性的作品总是受欢迎的。”[4]24因此,文学界和评论界对中国文学译介内容的选择应该是既符合世界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标准,能引起人们的认可和共鸣,又具有中国文学特色,体现中国文化的异质性、传播中国文化的艺术作品。作品《狼图腾》正符合这样的标准。《狼图腾》 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5],“一部因狼而起的对游牧民族生存哲学重新认识的大书”(作家、评论家周涛)。首先,作品充满着生态思想,表达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焦虑的感情状态,激发起人们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存意识;其次,作品探讨了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本质,反映了蒙、汉两族文化的冲突,同时还体现了当今时代精神自由、富有坚强的生命意志的时代精神。《狼图腾》就思想内容和深层寓意来讲是“世界的”。葛浩文在选择译介内容的时候既关注作品本身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关注自己对作品是否喜欢、语言能力是否胜任,以及译入语文化的诗学、审美情趣及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等。葛浩文不止一次地提到他的翻译是为读者服务,翻译要对得起作者,对得起书,更要对得起他的英文读者。翻译《狼图腾》耗费了葛浩文一年的时间,这次翻译经历不同寻常,前三章的阅读使他感到欣喜若狂,他极力忍住好奇,重新一边读一边译,融入他初始的喜悦与悲伤,最终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

《狼图腾》译介的成功一定意义上体现了译介内容选择的重要性,它启发我们在文化外译的过程中,既要突显中国文化的精华,使承载中国优秀文化的图书真正走出国门走入国际市场,又要对国外的意识形态和读者群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在图书的版式、编排等方面要适应不同国家读者的阅读习惯,并通过有效的销售途径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既要注意选择代表中国文化的高品位的作品,同时还要注意如何有效地输出,为潜在的读者所接受,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月

第31卷第6期李燕:中国文学外译的译介模式探析

二、译介途径

译介途径是“中学外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译介途径是指翻译的作品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它涉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出版界、社会媒体等的关注和推介。专家学者们通过分析和研究,普遍认为当代中国文学有效的译介必须依靠国内和国外联合的方式,从作品的选题策划、撰写书稿、寻找合适的译者到译著的编排、版式、印刷、发行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可见,文学作品在国内出版、向海外进行版权输出是中国文学较为理想的译介途径。

《狼图腾》的成功译介就是遵循的这一模式。2004年中国长江出版集团北京图书中心出版的《狼图腾》中文版正式发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中心秉承中国的文学作品要走向世界这一文化传播策略,支持作品的外文翻译,鼓励企业探索“走出去”的道路。长江出版集团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借助国内外的资源,也做出了不少成绩。2005年企鹅集团以10万美元购得其全球英文版权,在中国图书界创造了一个记录。2007年11月,该书的英文书稿在243部亚洲各国推荐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2008年3月,《狼图腾》在全球发行。与此同时,几十个国家的主流报纸和杂志都发表了评论和对作家的专访,如,英国的《泰晤士报》《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德意志报》,意大利的《意大利邮报》等。为配合《狼图腾》英文版的发行,各出版社采取了很多的销售策略,如英国的企鹅出版社专门在泰晤士河畔搭起了蒙古包,澳大利亚的企鹅出版社在墨尔本召开游牧文化研讨会,美国的企鹅出版社在洛杉矶举办《狼图腾》的读书演讲等,所有这些努力都大大提高了作品在国外的传播。葛译的《狼图腾》上市当年即被美国销量最大的《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图书。《狼图腾》的成功是合作出版的结果,为中国文学的有效译介途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三、译者模式

译者模式是指文学作品的外译由什么样的翻译家去实施的问题。国内著名的学者、翻译家和评论家对于译者模式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作为国内专门从事译介学研究的著名翻译家,谢天振以全面介绍中国文学和文化典籍的“大中华文库”的翻译为例,指出虽然国家在此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集合国内许多有名的翻译专家进行翻译,但取得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当前,中国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翻译队伍的建设问题引起了多方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译介工作的不被重视、译者身份的不被认同,以及当今 “效率”优先、浮躁、物质化的社会风气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译者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规范,从而限制了出色译介工作的推进,再加上国内高端的翻译人才极度短缺,译者的专业素质堪忧,以上因素决定了完全由中国的译者进行外译的工作势必难以获得好的效果。著名文学评论家、翻译家罗新璋也指出:“文学外译要避免一种想当然,以为中国学问只有中国人来做才最高明。”[4]20 他举例说明,20世纪初的法国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 1865―1918)与伯希和(Paul Pelliot 1878―1945)之研究敦煌文献就早于国学大师罗振玉与王国维。再比如《红楼梦》的两大英译本在国外的接受现状也证明了这一结论。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的《红楼梦》,虽然有相当高的翻译质量,被国内翻译界推崇为中译英的经典之作,但研究表明,它在国外的影响如“读者的借阅数、引用数、发行量、再版数等方面都远逊于英国汉学家霍克思、闵福德的《红楼梦》译本”[4]21。究其原因,除了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等的不同,以及杨译本在语言的地道流畅方面略微逊色于霍译本外,国外读者的接受姿态及阅读心态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欧美读者对本族的语言和文化普遍怀有优越感,在阅读其他语言的文学作品时心态不够成熟,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杨译本是在中国出版,对外宣传、发行渠道及推介模式等都没有走向国际化。所以,很多翻译专家和学者指出文学外译的主体应该是目标语翻译家,而最好的译介模式是汉学家与中国学者相结合,双方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事实上,国外不乏优秀的汉学家群体,他们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饱含热情,对目的语读者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了如指掌,其精通源语和母语两族语言的语言优势也让很多中国的翻译家自叹不如。纵观中国近现代时期,出色的汉学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法国汉学家艾田蒲,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葛浩文,德国的福赫伯,瑞典的商本汉,意大利的利玛窦到英国的翟理斯、李约瑟、理雅各等等,他们的著作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因此,中外文学、文化的译介史表明,中国文学和文化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所接受并产生很大影响,汉学家的作用不可忽视。

《狼图腾》的成功体现了汉学家与国内学者相结合模式的成功。作为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身上集结了所有出色的译介者的特点:既精通源语又具有极高的译入语水平;既能与原作者产生精神共鸣又能在翻译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独立和自由;既热爱源语文化又关注接受语环境、时时刻刻为读者服务;既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又擅长与国际出版机构、学术界及新闻媒体沟通,能成功斡旋于出版社与赞助人之间,再加上他本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准则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因此,葛被认为是“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说“中国当代小说翻译差不多成了一个人的天下,这个人就是葛浩文”。 《狼图腾》的成功译介证明了国内学者与西方汉学家相结合是中国文学最理想的译者模式。

四、葛译《狼图腾》的翻译策略研究

葛浩文是英文世界地位很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先后翻译过中国二十几位著名作家如萧红、杨绛、冯骥才、贾平凹、苏童、王朔、莫言、姜戎等的四十多部作品,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莫言凭借葛浩文的英译本成功问鼎诺奖,葛的翻译也助姜戎的《狼图腾》成功斩获曼氏亚洲文学奖。葛译作品的一再获奖使国内媒体和学术界对翻译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译者的翻译策略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他到底采取了什么样的策略进行翻译、其翻译思想是什么、他的翻译方法在文学翻译的历史长河中能否复制并长期可行等诸多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和评价。国内对葛浩文的翻译方法有完全对立的两派观点。有的评论家认为葛译背离了“忠实”的翻译标准,他的翻译是“连译带改”“任意删减”“随意编译”,甚至国外评论界也有学者对葛浩文的翻译颇有不满。德国汉学家顾彬就指出葛浩文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了译本畅销书,而不是严肃的文学翻译”[6]。相反,有的翻译家和学者则基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传播这一时代背景,对葛浩文的翻译策略进行评价,认为文化的区别客观存在,传统的翻译方法无法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必须要更新翻译观念和方法、探索新形势下的译介策略。对待葛氏的翻译策略,我们要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分析译者的翻译思想,重视翻译作品的影响和效果,避免把“改译”“删译”等作为译者的标签和代名词从而否定译者的成就,同时我们又要从历史的视角分析葛浩文的翻译,探索有效的翻译方法。笔者认为葛浩文的翻译很好地诠释了“创造性忠实”的翻译标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文化身份的构建,其“归化”的翻译方法也符合当今世界文化融合的需要,有助于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些策略具有历史性,是翻译活动在特定阶段采取的特定策略,不具备持续性和复制性。

评论界对葛译的批评多数源自他对“忠实”这一翻译原则的背离。自严复以来,“忠实”被认为是翻译的客观标准并被无数翻译家竭力践行。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无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东学外译”都产生了非常好的翻译作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同时我们也得承认,自古至今因机械地贯彻“忠实”原则而产生的劣译也不计其数:有的译文诘屈聱牙、词不达意甚至曲解原意;有的机械呆板成了译介的笑话;有的成为尘封的历史鲜被提及,遑论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了。所以,我们要界定“忠实”的翻译标准的实质。忠实性不是机械的语言与文字层面的对应,“译者对原作的‘不忠’有时是对赞助人和读者预期的妥协”[7],忠实有不同的层面与维度,如审美忠实、效果忠实。葛译的《狼图腾》在文字内容上是相对忠实的,其文学功底深厚,语言地道流畅,无论是场景的描写还是情绪的渲染几乎与原文如出一辙,让读者读来酣畅淋漓,回肠荡气,达到了原作的审美效果和读者接受效果,促进了译本的流传和畅销。对于人们批评最多的改译或删译,笔者经过仔细对照和分析,发现译者作这种处理的场合绝大多数是与文化相关的部分。如原作《狼图腾》的每一章都是以引用典籍资料开头,这些资料大多介绍狼的习性、与狼相关的历史族群及其传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读者的有关知识及作品的历史感,从而服务于“狼的图腾”这一主题,这样的写作模式对中国读者来讲是熟悉的、可接受的,甚至是乐于接受的。而这一编排布局对于习惯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开头的西方读者却并不适宜,“他们无法读出历史的厚重感,也无法获得相似的文学情感体验”[8]。因此,对小说每一章节开头的典籍材料及结尾的理性探索部分,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采取了完全舍弃的策略。葛浩文认为学理性的东西与小说的故事性难以兼容,译者更多考虑的应该是译入语读者的立场。除了开头结尾的删减,葛浩文还对文中一些玄奥抽象的说理而非叙事需要的段落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删减,避免影响故事的连贯性、造成读者的负面情绪,进而影响读者对整个作品的判断与评估。难能可贵的是,为了适应年轻读者和外国读者,译者增添了很多注解,使情节更流畅,让波澜起伏的故事更加扣人心弦,强化了小说性和故事性,所有这些都是“创造性忠实”的体现。

译者的身份和地位也是译介持续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葛浩文的翻译充分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他遵从翻译为读者服务的思想,更多地关注目的语国家读者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发挥译者文化身份的作用进行文化过滤。笔者经过研究发现,译作中的省译有的是有关历史人物、历史风俗的部分,在不影响叙事完整和故事连贯的条件下译者对这些内容进行省译(如“苏武牧羊”“北京山顶洞人”[9]196);有的省译是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思想和议论升级的部分(如陈阵对狼的凶残的愤怒,对狼图腾的疑惑部分[9]89);有的是文化方面不易传达或译者自认为没必要传达的部分(如作者借题对日本法西斯狼性的探讨部分[9]90),或是给翻译造成很大困难的部分(如文化专有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办学习班”[9]95等部分的翻译)等。固然,译者的省译是由其个人的翻译思想决定的,但这其实暴露了文化接受的不平衡问题。中国的文化输出与西方文化输出在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读者固有的文化优越感和对异域文化偏见的心态人为地制造了文化地位的不平衡性。葛浩文的改译和省译造成了诸多中国文化在译介时的缺省、误译等问题,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外译的阶段性和历史性。葛浩文的翻译既受其自身文化视阈的限制又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缩小和世界文化交融共存局面的形成,葛浩文的翻译策略或许会成为历史,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对待译者的翻译策略,不能把某个译者的翻译策略奉为经典,也不可把特定阶段的翻译策略模式化和绝对化。

五、结语

葛浩文对《狼图腾》的译介是出色的,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力,提高了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认可程度,促进了中国文学的世界化。葛译的成功对探索有效的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译介模式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在文学外译的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可行的译介模式。一方面我们要创作出蕴涵极高的精神价值、艺术魅力和东方文化的文学作品,提高作品本身的可读性和接受性,关注文学作品的出版发行、推介宣传等传播途径,同时还要寻找合格的翻译家,分析可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深层意义上探讨翻译的价值和作用,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西传”进行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高方,许钧. 现状、问题与建议――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思考[J].中国翻译,2010(6):6.

[2] 刘云红,许钧. 文学翻译译介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 外国语,2014(3):6.

[3] 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97.

[4] 夏仲翼. 著名翻译家倾谈“文化走出去” [J].海风,2010(3).

[5] 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

[6] 李雪涛. 顾彬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三题[N]. 中华读书报,20111123(18).

[7] 韩辉. 叙事学视阈内的《天堂蒜薹之歌》葛浩文译本阐释[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88.

[8] 孟祥春. 葛浩文论译者――基于葛浩文讲座与访谈的批评性阐释[J]. 中国翻译,2014(3):72.

[9] Howard Goldblatt. Wolf Totem [M].London: Penguin Group,2008.

On the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odel of Chinese Literature:

Taking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Wolf Totem for Example

LI Yan

(School of Applied English Studies, 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狼三则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狼图腾》; 葛浩文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50-001

一、葛浩文简介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翻译家,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名家的四十多部作品。他现在是圣母大学中文系教授,教授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已经二十多年了。在翻译了大量文学作品的同时他还编著了一些关于中国文学的书籍,还是《现代中国文学》学术期刊的创始人之一,他还为《华盛顿邮报》《伦敦时报》《时代》《今日世界文学》《洛杉矶时报》等期刊杂志供稿。他对翻译的贡献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肯定。

夏志清教授在《大时代――端木蕻良四十年代作品选》的序言中说,葛浩文是“公认的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舒晋瑜,2005)。由于葛浩文的英文、中文都出类拔萃,再加上他又异常勤奋,所以他在将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方面成就十分惊人。在美国读研究院时已经开始阅读及翻译中文小说。

二、葛浩文主要作品介绍

美国著名的中国当代文学学者和翻译家葛浩文,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贡献最大的西方学者。葛浩文三十多年来共翻译中文作品四十余部,其中包括萧红的《萧红小说选》《商市街》《呼兰河传》《生死场》,李锐的《旧址》,贾平凹的《浮躁》,刘衡的《黑的雪》,王朔的《玩的就是心跳》《千万别把我当人》,苏童的《米》,王和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愤怒的蒜薹》《丰乳肥臀》《酒国》《师傅越来越幽默》等。他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学、文化在国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中贾平凹的《浮躁》借助他的翻译于1989年获美孚飞马文学奖,他与夫人林丽君合译的《荒人手记》于1999年获美国翻译协会年度奖(张耀平,2002)。

三、葛浩文的翻译观点

1.忠实

“The satisfaction of knowing I've faithfully served two constituencies keeps me happily turning Chinese prose into readable, accessible, and - yes - even marketable English books,” Goldblatt was quoted as saying in the Washington Post, 2002. 葛教授说:“我忠实地在为两部分读者服务,这一信念推动我兴致勃勃地将中国作品译成易读、易懂、易找到销路的英文书。”(作者译)中国作品众多,什么样的作品能够找到销路,能够被英语读者接受,选择这样的书是一个难点。另外,由于译者的工作就是将其他人的思想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翻译的内容必须与原文的内容一致,忠实就成了译者的首要任务。

下面就研究葛浩文的翻译观点,再从他调动翻译观点中发现其主体性的发挥。

《狼图腾》英译本体现了葛浩文教授一贯的高标准,为了准确翻译书中众多的蒙语词汇,他专门找到一位内蒙古大学的学生来帮忙。在回答《中国日报》电子邮件采访时,葛教授表示,《狼图腾》一书“有点粗糙的叙述正适合书中简朴而时有暴力的环境,故事叙述者和老首领Bilgee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关系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文化的冲突。我就书中的文字和文化背景所提的问题,姜戎都一一认真作答。”葛浩文的翻译态度严谨,正是出于对原文主旨和意义的忠实。

2.变、易

事实上,翻译不可能完全的对等,即使要表现的忠实,却没有哪个翻译能够达到与原文完全一致。翻译就像读诗,每个人的背景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接触的人,受到的教育不同,都会影响到对诗的理解,对诗的感悟和解释也必然不同,不同的人会把自己的经历和知识融合进去,有赞成、有反对、有的是延伸。翻译的过程必然涉及到变化。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过程中对原文加以改变是必然的。

3.交流文化

译者如何处理翻译问题,如何应付复杂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如何达到两种语言,重要的是两种文化的交流是个问题。翻译涉及到将一个社会群体的思想用另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来表达,这就涉及到一个文化解码,重新编码、编码的过程。

四、结语

葛浩文对翻译有变有易,但忠实始终是葛浩文翻译实践的第一准则。而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则是他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正因为翻译的这一特性,使得“变”与“易”成为必要的手段,目的是更为“忠实”地把原文传达给译文读者。

葛浩文的翻译观点,对于当代的翻译学者来说无疑不是很好的学习范例,同时理解了葛浩文的翻译观点,对于葛浩文的翻译作品,也会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

参考文献:

狼三则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虎 跨文化交际 翻译 习语

美国译论家奈达(E.A.Nida)认为翻译的本质是:“翻译就是在译入语种再现与源语的信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物。”(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69:“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然而任何两种语言之间,异是相对的,同是普遍的,相对性要远远大于差异性。正如刘宓庆(1999:43)所说,人类语言的第一位的性质是同质性,人类所有的语言都是符号序列,都是交际工具,都有大体相同的整体性结构,如语音、语法、词汇,都从不完善到大体完善的发展演变史等。所以说,对于汉英语言中关于“虎”的同质性研究,有助于翻译实践的顺利进行。

据说虎最早产于俄罗斯,不是中国,但东北虎很出名,现称之为中国虎。中国人对虎的联想非常丰富,故产生了许多成语、习语;然而西方国家的人对虎的联想较少,认为虎不过是一种凶猛强大的动物,他们心目中又顽强又勇敢又庄严雄伟的动物是狮子而不是虎。

一、汉语中“虎”的联想意义类型

虎:哺乳动物,毛黄色,有黑色的斑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夜间出来捕食兽鸟,有时伤害人。通称老虎(《现代汉语辞典》)。在汉语文化中“老虎”的形象特点有两个意思:褒义和贬义。

(一)褒义

“虎”――褒义方面,虎的威猛、勇猛顽强、健壮有力,坚决果断为人所歆羡,故而常被用来象征、比喻人事诸相。

1.“虎”常被用来比喻人的勇猛、顽强。

自古以来此类词语甚多,且都为人所喜闻乐见。“虎将”喻将军英武善战;“虎子”比喻男子之雄健奋发;“虎士”、“虎夫”、“虎贲”比喻英雄好汉;威武雄壮的步伐称“虎步”;人杰奋发有为称“虎啸风生”。

例:明沈采《千金记・投阃》:“义兵报效,马如龙人如虎彪。”这里的“虎彪”亦形容勇猛的军队。

2.“虎”同样用来描述“迅猛、壮实、威风”。

例1:他虎的站起来向大家大声地叫喊。

例2:别看她们是群姑娘,可干起活来个个像只小老虎。

3.由于中国人对虎的联想和龙一样都是勇敢、顽强,因此,“虎”和“龙”搭配成词语,表示很有生气。

例1:生龙活虎:活泼壮勇的姿态。

例2:龙腾虎跃: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例3:工地上龙腾虎跃,热火朝天。

4.“虎”有时用来表示人的外表、体形与姿态。民间,百姓称儿女为“虎娃”、“虎妞”,喻其结实粗壮。

例:《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沤铁》:“他长得虎背熊腰,气雄力壮。”“虎背熊腰”形容人身材魁梧健壮。

5.“虎”亦用来表示人才、能人。

例: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人才或不同寻常的人。

(二)贬义

“虎”――贬义方面,由于虎食肉动物的自然属性,是山林中的猛兽,向来被称为“百兽之王”、“百兽之长”。从“虎”字派生出的词语大体可归纳总结为下列几种。

1.“虎”有凶猛、残酷无情之意。

例1:拦路虎:比喻阻碍前进中的种种困难与障碍。

例2:苛政猛于虎:指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比猛虎还要凶残。据《礼记・檀弓下》载,孔子过泰山时遇妇人在墓旁痛哭。闻之,知其翁、夫、子三代,俱死于虎。但她还不愿迁离此地,为其能免受苛政之苦。孔子听了,对他的学生说:“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2.由于虎和狼有相似之处,汉语中“狼”和“虎”的搭配更突出“凶猛残酷,贪得无厌”这一特征。

例:如狼似虎:像老虎那样凶狠残暴。

3.“虎”有时被用来表示“祸害、困难”。

例:骑虎难下:比喻形势虽遇困难,然迫于大事而不可中止。

4.“虎”又可被用来比喻“坏人、敌人或恶势力”。

例:引虎入室: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如:“士则无行,报亦惨矣。再娶者,皆引虎入室。”

二、汉语“虎”和英语“lion”的异同

在西方文化中,狮(lion)象征着权利,是万兽之王,从regal as a lion(如狮王般);majestic as a lion(如狮王般高贵)等用语可以看出英语中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12世纪后英王理查德一世(King Richard I)就是因为他的勇者精神被人们奉为“lion-hearted”(狮心查理),此后,英格兰民族就自诩为“the British lion”(英国狮),这也是为什么英国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的原因。在英语成语和谚语中有不少用狮作喻体来比喻勇猛、威严等意义,这与中国文化中的虎有着相似的比喻意义。

例1:I have always found it difficult to talk to my boss but tomorrow I will have to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我一向觉得老板不好讲话,但明天我只好硬着头皮去碰一碰。)

例2: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虎口拔牙)比喻敢于在有势力的人面前挑战,与汉语的“老虎头上捉虱子”有着相似的喻义。

三、习语中“虎”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如: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译为Crouching Tiger and Hidden Dragon,即为典型的直译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可部分地保留其固有的文化特征。而能够直译的言语要直译,比如:汉语中有“前怕狼,后怕虎”的说法,指充满了恐惧。英美文化中虽然视狮子为兽中之王,但是老虎和狼也代表令人恐惧的动物,因此上句谚语译成“Fear the wolf in the front and the tiger behind.”,外国人完全可以理解它的意思,指hesitate in doing something。然而有些直译不免有死译、逐字译的嫌疑,如lose face(丢脸),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paper tiger(纸老虎)。有些汉语的习语或名词,成为了西方语言的固定词汇,丰富了它们的语言宝库。

(二)直译+解释法

为了保留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人们更多地采用直译而不是意译,但由于语言所扎根的文化土壤不同,直译很可能会引起歧义和模糊。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合适的解释才能传递原文中的文化信息。如:“坐山观虎斗”可译作“Sitting on a hill watching tigers fight――takes a side in a fight until one party overwhelms their enemy.”;“三人成虎”译作:“Three people make a tiger――gossip can be as ferocious as a tiger.”英汉夸张都使用数字,但汉语多用“三”、“九”,英语多用大数单位,还充分利用语法手段、修辞格等,而夸张的翻译一般采用直译,如:“九牛二虎之力”译作:Strength of nine bulls and two tigers――herculean effort.如果没有后面的解释,就无法将汉语习语里的文化内涵翻译出来。所以学会运用添加解释的翻译方法也很重要,但是不能随意添加。这点在翻译源语过程中我们也应注意。

(三)意译法

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习语可以借用,加上解释性文字后又会失去习语精粹的特点,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译出其意义即可。

中国成语里形容人时会用“虎头虎脑”,若按字面直译为“tiger’s head and brain”,西方人会认为“虎头”或者很可怕,或者很丑陋,或者会产生其他联想。很难与它的实际意思(mostly used of a child)naive and healthy――幼稚、可爱联想在一起。又如汉语中“她是只母老虎。”此句可直译为:She is a tigress.(female tiger).西方人大概很难联想到句子的原来意思,甚至会推断:如果是位男的就可以说:He is a male tiger.岂不知汉语的习惯:母老虎是指凶悍不讲理的妇女,即泼妇,此句应译成:The woman is a termagant.

(四)直意结合法

在翻译实践中,有经验的译者翻译方法烂熟于胸,并不拘守直译或意译,或者其他翻译方法,而是笔随意走,神思合于作者。在直译和意译的选择上应遵循的原则是:能直译时便直译,不能直译时用意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例如:“three cheers and a tiger”可以为“三声欢呼一声吼”,结构上属于直译但将“tiger”一词意译为“吼叫”便是意译。下面笔者将给出更多例子以供参考:

例1:have a tiger by the tail/He who rides a tiger is afraid to dismount.译为“骑虎难下”。在翻译前者时,在采用直意结合法的同时运用了增词法,增加了“难下”对习语中某个成分或者隐含成分的补充说明,同时也是为了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不同于直译加解释法为点明习语的整个喻义的目的。

例2:汉语中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说法:A new-born calf has no fear of the tiger./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前者为直译,但是,如果仅仅按照字面直译过来,西方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源语的内涵,相反,如果按照后者的意译,则能使译入语国家很好地理解其含义。

(五)同义习语借用法

源语习语的形式在译入语中没有对应部分,但是习语的内涵在译入语中有相应的表达形式或是英汉习语所用的设喻形象各异,意义却相近的。如:out of the frying pan into the fire译为:刚出虎穴,又入狼窝;cherish a snake in one’s bosom译为:养虎为患;beard the lion揪住狮子的胡须。其意思是“不畏”、“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因此和汉语“敢捋虎须”近意;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把自己放在狮子的嘴里),喻意相当于“置身虎穴”。要想做到很好地运用此方法,需要十分熟悉源语和译入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这就要求译者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此外,英汉习语中有一些属“貌合神离”,源语习语的形式与意义和译入语中有对应的相似表达形式,但是它们各自蕴涵的意义却相距甚远。例如:Many a good cow hath a bad calf.与“虎父无犬子”的意义正好相反,应译为:好母牛难免产劣犊。

四、灵活译“虎”

翻译是一门艺术,早在1964年,钱钟书先生就提出:翻译作品可视为一件艺术品,准确地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种文字又要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上是“化境”。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和神韵都原原本本地化到译文的境界里。在对“虎”的中英文互译中,如果要运用钱钟书先生的“化境”原理,就要把某些文化内涵也考虑进去,简单的逐字逐句的直译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善于运用多种翻译手法是必要的,否则就会闹笑话。北京奥运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北京乃至全国很多餐馆为了方便游客,都增加了英文菜名。但由于翻译不专业,个别英文菜名不仅没招揽到游客,反而把人吓跑了。常见的菜名翻译错误主要是字面的逐字直译,如把淮扬名菜“红烧狮子头”翻译成Red Lion Head(烧红了的狮子头),东北菜“老虎菜①”翻译成Tiger Dish(用老虎做的菜),这种所谓的直译法并没有为游客提供便利,反而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正确运用翻译方法和了解菜品的做法就可避免这样的笑话发生,按照北京《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中所规定的菜名翻译原则,“红烧狮子头”应译为: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Pepper;“老虎菜”为:Hot and Spicy Salad(slices hot pepper,leek pepper,leek & parsley)。

五、结语

总之,译文读者的阅读过程不但是一个接受过程,也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译者在译述原习语的内容时,若能忠实地再现外国语言的某些特点,吸收外语的表现手法,不但可以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方式,而且可以促进文化的交流,并有助于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天然屏障。

注释:

①虎:在东北方言中除了指老虎之外,还意指此人傻、缺心眼。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33.

[2]Bassnett,Susan.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

[4]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田传茂.汉英翻译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狼三则翻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归化 异化 英汉成语 动物

一、引言

动物本身的形象特征赋予成语一定的比喻意义,由于中西方人民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各自有着不尽相同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取向等,对相同的动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联想,并赋予其不同的喻义;对不同的动物会产生相同的联想和相同的喻义;对同一动物产生同样的联想和同样的喻义,那么在成语翻译过程中该如何恰当地传达出真正的含义,使译文传神达意呢?本文从归化与异化的角度分析文化因素在动物相关的英汉成语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只有合理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理论才能在翻译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时得心应手。

二、归化与异化理论

所谓归化翻译,是在翻译处理中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翻译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采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作为两种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异化寓于归化之中,归化中也包含着异化,绝对的异化和绝对的归化都是不存在的。我们应该根据翻译目的、文本类型等的不同,而对某一种翻译策略有所侧重。对于成语翻译,形象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形象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语翻译的成功与否。由于英汉不同的民族文化、地域差异使得人们在成语翻译上遇到了难题,笔者通过对具体的、与动物相关的成语的翻译指出归化与异化的使用策略。

三、对同一动物有不同认知的成语翻译――归化法

归化的翻译在理论上是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在实践上,强调通俗易懂,避免多义或歧义。习惯认为,当原文与译文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出现不能通达的情况时,“要用译语文化替代源语文化”,即把在译语中找不到对等的外语词汇改头换面,或套用译语中与之相似的现成的表达法,把它们变成读者熟悉的译语文化形象。

1.转换动物形象,表达相同寓意。

不同的思维习惯导致中西方人对动物形象的认识不完全相同,在英汉成语和谚语中自然就会出现选用不同的动物形象作喻体来表达相似的喻义的情况。例如,在中国文化中,“虎”被认为是兽中之王。虎象征着威严、勇敢、凶猛、有活力。如“龙腾虎跃”、“虎踞龙盘”、“如虎添翼”、“虎虎有生气”等。而在西方人的心目中,狮(lion)是百兽之王。在西方文化中,狮(lion)象征着权利、威严、勇猛。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转换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形象,更好地保持源语言本色,达到对等的翻译效果,也就是奈达提出的归化翻译策略。如:

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老虎头上捉虱子)

摸老虎屁股(twist the lion’s tail)

狼吞虎咽(make a lion’s meal of)

虎虎生威(as majestic as a lion)

又如:胆小如鼠(as timid as a rabbit)

水中捞月(fish in the air)

这大概是因为月亮是汉民族喜闻乐见的意象,而由于地理环境的独特性,鱼则是英美民族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再如:Love me,love my dog.

译文一:(爱屋及乌)

译文二:(爱吾及犬)

译文一运用了归化翻译,形象生动;而译文二运用了异化翻译,充分保留了原文的比喻形式,但表达粗鲁,完全失去了源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归化翻译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弥补异化翻译的缺陷,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这样的归化翻译不仅传达了文本意义,语言也很流畅,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由此可见,在缓和语言文化矛盾这一方面,归化的翻译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效避免了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的产生,使译文既通顺又易懂。

2.舍弃动物形象,表达相同寓意。

由于语言的丰富多彩,原文中有的形象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在译语中无法找到近似的对应物,若不能恰当处理,便不能被译文读者理解甚至失去原文的语用意义而造成语用失效,这时只能舍弃形象,例如:在中国,龙是中国的象征,它代表着帝王,会给人们带来好运。所以中国的家长都望子成龙,但不能直接翻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ould become a dragon”,因为在西方人眼中,龙是邪恶的象征,是毁灭一切的怪物。因此上面的翻译不合适,应翻译成“to hope that one’s son would become somebody”。又如:“Wall Street is a dog eat dog place.”这句话中有人把“dog eat dog”译成“狗咬狗”。事实上,原句中的“dog eat dog”是残酷的意思,而译文中的“狗咬狗”有相互揭短,从第三者那里得到利益的含义。所以译者可以采用归化法舍弃形象,译为“华尔街是个残酷的地方”。总之,翻译中的形象转换要做到恰如其分,译者必须要有扎实的双语文化基础。奈达说过,“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功底甚至比双语功底更重要”。

四、对同一动物有相同认知的翻译――异化法

尽管在英美文化中归化的翻译占了主导地位,但在19世纪初,异化的翻译也在德国兴起。在英汉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成语在寓意上对等,在形象上巧合,翻译时可使原文中的形象在译入语中保持不变,这样有利于吸收和引进异国的语言精华,丰富本国语言的表现力。如:sheep与绵羊;pig与猪。

人类饲养绵羊和猪以来,从这些动物身上获取羊毛和肉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羊与猪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却迥然不同,人们对羊怀有好感,对猪却心生厌恶之情。

英语成语如:

make sheep’s eye at(用充满爱意的眼神看某人)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区分好人与坏人)

sheep among wolves(羊入狼群,善良的人落入一群恶汉手中)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伪装友善的人)

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教猪吹长笛,做不可能做到的事)

make a pig of oneself(狼吞虎咽,大吃大喝)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把珍珠丢在猪面前,对方不解你的好意)

a pig of something(烦人的事,苦差事)

汉语成语如:

三羊开泰

挂羊头卖狗肉(褒羊贬狗的传统意识)

广州市也叫“羊城”或“五羊城”

猪头猪脑、猪狗不如、死猪不怕滚水烫。

又如:Crocodile tears

译文一(猫哭耗子)

译文二(鳄鱼的眼泪)――假慈悲

译文一的意象使人感到幽默滑稽。而译文二采用异化法,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比喻原貌,形象生动,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其中的隐含意义,领略别具一格的异国文化特色。狐狸(fox)、蜜蜂(bee)、鹦鹉(parrot)、狼(wolf)等动物形象在中西文化中有相同的喻意和联想。西方人和中国人都认为狐狸狡猾奸诈,蜜蜂辛勤忙碌,鹦鹉只会学舌,狼贪婪凶残。英语谚语“The bee works in the summer and eats honey all.”和汉语谚语“宁可做辛勤的蜜蜂,不要做悠闲的知了”中的蜜蜂(bee)的象征意义相同,比喻辛勤忙碌的人。因此在翻译此类成语的时候就应该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既保留源语言中的动物形象,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如: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勤劳)。这些形象是不同文化相互引进的产物,也是文化融合的体现。

五、结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不同,对各种动物会有相似或相异的情感和联想,因此在翻译与动物相关的成语时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文字层面的翻译,而是文化层面的翻译。其次,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一方面,译者应充分考虑源语和目的语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具体的语境,采取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准则,最大限度地传达源成语中动物形象所蕴含的喻意。另一方面,译者也要合理地使用归化翻译来弥补异化翻译的缺陷,尽量做到文化的对等交流,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汉英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2]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3]董晓晶.dog在英汉成语中的想象比较[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4]韩庆果.英汉互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J].外语研究,2003,81,(5):39-42.

狼三则翻译范文第5篇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一直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文言教学成为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从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来看,文言文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体现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对于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大多数人一致认为诵读培养语感很重要。笔者认为文言需多读固然重要,教学方法同样很重要。学习任何一种新的语言,因为我们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通过读培养语感是必要的。然而目前学生对于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高,更别提愿意去读了。再者,学生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望而生畏。

对于初中生来说,我们语文教师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文言文学得轻松,如何更快地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笔者同样认为,与其苦口婆心地逐篇疏通串讲,还不如适当地对文言文一些常见语言表达习惯作一些归纳,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授人以渔”。本文试就文言文中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作一个考察,力求找出一些语言表达上的规律,期待能为中学文言知识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做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除外),而古汉语中,名词用作状语是常见现象,也有认为是词类活用现象。本文打算对格式为“名词(主语)+名词(状语)+谓语动词”中的状语名词同谓语动词存在多种语义修饰关系做一个较全面探究。尽可能从教材例句中归纳并结合课外例句补充。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特征,可用现代汉语“像……似的(那样)”结构来翻译

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聊斋志异狼》)。

翻译: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坐在(屠户)的前面。

②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翻译:小猪像人似的站立着啼叫。

③嫂/蛇行匍伏(《战国策秦策》)。

翻译:嫂像蛇爬行似的前行。

④天下/云会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翻译:天下人民像云似的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响应号召,背着粮食像影子似的跟随着。

⑤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翻译:溪水两岸的形式像狗的牙齿似的参差交错。

⑥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翻译:(他们)像狐狸鸣叫似的大喊:“楚国要兴盛,陈胜要称王”。

⑦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同上)。

翻译: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溪水)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以上例句中加点名词在句中均充当状语,都可以用现代汉语“像……似的”结构来对应翻译。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懂得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还可以通过给句子划分句法停顿来帮助理解。比如以上例句我们应该在主语名词后划停顿,状语名词修饰谓语中心词,句①的主语在文中只能理解为一只狼,所以“其一”后要停顿,“犬”是名词作状语用来修饰狼的动作的。有时候,句子主语承前省略,初学者容易把充当状语的名词误认为主语,以致会感到语意不通,如句⑥⑦。其实,这些例句中作状语的名词的作用是用比拟的手法来形象地描绘主语的某一动作或行为。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寓意某一身份,某一资格,可用现代汉语“当作……来(对待)”来翻译

如:

①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孟子万章下》)。

翻译:今天才知道君王是把我当作狗马一样养着。

②彼秦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

翻译:秦国把他的人民当作俘虏一样来使用。

③高后儿子畜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翻译:高太后把他当作儿子一样来养着。

④两人交欢而兄事禹(《史记酷吏列传》)。

翻译:两个人结交朋友并像对待兄长一样来对待大禹。

⑤民母之子皆奴畜之(《汉书卫青传》)。

翻译:嫡母的儿子们都把他当做奴仆看待。

⑥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史记刺客列传》)

翻译:范中行人都以普通人的待遇来对待我,我所以也用普通人的待遇来回报他们。

这类状语名词是从主语表示的人的态度方面来修饰某种动作或行为的。与其他例句不同的是,句①中的“君之犬马畜伋”是缺乏独立性的句子形式,也符合“名词(主语)+名词(状语)+谓语动词”格式,整体充当句子的宾语成分。在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中,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定的文言句式表达,教师归纳出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格式显得很有必要。当然,想要真正读懂文言文,光掌握一些常见的句式表达还不够,由于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和复杂性,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文言的一些较特殊的语言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在具体的教学中对学生做适当的补充。

三、表示行为动作所凭借的工具,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

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②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每韵为一格,木格贮之(《活板》)。

③篛篷覆之/石青糁之(《核舟记》)。

④妇手拍儿声(《口技》)。

⑤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⑥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

在文言文中,名词作状语单独修饰谓语动词的现象虽然比较常见,初学者可能以为这是介词“以”的省略。但也有用介词引出的情况,构成介宾结构充当状语。如:

⑦以戈逐子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⑧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⑨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见,而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

在现代汉语中,表工具性的状语一般是由“介词+名词”构成,用来修饰谓语动词并位于其前面。由于历史原因,文言文到现代汉语在语言表达习惯上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进行一个比较分析,找出古今语言上的异同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文言文的一些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和自信。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或进展

如:

①于是项伯复夜去(《鸿门宴》)。

②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促织》)/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

③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论语》)/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

④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芙蕖》)/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陈情表》)/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孔雀东南飞》)。

句①中的“夜”,是表“时段”的,这一种跟现代汉语一样。句②③中的“岁”“日”,是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相当于现代汉语“每年”“每天”或“年年”“天天”(古汉语,“年”的意思,常用“岁”表示。)句④中的“日”,是表示某种情况在逐渐发展变化,相当于现代汉语“一天天”、“一天一天”,有“逐渐”“渐渐”的意思。

五、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一般可用“在/从……(地方)”来翻译

如: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翻译: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什么依靠似的。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凭秦王那样的威风,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

③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经·系辞下传》)。

翻译:上古时代,人们在山洞里居住,在野外生活。

④乃病免家居(《史记·陆贾列传》)。

翻译:于是推病离职,在家里闲住。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

翻译:(狼)打算从隧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六、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东”“向南”“向西”“向北”

如: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辨斗》)。

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捧)璧而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同上)。

以上笔者讨论的是文言文中谓语动词前名词作状语的情况,这也是古汉语中使用较频繁的一种语言现象。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但某些由古汉语发展而来的双音词或固定词组里,往往还保留着这种用法。如:

表示方式、特征的,如“蜂拥”“龟缩”“狼吞虎咽”“星罗棋布”“冰清玉洁”等。

表示对待方式的,如“珍藏”“奴役”“臣服”“敌视”等。

表示所用工具的,如“炮击”“枪击”“拳打脚踢”“车载斗量”等。

表示时间、进展的,如“日进斗金”“日积月累”“日新月异”等。

表示处所的,如“郊游”“家访”“道听途说”“风餐露宿”等。

表示趋向范围的,如“前进”“后退”“东倒西歪”“南征北战”“上蹿下跳”等。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能会有许多要说的。但为了提高中学生阅读文言的能力,我们老师切实要做的也许更是值得要想的。古汉语发展到现在,与现代汉语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内在又有一脉相承的东西。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了解的,并且能在教学中适当的传授给学生。要解决目前文言文教学中的困难,需要师生们一起努力,改革现在的教学方法,加深对文言表达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从而学好中国博大精深的古文。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王忠文.文言特殊句式例析[J].中学教与学,2000,(11).

[4]韩起银.由熟语看文言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J].语文教学通讯,2006,(9).

相关期刊更多

临床皮肤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凉山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

安徽文学论文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