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城的传说

长城的传说

长城的传说范文第1篇

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遗产——长城。我是你们的导游孔睿滔,大家叫我什么都可以。我非常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接下来让我们游览长城吧!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跟我走吧,大家看,城墙上有成排的垛子和眺望口,供眺望和射击用。既能攻击又能防御,真是一举两得。

再看看四周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大家知道这么重的条石是怎么运来的吗?不知道吧?其实,这还有一个传说呢!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要成千上万块这样的条石,工匠们将条石凿好后,却发现人抬不起、车拉不动。冬天就要到来了,条石还没运出一块。没有工钱是小,可脑袋就难保了。这时,天上出现一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冬季到来,工匠们往路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条石放在上面运输,不但没有延长工期,还节省了不少时间。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接下来的时间让大家自由参观,不要乱涂、乱写、乱画,要将果皮丢入垃圾桶。祝大家玩得开心,玩得愉快!

长城的传说范文第2篇

民间流传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广泛流传,可谓家喻户晓。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崩长城的故事,反映了秦代徭役对百姓所带来的深重痛苦。也有的认为该故事出自战国时期。

【有关遗迹】

据说庙东南4公里处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便是孟姜女的坟与碑,而庙后巨石上的小坑,为孟姜女望夫所踏足迹。所以石上刻有“望夫石”3个大字。庙内殿门两侧还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朝”、“长”两字按汉字不同读音才能读出有几种不同的意义。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其夫范喜良(卫辉人)被魏王征召修筑长城(今卫辉与辉县交界的战国长城)劳累而死,埋于长城之下。孟姜女寻夫哭至卫辉池山段长城,感动天地,哭塌长城,露出丈夫尸骨。至今在卫辉池山乡歪脑村一带还流传其故事,山上能见到孟姜女哭塌长城的泪滴石。新乡市区有孟姜女河,孟姜女路,孟姜女桥等名称。

长城的传说范文第3篇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其“哭城”的源头来自《左传》齐国将军杞梁战死的故事:春秋初期齐庄公时代(前550),齐国人杞梁在攻莒(今山东莒县)战役中阵亡。杞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无依无靠,扑在杞梁的尸体上,在城下痛苦,哭了七天七夜,城墙也崩塌了。这大概就是“孟姜女哭长城”的原始资料了。其后,西汉刘向在《说苑》、《烈女传》中又增加了杞梁的妻子连哭“十日”以后,“赴淄水而死”的细节。晋人崔豹的《古今注》一书记载,内容与《左传》大体相似。但上述各书中指明杞梁姓范,更没有出现过“孟姜女”的名字。直至敦煌石窟发现唐朝曲子词,才见到最早记载孟姜女送寒衣赴长城,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增添了“送寒衣”的情节。

唐末《杞梁妻》一诗,说杞梁妻子为秦国人,她去长城哭吊丈夫,“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到了宋代,被广泛流传的杞梁开始有了姓,不过说法不一,有说姓范,又说姓万,有说叫杞郎的,还有说叫喜良的。南宋郑樵曰:“杞梁之妻,与经传所言者,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通志・乐略》)看来孟姜女哭长城是由杞梁妻哭城演变而来的,而故事的最后形成时间大致是北宋年间。

宋代以后,孟姜女的故事被编成评词话本,谱成歌曲杂弹,“孟姜女庙”里四时香火不断,前来立碑献匾、拜庙赋诗的上自皇帝,下至仕宦,孟姜女随之成为“贞烈女神”,被列入“二十四孝”中的二十一孝,神化成“七仙女下凡”。明代中叶,各地盛行为孟姜女立庙之风。

齐国人杞梁在战役中阵亡,杞梁妻哭夫在情在理。那时秦始皇还没有出生,事发地点离秦国也相距一千多公里,却不知怎么栽到了秦始皇的头上。

西汉刘向在《说苑》中增加了“杞梁妻哭倒齐国城墙”的说法,这时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又过了200年,故事应该与秦始皇是不沾边的。

又过了大约800年,到了唐朝末年,诗僧贯休题为《杞梁妻》的一首诗,把这早于秦始皇300年,发生在齐国的故事,硬生生地嫁接到秦始皇的头上,嫁接到长城上。这里战死的将军变成了筑长城的民工,哭倒的城墙变成了秦始皇的万里长城,官宦之家的贵夫人变成了无依无靠的孤苦民女。

之后又经过了几百年的演绎,杞梁妻才变成了孟姜女。

长城的传说范文第4篇

自战国七雄肇其端倪,秦汉两代继之,先后都有所设施。就是在南北朝时期,北魏虽一再南征,企图夷灭江左王朝,可是也不能不在其北疆建筑新的长城。这样的设施自北魏历北周、北齐而至于隋代。秦汉时期的长城,建筑在今甘肃、宁夏、内蒙古、河北、辽宁诸省区,秦长城更远到今朝鲜北部。南北朝时期和隋时的长城,差为较近,分布于今陕西、山西、河北和宁夏、内蒙古诸省区。

再后到金时,也曾在其北部修筑了作用略同于长城的界壕。分布在黑龙江和内蒙古请省区。现在坊间所刊印的地图中所绘的长城,则为明代所修筑的。一般说来,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经历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各省市区。其实蜿蜒于辽宁省内的边墙,也应该是当时长城的组成部分,不应舍而不论。

这里所说的只是对于长城的建筑略作回顾。这是说长城的建筑,上自春秋,下迄明代,一些王朝或政权都陆续有所致力,涉及到现在北京、河北等11个省市区。西起甘肃,东迄辽宁,北起内蒙古,南至河南,范围十分广大。现在有人持坊间刊印的地图,以所标绘的明长城就是我国唯一的长城,并谓我国历来都以这条长城为边界。这是有意歪曲历史事实的谰言,是难于取信于世人的。

长城的建筑是有关军事的设施,用以弥补地理形势的不足,防御外来的攻击,保卫疆土的安全,特别是都城及其所在地区的安全。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政权先后不一,其中曾经建筑过长城的王朝政权,其都城所在以关中最居多数,计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和统一六国后的秦王朝,还有西汉和北周,最后则是隋朝2。因而在其附近及有关的地区先后建立起长城,有些王朝政权的都城虽不在关中,为了保卫它的疆土和都城,也在这里有关地区建筑起了长城。战国时期的魏、赵两国和后来的北魏、金源、明朝就都是如此3。

这里所说的关中附近及其有关的地区,概括起来说,就是现在西北地区内的相当广大部分。西起甘肃省的西端,东至陕西省的黄河岸边,南起秦岭,而北抵阴山之北。为了方便起见,仍以西北地区相称。

长城的建筑是有关军事的设施,这里进而论述它的历史军事地理,以求正于方家。由于一些长城所经过的地方,说者容或有不尽相同处。兹篇就先论述诸长城的布局,确定诸长城的所在地,然后进而论述其历史军事地理。

壹 西北地区诸长城的布局

一 起伏于重泉附近洛河两岸的秦国“堑洛”长城

西北地区建筑最早的长城,当推秦国“堑洛”的长城。其时在秦简公七年4,亦即公元前408年,也是在《春秋》绝笔后的72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403年)的前5年。

这条见于《史记》记载的长城,文字十分简略,不过《史记》在记载“堑洛”之后,接着就说“城重泉”。重泉城的故址在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南,东距洛河仅3里,则所谓“堑洛”当在这条洛河的近旁。为什么称为“堑洛”?有的人就字义作了解释,说是铲削洛河岸边的山崖。但这并不等于说就没有在洛河岸旁另外建筑过城墙。近年不佞在蒲城县东洛河右岸发现一段长城遗迹,其长虽仅有324米,遗址中的残砖瓦已足以证明这是秦国的旧建筑5。这条长城遗迹隔着洛河,对面就是大荔县的长城村。长城村不仅以长城为名,其地就有一条长城。这条长城为魏西长城。这里的魏西长城其实就是由秦堑烙长城改筑的6。

这条秦长城既以“堑洛”为名,自与洛河密切相关。洛河源远流长,秦国“堑洛”不会和洛河一样的长远。春秋战国之际,秦晋以至于秦魏在河西屡有争执,所争者虽有数处,但大致不出于今蒲城、白水、澄城、大荔诸县间,则“堑洛”的长城,亦当在这几县间的洛河附近。

二 “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的魏国西长城

继秦国“堑洛”的长城而起的,当为魏国所建筑的长城。魏国有两条长城,其东长城在今河南省旧原武和旧阳武(今合并为原阳县)以及郑州诸市县间。其西长城则在今陕西省境内。《史记》所说的“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7和“(魏)筑长城,塞固阳”8,就是魏国的西长城。

这条魏西长城的起迄所在及其经过的地方,历来就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其症结所在出就来自《史记》这两条记载。具体说来,是因为对上郡和固阳两地的解释有所不同。战国时期秦国曾建置过上郡,秦统一后,仍因用故名,迄至两汉,皆未尝有所改易。这个上郡的治所在今陕西省榆林县南。汉时有稒阳县,其遗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附近,今其地仍设有固阳县。有的人就以为设在今榆林县南的秦上郡和设在今固阳县的稒阳县,为《史记》所说的和魏国西长城有关的上郡和固阳。这样魏国的西长城,在自郑滨洛之后,一直向北伸迁。经过现在的榆林县,达到现在的固阳县。魏国只是战国七雄中的一国,它的疆域是有限的,现在的榆林县和固阳县当时为赵国的土地,魏国怎能把它自己的长城建筑到赵国的土地去?《史记》所说的稒阳应即现在的陕西省合阳县9。魏国当时也置有上郡。魏国的上郡就在河西,不能远至今陕北,其治所也不能远在今榆林县10。

《史记·匈奴传》说:“魏有河西、上郡,以与戎界边”。既与戎界边,可能为了有所防御而建筑长城。其实不然。《匈奴传》所说的应为战国初年事。至迟是在秦昭襄王、赵武灵王和燕国相继筑长城以距匈奴之前。因为《匈奴传》下面接着说:“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这三国自应是秦、赵、燕,与魏国无涉。

为了说明魏“与戎界边”为战国初年事,不妨略一回顾秦魏两国所谓河西以北地区的往事。春秋时,秦国土地东北只到彭衙11。彭衙在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在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为梁国12,就是后来的少梁。少梁先属秦13,后为晋国所取去14。彭衙和少梁之北,乃是白狄的居地。及三冢分晋,魏国得河西地,文侯因之设上郡15。《史记·匈奴传》所谓“与戎界边”,当指此而言。

战国初期,秦、魏、赵都向白狄居地发展,秦、赵两国开拓所得似较魏国为多。《战国策》载苏秦说齐闵王时曾经提到:“昔者,魏王拥土千里,带甲三十六万,其强而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16。所说的魏王自然指的是惠王。魏王谋秦要西围定阳(今陕西省宜川县西北),而西围周定阳又在拨邯郸之后,则此时定阳已是赵国的土地,惠王取道定阳以谋秦,正是企图由定阳西南行,可以通过今黄龙山和子午岭之间洛河河谷的道路,向南进攻咸阳。

定阳既已为赵国的土地,为什么魏国攻秦反来要取道于赵国的境内?因为定阳以南就是今黄龙山区。山路崎岖难行,迄今犹未有较为易行的大道。当时舍定阳之外,殆别无他途。其后秦魏两国战于雕阴17。雕阴在今陕西省富县北,位于定阳之西。魏国出兵之途当仍取道于定阳。雕阴隔在定阳之西,属秦属赵不可具知,显然不是属于魏国,雕阴之战魏国是进攻者。至少雕阴之南已是秦国的疆土。秦国的上郡塞就筑在上郡之南。雕阴之战时,魏国的霸权已告衰落。魏惠王当不复作由此进攻咸阳的设想。然而仍攻秦国于雕阴,可能是借此以减弱秦国对于其西长城的压力。就是这样的行动也足以证明雕阴之南已为秦国的疆土。因此可以肯定说,当魏惠王筑西长城时,魏国早已不“与戎界边”了。

魏国在河西的疆土既已如此,则其上郡就不能超越此地,而设置于其北各处。始说魏国上郡所在的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史记》卷五《秦本纪》:“惠文君十年,魏纳上郡十五县”。《正义》:“今鄜、绥州也”。唐鄜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富县,绥州治所在今陕西省绥德县。上面所说的雕阴就在唐鄜州北。如上所说,雕阴之战时,其地已非魏国疆土。自和魏国的上郡无关,张守节在这里举出绥州,当因《括地志》之说而致误。因为《史记》卷四四《魏世家》的《正义》就说过:“云:‘上郡故城在绥州上郡上县东南五十里,秦魏之上郡地也’”。这是以唐上郡为秦魏上郡,秦上郡治所在肤施,见于《水经·河水注》,魏王泰不应以唐上郡为秦上郡,更不应以秦上郡为魏上郡。张守节于此还加了按语:“丹、鄜、延、绥等州,北至固阳,并上郡地”。唐丹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宜川县,延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延安市。如上所说,战国时赵国疆土已达到定阳。定阳就在唐丹州境内,何能以赵国的疆土作为魏国上郡的辖地。唐延州于战国时尚未见诸文献记载,张守节以之为魏国上郡地,可能是出自杜撰。张守节以魏上郡北至固阳。这是以汉稒阳县说战国时的地理。汉稒阳县于战国时为赵国的疆土,乃赵武灵王战胜林胡、楼烦所得的新地,魏惠王无由攘夺赵地,据为已有。张守节于此还接着说:“魏筑长城界秦,自华州郑县已北,滨洛至庆州洛源县白於山。即东北至胜州固阳县,东至西河上郡之地,尽入于秦”。唐庆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县,其洛源县在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胜州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由唐洛源县至胜州确实有一条长城,乃是秦昭襄王所筑的长城。与魏西长城并无任何联系。张守节在此不仅张冠李戴,而且画蛇添足,于胜州之下添了一个固阳县。洛源县白於山确是洛河发源地。魏西长城也确是滨洛建筑的。滨洛并不是一定要筑到洛河的源头。当时固然是不可能,就以常理来说,也无这样的道理。这就未免是胶柱鼓瑟了。近日杨宽先生撰《战国史》,于其《战国郡表》,谓魏上郡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省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延安一带”。未说明其史料的出处,可能就是据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而又更为具体。其实都应该是羌无故实的说法。

清末杨守敬绘制《战国疆域图》,于魏西长城的起迄,犹笃信张守节之说,其北直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固阳县。杨宽先生《战国史》篇首所附的《战国前期中原地区形势图》亦绘有魏西长城,其北端所至大约是在雕阴之北。其他各家所绘制的有关于图中也各有其标志,不尽相同。而其与史实不合,竟相仿佛。

其实这条魏西长城的遗迹还有不少段落存于地面,只要到当地考察一下,是很容易看到的。它南起今秦岭北麓的华阴县,北行至于渭河之滨,再转入洛河下游,溯洛河而上,经今大荔、澄城、合阳诸县境,进入今韩城县境,而止于芝川镇的东西两原上,芝川镇之北就是魏国的少梁。芝川镇的东西两原到现在都还称为少梁原。在西少梁原上,魏西长城有内外两条。就是在西少梁原之西。魏西长城还向北有所伸延,逸出今韩城县境外。这应是使长城能够更多地发挥出防御的作用。后来明长城也有类似的设施,并不是魏西长城特有的现象18。转贴于

三 秦国的上郡塞及其斜亘于陇西、北地、上郡三郡之北的长城

在魏国建筑它的西长城之后,秦国还不断建筑新的长城。当然这不是接着“堑洛”的长城来建筑的。其中较早的一条建筑于秦惠文王后元年(公元前324年)。当时称为上郡塞,秦国上郡的治所,如前所说,是在今榆林县南。其实今榆林县南的上郡治所是后来秦昭襄王三年(公元前304年)才迁徙的19。那里本来是赵 国的土地20。在这时以前,秦国的上郡还不能达到那里。当时秦国上郡治所在什么地方,直到现在还不清楚。西汉时,上郡的南界一直到今陕西省富县、洛川以南,当是沿袭秦时的旧规。东晋十六国时期,符坚的前秦曾经设置过长城郡和长城县,郡和县都设在长城原上21。”长城原今为晋浩原,在今富县和洛川两县间的洛河西侧、今富县和洛川两县间的洛河西侧。原以长城为名,当是原上本来建筑过长城。现在原上虽已无长城遗迹,但在长城原北,今富县城南监军台村就发现了长城的遗迹。长城原上有关长城的记载,监军台村长城的遗迹,都应该是秦时的上郡塞。如果要推究当时秦国上郡的治所。就当求之于上郡塞之南。这里位于今黄龙山和子午岭之间,是历来南北大道必须经过的地方,在这里建筑长城就能控制住这条道路22。有人说,这里的长城乃是魏西长城的一段。这里距魏国的西河已远,魏国西长城如可能够伸延到秦国的疆域?

战国时期,秦国最后建筑的一条长城,是在秦昭襄王时(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这条长城建筑在陇西、北地、上郡三郡的北边23。陇西郡在今甘肃省中部,北地郡在今甘肃省东北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东南部,上郡则在今陕西省的北部,其东北还稍稍伸入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东南部。和上面所说的几条长城相比较,秦昭襄王时建筑的长城应该说是最长了。有关这条长城经行的文献记载是相当多的,现在有些地方还以长城来命名,长城岭、长城梁之类的名称都能显示出当地曾经建筑过长城。不仅如此,有些段落遗迹仍然巍然伫立在原野和山间,甘肃省的临洮和渭源等县,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的遗迹就是最确实的证据。这条长城由今甘肃省岷县(当时称为临洮)。经今甘肃省临洮、渭源等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固原县,再经甘肃省镇原、环县,陕西省吴旗、志丹、安塞、绥德等县,而止于上郡治所肤施县附近今无定河的西侧。另有一支,由今安塞县北的横山山脉上分出,经今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等县,而止于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的黄河岸边24。(附图二秦昭襄王时长城图)

四 “由代并阴山下至于高阙”的赵国北长城

战国时期,称雄的诸侯都在建筑长城,这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秦国于各国中位于西北,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地区,这是不必说的。前面说到魏国的西长城。魏国的疆土主要在中原,其西疆稍稍渡过黄河,它就在河西建筑它的西长城。和魏国相仿的是赵国。赵国的疆土分布于太行山东西。后来武灵王掠取胡人的土地,西北至于阴山之下,因而就筑起由代并阴山下,至于高阙的长城25”。高阙在阴山的近西端处,郦道元在所撰的《水经·河水注》中曾盛加称道,说是“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其具体所在,或谓是石兰计山口26,或谓是两狼山口27,不佞昔年在陕坝(今杭锦后旗)时,远望其北方偏西处的阴山上双阙高起,宛如郦道元之所称道,惜当时未能一亲履其地,作详细的考察。阴山以南,由乌拉山向东也有一条长城,断断续续尚可略见遗迹28,曲折东行,经过今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29,这两条长城在今呼和浩特市北郊豪沁营乡坡根底村东北相会合,再向东去。这都应是赵武灵王时的建筑。

近来有人认为这两条长城中的南侧一条,即由乌拉山西端东行的,为赵武灵王时所筑的长城,其北侧的一条为秦始皇时所筑的长城。其所执的理由有如下的几条。其一是南侧一条长城是土筑的,北侧一条是石筑的。就是说赵秦两国所筑的长城,取材各有所不同。按一般通例来说,建筑长城应是随地取材,有土用土,有石用石,未见具体规定。秦昭襄王所筑的长城,在今准格尔旗的段落即完全土筑,就是一例。风吹雨淋,土筑易毁。这北侧一条长城,虽多用石筑,其间也有断续不接处,安知不是土筑,年久无迹可寻。其二是赵武灵王筑长城时,于其西端设九原县。九原县设在今包头市西。作为县治,所辖不能过远,其西只能到乌拉山西端的西山咀附近,不能远至今五原、临河诸县。赵国的九原是县是郡还应再作斟酌。以之为县,并以其西县界乃在今西山咀附近,何所依据?未闻确证。赵武灵王于其北边所设的诸郡中,有的人依《史记·匈奴传》所说,不数九原郡。《匈奴传》诚然说过赵置云中、雁门、代郡,然《赵世家》却曾一再以云中、九原并言,则九原应具有与云中同样的地位,不能以之为普通的县邑。

关于这一点,不佞别撰有《论秦九原郡始置的年代》一文30。这里就不再赘陈。就是以之为县,也不宜以现在的县界来说那时的县界。战国时各国设县皆不甚多,县的辖境往往甚为广大,不是现在的县所可比拟的31。今五原、临河诸县于战国秦汉时期已为肥沃的地区,农牧兼宜,赵武灵王向西北扩展土地,如何能以之诿诸度外?长城的建筑自是为了防御匈奴的骚扰。如果赵武灵王当时未曾取得今五原、临河诸市县的土地,而其地尚在匈奴手中,所筑的长城为什么只到乌拉山的西端,尚留下乌拉山和黄河之间的大片空地,供匈奴作为循乌拉山南向东进攻的途径?其三,有的人还说,这南侧的一条长城,是筑于乌拉山和大青山的南麓,和司马迁所说的筑长城并阴山之下的话语相符合,其实北侧的一条长城并非都是筑于阴山之上。《水经·河水注》就曾经有这样的记载:“赵武灵王既袭胡服,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山下有长城”。可见北侧这条长城,也并非都筑在山上。甚至还有人说,《水经·河水注》有关高阙的一段叙述,乃是郦道元征引其他学人的著作,因为郦道元未曾去到当地,不能亲自有所了解。这样的说法未免厚诬先哲。北魏当时曾经更改北边六镇为州。郦道元就是执行实现这样计划大使。这项工作虽因其他变化而未曾完全作到,郦道元固曾亲至沃野镇。沃野镇就在阴山之下,距高阙并非很远。这在《魏书·郦道元传》中有过明确的记载,是用不着多作说明的32。 五 秦始皇所筑的长城及其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的段落

战国之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就是这个统一的王朝,还要建筑长城。秦始皇建筑长城在他的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所筑的长城起自临洮(今甘肃省岷县)至于辽东(治所未见记载,汉时治所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延袤万里33。这样的长度远远超过秦昭襄王时所筑的长城,更为战国时诸国中的长城所不及。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当时所筑的长城,其中有一段落是“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这一段落所经过的地方,自来多所议论,纷坛莫定。秦始皇时的长城,始自临洮。秦昭襄王时的长城,也可追溯到临洮。这里所说的临洮,和现在的临洮县并非一地。昭襄王时的长城循洮河而下,经过现在的临洮县,东南折伸延到今渭源县,再趋向东北。秦始皇时的长城当由今临洮县接着向北筑去,直至黄河岸边。五十年前,兰州城西小西湖畔尚有一道土墙,据说是秦始皇时长城的遗迹,其北城墙的一段上,犹大书有“万里长城遗迹”诸字。今土城及城墙已圮毁,无由核实。

榆中所在,自来说者亦多所不同。《史记·索隐》引徐广说谓在金城。今兰州市亦曾为汉金城郡辖地,故所说如此。当时以榆中为名之地很多,并非只有一处。秦末陈余遗章邯书说:“蒙恬为秦将,北逐戎人,开榆中地数千里”34。蒙恬所开之地乃在秦昭襄王时长城之北,则所谓榆中之地实至为广泛,至于说到秦始皇时长城所经过的榆中,则应有具体的所在。

如果秦始皇的长城由今临洮县直北筑去,固可达到今兰州市北黄河之滨,如果由临洮县循洮河而下,洮河入黄河处也近在今兰州市西。两者之间虽尚有一定的距离,其达到黄河岸边处却并非很远35。这里也在蒙恬所开拓的土地之内,有可能得到榆中的称谓。

《秦始皇本纪》说了“自榆中并河以东”之后,还加上一句“城河上为塞”。如何“城河上为塞”?说者谓可能是沿着黄河建筑长城,也可能像秦国堑洛长城那样,铲的削黄河岸边,使敌骑不能飞渡。说法虽不尽相同,总是离不开黄河的。就是不佞以前也有如此想法。沿着黄河是可以建筑长城的,但这里的黄河岸边迄未能发现与长城有关的事物,也未能见到有关的文献记载。这样的说法就难得实指。这里的黄河两岸固然有若干陡峻地方可以铲削,但两岸都是平原处却也不少。岸上若无陡峻崖壁,如何都能铲削?看来这样的说法也只能是一个想当然的道理。

其实这条长城的所在也并不是就没有蛛丝马迹可以探索的。

秦始皇以后,汉武帝在这里还曾继续兴工。其时是在取得匈奴右地(即后来的河西四郡土地)之后,开始经营西域之际。当时所建筑的长城是从令居开始的,由这里向西一直筑敦煌郡(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36。令居,汉时县名,其故治在今甘肃省永登县西北,濒于乌亭逆水(今庄浪河)。《汉书·地理志》说:“金城郡允吾,乌亭逆水出参街谷,东至枝阳入湟。浩亹,浩亹水出西塞外,东至允吾入湟水。令居,涧水出西北塞外,至县西南入郑伯津。”允吾,在今甘肃永登县东南,令居则在永登县北,皆濒于今庄浪河。浩亹在今永登县西南大通河东岸。今大通河就是汉时浩亹水。今庄浪河和大通河之间别无其他较大的河流,可以和所说的乌亭逆水相当。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凉州刺史部》图,以乌亭逆水即是涧水,今为庄浪河。其说诚是,今从之。乌亭逆水出参街谷。参街谷当在今乌鞘岭下,因今庄浪河就是发源于乌鞘岭下。《汉书·地理志》谓涧水出西北塞外。今乌鞘岭南北于汉时为武威郡地,如何称之为塞外?其实《汉书·地理志》以内地称塞外并非仅此涧水所出的一处。北地郡浑怀都尉治塞外浑怀障,上郡匈归都尉治塞外匈归障,西河郡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埤是。汉朝的都尉的治所如何能在塞外?其实这所谓塞外,乃是指秦昭襄王所修的长城之外,因而犹称为塞外。这在拙著《新秦中考》已经论及。此文刊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1辑。涧水所出的塞外,也应指秦始皇所修的长城之外而言,可见秦始皇所修筑的长城,是经过涧水,亦即乌亭逆水的近旁,不包括其源头所在,故《汉书·地理志》亦因之称涧水出西北塞外,以从其朔也。今庄浪河发源于天祝藏族自治县西乌鞘岭下,参街谷当在其地。乌鞘岭高耸一方,当为未取得河西四郡以前,汉与匈奴的分界处。为什么在当时建筑新的长城要从令居开始?这分明是令居以东原来就有过长城,汉时接着原来的长城继续向前伸延。所谓原来的长城就是秦始皇时所建筑的长城。应该指出,秦亡汉兴,旧日遗规,汉朝仍多所遵循。不仅秦始皇时的长城曾经得到充分的利用维护,就是秦昭襄王时所筑的长城,在汉初也依然发挥其固有的作用。秦末乱离。匈奴乘间“悉收复秦所使蒙恬所夺匈奴地者,与汉关故河南塞,至朝那、肤施”37。所谓故河南塞,就是秦昭襄王时所筑的长城。如果当时没有这条旧长城,匈奴对于长安的威胁就会更为严重,所以当时对于这条长城也是尽力维护。对于旧长城尚且如此,继续建筑的新长城也应在秦始皇时的长城已有的基础上向前伸延。

现在令居以东的长城已经被发现。它是由今庄浪河入黄河处的河口东北的黄河北岸起,由庄浪河东明长城之东向西北伸延,斜贯于今永登县境。遗迹的一些段落显露地面,可以复案38。今永登县北为天祝藏族自治县和古浪县,同样有遗迹可寻39。这段遗迹初发现时,被当作汉长城的遗迹。令居以西的长城是汉武帝时始修建的。汉武帝以前未闻在此修长城事。其实在匈奴昆邪正降汉前,这里尚是匈奴休屠王地,汉人何能在此修筑长城?这段长城为秦始皇时所修筑,应了无疑义。

令居既在今乌鞘岭下,距离黄河已经相当远了。则所谓“城上为塞”,就不能以之作黄河岸旁来解释。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之西,及其南端的黄河之北为腾格里沙漠。沙漠之中是难于有若何较大规模的建筑的。可是在现在的腾格里沙漠中却发现了东汉时的石刻文字。石刻内容是记述南匈奴配合汉军,攻打北匈奴的历史事件。字体为隶书,当不是出于南匈奴之手。发现石刻文字的所在为通音湖乌拉,位于腾格里额里斯东北,而腾格里额里斯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西北。中卫县西且有东汉时的墓葬。这些地方现在都已被沙漠所覆盖。东汉时能有石刻文字和墓葬,足征当时这里还没有流沙。流沙移徙并因之扩大其范围,自非暂短的时间内所能完全实现。通音湖乌拉以南的沙漠,其覆盖期当在东汉以后。通音湖乌拉石刻文字的具体年代虽未能考知。其时上距秦始皇建筑长城之时,至少也应在两百年以上。则秦始皇时的沙漠,就更在通音湖乌拉以北。通音棚乌拉乃在今乌鞘岭的东北。秦始皇时建筑在这里的长城,由汉时的令居县东北行,经过通音湖乌拉以北,应该说不是不可能的40。

今腾格里沙漠的东北,还有一片相当广大的沙漠,称为乌兰布和沙漠,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北端石咀山市蔓延至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北。更北达到杭锦后旗乌加河的西侧。这里的沙漠是由西向东蔓延的。西汉时在今磴口县及其西北曾经设置过临戎、三封、窳浑三个县。临戎县设在今磴口县的北面,三封县设在今磴口县西的麻弥图庙土城,窳浑县设在今磴口县西北保尔浩特土城。窳浑县西北还有一座鸡鹿塞,为阴山山脉西端可以南北通行的山口,其遗址就是今哈隆格乃山谷南口的石城。鸡鹿塞在高阙之西,相距并非很远,现在还残留有若干烽火台41。秦汉时期,这里不仅有烽火台,还是有长城的42。

和鸡鹿塞相仿佛的,还有一个眩雷塞43,眩雷塞在三封、窳浑诸县之南,也是在现在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咀山市之西。西汉未曾在这里设置过县邑,却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屯田所在44。眩雷塞既以塞为名,应该也和鸡鹿塞一样,乃是当时长城经过的地方。三封、窳浑诸县和眩雷塞的设置,都可说明乌兰布和沙漠尚未蔓延到当地。由乌兰布和沙漠在这里扩展的速度和腾格里沙漠在通音湖乌拉以南扩展的速度来推论,当时贺兰山西麓和腾格里沙漠的距离应该较现在为更远。当时这里的腾格里沙漠很远在今阿拉善左旗治所的更西面。有这样多的尚非沙漠的地区,是可以建筑长城的。秦汉时期为了防边,反而把这些可以从事农耕的地区诿弃于敌对的方面,是不可以想象的。根据这样的论据,秦始皇时在这里建筑的长城,应是由今乌鞘岭下,也即是汉时的令居县东北行,由贺兰山西再向北行去,经过汉时的眩雷塞,又经过汉时三封、窳浑两县之西,达到汉时的鸡鹿塞,和阴山之上的长城接连在一起45。(附图四秦始皇时长城图)

六 西汉对于秦始皇长城的修整及其始筑令居以西的长城

秦亡汉兴,王朝有所更替,长城却仍然有其作用。西汉时对于秦始皇时的长城,还是尽量加以维护和修整。秦始皇时的长城由临洮一直伸延到辽东。其东半部分变动的地方可能不是很少的,西半部分,也就是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较大的变动却并不很多。

如果说有所变动,那只是两处。秦始皇时的长城,西端起自临洮,因为那时的疆域,最西只到陇西郡。汉时,这里的边界向西推展到湟水流域,临洮和陇西郡的治所狄道县就都成了内地,而且和匈奴隔绝很远,当然用不着再加意维护原来的长城。这是变动的一处。

另外一处的变动是在河西。就是前面所说的汉武帝时的始筑令居以西。这是由令居更向西北,一直筑到敦煌。敦煌郡西北就是当时的西域。敦煌郡治所的西北和西南分别有两个关隘,为通往西域的要道,在其西北的为玉门关,在其西南的为阳关。应该说,阳关就是长城的尽头。汉时在玉门、阳关以西还有一些有关的设置和建筑,诚如《汉书·西域传》所说的:“自贰师将军伐大宛之后,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汉使西域益得职。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这样的设置,不能说就没有防卫的作用,其所起的作用应该说是有限的。当时在那里还设置了许多烽火台以及堡垒,和亭完全一样,不过和长城还是有所不同的。

秦始皇时所建筑的长城,延袤万余里,见于《史记·蒙恬传》的记载。汉时的长城向西伸延到敦煌,当较秦时更为长远。由敦煌至辽东的长城,据当时人说,共有万一千五百余里46。这一万一千五百余里连在一起,并非断续成为许多不同的段落。长城建筑是因当时疆界的所在和当地的地形而建筑的,不免有所曲折。汉时河西四郡南有祁连山,北有合黎山。南北相向,形成一个狭长的地区。长城建筑在合黎山南。合黎山不如祁连山的绵延悠长,实际上只是雄峙于今甘肃省张掖、临泽、高台诸县的北部,合黎山之东还有一座焉支山47,在今甘肃省山丹、永昌诸县的北部,合黎山西,弱水(今黑河)北流,储为居延泽(今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焉支山之东,谷水(今石羊河)亦北流,储为休屠泽(今已干涸)48。这两条河水的下游和这两个泽薮都远在河西之北,当时为了巩固边圉,所建筑的长城就不能不延伸到这两条河流各自的两侧。也就是说,由敦煌筑来的长城,顺弱水西侧面下,直抵居延泽畔,再溯弱水东侧南行,至于合黎山下。在过了焉支山后,再顺谷水西侧而下,直抵休屠泽泽畔,又溯谷水东侧南行,到达武威郡治所姑臧县的东北。居延泽和休屠泽都是广大的湖泊,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这样的曲折转向都是随着当地的地理形势而显现的变化,并非人为作用。现在这段长城的遗迹,有些段落都还存在。汉承秦制,所修筑的长城并非都由地面垒高,有的则是掘成长堑。今永登县境的长城遗迹,就是掘成长堑的。令居以西的长城,由今永登县北至于今金塔县和酒泉市、也都是就地掘成堑壕。酒泉市西,才在地面筑城49。  七 秦汉两代长城所经过的阴山和高阙

前面论述秦始皇的长城时,曾征引过《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说的:“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四十四县,城河上为塞。”

《秦始皇本纪》在这下面还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50。这简短的文句中却有几点须待斟酌的问题。其一,这里说到阴山,又提及阳山,阴山和阳山各在何处?

是两座山还是一座山?其二,前面说赵武灵王所筑的长城,是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这里却以高阙与阳山连言,其间是否有所差别?其三、上文既已提到“城河上为塞”,下边却说“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城河上为塞”的塞为长城,则高阙是否还是长城经过的地方?

首先解释阴山和阳山的为徐广。徐广说:“五原西安阳县北有阴山。阴山在河南,阳山河北51。西安阳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南黄河北岸。郦道元以马阴山当阴山。马阴山在北河汇合南河后向南弯流处之东52,实际上乃是在河北,如所说不误,则在河北的只能是阳山,而不能称为阴山。郦道元在此为了迥护徐广之说,谓“阴山在河东南侧可矣”。虽作了迥护,还是不能移所说的阴山于河北。郦道元为了迥护徐广之说,以阳山为马阴山,其实也未能坚定其说。他在上文不远处就已经说过:“河水自临河县东迳阳山南。曰:‘阳山在河北,指此山也”’。临河县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临河县东北,濒于北河。其山就是阴山。胡谓说:“阳山即阴山也,山在中国之极北,故曰阴山,水北曰阳,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谓之阳山”53。《秦始皇本纪》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则此三地相连,相距当不甚远。《水经·河水注》在叙述“河水自临河县东迳阳山南”之后,接着就说:“南屈,迳河目县故城西,在北假中,地名也。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往,皆北假也”。河目县故城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水经注》此文是在叙述临河县之后说的,则自临河县至河目县故城的河山之间都是北假的所在地。

《水经注》在这里还特别提到“夹山带河,阳山以往”,则所带的山自然就是阳山了,其实这里所说的阳山,就是“并河以东属之阴山”的阴山。现在地图上以五原、临河之北的山为狼山,这应是当地土俗的称谓。这里的阴山既称为狼山,有人就以乌拉山为战国秦汉时的阴山。不知那时的阴山。自北边塞至辽东,东西千余里54,今乌拉山何足以当之。

阳山及北假的所在既如上述,就可进而论述高阙的所在。高阙之为秦人所重视,固然是由于当地形势的险要,也是因为它是赵武灵王所筑的长城最西的终点。秦始皇筑长城,西起临洮而东至于辽东,其间需要经过燕、赵两国的故地,燕赵两国本来各有北长城,蒙恬筑长城时,势必有所参照,甚或就利旧时基础,略加修整。高阙既为赵北长城西端的终点,也应是秦始皇长城和赵长城连接的地方。如《水经·河水注》所言,高阙实在北河之北,汉时临河县故城的西北,北河之北的山就是阳山。山下就是北假,这是和《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相符合的。

高阙是这样的险要,后来到汉朝依然是防卫的重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卫青受命北征,就出云中以西至高阙,遂略河南地,至于陇西55。云中郡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位于黄河东北。高阙,在黄河之北,由黄河东北的云中郡去到高阙,本可由黄河北岸,也就是经过今包头市前往。如果经过包头市前往,那就还要经过乌拉山下。可是卫青出兵却是渡过西河。汉时称流经今山陕两省间的黄河为西河,则卫青此行不应循黄河北岸前进。卫青此行取得很大的胜利,得到汉武帝的嘉奖,汉武帝称道说:“今车骑将军青度西河,至高阙、遂定河南地,按榆谿旧塞,绝梓岭,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56。这里所说的榆谿旧塞,指的秦昭襄王所筑的长城。秦昭襄王长城东半段之北直至黄河都是当时所称的河南地。河南地的东部秦昭襄王长城的侧畔,遍地榆柳,称为榆柳之薮,因而当地的长城就有榆谿塞之名57。卫青所按的榆谿旧塞就在其地。梓岭无考。河南地少山,梓岭当是其间的高地。北河就在高阙之下。去到高阙,就必须在北河上架桥,才能过去。北河为黄河在这里的分叉,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后旗、临河县和五原县之北,而流经其南的为南河。南北两河在今乌拉特前旗之西合流,以下就再无北河之名。如果高阙不在今临河市境,则卫青由云中渡西河后,欲去高阙,就不必再梁北河了。

到了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卫青再次北征。由高阙出兵,击败匈奴右贤王。据《史记·卫将军骠骑传》所载,当时“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车骑将军就是卫青。朔方郡是卫青上次出征后所置的新郡,其治所朔方城就是苏建所筑的,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西北黄河南岸。朔方郡辖境大部在南河之南,南河之北直至阴山之上也在其辖区之内。折向南流的北河当为朔方郡之东界,因为九原郡所属的河目和西安阳两县的旧址就在乌拉特前旗的东北和西南,也是在北河折而南流的河段之东。准此而言,今乌拉特前旗亦不当在朔方郡境内。苏建等四将俱隶于卫青麾下,同出兵朔方,则高阙亦当在朔方郡。如果高阙不在北河之河北,也不在朔方郡境界,就是说卫青的出兵与朔方无关,其麾下的将士何得俱出朔方?高阙既在朔方郡,就应在北河之北,而不应在北河折向南流之东。因北河折向南流之东乃九原郡地,和朔方郡了无关涉也。

至于具体筑长城事,《秦始皇本纪》诚然是在叙述了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城河上为塞以后,才叙述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就是《匈奴传》也是这样说的。

《匈奴传》不仅先叙述了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而且在叙述了起临洮至辽东万余里之后,才明白指出: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这里虽没有提到高阙,但高阙和阳山、北假连在一起,意思应该是一样的。这样说来,高阙是在长城之外,高阙只有亭障,没有长城。

揆诸实际,并非如此,《秦始皇本纪》所说的城河上为塞,如前面所已论证的,不一定就是筑在河畔,当时所筑的长城乃是属之阴山,不见得就是及河而止。阴山上的秦始皇长城乃是始自鸡鹿塞,高阙只是长城经过的地方。鸡鹿距离其附近的黄河较之高阙更远。如果说城河上塞是筑在河畔,鸡鹿塞就难得建筑长城。

《水经·河水注》于窳浑县故城下,仅依《汉书·地理志》所载,说是窳浑县有道,自县西北出鸡鹿塞,而未及其他。《河水注》于高阙的高峻雄伟,曾有所描述,这是在前面已经征引过的。《河水注》在这里还曾提到过长城,就在高阙山下。据《河水注》所说,这是赵武灵王所筑的,当然也应为秦始皇时的长城所利用。北河与高阙近在咫尺之间,高阙已有长城,无须再在北河之滨另筑新城。《秦始皇本纪》所说的城河上为塞,很可能是就对赵北长城作了一番整修工夫。高阙既然已有长城,增添一些亭障也是理所当然的。郦道元曾经到过高阙,其时上距秦汉之时尚非很远。如果当时这里另外还有长城,《河水注》就无不相涉及之理。情势如此,就大可不必在南河之南探索秦始皇长城的遗迹,也不必在那里虚拟秦始皇长城所在位置了。

在高阙以东,原来已经有赵长城。秦始皇时修筑长城,大体遵循赵长城的线路,其间也间若干改正的地方。汉因秦制,承袭旧规,殆无若何巨大的新猷。

赵长城原有南北两条。其南一条,也就是由今乌拉山西端向东蜿蜒,至今呼和浩特东北与北一条相合的长城,秦汉时自仍继续存在。就在西汉时不还相当受到重视。西汉时,五原郡稒阳县(在今内蒙古包头市东)有地名石门障,为五原郡北出塞外的大路经过的地方。出塞西北行至光禄城,再西北就达到匈奴的一些地方。这条道路的南端现在仍为包头至白云鄂博的铁路所因袭。铁路直指北方,和原来西北行至光禄城的路线稍稍不同,但石门障仍是最为关键的所在。这石门障应是原来赵长城的经过的地方。可见赵长城直至西汉时,其作用并未稍有减低。

八 阴山和贺兰山之间秦汉王朝的疆界及当地长城的走向

一般说来,长城都应是建筑在防御的一方自己的土地上。可是有些舆图的制作,所显现的并非就是如此。前面说过,秦始皇的长城曾经建筑到当时的令居县,自汉令居县至于阴山西高阙间的一段,由于尚未有遗址的发现,论述者多未能肯定其具体所在。

秦始皇的长城如此,汉长城就依据秦始皇长城的旧规而未再事改筑。在这一段中,同样也不能易举其确实位置。但不能因此而谓秦汉两代这里就没有长城。这些舆图没有在这里标志着长城,还可以说是慎重。可是对于这里的疆域界线却不是把贺兰山和阴山及其附近的地区联系到一块,却改而向内凹进。在赢秦的图上,凹到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西南部58,在西汉和东汉两代图上,凹的更为深入,不仅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方面较之秦时为广大,而且还把今陕西省定边、吴旗等县的洛河和马莲河的上源都包括进去。有的明白标志着这里是塞外,当然是说这里本是匈奴的土地59;有的则显示着这里是汉和匈奴共有之地,如何共有却没有说得清楚60。如果秦汉时的长城确在汉令居县及阴山之间,则如所标志,长城之内即已有匈奴的土地,如何能发挥出长城有利于防御的作用?如果不承认当时的长城确在汉令居县及阴山之间,而且如果确有长城的话,则如所标志,长城当随所标志的疆域界线,曲曲折折蜿蜒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西南及今陕西省定边、吴旗各县境内。应该说:这是不可能的!秦汉时期如何能有这样的国界?也如何能有这样的长城61?就是有了这样长城,对于当时防御外来的入侵者,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这真是匪夷所思了。

九 汉武帝时所筑的外城

西汉后期元帝时,侯应论北边事,曾经回顾武帝时筑长城的盛绩,他说:“至孝武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按指阴山),攘之于幕北。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62。在侯应这段话中,始见外城的名称。既然以外城为名。自是对内城而言。当时别无内城,所指的当是经过阴山,西起敦煌,东至辽东的长城。转贴于

1.据在洛阳出土的■氏编钟。其铭文中已有“入(立长)城,先会于平阴”的字句。(立长)城即长城。这是指齐长城而言,考古学者谓此钟为周灵王时器,则春秋时期,齐国早已有了长城了。

2.春秋时期,秦国曾迁都于栎阳,在今陕西临潼县渭水北北屯,战国时期迁都于咸阳(今咸阳市东),秦王朝亦都于咸阳。汉时都长安,在今西安市西北,北周仍依汉时旧规。隋时另建长安城,就在今西安市。

3.战国时期,魏国初都于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惠王时迁都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赵国初都于中牟(今河南省汤阴县),敬侯时迁都于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北魏初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道武帝时还都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孝文帝时又迁于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金源初都于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海陵王时迁都大兴(今北京市),宣宗又迁于开封(今河南开封市)。明初都于南京(今江苏省南京市),成祖迁都于北京(今北京市)。其初北京尚称行在,后来才确定为都城。

4.《史记》卷一五《六国表》。

5.拙著《河山集三集·洛河右岸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的探索》,人民出版社,1988年。

6.拙著《河山集二集·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三联书店,1981年。

7.《史记》卷五《秦本纪》

8.《史记》卷一五《六国表》。郑于秦武公时已设为县,其地在今陕西华县。

9.张筱衡《梁惠王西河长城考》,《人文杂志》1958年第6期。

10.拙著《河山集二集·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11.《春秋》文公二年。或据《史记》卷五《秦本纪》所载文公初为鄜畤和徐广对于鄜的解释,以鄜在今陕西省洛川县东南。若果如此,则秦国的土地当早已在彭衙之北。惟此说乃徐广的误证,不得以之为依据。东周初年,秦文公始居于湃渭之会,何能远至今洛川县作鄜畤?此说非是。当依《正义》所引《括地志》之说,鄜畤乃在雍县南三畤原上,雍县今为陕西省凤翔县。

12.《左传》桓公九年。

13.《左传》僖公十九年。

14.《左传》文公十年。

15.《韩非子》卷九《内储说上篇》。

16.《战国策》卷一二《齐策五·苏秦说闵王间》。

17.雕阴之战,《史记》卷五《秦本纪》,卷一五《六国表》,卷四四《魏世家》皆有记载,可知为当时一次重大战争。

18.拙著《河山集二集·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河山集四集·再论关中东部战国时期秦魏诸长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9.《水经·河水注》。

20.《史记》卷四三《赵世家》。

21.《元和郡县图志》卷三《鄜州》。

22.拙著《河山集二集·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23.《史记》卷一一《匈奴传》。

24.拙著《河山集二集·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

25.《史记》卷一一《匈奴传》。

26.说高阙在今石兰计山口的人不少,这和《水经·河水注》所说的不尽相同。盖山林、陆思贤《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刊内蒙古文物资料)说:阴山上的长城由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向西,每个山口里都有长城遗迹,此下备举了16个山口,其中无石兰计山口,不佞亦曾去过石兰计山口,未见到长城遗迹,亦不似《水经注》所说的双阙高耸的形势。

27.盖山林、陆思贤《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两狼山口在今临河县东北约40公里处。

28.盖山林、陆思贤《阴山南麓的赵长城》,《中国长城遗迹调查报告集》;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博物馆《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刊《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

29.《水经·河水注》:“芒干水又西南迳白道南谷口,有城在右,萦带长城,跋涉斯途,远怀古事,始知信矣,非虚言也。顾瞻左右,山椒之上,有垣若颓基焉。沿溪亘岭,东西无极,疑赵武灵王之所筑也”。

30.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辑。

31.县始设于春秋之时,其时楚国灭陈,即以为县,见《左传》宣公十一年。其后赵简子攻范氏中行氏,其誓辞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则县尚大于郡,见《左传》哀公二年。赵武灵王时,诸国设县已多,犹非过小。

32.不佞别撰有《郦道元与其《水经注》中说的高阙》(署名苏沧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辑,这里不再作更多论证。

33.《史记》卷八八《蒙恬传》。

34.《史记》郑七《项羽本纪》。

35.《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秦关中诸郡图》于今兰州市东西黄河旁写有“始皇时筑长城”诸字,兼及洮河下游。是也以为其时长城可能就是顺洮河筑至黄河岸边。

36.《汉书》卷九六《西域传》:“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量武威、张掖、敦煌、列四郡,据两关焉”。

37.《史记》卷一一一《匈奴传》。

38.甘肃省永登县文化馆《永登县汉代长城遗迹考察》,《文物》1990年第12期。

39.吴礽骧《河西汉塞》,《文物》1990年第12期。

40.拙著《(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期。

41.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实践·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1979年,上海。

42.盖山林、陆思贤《内蒙古境内秦汉长城遗迹》,《内蒙古文物资料》,1984年,呼和浩特。

43.拙著《新秦中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年第一辑。

44.《史记》卷一一《匈奴传》。

45.拙著《(秦长城与腾格里沙漠)跋》,《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2辑。

46.《史书》卷六九《赵充国传》。

47.《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传》。

48.《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

49.吴礽骧《河西汉塞》,《文物》1990年第12期。

50.旧本《史记》四十四县作三十四县,阳山北假中作陶山北假中,此处依中华书局标点本改。

51.《史记》卷八八《蒙恬传·集解》引。

52.《水经·河水注》。

53.《禹贡锥指》卷一三上《导河》。

54.《汉书》卷九四《匈奴传》。

55.《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传》。

56.《史记》卷一一一《卫将军骠骑传》。按:《正义》引《括地志》:“梁北河在灵州界”。唐时灵州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灵州的黄河是由南向北流的,不应称之为北河。北河也不能远至其地。

57.《水经·河水注》。

58.杨守敬《赢秦郡县图》。

59.杨守敬《前汉地理图》和《后汉郡国图》。

60.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并州、朔方刺史部》及《东汉并州刺史部》图。

长城的传说范文第5篇

今天我们登上了长城,在中国的旅游界界流行着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各位都是英雄好汉了,女士们就是巾帼英雄。长城横贯中国的北部,长达6000多公里,合计12000多华里,所以叫万里长城。长城与黄河被称为中国北方两巨龙。北京位于黄河以北,长城以南,俗话说万里长城万里长,遥想当年秦始皇,其实长城并非起自秦始皇,应该说是起自春秋战国。

公元前221年,友好往来一举灭掉了六国,他把中国北部的旧长城连接了起来。形成了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这一段历史时期的长城叫做秦长城。大家听说过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吗?说的是孟姜女新婚不久,他的丈夫范杞良就被抓去修长城。一去三年,没有音信。一天夜里孟姜女做了一个梦,梦见她的丈夫饥寒交迫,衣不遮体,浑身发抖。喊着说:我冷啊!我冷啊!于是孟姜女决定千里寻夫为他送寒衣。她从江淮一带(今安徽)来到北方,沿着长城找寻她的丈夫,她四处打听,一直都没有下落。到山海关一带,一个修城的工头说,范杞良早已经死了。她悲痛欲绝,放声大哭。哭倒了长城八百里。这个传说反映了秦始皇强征民夫,横征暴敛的暴政。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又修了一道外长城。而且,把它修到了阴山以北,可怜的匈奴人只有望队山而泣。真可谓不叫胡马度阴山。这一段汉长城可以说是西起新疆境内,东经蒙古,一直到黑龙江流域长达两万余里。这一时期的长城,称为汉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