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确定的可能

确定的可能

确定的可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

作为计量技术机构,日常在对测量仪器的检定、校准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准确度”与“不确定度”的表述和应用,以及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计量检定员在从事测量仪器的检定、校准过程中,正确理解“准确度”与“不确定度”的区别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保证测量仪器检定、校准结果准确可靠的基本要求,否则就会直接影响到检定、校准结果的可靠程度和量值溯源的准确可靠。本文结合学习测量不确定度和准确度有关知识和日常检定、校准工作的实践,谈谈个人对“准确度”与“测量不确定度”的区别和应用的一点体会。

一、“准确度”的概念和应用

首先,准确度有测量准确度与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测量准确度”其概念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而“测量仪器的准确度”则是测量仪器给出接近于真值的响应能力。

可以看出,准确度主要是以真值为中心,即接近真值的“一致程度”或“响应能力”。由于测量结果的真值是不知道的,是一个理想概念,所以不能定量的确定准确度的值。 因此,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可以用准确度高、低来定性地表示。

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构成测量准确度的组成部分, 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程度不仅与测量仪器准确度有关, 也取决于测量环境、人员、方法等因素。测量仪器检定、校准的目的是保证其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必须依据其测量准确度判定。需要注意的是, 测量准确度是针对测量结果来讲的,而测量仪器的准确度是针对测量仪器性能来讲的。一些测量仪器说明书的技术指标中规定的准确度,实际上往往是该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或测量不确定度,因此通常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又以“测量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等来定量表达。

其中“准确度等级”的概念是:“符合一定的计量要求,使误差保持在规定极限以内的测量仪器的等别、级别”。它也是测量仪器最具概括性的特征,综合反映着测量仪器基本误差和附加误差的极限值以及其他影响测量准确度的特性值(如稳定度)。准确度等级通常按约定注以数字或符号,并称为等级指标。

“最大允许误差”的概念是:“对给定测量仪器,规范、规程等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有时也称为“测量仪器的允许误差限”通常是用:最大允许误差±0.5或±1%来表达。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级”, 就是根据其最大允许误差来划分的。即在计量检定、校准中最大示值误差不得超过测量仪器技术规范、规程中等所给定测量仪器所允许的误差极限值, 即最大允许误差, 否则该测量仪表就不合格。例如:标称值为1MW的电阻,注明允许误差限为±1%,则该电阻的允许误差上限为10k W ,下限为-10k W。 “等”则是根据测量不确定度来确定的,表明实际测量结果值的扩展不确定度的档次。如:一等标准水银温度计,二等量块等。

通过上述“准确度”的概念的认识,我们在对测量仪器的检定、校准活动中, 不能说“某测量仪器准确度为:±0.1%” 只能说“该测量仪器准确度等级为0.1级或准确度高、低”等

二、“测量不确定度” 的概念和应用

“测量不确定度” 按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999)其定义是:“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根据其定义我们可以理解为:所谓测量不确定度是对表征被“被测量之值”所处量值范围的一种评定。这里的“被测量之值”可以理解为相对于“真值”分散程度的一种评定。结合JJF1001-1998中对“测量结果”的定义为:“由测量所得到的赋予被测量的值”,将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里的“被测量之值”似乎应该可以理解为“测量结果”,但它与我们通过测量所得到的“测量结果”还是有差别的。

在日常检定校准中,我们在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时,最后给出通常是一个测量结果,它是被测量的最佳估计值(可能是单次测量的结果,也可能是重复性条件下多次测量的平均值)。而这里“被测量之值”应理解为许多个测量结果,其中不仅包括通过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还应包括测量中没有得到但又是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例如,游标卡尺对某一试样的尺寸重复测量10次,则该10个读数的平均值就是测量结果,还可以由它们得到测量结果的分散性。但“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就不同了,它除了包括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外,还应包括在受控范围内改变测量条件(例如温度)所可能得到的测量结果,当试样的示值误差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变化时所可能得到的测量结果,以及所有系统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由于后者不可能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中出现,因此“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应比“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大,也包含更多的内容。

根据定义,测量不确定度表示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因此不确定度表示一个区间,即被测量之值可能的分布区间。这是测量不确定度和测量误差的最根本的区别,测量误差是一个测量结果与“真值”的差值,而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区间。在数轴上,误差表示为一个“点”,而测量不确定度则表示为一个“区间”。

测量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变化的范围, 即用于表示测量结果中,合理赋予的、被测量值的一个分散性量值范围,是对测量结果的不可信程度或对测量结果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测量结果的可用程度或其使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不确定度的大、小。测量不确定度是与给定条件下所得的测量结果密切相关的, 因此,应指明该测量条件,也可以泛指常用测量条件下,所得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即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而言的,测量仪器本身没有不确定度,仪器的测量不确定度是该仪器复现量值的测量不确定度。测量仪器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不是测量不确定度,但可以作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分量之一。(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本文略)

综上所述,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 只能对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表达为“高”或“低”,若需要用值来定量表示时,还应该掌握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和表述。例如, 甲测量仪器测量准确度低, 扩展不确定度为U=0.6,k=2;乙测量仪器测量准确度高, 其扩展不确定度为U=0.2,k=2。 因此,“准确度与测量确定度”两个截然不同概念,不能相互混淆、以免造成检定、校准工作的失误。

参考文献:

确定的可能范文第2篇

该准则在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方面,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谨慎原则”。本文拟对“谨慎原则”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或有事项概述

(一)或有事项概念及内涵

(1)定义及特征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事项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确定事项”,指至资产负债表日结果已确定,并可据此结果作出其他相应经济行为的事项;另一类“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或有事项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状况,或有事项的“或有”是指其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并不确定,要依赖于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来确定。企业管理当局无法对或有事项的结果施加影响,或无法施加重大影响,只能按照有关情况对或有事项各种结果的可能性和金额进行合理估计。

或有事项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客观性:或有事项是现实(资产负债表日之前)存在的一种情况。②不确定性:该情况的最后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其二,或有事项的结果即使预料会发生,但具体发生的时间、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其三,影响或有事项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不能由企业自己控制。③未来判定性:该情况的最后结果有赖于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加以证实。

符合本准则或有事项定义的常见事项有:①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②未决诉讼;③未决仲裁;④为其他单位进行债务担保;⑤产品质量保证。

而其他如债务重组、建造合同、所得税、保险合同、终止营业、租赁、企业重组、环境污染整治等项目引起或有事项不在本准则范围内,是由其他相应会计准则规范的。

(2)或有事项基本分类

或有事项可划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可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一类是或有负债;还有一类是或有资产。

负债。财政部2000年5月17日《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的定义:“负债,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由定义可以看出,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①是现时的义务。也就是说,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发生的,有待未来的交易或事项决定的义务,如果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即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应确认为负债;②是一项强制性义务。企业所承担的负债,在将来是不能或很少可能回避的经济利益的牺牲,有时企业为了维护自身信誉或进行正常业务而必须承担某些道义或推定的义务,如产品担保义务等,也应包括在负债之内;③负债的履行会导致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在将来要通过支付资产或提供劳务的方式来清偿。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的方式来结清这一项现时义务。总之,负债的清偿必然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曾给负债下过定义,将负债界定为“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1992年以来,会计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会计实践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负债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不仅如此,或有事项准则主要是对其可能形成的义务予以确认或披露。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上述2000年或有事项准则中对负债作出的新定义,它与国际上通行的负债定义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在理解负债定义时,最重要的是把握:负债是现时义务,即负债是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义务,是已经存在义务,其中,所指的义务不仅包括法定义务(经济法所称的义务),还包括一些推定的义务。法定义务比较容易理解,推定义务则较难理解。推定义务是因为企业特定行为而推定产生的义务。这里所指企业“特定行为”泛指企业以往的习惯做法,已公开的承诺或已公开的声明。由于以往习惯的做法,或通过这些承诺或公开的声明,企业向外界表明了它将承担特定的责任,从而使受影响的各方形成了企业将履行那些责任的合理预期。产品质量保证是产生推定义务的典型例子。比如,某企业为推销其产品,郑重地向客户承诺,购买其产品的客户能够享受七天之内对购入产品不满意时可退货的权利,如某客户确实在七天之内因正常质量要求退货,而该企业又没有兑现其承诺,那么该企业的信誉无疑会受到严重损害,得不偿失。权衡之下,该企业通常不会食言。在这个例子中,没有要求企业这样做,但企业做了,结果是企业一方面使其客户形成了合理的预期,另一方面使自己承担了一项推定义务。

或有负债。财政部2000年5月17日《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负债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从形式上看,这个定义很长,与一般的概念有些不同,而更为重要的是,或有事项准则中的或有负债定义突破了传统的会计观念。具体表现在:第一,或有负债定义既指潜在义务,又指特定的现时义务,将或有负债与企业承担的“义务”联系在一起。传统会计观念上,或有负债通常与或有损失联系在一起,有人甚至将或有负债与或有损失等同起来。第二,或有负债无论如何均不能在表内确认,而只可能在表外披露。一般而言,某个项目要确认为资产、负债或收入,其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最基本的三个要求,即首先该项目要符合资产、负债或收人的定义;其次,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再次,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对照起来,作为潜在义务,或有负债不符合负债的定义,因而不能确认为负债;作为特定的现时义务,虽然符合负债的定义,但却不完全符合另外的两个要求,因而也不能确认负债。

或有资产。财政部2000年5月17日《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将或有资产定义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二)或有事项会计处理原则

针对我国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可采取以下原则:

(1)充分披露原则。要求企业真实、公允、全面、持续地披露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信息,对或有事项的披露采用表内项目与表外项目的结合,不能纳入报表表内项目反映的信息,要在表外以附注等形式加以披露。同时,企业还应对影响或有事项的多方面因素持续不断地进行评价,以进行相应的合理判断与会计处理。

(2)重要性原则。企业对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要按其重要程度区别对待。或有事项的重要性可由其相对金额的大小与发生的概率来判定,可以分成基本确定、很可能、可能和极小可能四个层次,对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结果的可能性

对应的概率区间

基本确定

大于95%但小于100%

很可能

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可能

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

极小可能

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概率为0时,说明没有发生的可能性;概率为100%时,说明确定会发生。

(3)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是指在会计处理时谨慎小心,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和程序,并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要求在充分披露或有事项的基础上,对不确定性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时,可适度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负债和或有损失,而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或有资产和或有收益。企业在对影响或有事项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持续评价时,如果或有负债对应的潜在义务已转化成现时义务,若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且其金额可以可靠地计量,则应将该义务确认为一项负债。

入世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会计所处的客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以投资者为主体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加重视与不确定性相关的风险信息的揭示,从而,重视谨慎性原则的成为必然。我国制定的或有事项准则把谨慎性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之能够更为充分地反映经济风险信息,有利于企业作出准确的经营决策,也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这对于规范信息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将着重论述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准则中的运用。

二、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中的运用

谨慎性原则对于维护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该原则在对或有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一)在会计确认中的运用

或有事项形成了负债,并不意味着必然在资产负债表内予以确认,关键要看所形成的负债是否符合负债的确认条件,要判断该项义务是否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有事项形成的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有多大,是应否将该义务确认为负债的重要考虑因素。

或有事项准则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应将其确认为负债:①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指与或有事项有关的义务为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而非潜在义务。比如某公司驾驶员违章造成严重事故后,该公司将要承担的赔偿义务,就是该公司承担的现时义务。

②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指的是,履行或有事项的现时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超过50%,但尚未达到基本确定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因或有事项承担的一些义务,并不都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比如甲企业为乙企业提供债务担保,是否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甲企业,要依据乙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来确定。如果乙企业未来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良好,且没有其他特殊情况,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甲企业;反之,则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甲企业。

由此可以看出,为其他企业提供的债务担保,虽然属于或有事项,但是在担保债务到期之前,一般不应确认为负债,在报表附注中按规定要求披露即可。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义务,承兑方有无能力承兑该票据,在票据到期之前很难确定。因此在票据到期之前,也不应确认为负债。

③确认为负债的或有事项的金额应能够可靠地计量,这是指因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的金额能够合理估计,由于或有事项具有不确定性,因而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的金额也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对相应的现时义务的金额不能可靠地计量,则不能将其确认为负债。

不能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均不得在会计报表项目中予以确认。

或有事项涉及两方或多方,相关的义务和权利是对称的,即对一方来说是义务事项,对相应的另一方或多方则是权利事项。因此,或有事项的确认不能只限于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的确认而忽视或有事项所产生的权利的确认。但是,或有事项准则只将或有事项的确认限定在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方面。主要理由是,或有事项作为不确定的会计事项,对企业所造成的也具有不确定性,从会计核算的谨慎原则出发,对于不确定的“义务”,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就应确认;对于不确定的“权利”,则不予确认。只有当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能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义务性”或有事项的确认标准是“很可能”(大于50%,小于或等于95%),而“权利性”或有事项的确认标准则是“基本确定”(大于95%,小于100%)。以上所述关于或有事项确认的规定符合谨慎性原则所要求的“确认标准建立在稳妥合理的基础上”。

(二)在会计计量中的运用

与或有事项对应的现时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金额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决定了义务金额只能是估计数。需要指出的是,义务金额可以合理估计,与义务金额能够可靠计量不发生冲突。

准则规定,或有事项形成的义务,如果符合负债确认条件,那么对其所确认的金额应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上讲,正因为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对该或有事项所形成义务的金额的估计数可能会有多个。但是,这些估计金额并不都可以作为所确认负债的金额,能够作为所确认负债金额的应是能代表最可能发生的支出金额,也即最佳估计数。准则作这样的规定,目的在于使会计报表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

出于会计核算的谨慎性考虑,总体上来说,清偿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可分两种情形来确定:一是所需支出存在一个金额范围,最佳估计数应按该范围的上下限金额的平均数确定。二是如果所需支出不存在一个金额范围,则应区别下列两种情况确定:①或有事项涉及单个项目,最佳估计数应按最可能发生的金额确定。②或有事项涉及多个项目时,最佳估计数按各种可能发生额及其发生概率确定。

从会计计量方面看,要求对预期可以获得补偿的处理与或有事项产生的现时义务分别予以计量。

另外,同样出于谨慎性考虑,在或有事项的计量方面,如果清偿确定的负债全部或部分预期可由第三方如保险公司补偿,只能在补偿金额基本确定能收到时,才能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不能直接从确认的负债中抵减,而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应超过所确认负债的帐面价值。

以上所述关于或有事项确认的规定符合谨慎性原则所要求的“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的数额”。

(三)在会计披露中的运用

或有事项准则认为,为使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详细而完整,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单列项目中反映,具体以“预计负债”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而与所确认负债有关的费用或支出应扣除确认的补偿金额后,在利润表中反映。就是说,资产负债表中,对或有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应与其他负债项目区别开来,单独反映;同时,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预计负债形成的原因及金额作相应披露,以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获得充分、详细的有关或有事项信息。

在对或有事项确认负债的同时,应确认一项支出或费用,在利润表中不应单列项目反映,而应与其他费用或支出项目合并反映。如,企业因产品质量保证所确认的费用,在利润表中应作为“营业费用”的组成部分予以反映;又如,企业因对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而确认负债时所确认的费用,应作为“营业外支出”的组成部分予以反映。如果基本确定能获得补偿,在企业利润表中反映或有事项确认的费用或支出时,应将补偿预先抵减。

本准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或有负债:①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②未决诉讼、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③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④其他或有负债(不包括极小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或有负债)。

规定企业应就或有负债披露如下:①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②或有负债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说明理由);③获得补偿的可能性。

此外,对未决诉讼的披露,本准则作了特别规定,即,在涉及未决诉讼、仲裁的情况下,如按要求披露全部或部分信息预期会对企业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则企业无需披露这些信息,但应披露该未决诉讼、仲裁的形成原因。这与国际通行做法是一致的。

在或有事项的披露方面,出于谨慎的考虑,对已确认的“很可能”成为负债的或有事项(此时的或有负债已经符合负债的定义),应同时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披露。并且对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形成的或有负债、末决诉讼形成的或有负债、未决仲裁形成的或有负债和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只要有“可能”(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发生,就应将其形成的原因、产生的财务影响进行披露。而为了不使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产生误导,规定或有资产一般不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除非或有资产很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因为确认或有资产可能会导致那些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收益得到确认。企业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或有资产形成的原因,如能预计其产生的财务影响,还应对此作出披露。

上述规定符合谨慎性原则所要求的“会计披露报告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

(四)运用过程的及对策

企业如果不正确而谨慎的处理好或有事项,既可能导致现金大量流失,还有可能损坏企业的商业信誉,动摇企业经营的根基。因此,企业或投资者对待或有事项绝不可掉以轻心,丧失警惕。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如上市公司,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对或有事项事前估计不足;对或有事项的确认不规范;对或有事项范围的理解不一致;普遍没有确认“预计负债”。二是在或有事项的披露上也是不明确、不完整的,甚至采取回避态度。具体会计信息披露人员对本可以反映的或有事项无法确认和记录,如公司出现担保业务后,不反映也不主动向中介机构提示,一旦或有事项实际发生,公司要承担责任,且一般数额较大,致使广大投资者有被欺骗的感觉。

对于上述问题,应从如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准则制定机构可以进一步增强准则的可操作性,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会计准则执行的检查监管;第二、我国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需要对《或有事项准则》进行认真的和理解,合理运用会计的谨慎性原则,正确对待风险;第三、应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人员的培训,使之能够适应新的会计准则。

三、结论

本文了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中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处理中的,使财务报告反映的业绩更稳健、更均衡,有助于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1)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会计确认的运用,有利于企业对于负债的确认;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会计计量的运用,使会计报表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谨慎性原则在或有事项会计披露的运用,可以使会计报表使用者明确不同负债的性质、状况和风险,据此做出合理的估计和判断。

确定的可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测量误差;测量不确定度;重复性实验;计量标准考核

中图分类号:TM9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191-02

在量值传递与溯源过程中,数据处理是一个关键步骤。人们在使用误差理论的过程中,又发展出了不确定度概念,如何正确使用这两个概念,是基层计量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

(一)国家技术规范(JJG1027-91)关于测量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它既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以用相对误差表示。按其出现的特点,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

根据定义,在实际使用中的测量误差Δ等于测量仪器的示值减对应的输入量之真值(或约定真值)XS,即Δ=X-XS。测量误差通常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误差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真值不能确定,所以真误差也无法知道。我们只是在特定条件下寻求的真值近似值,并称之为约定真值。但这个约定值也仅仅是相对于某一特定条件而言,所以人们针对真值的不确定,提出了不确定度这一概念。

(二)国家技术规范(JF1059-1999)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定义

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它按某一置信概率给出真值可能落入的区间。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其值恒为正。不确定度用来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量值范围,但它不是具体的真误差,它只是以参数形式定量表示了对同一量多次测量结果可能所处的范围。不确定度按其获得方法分为A、B两类评定分量,A类评定分量是用统计方法确定的分量;B类评定分量是用非统计方法确定的分量。

二、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联系和区别

(一)测量不确定度是误差理论的发展

误差分析是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理论基础,误差和不确定度虽然定义不同,但两者他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不确定度B类评定时,更是离不开误差理论所得出的结果,如数据修约带来的误差、标准表带来的误差等,不确定度的概念是误差理论的应用和拓展。

(二)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具体区别(见下表)

(三)测量不确定度的局限性

测量不确定度作为误差理论的发展,自身也存在着缺陷。从定义中分析,不确定度是用来“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也就是说不确定度表示的区间代表了对某个量的多次测量处于其间的概率,这与误差理论中的随机误差有相似之处,相当于是对随机误差概念的扩展,是对随机误差的范围做出具体界定。不确定度定义中的第二句“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表示单独使用不确定度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和测量结果同时出现,反映出的是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三、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中的最大允许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

在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的第3页表格中有一栏为“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也就是表示此三个量为并列关系。但不确定度和允许误差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表示的方式上都有极大的不同。

1.不确定度表示的是测量结果按照某一给定的概率处于某一区间可能,并有超出该区间的可能性,而允许误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是绝对不能超过某一区间,否则就被判不合格。

2.最大允许误差用符号MPE表示,其数值一般应带“±”号。例如可写成“MPE:±0.1”。当填写不确定度时,应使用扩展不确定度来表示。可写成“U=0.1%(k=2)”。

3.当同一台装置在复现性条件下,让两个人进行申请书填写,上述栏目中如果按照最大允许误差来填写,两个人的选择有相同的结果,如果按照不确定度来填写,结果会有不同。这是因为对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是一致的,而对不确定度的评定有很大的随机性。这是因为评定者对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理解不同,对各分量的取舍要求不一致,从而造成合成不确定度不同。即使是合成不确定度相同,当评定者对置信概率的要求不一致时,也会造成扩展不确定度的不同。

四、测量同一量时出现两个不同区间的不确定度

选用一只经检定合格的量限为150V、0.5级指针式仪表,其扩展不确定度是U=0.75V(k=3),当用该表测量140V电压(采用恒压源,误差忽略不计)时,上升时测得140V为139.9V,下降时测得140V为139.5V,存在0.4V的变差。此时测量140V出现的不确定度区间为138.75V~140.65V,落差值为2.1V,大于正负误差的极限差值1.5V。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对同一量的测试过程中无论是上升或下降,按照不确定度的概率区间,测量值出现在139.25V以下时也是可以接受的。按照误差理论,用该表测量140V时是不会出现在139.25V以下的。

五、实际工作中测量误差和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范围

1.由于测量误差概念简单,使用方便,在基层单位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绝对误差,还是相对误差、引用误差,都被计量人员所熟知。一般的计量装置和工作表计,在说明书中看到的都是以测量准确度(accuracy of measurement)来界定其测试性能,很少有采用不确定度(uncertainty)或扩展不确定度(expanded uncertainty)来界定的。

2.测量不确定度由于其给定的量是用来衡量测量值的所处区间,而不是用来判断被检表或测量值是否合格,所以在日常工作中较少使用。

六、重复性实验对不确定度的影响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个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重复性测量通常都是作为A类不确定度来源,因此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时,应考虑测量中被检定对象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实施指南》(JJF1033-2008)中规定“测量对象应为常规的被检定计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检定计量器具,这样评定的不确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检定结果”。

3.根据考核指南的规定,计量人员进行电能表标准装置的评定过程中,由于测量对象的重复性能不好,造成A类不确定度偏离,从而引入新的不确定度,增加B类不确定度来源。

七、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测量误差由于真值的不确定,所得误差包含不确定因素。测量不确定度虽然是误差理论的发展,但对其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还需要一个过程。在供电公司的计量检定中,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被测量不能超过某一区间而不是处于某一区间,所以,测量误差这一概念可能更适合我们的日常工作。

参考文献

[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实施指南(JJF1033-2008)[S].

[2]江苏省电力公司计量办公室.电力计量标准和计量检定人员考核指南.2002-03-26.

[3]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JJG1027-91)[S].

确定的可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不确定性会计;相关性;可靠性

一 、不确定性会计的概述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和市场风险增加,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都大大提高,特别是随着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世通公司财务丑闻以及去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人们更重视对包括资产减值、金融工具、股票期权等在内的不确定性事项的会计处理,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然而,目前人们对各种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仍处在起步阶段,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怎样确认和计量不确定经济业务;如何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列示。这些问题都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基础的传统财务会计无法解决的,因此会计学者就另辟蹊径,展开了以不确定性事项为核算对象的不确定性会计的研究。

理论界通常把不确定性会计定义为:不确定性会计是以企业的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为核算对象,以现值和公允价值等为计量属性,主要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专门会计。

不确定性会计主要有以下特点:(1)会计核算对象面向未来。不确定性会计由于其处理的主要是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所以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在和将来的资金运动(价值运动)。(2)大量采用估计和判断方法。为了真实反映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会计人员要借助更多的统计、数学等知识来处理不确定性经济业务。(3)更多的选用公允价值或现值作为计量属性。由于不确定性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是面向未来,经济业务尚未完成或尚未发生,一般而言也不可能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更多的是选择公允价值和现值等。(4)信息披露方式多样化 。除了可能性很大或基本确认的业务可以在表内确认,其余不确定性经济业务需要采用表内扩注、表外附注、说明或增引、补充报表、专题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披露。

二 、不确定性事项的会计处理

不确定性会计以财务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事项为研究对象,它的最终目标是确认与计量企业经营中的各种不确定事项,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更可靠的信息。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确认的最大难题是时间与金额的不确定,确认的关键是未来的经济利益与风险是否转移。目前被广泛接受的传统的资产和负债定义均立足于过去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而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一般没有过去的交易,甚至过去的事项也含糊不清。这就导致了在2006年的会计准则中,一些不确定性事项以会计要素的形式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如商誉、衍生金融工具等,但还有一些不确定性事项由于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在报表内进行确认。

(一)不确定事项的确认

笔者建议可以根据需要对资产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修改,将现阶段无法进行确认的一些不确定性事项在报表内进行列示或表外进行披露。比如:将界定或有事项发生可能性的分类予以规范化和具体化,并按照发生的可能性分类确认或有事项产生的预计负债和或有资产等;因为自创商誉是企业在持续经营中所形成和享有的,并可以在未来带来超额收益能力,符合资产定义,而对于自创商誉金额的确认,有一些支出在经营过程中就确认了,还有一些可能要靠会计人员的判断和估计,同时借助于残值法、超额收益折现法等计量方法进行确认等。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时点可以确定在合同签订时,并在其存续期间按照其公允价值的变动进行再确认,在合同约定的交易发生时即企业丧失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报酬的控制权时进行终止确认。

(二)不确定性事项的计量

在现有的计量属性中,笔者认为在不确定性会计中应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归入到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中,即将公允价值看做一种复合型的计量属性,而不应将其单一化。一方面,因为公允价值的确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计量方法,还要综合考虑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等因素。另一方面,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允价值的特征,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将它们看作会计要素的公允价值。因此作为复合型计量属性的公允价值,由于其计量时点基于现在和未来、交易性质是假定和预期的,这就和不确定性会计核算对象的特点不谋而合,所以复合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也就成为现阶段不确定性会计核算的最优选择。

(三)不确定性事项的披露

当今以知识和技术为依托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们对一些特殊资产的关心日益增强,比如智力资本、自创商誉、知识产权等,它们在企业的价值创造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是新时期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资产也成为不确定会计研究的重点.在披露这些不确定性事项信息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将不确定性信息转化为报表附注中的文字或数量信息,然后进一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以估算其发生时间和金额,最后确认为表内信息。但是由于某些资产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其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比较困难,,可能无法将不确定性事项在表内确认,而只能在报表附注中进行列示,这就要求准则应该对不确定性事项的披露内容和形式进行明确规定,使不确定性事项在附注的特定项目中进行分类并集中列示,做到信息的充分披露。

三 、相关性与可靠性分析

由于会计对象和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会计准则和会计人员引发的不确定性,使得会计人员在对不确定性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也渗透着不确定性,而会计核算过程中这些主观和客观的不确定性最终又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这也是研究不确定性会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下面主要从不确定会计的核算过程即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对相关性和可靠性进行分析。#p#分页标题#e#

会计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以可靠性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受到了严重挑战,更能体现相关性原则的计量属性受到青睐。然而,在相关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同时,由于会计的客观和主观的不确定性使得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了很大冲击。一方面,会计对象和会计环境的客观的不确定性使有些交易或事项本身存在着无法确定的成分, 或者事项未来发生的时间和金额具有不确定,但又必须在会计信息中得以反映和体现,如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衍生金融工具是一种尚未履行或处于履行中的合约,金融工具的合约在签定之后,往往存在着流动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这些都增加了会计反映的难度,降低了可靠性。此外,对于环境负债,如企业因造成环境污染被,其可能因败诉需支付费用的金额和时间都是不确定的,这就需要对败诉的可能性和败诉的费用进行判断估计,将“很有可能”发生的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反映,这种负债只是预计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尽管考虑了相关性,但只是相对可靠的;另一方面,会计准则和会计人员引发的主观不确定性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成为矛盾。因为当这种主观不确定性体现在对经济业务的处理上时,其出发点在于使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更有价值,即更具相关性;而更具有相关性的信息往往无法通过历史成本取得,更多的是采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等进行计量,这种面向未来的信息一方面满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相关性要求,另一方面却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

确定的可能范文第5篇

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从小的方面看,可能会影响一次营销活动的成败,从大的方面,则可能导致企业的原气大伤,甚至倒闭。

不确定性的四类源头

要战胜不确定性,首先就要认识不确定性。我根据不确定性的性质,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客观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是无法测度的,或者说在时间上是无法推测的,一如抛硬币游戏,无论怎么精确,都无法百分之百地控制硬币落地的朝向。

第二,主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是由于企业自身在能力、方式等方面的主观因素而带给企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即使客观环境是确定变化的,但是因为企业本身的局限性,所以对企业来说就是不确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世界的客观情况要通过一个信息转化的过程才能形成企业对环境的正确认识。一个完整的信息利用过程,包括对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还原、推测等过程,而在这个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的因素。

第三,自我不确定性。在一个企业里,人是组织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同时也是最不容易准确评估和最容易带来不确定性的要素。假设环境本身是确定的,企业的信息系统对外部世界的还原也是正确的,在这个基础上制定的战略或者计划也是可行的,但在不同的企业,仍然有可能因为执行上的偏差而使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我把这类不确定性归结为自我不确定性。自我不确定性的本质反映出一个企业执行力的问题。

第四,博弈不确定性。博弈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因为竞争中各方的决策要受到其他决策者的影响,即一方决策的前提是另一方的决策,而另一方的决策前提又反过来受这一方的影响,这种互相影响就使得决策没有一个确定性的起点。其二,就是博弈结果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当竞争的各方在实力上势均力敌或者各有所长的时候,博弈的结果就会受到博弈过程弈各方的具体战术甚至偶然因素的影响,最终无法完全根据现实的实力对比来确定结果,从而使得博弈结果呈现出不确定性。

为什么能够降低不确定性

实际上,我们应该尽量降低自身的主观因素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基于这个想法,我找到下面一些通用的规律。

越趋向于基础,不确定性程度越低。比如,技术发展的前景并不明朗。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不管向什么方向发展的技术,都有一些共性东西是必须具备的。至于技术开发体制,不管哪一种前景成为现实,也都会有一些共同的规则。也就是说,在事物表现为纷繁复杂的、不确定性的表象背后,支配这种表象的是简单而有序的基础性因素。

越靠近事件本身,不确定性程度越低。比如,我们对100年、1个月、1天、1小时之后的事态预测,可以肯定的是,越靠近的事件,我们预测的准确性就越高,而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程度也就越低。

采用的样本越大,不确定性程度越低。就像我们在硬币游戏中看到的,当样本数据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硬币正面和反面的出现次数几乎是没有偏差的各占50%。

任务完成的时间越快,不确定性程度越低。这一条和“越靠近事件本身,不确定性程度越低”是相辅相成的。完成事情的速度越快,在完成期内可能引起变数的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少。

适应性越强,不确定性程度越低。事实上,适应性代表你可以满足的样本空间在全部样本空间中所占的比例。适应性越强,所占的比例就越高,能够满足的概率就越高,不确定性的程度也就越低。但是,为了提高适应性而全面防备的成本会比较高,《孙子兵法》说“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这就是说,这种结构化的适应性并不是一个好方法,只有机动中带来的适应性才可以做到效果和成本的兼顾。

具备的信息越充分,不确定性程度越低。实际上,在很多时候,许多的不确定性不是因为它没有确定的发展轨迹,而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不了解。

对事物本质了解的越透彻,不确定性就越低。仅仅掌握充分的信息还不够,因为信息本身可能就是芜杂的、真假混合的。所以要具备对信息加工、分析的能力,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质,才能对事物未来的发展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这正像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就是说要做到:看到一个事物的表象时,就能看到其内在的实质,这是一个概括的过程。再进一步看,还要做到“空即是色”,即从内在能够看到表象的程度,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对事物本质的了解。

环境有利于自身的不对称程度越强,不确定性越低。对于竞争中的企业而言,要降低博弈中的不确定性,而且使竞争的结果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就要善于把竞争引向对自身有利的环境中去。实际上,战略中的“内线作战”、“农村包围城市”都是为了增加环境中有利于自身的不对称程度。

自身的执行力越强,不确定性程度越低。在枪战的影片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枪法高的英雄往往可以后出手而直接把对手击毙。实际上,企业的执行能力就外在地表现为这种“命中率”,以及出手的速度和对出手方位的适应性。如果企业能够在远距离瞄准的同时,又具有后发先至的速度,那么这两种能力所拉开的空当将大大增强企业的战略腾挪空间,并降低其不确定性。

如何战胜不确定性

认识了不确定性,也了解了降低不确定性的一些基本规律,我们就可以据此在做企业的规划和计划时找到战胜不确定性的方法。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五种方法:

一、以不变应万变,忽略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有一定的客观性,即使是主观上可以消除的不确定性,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也无法实施,比如信息成本太高,投入收益不成比例等等。

巴菲特以其在股票市场投资很少失手而被称为“股神”。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巴菲特认为:股票的价格最终是由股票所代表的资产收益价值决定的,所以他在股票选择上就是购进那些按照投资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且长期持有,而不管股票市场如何波动。曾有人质疑巴菲特当年没有购买微软的股票,从而错失了一个赚大钱的机会。那么,这算不算一次失误呢?虽然从现在来看,如果巴菲特当时买了微软的股票肯定会大赚。但在当时,决定巴菲特是否购买是其基本的投资理念,如果微软这样的风险型企业进入他的投资组合,那就肯定会有其他风险型的企业进入,巴菲特只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了一种自己最能够把握的组合方式而已。巴菲特的事例说明,即使企业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方面具有完全把握的能力,并由此扎根下去,就可以产生抵挡外部风云变幻的能力,从而建立其牢固的基业。

二、以实力换时间,降低不确定性

在互联网出现之初,比尔・盖茨没有意识和洞察到互联网将成为影响人类社会的颠覆性力量,直到互联网已经成为硅谷的热点,网景公司受到热捧,比尔-盖茨才真正确认了互联网的革命意义。不过,微软最终还是以自己在终端软件上的强大实力而开发出浏览器,并通过捆绑销售把网景公司挤到一边。

作为一项投入,应该说启动越晚,环境发生意外变故的不确定性就越低。但是启动越晚,由于其他企业的先发优势,企业必须打破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才能够胜出或争得一席之地。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从而以实力换时间,降低不确定性。这种依靠实力换时间,对确定性追求的战略被戏称为“独孤九剑模式”,其关键是企业要有实力做后盾。以支撑这种战术的“后发先至”。

三、培养洞察力,感知不确定性

作为一种组织,为了降低不确定性而进行的洞察力的培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诚”,二是“通”。

任何一个公司在针对未来进行决策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情感、心智模式、企业历史负累的影响。因此,需要企业以一种诚实、谦谨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的真实发展,这就是“诚”。

从组织建设的角度,则需要“通”。企业要有良好的运作,就必须各部分分工协作,良好沟通。但是,大部分企业往往强调“政令畅通”,强调信息由上到下贯彻的顺畅(甚至一些企业连从上到下的畅通也做不到),而忽略了信息由下到上也应该无障碍地流动。实际上,只有做好全面的“通”,才有助于企业正确地感知外部世界的细微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增加灵活性,适应不确定性

强化信息管理系统、富于洞察力的领导,以及强大的实力都可以有效地降低不确定性,但这些却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做到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更需要在市场的变迁中发现机会,以自身的灵活性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实际上,增加灵活性的策略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化固定成本为可变成本,增加业务的灵活性;第二,变无机组织为有机组织,增加组织的灵活性。

无机组织是一种机械化的、结构化的组织。组织的支柱是由一个个岗位为单元、合作分工的结构大厦,它的刚性比较强。而有机组织则是一种细胞型的、关系化的组织,它对个体的管理通过对其灌输企业的价值观而不是定义其明确的岗位职责。这些个体根据公司的愿景确定自己的工作内容,并且根据业务的变动主动调整,而不是由听从上级的重新安排和调遣之后才被动地调整。与无机组织相比,有机组织更能够增加组织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

五、寻找不对称性,消除不确定性

竞争中的不对称性就是竞争中的环境、规则、形势等客观因素,这对竞争双方来说并不是平等的。企业通过消除大部分影响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增加战略执行的可预测性,这主要有两种模式可以借鉴:第一是“内线作战”模式,第二是“农村包围城市”模式。

相关期刊更多

化学分析计量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计测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