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范文第1篇

小学的时候,我就读过朱自清的散文集,其中的《背影》、《匆匆》、《春》等作品都是我喜欢的。尤其是《荷塘月色》一文更令我爱不释手,我几乎背下了文章的每个段落。暑假,当我走进清华大学,再次捧读先生的这篇抒情散文时,竟感到自己离朱自清老先生那么近,心里也颇不平静。

那天,我依旧和妈妈来到清华园,坐在池塘边我拿出朱自清的散文集,轻声地为妈妈朗读《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阴森的小路在柔美的月光下显得不再令人害怕,作者一边独处,一边欣赏美丽而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一阵微风吹过,淡淡的荷花香也令我为之一振,放眼望去池塘中那一大片盛开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妩媚动人。我仿佛又听到了作者的声音“我看见了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在荷花,风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上,作者用光与荷花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栩栩如生,淋漓尽致。我不仅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而且还置身其中,我陶醉了……突然美丽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着蓊蓊郁郁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成了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虽然我很难体会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从这篇文章中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生活的厌恶和憎恨。他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与“白色恐怖”作斗争,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使人暂时忘记忧愁,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拉进了我和作者的距离。希望以后我再与荷塘相见时,已能真正读懂作者不宁静的内心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范文第2篇

一、特定时段的情感栖息地

在《荷塘月色》文本中,朱自清的妻(此指武仲谦)的表现颇令人费解。武仲谦在文本中出现两次,即开头的“迷迷糊糊”和结尾处的“妻已睡熟好久了”。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独自“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妻“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朱自清独自一人走着“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阴深深的、怕人的、幽僻的路,妻没有相陪。妻在文中出现,仿佛陌路人,岂不令人不解?

清华园的美世人皆知,民国教授的待遇无人不羡。身处其中的朱自清,美景在旁,却“心里颇不宁静”,独游荷塘,何故?历来解读《荷塘月色》的文艺评论家们为此找的原因多是:1927年发生的白色恐怖事件,让朱自清内心郁结。文艺评论家们总是习惯于从社会背景去找寻原由,从阶级情绪出发探寻事件背后的真实。而唯独不愿“委身下蹲”,看看走路时究竟谁光脚谁穿鞋。

朱自清在《择偶记》一文提到,妻子是个乡村医生的女儿,朱自清和武钟谦像从前的人一样,是通过盲婚哑嫁结合的。作者在《给亡妇》中写道:“我知道,你第一惦记的是你几个孩子,第二便轮着我。”朱自清对妻子的不珍惜甚至不满在《给亡妇》中多处可见:一、妻子连续喂乳四个孩子,体弱不堪受累,朱自清并未进行实质性的干涉。二、第一年朱自清在北京的时候,家里来信说妻子待不住,常回娘家去。他动了气,马上写信责备。妻子覆信解释,说家里有事,不能不回去。从此他再没给妻子写过信。三、妻子生病的时候,自己却烦躁。后来妻子患了肺病,本可以安排疗养,他却以妻子“舍不得钱”和“丢不下那份儿家务”为由推搪,把妻子送回老家,直到妻死去。

朱自清的生活以灰色基调为主,难见明快,诚如朱光潜在《敬悼朱佩弦先生》一文所说,朱自清“至性深情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深沉的忧郁”。他自己在《论无话可说》中也说,“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能否这样理解,由于妻只是一个为孩子和家庭活着的生育机器和老妈子;由于妻没有像陈竹隐(朱自清的第二任妻子,齐白石老人的得意弟子)那样的才情,无法真正进入朱自清的世界,夫妻之间缺乏心有灵犀的情感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排泄情感的方法之一就是独自一人苦闷地夜游荷塘。荷塘在特定时段成为朱自清排泄情感的最佳场所。

二、“意恋”生活的灵魂自留地

台湾著名学者、诗人余光中曾在《论朱自清的散文》中指责朱自清描绘女性意象“浅俗轻率”,“会引起庸俗的联想”,说这是作者的一种“意恋”,“甚至流于,是压抑了欲望之浮现”。 余光中的指责虽然有些过头,却也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朱自清在荷塘边浮想联翩的原由。

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是荷塘上的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月’荷花别样‘白’”。 朱自清独游荷塘,自赏风月,耳中飘荡的是歌舫的清音,眼中浮现的是亭亭的、出浴的美人。满纸不是就是歌妓,文中所引之词也逃脱不了艳词《采莲赋》、《西洲曲》。朱自清荷塘边的观感与宋朝的杨万里迥异,与传统士大夫观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也大有不同。为何?答案或许就在朱自清《女人》一文中:“我所追寻的女人是什么呢?我所发现的女人是什么呢?这是艺术的女人。”由此看来,如果不是朱自清对女性情有独钟,对女性怀有一种“神爱”,何以会在《荷塘月色》中创造出众多女性形象?

据吉林师范大学杨朴先生考证:“《荷塘月色》中,朱自清把潜意识的美人原形和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采莲实质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野合风俗,一种浪漫游戏。说到底,采莲是为了爱情,为了。”杨朴先生在《的精神分析》一文中着力阐释了《荷塘月色》对这种古代文化的延留:“以性换情,从而使性掩藏到象征的背后,这是一种对美人意象的幻梦位移。”倘使杨朴先生的立论成立,那么,我们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女性怀有一种“神爱”的观念深入朱自清灵魂深处,荷塘俨然成为朱自清的灵魂自留地。

然而,现实中的朱自清是认真而拘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中记录了他与俞平伯同泛秦淮河,与秦淮歌妓交往的情况。俞平伯“因为我有妻子,所以我爱一切女人”,同情、脱俗、泰然处之。而朱自清既受内心“道德律”的压迫而拒绝了女性的诱惑,但同时又陷入了情感的困惑之中。于是“觉得很怅怅的,于我自己,更有一种不足之感”。神爱那些女人的朱自清,在社会“道德律”的压迫下,也就只能曲径通幽,借幻觉和想象,在荷塘深处为自己的灵魂留一处自留地。

朱自清荷塘月色范文第3篇

一、主体与背景的转换

在摄影学中,主体是照片内容的中心,必须占据突出的位置,背景是画面上主体后面的景物,它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用以衬托主体和渲染画面气氛的陪衬物; 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的原则是:主体要求突出鲜明,背景要能突出主体,丰富主体的内涵;处理主体与背景关系的方法是:运用景深使主体清晰,背景残缺不全,或模糊不清;陪体、背景的清晰度不超过主体①。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是描摹景物的高手,写了在特定的环境下的荷塘,月色朦胧,荷姿绰约。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的月色,两者水融、难以拆分。而朱自清偏偏要拆分景物,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②,先写月下的荷塘,荷塘为主体,月色为背景;再写荷塘的月色,月色为主体,荷塘为背景,足见作者写法的细腻高超。这种拆法把背景与主体巧妙地转换,以虚衬实,以虚补实,暗合了摄影技巧。

且看第4自然段对月下的荷塘的描写 。以荷塘为主体,月色为陪衬,笔下的荷塘清晰突出。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多层次、多角度地去描写荷塘的景色。先从荷叶写起,再写荷花、荷香、荷波,以及荷下的流水,逐一写来,层次井然。那些神奇美妙的比喻,联想奇妙,情趣雅致,形象而贴切,耐人寻味,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美的享受。字面上,并不见月色,但月色却隐于背后,虚化为背景,但那些关于荷塘的描写,怎能离开月色,哪一样景物不与月色相关呢?写荷花“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荷花像珍珠,像星星,只有月下的景物,才有这般晶莹可掬的闪光;整个荷塘的情景,不用比喻难以描摹,作者比道:“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这个比喻,取其光亮、神速,这光亮,把月光写进去了,可谓不是月色,全是月色。

第5自然段写荷塘的月色。作者调换光圈,将荷塘化为背景,月色成为主体。荷塘变得模糊起来,虚化起来,月色渐渐清晰。然而月色是难以孤立地存在的,对它的描摹需要借助于陪衬物来表现。朱自清将荷塘与月色,背景与主体,融汇得自然天成,恰当地表现了背景与主体的关系。“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轻轻地揭开浮在荷塘上的月色,让我们看清了月色的面容,原来是荷塘上轻浮着的“雾”,是挂在叶子和花上的那一层“牛乳”,是笼着轻纱的“梦”。荷塘作为背景,躲在月光下作陪衬,它是朦胧的,模糊的。这幅以月色为主体、以荷塘为陪体的摄影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了一种如仙似梦的美景。

月下的荷塘清幽高雅,荷塘的月色素淡朦胧。作者拿着摄影机不断地调整光圈,变换景深,时而把荷塘变为主体,满塘的荷花立刻变得熠熠生辉,变得灵动起来。而月光则缄默不语,巧妙地为荷塘作陪衬;忽而月光成为画面的主角时,她在荷塘上如仙女般翩翩起舞,尽展风姿,而荷花甘作绿叶,变得朦胧模糊。作家把同一个景物“拆开来拆穿来分作两次描写,并不是生硬地割裂描写对象”③,而是在主体与背景的转换中,对荷塘与月色两种意向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从而使得这幅“摄影”作品,内涵丰富、细腻。

二、黑白颜色的搭配

彩色摄影是以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为摄影对象,一般来说,它力求真实、清晰地再现社会与自然。黑白摄影与彩色摄影相比,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借助于黑灰白影调的搭配,产生不同的层次、光感,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更能反映作者的超跃现实的审美理念,与作者的内心距离更近。

《荷塘月色》是一幅黑白摄影佳作。作者把画面定格在夜晚,月色朦胧,荷香四溢,这就为作品奠定了写景抒情的基调。写荷塘的全景,先写树,那些“远远近近,高高底底”的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树多而茂密,其颜色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在夜间这些自然景物是黑色的;那些小路,“漏着几段空隙”,被月光所笼罩,它的亮度以灰白为主;而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则可以用白色处理了。在这幅图画中,影调以黑白为主色,灰为过渡色。影调朦胧模糊,有梦幻般的感觉。

与写全景不同,对于塘中月色的特写,精致细腻,它的影调结构清晰和谐。请看原文: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文中的白色调是隔了树照过来的月光;黑灰色调是那些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的“参差的斑驳的黑影”,还有那些“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作者用了一连串的修饰词来描绘光、影之美:“参差的”、“斑驳的”、“稀疏的”、“倩影”。“参差”言其形态多样,“斑驳”言其颜色深浅不一,而其中又特写杨柳的影子,有弯曲之美,稀疏之美。这样的光与影的形态和色彩的搭配,是多么美妙,像一幅版画一样和谐、优美。所以作者说:“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光与影的组合便是摄影学中的影调的结构,文中黑白影调的结构安排精致,线条清晰,整体上和谐、优美。

黑白摄影滤去了红、绿、蓝等色彩,只留下黑、灰、白,形成一种超越现实的空间。在此文中,作者正是借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借月色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对现实黑暗的不满,对美好自由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在这样的美景下作者的苦闷得到了暂时的解脱,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但作者又怎能完全排遣得开呢,这幅黑白摄影作品又折射出了作家的彷徨与苦闷。

以上是对《荷塘月色》写景艺术的一点探索,当然,朱自清不是纯粹的摄影大师,我们只是尝试着以新的视角来解读这篇文章。

参考文献:

①《中国摄影手册》,中国摄影出版社,(393-394)。

②马焯荣《论朱子清的散文》,职教语文教学参考第一册转载。

③朱自清《山野掇拾》,职教语文教学参考第一册转载。

朱自清荷塘月色范文第4篇

【关键词】《荷塘月色》 主题 新探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代表着我国二十年代白话散文的最高水平,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甚至可以说,这篇作品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叙事抒情散文已经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峰。

《荷塘月色》篇幅很短,但内涵极大,它仿佛一朵绚丽多彩的思想火花,使人们可以从中观照一代知识分子在黑暗社会的碾压下、挣扎,颤慄和痛苦的灵魂,使人们至今读来仍感到惊悸和震憾。由于《荷塘月色》通篇曲笔,所以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已有不少人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深刻、复杂的主题似乎仍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发掘。只有这样,才可以拭去一些左的或右的灰尘,使这块剔透晶莹的碧玉更以其妩媚诱人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感动和净化今天新一代读者的灵魂。

古人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不显。”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荷塘月色》的主题进行“沿讨”。

多年来,有一个十分普遍的说法:《荷塘月色》“反映作者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自《荷塘月色》被选入各种教材以来,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接受的几乎就是这样一种观点。根据这个说法,青年们的头脑中也许还以为朱自清先生是一个革命者,至少是党的一位情者呢,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合情理的,有出入的。

《荷塘月色》一文最后标明:写于“一九二七年七日,九凉清华园”。在中国革命史上,这个时间确实是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但当时的北京是北洋军阀统治,而当时北洋军阀还是的一个“对头”——“北伐”的对象,把生活在的“对头”统治下的朱自清先生说成“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岂非南辕北辙!

朱自清先生不是共产党人,晚年才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反帝民主战士,他当时对于远在南方的“四·一二”,对于革命转入低潮等等,似乎有过关心,但不十分清楚。所以,他在《荷塘月色》中的不满情绪,不是针对“白色恐怖下的严酷现实”,而是针对当时北洋军阀反动黑暗的统治。头年三月,发生了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九月初鲁迅被迫出走厦门;写作《荷塘月色》的前两个月,被残酷地害死于北京街头……这些就是当时北京的政治气氛,就是《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朱自清先生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直接地、鲜明地表现了对当时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不满,可以作为我们了解《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佐证。

硬说《荷塘月色》一文不满“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目的是美化朱自清先生,拔高《荷塘月色》的主题;这个起点搞错了,对作品的主题显然会越谈越远,现在纠正这一点,绝不是丑化朱自清先生,或贬斥《荷塘月色》,而只是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这样才可以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

上边,我们从写作背景分析《荷塘月色》主题的一个侧面,下面,我们根据朱自清先生选择、使用的材料来分析其主旨所在。

《荷塘月色》劈头就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忽然想起”荷塘,“忽然想起采莲”,最后“到底惦着江南”。全文的思想脉络大概如此。那么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呢?这正是主题所在,所以人们都说这一句话是全篇的“文眼”。而要想搞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就得搞清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荷塘?为什么“忽然想起采莲”?为什么“到底惦着江南”?

《荷塘月色》尽情赞美,讴歌荷花,大有用意。众所周知,屈原爱荷花,《离骚》有云:“制度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在这里,“荷花”、“荷裳”都表现了作者一种高洁的品德。宋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直截了当地歌颂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中国古典文学很造诣的朱自清先生浓笔渲染,尽情歌唱荷花,用意十分清楚。

如上文所述,朱自清先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十分污浊黑暗的。而且,这个污浊、黑暗的环境对朱先生的压迫又是十分沉重的。文章第三段中写道: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一定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一定要说的话”、“一定要做的事,”正是作者不愿说的话不愿做的事,但环境逼迫他非说不可,非做不可。这是违心的,对于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来讲,自然是莫大的痛苦,当然要“颇不宁静”了。那怎么办呢?——“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作者把希望寄托在荷塘,寄托在荷花,就是要表现一种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而要坚守节操的思想感情。

不过,作者所推崇的,追求的这种正直、高洁的处世态度,在当时社会里能有多少人欣赏呢?在反动统治下,随波逐流,为黑暗势力大唱赞歌的人,不管他们是“树上的”还是“水中的”一个个飞黄腾达,平步青云,而超尘脱俗,坚守节操者遭遇的只是穷愁潦倒,无人欣赏。所以在“咏莲”的最后,作者愤怒地喊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也从而拓开了文章的下一层次——“忽然想起采莲”。

既然“莲花”在作品中是一种高洁品格的象征,那么,“采莲”即指对这种高洁品格的欣赏态度。作者不满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他要坚守节操,保持高风亮节;但他又清醒地认识到,在当时地社会上没有多少人欣赏这种“过人头”的“莲花”。被冷落,受压抑,这是作者思想中的又一层痛苦,是“心里颇不宁静”的又一个原因。

那么,希望在哪里呢?出路在哪里呢?作者继续求索,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如何理解“江南”?现在一般的分析文章都没有引起重视,这恐怕是个很大的缺陷。因为“惦着江南”是作者思想,求索的制高点,是《荷塘月色》主题的核心。说不清“惦着江南”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没有说清楚《荷塘月色》的主题。

有些研究者开始注意“惦着江南”这一层意思,但解释成“思念家乡”,这是错误的。朱自清先生祖籍浙江绍兴。对绍兴,朱先生“只去过两回,每回只住了一天;而我家里除先母外,没一人会说绍兴话。”显然,作者对绍兴没有多少感情。所以,如果说朱自清先生在不满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现实之后,“惦着”的居然是这样的“江南”,显然是十分可笑的。

其实,“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表露出作者在“北国”和“江南”之间的抉择,实际上,是对现实和理想世界的抉择。这是作者对理想世界的热烈向往,又是对他所生活的现实的否定。当然,作者的理想世界是局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从自我出发,多少带有民主主义的格调。

这就是“惦着”的含义,就是《荷塘月色》所追求的思想制高点!面对黑暗的现实,被冷落、受压抑,朱自清先生当时没有奋起抗争,而是竭力去寻找一种“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用朱自清夫人的话来说,他这是“采取逃避的方法”。

不过,“惦着”也仅仅是“惦着”,不是决心,只是牢骚;不是行动,只是幻想。中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总是软弱的,他们不可能真正粉碎现实的牢笼,挣脱束缚自身的思想枷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根本不存在“真脱却人间烟火气而飘飘欲仙”的“乐土”。所以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曲折的精神求索之后,摆在作者面前的仍然是现实——

猛一抬头,不觉正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

文章结尾余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当时正直的知识分子不满、苦闷,但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朱自清荷塘月色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我写实;细刻深刻;朴实优美

凡是具有现代文学常识的人,谈到中国散文总会提起朱自清先生。他是我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对中国白话散文的发展、成熟作过相当而又执着的多方面的探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提倡写实,表现自我

朱自清先生是文学研究会早期的重要成员,他十分欣赏文学研究会那种“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所以他的前期散文创作的活动,都以现实主义原则为指导,还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提出了不少关于散文创作的见解。

为了贯彻写实的主张,朱先生要求深入观察生活,体验现实。《山野掇拾》一文中,他谈到“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并且进一步说明:“他们所以于每事每物,必要拆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淄渑之辨,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他们独得的秘密!”从中可见,他那种观察、体验现实生活的严肃态度。众所周知,有人曾怀疑《荷塘月色》中“月下是否有蝉声”,朱自清为此请教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自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这足以证明他的“尊重生活,尊重现实”这条原则,既用以教人,也用以律己的。

二、题材广泛,情感丰富

现实生活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因而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取材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层面。且在不同题材的散文里,抒发了自己不同的感情。一是社会类的作品,具有真实感,给人以思想、心灵上的震撼。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通过了一个父母双亡的小女孩被廉价贱卖的事件,并以种种设想预测了她将来不幸的命运,对社会的残酷不仁提出血与小泪的控诉,篇末发出了“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罪?”对制造这一悲剧的社会提出了抗议。表达了对被侮辱、被损害者的深切同情。

三、表现手法,独到有力

(一)精雕细刻,细针密线

由于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细,体味细,因而文章写来也呈现细的特色。《荷塘月色》采用的工笔,描写非常细腻。在写荷塘月色时,先写荷塘,抓住典型景物,从荷叶、荷花、荷塘上的风,由风送来的荷花的香,微风通过荷叶的风致,荷叶下面的脉脉的流水等各个角度来写,观察细致,针线很密。写荷花:连用五个比喻,作者在写月色时,正面描写结合侧面烘托,从塘面的雾,塘里的荷叶、荷花,周围的树影等各种角度来烘托。这样,通过一番细针密线的描绘、渲染,把作者所能领略到的美的境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二)简炼深刻,平中见奇

《背影》一文虽是怀人之作。没有给读者提供多少广阔的现实生活的画面,但从作者家境的变化,父亲老境的颓唐,父子为生计各自的奔波,我们不难窥见旧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生活的动荡不安,以及灰暗的世态造成的心理压抑,可以说,通过一个简单的人物形象。反映出了当时整个灰暗的世态。

四、平中见奇,严谨布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结构布局,都严谨精美。这也是朱自清为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熟所作的一个努力。《春》作者抓住了春景特点。有层次地描绘春景。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开头是春天在盼望中到来,中间是美好的春景画面,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赞美春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深化题旨。如果我们对《背影》的线索作再深一层的发掘,就可以看到,《背影》除了一条有形的明线“背影”外,还有一条无形的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背影》写的虽是背影,但显出的却是正面。流露的是真情,透过背影,可见那正面的慈祥容颜。可感那心底的滚沸人情,“背影”里凝聚着深沉淳厚的父子深情。《荷塘月色》则以一路行去为行文线索,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使各层情景得到步步深化,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加上一首一尾,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而布局上的严谨精美,为细致的描写和简炼的表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同时,从各篇的布局中都可看出,有些部分精炼,有些部分松动,精炼和松动互相配合,做到疏密相间,呼吸自如,更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结构上严谨精美特色的高度表现。

五、语言风格,朴素优美

散文是语言艺术。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第一要素。”对于散文更特别突出。朱自清先生散文的语言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极负盛誉的。叶圣陶曾经说过:“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是口语,朱先生是应该首先被提及的。”《朱佩弦先生》。这主要就朱先生早期散文的朴实而言,朱先生自己也以口语化的语言为贵,认为“用笔如舌”是文章语言的极境。在这点上,《背影》上那自然朴实、简洁传神的语言正是一个突出的代表。

相关期刊更多

铸造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沈阳铸造研究所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浙江省科技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陕西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