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鹿茸的作用

鹿茸的作用

鹿茸的作用

鹿茸的作用范文第1篇

【摘要】文章探讨了鹿茸多肽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主题词】鹿茸多肽作用分析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外科常见的创伤,其年发病率逐年升高。在脊髓损伤中,除了原发的物理打击因素造成神经细胞损伤外,已发现损伤区及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存在迟发性的死亡现象,这种死亡与常见的坏死不同,表现为一种程序性死亡(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caspase3是凋亡过程中最重要的蛋白酶,降低其的表达有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和再生。鹿茸系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绒毛的幼角。关于鹿茸多肽混合物,近两年,有学者通过实验证明鹿茸多肽对脊髓损伤后的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本实验应用鹿茸多肽作用于β淀粉样蛋白诱导的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以进一步阐述其对脊髓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理。

一 实验材料

15d孕鼠购自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DMEM培养基、胎牛血清、胰蛋白酶购自invitrogen公司;细胞培养瓶和培养板购自Castar公司;神经生长因子(NGF)购自Sigma公司;鹿茸多肽由长春中医药大学惠赠;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四甲基偶氮唑盐(MTT)、二甲基亚砜(DMSO)购自(Sigma公司);兔多克隆caspase3抗体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二 实验方法

1 凝聚态Aβ25-35的制备用超纯水将冻干的Aβ25-35溶解配成100 μmol/L的储存液,于-20℃ 保存,使用前配成所需浓度,于37℃孵育24 h备用。

2 胎鼠脊髓细胞悬液制备及培养取孕15d大鼠,10%水合氯醛腹腔麻醉后,无菌状态下取出胎鼠。用Hank’s液冲洗数遍后,放于培养皿中。在解剖显微镜下从背侧完全暴露脑干以下整条脊髓,从正中沟处用钨丝针切除双侧脊髓的后外侧部。将取下的脊髓腹侧组织,经Hank’s液冲洗后,剥去表面的血管等,用显微剪子细剪切成糜状,越细越好;然后用0.25%胰酶37℃消化20min后,用吸管轻轻吹打数次,经200目滤网过滤,离心弃上清,用含15%胎牛血清培养基以1×106/ml接种于塑料培养瓶中。

将细胞培养在含15%胎牛血清、100U/ml氨苄青霉素及100U/ml链霉素的DMEM培养基中,于37℃、饱和湿度、5 %CO2浓度下培养,2~3d 换液一次。实验均取对数生长期细胞,实验前12 h细胞换用无血清培养液,观察不同浓度Aβ25-35的作用。

3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观察不同终浓度(0、5、10、20、25、30μmol/L)的Aβ25-35作用24 h后,细胞活力的变化,细胞接种于96孔板24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Aβ25-35作用24 h,每个浓度设4个复孔L,同时设与实验孔平行的空白对照,最后比色时以对照孔调零。共同孵育24 h后更换培养基,每孔加入180μl的培养基和20μl的MTT(5 mg/ml),置37℃、5%CO2培养箱培养4 h,弃培养液,每孔加入200μl DMSO,37℃孵育30 min,至结晶物充分溶解。在多功能酶标仪上测定570nm的吸光度(D570),其与对照吸光度的比值作为相对细胞活力。

4 流式细胞仪检测将细胞接种于24孔板,待达到80%融合时,按下列分组进行实验:A.对照组,B. Aβ25-35(25μmol/L),C. Aβ25-35(25μmol/L)+鹿茸多肽(400mg/ml)[3],D.照射Aβ25-35(25μmol/l)+NGF(20ng/ml)组。各组均6复孔。将24h以后各组细胞用0.25%胰蛋白酶消化,1000 r/min 离心5min,弃上清;用500μl 5mmol/L EDTA/0.01mol/L PBS洗涤细胞;再加入50μl 10g/L RNaseA,室温下孵育30min;最后加入500μl 100mg/LPI染色液,旋转混匀,置4℃避光孵育30min后,流式细胞仪测定。

5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将1cm×lcm盖玻片经浸酸及消毒等处理后,放入24孔培养板中,加入10倍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液,置于CO2 孵箱中1h;弃去多聚赖氨酸液,用DMEM培养基洗一次,将各组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各孔,继续培养24h;弃去原培养液,用37℃预热的0.1mol/L PBS轻洗3次;余按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说明操作。

三 统计方法

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4.0分析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P

四 结果

1 脊髓神经元细胞的培养及鉴定单细胞悬液接种后第2d,细胞聚集成团状,第3d出现大量悬浮的neurosphere(约30~60个细胞),而且neurosphere越来越多。到第7d细胞胞体十分饱满,轮廓清晰,有的细胞可见明显的鸟眼状细胞核,也有的细胞伸出树枝状突起,突起相互连成网络。用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标记神经元。镜下观察,可见实验组细胞胞体饱满,突起明显并连成网状。

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以400mg/ml剂量观察鹿茸多肽对Aβ25-35诱导脊髓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并用NGF作为对照。结果显示,Aβ(25μmol/L)+鹿茸多肽(400mg/ml)组细胞凋亡百分数是19.35±6.74与Aβ组凋亡百分数37.42±12.5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结果caspase3阳性细胞胞质着棕色。结果显示:对照组无caspase3阳性染色的细胞;Aβ(25μmol/L)+鹿茸多肽(400mg/ml)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减少,比单纯Aβ(25μmol/L)组少,其作用与NGF阳性对照组比较无差异,鹿茸多肽对脊髓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五 讨论

脊髓损伤的治疗是神经科学领域内一道尚未解决的难题,虽然人们采取了许多种方法促进损伤后的脊髓轴突再生修复,但存在许多限制因素,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脊髓神经组织损伤后再生不良,其重要原因是伤后继发性损害不断加重所致,而细胞凋亡是继发性损伤的关键,抑制细胞凋亡是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保护神经功能的治疗所在。

鹿茸的作用范文第2篇

鹿茸小百科

【性味】甘、咸,温。

【归经】归肾、肝经。

【功能】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赢瘦,神疲,畏寒,眩晕,耳鸣,耳聋,腰脊冷痛,筋骨痿软,崩漏带下,阴疽不敛。

【用量]】1~2克,研末冲服。

茸源不同 性状各异

鹿茸是来自鹿科动物梅花鹿或者马鹿的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早在《神龙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将其列为中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鹿茸“善于补肾壮阳、生精益血、补髓健骨”。有关统计表明,全世界的鹿约有4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有19种。梅花鹿、马鹿是我国主要的茸用鹿。梅花鹿主产于吉林、辽宁;马鹿主产于黑龙江、吉林、青海、新疆、四川等省区。梅花鹿采收的鹿茸称为“花鹿茸” 。产于东北的马鹿茸习称“东马茸”,品质较优;产于西北的马鹿茸习称“西马茸”,品质较次。

花鹿茸为呈圆柱状分枝,具一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长17~20厘米,锯口直径4~5厘米,离锯口约1厘米处分出侧枝,习称“门庄”,具两个分叉者习称“三岔”。马鹿茸较花鹿茸粗大,分枝较多,侧枝一个习称“单门”,两个者习称“莲花”,三个者习称“三岔”,四个者习称“四岔”等。其中以莲花、三岔为主。

总体来说,花鹿茸多光润,外皮呈红棕色或棕色,毛色为红黄色或棕黄色。鹿茸顶端的毛比较密集,下端靠近头部毛较稀疏。但是若想梳理出鹿茸品质的优劣,还得从鹿茸的截取位置来判断。同一枝鹿茸的各个分段质量也迥然不同,截取下来的鹿茸可分为三个部分,上部为“血片”,而其尖端部位又称为“蜡片”,是鹿茸中最为珍贵的部分,该部分鹿茸光润漂亮,有韧性,活性成分最高;中段为粉片(马鹿茸)或者蛋(花鹿茸),这一段有较少的蜂窝状的小孔,品质略次;下部最靠近头部的一段为老角片,该段大部分都已经骨化,蜂窝状的小孔比较多,而且显得很脆,质量最差。

保血茸更为珍贵

鹿现多为人工饲养,采收加工方法分为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锯茸一般从三岁的鹿开始锯取。二茬茸每年采收两次。第一次是清明节后锯第一次,割下的鹿茸叫初生茸或头茬茸。采后50到60天,进行第二次锯取,称为再生茸或者二茬茸。从质量上来说,初生茸优于再生茸。将锯下的鹿茸经过在茸根上钉上小钉、排血、洗茸、煮烫,干燥等流程加工成的鹿茸,称为排血茸。锯下的鹿茸,将茸血保留,使茸血不流出,称为保血茸。

排血茸和保血茸不仅在加工方式和颜色上存在差异,在功效上也明显不同,保血茸要优于排血茸。保血茸里保留了茸血等液体成分,有研究证明鹿茸内液体物,其中含有大量药效较高的鹿茸精,排血茸茸内的液体药物随血液的排出几乎全部流失。鹿茸精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能治疗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和直立性低血压病。

砍茸一般用于老鹿、病鹿、伤残鹿。将鹿头砍下,再将茸连脑盖骨锯下,刮净残肉,绷紧脑皮,进行煮烫、阴干等加工。

真假鹿茸是非多

优质鹿茸有以下特点:粗壮,饱满,皮毛完整,质嫩,油润,无骨棱。

特别要注意区分鹿茸与鹿角,鹿茸是未骨化的幼角,鹿角已经骨化。鹿茸上有密生茸毛,本身柔软,质轻,蜂窝状小孔比较少,质地坚脆,敲击的声音小而闷。鹿角无毛,质相对较重,蜂窝状小孔较多,质地坚硬,敲击的声音很响。鹿角温肾阳、强筋骨的作用无鹿茸强,长于行血消肿。

此外,由于利益熏心,某些山寨版鹿茸比真鹿茸还做得真实。不法商贩直接拿塑料做一个鹿茸的模具,外面裹上一层动物皮毛,甚至是老鼠皮。还有是将鹿角外粘贴动物毛皮,再横切成薄片伪充鹿茸片出售。从外观上来看,足以以假乱真。最简单的辨别方法就是将其浸泡于热水中,若有水溶液变色、塑料变软、脱胶现象,则为伪品。必要时配合镜检和理化方法,不难鉴别。

鹿茸功能大诠释

鹿茸具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的功效。通过现代药理学对其研究发现鹿茸的功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A 鹿茸含的多胺类物质能促进蛋白质与核酸合成,鹿茸对蛋白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是其强筋健骨功效的重要药理基础。

B 促进造血功能。能促进骨髓造血,加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

C 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外来侵袭,维护体内环境稳定性的功能。

D 对的影响。其有效成分主要为磷脂类物质,兼有雄激素和雌激素样作用。能增加重量,对前列腺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促进子宫的发育。

E 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及抗应激能力。鹿茸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及机体的学习记忆能力,能改善睡眠和食欲,对饥饿乏力的机体有抗疲劳作用,并能提高机体耐高温、低温、耐缺氧的能力。

F 延缓衰老作用。其主要成分为次黄嘌呤、磷脂类等物质,对女性特别有益。

G 鹿茸多糖对胃溃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自古有民谣:“皇帝喝鹿血,皇后吃鹿胎”,可见鹿的滋补源远流长。到了满清时代,宫廷御医用民间进贡的野生鹿配以各种草药制成药膳,满足宫廷上至皇帝,下至嫔妃格格们的滋补保养需求。鹿茸自然为不可或缺的滋补温性药材,食疗方、酒方、小偏方一应俱全。

食疗妙方

鹿茸炖鸡腿

【食材】鹿茸3克,西洋参15克,龙眼肉25克,鸡腿1只,盐适量

【做法】鸡腿去皮后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刚好能淹没这些食材。大火烧开,小火炖1~2小时。

【功效】滋养壮阳,适合中老年和女性食用。

甲鱼鹿茸汤

鹿茸的作用范文第3篇

一、影响鹿茸产量与质量的主要因素

1.遗传性因素的影响

鹿茸的形状、色泽及茸毛的生长状况等特征受鹿的遗传性因素制约。生茸性能良好的公鹿,其后代大多生茸良好;生产畸形茸的公鹿,有的能将这种生茸特性遗传给后代。譬如,“羊角茸”(鹿茸主干向外后方弯曲生长)、“爬头茸”(茸体向鹿头部两侧平行外伸)、“独挺茸”(仅有主干而无分枝)、“扁掌茸”(茸体上部呈掌状扁生而不分枝)、“u腿茸”(鹿茸的根部生长过长而虎口又比较狭窄) 和“皱襞茸”(鹿茸皮肤有许多纵向条形皱褶)等,都属遗传性畸形茸。受当前鹿茸市场产品等级标准所限,这类鹿茸都会降低产量,在其旺盛生长期的二杠阶段就得较早锯收。不然,产品的形态会更失匀称,产值会更低,甚至使产品找不到买家而造成积压。

2.营养性因素的影响

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机体患病或发生机械性创伤等原因,可致鹿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生茸缓慢,往往生长带有“乏养痕”的病态茸,使鹿茸“瘦条”(茸体干瘪)、“穿尖”(干、枝上梢),茸毛粗、长,分枝短小或无分枝,产量和质量均不同程度下降。

3.角基损伤性因素的影响

锯茸时茸根部留茬过短、锯口过分低斜、锯口严重感染化脓、锯口受到不良止血药的化学刺激,或配种期到来之前进行平茬的时间过晚,使锯口发生严重冻伤等,都会使角基(亦称草桩、角柄)发生不同程度损伤,从而影响以后生茸,甚至造成鹿茸年年畸形生长,使产量和质量大大下降,产值严重降低。

4.年龄性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东北地区,公鹿通常从3岁开始生长规格鹿茸,3岁(头锯)到6岁(4锯)为鹿茸急剧增长期,7岁(5锯)到10岁(8锯)为鹿茸稳定增长期,10岁以后鹿茸的产量和质量均逐年下降。如果饲养管理好,可减缓鹿衰老的速度,鹿茸的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的幅度也较小;如果饲养管理不好,会加速鹿衰老的速度,鹿茸的产量和质量逐年下降的幅度也较大。机体衰弱的老龄公鹿,常常仅能生长很小的畸形茸,丧失继续饲养的价值,最后不得不予以淘汰。

5.其他因素的影响

公鹿发生创伤、萎缩等疾患,或者种公鹿在配种期消耗过度,在漫长又寒冷的冬季体质恢复不佳,都会影响其以后生茸,降低鹿茸的产量和质量。双亲过度近缘往往造成子代品种退化,生茸能力不强,鹿茸的产量和质量不高。除了上述因素之外,在公鹿生茸期,气压、温度和湿度等复杂的气候条件,也制约着鹿茸的生长发育,影响鹿茸的产量和质量。在生产实践中往往见到,有些上锯公鹿在春末低温阶段生茸缓慢,在炎热夏季生茸快速。夏季,在连续晴天,气候炎热、干燥的情况下,有些公鹿生茸缓慢,如果此时干旱的气候转降大雨,空气的湿度骤然增加后,鹿茸生长发育的速度会明显加快。

二、注意做好选种选配工作

在养鹿生产中,要注意审视鹿茸生长状况,科学地进行选种选配工作,努力培育出鹿茸高产的鹿群,这是提高鹿茸产量和质量的最根本措施。养鹿场管理者要合理地制订繁育规划,做好生产记录,注意避免公、母鹿过度近亲。在必要时,可以从其他场引进鹿茸高产的种公鹿或者采用人工输精的办法,改良本场鹿的品种。生长遗传性畸形茸、鹿茸产量低、鹿茸主干与侧枝分生不匀称的公鹿不要留做种用,应予以淘汰。

三、加强上锯公鹿的饲养管理

1.保证生茸鹿营养供给

在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到翌年3月,人们方能觉察到一些气候转暖迹象。此时,大锯龄公鹿即进入生茸前期,应该及时为其调整日粮,在逐渐增加精料喂量的同时,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在日粮中所占的比例,还应逐日缓慢地增喂玉米秸等青储饲料,适当喂些胡萝卜、大萝卜或白菜等饲料,为鹿只生茸奠定基础。春分以后,公鹿开始陆续脱盘而进入生茸阶段,更要注意科学地调配日粮。豆科籽实或其加工制品,在生茸公鹿的精料日粮中一般应占60%以上,并且粗饲料可以逐渐全部换成青储饲料、青草和树木的青绿枝叶。此外,在日粮中还要供给矿物质,适当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充分保障公鹿生茸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以促进鹿茸生长,提高鹿茸的产量和质量。

2.加强种公鹿恢复期的饲养

种公鹿在配种期旺盛、食欲下降、采食饲料量大大减少,机体消耗很大。到配种结束时,其营养膘情严重下降。进入寒冷的冬季后,种公鹿需要尽快提高食欲,增加营养,尽早恢复体质。为促进其机体复壮,保障来年生茸,要给予适口性好而营养丰富的精、粗饲料,除了增加禾本科籽实类热能性饲料的喂量外,还需供给一定比例的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

3.加强生茸公鹿的管理

对产茸公鹿要合理组群,实行均衡饲养,每圈饲养鹿数为20~25只。平时要搞好圈舍卫生及消毒工作,每年要定期对鹿群进行预防注射和药物驱虫,在配种期要昼夜看管好公鹿(尤其大锯龄公鹿),努力减少疾病或机械性损伤(主要是顶伤躯体和锯伤角基等)等不良因素对鹿只生茸产生的影响。

4.加强鹿群驯化,减少伤茸事故

鹿从野生到家养,现仍处于半驯化状态,非常胆小怕惊,容易慌乱炸群。因此,日常生活中应该结合饮、喂等饲养活动对其进行驯化,尽量避免炸群而发生伤茸事故。鹿在幼龄期可塑性较强,易于驯化,故应从幼龄期抓起,坚持不懈地实行驯养。

四、适时合理锯茸

根据近些年国内、外鹿茸市场的变化,应改变传统的收茸习惯,要仔细权衡鹿茸产量和收取类型对其产值的影响,尽量生产鹿茸市场走俏的干枝粗壮、嘴头肥嫩、形状匀称的花锯二杠鲜茸或干茸,千方百计提高鹿茸产值。对于早期锯收大二杠虽会减产,但可增值的畸形茸,一定要生产二杠茸,绝不能生产怪角茸。对于不适合锯收二杠的鹿茸,可在保证不过分底老、不穿尖的情况下,晚些时候锯收三叉茸或怪角茸,以增加其产量,保证产值。

五、加强幼鹿培育工作

鹿茸的作用范文第4篇

中医认为,鹿茸甘、咸而温,入肾、肝经,可补肾益髓,壮阳健骨,治疗肾阳不足,精髓亏损所致的男子虚劳精衰、精血两虚、腰膝酸痛、畏寒乏力、筋弱神疲、滑精阳萎、眩晕耳鸣、遗尿尿频、小儿发育不良及妇女崩漏带下等。《大明本草》言其“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精溢自出,女子崩中漏下,赤白带下。炙末空心酒服,壮筋骨”。《本草纲目》言其“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壮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本经逢原》言其“扶阳固阴,非它草木可比”。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鹿茸含卵磷脂、性激素、各种维生素、白蛋白、氨基酸及矿物质等成份,可促进生长发育,增强心脏功能。临床应用鹿茸能增强机体活力、消除疲劳、改善食欲和睡眠,可使伴有低血压的慢性循环障碍者脉搏充盈,血压升高,对已疲劳的心脏作用更为明显。中等剂量的鹿茸提取物有增强心脏收缩力,加快心率。改善心功能作用,对小儿发育迟缓或神经衰弱,病后体虚等,有促进发育,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的效果。鹿茸尚能提高妇女子宫的张力和增强其节律性收缩,促进创伤、骨折和溃疡的愈合,还能促进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增生。

一般男子宜服补阳作用较强的黄毛鹿茸,女子宜服补阴作用较强的青毛鹿茸,每取1—3克,研末分2~3次吞服,或随方配用。

鹿角为雄鹿已骨化的角,味咸,性温,入肝、肾经,可补肾助阳,强筋健骨,可作为鹿茸代用品,但药力较弱,长于活血散瘀消肿,可治疮疡肿毒,瘀血疼痛,内服、外用均可,每取5—10克,煎服或研末服。

鹿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功效介于二者之间,味甘而咸,性温,入肝、肾经,可补肝肾、益精血,兼可止血,适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虚寒血证,以及阴疽内陷者,每取5—10克,烊化饮服。

鹿角霜为鹿角熬膏后所存残渣,味甘,性微温,功用同鹿角,但药力较逊,偏于收敛,常用于崩漏、带下及疮疡溃后久不收敛者,每取10—15克,煎服。外用适量。现介绍几则鹿茸服食方法,供选用。

研粉法:将鹿茸研为细粉状。每次1—3克,用纱布或滤纸包好,放入沸水中冲泡后代茶饮服。

蒸蛋法:将鹿茸研为细粉状,每次用鸡蛋2个拌入本品1克,或将鸡蛋顶端钻一小孔,纳入鹿茸粉拌匀,蒸或炒熟后服食。

煮粥法:取大米适量煮为稀粥,待熟后调入鹿茸粉1~3克,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次服食。

泡酒法:取鹿茸10克,加入米酒或烧酒500毫升浸泡7日后饮服,每日2次,每次空腹饮20—50毫升,酒尽再续,至味尽后止。

鹿茸的作用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比较鹿茸、鹿托盘、鹿骨水溶性总蛋白差异。方法:采用SDS?聚丙烯酰铵凝胶电泳和BCATM蛋白含量测定法比较鹿茸、鹿托盘、鹿骨水溶性总蛋白差异。结果:鹿茸水溶性总蛋白、鹿托盘水溶性总蛋白和鹿骨水溶性总蛋白的相对含量及组成差异极其明显,SDS?聚丙烯酰铵凝胶电泳法及BCATM蛋白含量测定法是鉴别鹿茸、鹿托盘及鹿骨有效方法。结论:本研究对鉴别鹿茸、鹿托盘、鹿骨粉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鹿茸;鹿托盘;鹿骨;水溶性总蛋白质

    1  材料仪器

    1.1  材料  梅花鹿茸、鹿托盘和鹿骨均由吉林东丰药业提供。低分子量标准蛋白质,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BCATM(二辛可宁酸或二羧基喹啉)蛋白浓度试剂盒,购于美国Pierce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Heto LL3000型冻干机,瑞典Jouna Nordic公司;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垂直板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高速离心机,Eppendorf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总蛋白的提取  取等量干品鹿茸、鹿托盘和鹿骨用车床机粉粹成细粉(120目)即可。分别取鹿茸粉,鹿托盘粉,鹿骨粉100 g,用20mM Tris?HCl pH8.0(含0.1 mol  NaCl、1 mmol EDTA、1 mmol PMSF)缓冲液浸提(4℃×24 h),离心(10020 rpm×5 min),即得上清;沉淀用上述缓冲液反复浸提3次,离心(100 20 rpm×5 min),合并上清,用80%硫酸铵沉淀,静置(4℃×24 h),离心(100 20 rpm×5 min),将沉淀用蒸馏水透析,冻干即得鹿茸水溶性总蛋白,鹿托盘水溶性总蛋白和鹿骨水溶性总蛋白粗品。

    2.2  蛋白含量测定  使用PIERCE公司生产的BCATM蛋白试剂盒测定浓度。

    2.3  SDS?聚丙烯酰铵凝胶电泳  按文献方法[2],采用溶度为10%的分离胶和溶度为5%的溶缩胶,溶缩胶电压为70 mV,分离胶电压为140 mV。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进行染色,最后用脱色液(甲醇∶冰醋酸∶蒸馏水=4.5∶4.5∶1)脱色,至背景清楚,观测分子量范围。

    3  结果

    3.1  梅花鹿鹿茸、鹿托盘及鹿骨水溶性总蛋白含量测定  各取100 g梅花鹿鹿茸粉、鹿托盘粉及鹿骨粉得到水溶性蛋白粗品分别为17.1g、8.0 g、 0.1 g,使用PIERCE公司生产的BCATM蛋白试剂盒测定浓度,粗品蛋白中蛋白含量分别为93%、88%、73%。

    3.2  SDS?PAGE电泳  可见鹿茸水溶性总蛋白明显可见有8条带,其分子量大约分别为110KD、100KD、66KD、51KD、43KD、35KD、30KD、14KD。从带上看,含量最高的是分子量为66KD的蛋白;其次分子量为14KD的蛋白。

 

    鹿托盘水溶性总蛋白明显可见有11条带,其分子量大约分别为110KD、100KD、66KD、51KD、43 KD、30KD、23KD、17KD、16KD、14KD,10KD。从带上看,含量最高的是分子量为66KD的蛋白;其次分子量为51KD的蛋白。    鹿骨水溶性总蛋白几乎无明显可见的蛋白带(见表1)。

    4  讨论

    目前,对鹿茸、鹿托盘、鹿骨临床疗效物质作用基础研究较少,特别是对于鹿茸、鹿托盘、鹿骨中大分子进行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表1  鹿茸、鹿托盘和鹿骨的蛋白谱带分布相对分子量10KD14K16KD17KD23KD30KD35KD43KD51KD66KD100KD110KD鹿  茸MWWWWSWW鹿托盘WWWWWWWMSWW鹿  骨[11]W    注:S:strong;M:medium;W:weak。蛋白质研究几乎没有文献报道。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每一种蛋白质都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3]。经SDS?聚丙烯酰铵凝胶电泳比较鹿茸、鹿托盘、鹿骨蛋白差异发现:鹿骨里几乎无明显可见的蛋白谱带,鹿托盘具有与鹿茸相同的7条蛋白带,其分子量分别约为110KD,100KD,66KD,51KD,43KD,30KD,14KD。同时鹿托盘存在4条特异性蛋白带,其分子量分别为10KD,16KD,17KD,23KD;鹿茸本身也具有它独有的蛋白,其分子量为35KD。研究结果显示鹿茸、鹿托盘和鹿骨的蛋白成分差异大。由于鹿茸、鹿托盘和鹿骨的应用差别很大,因此这种差别可能就是由于它们所含蛋白差别所致。因此我们的这一工作,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鹿茸、鹿托盘、鹿骨的作用机理及新药开发研究奠定很好的基础。

   

目前在市场上,鹿茸粉、鹿托盘粉、鹿骨粉几乎很难区别开来,大量存在以劣充好,相互掺杂的现象,很难用性状鉴别、薄层鉴别、理化鉴别、粉末显微鉴别[4]等方法鉴别。由研究结果可见,SDS?聚丙烯酰铵凝胶电泳是鉴别鹿茸粉,鹿托盘粉,鹿骨粉的快速,有效方法,更为以后的指纹图谱鉴定提供一个很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

[2]杨璐璐,迟 程,秦 非,等.鹿茸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8(4):19.

相关期刊更多

经济动物学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吉林省教育厅

草食家畜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新疆畜牧科学院

特产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