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湖北大学专业

湖北大学专业

湖北大学专业

湖北大学专业范文第1篇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经济不断持续高增长发展,我国各项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形势步入“新常态”,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持续加剧,各类媒体“最难就业季”报道屡见报端。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一条难缠的“拦路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压力,就业难度由于专业培养定位等历史原因,相比其他热门专业,更加艰难。改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意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就业困难等问题的迫切需要。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成立于1994年,其前身为湖北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为湖北大学传统专业。

 

一、湖北大学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1.研、就、创分布情况。

 

我校体育教育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共有280人,其中综合就业250人,三年平均总就业率为89.2%,其中正式签约125人,灵活就业49人,合计就业率为62.1%,考入研究生60人,升学率为21.4%,自主创业7人,创业率为0.02%。

 

2.就业去向行业分布情况。

 

我校体育教育专业近三年毕业生中,从事体育产业相关工作的人数为20人,占就业人数的0.07%。从事体育教师工作的人数为57人,占就业人数的20.3%。其余203人分散从事信息、管理、物电、餐饮、建筑等非体育行业,占就业人数的72.5%。

 

3.就业区域分布。

 

我校就业地点集中选择湖北省、广东省。初次就业的学生群体中,工作地点排名前三名的省份分别是:湖北省(177人)、广东省(17人)、浙江省(12人)。学院毕业生就业分布地域较为集中,大部分均选择在湖北省。

 

二、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1.需求因素。

 

体育教育专业因其专业设置和职业定位,决定了学生毕业后首要选择教师岗位,但因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大、中小城市在校中小学生缩减,对教师的需求不增反减,教师退休年龄推迟,岗位更替期延长,使得中小学体育教师趋于饱和,而近几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处于高峰期,因此,造成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供需不平衡,使得更多的学生选择走向其他岗位。

 

2.心理因素。

 

目前农村中小学出现双料甚至多料教师,语文教师兼体育教师等,说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仍有缺额。但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不愿到环境和待遇相对较差的农村工作,造成农村学校与体育教育毕业生供需矛盾。

 

3.课程设置因素。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较为传统,重术科轻理论,重技能传授轻能力培养,培养模式较为单一,没有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特点的职业规划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整体培养模式没有随着社会市场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不能满足新时期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更新的新要求,

 

4.自身综合素质因素。

 

体育院(系)加强教育改革的同时, 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也成为影响其就业的关键因素。在目前“买方市场”就业环境下,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用人标准逐年增高。进入非体育行业工作成为了不少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在掌握体育专业技术的同时,提高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能力,具有其他专业课程学习经历以及参加各类学生实践活动经历等是赢得招聘单位职位的重要因素。

 

三、改进我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实施职业规划教育,转变就业观念。

 

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强调就业教育的全过程性。院系辅导员和相关专业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通过院系整体规划,将职业规划教育与就业意识教育贯穿到课堂中,融入到专业教育中。还应建立合理的职业指导机制,不能局限在传统专项指导中,应强化计算机和外语教学,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新方式,使信息畅通和信息共享,提升职业规划教育、就业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2.融入体育产业发展大潮,转变培养观念。

 

体育教育专业传统上以田径、足球、篮球等专项为教学基础,强调掌握专项技能,适应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需要,再在国家出台扶持振兴体育产业相关文件背景的新形势下,在传统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之外,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大潮中,专项技能稍加改进,同样拥有用武之地。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专项技能更能得到体育产业市场肯定,坚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好专项技能的决心。另一方面要加快改进专项技能授课内容,适应全民健身特点,结合市场需要,才能更好拥抱体育产业发展大潮。

 

3.强化能力素质教育,培育创业意识。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目前面临着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技术不突出、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在人才市场缺乏竞争力。鼓励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平台提高办事能力,积极选修管理、经济、人文等选修课程,拓宽文化知识。同时,学院应结合体育专业特色,开展针对性创业指导课程,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拓就业新渠道。

 

四、结语

 

社会转型期,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学生的就业问题中日益凸显。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学生自身,都应做出相应调整,找准定位,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束缚,向高素质竞技运动人才或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创业体育人才发展,做一名体育产业的弄潮儿。

湖北大学专业范文第2篇

(二)招生层次、类别及科类:本科、艺术类,文理兼招

(三)报名条件

符合2016年教育部及生源省份艺术类专业招生条件,品行端正、身心健康,且具备下列条件:

1.五官端正,形象气质佳,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

2.发音器官无疾病,无色盲、色弱;

3.普通话水平较高,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4.思维敏捷,表达能力强;

5.外语限考英语。

(四)报名办法

采取网上报名(1月11日开通)的方式,并通过网上银行缴纳考试费用,预约考点及考试时间段。考生需自行打印《武汉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名表》(以下简称播音报名表)和《武汉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准考证》(以下简称准考证)。

(五)专业考试

专业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合格者进入复试。

报名时间:2016年1月11日-2月27日 18:00

考试时间:2016年3月2日-4日12:00(初试),2016年3月5日-6日(复试)

考试地点: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考生须按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到达考点报到。报到时,考生须持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原件(或临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高考报名表、报名系统打印的播音报名表(考生亲笔签名、中学盖章)、播音专业初(复)试准考证、近期同底1寸免冠彩色照片1张(与报名系统中上传照片相同)。

1.初试:主要考查考生的声音形象基本面貌,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对节目主持的认识和把握。

(1)自备栏目主持(时间限在2分钟内)占70%;

(2)回答考官提问(时间限在1分钟内)占30%。

2.复试

(1)文学作品诵读(主要考查考生的普通话语音、声音条件和语言的情感表达能力,时间限2分钟内)占30%;

(2)即兴话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的逻辑表达能力及应变能力,时间限2分30秒内)占40%;

(3)模拟现场报道(主要考查考生的新闻敏感度、对新闻要素的观察、组织能力及其他新闻素养,时间限2分钟内)占30%。

(六)合格证发放

根据考生复试成绩,按照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确定专业考试合格考生名单,并在我校本科招生网上公示。公示无异议考生的《武汉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由考生登录报名系统自行打印。

(七)录取办法

获得《武汉大学艺术类专业考试合格通知单》的考生还需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学校将在高考投档分数(含政策性加分)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一本线,若一本线分A、B两档,我校执行A线高档)90%以上(四舍五入取整)的考生中,按照其专业复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有关说明

1.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2016年有关艺术类招生的相关规定有变化,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2.若生源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艺术类统一考试,考生还需参加并达到其规定的成绩要求;对于上海市等合并本科批次省份的考生,我校将按当地相关办法执行。

3.艺术类专业录取的学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

4.若艺术类考生所在省的高考成绩满分分值不等于普通类考生的满分分值,我校将对该省一本线按比例进行折算(四舍五入取整),再依照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要求执行。

5.若发现考生有弄虚作假等违纪、作弊或其他不诚信行为,一经认定,将依照国家、学校相关规定,根据查实时间取消其考试成绩、录取资格、入学资格等,已取得学籍者将取消学籍,并报生源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空缺名额不递补。

6.考试费用依据湖北省物价局鄂价费[2006]183号文收取,我校不提供其他缴费途径。

监督机制

武汉大学监察部全程监督艺术类招生工作。

考生申诉及举报联系方式:027-68754231,wdzsb@whu.edu.cn,jwo@whu.edu.cn。

咨询方式

武汉大学招生办公室

办公地点: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大楼南楼西侧205、206室

咨询电话:027-6875 4231

网 址:aoff.whu.edu.cn

新浪微博:t.sina.com.cn/2062659001

湖北大学专业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思想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实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现代林业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建设现代林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进程中,高等林业教育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设湖北现代林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林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湖北高等林业教育正是为湖北建设现代林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的基地。

1湖北林业教育发展简史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湖北虽然没有省属林业高等院校,但林业中等学校却有6所,分别是:湖北省林业学校、咸宁林业学校、黄冈林业学校、宜昌林业学校、恩施林业学校、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这些林业中等学校大都开办有林业、经济林、木材加工、森林保护、园林等专业,且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稳定。这些学校中,以湖北省林业学校最为优秀。湖北省林业学校,1952年建校,被誉为湖北林业的“黄埔军校”,它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为湖北林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以后,随着高校合并(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也合并组建高校)和其他一些原因,上述6所林业学校中,只有2所湖北省林业局直属学校(湖北省林业学校、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得以保留,其他4所市州学校皆并人其他高校或撤销。湖北省林业学校得以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易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态学院);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也更名为湖北省园林工程学校。上述学校合并或升格后,开始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一些市场热门专业,林业特色逐渐丧失。

2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现状

如果不计算部属院校,目前湖北独立承担林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只有一所,即生态学院。虽然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和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也开办了相同和类似专业,一些学校开办了园林类、生物类专业,但从其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来看,都不是以林业类专业为主体,不能成为承担湖北林业教育发展任务的主力军。生态学院目前开办有20个专业,林业类专业有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花卉栽培方向)、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森林生态旅游等。全院目前在校学生人数4 578人,林业类专业学生数2 545人,超过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专职教师120人,承担林业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55人,接近专任教师总数的一半。虽然如此,该院在林业类各专业的发展上并不平衡。园林技术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发展很快,目前在校生人数接近200。人,传统的林业技术专业陷人了尴尬的境地。从2002年该院升格为高职高专起计算,连续3届招收了林业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但由于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从2004年起停招3a,直到2008年又恢复招生,但招生情况更加糟糕。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情况比之更甚,从2002—2008年基本停招,从全省的范围看也是如此。

以上情况表明:随着高校扩招,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极不合理,一些林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停办或萎缩。作为湖北高等林业教育主体的生态学院,林业特色明显,但与现代林业建设密切相关的林业技术专业的发展却停滞不前,这种现状很难适应新时期湖北建设现代林业的需要,这不能不引起林业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注意。

3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现状分析

虽然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然而在湖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规模方面,不能只关注其规模的大小,还应清楚地认识到,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规模和专业结构布局应满足湖北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湖北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 1林业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林业教育发展

虽然自教育改革以来,湖北对高等林业教育的投人逐年增加,但如果从横向比较,即与其他学科教育比较来看,则是逐年降低的,这就拉大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差别。林业教育投人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延缓了林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阻碍了教学设备的更新,阻碍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最终也影响了湖北林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林业部门所属院校与省教育厅直属的高等院校相比,获得的教育经费支持相差很大。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教育系统直属院校招生可以获得教育补贴,其标准是本科生每人补贴3 700元,专科生每人补贴3 200元,而作为部门办学则无法获得此补贴的支持。以生态学院为例,该院行政上直属湖北省林业局,其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4 000元,以此计算:其每年的学费收人仅仅只能维持学院上下基本运行费用,巨大的资金缺口对学院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3. 2林业类学生招生与就业难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但考生的专业选择自主度扩大,考生普遍不愿进人林业院校尤其是林业类专业学习。高等林业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工作艰苦、条件差、待遇低、择偶难和子女就业难等状况,都使“招生难与就业难”一直成为困扰高等林业院校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改革现行的招生与就业办法,高等林业院校“招生难与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3. 3林业教育与林业行业的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不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

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林业发展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推动林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总方向。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的影响,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林业专业人才还是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陈旧,实践技能薄弱,社会交际能力不强,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等。

4与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林业教育发展之路

4. 1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

要建设湖北现代林业,落实科教兴林的发展战略,就必须以科技、教育为先导,以人才作保证,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林业教育。因此,发展湖北高等林业教育,也是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应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同时积极支持与鼓励其他高等院校开办林业类专业,加强这些学校的林业类专业建设,才能实现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现状,努力把生态学院打造成湖北林业人才的摇篮,是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4. 2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湖北林业高等教育投入

湖北林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靠资金投人。林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高投人、周期长、产出慢,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功能是为生态建设服务,因此,决定了林业的发展光靠林业部门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要筹措大量的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用于生态学院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林业科研项目的投人等。只有使林业类专业,尤其是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条件不落后于其他专业,才能解决招生难和教师流失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该创新林业教育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设适合于湖北林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制度和方法。

4. 3加强政策倾抖,对就读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实行政策优惠,对毕业后在基层从事林业工作的毕业生实行政策扶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12月31日)中指出:支持高等学校设置和强化农林水类专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在高等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就读的学生给予倾斜,对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农林水专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对农林水类专业学生给予倾斜。基于这一指示精神,湖北教育部门和林业部门应对报考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在录取分数、学费、奖学金等一系列政策方面实行优惠,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就读林业类专业。在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可以采取多项切实可行的灵活措施,如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定向分配、委托培养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等方式。

4. 4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阁

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必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首要任务。林业教育应由传统的单纯的专业技术知识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加强人才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科技素质教育、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性的观念,使培养的人才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特点。使林业大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水平。

4. 4. 1确立培养目标

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因此,高等林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具有时效性、地域性和针对性。湖北林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林业专门技能的人才。通过培养大批林业专门人才,促进湖北林业产业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湖北现代林业建设。

4. 4. 2制定培养方案

林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国家建设现代林业的进程同步,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立足湖北,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紧扣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围绕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现状来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效性要强,针对性要突出。

4. 4. 3加强实践教学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过硬基本功的掌握。

4. 4. 4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尤其是专业课,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实际内容引进课堂,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是林业类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的根本措施之一。只有学生在学校学有所成,能够适应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为湖北林业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当然,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政府和生态学院投人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实验仪器和设备,兴建实习场地和实训基地,添置教学设备。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宏观指导,使教学能更好地为林业生产实践服务。

4. 5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生态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在林业现代化的征途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林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是从数量上,更应该是从质量上得到加强。为了提高和完善生态学院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应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通过增加学习经历的多样性,丰富专任教师的知识背景。其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规范其教学过程,提高其教学水平。政府和高校要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青年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此外,生态学院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1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爱岗、敬业、育人、乐于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之树立创新、进取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人,在科研立项、成果认定、职称评定、师资培训、工资福利等方面适当向生态学院的教师倾斜,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使他们扎根林业教育事业,为湖北林业教育的繁荣发展多做贡献。

4. 6加强政策宣传,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有高校扩招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原因,但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较差和就业观念也不无关系。当代大学生基本是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下成长,很少与社会直接接触,在家庭受到父母呵护,尤其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早已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求名、求富动机的驱使下,他们理想化成分居多,很少从实际出发,固执地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自居,而且对自我认识不够,认为“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很苛刻,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成为“白领阶层”拿高薪,而对人才缺乏的基层单位和艰苦行业则不屑一顾。基于这样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学生不愿选择就读林业类专业就不足为怪了,虽然林业基层单位迫切需要林业专业人才,国家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宣传和政策导向,学生的就业心理短期内恐怕不会得到改变。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在择业时,大学生要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克服依赖心理,面向基层、调整期望值,发挥专业所长,主动适应社会、正确认识自我的观念。在正确择业观指导下进行职业选择和就业活动,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加强树立艰苦创业思想的教育,艰苦才能创业,奋斗才能成才。大学生选择职业时,要面向基层,要符合社会需要,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大学生只要深人基层,扎实工作,就会大有作为。

湖北大学专业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倾斜,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思想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实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现代林业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建设现代林业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建设现代林业的进程中,高等林业教育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建设湖北现代林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林业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湖北高等林业教育正是为湖北建设现代林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的基地。

1湖北林业教育发展简史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湖北虽然没有省属林业高等院校,但林业中等学校却有6所,分别是:湖北省林业学校、咸宁林业学校、黄冈林业学校、宜昌林业学校、恩施林业学校、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这些林业中等学校大都开办有林业、经济林、木材加工、森林保护、园林等专业,且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稳定。这些学校中,以湖北省林业学校最为优秀。湖北省林业学校,1952年建校,被誉为湖北林业的“黄埔军校”,它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为湖北林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90年代以后,随着高校合并(一些中等专业学校也合并组建高校)和其他一些原因,上述6所林业学校中,只有2所湖北省林业局直属学校(湖北省林业学校、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得以保留,其他4所市州学校皆并人其他高校或撤销。湖北省林业学校得以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易名为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生态学院);湖北省林业技工学校也更名为湖北省园林工程学校。上述学校合并或升格后,开始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一些市场热门专业,林业特色逐渐丧失。

2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现状

    如果不计算部属院校,目前湖北独立承担林业教育的高等院校只有一所,即生态学院。虽然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和襄樊职业技术学院也开办了相同和类似专业,一些学校开办了园林类、生物类专业,但从其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来看,都不是以林业类专业为主体,不能成为承担湖北林业教育发展任务的主力军。生态学院目前开办有20个专业,林业类专业有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园艺技术(花卉栽培方向)、木材加工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森林生态旅游等。全院目前在校学生人数4 578人,林业类专业学生数2 545人,超过学生总人数的一半;专职教师120人,承担林业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55人,接近专任教师总数的一半。虽然如此,该院在林业类各专业的发展上并不平衡。园林技术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发展很快,目前在校生人数接近200。人,传统的林业技术专业陷人了尴尬的境地。从2002年该院升格为高职高专起计算,连续3届招收了林业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但由于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从2004年起停招3a,直到2008年又恢复招生,但招生情况更加糟糕。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的情况比之更甚,从2002—2008年基本停招,从全省的范围看也是如此。

    以上情况表明:随着高校扩招,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但专业结构布局极不合理,一些林业特色明显的专业停办或萎缩。作为湖北高等林业教育主体的生态学院,林业特色明显,但与现代林业建设密切相关的林业技术专业的发展却停滞不前,这种现状很难适应新时期湖北建设现代林业的需要,这不能不引起林业部门、教育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注意。

3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现状分析

    虽然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总体规模在扩大,然而在湖北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过程中,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在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规模方面,不能只关注其规模的大小,还应清楚地认识到,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规模和专业结构布局应满足湖北建设现代林业的要求。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湖北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 1林业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影响林业教育发展

    虽然自教育改革以来,湖北对高等林业教育的投人逐年增加,但如果从横向比较,即与其他学科教育比较来看,则是逐年降低的,这就拉大了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的差别。林业教育投人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延缓了林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阻碍了教学设备的更新,阻碍了教学手段的创新,最终也影响了湖北林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林业部门所属院校与省教育厅直属的高等院校相比,获得的教育经费支持相差很大。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教育系统直属院校招生可以获得教育补贴,其标准是本科生每人补贴3 700元,专科生每人补贴3 200元,而作为部门办学则无法获得此补贴的支持。以生态学院为例,该院行政上直属湖北省林业局,其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4 000元,以此计算:其每年的学费收人仅仅只能维持学院上下基本运行费用,巨大的资金缺口对学院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3. 2林业类学生招生与就业难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实行了高校扩招政策,但考生的专业选择自主度扩大,考生普遍不愿进人林业院校尤其是林业类专业学习。高等林业教育的特殊性以及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工作艰苦、条件差、待遇低、择偶难和子女就业难等状况,都使“招生难与就业难”一直成为困扰高等林业院校的突出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改革现行的招生与就业办法,高等林业院校“招生难与就业难”的问题将会更加严重。

3. 3林业教育与林业行业的发展脱节,人才培养不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

    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人,林业发展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推动林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总方向。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的影响,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林业专业人才还是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建设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陈旧,实践技能薄弱,社会交际能力不强,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等。

4与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相适应的高等林业教育发展之路

4. 1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

    要建设湖北现代林业,落实科教兴林的发展战略,就必须以科技、教育为先导,以人才作保证,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特别是高等林业教育。因此,发展湖北高等林业教育,也是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湖北应以重点建设一所林业特色明显的高等院校为目标,同时积极支持与鼓励其他高等院校开办林业类专业,加强这些学校的林业类专业建设,才能实现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现状,努力把生态学院打造成湖北林业人才的摇篮,是湖北高等林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4. 2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湖北林业高等教育投入

    湖北林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靠资金投人。林业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高投人、周期长、产出慢,现代林业建设的主要功能是为生态建设服务,因此,决定了林业的发展光靠林业部门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依靠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要筹措大量的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用于生态学院教学条件的改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林业科研项目的投人等。只有使林业类专业,尤其是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条件不落后于其他专业,才能解决招生难和教师流失等诸多问题。因此,应该创新林业教育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林业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建设适合于湖北林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的制度和方法。

4. 3加强政策倾抖,对就读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实行政策优惠,对毕业后在基层从事林业工作的毕业生实行政策扶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7年12月31日)中指出:支持高等学校设置和强化农林水类专业。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在高等学校农林水类专业就读的学生给予倾斜,对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农林水专业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毕业生,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政策,对农林水类专业学生给予倾斜。基于这一指示精神,湖北教育部门和林业部门应对报考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在录取分数、学费、奖学金等一系列政策方面实行优惠,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就读林业类专业。在林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可以采取多项切实可行的灵活措施,如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定向分配、委托培养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等方式。

4. 4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阁

    湖北高等林业教育要跟上现代科技发展的步伐,必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首要任务。林业教育应由传统的单纯的专业技术知识教育转向全面素质教育,加强人才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科技素质教育、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树立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学生适应性的观念,使培养的人才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和素质高的特点。使林业大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水平。

4. 4. 1确立培养目标

    林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地域性,因此,高等林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应具有时效性、地域性和针对性。湖北林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林业专门技能的人才。通过培养大批林业专门人才,促进湖北林业产业规模的扩大,有力地推动湖北现代林业建设。

4. 4. 2制定培养方案

    林业教育的发展应与国家建设现代林业的进程同步,湖北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应立足湖北,为区域经济服务。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紧扣现代林业建设目标,围绕湖北现代林业建设现状来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效性要强,针对性要突出。

4. 4. 3加强实践教学

    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和过硬基本功的掌握。

4. 4. 4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广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尤其是专业课,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实际内容引进课堂,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是林业类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就读的根本措施之一。只有学生在学校学有所成,能够适应现代林业科学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为湖北林业行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当然,深化林业类专业教学改革,需要政府和生态学院投人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实验仪器和设备,兴建实习场地和实训基地,添置教学设备。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宏观指导,使教学能更好地为林业生产实践服务。

4. 5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生态学院师资队伍建设

    在林业现代化的征途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林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师资力量的建设不仅是从数量上,更应该是从质量上得到加强。为了提高和完善生态学院教师的整体素质,首先,应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通过增加学习经历的多样性,丰富专任教师的知识背景。其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规范其教学过程,提高其教学水平。政府和高校要为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让青年教师在完成科研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科研能力。此外,生态学院要充分认识加强师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1项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逐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其爱岗、敬业、育人、乐于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之树立创新、进取和团结协作的精神等。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人,在科研立项、成果认定、职称评定、师资培训、工资福利等方面适当向生态学院的教师倾斜,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使他们扎根林业教育事业,为湖北林业教育的繁荣发展多做贡献。

4. 6加强政策宣传,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其中有高校扩招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原因,但和学生的就业能力较差和就业观念也不无关系。当代大学生基本是80年代后出生的一代,且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下成长,很少与社会直接接触,在家庭受到父母呵护,尤其是在城市中长大的大学生,在生活中早已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求名、求富动机的驱使下,他们理想化成分居多,很少从实际出发,固执地以知识分子的身份自居,而且对自我认识不够,认为“我去择业”而不是“职业择我”。学生在择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要求很苛刻,都希望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作,成为“白领阶层”拿高薪,而对人才缺乏的基层单位和艰苦行业则不屑一顾。基于这样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学生不愿选择就读林业类专业就不足为怪了,虽然林业基层单位迫切需要林业专业人才,国家生态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但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宣传和政策导向,学生的就业心理短期内恐怕不会得到改变。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加强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教育。在择业时,大学生要树立勇于面对竞争、不怕挫折,克服依赖心理,面向基层、调整期望值,发挥专业所长,主动适应社会、正确认识自我的观念。在正确择业观指导下进行职业选择和就业活动,以自己所长择社会所需。加强树立艰苦创业思想的教育,艰苦才能创业,奋斗才能成才。大学生选择职业时,要面向基层,要符合社会需要,做好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教育大学生只要深人基层,扎实工作,就会大有作为。

湖北大学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技能名师;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6)06-0013-03

为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008年以来湖北省教育厅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推行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2010年又在全省中职学校中启动了该项制度。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在高职实施7年,中职实施5年,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报、新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报道,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在推动教育改革,优化师资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制度实施的现状

2007年11月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印发了《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鄂教高[2007]23号),同年12月下发了《关于开展首批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设置申报工作的通知》,从而拉开了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实施的大幕;2010年5月湖北省教育职成处印发《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实施办法(试行)》 (鄂教职成[2010]7号),省教育厅同年8月下发了《关于公布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首批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设岗专业名单的通知》;2011年12月湖北省教育厅高教处对该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重新印发了《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实施办法》 (鄂教高[2011]11号)。楚天技能名师制度从高职院校率先启动,逐渐扩大到中职学校。2008~2014年中高职院校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合计1 308个(含续聘岗位),其中高职院校设岗713个;高职院校楚天技能名师设岗数在2008~2013六年期间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2013年比2012年增加一倍,而在2014年出现小幅下滑,2015年暂停一年,2016年又重新开始实施,目前没有相关数据。具体情况参见表1。

二、管理办法的变化

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湖北省教育厅先后印发3个关于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制度的实施办法,分别是鄂教高[2007]23号(以下简称23号文),鄂教高[2011]11号(以下简称11号文)和鄂教职成[2010]7号(以下简称7号文)三份文件;23号和11号文件涉及高职院校楚天技能名师制度管理办法,7号文件涉及中职学校楚天技能名师制度管理办法;23号、7号文件是试行版,11号文件是23号文件的修订版。

三份文件的章节和条款数目一样,都是七章19条,两份试行版文件内容基本相同,但高职试行版和修订版之间内容有较大的修订,在岗位设置数、聘用条件、聘用程序、岗位待遇、岗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具体情况参见表2。

三、相关数据的分析

根据国家、湖北省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相关文件精神,湖北省内共有16所高等职业院校进入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序列。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鄂州职业大学等9所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院校成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湖北省独立设置高等职业院校57所,有52所高职院校成功申报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91.2%。高职院校中续聘岗位343个,接近设岗总数的一半占48.1%。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设岗平均数是非示范高职院校的3.1倍,省级示范高职院校设岗平均数是非示范高职院校的2.3倍,具体情况参见表3。

设岗数最多的高职院校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33个和武汉职业技术学院31个;其次是黄冈职业技术学院29个、湖北职业技g学院28个、鄂州职业大学27个、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7个、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6个;具体情况参见表4。

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2014)中共列出类77小类共1 167个专业。湖北省高职院校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设置专业涉及18大类62小类共193个专业,设岗专业数前5位的是交通运输大类23个、制造大类19个、艺术设计与传媒大类19个、财经大类17个、土建大类16个。在19个专业大类中,只有68公安专业大类没有设置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其他专业大类设岗情况参见表5。

在77个专业小类中,有5207管道运输类、5401资源勘查类、5402地质工程与技术类、5403矿业工程类、5405矿物加工类、5602城镇规划与管理类、5704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6002气象类、6003安全类、6305卫生管理类、6604康复技术类、6801公安管理类、6802公安指挥类、6803公安技术类、6902法律执行类共15个专业小类没有设置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位。

在193个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中,有13个专业的设岗院校数达到10个以上,占设岗专业数的比例为6.7%。设岗专业的院校数排名前5的是机电一体化技术21个、物流管理19个、数控技术15个、旅游管理14个、建筑工程技术14个,具体情况参见表6。

四、相关内容的讨论

楚天技能名师制度实施9年来,对推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湖北省高职院校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 强者恒强成为趋势。国家示范(骨干)校和省级示范院校技能名师设岗数大约是非示范院校的3倍和2倍,充分体现出示范院校在综合实力方面处于优势地位,在专业建设方面也是遥遥领先,“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逐渐落实,高职院校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二级分化态势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将会成为大势所趋。

2. 冷热不均加以防范。机电一体化专业设岗院校数达到21个,物流专业设岗院校数为19个,设岗专业集中度高,热门专业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扩大招生规模,争先恐后地开办热门专业。与之相应的是艰苦行业冷门专业无人问津,如管道运输类、资源勘查类、地质工程与技术类、矿业工程类、矿物加工类等专业均没有设置楚天技能名师岗位,专业建设方面呈现热门越热冷门偏冷的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患未然。

3. 校企合作贵在持m。根据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相关管理规定,每两年需要对设岗专业进行重新认定,重新聘用技能名师。在设置楚天技能名师岗位中有343个是续聘岗位,接近设岗总数的一半占48.1%,而续聘岗位中只有少数岗位聘用了以前的技能名师,多数岗位续聘技能名师发生了变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校企合作存在着一定困难,楚天技能名师的更替会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校企合作贵在持续,技能名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其续聘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技能名师制度应该成为一种有力保障措施。技能名师聘期满考核合格,最长续聘期不超过2年的规定,并不利于专业建设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