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之为学

人之为学

人之为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学;大学教师

Abstract:In order to perform peopleoriented teaching, university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teaching ideas, organize teaching process reasonably, select teaching contents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requirements , build up humanized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reform teaching methods. 

Key words:peopleorientation;peopleoriented teaching;university teacher

以人为本大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大学教师是主要责任者。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1](P26)大学教师只有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转变观念,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进行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

一、 从生命教学论理解教学

如何认识教学本质、理解教学目标,这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前提。以人为本的教学,是以学生生命为本体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大学教师应从生命教学论的视角来看待大学教学的本质,将教学视为生命体验和生成的过程,囊括认知、情感、道德、交往、实践等所有的生活环节,将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生活化。在生命教学论的视野里,教学是一个体验生命、享受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力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大学生通过认知来占有前人的知识,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道德陶冶来内化社会的规则,通过交往和实践来获得完整的生活形态。生命教学论视教学为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强调教学为远景做准备,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将具体的生活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验生命的教学中,“对教师而言,上课是与人的交往,而不单纯是劳作;是艺术创造,而不仅仅是教授;是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是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2]。在此,不但学生自然地获得身心发展,教师也能体验到教学对个人的意义,将教学看作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当作他的欢乐、他的享受,认识到自己不但在教学中付出,更在其中收获、发展和实现自己,视教学为他或她生命中一项有价值、有意义、值得去奉献的事业,进而养成一种对教学、对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

生命教学论既关注学生当下的经历,同时又以之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育的真实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完成那些在教育之前不能完成的事情”[3]。大学教学正是“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必须给个性以发挥的可能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我们还必须给个性以发挥的余地”[4]。为此,大学教师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时,应将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不断超越,追求卓越。

其次,应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发展是对教学目的的抽象概括。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是大学生身心、知识、能力、素质、认知、情感、技能都得到发展。知识是大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大学教学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还“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政治态度及道德态度,并自觉地努力向前”[5]。为此,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得到发展,专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得到提升,“做人”和“做事”的能力同步增长。

二、 以学生为主体,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是引起学生求知欲、感知教材和教学内容、理解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首先,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反思。以人为本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学生出发,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改进教学。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出现冷场、互动不够情形时,就应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是所教知识过于陈旧还是内容难度过大,是采用方法不当还是脱离生活实际而令学生感到乏味。教师应通过原因排查和教学反思,对症下药,及时改进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次,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空间,让学生享有主动权和选择权,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主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的语言或肢体动作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6]。大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教育,运用竞赛、信息提示与反馈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发挥教师自身魅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愿望。

再次,运用教学机智,人性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发生,合理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是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以人为本大学教学魅力的重要表现。实施以人为本教学的大学教师,在处理教学中这些异常情况时,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运用教学智慧。一方面,大学教师平时应精心组织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和智慧,尽量预防突发事件产生。另一方面,一旦突发事件出现,大学教师应心系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不能盲目地采取压制、惩罚、辱骂等方法来平息。“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7](P196)。再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教学机智,化解风波。  三、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

在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两个方面来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一是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即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兴趣;二是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掌握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1教学内容选取

当前,部分大学教师“并非他们没有在教学上花费适当的时间,而在于他们在传授他们熟知并热爱的东西时,过于疏忽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8](P113)。改变这一状况要求大学教师“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9]。

首先,选取完整的教学内容并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丰厚的精神养料,这主要靠选取完整的教学内容并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来实现。一是每门课程都应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确保所选取的课程内容,在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包含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的指导”、“学习方法指导”、“道德素质的引导”,将“做人”和“做事”的能力相结合;实现知识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平衡,“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10](P12)。二是充分挖掘每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内涵。每一教学内容都蕴涵了知、情、意、美成分,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大学教师应充分挖掘知识中的教育意义,如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发挥师生情感交流的作用,培育情感道德;在知识组织过程中,散发逻辑之美、知识之美,陶冶审美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大学教师既应选取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容,又应将两者在教学中加以融合。从事自然科学与理工学科教学的教师要发掘其中的人文内涵,从事人文学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加强其中的科学精神内容。就科学课程来说,它应让学生“看到”各种概念、术语、公式、定理蕴含着的人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理想、科学情怀、科学伦理之类的人的精神,让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来涵育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11]。对于人文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呈现人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态度、价值等人文情怀,还要让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联系客观、逻辑、精确和实证方法。

2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而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更有自主权。

首先,遵循学习规律,使教学内容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在不断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和升华。教师教学时也应该按照这种模式组织教学内容,使后学的内容依靠先学的内容,后学的内容不断深化;同时,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关联性、严密性,为学生提供对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思考,与内容对话。

其次,设置疑问,使教学内容充满探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和尚无法解决的问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因此,大学教师应通过问题或讨论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以疑问的形式摆放到学生的面前,进行提问、思考、回答、讨论、辩驳、交流、反思,“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0](P108),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生活化、情景化和人性化。“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10](P12)。作为不断成熟的大学生,更不能如此。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应贴近生活、焕发人性,使教学具有生活意境,“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12]。大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可采取生活情景的模式,围绕某一主题来开展教学,将教学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教育即生活”,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组织的趣味性,通过发挥自身的魅力、合理组织材料,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

四、 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间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13](P138)。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应该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1回到人的层面看待教师和学生

历史地看,教师先后经历了“作为神启的教师”、“作为官吏的教师”和“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14]几个角色阶段。在这些角色中,教师形象被制度化,只作为肩负某种社会功能的人在学生面前出现,结果导致师生地位失衡。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要求教师打破这种狭隘的认识,重回人的层面来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首先作为人而存在,是生活中的人、发展中的人,在教学中,教师也在生活,与学生接触和交往正是这种生活的方式,从而在教学中树立“师长”(Master)、“先学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职业的导师,以及许多其他角色”[8](P78),“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13](P136-137)。

大学教师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还应合理定位学生。“作为教师,‘该怎么对待’他人(某个孩子或某一群体)这个问题,取决于我认为他人是谁,以及在他人之间的关系上自己是谁”[15]。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一个需要发展且具有一定独立自主能力的人生活在教学中的。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成为他自己”。其次,大学教师应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角,让“学生自己,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10](P154)。

2信任、关爱、尊重学生,建构“我”与“你”、“我们”式的师生关系

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16]。人始终作为主体而不是对象存在,因此人的交往具有直接性和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必定是“你”与“我”、“我们”式的主体间性关系。我“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17],教师始终与大学生在一起,化为“我们”中的一员,不是在“我们”之上,也不是在“我们”之外,而是伫立于“我们”之中,“站在‘我们’之中讲话”[18]。在“我”与“你”、“我们”式的关系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是‘我’同化‘你’,‘你’同化‘我’,而是‘我’以‘你’的存在而彰显”[19]。

首先,大学教师应信任学生。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成就[20]。“没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成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丧失了他们教育学上的合法性”[7](P208)。学生信任教师是教学发生的前提,但要让学生信任教师,教师首先应信任学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21](P134)。大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推襟送抱,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给学生耐心、希望、理解和宽容。同时,又要相信大学生有处理好学习事物的能力,放手让学生独立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 

其次,大学教师应关爱学生。教师的伟大体现为无私地关爱那些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成为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7](P89)。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而不是武力”[21](P221)。爱是教学活动中最好的发酵剂,在充满关爱的教学活动中能让人感觉温暖和有人情味。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要求教师秉着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来对待学生,具有服务学生的精神,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关心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22]。 再者,大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大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理想的教师不仅有所教学科的精深知识和使教学生动有趣的娴熟能力,而且他们显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谈论和思考的内容格外感兴趣和好奇,以及对学生基于职业上的关心和关怀”[23]。大学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个性,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

五、 改革教学方法

“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重要”[24]。当前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是,“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办法正在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考核所获得的知识”[10](P172)。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方法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将对话精神融入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方法都能运用到以人为本的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学方法中是否融入对话精神。“生命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25]。对话精神强调对话双方的参与和互动,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人格尊重、协商和彼此为着共同问题努力以及对某一看法或认识不同时能相互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相一致。

教师将对话精神渗透到教学方法中,必须做到:一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在教育对话中,师生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共同步入教育的‘之间’领域,并在其中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二要鼓励学生,提倡质疑和提问。“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26]。三要成为好的听众。教师不应仅仅做讲解人、充当传话筒,更应该做学生的“倾听者”和交心人,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协商、合作。此外,还应把握好度,将师生之间的对话保持在“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上[1](P8)。

2采取适切的方法,并依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转换

大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使所选择的方法符合课程与教学目标,能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第二,照顾学生对方法的偏好,因材施法;第三,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27]。事实表明,很难用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也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所有学生都喜好的。为此,大学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适当转换。转变时应做到自然、适时,平稳过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变换还须视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实施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策略自然很多,限于篇幅,在此仅从教学的全过程来探讨教师应该如何以人为本教学。笔者确信,虽不能保证这些策略适合每个教师,但它们确能帮助大学教师改进教学,在教学中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使教学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28-129.

[3]DRCruickshank et al.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8.

[4][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1.

[5][日]左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2.

[6]张宏如,沈烈敏.学习动机、元认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1):114-116.

[7][加]马克斯范梅南. 教学智慧——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美]唐纳德肯尼迪. 学术责任[M]. 阎凤桥,等译.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9][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舟,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1.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2):68.

[12][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

[1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93.

[15][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9-260.[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6.

[17][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27.

[18]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1 .

[19]张增田,靳玉乐.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24-28.

[20]T L Good. Teachers expectations[A].W Anderso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M].Elsevier Science Ltd, 1995.35-41.

[2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33.

[23]C Kyriacou. Effective Teaching in School[M]. Basil Blackwell Ltd,1986.140.

[24][美]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藤大春,藤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8.

[25]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87.

人之为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学;以人为本

Adhere to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Zhao Guyue

【Abstract】People-oriented literature of the soul and the spirit of development, is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 and power, and only adhere to the people-centere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Key Words】 literature; people-centered

中外文学史的发展表明,人的觉醒、人的发现、人的思想的每一次大解放,都对文学带来了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和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实绩同样证明:以人为本是引领社会主义文走向大发展、大繁荣的总纲和灵魂,我们只有站在时代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学发展之路,才能提升文学的价值与活力,实现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1以人为本是文学发展的灵魂与精神

我们知道,作为文学,无论着眼于哪个领域,其核心部分都离不开人,因为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而文学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来源于人的生活,北京大学钱理学教授指出,文学研究是干什么的,就是研究人的。文学创作说到底是写人的,写人的思想、情感、行为,同时文学又反作用于人,给人以熏陶、教育及启迪,提升人们正确的认知与审美。所以,以人为本是文学的灵魂与精神,离开了人,文学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以人为本是文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学的产生,与人民的物质生产活动、与人民的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并与当作交际工具的语言的产生交织在一起的。人的审美意识的产生、语言的产生和文学的产生是同步的。正是人民在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中产生的审美需要和语言交流的需要,推动着萌芽状态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文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民不仅是创造一切物质价值的力量,人民也是精神价值的惟一的永不枯竭的源泉,人既是文学创作的对象,更是创作者。

其次,以人为本是文学发展的生命之本。文学坚持以人为本,或者说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根本利益为本,这是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属性和突出标志。这里我们所说的以人为本不同于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也不同于宗教家和宗教文学中宣扬的“以神为本”,更不同于今天市场经济大潮中那些“一切向钱看”的“以物为本”。 文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灵世界的。它通过一系列不同人物的塑造,描写与揭示人与社会的状态和内质,剖析人性的深刻与复杂。世界文学史家勃兰兑斯说 “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一部世界文学史,就是人类艺术地认识自己、观照自己、展示自己灵魂的历史。

第三,以人为本是文学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文学发展应当以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的需要为最终目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既是文学的服务对象和表现对象,也是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一部文学作品只有真正为人民大众所赞赏和接受,作家创作的文本,才能称之为文学作品。作品的好坏美丑,最终还是要由人民来判断。人类文艺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经受住人民群众检验,又给予人民群众美的享受和深刻启迪的作品,才能成为隽永之作;文学发展以什么为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文学只有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才能提高文学的生命力,才能推进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发展与繁荣。

2 以人为本是文学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文学的发展需要源泉和动力,而这一源泉和动力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我们常讲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亦不例外。中外文学的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文学发展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惟一源泉。人民创造历史的活动,是文学创作的丰厚土壤和源头活水。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文学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文学如果脱离了人民,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审美需要,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走向僵化以至死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是推动文学活动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的审美需要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文学领域出现的大众文学、网络文学与高雅文艺的问题,同样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从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出发,在大力发展高雅文艺的同时,又要重视引导大众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无限丰富的生活矿藏。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据作家协会统计,20世纪80年代长篇小说年产量不过100部,到1998年升至800部,2000年高达1000部。2005年至今高达3000部。这充分反映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抓住了以人为本这一灵魂和精神,使文学发展获得了无穷的源泉与动力。由此可见,文学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需要出发,与时代同步,大力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反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勤劳勇敢、威武不屈的传统美德,这样文学的发展才能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3 文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人之为学范文第3篇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关于发展的世界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既一脉相承大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这是总书记在《纪念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之所言,深刻诠释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喟然而叹,从建国初期的阶级斗争,到期间的政治挂帅,再到改革开放之初的解放思想,终至如今的以人为本,人性的回归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们不再搞个人崇拜,不再有家庭出身论,不再上纲上线,不再谈虎色变,没有什么比今天的人民更能充分享受到自由之声、民主之风的了。这当然是相对而言,但看看无所不在的国际互联网,你就会感受到,人民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表达权,其涉及内容之广、之深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难以想象。

如果说“为人民服务”强调的是奉献和给予,那么“以人为本”突出的则是受者的感知,注重现实、客观、真实的需要,避免莽撞、盲从的给予,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我们的领导者已注意到,“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奋斗》)重视人的多样本性,与曾经提倡的千人一面、不搞个性突出形成了天壤之别。没有人再会为喇叭裤、蛤蟆镜而侧目,没有人再会为摇滚乐、霹雳舞而皱眉,多元文化的共生与融合,也给了“以人为本”最好的注脚。

在大干快上、超苏赶美的岁月,万马齐喑,仿佛只有“人定胜天”的铮铮誓言时时充盈耳际,于是有了大炼钢铁的无比狂热,有了水稻亩产过万斤的弥天大谎,甚至还有无视性别差异而组成的各种强体力“铁姑娘队”。“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些耳熟能详的时代口号,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意志,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同志在参加党的十七大江苏代表团讨论时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并且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丰富和充实。我们开始强调要加速发展,后来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调整为‘又好又快’。这个重要调整,强调的是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看似简单的字序颠倒,将“质”置于“量”前,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精髓。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议,真正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经济的增长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时,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对资源的争夺导致不计其数的地区冲突时,人的生命已无法承受如此之重了。

“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长期对大自然掠夺式的开发,尽管创造了粗放型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却不断遭受到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土地流失、河流污染、土壤沙化、灾害频繁······幸甚!在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党中央敲响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警世钟,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核心的又一延伸,如何以人为本?非是空谈,而是直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至战略高度,只有自然的和谐,才有人类的福祉。自然因此而有了生命,它不再单纯是人类的后院和库房,任人随意践踏,倒是更像一位智者,监督着人类的一举一动,而终极目标还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与幸福。

有句话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换来的。话虽有些极端,但却道出了城乡差别加剧的现状。“三农”问题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摆上一个至高的位置。中央已认识到,“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是,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历经千年的农业税被彻底取消,新的农民与土地政策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形成决议,农民拥有了更多的土地自,农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人有农业、农村发展了,农民才能分离成果,这也是“以人为本”在广大农民身上的真实体现。

“工业化初期,农业支持工业,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也是一个普遍的趋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具有战略眼光的中肯分析,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的理念,是在总结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

孔子云:“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他的众多言论中,“仁”、“民”常常被提及,“仁”施于已、施于民,“为政以德”,才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以敢于直谏的唐代政治家魏征在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中,为执政者开列了如下“以人为本”的清单:“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东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通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胡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要求“各级领导”“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浓缩了古语精华的箴言可谓字字珠玑、掷地有声,与魏征的“十思”之谏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之为学范文第4篇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小学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复杂多样。首先是缺少学习氛围,学生多思想品德教育缺乏兴趣。因为我国教学方式单一,品德教育局限于课堂,学生并不能结合具体实际生活,教师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思想品德课氛围严重缺少,学生真正参与的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多德育课的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淡。其次,教学方法陈旧,坚持说教模式,不能够紧密的和学生实际相结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师成了课堂的全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因此变得对思想品德课更加没有兴趣。教师不主动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注重与学生实际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只是一味的“灌输”式教育,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慢慢被耗尽。最后,我们教学的目的性突出,只是为了分数,分数决定一切,完全忽视了“人”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过度重视目标第一,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诉求与希望,手段极其简答、僵化,不能正确地进行启发和引导式教育。

二、如何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的回归生活

1.更新传统教学方式,创设思想品德课生活情境 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从从生活中产生的,也只有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其良好生活和道德习惯的养成。我们教授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靠教师的口传身授,更是要求教师创设生活情境,一方面,可以在品德课上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品德、感悟品德,从生活实际出发,找准生活的切入点,最终使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心中,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例如,在教学 《我的一家人》这门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来到课堂上。请学生为大家介绍下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家,说说自己家里的趣事,在聊到感情深入的时候播放提前准备好的《相亲相爱一家人》类似的温馨的歌曲,我们还可以开展亲子游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娱乐性比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把课堂转移到室外,进行“运气球”、“盲人摸象”等游戏。最终通过这些能够增强情感的游戏使学生与父母的感情更进一步,体会到家的温暖和幸福。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更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以“启发诱导”为主进行思想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结合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的引导和教育,变教师的主导作用为辅导,还学生在课堂的主人公地位。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思想深入生活 我们学习思想品德不是目的,它只是过程和手段,从课堂教学向学生课外生活渗透并能一直坚持下去才是归宿。思想品德服务于个人,也是服务于全社会的,教师应该主动把思想品德课“搬到课外”。

小学生非常喜欢集体活动,教师不妨在集体活动中强化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积极进行思想品德渗透,使课堂学到的内容能够服务于课外,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建设的文体活动,使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集体活动中增进学生间的感情。通过学生的课下交流与实践,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在学习《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时,思想品德教师与班主任想交流,进行一次班级“大扫除"活动,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实质上是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进了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3.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不断转变教学评价标注 现如今以分数判断人格好坏的标准已经远远不能正确和公正反应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了,我们需要改进评价标准,不但注重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喜爱程度,更要观其行,注重其在生活中的表现和作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表现的优秀可以予以奖励,表现不好要及时阻止,并对其指导和教育,慢慢去改变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礼貌不检点的生活习惯,只要有耐心有毅力,一定可以培养出有水平有道德的合格公民。

人之为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新生 学习辅导

高校的辅导员是最基层的管理者,同时,也是与学生最接近的教育者,是思政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各类育人活动的基层实践者。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理念是党的大政方针,不但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辅导员从事学生教育这样的具体工作有着切实的指导作用。

1 落实“以人为本”是学习辅导的必然选择

科学发展观①自2003年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被首次提出后,经过四年的发展和深化,在刚刚结束的十七大上,被正式写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人才培养之于发展的重要性,而其根本核心在于以人为本,这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学习辅导,是不同于高校第一课堂教育的,以学习为主题的有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学习辅导以充实学习内容,端正学习态度,引导学习观念为目标。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机构,而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除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储备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于树立积极的学习观念,培养积极的学习观念,养成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足以独立应对挑战、不断前进,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说法,高校的学生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学生各自的知识背景、成长经历和认知习惯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高校的教育工作需要将整体性的教育与个性化的指导相结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更好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辅导②是其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出发,把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式融入到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辅导工作中去,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辅导员的使命之一。

2 学习辅导是“以人为本”的潜在课程

在新时期,社会价值观趋向于多元化,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同时,如果缺乏一定的引导,学生当中就会广泛存在自我认知模糊,价值观缺失的状况。

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往往受家庭影响较大,同时,自我意识处于萌发阶段,与社会的接触相对有限,周围接触的人群相对同质。而在进入大学后,学生面临着一种自我价值认知的困惑,体现在学习上,则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目标缺失等问题。大部分学生以进入理想的大学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而在进入大学之后,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一部分学生开始迷茫,进而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另一部分学生则将学习的目的定义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两种学生都很难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因为他们一直处于一种外在的压力之下,他们学习的动力是外生的,而非来自于一种内在的求知情感。

第一课堂的课程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是除此之外,开展广泛的、内容多样的学习辅导工作是一个有效的办法。学习辅导形式灵活,内容多样,可以针对一定群体学生的需要来进行具体的设计。学习辅导可以称之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门潜在课程,③潜在课程教学是辅导员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途径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利用了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亲密和信任关系来帮助他们快速地成长。但是每个新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每个新生所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自古就有“因材施教”之说,而如今,作为新世纪的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到新生的学习辅导之中。

3 把握特质的学习辅导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3.1 首先要异中求同

虽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但是却有许多相似的叶子。同样,虽然新生所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但是仔细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共性的。

全新的环境,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周围的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让他们对大学的生活感到不适应。

全新的课程,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其课程难度与高中相比,可以说是有一个质的飞跃,同时学习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变成了自主性很强的主动式学习。

全新的专业,进入大学之后,新生都加上了“专业院系”的标签,这对于新生而言是全新的,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对于专业,对于院系,新生又完全没有认识,没有概念,这种对于未来的迷茫也是对于大学不适应的一个主要方面。

对于以上这些不适应,辅导员可以对新生进行相关的学习技能指导,其主要包括各学科的特点分析、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学习障碍的克服、不同学科每年学分数的科学分配等。其具体的方式有:学科学术讲座、学长学习经验交流会、学科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展望报告等。

3.2 其次要同中见异

做到了“异中求同”,在大方面上进行了学习辅导之后,我们还需要做到“同中见异”。把握学生的特质,对于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学习辅导,进行目标教育,帮助他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未来的发展目标,合理的规划未来的学习生活。

把握学生特质是学生工作的基础,也是工作的重点。把握好了,才能通过一些工作载体和手段真正地帮助学生。人才的一个重要特质即掌握学习能力,这是一种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而中国大学生的特质中又存在着从应试教育到通识教育④的过渡,通识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完善人格的教育理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真正掌握学习的能力,并且具备科学的学习观,明白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实现了这一点,对于完善人格的培养也就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3 再次要细分群体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对于教育对象特质的把握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通过在具体工作中的观察和实践,结合新生接受教育后所产生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可以划分出四大类不同特质的学生:(1)学习认真,对于学术、科研有浓厚兴趣;(2)学习一般,对于学生工作十分积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3)各方面表现都中规中矩,但是没有特别突出的方面;(4)各方面都表现的差强人意,很难马上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3.4 最后要区别辅导

从学生特质出发进行学习辅导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关键。对于以上四种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学习辅导方法,以帮助他们更清楚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第一类的新生,可以继续鼓励他们专心读书,以学术深造为目标,在进一步开阔视野,夯实基础的同时,逐渐了解科研的方法和途径。对于第二类的新生,在肯定他们工作能力的同时,建议他们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放松,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重点放在通过课程的训练,掌握学习的能力,从而可以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各个领域,鼓励他们以成为管理型人才为目标;对于第三类学生,希望他们能保持现有的状态,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再尝试从多方面启发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逐渐了解自己的需求,鼓励他们对于自己的兴趣进行更深入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对于第四类的学生,辅导员应该积极引导,努力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这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4 在学习辅导中不断实践“以人为本”精神

为有效实现“以人为本”的学习辅导,让新生在学习辅导中最大限度的受益,把握住新生的成长特质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辅导员要从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更加有效的实施途径。

首先,学习辅导要以充分调研为基础,以辅导品牌为吸引点。很多时候,很多的学习辅导都是辅导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想法而开展的,虽然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内容确实是很多新生所希望得到的,但是也不排除还有些新生会对此产生反感。所以在开展学习辅导之前,充足的调研还是必不可少的,真正满足学生所需求的学习辅导才是“以人为本”的学习辅导。同时,学习辅导都采用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的形式,所以打出自己的品牌充分吸引学生来参加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每一次学习辅导的前期准备都应认真对待,让前来参加的学生真正能够从学习辅导中有收获,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学生。

其次,学习辅导要致力于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培养科学健康的学习观。学生往往滋生两种不良的学习态度,一是所谓的“知识无用论”,他们认为目前所学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并没有用处,所以对于所学习的东西持一种十分消极的态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大学学习的过程是训练思维、开拓视野、更新观念的过程,他们没有意识到只有基础扎实、不断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二是所谓的“分数至上论”,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还是摆脱不了分数的束缚,在他们眼中,只有分数才是衡量一个人优劣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大学生毕业后将直面社会,由个人的价值观取向而产生的对于优劣判断的标准与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发展潜力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大学生,如果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注重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将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观,辅导员可以在工作中尝试采用了编辑学生学习刊物的等多种方法,正面地进行引导。例如复旦大学复旦学院⑤编写的《时习》、⑥《学而》,⑦复旦大学复旦学院克卿书院编写的《致知》⑧都是这种类型的、适合新生的读物。一方面可以在刊物上刊登一些名家、大师谈学习,谈读书的文章,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科学健康的学习观;另一方面也可以刊登一些学生自主创作的文章,(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1页)通过学习获得的一些心得与体会,相信同龄人的感受更能影响同龄人,鼓舞他们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相关期刊更多

人民法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法学会

人民之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人民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人大会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