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券商投资收益

券商投资收益

券商投资收益

券商投资收益范文第1篇

伴随众多券商完成重组并东山再起,有理由预判券商集合理财将成为与基金理财、银行理财、信托产品鼎足而立的个人集合理财方式之一,寻求增值良机的投资者有必要首先了解当前我国券商集合理财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是由2006年7月25日颁布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细则》)加以界定的。

券商集合理财4大特征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俗称券商集合理财,是指证券公司接受客户的委托,管理和处分委托人的财产,进行证券投资的行为。

理财资产第三方托管

受委托券商必须将委托资产交给商业银行等机构进行第三方托管,使委托资产在法律上、管理上与券商的自有资产相互分离,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资产安全。同时,券商发起设立集合理财计划,须分户管理,独立核算,使用专门的席位,透明地接受监管部门、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各方的监管。

受委托券商或托管人因解散、被撤销或者被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时,理财资产不属于清算财产。不是券商集合理财自身承担的债务,不能对集合理财强制执行。

风险防范确保安全

《细则》要求券商指定专门部门(通常是投资管理部门)负责集合理财业务,并建立严格的业务防火墙制度,前台业务运作与后台管理支持应当分离;应当为每个集合理财计划建立独立完整的账户、核算、报告、审计和档案管理制度,同时明确券商必须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投资主办人、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公司负责人的责任。

《细则》还要求,券商集合理财计划说明书和合同应当向客户明确揭示风险。受委托券商不能以任何方式,对投资者集合计划的收益或者损失赔偿作出承诺。

投资推广严格限制

《细则》明确规定,券商集合理财募集的人民币资金只能投资于境内发行的股票、债券、公募基金等,其又分为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和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两种方式。限定性集合理财,要求主要用于投资各种债券、债券型基金,以及其他信用度高且流动性强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证券以及股票型基金的资产,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20%,并须尽可能分散投资风险。非限定性集合理财的投资范围由合同约定,不受前款规定限制。两者的风险偏好和收益水平差异明显。经监管层批准后,券商还可设立集合理财计划在境内募集可自由兑换的外汇资金,在境外投资规定的金融产品。这为券商开展境外投资预留了空间。

《细则》规定,严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及其他公共媒体推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同时也明确券商可自行推广集合理财计划,也可委托其他券商、银行推广。

起点金额要求较低

券商集合理财属私募基金的范畴,但它的起点比一般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要低很多。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最低资金起点不得少于5万元;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最低资金起点不得少于10万元。而国外的私募基金起点一般都在百万元以上。

券商集合理财Vs.基金理财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与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最为接近,二者在投资范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目前已有5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主要配置于绩优基金。但两类产品也有着明显差异。

募集性质差异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定位为私募性质,不得公开营销和推介,而基金可以通过媒体公开发行和募集,是标准的公募化发行,因此基金的发行规模通常都要比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大。

流动性差异

现有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比基金稍差,但正在不断向基金靠拢。开放式基金可以赎回,封闭式基金、ETF等可在证交所上市流通,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则必须在券商规定的有限时间内进行产品的申购和退出,如招商证券规定每3个月开放5个工作日,开放日投资者可以自由进出;长江证券和东方证券规定只能在认购期购买,并分别给出了每3个月开放5个工作日和1年后开放5个工作日的流动性安排。

预期收益率差异

理论上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均高于基金,但这在我国券商集合理财刚刚起步的背景下尚未得到体现。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的风险也低于多数基金产品。由于法律对券商集合理财业务的风险控制要求和规范更为严格,其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与基金产品的差距也进一步缩小。

券商集合理财Vs.银行理财

券商集合理财与银行理财的受委托机构分属不同行业,分业经营的现行市场结构决定了两种产品具有较大差异。

投资领域有别

按照规定,券商集合理财主要集中在资本市场投资,而银行人民币理财则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通过结构性存款以及购买相关低风险的金融产品,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原则上,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是严禁银行理财产品进入的。

收益承诺不同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投资者承诺或变相承诺保底收益,而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在某些收益条款上有所承诺。如银行人民币理财计划可分为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和非保证收益理财计划。前者向客户承诺全部固定收益,或承诺最低收益、其他投资收益风险共担;后者也包括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两种。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而言,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可能更加适合,但收益水平也相应较低,一般年收益均在税后2%多一点。

流动性差距明显

券商集合理财的流动性相对银行理财要好很多。银行理财的重要不足在于几乎没有任何流动性安排,对于资金用途不确定的投资者不太适合。

券商集合理财vs.信托产品

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产品,也是目前我国理财市场的一类重要产品,其发行主体为信托投资公司。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法律框架、制度原理、操作流程及监管模式上都与之颇多相似,但依然有以下重要不同。

投资能力有别

专门从事证券投资的券商,在证券投资的人才质量、信息来源、研发力量、市场嗅觉、风险控制、市场判断、交易操作等诸多方面,均优于号称“金融超市”的信托公司。

进入门槛不同

近期信托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购买信托产品的最低起点也大多在20万元人民币以上,要比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5万元和10万元高出不少。

收益水平相仿

券商投资收益范文第2篇

但另外一面,以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考量,大面积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录得负收益率。如果以券商旗下集合理财产品(存续期跨越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进行算术平均,我们发现,可统计的47家券商,44家都处于负收益状态。

即以中信证券为例,中信证券旗下共有12只集合理财产品,这12只中有6只存续期跨越今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其余为今年上半年新成立或不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的集合理财产品。可考察的这6只存续期跨越今年上半年的产品,今年以来均为负收益,其收益率的算术平均值为-9.25%。

其中,中信积极配置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14.45%。这与中信证券今年上半年自营业务净收益23.18亿元,自营业务排名券商第一形成了强烈反差。

出现在中信证券身上的这种反差并不是个案,实际上14家今年上半年自营业务盈利的上市券商,其可统计的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算术平均值均为负值。自营业务与集合理财产品业务的这种强烈反差,几乎让人疑心券商的投资操作处于“人格分裂”状态。

自营业务与集合理财产品,两者谁反映了券商真正的投资能力?券商内部自营业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分别会有投资风格上的差异,但这是造成反差的根本因素吗?仔细探究,我们发现这种反差的产生,有着相当复杂的因素。

集合理财产品由于资金规模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且净值披露具有连续性,更能反映券商真实的投资操作业绩。而券商在季报、中报乃至年报中披露的自营业务数据,对于细致考量券商投资能力来说,显得相当不足。券商在定期报告中披露的自营证券损益情况,通常包括了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期间内的收益数据,而同时又存在必须考虑的“公允价值变动”,这使得最终形成的“证券自营业务净收益”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在一定期间内,券商二级市场投资操作所取得收益。

券商投资收益范文第3篇

券商资管业务的行业集中度上升趋势明显。2015年,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资管业务规模合计占资管业务总规模的50.4%,排名前20的证券公司占比69.4%

不同产品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近一年总回报率看,主动管理产品排名前2的民生稳赢2号、长江超越理财东湖5号,分别为126.6%和94%;倒数前2的东兴金选精质10号进取份额、东海翔龙11号则分别为-52.56%、-49.79%

债券型产品中,统计期间内收益率排名前10的产品,仅有同信中睿1号产品没用杠杆,其他都是高杠杆产品,集中在东兴证券和财通资管两家公司,收益率超过28%

货币型产品中,收益率表现最好的是中信证券,平均回报率为4.77%。其次是华安证券、平安证券,分别为3.98%和3.88%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投资者报

过去一年多,A股从疯牛狂奔到断崖式下跌,到反弹中的千股涨停,再到今年一季度熔断机制下的千股跌停,惊心动魄的走势极度地考验着投资人的智慧。在牛熊频繁转换的背景下,能够生存下来的机构投资者值得我们关注,因为他们将是我们购买产品时需要关注的参考对象。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近一年期间,成立满一年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共3603只,其中偏股型集合理财产品为637只、平均收益率为4.3%;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为1042只,平均收益率为2.96%;FOF产品为336只,平均收益率为3.85%;货币型产品122只,平均收益率为0.74%;QDII型产品为8只,平均收益率为-0.02%。

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为21%,总体上看,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人,券商还是跑赢了大盘指数,并略有盈利,他们的产品值得投资者关注。不过,从个体上看,不同券商和不同产品间存在的差异也较为明显,为此,《投资者报》本期特推出“券商集合理财红黑榜”,试图让投资者一览券商资管全貌。

券商资管行业集中度上升

复杂多变的2015年注定是中国资本市场不平常的一年,而券商资管在2015年表现不俗,不仅规模增长较快,各项业务发展迅猛,整体权益类产品也表现较好,凸显稳健风格。

根据基金业协会统计,2015年12月31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1.89万亿元,比2014年年底7.9万亿元的规模增长了3万亿元,增幅达到38%,在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占据1/3的市场份额,领先于公募和私募。券商资管产品日益成为高净值人群重要的资产配置,所以,《投资者报》对于券商资管的关注显得更加必要。

尽管11.89万亿元的规模中,有超过8万亿元属于通道业务,但是券商在主动管理产品方面的投入正在加强。数据显示,券商2015年主动管理资产规模为3.04万亿元,虽然只占总额的1/4,但较2014年增长1.36万亿元,增速高达125.19%,2014年则较2013年增加5600亿元,增长70.9%。强劲的增长速度,显示了券商的主动管理能力在持续提升。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券商主动管理规模前10的分别是中信证券(4117亿元)、广发证券资管(广东)(3335亿元)、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管(2171亿元)、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1658亿元)、华泰证券(上海)资管(1652亿元)、中信建投(1181亿元)、中银国际(1077亿元)、齐鲁证券(上海)资管(1057亿元)、海通证券资管公司(888亿元)以及招商证券资管公司(738亿元)。

这些排名前10的券商,在统计区间内,各类产品收益率排名总体不错,基本上都能排进各类型的前20名,可见公司的收益能力对于公司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券商资管业务的行业集中度上升趋势明显。2015年,排名前10的证券公司资管业务规模合计占资管业务总规模的50.4%,前20的证券公司占比69.4%,2014年的数据分别是45.4%和67.6%,而2013年的数据则是43.4%和62.6%。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分析师认为,行业集中度上升是资管行业的趋势。从全球市场来观察,资产管理市场“赢者通吃”现象明显。

不过,很多中小券商也在资产管理上积极图变,希望能通过产品创新和提升投资能力实现弯道超车。譬如财通证券,在分级产品和FOF产品表现优异,收益率均能排名考前。

《投资者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在统计区间内,一共有85家证券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发行了4000多只产品,东海证券、财通资管、中信证券3家券商发行的数量最多,超过170只。衰落的东海证券正在试图重新焕发新春,而财通资管在主动管理市场则是大步前进追赶行业领头羊。

偏股型产品:财通资管成绩亮眼

由于券商资管新政,过去不能保本保收益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可以通过集合计划的份额分级实现约定收益。自2013年以来,几乎每一款新成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都设计了分级条款。

由于杠杆的存在,分级产品在牛市中大方异彩,但是由于去年市场的大跌,高杠杆也令很多产品损失惨重。

据Wind数据显示,637只偏股型产品中,排名冠军的产品是财通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双季赢3号A2,统计期间回报率高达476%。据了解,该产品运用了超过10倍的杠杆。排名第2的海通资管旗下的海富24号c期间回报率超过248%,也是运用了超高的杠杆率。排名倒数的东兴金选精质10号进取份额,期间回报率-53%,也是因为高杠杆踩错了市场的节奏。

如果剔除分级产品,560只集合理财产品的平均回报率为2.76%,其中,122只产品实现了正收益,收益率超过30%的产品就有32只。

排名前5的是民生稳赢2号、长江超越理财东湖5号、第一创业一创启程定增2号、浙商金惠转型成长量化对冲1号、海通海富24号,近一年总回报率分别为126.6%、94%、88.52%、87.36%以及85.02%。

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5的产品中,除了浙商金惠转型成长量化对冲1号,其余4只是定增产品。

由于机构投资者参与的定增,拿到的股票价格远低于市价,通常能获得高回报。不过,由于去年下半年股价下跌,很多公司的定增价仍然处在高位,因此新发行的定增产品并非稳赚不赔,出现了亏损的现象。投资者在购买定增类的产品时,也要判断市场大势进行择时,如果市场处在低位,此时购买定增类的产品获得高收益的概率加大。相反,则需要注意了。

跑输大盘指数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有45只,其中倒数前三的有东兴金选精质10号进取份额、东海翔龙11号以及海通北极星1号,近一年回报率分别为-52.56%、-49.61%以及-47.87%。

如果从公司平均成绩来讲,近一年券商主动管理能力排名前10的分别是民生证券、齐鲁资管、新时代证券、天风证券、东吴证券、华安证券、国金证券、招商证券资产管理、联讯证券以及东莞证券,平均回报率分别为46.6%、20.14%、17.26%、15.31%、14.95%、14.63%、14.33%、14.32%、13.91%以及13.68%。

旗下主动管理产品最多的两家券商,中信证券和兴证资管,管理的数量分别是42只和38只,其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1.14%和9.7%。

而过去一年在牛熊市场转换中惨败的券商,包括开源证券、山西证券、德邦证券、英大证券、银泰证券、东海证券、国融证券、国海证券、西南证券以及国联证券,他们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6%、-27%、-25%、-24.7%、-20.3%、 -17.8%、-17.6%、-17.3%、-14.5%、-14.5%。这其中,东海证券和国联证券的产品数量最多,分别为12只、9只,其他券商的偏股型主动管理产品不过一两只。

开源证券倒数、东海证券沦落

在偏股型产品中,按照公司的成绩排名,倒数第一的是开源证券,旗下华山1号和2号亏损了28%和32%,净值只剩下了0.91元和0.68元。

开源证券地处陕西西安,是一家地方券商,今年刚上线象道金融综合理财服务平台,不仅销售自己公司产品,而且还销售其他金融机构产品。令记者感到不解的是,记者登录公司官方网站,公司的资产管理产品的相关信息必须登录才能查看,这和行业内追求透明度的趋势背道而驰。

对于记者的询问,开源证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相关负责人不在,无法回答相关问题。

英大证券著名的“网红”,研究所所长李大霄经常在网上高喊牛市,坚信牛市的到来,受到一批追捧者的赞扬。但是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管理的产品差强人意。旗下管理的英大安之衡电力能源,在2015年3月31日-2016年3月31日期间,亏损31%。该产品成立于2013年5月,自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亏损8%。另一只产品为英大金网领航1号混合型,统计期间收益率为亏损18%,自2012年成立以来的回报率为2.7%。

在排名倒数的券商中,不得不提的是东海证券。东海证券几年前在券商资产管理投资能力占据行业前列,发展快速,而如今却沉沦。

东海证券原名常州证券,原本是一家偏居于三线城市的小券商。2003年,常州证券改名东海证券,希望能走出偏隅之地,资产管理业务正是这家小券商选择的最有力的突破点。

2006年东海东风1号成立,由于2007年的大牛市和恰逢其时的打新股策略,作为债券型产品的东海东风1号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收益超过70%(债券产品超过70%是惊人的收益),到期收益73.05%,年化收益超过20%。2008年、2009年分别成立的东海东风2号和东海东风5号,虽然没有1号成立时的时运,市场开始转熊,但东海这次在风控上体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东风2号在熊市中净值保持在0.95元以上,这在大多数产品都跌去30%甚至腰斩的情况下,实属不易。

但好景不长,2011年后,东海证券人事出现动荡,2012年6月东海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龚小祥因病离世,而东海三人决策委员会的另外两位成员――原总裁章涌涛离开了东海证券,原投资总监朱玺则调离资管部门,东海证券旗下第一只集合理财产品投资主办,为东海证券资管业务强力扩张打下坚实基础的王劲松也在2012年1月辞去了投资经理的职位。东海资管因此像失去了缰绳的马匹,各种产品业绩开始掉头直下。

截至3月31日,成立满一年的12只偏股型集合理财产品累计单位净值还有一半跌破1元成本线,其中东海翔龙11号的净值只剩下0.5元,过去一年的回报率也亏损了49.8%。根据Wind数据,在统计区间内,12只产品中多达10只产品出现了亏损,亏损幅度在15%~49.8%之间。

债券型产品,东海证券的表现也不是很好。16只债券型集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在统计期间亏损超过2.58%。不过,《投资者报》记者也注意到,东海证券也在力图改变现状,去年是发行产品数量最多的券商。

债券型产品:中金居首、华鑫折戟

在券商的各种集合产品中,债券型产品是券商资产管理行业中最为主流的产品类型。券商集合资管业务发展主要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产品数量看,债券型长期有较高占比。从存续期内的产品份额和资产净值看,债券型产品占比则最高,分别为37.02%和41.93%。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在统计期限内,成立满一年的债券型产品高达1043只产品,远高于偏股型产品560只数量。

其中,中信证券、东兴证券、财通资管3家公司的债券型产品数量超过100只,他们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96%、4.32%、5%。

从公司排名来讲,中金公司、国金证券、华宝证券、安信证券和东方红资产管理公司的平均收益率排名前5,分别为8.81%、8.77%、8.47%、8.24%以及7.77%。

在债券类产品折戟的券商则有华鑫证券、招商证券资管理、东海证券、大通证券以及平安证券等9家公司,倒数前5的收益率分别为-14%、-2.84%、-2.58%、-0.65%以及-0.64%。

从单只产品来看,统计期间内收益率排名前10的产品,仅有同信中睿1号产品没用杠杆,其他都是高杠杆产品,集中在东兴证券和财通资管两家公司,收益率超过28%。

根据产品的官方资产管理报告,同信中睿1号的策略是通过权益类资产与金融衍生品资产构建策略组合实现收益。投资经理为李羲,风险控制能力强。统计期间,该产品收益率为49.54%,累计净值增长率为134%,这样的成绩放在偏股型产品也不差。

FOF产品:国海证券领先、中投证券垫底

Wind数据统计显示,纳入统计范围的FOF产品共有386只,平均回报率为3.85%。旗下FOF产品超过10只的券商分别为东方财富证券(同信证券)、东吴证券、东兴证券以及财通资管,他们的平均收益率9.6%、3.9%、1.7%以及8.6%。

成绩最好的前3家券商分别是国海证券、国信证券和中原证券,分别为12.9%、11.5%以及11%。成绩最差的券商分别有中投证券、华泰证券、长江证券、信达证券以及中信证券,跌幅超过10%。

前三甲的产品分别是国元黄山3号、国元美好中国15号以及日信证券月盈宝1号,统计期间回报分别为21.9%、16.5%以及14.3%。

排名倒数后3的是中投汇盈基金优选、国泰君安上证央企50、同信同心滚雪球1号,亏损的幅度分别是29%、23.6%以及22.3%。

货币类产品:中信证券收益率最高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中还有一大类型是货币类,纳入统计范围的产品共有122只。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选择货币类产品,看中的不是这类产品有多高收益率,在于能够大概率保本。

券商投资收益范文第4篇

信托计划是指信托公司向各个投资者募集资金,然后将募集来的资金用于特定的投资方向。信托计划的投资对象很广,不仅包括上市交易的证券,也包括未上市的公司的股权,新股的申购,证券投资基金,还包括一些贷款项目和公益事业收益权项目等。

信托的投资者也叫委托人,委托人与信托公司签订信托合同,约定信托的期限、费用和受益人等条款。信托计划到期后,信托公司将投资收益扣除信托公司应得的报酬或费用后,全部交由信托计划规定的受益人支配。

与很多其他的理财产品不同的是,委托人可以与信托公司约定本身以外的另一方为受益人。信托计划也有一定的投资门槛,从几万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银行信托理财

银行信托理财是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展的资产管理服务。投资者购买银行的信托理财产品,银行将汇聚的资金交由信托公司进行投资。由于很多信托计划的资金门槛动辄百万,这样高的门槛让投资者望而生畏,银行推出的信托理财产品将分散的资金聚集在一起在投资信托计划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保险理财

其实保险从广义上来说就是理财产品的一种,但是有一种“保险理财”产品不同与一般的保险产品,因为它既具有一般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功能,又具有投资增值的功能。

保险公司将投保者缴纳的保费分到两个不同账户中:保单责任准备金账户和投资账户,前者主要负责实现保单的保障功能,后者用来投资,实现保单收益。

这样,投资者发生保单约定的保险事故时,可获得保险赔付金额加上投资收益;如果保险到期没有发生保险事故,则投保人获得保费全额退还加上投资收益。

基金公司专户理财

基金公司专户理财是指基金公司为单一投资者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或者为特定的多个投资者办理特定资产管理业务。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具有较高的资金门槛,投资者委托的初始资产一般不能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投资者在基金公司可以拥有专门的投资账户,资金交由具备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托管。基金公司根据客户的意愿决定投资的方向,并根据自身的研究和判断选择进行投资。基金公司定期收取资产管理费,并且可以与客户约定,根据委托资金的管理情况提取适当的业绩报酬。但在一个委托投资期间内,业绩报酬的提取比例不能高于所管理资产在该期间净收益的20%。

基金公司专户理财的投资范围包括: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证券、金融衍生品;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品种。

券商集合理财

券商集合理财,也叫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是一种类似基金的理财产品,实质就是由证券公司管理的一种基金。投资者将资金交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把从投资者集合来的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或者其他投资领域,取得的收益在扣除管理费用之后分配给投资者。

券商集合理财分为限定性投资和非限定性投资两种。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限定投资于国债、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债券基金、上市交易的企业债以及其他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投资于股票等权益类证券以及股票型基金的资产,不得超过该计划资产净值的百分之二十,并应当遵循分散投资风险的原则。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的投资范围由集合资产管理合同约定,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像基金一样,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可以让投资者申购和赎回,也叫做参与和退出,参与和退出需要缴纳参与费和退出费;券商集合理财也像基金一样定期分红。与基金不同的是,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更高:一般基金的最低投资额是1000元,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的最低投资额是5万元,而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的最低投资额是10万元。

券商定向理财业务

券商定向理财业务是证监会即将允许推出的一种证券公司为提供的资产管理服务或理财服务,这种服务针对中高端投资者,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类似于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享受这种服务的投资者拥有专门的投资账户,证券公司根据投资者本身的意愿以及自身的研究和判断,将客户的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渠道,所获得收益有投资者支配,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合同条款收取管理费或者分享一部分投资收益。

定向理财的投资范围包括银行存款、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债券及回购、资产支持证券、证券投资基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股票、金融衍生品以及证监会允许的其他投资品种。

券商投资收益范文第5篇

年报显示,在传统业务中,经纪业务全线下滑,投行业务约半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相较之下,自营业务整体表现较为突出。

同时,券商创新大会于本月8日召开。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券商行业创新制度落实和各项新兴业务的持续展开,券商的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创新业务已经成为2012年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经纪和投行等传统业务也将在2013年实现恢复性增长。

经纪业务全线下滑

经纪业务在券商的传统业务营业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市场持续低迷,2012年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全线下滑。数据显示,114家券商2012年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合计545.2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了超过四分之一。其中19家上市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总和为201.9亿元,占比37.03%。

时代周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绝大部分券商经纪业务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下滑幅度集中在14%-50%之间。其中仅瑞银证券和诚浩证券实现正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1.64%和72.88%。下滑幅度最大的则是英大证券,其2012年经纪业务净收入为0。

值得注意的是,经纪业务呈现“强者恒强”的势态。Wind数据显示,经纪业务净收入排名前五的机构分别为中信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君安证券。除中信证券是从去年第十四名跃升到第一名外,其余四家在去年经纪业务上的净收入已经排在前五中。

净利润四强座次不变

证券业协会数据也显示了各项主营业务收入。其中,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504.07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177.44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35.51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11.46亿元、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6.76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290.17亿元、融资融券业务利息净收入52.60亿元。全年共实现净利润329.30亿元,99家公司实现盈利,占证券公司总数的86.84%。

净利润排名前四的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广发证券,与2011年排名完全一致,净利润额分别为43.07亿、32.34亿、25.62亿、21.90亿。而亏损券商共有15家,亏损总额共计5.11亿元,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以1.05亿元亏损成为最大亏家,亏损占其总亏损额约五分之一。

证券承销业务降幅达3成

根据Wind数据统计,114家券商2012年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总和为181.39亿元, 2011这一数据为211.57亿元,整体降幅30.18%。

48家券商承销净收入下滑。其中,24家券商的降幅超过50%,占总下滑券商的二分之一。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在2012年承销业务中颗粒无收,国都证券和航天证券此项收入也均不超过20万元,降幅接近100%。

“因为监管层在去年放缓了IPO审核,‘最赚钱’的首发项目业务量锐减,因此大部分券商投行的重心都往债券等方面转移。净收入有所下降也是正常的。”一位中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

在承销净收入排行中,中信证券以17.90亿元承销净收入位居第一,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位列第二到第五,其承销净收入分别为14.70亿元、10.04亿元、9.24亿元、8.9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国信证券和平安证券虽位列三甲,但近来却由于其保荐项目涉嫌造假上市以及上市后业绩变脸备受业界诟病。其中,对于平安证券保荐的万福生科,证监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万福生科严重违反法律法规,涉嫌欺诈发行股票、虚假披露、财务造假等。目前证监会对公司的现场检查已基本结束,并予立案。高额的业务净收入和低质量的保荐项目形成鲜明对比,对于两家投行的最终处罚结果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关注焦点。

业内人士指出,出于对市场情绪的考虑等原因,监管层对于IPO和公开增发的融资规模限制较为严格,但对于非公开增发的融资方式规模限制却相对宽松。2012年全年股票类融资总额为3232亿元,与2008年规模大致相当。其中IPO规模为近七年最低,而非公开增发规模却为近七年最高。

在固定收益类理财市场吸引力持续增长和股票市场持续弱市的背景下,预计2013年股票类融资规模难以大幅度上升。

自营业务仅5家亏损

相较于其他财务指标,2012券商年报各项指标中实现较多增长的是自营投资收益。

2012年券商通过自营投资净收益总和为303亿,同比2011年增长6.69%,其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中信证券、君安和海通证券。

以招商证券为例,该公司去年的自营业务逆势增长,贡献的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63.65%。招商证券表示,自营业务收益大幅增长主要缘于该公司加大了对债券市场的投入,同时积极采用套期保值等工具对冲风险。

实际上,114家券商中,仅西南证券等5家券商出现自营亏损,其中西南证券亏损2.42亿元,中邮证券亏损1.0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自营净收益排名前10的券商共收入168.6亿元,占整体自营总收益的56.2%。而10名之内营业收入最依赖自营收益的券商为东方证券,其自营投资收益贡献了超过一半的营业收入,占比53.57%。

券商创新大会引发热议

114家券商年报刚刚披露不久,一年一度的券商创新大会昨日在北京召开。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大会将围绕业务、制度、基础功能、产品和市场建设等5个主题展开。其中,“总结、巩固、规范、提高”将成为今年创新会议的关键词。今年的创新大会不再按券商业务条线分会场进行专题讨论,而是以全体大会的形式,交流业务创新经验,规格略低于去年。令各大券商感到遗憾的是,刚刚履新的证监会主席肖钢或将缺席本届创新大会。

实际上,创新早已成为业内共识。证券业将重构业务架构,形成大资产管理、大投行、大经纪、大自营等六大业务线,并逐渐走向资本中介型和财富管理型两大发展模式。

2012年,114家证券公司创新规模已接近3600亿元,创新业务收入98.03亿元,占行业收入比重7.57%。在众多创新业务中,融资融券(包括转融通)、报价回购、另类投资等业务,是去年证券公司主要的创新收入和盈利来源。

“去年的券商年报有很好的体现,经纪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创新业务收入在券商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高,已经开始成为部分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一位券商人士认为,随着证券公司向创新业务逐步转型,传统业务的业绩贡献占比将会逐步减小。

与此同时,券商内部也传来了不同的声音。在一些券商业内人士看来,行业目前创新仍停留在粗放式的阶段,更多是打着创新的旗号,涉猎本行业或者跨行业的一些传统业务领域,以价格战争夺存量。

相关期刊更多

今商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

全国药材商情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药材集团公司

金融法苑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