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洛阳诗韵

洛阳诗韵

洛阳诗韵范文第1篇

千年,是对我的家乡再合适不过的称呼了,落日余晖,寻常巷陌,杨柳在微风中摇曳。暗红色的天幕下,鼓楼静静屹立。风若遥远的回音,沿着宿命牵着迷思,挥剑穿越,几经历史轮回,叹千年岁月,人生太零碎。如今的她,有一份繁华落尽后的卓然独立的从容与淡定。

这里是孕育花魂的沃土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武则天命百花破雪绽开,百花不敢违抗圣命,唯独只有牡丹桀骜不驯,只按自己的花期绽放风姿。这使天后勃然大怒,将牡丹逐出长安,贬至洛阳。牡丹就这样植根于洛阳,含情脉脉地盛开了千年。

洛阳是河洛文化的中心地区,牡丹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文化使洛阳成为一个温柔富贵乡,地处中原,文化繁荣,经济发达,才子云集,吟诗作画,相约看花。牡丹文化的繁华酿就了洛阳人的牡丹情结。

牡丹花,朵大色艳,雍容华贵,风骨劲枝,苍劲美丽,馨香醉心魂,以光韵姿香,委婉动人傲视群芳。北宋时期是牡丹文化的鼎盛时期,北宋时期的诗词尽显牡丹优雅浪漫的文化风情,诗人也常常寄于牡丹复杂错综的情感,那时的牡丹成为了神秘的解语花,是抒情达意的美丽使者。一城之人皆为牡丹而狂,花开时节,少男少女们摘花戴花,眉目之间传递着羞涩懵懂的爱意。年长者插花赏花,张幕倚栏,笙箫轩阁,看牡丹绣品,品花饼花茶,谈笑风生,始乐无涯。

牡丹花作为中国的国花,不仅仅是因为其雍容华贵风姿,更是因为牡丹有着与中华民族与洛阳城同呼吸共命运的风骨。洛阳城辉煌时期正是牡丹文化兴旺时期,而当洛阳城因战火烽烟成为废墟时,牡丹文化也没落沉寂。牡丹成为百花之王,被定为国花当之无愧。

洛阳,低吟着赞歌,是孕育了千年花魂的沃土。

这里更是千古名人的故乡

乡情乡恋为一个城市的人文精神增添了光彩。纵观历史长廊,有上百位名人都与河南都与洛阳结下了一生的尘缘。一张不完备的名录在脑海中闪过:孙膑、王充、王勃、骆宾王……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绿洲,在唐代,洛阳是一个百花齐放的诗坛。多少达官贵人,多少文人骚客,来来往往于洛阳这个繁华的都城。仅白居易一人就写下了八百余首与洛阳相关的古诗。

白居易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见证了洛阳的繁华,也看到了洛阳的破败。他追求美好,批判斥责腐败,更写下多首千古诗篇,取得了辉煌的文学成就。那首流传千古的《长恨歌》写尽了唐朝的兴衰,记下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悲剧爱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如今,在香山寺,在白园,去寻找遗风胜迹,去感受白居易的人格诗风,慰藉心灵上的故土乡情。

悠长的叫卖声将我拉回到现实,晓风拂面,我静静地望着这历经沧桑的古城。曾几多变迁,如今的洛阳城与其他古都相比,有一种繁华落尽的痛。但洛阳,她没有娇气,她携带着余韵,以卓然独立的从容与淡定融入新世纪的发展与建设中。

风,吹不灭心中的火种;泪,没不住不朽的美丽。

愿我家乡――洛阳,亘古的美丽,永存!

洛阳诗韵范文第2篇

一、发现变迁,“泡”出古今音义异同

古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载体,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词的音、义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不能理解词句,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艺术境界就是一种空谈。这就决定了古诗的学习必须从词句的解读入手,“披文入情”。理解词句,关键是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古今音、义不同的字词,“泡”出古今音、义的异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衣裳(yī cháng)”“妻子(qī zǐ)”的读音、意思和现代汉语完全不同,引导学生弄清音、义的变迁对于准确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非常关键。课堂教学中,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谁来读读这首诗?

(一生读)

师:如果对照注释读一读,你肯定会有新的发现。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诗中的“妻子”不读“qī zi”,而是读“qī zǐ”,因为古时候的“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是两个词,和我们现在“妻子”的意思不一样,现在“妻子”是一个词。

师:他目光敏锐,发现了“妻子”在古代是两个词,读音、意思和现在都不同。

生:我还从注释里发现“衣裳”的读音和我们现在也不一样,读“yī cháng”,它也是两个词。古时候上为衣,下为裳(cháng),现在“衣裳”泛指我们穿的衣服。

师:“初闻涕泪满衣裳”,泪水不但打湿了上衣,而且还打湿了裤子,说明泪流之多,内心该是多么高兴。

对照注释学习古诗,是引导学生“泡”诗的重要方式。学生弄清“衣裳”“妻子”的意思,对准确理解诗意,体会杜甫喜极而泣的狂喜大有帮助。

另外诗题中的“河南河北”学生在理解时也容易产生困惑,他们很容易解释为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安史之乱”那段历史,不了解当时唐朝军队与安史叛军作战的区域。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你觉得指的是什么地方?

生:河南省和河北省。

师:这里的“河”是哪条河?

生:黄河。

师:河南就是――

生:黄河的南岸。

师:那河北是指――

生:黄河的北岸。河南河北就是指黄河南岸北岸的广大

地区。

师:是的,当时安史叛军就是沿着黄河两岸向西进军,攻陷唐朝的都城长安的。

引导学生“泡”开词义,首先教者要清楚古诗中哪些字词的古今读音、意思不同,然后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各个击破,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词义。当然,“泡”的方式除了借助注释、教师引导以外,还有其他的一些途径。

其一,借助工具书。学生学习现代汉语没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不行,学习古代诗词,没有古汉语字典也不行。《王力古汉语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要常备一本,

学习古诗,常查、常翻古汉语字典,对于“泡”诗能力的提高很有

帮助。

其二,联系具体语境。一个字词常常有多个义项,究竟该怎样理解,要联系文本,联系语境,选择恰当的义项。比如“漫卷诗书喜欲狂”中的“漫”字,究竟是“漫不经心”还是“胡乱”的意思呢?结合具体语境,我们知道此时诗人欣喜若狂,想到的是“放歌”“纵酒”,想到的是赶快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洛阳,因此顾不上爱惜书籍了,便胡乱收拾桌上的东西。只有联系了语境,学生才会明白此处的“漫”是“胡乱”的意思。

其三,注意字词的活用。有些诗中的字词,属于诗人自己的活用、借用,若用平常的理解是无法说通的。比如“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我们一般理解为“青春年华”,可此处诗人是借指“美丽的春天”。

理解词义是学生走进诗歌的基础,字词理解不准确,将直接影响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元好问有诗云:“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正有苦心人,举世几人知。……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所以古诗理解需要慢慢地“泡”,需要细细“咀嚼”。

二、大浪淘沙,“泡”出诗人创作之源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用于古典诗词学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只是近些年来受通篇诵读、不求甚解思想的影响,逐渐被部分语文教师所忽视。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领会诗词的内在意蕴。诗歌创作特别钟情于“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所表达的常常是作者的经历、思想感情。因此,我们教学古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个人遭遇作一详细了解。如何“泡”出诗歌的写作背景,笔者认为,应做到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教师提供资料相结合。

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的资料,内容庞杂,浩如烟海,引导学生大浪淘沙、去伪存真是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的关键。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之前,我向学生推荐阅读《杜甫传》,重点了解在“安史之乱”中诗人自己和家人所遭受的无数苦难。杜甫是个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同情百姓,目光时刻关注着苦难的百姓。为了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给百姓和社会造成的破坏,我根据史料,组织记录了下面一段文字: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史思明率领20万大军从范阳起兵叛乱,叛军所到之处,烧杀掳(lǔ)掠,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老百姓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 (《资治通鉴》) ,“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 (《旧唐书》) ,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笔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洛阳四面数百里州县,皆为丘墟”,“汝、郑等州,比屋荡尽,人悉以纸为衣”。通过记载的资料,学生感受到了国家、社会、人民因“安史之乱”所遭受的灾难。学生只有感受到了人民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才能真正感受到诗人为何在听到唐王朝的军队收复“河南河北”后的“喜欲狂”。“泡”出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对学生正确把握、深刻理解诗歌至关重要。

三、追根溯源,“泡”出诗人的心路历程

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抒情的古诗都有它们内在的情感经纬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古代诗词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入作者内心,把握诗人心声。对于抒情的诗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以深刻理解杜甫为何在听说官军平定“安史之乱”时竟然欣喜若狂。为什么难以理解?是因为学生无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灵魂。所以,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泡”开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那段心路历程,“泡”开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民不聊生、山河

破碎、国将不国时内心的痛苦、

悲伤。

1.“喜欲狂”原因之一:“泡”

开诗人心之苦。

为了把学生带进诗人杜甫苦难的生活,我补充了杜甫自我写照的一些著名诗句,“泡”出

诗人“安史之乱”八年中经受的

苦难。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述怀》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忧集行》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反映了诗人被安史叛军抓获,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担心,头发都愁白了。诗人由于痛苦、烦闷,不停地挠头,头发都掉了,稀疏得连簪子都插不上了。“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写出了诗人逃离长安后的狼狈不堪。“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出了诗人入川后家中一无所有,生活无以为继的窘迫。孩子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哭着、喊着、闹着向诗人要吃的。这一切苦难都因为“安史之乱”,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

2.“喜欲狂”原因之二:“泡”

开国家之殇。

杜甫是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表达了诗人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杜甫“喜欲狂”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吗?课堂上我引入了《春望》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师:“感时花溅泪”,诗人为何见花落泪?为何看见美丽的花儿反而流泪呢?

生:因为“国破山河在”,往日亭台楼阁、繁荣昌盛的长安城如今是破败不堪,一片废墟。

生:往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的长安街头如今是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师:往日长安城里的人都到哪里去了?

生:被叛军杀死的杀死,逃难的逃难,饿死的饿死,抓走的

抓走。

师:孩子们,诗人看到国家遭受如此的灾难,想到无数的百姓家破人亡,死的死,逃的逃,他怎么能不悲伤得见花落泪呢?此时的诗人最渴望“安史之乱”早点结束。

师:公元763年的春天,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想到国家从此可以安宁,百姓从此脱离苦海,诗人怎能不“喜欲狂”呢?

往日车水马龙、繁华昌盛的长安城“国破”“草木深”,生灵涂炭,对于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此时内心该是多么的痛苦。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诗人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大悲之后有大喜,个人的喜是小喜,国家、人民的喜才是大喜,才是“喜欲狂”。诗句的有机补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为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供了抓手,学生深刻地感悟到了诗人为什么 “喜欲狂”。

四、品味语言,“泡”出诗人神来之笔

“语文教学应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文本的言语形式上,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文本是怎样遣词造句的,作者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教学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表达,品味语言,在感悟的过程中内化习得表达的技巧。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描写极其生动传神,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泡”开诗人的神来之笔、惊人之语,感悟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欲狂”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走进诗歌;只有“泡”开,学生才能贴近诗人的心灵,触摸到诗人的灵魂;只有“泡”开,学生的眼前才会出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只有“泡”开,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

1.“泡”开人物情态,感受传神写照。

师:高兴得不知所措的诗人,回头看看妻子、儿女,他看到了一张张怎样的脸?

生:乐呵呵的脸。

生:喜笑颜开的脸。

生:挂满了灿烂微笑的脸。

师:他写妻子和儿女的喜悦是为了表达――

生:自己内心的喜。

师:此时,诗人不管看谁都是――

生:快乐的,微笑的。

师:看到你,你是――

生:快乐的。

师:看到他,他是――

生:微笑的。

师:杜甫是写诗的高手,用妻子、儿女的高兴来衬托自己的喜悦。“漫卷诗书喜欲狂”在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诗人胡乱地卷起书籍,再也无心读书,再也无心作诗了。

师:诗人这一举动正常吗?

生:不正常。这一反常的现象说明他极其高兴,他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

师:杜甫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是惜书如命,可是他竟然无心读书,漫卷诗书。是什么搅乱了他的心绪?究竟是什么让诗人竟然如此反常?

生:心中的狂喜。

师:诗人的一个动作 “漫”,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狂喜。他是喜极而“漫”。

生:“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白天放声高歌,纵情饮酒,用高歌、饮酒来表达他内心的喜悦,说明他非常

高兴。

师:此时的杜甫已经52岁了,白发苍苍,他竟然放声高歌,酒也不停了,而且尽情饮酒,一醉方休,可见他内心的狂喜。

生:高兴的时候尽想好事,他还想着在美好的春色中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诗人通过“涕泪满衣裳”正面表达狂喜;通过“却看妻子愁何在”侧面表达狂喜;通过“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的反常举止表达狂喜;通过“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虚写速度之快,实写心里愉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一幅散发着浓烈喜庆气氛的画。教学中引导学生想象,“泡”开诗中的每一个画面,让喜极而泣的诗人站在面前,让笑逐颜开的妻子站在面前,让漫卷诗书的诗人站在面前,让放歌纵酒的诗人站在面前,让伫立船头、意气风发的诗人站在面前。在品味语言、领悟表达方法的同时,再次体会诗人内心的狂喜。

2.泡出比较,感悟异曲同工。

生(读):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快不快?(生:快!)即――立即,穿――穿梭,下――顺流而下,向――奔向。诗人立即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而下到达襄阳,奔向洛阳,弹指间已经回到了故乡洛阳。

师:你知道诗人杜甫此时身在何处吗?在四川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

(课件出示:四川、湖北、河南、重庆三省一市地图)

师:巴峡、巫峡在哪儿?在现在的直辖市重庆境内。襄阳在哪个省?在湖北省。而洛阳呢?是在河南省。

师:(指地图)诗人还乡,要经过三省一市,真可谓山一程、水一程,千里迢迢。有诗为证,诗人曾经在成都写过一首《恨别》,其中有这样两句: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师:多远?四千里,但在作者眼里还远吗?

生:不远,诗人转瞬即到。

师:读到这句诗时,有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想到杜甫的好朋友李白写的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在这首诗中,李白是用什么表达了他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返回的喜悦心情的?

生:“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

师:杜甫是用什么来表达他内心的欣喜若狂的?

生:“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师:在喜讯忽传之际,现实主义诗人也浪漫了一下,这一浪漫,竟然超过了他的好朋友,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李白是“千里江陵一日还”,日行千里,而杜甫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瞬间走了四千里,快不快?

生:快!

师:是诗人的船快吗?是他的马快吗?

生:都不是。

师:那是因为诗人的心情――(生:愉快!)此时的杜甫比彼时的李白要高兴得多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理解的难点,不加以点拨,学生很难从中感悟出诗人的心中之喜。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非常熟悉,同时也知道此句表达了李白在流放途中遇到大赦的狂喜。诗句的引入,学生的理解、感悟立即变得举重若轻。关键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者有没有和学生一起“泡”出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五、朗读吟哦,“泡”出诗歌音韵之美

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所以古诗的教学尤其要重视诵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他们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悟通过朗读表现

出来。

但是,古诗的朗读又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一般的课文朗读。王尚文在《说诗的韵律》中讲道:“诗的韵律对于诗的重要性超过了遣词造句的常规常理,因而在必要时可以为了韵律的需要破坏这种常规常理。”朱光潜认为:“读一首诗,如果不能把它的声音节奏的微妙起伏抓住,那根本就是没有领略到它的味道。”所以,读古典诗歌,应当严格遵循格律――韵律的规范,即使违反“言之理”“意之需”也在所不惜。指导学生朗读古诗,首先要“泡”出诗的音韵、诗的节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七言律诗,按照节律应该这样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种读法与根据意思的停顿有所不同。教者引导学生吟诵时应该按照格律,读出诗的节奏,吟出律诗的味道,吟出诗的韵味。平时,我们常常把诗歌当作散文来读,当作散文来教。这个问题,只有在教者能自觉“泡”出诗的韵律后,才能真正得到根本解决。

洛阳诗韵范文第3篇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我两岁时学的第一首古诗。那时不认字的我,只是痴痴地听着妈妈绘声绘色地描绘着那场景,我的脑海里随即浮现出一群长颈、红掌、白毛的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玩闹的景象。从中我发现了古诗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奥秘,就这样我踏入了诗歌的大门,在诗中画、画中诗里尽情遨游。

诗中的画,常使我浮想联翩。每当读诗时,我总会先感受画,再体会诗。在读《秋思》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诗人站在洛阳城内,思念故乡的场面,他写好信,要交给信差时又重新拆开审阅,之后才让信差带走。在这画境中,我体会到了诗人无比强烈的思乡之情,这是远离故乡的游子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在读《赠汪伦》时,我又通过诗中画,感受到两位好友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

古诗中的画,古色古香;现代诗中的画,又别有一番韵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我学的第一首现代诗,是它让我迈进更广阔的诗歌世界,使我感受到这如画一般的诗的韵味。读《白桦》这篇叶赛宁的诗,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大雪飞舞的冬天,一棵白桦玉立在其中,在朝霞、阳光、雪花的衬托下,变得格外美丽动人。而《太阳的话》又让我感受到太阳充满了光明与希望……

在诗中画、画中诗里,我享受着诗歌的神韵。就是这诗中画,伴随我遨游诗海;又是这画中诗,同我一起探索诗中的无限奥秘!

洛阳诗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六一诗话;欧阳修;韩愈;韵宽;韵窄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第二十七则中,对韩愈的用韵问题作出了评价: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然其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余尝与圣俞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圣俞戏曰:“前史言退之为人木强,若宽韵可自足,而辄傍出,窄韵难独用,而反不出,岂非其拗强而然与?”坐客皆为之笑也。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对于韩诗持高度赞赏的态度,他认为韩愈笔力非常,虽然以诗歌为“文章末事”,但其诗歌在表情状物方面却有着极高的艺术效果,能达到“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的程度。另一方面,欧阳修着重赞美了韩愈诗歌的“工于用韵”,认为韩愈的诗无论是“韵宽”还是“韵窄”都各具特色,“乃天下之至工也”。这里涉及到了两个问题,一是韩愈的“工于用韵”如何体现?“韵宽”和“韵窄”具体表现为什么状态?二是欧阳修所高度赞扬的韩诗在其自身诗歌创作方面有什么影响?下面,笔者结合《六一诗话》第二十七条相关内容,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一.有关“韵宽”和“韵窄”

有关《六一诗话》中的“韵宽”和“韵窄”,历来说法不一。目前通行的解释共有两种:一种认为“韵宽”是指在用韵方面不严格依照韵部,可以使用音韵相近的文字;而“韵窄”则对韵脚有着严格限制,必须使用同一韵部里面的文字。另一种解释认为,这里所言的“韵宽”与“韵窄”是就韵脚所属韵部而言,韵宽者言其诗的韵脚选择文字较多的韵部,而韵窄者则相反。两种说法粗看各有道理,但究竟哪一种更加合乎文意,我们可以结合欧阳修给出的例子《此日足可惜》、《病中赠张十八》来窥其一二。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为五言长诗,全文共七百字。其韵脚分别为:尝、光、方、章、行、肠、房、城、堂、望、荒、猖、常、亡、长、旁、江、明、光、当、煌、鸣、庭、名、成、伤、丧、双、床、徨、将、丁、忘、声、更、殃、城、停、冈、僵、觞、狂、轰、翔、航、黄、翔、芒、童、龙、忙、昂、鸣、疆、兄、殇、阳、粮、凉、情、经、听、更、京、江、逢、丛、穷、狂、乡。据宋人刘渊依据唐人诗歌用韵情况所制的《平水韵》,可知这些韵脚共涉及6个韵部。加粗文字属于下平七阳部,共40个;带下划线的文字属于下平八庚部,共15个;斜体字带下划线的文字属于上平三江部,共3个;边框的文字属于下平九青部,共5个;加粗的斜体字属于上平一东部,共3个;斜体字属于上平二冬部,共2个;宋体字为未找到所属韵部的文字,共2个(“旁”和“徨”)。可以看出,《此日足可惜·赠张籍》押韵的文字绝大部分属于下平七阳部,间或涉及其他韵部的文字。

《病中赠张十八》全文二百二十字,其韵脚分别为窗、逢、邦、壮、扛、双、摐、江、幢、杠、缸、釭、厖、降、肛、哤、庞、腔、泷、嵕、桩、淙。依据《平水韵》,这些韵脚涉及3个韵部,其中加粗文字属于上平三江部,共14个;斜体字属于上平二冬部,共2个;加下划线文字属于去声二十三漾部,共1个;宋体字为在《平水韵》中未找到所属韵部的文字,共5个,分别为摐(音chuang,阴平)、釭(音gang,阴平)、厖(音mang或pang,阳平)、哤(音mang,阳平)、嵕(音zong,阴平)。可见《病中赠张十八》所押之韵大多属于上平三江部,只有很少一部分涉及到其他韵部的文字。

下平七阳部是平水韵中文字较多的一部,共164字;而上平三江部仅有17字。也就是说,相比于《此日足可惜·赠张籍》,《病中赠张十八》可以选用的韵脚极少。但通过上述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发现,《此日足可惜·赠张籍》70个韵脚当中,就算加上找不到所属韵部但在现代汉语中声音相近的“旁”字和“徨”字,也仅仅有42个韵脚属于下平七阳部,多于三分之一的韵脚都属于其他韵部;而《病中赠张十八》的22个韵脚,即使不算现代汉语中与之声音相近的“摐”、“釭”、“厖”、“哤”,也已经有14个文字属于上平三江部,若算上这四个文字则有18个同属一个韵部!据此,若结合欧阳修《六一诗话》中对于“韵宽”、“韵窄”的论述来看,显然“宽”和“窄”是就所属韵部而言这一种说法更加合理:“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是说当韩愈选择含字较多的韵部之时,并不局限于这一韵部,而是随心所欲地在其中穿插其他韵脚,时而游离时而回归原韵,并不拘泥。一如宋张耒《明道杂志》所言:“韩吏部《此日足可惜》诗,自‘尝’字入‘行’字,又入‘江’字、‘崇’字,虽越逸出常制,而读之不觉,信奇作也。”而“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则言当选择含字较少的韵部之时,韩愈反而尽量不使用其他韵脚,靠难度体现技巧,靠文字的琢磨体现功力。顾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卷五《病中赠张十八》谓:“读此,知公善诱亦善谑,亦是排硬格,但有转折顿挫,遂觉意态圆活”,可谓的评。反之,若将“韵宽”、“韵窄”看做是是否能够使用音韵相近的文字,则《病中赠张十八》言“韵窄”尚算合理,《此日足可惜·赠张籍》中涉及的其他五个韵部却与下平七阳部并无音韵相近的状况,言其“韵宽”显然颇为牵强。故相比之下,欧阳修所言的“韵宽”、“韵窄”是就所选择的韵部包含文字多少这一种说法显然是更加合理的。

二.关于欧诗受韩愈诗歌影响的表现

有趣的是,欧阳修虽然极力赞扬韩愈的“工于用韵”,但其诗歌在用韵方面受到韩愈的影响却并不明显。韩愈诗歌对欧阳修的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六一诗话》所言的“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上面。

自宋代以来已有文人指出,欧阳修的诗歌与韩愈诗歌具有相似之处。《竹莊诗话》中有王安石言“欧阳公自韩吏部以来未有也。词如刘向,诗如韩愈而工妙过之”的记载;严羽《沧浪诗话》中也有“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的评断。这说明欧阳修诗歌在创作手法上面确实与韩诗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谷曙光《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一文认为,欧阳修诗歌学习韩诗大体表现为三个阶段,即学韩期、似韩期及变韩期。这一划分标准其实也体现出了欧诗在创作上吸收借鉴韩诗的三种主要表现,即在文字、典故方面化用韩诗,在立意、结构上模仿韩诗,以散文手法创作和以议论入诗。

宋代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载:“刘中原父望欧阳公稍后出,同为昭陵侍臣,其学问文章,势不相下,然相乐也。欧阳公言韩退之文,皆成诵。中原父戏以为韩文究,每戏曰: ‘永叔于韩文,有公取,有窃取,窃取者无数,公取者粗可数。’永叔《赠僧》云:‘韩子亦尝谓,收敛加冠巾。’乃退之《送僧澄观》‘我欲收敛加冠巾’也。永叔《聚昨堂燕集》云:‘退之尝有云,青蒿倚长松。’乃退之《醉留孟东野》‘自惭青蒿倚长松’也。非公取乎?”这则轶事一方面生动地体现了韩愈诗文对欧阳修的诗文创作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提出欧阳修的诗歌在模仿韩诗方面有“公取”和“窃取”两种形式。从其所列举的“公取”于韩愈的诗句来看,“韩子亦尝谓,收敛加冠巾”、“退之尝有云,青蒿倚长松”皆是对韩愈原有诗文的直接化用,故在此不妨将“公取”解读为在文字、典故方面的化用和模仿。正如文中所言,这种对韩诗在文字典故上直接模仿的诗歌数量较少,不过“粗可数”,仅是欧阳修诗歌创作师法韩诗的一种粗劣的表现。从文中所言的“窃取者”中,更能体现出欧诗在创作方面对于韩诗的吸收借鉴。

所谓“窃取者”,大体是指在立意构思、整体结构和创作手法等方面取于韩诗的欧阳修诗歌。然而细究之下,这些诗歌其实有着较鲜明的差异:在立意构思、整体结构方面模仿韩诗的欧诗,大多是对于韩诗的生硬模仿,个人色彩较淡;而借用韩诗创作手法的欧诗,则融合了欧阳修自身的文学理念和审美情趣,体现出较鲜明的个人特色。故在此我们不妨将其看做欧阳修诗歌在创作上吸收借鉴韩诗的两种不同表现。南宋陈善《扪虱新话》中的一段论述,便是前者较鲜明的例子:

韩文公尝作《赤藤杖歌》云:‘赤藤为杖人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共传滇神出水献,赤龙拔须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此歌虽穷极物理,然恐非退之极致者。欧公遂每每效其体。作《菱溪大石》云:‘山经地志不可究,遂令异说争纷纭。皆云女娲初锻炼,融结一气凝清纯。仰观苍苍补其缺,染此绀碧莹且温。或疑古者燧人氏,钻以出火为炮燔。苟非圣人亲手迹,不尔孔穴谁雕剜。又云汉使把汉节,西北万里穷昆仑。行经玉阗得宝玉,流入中国随河源。沙磨水激自穿穴,所以镌凿无瑕痕。’观其立意,故欲追仿韩作,然颇觉烦冗,不若韩歌为浑成尔。公又有《石篆》歌云:‘我疑此字非笔墨,又疑人力非能为。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巍。当时野鸟踏山石,万古遗迹在苍崖。山祗不欲人屡见,每吐云雾深藏埋。《紫石砚屏歌》云:“月从海底来,行向天东南。正当天中时,下照万丈潭。潭中无风月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月光水洁石莹净,感此阴魄来中潜。自从月入此石中,天有两曜分为三。’公又尝作《吴学士石屏歌》云:‘吾嗟人愚,不见天地造物之初难,乃云万物生自然。岂知镌凿刻画丑与妍,千状万态不可殚,神愁鬼泣日夜不得闲。’此三篇,其法盖出于退之。”

在这段论述中,陈善明确地提出欧阳修某些诗歌是在立意方面“故欲追仿韩作”,并认为欧阳修《菱溪大石》、《石篆》、《紫石砚屏歌》、《吴学士石屏歌》四首诗歌皆是模仿韩愈《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而来。韩愈咏赤藤杖,并不如常规咏物诗一般以物品的外观作为切入点,而是以其来历展开想象,运用神话传说等意象为赤藤杖铺陈了奇诡雄壮的背景,令人生耳目一新之感。这种立意明显被欧阳修借鉴运用到四首诗歌当中:《菱溪大石》言“皆云女娲初锻炼,融结一气凝清纯”、“或疑古者燧人氏,钻以出火为炮燔”;《石篆》言“始从天地胚浑判,元气结此高崔巍”;《紫石砚屏歌》言“自从月入此石中,天有两曜分为三”;《吴学士石屏歌》则称“见天地造物之初难,乃云万物生自然。岂知镌凿刻画丑与妍”。不难看出,在为所咏之物铺排背景方面这四首诗歌确与《赤藤杖歌》异曲同工,言其“追仿韩作”并非虚言。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直接的借鉴模仿,使这些诗歌在立意方面过于着于痕迹,甚至有“颇觉烦冗”之叹。因此,这类在立意、结构等方面模仿韩诗的欧诗,大多只得其形似,神韵方面则不免落于下乘,在艺术价值上比不上吸收了韩诗创作手法并融以自身特色的第三类诗歌。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中指出,“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以议论入诗”,这一观点较精到地概括了欧诗在创作上吸收借鉴韩愈诗歌的最重要表现,即吸收韩愈诗歌的创作手法加以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欧诗创作中运用散文手法并不是指在句法上体现出散文特点,而是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铺陈其事,刻画其人。如其名作《述怀感事寄梅圣俞》:“幕府足文士,相公方好贤。希深好风骨,迥出风尘间。师鲁心磊落,高谈羲与轩。子渐口若讷,诵书坐千言。彦国善饮酒,百盏颜未丹。几道事闲远,风流如谢安。子聪作参军,常跨跛虎鞯。子野乃秃翁,戏弄时脱冠。次公才旷奇,王霸驰笔端。圣俞善吟哦,共嘲为阆仙。惟予号达老,醉必如张颠。”所用文字平直周详,于简单处出妙笔,深得古文之妙,短短几句话已生动地勾勒出大部分人物的个性特色,而宴席气氛的热闹与随意也随着人物不拘一格的表现呼之欲出,如在眼前。而在以议论入诗方面,欧阳修的诗歌多数不是对韩诗亦步亦趋的模仿,往往将议论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其枯燥艰涩之失,体现出平淡清新、自然情致的艺术特色。如欧阳修《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全诗一方面借眼前残雪压枝、笋欲抽芽的早春之景,表达了被贬山城的寂寞抑郁,另一方面又借“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句加以议论,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希望,于平淡中体现出悠长的韵味。再如《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前两句生动地描绘出画眉鸟的声音和所处的环境,后句发表议论,抒发自身情感,寓议于叙,自然清新中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综上所述,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高度推崇,确实鲜明地表现在自身的诗歌创作中。但这种影响却并未表现在深为欧阳修所推崇的用韵方面,而体现在对韩诗“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的模仿上。虽然早期诗歌中不乏刻意雕琢之作,但对于立意、手法方面的吸收运用,使欧诗更得韩诗畅尽之意而避其枯涩之失,呈现出清新流丽的自身特色。

参考资料:

[1]欧阳修,释惠洪.六一诗话·冷斋夜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2]何汶.竹莊诗话卷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谷曙光.论欧阳修对韩愈诗歌的接受与宋诗的奠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3).

洛阳诗韵范文第5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言】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⑴洛城:即洛阳,今属河南。

⑵玉笛:玉制或锻玉的笛子。玉:指玉石。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⑶满:此处作动词用,传遍。

⑷闻:听;听见。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曲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云:‘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柳曲》也。”一方面内容多写离情别绪,一方面又暗含一种习俗:人们临别时折柳相赠。柳:暗指“留”。

⑸故园:指故乡,家乡。

【翻译】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赏析】

《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此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人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杨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辞》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相关期刊更多

洛阳考古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洛阳市文物局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

洛阳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