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1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至苏轼(1037-1101)有了更大的变化和发展。胡寅《酒边词序》云:"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这意味着,苏轼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偏见,提高了词的思想境界,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并极大地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能力。苏轼这首《水调歌头·中秋》,便足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此词写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丙辰(1076)。那年,苏轼四十一岁,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中秋节那天,他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整夜的酒,直到天亮。在酩酊大醉中,他写了这首词,既以遣怀,又用来表示他对弟弟苏辙的怀念。因为他兄弟俩已多年不见面了。

一开头,词人就端起酒杯向着青天发出了一个离奇的问题:"明月几时有?"这显然是屈原《天问》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这样就把读者登时带入遥远的邃古年代和无垠的寥廓天宇中去了。它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想象,并表现出词人天真的情趣和深邃的思考。

唐代诗人张若虚曾问过:"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春江花月夜》)李白也问过:"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如果说,张若虚在诗中用精致流利的语言创造出一个澄莹生动的境界,蕴涵着无比诱人的旨趣;那么,李白在诗中则表现得更超脱、更豪迈。李白不慌不忙地在探求着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苏轼此词虽然它语气更迫切,而胸襟却更显豁达了。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突兀的设问,表明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苦闷,因而神思飞越,一下子闯进月宫里去了。月宫里也许很美好吧?"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词人设想自己原是谪居世间的天上神仙(像贺知章称呼李白那样),因此打算乘风归回月宫里去; 但他又耽心广寒宫里的凄凉将使人无法消受。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2篇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3篇

我们先来欣赏哥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关于这首词,专家学者都有解释,笔者才疏学浅,不揣冒昧,大胆说出自己的一些理解,谬误之处,请读者批评。

这首词作于丙辰年即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与其胞弟苏辙自从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于陈州(今河南淮阳)会晤之后,至今已六七年未见面了。所以这首词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在中秋之夜,借景抒怀,托月言志;一个是在中秋之夜,因与胞弟苏辙(子由)天各一方,月虽圆,但人不圆,深深怀念,凝于笔端,发而为词。

词的上片主要是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苏轼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而由京官贬为地方官,矛盾心情暗含词中。开头两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一下子就进入了饮酒赏月的意境。且有宇宙茫茫,时空无尽之感。接下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两句,我的理解是:今天是人间的丙辰年八月十五日,天上宫阙今天是某年某月某日呢?这是作者在驰骋想象。“天上宫阙”暗指北宋朝廷,意思是说:我在密州过中秋节,不知朝廷方面的政局如何?表示作者对政治上的关心。“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语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在说,啊,月宫多么美好,我真想乘着秋风的翅膀飞上月宫,但又怕受不了月宫的寒冷。而暗地里说:我多么想回到朝廷,为国家出力,但又怕受到排挤打击。一想到这里真叫人陡生寒意。后两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从字面上看,是在说,在这美好的月夜把酒赏月,载歌载舞,真像是神仙过的日子,哪里像在人间呢!实际上却是说居“天上宫阙”(朝廷)虽好,能直接参与朝政,为国出力,而我现在在密州做地方官不也很好吗?也同样能为国家效力。苏轼是一个豁达的人,善于自我解脱,遇事总想得开。因此,他的词也写得旷达豪放,成为豪放派的领军人物。

词的下片主要是抒发手足亲情,表达对苏辙的深切怀念,首先三个短句:“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写月光随时空而移动,先是照着华丽的楼阁,一会儿又照进装饰精美的窗户,照得离人难以入睡。离人无眠,是因为今夕月圆人不圆,兄弟各东西,分别得太久,思念得太苦。“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是倒装句,是说为什么月亮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圆,令人遗憾。“不应有恨”是说不应该月圆人不圆,给人留下遗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五句紧接上面的“何事长向别时圆”而发。作者此时,政治上不得意,手足又分离,自然产生许多矛盾的心理和愁绪。但苏轼是一个达观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性的哲人,他善于在逆境中自拔,在困惑中自我解脱,他认为人间的悲欢离合和月亮的阴晴圆缺都是自然现象,从古至今皆然,不可能尽如人意,但只要人长久、心相印,即使天各一方,也能共赏明月(婵娟)。这五句是全词的诗眼和灵魂,富含人生哲理。这不仅是苏轼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也是苏轼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苏轼的这首中秋词成为倍受后人称道的千古名词。

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弟弟苏辙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苏辙与兄苏轼手足之情甚笃,他们幼年同馆读书,成年后又同年考上进士,又同为京官。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苏辙于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贬为杭州通判。苏轼赴任途中,曾过陈州与苏辙会晤。此后一别,已七年未曾相见。直到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辙与兄苏轼才于彭城(今江苏徐州)久别重逢。这首词就是苏辙于是年中秋节所作,距苏轼的中秋词恰好一年时间。记叙的就是兄弟两人于彭城共度中秋佳节,泛舟护城河、饮酒赏月的情景。

这首词的上片,开头两句“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自问自答,说明兄弟分别之久,思念之苦。“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是说去年今夕,其兄苏轼在东武(密州)曾写《水调歌头》寄给自己。但月圆人不圆,一轮明月,照着两地离愁。紧接着,笔锋一转:“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这五句的意思是说:真想不到,兄弟分别七年之后,今晚竟在彭城聚首,共赏中秋明月,同在护城河上泛舟(护城河上连古汴河,下连古泗水,属清河的一段流域),载酒载歌(凉州乐曲),此乐何极!船上的鼓乐之声惊起了河滩(汀洲)上的鸿雁。久别重逢,共度良宵的喜悦跃然纸上,但“鸿雁起汀洲”一句,给人以不安之感,为下片埋下伏笔。

下片主要写眼前的聚首,抒发人生无常之感。“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说明参加这次中秋宴会的人衣着不俗,都是有品级的人。但他们与汀洲的鸿雁一样,都不能长相聚。将上片隐藏的忧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了。“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聚会的人们希望长相聚,但月亮(素娥)却不解人意,渐渐西沉,没有一点留恋的意思,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真是没有办法(无赖)哟!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

接着词人设想别后的情景:“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今夜,大家在一起饮酒赏月,明夜不知孤帆停泊在哪个山村水寨?只有明月,永远照着离人心上愁。以“今夜清尊对客”的欢聚,烘托“明夜孤帆水驿”的凄凉,进一步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4篇

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1】

教学目标:

1、 在诵读中熟悉本词,疏通大意,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落实背诵要求。

2、通过反复吟咏,把握词的意象,进而感悟词中的完美意境。

3、联系作者身世处境,结合词中的描写抒情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联系苏轼的生平经历,品味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意味,理解苏轼旷达心胸

教学难点:感悟诗词创设的完美意境,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赏析法、语文式教学法

教学进程:

一、 导入:(课前播放 邓丽君演唱的《但愿人长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艺中的几多奇葩。说起唐诗,我们会提到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王维等,谈到宋词,我们不得不提到苏轼,因为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水调歌头》。清 胡仔评此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美在何处,为何会成为经典。 (2分钟左右)

二、 读(6分钟左右)

1. 全班齐读,教师视具体情况正音及划分节奏。

2. 全班再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 听名家示范,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听了后有什么感受,并模仿朗读(2个学生)。

三、 赏(25分钟左右)

1、 知人论世:苏轼简介。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词、文皆独步一时。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开豪放一派。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分钟左右)

2、 写作背景:小序。此文写作目的:第一、怀子由。一个兼字表明此目的是次要的,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第二、丙辰中秋,即熙宁九年,公元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政治失意(2分钟左右)。

3、 探讨内容情感:(8分钟左右)

(1)知内容:

上阕重点字词:把酒、何年、不胜、清影、何似

下阕重点字词:绮户、无眠、向、但愿

上下阕联系:上阙—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下阙—怀人(抒情)

(2)品情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4、 精读品味,佳句赏析(教师给出示例,学生选择最喜欢的一句欣赏,写完后全班交流,4个学生。13分钟分钟左右)

你喜欢词中哪个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内容/修辞/感情等方面)

示例: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赏析:我在月下翩翩起舞,与自己的清影为伴,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世间呢?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在月下起舞的姿态和心情,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句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赏析:我想驾着风回到天上去,又怕那美玉建成的宫殿,高高在上,让人经受不住那份清寒。这句话反映了词人对天上生活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让他产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但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胜寒”,反映了作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或:这句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句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阳睛圆缺,此事古难全。

赏析:人世间总有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的变迁,月亮也有阴、有晴、有圆、有缺的变化,这些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这句话写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道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阳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词人受到月的启发,惆怅心情得到慰藉,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句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词人希望自己和弟弟,同时希望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希望大家岁岁平安,推己及人,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5、 再品主题:(1分钟)

全词词人的情感变化:向往——徘徊——热爱——惆怅——慰藉;

主题: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四、 诵(5分钟左右)

1、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

2、 学生自由背诵,再抽学生背诵。

3、 全班试着有感情地背。

五、 积累与运用(2分钟左右):

1、 积累:你还能举出哪些有关写月的诗句?(学生回顾,PPT展示 如: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③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等);

2、 作业:

(1)搜集写月(本课除外)的诗句,自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在《课时达标》P74。

(2)完成《课时达标》P74。

(3)背诵这首词,明天默写。

水调歌头优秀教学课件【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文意,积累咏月名句

能力目标:反复诵读,提高朗读和鉴赏古诗词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体会文中议论抒情语句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媒体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课题。

师导语:一首《但愿人长久》借月道出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同学们,你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谁写的吗?对,是宋代大文豪苏轼。上学期我们一起和他夜游承天寺,透过那澄明的月色,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豁达乐观,今天让我们再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苏轼共赏中秋月,同感人间情。

二、 出示学习目标

三、 走近苏轼

简介作者,媒体展示苏轼简况;出示写作背景,为下面学习打基础。

四、 走进文本,和苏轼共赏中秋月

媒体出示 自学指导

1、听课文录音 (温馨提示:注意读音和节奏)

2、自由朗读,个人体验

3、齐读课文

4、疏通文意,掌握几个重点词语

(媒体出示应掌握的词语和词义,课文翻译)

生根据以上问题,自主学习,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五、 走进苏轼内心,和苏轼进行心灵对话

媒体出示合作探究:

1、 词前小序有什么作用?

2、 词中哪一句体现作者向往天上宫阙,不愿留在人间?为什么?

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从哪两个字可以看出来?

4、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作者为何无眠?

5、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语句上?你最欣赏哪一句?可从中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水调歌头苏轼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门词人;创作;变化;审美意象;艺术创作;特点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

On the New Changes in the Creation of Jiangsu Word Writers

LI Ru-bing

与前代词人相比,苏门词人在词学观念和词的创作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将人生遭际及仕途风波,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慨系之于词,表现出以诗为词的趋势。具体地说,其创作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调选用凝定化与词意探掘深入化:轻形式重内容

与前代词人柳永和同代词人周邦彦相比,苏门词人在词调方面较少创制。如苏轼七十多个所用词调,大多数为传统词调,单单《浣溪沙》、《菩萨蛮》《减字木兰花》《南歌子》四个词调作品就达一百多首,占据了其词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表现出词调选用上的凝定化。但这并不说明苏门词人在词的创作上因循守旧,相反,苏门词人在词的创作上有许多可贵的新变化,这种变化不在于其词调形式的创新,而在于他们给传统词调注入了新的内容,在词意探掘方面深入化,用旧瓶装新酒,利用现成的词调来抒发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为原本被香闺艳情、吟风玩月之作占据的词坛,带来新的风格和品位。为了更恰切地表现仕途沉浮中的心态,苏门词人着重用容量较为丰富的长调填词。如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以周郎自况”[1](卷40)表现自己对功业的艳羡和“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苦闷心情;黄庭坚《醉蓬莱•对朝云aΑ芬云鸱跌宕之笔写自己被贬黔州后的复杂感受;秦观《望海潮•梅英疏淡》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暗随流水到天涯”的无奈;晁补之《八声甘州•谓东坡未老赋归来》表达自己在政治上追随苏轼无怨无悔的决心。即使是传统令词,苏门词人也能用来表现与花间词风迥异的内容。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表现自己“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态度,寄寓了对人生波澜的理性反思;黄庭坚《虞美人•天涯也有江南信》写出自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2](P400)的悲凉。这些脍炙人口的名作,都因其内容的丰厚、思想的深刻而魅力永存。

词随“宴乐”的兴盛而蓬勃发展,“倚声填词”、“作词以应歌”是其基本的创作传统。及至宋代,词主要也是供歌妓乐工演唱的,因此往往是协律第一,内容倒在其次,有时甚至为了协律而不惜改字换意。而苏轼作词则是以意为先,他有许多词是供人阅读而不求入乐演唱的。苏轼这种反传统的做法曾招致了时人的批评:“唱子瞻之词,虽不失体,而多不入腔”[3](P280);“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律”[4](P66)。其实不然,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二就记载苏轼在定州作《戚氏》时是“随声随写,歌竟篇就”[5](卷17)。他在《书〈彭城观月诗〉》里亦云:“余十八年前,中秋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独歌此曲,聊复书之。”[6](卷22)这些记载虽不能证明苏轼精通音律,但证明他不致于因为不会唱曲而使得词作不谐音律。苏轼既然知晓音律而又为何时时不守音律呢?作为一个决心把词当诗一样来抒写的改革者,当那些词乐规律对于内容的充分表达存在妨碍时,他是不肯受其绝对束缚的。

陆游所谓“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音律耳”[7](P66),真是一语破的之论。苏轼正是要改变“作词以应歌”的传统,淡化词对音乐的依附,使其能够脱离音乐而独立存在,成为像诗一样可以自由抒写、供人阅读的文体。应该说,词能够在词乐消亡之后仍然作为一种诗体流存至今,苏轼起了一种暗示性的“导夫先路”的作用。这种变化与他们以诗为词的意识有密切关系。李清照批评苏词“乃句读不葺之诗尔”[7](P246),而晁补之则说“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子缚不住者”[8](卷33)。两种评价一贬一褒,但都从侧面说明苏轼词的诗化倾向,词调在苏轼眼中只不过是和近体诗的格律一样,是一种外在形式,表现自我情感和社会生活需要这种形式,但绝不应拘泥于这种形式而因文害意。因此,刘熙载《艺概》说:“东坡词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9](卷4)“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道出了苏轼词内容丰富的特点,他在有限的词调中注入无限丰富的内容,表现了其重内容,轻形式的特点。

二、娱乐休闲的弱化与记事交流的强化:突出个体、淡化群体

词因为在传统上属于艳科小技,因此很少像诗歌那样在朋友中唱和。而苏门词人由于其诗词同源的词体观,却并不忌讳用词来与朋友交流感情。元v年间,苏门词人齐集京城,交往更加密切,诗酒聚会,不免唱和。他们将诗歌常用的唱和方式移入词的创作中,不但以诗唱和,也以词唱和。这是一种“以诗为词”的集体行为,说明他们在实践中已经迈出了向诗歌靠拢、扩大词的功能、提高词的社会地位的第一步,而当时词坛的繁荣是与词人们相互之间的唱和分不开的。这些或同调、或同题、或同韵或兼同的唱和之作,不但增加了词的创作总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词在艺术技巧方面的发展,而且形成了一定的阵势或气势,扩大了以诗为词的社会影响。如苏轼的名作《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即是次章质夫同调词韵所作。

绍圣以后,苏门词人相继遭贬,星散各地,阻隔他们的不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有残酷的政治迫害。元v间的风流雅集不复再现,就连熙丰年间的小型晤面也难得一遇,甚至通信往来也愈加不便。尽管处境艰难,但苏门词人的相互唱和并未中断。相反,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以词唱和更成为他们交流感情、寄托思念的有利工具。他们将词作寄赠朋友,实际上是将词作为一种和诗一样供人阅读欣赏的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词的娱乐休闲功能逐渐弱化,而纪事功能逐渐加强。为了让遥远的亲友了解自己写词的背景,从苏轼开始,用题序交代词的创作动机和缘由逐渐在苏门词人中流行开来。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丙奈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黄庭坚《点绛唇•浊酒黄花》小序:“重九日寄怀嗣直弟,时在涪陵。用东坡余杭九日《点绛唇》旧韵。”这样,就将词的题序和词体本身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将词彻底变为缘事而发、缘情而作的抒情言志文体。

“苏门”晚期影响最大的群体唱和是由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词引起的。“由于词的特定内容,在政治大清洗的背景下,这首词超越了规定接受对明的局限,从个别到一般,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和作用。它作为某类贬谪心态的艺术载体,拨动了元v党人的心弦,演成了词坛上此呼彼应、相互唱酬的动人景象。”[10](P112)这首词原系别有所赠,绍圣四年秦观赴横州途经衡阳时又写赠给孔平仲。苏轼次韵此词则是在元符二年贬居海南时期,“侄孙苏元老因赵秀才还自京师,以少游、毅甫所赠酬者寄之。东坡乃次韵”[5](卷17)。黄庭坚次韵此词,则是在崇宁三年贬宜州途中,距秦观初作已,秦观离世也已三四年,词前小序云:“少游得谪,尝梦中作词云:‘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竟以元符庚辰,死于藤州光华亭上。崇宁甲申,庭坚窜宜州,道过衡阳,览其余墨,始追和其韵。” [2](P412)黄庭坚的和词先是追叙同官之乐,后言长别之悲,结句极其沉痛。

三、缘情写景与理志并融:彰显独特性情,力避普泛情感

苏门词人创作的新变还表现在他们力避唐五代以来代言体词作多反映普泛化情感类型的特征,而是全面展示个人的精神世界,缘情写景,理志并融,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将抒写人生感慨、阐释禅理、咏物、咏节序、祝寿、次韵和韵、送别等诗中常见的题材入词,改变了词以艳情为主题的方向。这种新变从内容上说,由为歌儿写情,进而侧重于自我言志,振笔抒怀,开拓了词体的表现疆界。从写法上说,除比兴体和专以情、景为词料之外,也时有即事叙景和直陈其事的赋体,或倾吐胸臆、一泻无余的酣畅之笔。

苏门词人“以诗为词”的革新,使其创作之抒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皆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从抒情达意的角度来考察,其主要特征就是极力表现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表达词人独特的人生体验,抒情说理,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这种新的抒情模式成为苏门词人的共同特征。他们在词中表现屡遭贬谪、他乡飘零、终至罢免回乡的悲愁苦叹和牢骚不平;以词高歌隐逸田园之乐,却仍不免夹杂着无奈和感伤;甚至用词来悼古伤今、思朋念友、托物喻志等等。赋予歌词以新的抒情功能。

例如,在中国诗歌史上,自晋潘岳之后,悼亡即成为诗歌的一种传统题材。但以词悼亡,苏轼却开风气之先。他的《江神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即是怀念其亡妻王氏所作。全词如泣如诉,以叙为主,辅以自己的哀衰模样、妻子梳妆的生活“小照”、墓地的幽凄之景三处描写,以景写情,读来令人凄然神伤,虽隔千年时空,仍令人感觉到词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这首词的感人之处,正在于它表现的不是普泛化的情感类型,而是展示具体的个人情感,表现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

又如黄庭坚的《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词:

烟中一线来时路,极目送、归鸿去。第四阳关云不度。山胡新啭,子规言语,正在人愁处。

忧能损性休朝暮,忆我当年醉时句。渡水穿云心已许。暮年光景,小轩南浦,同卷西山雨。[2](P412)

词写兄弟之间相依相怜之真情。笔力深至、平实质朴中自有沉郁、执著之深情。词句只如寻常,而其情深愁苦;强解忧怀,尤令人觉其诚挚深重。

再如黄庭坚的《望江东》词: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2](P413)

此词酷似民间词风,浅白如话。其回荡缠绵之情怀,却往复流转而深挚执著。连痛恨黄词“乖僻无理,桀傲不驯”的陈廷焯,亦大赞其“笔力奇横无匹,中有一片深情,往复不置,故佳。”[10](卷8)

四、语义建构的雅化与个性化:突现文人化的语言机制

苏门词人创作的新变还表现在语义建构的雅化与个性化上。他们的“以诗为词”不仅表现在内容题材上的向诗靠拢,而且表现在将宋诗的学者化、典故化与词体自身的审美特质相结合,使词体摆脱“词语尘下”的卑俗而突现出文人化的语言机制。

大概由于词体起于民间的缘故,与诗相比,对于运用典故似乎有种天然的排斥。即使在文人染指词的创作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还是自觉不自觉地遵守这一规则。如苏轼的前辈晏殊、欧阳修等人,尽管“学际天人”[7](P246),但词作却极少用典。虽然严格来说,词中用典并不自苏门始,但在词作中较大量、普遍地用典并形成一时风气,却是从苏门开始的。有时在短短的一首词作中综合运用多种典故,其典故之密集也是前所未有。这些典故出处广泛,遍及经史子集乃至佛典。如其《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用舍由时,行藏在我”[11](P132)之句即出自《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12](P68)。《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典出《汉书•冯唐传》。《念奴娇•中秋》“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12](P426)典出《庄子•逍遥游》。“天涯何处无芳草”则由《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变化而来。《南歌子•苒苒中秋过》“寓身化世一尘沙”则出自佛家《内典》等。这些典故,“用许多故事,不为事用”[13](P4910)恰到好处地深化了词的意蕴,丰富了词的表现能力,收到简炼含蓄、词约义丰的艺术效果。

苏门词人雅化词体语义的另一个表现是以诗的句法入词或化用前人诗句或文句入词。黄庭坚曾说“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8](卷47)他将“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作诗之法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在词的创作上。有时,他以诗的句法入词,如《逍遥乐》中“花色枝枝争好。鬓丝年年渐老”[2](P406);《水调歌头》中“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2](P386)。对仗工稳,读来琅琅上口。有时,他巧妙地化用前人诗句或文句。如《雨中花》中“乐事赏心易散,良辰美景难得”[2](P387)即是化用南朝宋谢灵运的名句“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文句化用充满困难,而山谷化用后的句子却对仗工稳,易于记诵,借原句的意境为自己的词作服务。

集句词与隐括词的出现可以视为苏门词人在形式上“以诗为词”的另一个典型表现。这种创作方式虽然引起后人的批评,但作为革新词风的一种尝试,自有其意义所在。如苏轼的《哨遍》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歌颂田园隐居之乐。晁补之《永遇乐•松菊堂深》也化用陶潜《归去来辞》,流利自然,一如己出。又如苏轼、黄庭坚都曾隐括唐张志和《渔父曲》。苏轼所成《浣溪沙•渔父》体现了其对远离政治的渔父家风的向往,而黄庭坚隐括所成的《鹧鸪天》“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则以江湖风波暗指,加入了个人对人世沉浮的感慨,有其真切的人生体验在内,使全词意境由清新而转为老辣,更有经历磨难之后的澄澈之感。

参考文献:

[1]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M].四部丛刊本.

[2]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彭乘.墨客挥犀[M].北京:中华局,1997.

[4]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吴曾.能改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7]徐北文.李清照全集评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0.

[8]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9]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0]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2.

相关期刊更多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北省水利厅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水利厅;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

洁净与空调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