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范文第1篇

Ishwaran:就全球范围而言,人与生物圈计划的提出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当时人类登月取得成功,首次拍到了地球的容貌,通过这些照片,人类更好地理解了“生物圈”的内涵,了解了我们人类从过去到现在对全球环境造成的显著影响。

《人与生物圈》:请您帮助我们回顾一下,从人与生物圈计划这一概念的形成,到第一次向世界各国正式提出的这段历史。

Ishwaran:很难说究竟是谁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生物圈计划这一概念。我个人认为,来自于美国、俄罗斯、东欧和西欧、非洲、亚太地区及拉美的众多科学家对这一概念的清晰表述贡献颇多,正是因为他们的杰出贡献才使得人与生物圈计划最终定型。196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生物圈大会”可认为是人与生物圈计划创立的里程碑事件。人与生物圈计划首任秘书长是已故智利科学家弗朗西斯科・德・卡斯特罗教授。

之后,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勒内・马修先生在1971年该组织的大会上首次向全世界各国提出了人与生物圈计划。事实上,他在该年度召开的第一届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会议上通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的决议,即:人与生物圈计划必须重点关注:1)对生物圈及其生态区域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研究;2)人类对生物圈及其所含资源所带来的变化的系统观察;3)上述变化所带来的整体效应对人类自身所产生的影响的研究;4)针对这些主题所需提供的教育及信息。

《人与生物圈》:请简要介绍一下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主体思想是什么?

Ishwaran:人与生物圈计划背后的主体思想和概念为:“人”是生物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由环境及其保护所带来的一切议题和问题的解决不能脱离“人”及其社区的生存需求。在1971-1974年所制订的最初计划里,一共设计、优化并发起了14个子计划。其中,第1-7个子计划考虑了热带雨林、温带森林、荒漠、草原、山地等自然生态系统,考虑了人类对这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产生的影响;第8个子计划冠以自然地域及其遗传资源保护之名,它促进了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在1 974年得到进一步发展,使得全球生物圈保护区自1976年开始得以认证;第9~14个子计划阐明了人造事物诸如城区、大坝、害虫治理等,以及它们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所带来的影响。这14个子项目汇集了大量的国际合作,由此发表和编撰了不少文章、书籍及其他学习资源。

《人与生物圈》:关于人与生物圈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地实施了40年,原因之一是它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研究重点,这甚至已经被当成是该计划的一大特点,成为了共识,是不是这样?请您介绍一下该计划实施40年来,经过了哪几次重大调整?

Ishwaran:说得好,确实是这样,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第一个强调运用跨学科的方式来阐述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产生的议题和问题的政府问计划。这就决定了该计划的理念也必然要根据国际社会在环境方面实际所发生的问题,作出与时俱进的调整。

例如,生物圈保护区的理念为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而做出的调整就被认为是一项重要成就,因为国际社会越来越认识到生物圈保护区的全球网络在开展对比研究和学习方面是一种宝贵财富;此外,在特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为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不同地区生物圈保护区内开展的试点项目也显得尤为宝贵。

我按时间顺序简述如下: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已有多个专家组对人与生物圈计划进行了回顾和评估;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之后,人与生物圈计划更加关注“生物圈保护区”全球网络方面,而相关的科学协作研究主要关注热带雨林、山地、荒地、城市生态系统、海岸带及小岛;

1995年,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了第二届生物圈保护区代表大会。会上,生物圈保护区的概念及其在个别保护区的运用经历了一次重大改写,生物圈保护区被看作是多种类型生态系统和混合资源得以利用的陆地或海洋景观,这些系统和景观有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样在这次会议上,关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塞维利亚纲要及法定框架得到了详细阐述,随后被当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采纳。自此之后,上述变化趋势一直持续着;

2008年2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三届生物圈保护区全球代表大会上。上述议题得以进一步深化,这次会议促成了马德里行动计划(2008-2013年)的形成。该计划开宗明义地强调:生物圈保护区要作为政策专业人士、决策者、科学研究人士、管理人员和利益相关群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基地、平台和试验场所;

2009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5次大会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及会员国提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可见度、呼吁它们大力支持该计划及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以之作为教育及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际平台。

《人与生物圈》:为什么要在国际上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

Ishwaran:人类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我们已经对环境造成了许多问题。俗话说,“解铃仍需系铃人”,因此国际社会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天赋及合作精神,妥善地解决这些问题。

《人与生物圈》: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多少个国家,多少个保护区成为世界生物圈网络成员?这些保护区占世界的总面积比例大概是多少?

Ishwaran:目前在全球110个国家分布有563个生物圈保护区。据我们估计,全球生物圈保护区表面积之和约为5.7亿公顷,约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4%(或占全球表面积的1%左右)。在所有的生物圈保护区内,大约39%的表面积可算作核心区,而另外的61%则为缓冲区和过渡区。然而,自1995年的塞维利亚会议后,上述数值分别为变为10%-11%及接近90%。生物圈保护区的宗旨并不仅仅在于保护,而且还在于:如何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互惠互利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当我们说生物圈保护区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平台时,实质上说的是发展一种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健康和安全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一贯宣扬和推动的。

《人与生物圈》:请简单介绍一下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数量前十名的国家

Ishwaran:它们分别是:美国(47个)、俄罗斯(41个)、西班牙(40个)、墨西哥(40个)、中国(28个)、保加利亚(16个)、德国(15个)、加拿大(15个)、澳大利亚(15个)和阿根廷(13个)。

《人与生物圈》:科学研究在生物圈保护区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Ishwaran:科学研究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形成纽带,对所有的生物圈保护区来说,科学研究始终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它可以为处于特定政治和文化环境下的各个生物圈保护区提供必要的数据、 分析手段及详细说明,可以使保护取得更大成效。在世界各大洲部分国家的生物圈保护区里,存在着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区,这些试验区已经成为了(各国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以及促进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行之有效的典范。这部分国家包括加拿大、智利、墨西哥、贝宁、南非、法国、德国、瑞典、黎巴嫩、拉脱维亚、俄罗斯、中国、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活动类型和实质方面。执行这些活动的目的是: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从事农业、林业,旅游业、教育业、研究及规划业等不同从业者在社会经济状况方面的改善情况。

《人与生物圈》:请简要介绍一下其他国家的生物圈保护区在平衡保护和发展方面有些什么经验、智慧、理念等。

Ishwaran:在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过程中,调和环境保护和财产拥有者的社会经济预期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然而,这可以通过公众、私人和民间社团之间形成伙伴关系或结盟的方式达成。例如:1)在加拿大,生物圈保护区的负责人与周边林地甚至采矿部门的代表一起合作,共同确保可持续性地利用缓冲区和过渡区的自然资源;2)在法国的风多山(Mont Ventou),商业性团体形成联合以自觉地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3)在墨西哥的谢拉戈达(Sierra Gorda),林业和农业活动由社区来执行,以此创造税收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核心区自然资源的依赖;4)在越南的吉婆岛(Cat Ba),对本埠货物的生产而实施的许可证方案,它鼓励人们开展各种实践,以实现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5)在南非的克鲁格至(Kruger-to-Canyon)大峡谷地区,有关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草案已经得以形成,从而更为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及共享由此带来的收益。

《人与生物圈》: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消费经济的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世界范围的生态与环境出现空前危机。从全球角度看,是否有一个在全球都适用的办法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

Ishwaran:如果仅仅从全球角度出发,那么将世界上个别区域取得的经验教训推广到其他区域、甚至在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之间进行推广都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我再次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而不要复制。生物圈保护区应该被看作是学习可持续发展、比较研究和试验的殿堂,看作是集体学习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殿堂。诸如生物圈保护区甚至可持续发展概念等已经在全球水平上得以推进,这促使各国带着不同的风格去思考、筹划及行动,以协调自然及人类的需求,使人类在开展各项活动时头脑中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然而,问题的最终解决还得依靠区域性及个别保护区的尝试。

《人与生物圈》:人与生物圈计划作为一个政府间的科学计划应该怎样应对这一危机?

Ishwaran:正如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在个别特殊的生物圈保护区以及在所有保护区之间开展比较研究已经能很好地阐明或解决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和问题。这些特殊的保护区及比较研究不但有助于我们应对这一危机,而且它们还将对人与生物圈计划产生重大贡献,有助于解决人口增长及资源消耗这一不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危机。

《人与生物圈》:中国加入人与生物圈计划之后,特别是1978年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之后,一直致力于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的宣传、推广和实施,如对应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立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国家网络,并使之成为了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全国性教育培训平台,对于中国多年来的工作,您有何评价?

Ishwaran: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成立和运行是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项重大成就。使用该网络来设计、发展和执行一系列试点性项目的工作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此间不但涉及政府部门,而且还涉及到民间社团和个人。目前,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几乎可看作是一个“迷你”版的全球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前者所展示出的良好实践将大大有益于后者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展示及交流。

回顾与展望范文第2篇

两原因推高债市

总体而言,2008年是一个债券牛市。债券牛市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股市的持续走弱和强烈的降息预期。2008年对股市是一个大熊市,从年头到年末,中间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反弹,股市长期走弱,造成各路资金从股市逃出,转而投向相对安全的债券市场,使得债券市场的行情不断走高。

2007年12月21日,央行宣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至3.87%。从2008年9月16日开始,央行宣布降息,截至2008年12月23日,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已降至2.25%。基准利率降息预期和实质性的降息行为使得债券价格持续走高,是债券牛市的第二个重要原因。不妨结合中债系列指数和中证基金指数对2008年的中国债券市场进行一个简要回顾。

与债市相关的指数

中证国债指数综合反映国债市场的运行状况。该指数于2008年1月25日推出,推出当日,该指数为111.85点,至2008年12月9日,该指数为127.76点,总体上涨15.91%,远远超过1年期存款的获利。

中证央票指数综合反映央行票据市场的运行状况。该指数于2008年11月11日推出,推出当日,该指数为107.72点,截至2008年12月9日,该指数为108.99点,总体上涨1.18%。普通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于央行票据,但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间接投资于央行票据。

中证金融债指数综合反映金融债市场的运行情况。该指数于2008年1月25日,当日,该指数为11442点,至2008年12月9日,该指数为128.48点,总体上涨12.29%。

目前,普通个人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于金融债,但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型基金间接投资于金融债。

中证企业债指数综合反映企业债市场的运行情况。该指数于2008年1月25日推出,当日,该指数为113.21点,至2008年12月9日,该指数为129.29点,总体上涨14.3%。

以06马钢债为例,该债券于2006年11月13日上市,存续期限为5年。2008年1月2日,该债券的价格为82.60元,2008年12月9日,该债券的价格为93元,涨幅为12.91%。

中证债券基金指数在2008年的首个交易日为1544点,至2008年12月9日,该指数为1619.45点,总体上涨4.88%。

中证货币基金指数,2008年1月2日为1053.15点,至2008年12月9日,该指数为1086.84点,总体上涨3.2%。

近期解读总体利好

无论从宏观政策调控还是从市场走向来看,债券市场的近期解读总体利好。

可交换公司债券对债市影响不大

从2008年10月17日证监会《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试行规定》到现在,市场上还没有出现可交换公司债券。可交换债与可转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发行人和对股权的稀释效应的不同,前者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股东,而后者的发行人是上市公司本身。事实说明这一品种没有得到发行方的追捧,也不会对债券市场带来深刻的影响,其意义主要在于丰富了债券市场的品种上。

央行票据淡出留出广阔空间

国债、金融债、短融债等将会加大短期限品种的发行力度。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公开市场操作转向以正回购、逆回购为主,央行将需要大量的国债、金融债等高等级有价债券作为基础。从目前收益率走势来看,央行票据与1年期国债、金融债之间收益率已经趋于重合。预计央行将主要以逆回购来投放资金,原因是预期2009年国债大规模发行,这将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如果央行以逆回购的方式投放资金,既可以向市场投放资金,又可以减轻国债供大于求的压力。

降息周期短期内不会改变

回顾与展望范文第3篇

              一、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几经飞跃发展,几经曲折坎坷,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86年。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行程,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

   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阶段。列宁科学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内外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论断。(《列宁全集》第2版第26卷第367页)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为20世纪一些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进程。20世纪40年代,苏联依靠社会主义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战后,一批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打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格局。社会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社会主义国家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紧密团结,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斗争,摧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体系,有近100个原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先后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不懈努力,有效地防止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世界和平与进步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先进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文明的诞生。在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千百万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奴隶翻身解放成为社会的主人,迸发出巨大无比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他们在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条件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工业化发展的奇迹,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社会主义建设的凯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很快摆脱了一百多年来积贫积弱的困境,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国民经济体系。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进步和成就,开始探索和迈上了落后国家独立自主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暂时挫折挡不住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了巨大冲击,但这并没有也不可能阻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发展,并最终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阵地有所损失和收缩,形势依然严峻。但从另外一面看,社会主义力量也变得更为精干、更有战斗力,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社会主义思潮、理论、运动和制度已开始从后的低谷回升和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预言家们关于社会主义彻底失败的断言已经宣告破产。

               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

   社会主义在80多年的历史行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认真总结并结合实践的发展,汲取和运用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于21世纪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我们无论在革命还是在建设和改革中,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此,必须坚定不移,不能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反复试验、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要真正实现这种结合,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把握本国的基本国情,处理好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就在于我们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出发,既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激进观念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自觉地通过改革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的不竭动力。如果不顾时代条件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胜利前进,就会犯教条主义和因循守旧的错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各个时代的本质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百多年来,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正在兴起的经济全球化浪潮,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国家的社会主义者都不能不认真对待。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曲折的探索,逐渐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国策。社会主义如果固步自封,不实行改革开放,就无法应对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挑战,就会被时代所抛弃,为历史所淘汰。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革命的客观依据就在于,要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工人阶级执政党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才能为社会主义制度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敏锐地把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工人阶级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要求。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必须建立高度的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权力垄断,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根本区别。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这是20世纪社会制度空前深刻的变革。但受历史进程和种种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民主法制的具体形式和步骤上,缺乏经验,出现过不少偏差,直接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动人民民主,正确处理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以及依法治国的关系,依然是21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重大课题之一。对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既要积极努力、扎实推进,又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阶段。

   必须大力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最关键的问题是搞好党的建设。坚持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永不脱离群众和具有蓬勃活力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就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总结80多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得出的最重要结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又要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要坚决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渗透与侵蚀,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体系。就国内矛盾来看,即使是西方发达国家内部,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几十年来虽然有所调整和缓和,但仍然无法根本解决;就其国际矛盾来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以及不同地域的资本主义国家联盟之间,始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其中尤以“南北”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社会主义必须善于处理同资本主义的关系,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策略,不断拓展自己的活动舞台和回旋余地。这既是20世纪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斗争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复兴的重要条件。

              

  三、21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面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暂时挫折,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怎样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这是一个必须正确回答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依然是照耀21世纪人类前行的灯塔。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各种社会学说层出不穷,举世闻名的思想家也多如繁星。然而,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博大精深,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武装了一代又一代的国际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更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之所以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其根本立场和价值目标同世界多数人的利益是一致的,其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是正确的。

   社会主义事业的暂时甚至较长时期的受挫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这些挫折,有些是社会实践本身难以避免的,有些恰恰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结果。苏联、东欧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背离马克思主义,走向私有化的改革道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相反,他们中的多数却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前后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不可违背的,否则就会遭到历史的惩罚。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仍然是新世纪人们开辟正义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仍然是新世纪社会主义振兴的理论基础。

   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在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资本主义经过了由私人垄断到国家垄断和国际垄断等若干发展阶段。这些变化虽然赋予资本主义种种新的特征,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决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环顾当今世界,作为资本主义的领头羊,美国“新经济”的泡沫正在破灭,增长速度放缓。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二号强国,日本则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期陷入经济衰退,回升乏力。作为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西欧和北欧各国为摆脱经济困境,轮番调整经济政策,起色不大。在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迫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不仅难医经济痼疾,反而导致新的金融动荡和严重的社会危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势必从西方国家内部演变为全球范围的社会对立和冲突,造成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许多全球性问题,危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历史进步。而这些严重威胁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是无法得到根本解决的。以后,两极对抗的格局已不复存在,但当今世界许多地方为什么还那样动荡不安,地区性冲突为什么还不断加剧,甚至连美国本土也不得安宁?这不正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具体显现吗?这也正是人们重新“呼唤马克思”和社会主义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复兴的历史依据。

   不管西方国家怎样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也无论垄断资产阶级怎样调整其内外政策,经济全球化的结局都不会以它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经济全球化将沿着自己的轨道运行,并为社会主义新社会准备更加充分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不是狭隘的地域性的,必须以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快资本主义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历史进程。这是21世纪社会主义必将再度崛起的客观依据。

   社会主义必将在曲折发展中实现伟大复兴。综观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任何一种社会新制度战胜旧制度都要经历多次反复。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都是如此。社会主义是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要战胜资本主义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主义制度虽然走过80多年的历程,但它还处于继续探索的初级阶段。斗争——失败——再斗争,是社会主义前进的必经历程;高潮——低潮——更高潮,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客观趋势。只要社会主义者善于总结经验,善于汲取教训,善于调整变革,挫折就会向成功转化,失利就会变为胜利。这是历史运动的辩证法,也是当代社会主义者的信心所在。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政治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兴旺繁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在中国不仅站稳了脚跟,而且日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越南、朝鲜、老挝、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都在积极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其他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共产党组织,也进行了理论和政策上的调整,正在逐步走出困境。可以断言,这些历经斗争考验和风雨洗礼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必将重整旗鼓,振奋精神,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回顾与展望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回顾与展望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1]。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2,3]。

在酸雨测量技术、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特征、高空云雨化学、大气酸性污染物来源和沉降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区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与环境协调规划、酸雨区域综合防治和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从8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订出《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选取了200多种分析方法,近百种无机和有机物,所用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多年来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实验室广泛应用。对监测分析方法的统一与标准化,在提高分析监测水平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资助了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水生天然有机物的起源、表征、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与模型以及卤代烃生成潜力等。在新农药单甲脒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有机锡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发现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环芳烃的存在,对多氯联苯等的光解规律和产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机理和解释。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作于1999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O3的测量技术、中国光化学烟雾特征、室内大气光化学反应模拟、空气质量模式、汽车尾气高效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气微量组分源排放、大气氧化能力、大气光化学模拟和模式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在天然水质变化与水污染控制原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去除与生物降解和高级化学氧化、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应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回顾与展望范文第5篇

>>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年 入世三年回顾与新年展望 京津冀医疗协同的三年之变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浅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大保定”聚变 中关村园区建设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愿景与现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青年就业 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效与突破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 三地领导谈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忌行政躁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愿望清单 财政合作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 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央广网.[京津冀,这三年]腾挪再造新的“新发地”[EB/OL].[2017-02-22].http:///yaowen/2017

0220/t20170220_523609314.shtml.

[6]朱竞若,贺勇,王昊男.北京疏解功能迎来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7-02-20.

[7]王硕.6城市划为京津冀治霾核心区[N].京华时报,2015-05-27.

[8]环保部:2016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6%[EB/OL].[2017-01-05].http:///2017-01/05/c_1120246310.htm.

[9]袁勇,姜帆.疏解承接新布局产业优化惠三地[N].经济日报,2017-02-20.

[10]站在时代的潮头,铸造历史性工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指导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周年纪实[EB/OL].[2017-02-22].http:///2017-02/26/c_1120531566.htm.

[11]贺勇,龚相娟,马晨.抱团合力明天可期[N].人民日报,2017-02-20.

相关期刊更多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