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

诗经采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诗经·采薇》 三美论 翻译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名《诗》,后来被汉代儒士们奉为经典,改称《诗经》。其中共收录诗歌三百零五篇,始自西周初期,直至春秋中叶,经历五百多年。《诗经》共存三百零五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诗作总体都通过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来展现作品的灵魂。由于诗经属于歌词的本质属性,其中的语言音乐性很强,适于歌唱。基本句式为四言,间或有二言和六言,大量采用重章叠句、一唱三叹的结构,显得灵活多样,读起来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值得人反复咏唱。这也为以后的诗歌创作在形式上和韵律上树立了一个典范。自十九世纪起,中国文化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世界各地传播。《诗经》也以多种文字被翻译为世界各国人民所了解,仅英译本就达十余种之多。不同的译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翻译手段译出了各具特色、服务于不同读者群的版本。本文将从“三美”的角度来欣赏和评析许渊冲、庞德与杨宪益对《诗经·采薇》的英译。

一、“三美论”概述

1926年,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的讲义《汉文学史纲要》中曾提到:“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嶙峋嵯峨,状水曰澎湃,蔽芾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2005)在学习一个汉字的时候,应当从音、形、义这三个方面去认识它,才能全面掌握蕴涵其中的真正意义。这也正是为什么“嶙峋嵯峨”经常被用来形容山。读这四个字就能给人带来叠嶂起伏的感觉,观之则更能凸显出山势的险峻和棱角参差,意义被形象地赋予其音和形当中。许渊冲(2006)在其翻译理论中,借鉴鲁迅对于识汉字当从音形义三方面掌握的观点,归纳出自己译诗的本体论,即“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意美强调要最大程度地再现原作的意境、主题与意向。音美是指译诗的节奏与韵律要充分展现诗体的特征。而形美则强调译作在诗的建行、排列、书写形式等外在的形式方面要体现出诗歌独特的美。三美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美,音美次之,形美最后。所以说翻译活动中,神似是核心准则,在达到神似的前提下,努力做到其他两美。下文将以许渊冲,庞德和杨宪益三位翻译大师笔下的英译本《诗经》中《采薇》为例,分析并对比三美在各自译本中的具体表现。

二、文本对比分析

《采薇》是戍卒出征还乡的路途中吟唱的一首诗。全诗共六章。其中最经典并广为传颂的是最后一章,也是下文分析的焦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第六章独立为第二部分,生动地描写了戍卒战后返乡途中身心的疾苦与无奈的自怜。全诗以四言的形式来展现。为实现诗体的音韵效果,第一句中的“矣”及下一句中的“思”都为句末助词,为四言的完整结构服务,无实际意义。叠字的反复出现,不仅渲染了气氛,使全诗读来朗朗上口,也分别起到了摹态、摹状的效果。诗中所选的意向奠定了全诗灰暗的色调。“依依”将杨柳的轻柔及其随风摇曳的优美样子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表达了戍卒背井离乡奔赴沙场时恋恋不舍的情怀;细品“雨雪霏霏”,仿佛片片雪花纷然落下的唯美场景也跃然纸上,与下一诗行中的“行道迟迟”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也衬托出战后返乡途中戍卒的复杂心境。尤其是“迟迟”二字,使这条归乡之路显得遥远而漫长,离别时的场景、战事的混乱、归乡的喜悦,在这漫长的路上在戍卒的脑海中纷繁交错。下面我们来看本章的三个英译本。

1.When I left here,

Willow shed tear.

I came back now,

Snow bends the bough.

Long,long the way;

Hard,hard the day.

Hunger and thirst,

Press me the worst.

My grief O’er flows.

Who knows? Who knows?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许渊冲的译本首先展现给我们的是形式上的整齐和简洁。与汉语的《诗经》相似,该英译本的句子长短基本一致。不同的是许译本比原诗多出了两句,即 “Hard,hard the day” 和 “Press me the worst”。 “Hard,hard the day” 与上文的 “Long,long the way” 不仅在形式上形成了对仗,也为音韵的完整起到了补充作用。从气势上来讲,long及hard的重复使用更突出了道路的漫长和内心的痛苦。整首诗押韵整齐,是古诗翻译音韵美、形式美的典范。正是因为该译本过于整齐,使原诗的“神”在译入语中有所丢失。

2.When we left home

The willows were softly swaying;

Now as we turn back

Snowflakes fly

Our road is a long one

And we thirst and hungry,

Our hearts are filled with sorrow;

But who knows our misery?

——translated by Yang Xianyi

与许译本不同的是,杨宪益的译本与原诗行一一对应,句子整体比许译本长,而且错落有致。另外,译者刻意将该章以句子的形式分为三个部分,形成前后对比的效果。第一个分句是戍卒离家时的依依不舍;第二个分句中,归乡途中的戍卒体会到战争对生命的损耗,加之归路漫漫,饥渴交加,使其心生悲凉。这孤独无助的悲叹无人知晓和安慰,于是在第三个部分,士卒感慨:“But who knows our misery?”因此,该译本从形式上来讲,比许译本更吸引读者深入揣摩。该译本的亮点在笔者看来是对两个意象的描述。在描写柳树时,杨用了“softly swaying”。“ swaying”这个词在意义上描绘出了柳枝随风摇摆的样子。它以双元音结尾,加上-ing形式,使尾音的效果拖得更长。随着尾音拖长,读者仿佛在脑海中画出一幅杨柳在风中飘逸的样子。而“softly”的使用,更修饰了摇摆时柔美的状态。“雨雪霏霏”在杨的译本中被描述为“Snowflakes fly”。这一句的翻译与“杨柳依依”的翻译有异曲同工之妙。妙处就在于这两个单词中包括了三个双元音,且最后一个元音出现在句末,三个双元音的间歇出现从音节上拉长并延缓了整句的节奏,从中展现出了雪花片片飞落的凄美意境。但在笔者看来,该译本唯一的缺憾在于末尾一词“misery”。尾句用反问的句式哀叹戍卒无人理解的复杂心境,落点misery虽在意义上实现了对等,但从音节与意境上来讲却过于急促。之前所有诗行所奠定的灰暗色调在结尾时应加强,但该词的以短促的元音结尾,并没有起到这个效果。

3.When we set out,the willows were drooping with spring,

We come back in the snow,

We go slowly,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

Our mind is full of sorrow,who will know of our grief?

——translated by Ezra Pound

庞德的译本与上述的两个译本整体上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形式上。庞德没有照搬原诗的分章办法,而采取了自由式译法,有散文的风格。他的译文不拘泥于词的一一对应,从字面来看,某些部分的处理似乎损伤了原作的意味,但主旨却极为贴近。可以说,该译本是充分发挥了译语的优势,是对原作的再造。虽然庞德的译文属意象派,但其中也体现出了诗的“三美”。 首先,该译本句子的长短较杨译本更是参差不齐,有些部分也没有切行,增强了该诗适于朗诵的特性。句子的长短映射出了意义和语气的分割,时而急,时而缓。另外,该章翻译中对“杨柳依依”的诠释更胜杨译本一筹。“the willows were drooping with spring”,对叠词“依依”,庞德用了“drooping with spring”。“drooping”一词对该句乃至整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摹拟出了杨柳依依的动态美,更蕴涵了戍卒离家时恋恋不舍的情怀。其次,在处理“行道迟迟,载渴载饥”的时候,庞德没有切行,直接用“,”将两句连接,并出现在一个诗行。试读“We go slowly,we are hungry and thirsty”,不难体会出译者将戍卒步履艰难、饥渴交加的形象渲染得更为鲜明。主语“we”的两词出现也加强了渲染的力度。在对另外一个意象的处理上,庞德不像杨宪益,刻意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场景,来衬托戍卒饥寒交迫、行动艰难的凄凉场景。但他成功地连用了三个“we”开头的短句,从气势上一句比一句强。从诗学效果上来讲,带给读者了相同的感染力。笔者认为,该译本与杨译本相比,另外一处令人称赞的是末句的处理:同样都用了反问句式,但落点却完全不同。杨宪益全诗以“misery”结束,而庞德选择的是“grief”。两词虽为同义词,表达出的悲伤程度上也不相上下,但音节构成却迥异。“grief”以长元音/i:/加辅音/f/结尾,如同汉语中的阴性字,传达出了一种低沉、抑郁的色调。

以上三个译本,我们不能武断地判定哪个是最佳译本,因为译者的翻译策略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取决于他的翻译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三个译本在音、形、意美的表现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三、结语

“三美论”是诗歌翻译的指导原则,也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要三者兼顾,很难实现。因此只有在顾全了意美的前提下,再尽力从形美和音美两个方面去完善。毕竟诗之所以为诗,不是因为它是四言、五言、还是七言,也不是因为韵脚整齐鲜明,而是整体的意境。我们评判和欣赏诗歌的译文,很难断定某个译本是否做到了面面俱到,但是从不同的译本中,可以看到译者利用不同的手段和策略对原诗意境的不同阐释。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百个译者,就有一百种译本的缘故。

参考文献:

诗经采薇范文第2篇

作为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向我们展现了两三千年前先民们的生活,再现了他们劳动和生活的场景,这里有说不尽的爱情故事,有游子思乡之痛,有战争的激烈残酷,有对社会不公的抗争。这些生活画卷,对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品味诗歌的意蕴很有启发意义,不过,由于时间的久远,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各家解释也有差异,所以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选自《诗经・小雅》的《采薇》一课以四言诗歌体的形式,以回忆的方式写了被遣戍边的战士从出征到回家的经过。教这一课,识记重点词语当然很重要,流畅翻译各节内容也是重点之一,为让学生识记和理解教师可采用的方法也多彩多样。下面就这首诗中的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对第三节中“岁亦阳止”的“阳’的理解 我们来看看文中的注释,第一节中的“岁亦莫止”中的“莫”应为通假字“暮”,那当然就指年终了。可是第三节中的“岁亦阳止”的“阳”课文解释为“阴历十月”。阴历十月已是冬季,那也算是年末了,这样一来,从时间上讲,它们应是重复了。而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是写春天,薇菜刚刚绽出嫩绿的芽尖;‘采薇采薇,薇亦柔止’,这是写夏天,薇菜的叶片肥嫩;‘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这是写秋天,薇菜的叶茎老而粗硬。”为何同是在冬季,薇菜的叶子一会还是嫩芽,一会就老得粗硬呢?我查阅了一下资料得知,豌豆在北方是越冬植物,十月左右月播种,次年四五月收获。文中所写的故事是和北方的猃狁作战,那么文中的解释就更让人觉得奇怪了。我的理解是,“莫“通”暮“指年终没错,此时薇菜刚好才发出新芽,而“阳”不应该指阴历十月,应指“温暖”,“岁亦阳止”指的是春夏之交,此时薇菜长得又老又硬。这样才符合常理,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

第二、关于本诗的主旨 一般的说法都是“本诗抒发了久戍在外的战士思念家乡的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之情”,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非常思念家乡,内心痛苦至极。不过,他在战斗中毫不懈怠,对己方的装备大加赞赏,表现出一种自豪感。牵挂亲人的情感与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孰重孰轻”(《教师教学用书》),对此我有不同的的理解。诗歌的前三节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抒发的是浓郁的思想之情,诗歌的第六节融情于景,写出了战士归途孤独愁苦的形象,引发了读者内心无比伤痛的情感,让饱经战争之苦、思念亲人的戍卒形象更鲜明,也更具感染力。而中间的四五两节的确写出了武器的精良,战马的强壮和训练有素,将帅的威武庄严,可是为什么“一月三捷”还要“岂不日戒,猃狁孔棘”?为什么战马肥壮而士兵们却要采摘野草充饥?为什么高大的战车上坐着的是将帅,而士兵却只能靠它来掩体,更多的士兵得用身体去抵挡敌人的刀与箭?战士们的爱国自豪感是怎样产生的呢?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本诗选自《诗经・小雅》,“雅”是正乐,是宫廷贵族们的音乐,那当然要表现出周王朝的神勇之姿,英武之态。我们的先民内心只有一个思想,那就是我是子民,我听从安排,为王事而战是我的职责。可他一定希望战争赶紧结束,他好早日过上安定的生活,他就能和朝思暮想的亲人团聚。所以我认为,这里对战争的描写,明显带有粉饰的成分,贵族统治者们当然希望展现他们的王者之风,体现自己装备的精良,突出士兵们作战的英勇和对国家无比的忠诚与热爱。而从诗中真正的主人公――一个底层的穷苦战士的角度来看,全诗充满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强烈的思乡之痛。据此,我认为,此诗的主旨是抒发了戍边战士对战争的厌恶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新课标指出,文学阅读必须“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魅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因此,在教学中不管是体会感情,品味语言,还是赏析艺术特色,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虽然本诗是早期的文言诗歌,学生在语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难,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只要教学中我们多思考、勤探究,课堂内容一定会越来越丰富,学生的自我赏析能力一定会增强。

作者单位:西安市户县第二中学。

诗经采薇范文第3篇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①归:女子出嫁。②(fen):果实很多的样子。 ③榛榛(zhen):树叶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案:(1)重章叠句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横生。

这首诗歌鉴赏的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而这两个知识点是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两首的学习重点,老师上课时肯定着重讲过。但为何得分率仍不能如人所愿?我想,在老师们埋怨学生不认真听课,不能学会知识的迁移的同时还得问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我是否智慧地建立了大课堂教学观,把三年的课看成一节课 ?

华东师范大学张远增教授说,大课堂教学观就是“把三年的课看成一节课,把一节课看成三年的课”。

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熟悉并透彻地理解课程标准、三年的教材内容,建构三年的知识体系,把三年的课浓缩成一节课,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增强合作性,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共同目标整合教学资源,那么,我们就会帮助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经?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运用的就是比兴的手法。桑未落,新鲜润泽,既比喻女子的年轻貌美,又比喻恋爱的甜美;桑落,枯黄脱落,既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又比喻爱情的失败。桑由未落到落矣比喻女子容颜由盛而衰;两人爱情由盛而衰 。

在《诗经・采薇 》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这两个知识点都属于高考备考应该复习的内容,但很多老师在执教《诗经》两首时认为现在是高一,没必要对学生搬出高考,只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行。于是,执教《氓》时可能会从诗歌主旨出发,把“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谈谈你对爱情婚姻的看法”作为探究拓展的重点,执教《采薇》时,把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经典名句作为课堂的重点。

这种处理教材的方式并不是不好,但从高考来看,从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来看,这样的方式不免给人舍本逐末之嫌,这样处理教材重点的执教老师,在他们的心目中还没有形成大课堂教学观的理念,所以也就不会把三年的课看成一节课,整体规划自己三年的教学内容与方式,规划自己每年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这样的教学是无序的,学生学到的知识是杂乱的,知识自然也就难以转化为能力。

二、我是否智慧地建立了大课堂教学观,把一节课看成三年的课?

今年湖南卷第一次考《诗经》中的诗歌,题目看似很新,但高考考查《诗经》中的诗歌,湖南卷并不是首次出现,早在2007年北京卷就出现过《采采》,而且今年湖南卷选择的诗歌素材结构形式与当年的北京卷大致一样,考查的知识点(表现手法)也相同。

若我们的老师们有语文教学的大课堂教学观,能熟悉并透彻地理解课程标准、三年的教材内容,建构三年的知识体系,把握高考的方向与动向,那么在执教《诗经》时,一定会把这一节课看成三年的课,也就是说,他们会在教学时智慧地拓展2007年的北京卷《采采》来引起学生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的重视,并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巩固,把纯粹的知识变成可以运用的能力。

同时,拥有大课堂教学观的老师,他们会在课堂上智慧地拓展很多内容,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如执教《诗经》时,他们就很可能智慧地拓展、联想我国的一些民歌来帮助学生理解比兴手法,像我们最熟悉的《太阳最红 最亲》,它的开头是“太阳最红, 最亲,您的光辉思想永远照我心。春风最暖 ,最亲,……”这很明显运用了比兴手法。上课时,老师若能边引导学生回顾运用比兴手法的民歌,还能边唱几句,这样定能调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这个内容感兴趣,这种情境之下分析品味比兴手法的作用,就高效地巩固了课堂上学的知识点,反复几次,学生会不自觉地对知识点进行迁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能力。

诗经采薇范文第4篇

"好象是吧,不过看起来怎么这么虚弱."

"是啊,脸色那么苍白,那么瘦削,眼睛深陷在眼窝里.怎么看都病得不轻呢."

"别说了,她过来了."

几个窃窃私语的女生赶紧打住了话头,谦逊的对一个女生说:"诗学姐好!"

"你们好."诗韵垂下眼睑,礼貌的说,惨淡的笑了一下.走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

"诗韵学姐好像很忧郁啊."

"是啊,不过她忧伤的样子好让人心动啊."

"眼神里满是脆弱和孤独,让人忍不住心疼想保护她."

"诗韵生病的时候还是这么动人."

"恩,你们说这次比赛会是谁赢."

"这还用说,肯定是诗韵,她从初中时每次都是第一,这次肯定还是她赢."

"是哦,我最喜欢诗韵学姐了,这么优秀,还一点也不骄傲,天人一般.对每个人都是那么亲善."

"如果有天使的话,诗韵学姐就是吧."

"虽然我也很希望是诗韵赢,但你们不觉得,今天诗韵学姐……"

"已经来这么多人了."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四周都静下来.谢采薇在两个女仆的陪同下盛气凌人的走进赛场.她身着不菲的名牌服装,高傲的像只黑天鹅.赛场里静极了,人们望着这位冷傲的公主.

忽然角落里响起一阵轻咳,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会场里显的格外突兀.谢采薇看向用手掩着嘴轻咳的诗韵.走过去,妩媚的问:"我们的诗大校花这是怎么了?怎么如此憔悴?"说是关心,语气里挑衅的成分更多一些.诗韵还在咳嗽,脸上有两抹病态的潮红.人们的视线全部都聚集在他们身上,谁都知道,谢采薇一直不服诗韵,可是每次比赛都比不过她.每次见面,她都要找诗韵的茬.人们都兴奋等着,看诗韵怎么反击谢采薇.诗韵一脸淡然,没有理会谢采薇.谢采薇尴尬的站在那里.眼睛里闪着寒光.

"被男朋友甩了,也不至于伤心的生病吧,看起来病的挺严重的."她讽刺说.

诗韵终于有反应了,她站起来,冷冷的说:"谢谢您的关心."谢采薇愣住了,忘记想说什么.一向随和的诗韵向阳光般温暖,可此时的她,浑身散发的王者的霸气,使人敬畏.虽然羸弱,但背脊依然挺直.虽然眼睛暗淡,但是气质依然令人折服.没有任何粉饰,打扮,但依然让人眼前一亮.

诗韵绕过谢采薇,向门口走去.她忽然停住脚步,定定看向前面.人们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韩翌正和萧依彤走进来.韩翌扶着萧依彤,眼神里的疼爱让人嫉妒,一种刻骨铭心的感情在两人之间流连.萧依彤比几天前胖了一些,脸上也有了血色,脸色红润一点都不像重病中的人.她幸福的对着韩翌微笑,人们不禁感叹,韩翌的女朋友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而相比之下,诗韵脸色苍白,没有丝毫血色,眼神黯淡,瘦弱的好象随时都会晕倒.她似乎病得更重.那韩翌的前女友就是世界上最忧伤的人.

"诗学姐好!"依彤打招呼.

"好."诗韵看不出是什么情绪.

"诗韵,你最近好象瘦了.怎么了?"韩翌关心的问.

"没事."她看了他一眼,匆匆走了.

"你去哪儿?比赛就要开始了."他在身后喊道

为什么?为什么还对我这么温柔,让我依旧心存幻想?

几分钟后,诗韵回到赛场,眼睛里有些血丝.

比赛开始了,第一轮是才艺表演.几个表演过去了,仍没有很高的分数,大家都等着看诗韵,谢采薇还有萧依彤的表演,不少人还拉出了支持他们的标语.

谢采薇在表演时出现了大的失误,分数很低,她气急败坏踢着椅子,责骂着仆人.

诗韵一直克制着咳嗽,怕影响别人表演,终于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一条雪白的手帕伸到她面前,她愣了一下,礼貌的说了声谢谢.

轮到诗韵的表演,台下人都担忧的看着她,不知道她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表演.

清亮的歌声破空而出,音色优美的令人停止呼吸

"透过窗舷你望着翦影一夜

爱上他在天与海的交界

你忍痛用声音交换了双腿

只为走近爱的人身边

你赌上毁灭相信真爱会永远

不懂专情不适合人类

而你连道别都没有人听见

黎明後随浪花凋谢

你的泪一抹无邪

不属於这个冷漠的世界

舍弃了一切只为一个能够

付出你真爱的机会

你的泪一抹无邪

原来感情那麽难以学会

他身边是谁消失前後不後悔

你的悲伤是否像海一样深邃"

那歌声里有令人动容的穿透力,纯洁,脆弱,孩子气,没有丝毫做作感的清新.

"你赌上毁灭相信真爱会永远

不懂专情不适合人类

你最美的梦像泡沫般碎裂

剩童话里忧伤一页"

她眼中有大海般深邃的感情,脸色苍白的似乎下一秒就会如泡沫般消失.

"你的泪一抹无邪

不属於这个冷漠的世界

舍弃了一切只为一个能够

付出你真爱的机会

你的泪一抹无邪

原来感情那麽难以学会

他身边是谁消失前後不後悔

你的悲伤是否像海一样深邃……"

"萧依彤"一声惊叫打破了美好的魔咒.人们从歌声中醒过来,韩翌抱着昏迷的依彤跑出去.没有人在意舞台上的诗韵,她脸上带着脆弱的笑容,仿佛是透明的,写满了落寂和绝望.评委示意她唱下去,冠军应该非她莫属了.

"我,弃权."很轻的一句话,却使在场的所有人呆住,他们惊愕的看着她,她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她对评委深深的鞠了一躬,走下舞台,在人们的目光中走出赛场,突然,她剧烈的咳嗽起来,咳的很厉害,整个身体都在颤抖,她用手帕捂住嘴,胸口的剧痛使她弯下腰,倚在门口的树上,脸色白的可怕,没有一点血色."诗韵,你没事吧?"有人惊恐的问.诗韵的手紧紧抓住树干,手上青筋暴起,痛的一点也说不出话来,她摇了摇头,叫人们不要担心.手中的白手帕被鲜血濡湿,鲜红的血触目惊心!她缓缓的滑下,瞳孔开始扩散,脸上的表情忧伤而落寞.

韩翌焦急的站在急救室门前,忽然他的手机响起来,他挂掉,一会又响了.他心急火燎的按下通话键:"什么事?"

"诗韵死了."

"韩翌:

如果我这一生中,曾有过短暂的笑容,那是因为你.如果我这一生中,有过撕心裂肺的疼痛,那是因为你.如果我的这一生中,拥有过独一无二的爱情,那也是因为你.

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我一直都喜欢你,从未停止过,会不会已太晚?我默默的退出,不是因为你爱她,而是因为我爱你,就像你爱她那样深爱着你.你是否察觉,我已跟你说再见.

我曾经认为小人鱼是悲伤的,因为直到最后,王子还是不明白她的心意,却爱上了另一位公主.可是,直到现在我才明白,她是快乐的,毕竟她曾拥有过.所以谢谢你,韩翌,谢谢你让我知道幸福的滋味.

诗经采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试通过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54首的主题、结构、韵律、意象等方面的分析,揭示诗中所体现的真与美的永恒主题,探讨诗人如何运用结构来突出主题,用中心意象及复合意象来提升整首诗的表现效果。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主题 结构 意象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是世界家喻户晓的英国文学巨匠。他不仅是一位戏剧大师,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十四行诗独树一帜,在世界抒情诗宝库中保持着崇高的地位。这些诗抒写友谊和爱情,不仅饱含着强烈的感情,而且还蕴含着深邃的思想,是他思想和艺术高度凝练的结晶。

十四行诗原是14世纪源于意大利民间的一种抒情短诗,其形式完整、格律严谨,音韵优美。16世纪,这种诗体传入英国。莎翁娴熟的运用与创新使它结束了对意大利式十四行诗的照搬和模仿,形成英国式的韵律、韵式和语言,因此被称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本文将从主题、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54首进行赏析,旨在揭示莎翁十四行诗的艺术特色,欣赏莎翁诗歌之美。试读此诗:

O!how much more doth beauty beauteous seem

By that sweet ornament which truth doth give!

The rose looks fair,but fairer we it deem

For that sweet odour,which doth in it live.

The canker blooms have full as deep a dye

As the perfumed tincture of the roses,

Hang on such thorns,and play as wantonly,

When summer"s breath their masked buds discloses;

But,for their virtue only is their show,

They live unwoo"d,and unrespected fade,

Die to themselves.Sweet roses do not so;

Of their sweet deaths are sweetest odours made:

And so of you,beauteous and lovely youth,

When that shall vade,my verse distills your truth.

哦!美将怎样愈加美幻美轮

如果用真来做它甜美的装潢!

玫瑰本娇美,但我们觉其更美

因它花中包裹着甜蜜的芬芳。

野蔷薇怒放之时也色艳如染

恰似馥郁的真玫瑰色彩烂漫,

当夏风撩开它们蓓蕾的面纱,

它们俏挂在刺丛,搔首弄姿;

但除了姿态,它们无一所长,

绽放时无人爱,凋零时没人望,

独自枯亡。甜香玫瑰却不这样,

它们的芳骨提炼出最甜的芳香:

你也一样,美丽可爱的少年郎,

当美消逝,你的美德提自诗行。

一 主题

在第54首诗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一贯的友谊、爱情、时光、美等主题,都具体表现在对真善美理想的定义、对永恒的美的追求以及对友人的赞美上。他在这首诗中开篇就宣布道:“哦!美将怎样愈加美幻美轮/如果用真来做它甜美的装潢!”莎士比亚崇尚天然,相信如果美确实需要修饰的话,这装饰就是“真”,所以,“真”与“美”是统一的。接着,诗人用玫瑰花和野蔷薇进一步形象地阐释了真和美的关系:“玫瑰本娇美/但我们觉其更美/因它花中包裹着甜蜜的芬芳。”这里,诗人将“真”比喻成玫瑰的“香味”,虽然“野蔷薇怒放之时也色艳如染/恰似馥郁的真玫瑰色彩烂漫”,但“除了姿态/它们无一所长”,所以没有人真正欣赏它们,在夏天结束时它们只有“独自枯亡”。没有芬芳的野蔷薇只有外表美,却缺少真实的内涵,而“甜香玫瑰却不这样/它们的芳骨提炼出最甜的芳香”。诗人通过对比,颇有哲理地揭示出只有真和美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美。莎翁用花来比喻的,是抽象的“美”。这种“美”当然离不开具体的人,而“人”的“真”指的是人善良忠实的美德,因此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点出玫瑰与他友人的类比,“你也一样/美丽可爱的少年郎/当美消逝/你的美德提自诗行”。诗人强调只有外在的美貌和内在的诚实品德相统一才能真正具有美的内涵,才是真正的美。

真善美的永恒是莎翁诗歌的另一主题,在第54首诗中同样得到重点强调。时间是莎翁十四行诗中一个高度关注的对象。世间万物没有什么可以躲得过时间的“镰刀”(time’ssickle)。何以克服时间毁灭一切的力量?莎士比亚在整组诗里常劝他的青年朋友结婚,以便把美在后代身上保存下来。除了结婚生子以外,他还认为诗歌也可以作为传承美的手段。任何形式的美在现实中都会最终消亡,但却可以在世代传颂、经典优美的诗歌中永生。在第54首诗中,诗人用类比方法说明真善美的永存。夏天转眼即逝,但是夏日里玫瑰的芳华可以经过提炼而将美的香气保存。友人虽如玫瑰般甜美,但岁月无情,无论人们多么爱他,他都会像玫瑰一样离开尘世。不过,莎翁自信他的咏诗文采、他的不朽诗篇,能使芬芳的花朵和姣好的面庞,永不凋落,就像把香气从玫瑰中提炼(distilled)出来,长久保存一样。正如诗中最后一句说的,“当美消逝/你的美德提自诗行(W When that shall vade,my verse distills your truth)”。由此宣告了美的永恒。本诗体现了诗人的宏伟理想,即通过他文采昭彰的诗篇将人性之善之真、青春之华之美,存为永恒。诗人在反复吟颂美的同时,真正歌颂的是能让文字变为不朽的人的智慧,是歌颂人的伟大,表现的是诗人的信心和巨大的创造性。诗中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思索、对时间流逝的感叹,是诗人热爱生命的表现,是其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二 结构与韵律

本诗是莎式十四行诗的“4、4、4、2”诗式结构,其理解可分为四个步骤:前四行写玫瑰之真正的美在于其内在的芬芳。第二个四行用比较的方法描述了野蔷薇与真玫瑰一样美丽的外表――怒放之时也“色艳如染”、“俏挂刺丛”。其中第一行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下一个四行却陡转笔锋,用对比手法揭示了玫瑰与野蔷薇的迥异:野蔷薇虽外表娇艳,却无内在,只能孤独凋零;而真玫瑰即使枯亡,仍可以通过提炼出的香液获得长存。最后一部分的双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指出“可爱的友人”就是一朵内外兼佳的芬芳玫瑰,即使青春消逝,他的美德仍可从诗人的诗行中得到提炼,获得永恒。

而从另一层面重新分析此诗的意义结构,会发现它的三段论式布局。全诗的中心思想是借玫瑰之美之香比喻青年友人的美貌与美德都可以借诗人的不朽诗篇得以永生。全诗的前两行点题,指出只有真才可以为美增光添彩。接着从第三行到第十二行是论证部分,是此诗主体,用比喻及对比说明具有内涵的真玫瑰比仅仅外表美丽的野蔷薇更能留存芳香,进而引出最后的第三部分,即由点睛的对句得出结论:美在不朽诗篇中的长存。

本诗节奏和谐,音韵悦耳。其节奏是每行有五个音步,每一音步包括一轻一重两个音节,如′Whenˇsum′mer"sˇbreath′theirˇmask′edˇbuds′disˇcloses;(用ˇ表示重读,用′表示轻读)。诗的尾韵安排是:a-b-a-b-c-d-c-d-e-f-e-f-g-g, 即1、3行(seem, deem),2、4行(give,live),5、7行(dye,wantonly)(此处为眼韵,即只是表面上的押韵),6、8行(roses,discloses;),9、11行(show,so),10、12行(fade,made),13、14行(youth,truth)押韵。为了达到押韵和节奏整齐的目的,诗歌在多处出现语言变异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倒装的语序上:如,把seem,deem,live,discloses,fade等词放在各行的末端。诗人还用了头韵法,如doth beauty beauteous seem、as deep a dye,听起来洪亮有力,为诗歌增添了形式美。

三 意象

意象是诗人借助想象力重新建造起来的感性形象,是诗歌提升、延续、强化情感的载体。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意象随处可见,对它们的解读是理解莎士诗歌的钥匙。第54首全诗围绕着一个中心意象――“芬芳的玫瑰”展开。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玫瑰也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意象,而这首诗则强调玫瑰的芬芳,它所比喻的也是作者的友人。诗中对野蔷薇和玫瑰花的描写在读者头脑中形成生动的意象:花儿怒放,色艳如染,在夏日的和风中摇曳婀娜。而诗人强调的却是二者内在的不同:虽然外表相似,野蔷薇却因缺少醉人的芳香,无人问津;而芬芳的玫瑰即使随夏日流逝而枯萎,仍可提炼出香精芬芳长存。通过对比,作者在诗的最后说明主题――友人如玫瑰。了解玫瑰之美,会鄙视野蔷薇之伪,也才会明白友人高贵的纯真美德。玫瑰的芬芳象征着爱友的纯真和忠诚。如野蔷薇华而不实的人,生前无人赞美,身后也不会受后人景仰。爱友是美的,而他的忠诚使他变得更美。外表的美是短暂而易逝的,而内在的美德却是永恒的。玫瑰这个中心意象贯穿全诗,对整首诗意义的体现和意境的烘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国外有学者认为“玫瑰”和“野蔷薇”两个意象包含着性隐喻,比如,“当夏风撩开”野蔷薇的“蓓蕾”,强烈隐含着性行为的暗示。Eric Partridge则完全从性的角度解释此诗的意象。野蔷薇“怒放”暗含了在性方面的自我欢娱;“它们俏挂在刺丛,搔首弄姿”强调放荡(wantonly)的性取向。而玫瑰的“甜蜜香气”(sweet odor)可解释为“充满了性乐趣”;玫瑰和野蔷薇虽一般美丽,却象征着两种人:一种不仅外表美丽,而且情趣高雅,纯洁忠贞;而另一种徒有美貌,却生性放荡,令人唾弃。而“美丽又可爱的少年”是像玫瑰一样高洁的人。

诗歌的意象美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体美,即单象美;一是组合美,即构成全诗整体的复象美。莎士比亚诗歌中的复合意象居多,一首诗本身可能就是由多种意象组成的意象。“夏日之美”这一大自然的意象贯穿于莎翁的整组诗中。在第54首诗中,诗人也提到“夏日的风(summer’s breath)撩开它们蓓蕾的面纱”。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复合的意象,夏日暗藏在这首诗的字里行间。从玫瑰的“甜蜜的芬芳”、“色彩烂漫”,到野蔷薇怒放时的“色艳如染”、“搔首弄姿”,我们可以感受到夏日里万物的华美;从野蔷薇的“凋零时没人望”、“独自枯亡”到甜香玫瑰的美也“消逝”,我们可以感受到夏日的匆匆离去。而在整组诗中和这一复合意象相连的始终是如何留住夏之美,拒绝“可怕的冬天”,在第54首诗中也一样。夏天象征着好友和爱人的青春华年,然而它却太过短暂。如同夏天的斑斓和灿烂会随时间褪色,爱友的靓丽容颜也会老去,如何使青春常驻,葆其“永恒之夏”,诗人决意要萃取夏天玫瑰的精华,使“其芬芳永在人间”。诗中最后一句点明诗人仍然希望用自己的诗、用自己的笔与时间抗争,永久地将爱友的美留住。从而将夏日之美得到进一步升华,也使得这一夏日意象更具“深邃的内涵和读解的张力”。

玫瑰的真实内涵使其它一切虚伪的事物,相形见绌。而诗人对爱友的颂扬也是对真善美的颂扬。莎翁的第54首十四行诗通过优美的韵律,意象、对比、拟人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了真善美永恒的主题。Ben Johnson曾称赞莎翁为“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莎翁的诗歌虽然历经几个世纪,但其主题与形式之美果然如诗人预言的那样穿越时空,恒久流传。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