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范文第1篇

我听别人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他时时刻刻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人格。

一次,因为他咳嗽,理发师一不小心在他脸上划了一个小口子,他不但没有责怪理发师,还马上向理发师道歉:“这都怪我咳嗽时没和你打招呼。“并且为了让理发师免去这种不安的心情还留下他吃饭。

周恩来总理这种尊重他人的表现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人无完人,人的一生是充满挫折的,失败的。只要有自尊的人才能战胜挫折,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战胜挫折和失败,享受成功的喜悦。相反,丧失自尊得人,自轻自贱,甚至自暴自弃。当代着名作家文学家严文井,年轻时曾经报考过4所大学,4次落榜。但是,他没有灰心气馁,更没有自轻自贱。强烈的自尊心使他鼓足勇气,利用在北京图书馆当小职员的机会,刻苦练习写作。他虽然没有考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但他的作品在北京的报刊发表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学生们都很羡慕他,清华大学还请他去开座谈会。最终他成为当代着名的儿童文学家。

尊重他人范文第2篇

主流新闻媒体的国家所有制性质,以及作用,决定了它的垄断性质,也就是传播途径的唯一性。尽管有些媒体在这种情形下,以合资和股份制的形式,试图挤占出一席之地而与其分庭抗礼,但是,在根本结构性的架构中,仍只能是附属地位。恰恰是这种垄断性和新媒体的冲击,也使得传统媒体在不知不觉中走向逐利的道路。市场经济的导火索一旦点燃了新闻领地的这个火药库,在烟花绽放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性。

于是,有偿新闻出现了;广告时段拍卖了;以负面新闻为要挟、以有价新闻换取交易的事情发生了;虚假新闻和广告占据了主流媒体的频道和时段;更有甚者,不惜制造假新闻,做有选择性、有倾向性的报道……

当人们发现新闻媒体可以成为盈利的简单方式的时候,中国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报刊、杂志社和类似机构,也随之出现了大量“记者”,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如狼似虎般扑向各类企业,后来又扑向政府,特别是县区乡镇一级的政府。由于这些大量涌现的、真假难辨的记者的四处出击,以及所获取的利益,引发了新闻出版界几番内部清洗,但至今收效甚微。

也正因如此,我们在主流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画面和很有意思的桥段:一方面,新闻节目里刚刚义正词严地揭露和批判着某种产品的假冒伪劣;另一方面,却在夜半的商业时段大肆播报这家企业的产品广告。比如对修正药业的宣传,比如对所谓伪科学养生的揭露……无形中形成一种滑稽的态势:七点钟批判,十二点任其继续一脸济世救人信口雌黄!

这种极具讽刺意味的片段,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各家媒体司空见惯的事情。受众似乎也习惯了、皮实了,你媒体说好说坏都不那么相信了,或者说,已经完全不相信了。这就是为什么一方面新闻媒体产业极度扩张,而另一方面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力却极度下降的重要原因。这是很悖常理的,也是很奇怪的一种经济现象。理论上应当是:越诚信越有公信力的行业,越能取得丰厚而持久的利润。而目前新闻传媒的部分从业人员中,似乎是越无边界、越无底线、越能获得超常的发展。这难道不是一个怪现象吗?可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很无奈的现实。这种现象理论上是难以持久的,这是包括媒体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认可的事实。于是我们的媒体饱受诟病,然而它却仍在汹涌的诟病中阔步前行,似乎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当然,由于社会的广泛不满意,掌舵的高层们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于是,思变之心陡然而起,“走转改”应势而生。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的本身和初衷有着积极的意义,起码让一部分、哪怕是一小部分记者走到人民群众中间都是可喜的,但是,却也很可悲。脚步在走,方向却未必明确;方向正确,视线和视角却不免狭窄。浅薄和对深层次的缺乏探讨,使这项活动在某些地方越来越像是一种概念、一场走秀。而这场秀,更像是对逐利的掩盖和粉饰。

于是,我们又看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媒体疯狂地逐利,不断地创造利润的奇迹;另一方面,又在努力倡导正能量,试图把自己演变成正义的化身,打扮成救世主的模样,而就是不能成为一个客观事实的表述者。这种诡异的场景比单纯的逐利更具破坏性。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一边是一些从业者打着媒体的旗号毫无底线地采访;一边又打造着所谓的平民神话,却忽略对新闻阵地的坚守。

女明星王菲的离婚事件,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按说王菲离婚只能算是一件事儿,但瞬间却占据了各大网络媒体的头条,铺天盖地、连篇累牍。但真正上升为事件,还是由于某家网络媒体的记者,为获取独家报道,在高速公路上两度驾车逼停王菲的座驾,直至拍到满意的照片后才驾车离去。作为当事者的王菲,它不仅仅是个明星,同样也是个刚刚离婚的女人,她需要平静,也更需要关怀,而体现人文关怀,恰恰应该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而媒体人为了率先掌握第一手资料争分夺秒,虽精神可嘉,却置职业操守于不顾。更何况社会责任论中,一个概述的要点,就是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而这位记者的行为,已经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尽管事后记者及记者所在媒体发声道歉,王菲也未追究,但是记者采访的无底线已经暴露无遗。

其实,不仅仅是我们,国际通行的职业准则,同样容不得肆无忌惮的胡作非为。

2011年7月,默多克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一个被绑架女孩及其家人的电话被曝光后,引发了社会公愤,不得不于2011年7月10日停刊道歉。至此,《世界新闻报》,这家有着168年历史的老牌星期天报纸,在出版了它的最后一期后关闭。这对全世界的媒体从业人员都是一个警示。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不欺暗室”,意思是君子不因为在暗室之中(即没人看到)就做丢人的事。但事实上,人性是复杂的,即便是君子,也总有一点见不得人的秘密。靠专门挖掘别人“暗室”中的东西,以满足一些受众的窥人隐私欲望,这种“诱导式”报道,令人不齿。如果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把偷拍、窃听、导演新闻的做法放大到了极致,终有一天会引发众怒。最终将失去媒体的操守,失去受众的信任和尊重。《世界新闻报》这家百年老报也正是因此招来了的灭顶之灾。

尊重他人范文第3篇

一、 正确理解“尊重儿童”。

“尊重”在词典中的解释是“重视并正确对待”,我认为,所谓尊重儿童就是对儿童的行为给予认真正确的对待,具体落实到尊重儿童的选择、尊重儿童的意见、尊重儿童的权利等。但是,当今社会在理解“尊重儿童”上出现了偏差,某些家长,把尊重儿童理解为事事都顺着孩子,孩子至上;在幼儿园里,有些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也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姑息迁就,无原则的宽恕原谅,以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成人的这些对“尊重儿童”认识和教育行为上的偏差,导致孩子的个性出现任性、执拗,利己、自私,甚至蛮横、霸道,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许多的行为都表现出对他人的无视和不尊重。社会在发展进步,我们已经从无视儿童提高到了关注和尊重儿童,但我们还必须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儿童,首先我们要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判断,看看幼儿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行为规范,是否合乎他们的心理特征,总之,尊重儿童必须把握原则和一个度。只有正确理解“尊重儿童”,才能让孩子在获得他人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

二、 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尊重儿童”是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儿童需要得到成人、同伴的尊重,需要得到他人的接纳和理解。而“尊重他人”,是衡量孩子自身社会性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当今独身子女已获取了过多的关爱,缺失的正是对他人的重视与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未来的社会需要在得到他人尊重的同时,也能理解他人的需要,接纳他人进而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良好的合作态度,儿童这种社会性发展关系着未来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为此,我们应该从社会与孩子自身的发展需要看到幼儿学会“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1、“尊重他人”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友谊,增加更多的交往机会。

尊重他人,使得幼儿在接纳别人的同时,也被他人所接纳。尊重了别人,给别人带来了满足与被认可感,更易获得同伴的友谊。朋友多了,交往的机会也就更多,反之将来在社会上就会处于孤独的境地,甚至一事无成。幼儿交往过程中许多纠纷的起因往往是由于自己的固执己见,不会协商,不能接纳别人的意见,不尊重他人的选择或者强求干涉他人而引起的。只有学会“尊重他人”,就能减少或避免纠纷,顺利地与同伴进行互动,增进幼儿与同伴间的友谊。

2、“尊重他人”让孩子获得了一种社会交往的技能。

过去,我们着力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礼貌谦让、友爱合作的交往技能,在强调自由个性、尊重人权、构建平等和谐社会的今天,也应强调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利己不损人的原则基础上,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力,“尊重他人”,让孩子获得了一种社会交往的技能,它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学习建立和谐、平等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

3、“尊重他人”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在诸多人际关系中,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因素。观察和分析幼儿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经常遭受同伴拒绝、排斥的幼儿更易在后期出现退缩、孤僻、压抑甚至暴躁等心理障碍,并随之出现一些行为问题,产生消极、自卑、胆怯等良情绪。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帮助幼儿建立平等友好的伙伴关系,使每个幼儿都有一种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所理解和喜爱,从而产生积极愉悦的情绪,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三、 如何帮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

对幼儿尊重他人的培养,历来缺乏足够的认识与研究。过去我们比较侧重于群体意识的培养,强调个人意志服从集体意志,团结、互助行为得以发扬光大,尊重自由、尊重他人的意识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加以培养。幼儿的个性不仅受到成人的压制,同时也受到同伴的制约,在和谐开放的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我个性的张扬、人身权利的充分保护以及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这就迫使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在实践中进行相关的探索尝试。

1、 在参与活动时,了解他人的需求。

幼儿时常会不顾他人的感受和意愿,强行介入或干涉他人的行为。在幼儿活动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打断别人的讲话、夺走他人的玩具或强行“帮”别人做事(如

折纸时看到旁边的同伴还没完成,在对方没有请求帮忙的情况下,抢过来帮他折好……)诸如此类的举动,往往干涉了别人的活动自由,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因此,一方面,我们积极鼓励孩子主动交往和热心助人,同时让幼儿懂得在帮助别人或介入别人的活动时,首先要得到他人的允许,了解别人的需求,防止自己“好心帮倒忙”,落个“管闲事”的不是。

2、 在与人交谈时,认真倾听别人讲话。

认真倾听别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良好开端,所以我们不仅要求幼儿认真倾听老师讲话,也要求幼儿在集体活动、个别交谈中认真倾听和领会别人的谈话。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可以玩各种听说游戏,如“鹦鹉学舌”、“打电话”、“山谷回音”、“传话游戏”等,通过复述、理解、领会谈话内容,建立倾听规则,逐步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3、 在与人交往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意愿。

只有互为了解,才能互为尊重。幼儿年龄小,理解他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主动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还要逐步学习用询问、观察、商量的办法去了解同伴的意愿和行为。运用移情教育,让幼儿学会观察和辨别他人的表情、情绪乃至情感变化,如他为何不高兴?为什么害怕了?什么事让他生气?我该怎么做?以此来引导幼儿关注他人的感受,进而理解和接纳他人。

4、 在个别教育中,帮助幼儿获得尊重和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范文第4篇

一、介绍绘本故事,认识名字

曾经跟队员们讲过一个绘本《我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这是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就像一朵淡淡的雏菊。一只可爱的小老鼠的出生给鼠爸爸、鼠妈妈带来了极大的快乐,在他们眼中,小鼠妹是如此的完美!他们决定把最喜欢的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作为这个孩子的名字。当克丽桑丝美美长到懂得欣赏自己名字的时候,她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名字。她喜欢听叫这个名字的声音,喜欢看写这个名字的样子。直到有一天,克丽桑丝美美上学了,当听到其他小老鼠嘲笑她的名字太长,她起了一朵花的名字时,克丽桑丝美美特别伤心,这朵雏菊渐渐枯萎了,她不再认为自己的名字完美无缺,而是糟透了!每次回到家,爸爸妈妈的安慰都会使她好过一点,可是第二天到学校中她依旧遭到嘲笑。直到有一天,一位奇妙的音乐老师出现了,她认为克丽桑丝美美这个名字是完美无缺的,并且说如果她生女儿也叫这个名字。所有的小老鼠都非常羡慕,并争着给自己取一朵花的名字。这只枯萎的雏菊再一次盛开了,她又像原来那样喜欢自己的名字了。

这是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学会欣赏他人和关爱孩子的故事,看似平淡无奇,却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其他小老鼠的嘲笑使克丽桑丝美美非常难过,甚至像改掉原本认为完美无缺的名字。让队员们懂得:每一个人的名字都有一定的意义,都代表了父母的爱,我们没有理由嘲笑别人的名字,这样只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后来其他小老鼠认可了克丽桑丝美美的名字,克丽桑丝美美很高兴。用欣赏代替嘲笑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二、介绍名字故事,正视自己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就很重视、讲究给自己或子女起名字,这已成了我们汉字所特有的一种命名文化,代代相传。命名还有许多讲究,许多技巧,不仅有趣,也很有价值。让队员们回家询问爸爸妈妈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认识自己名字的特殊含义,让队员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责任感。

一个名字,一个希望,一个希望表明一个追求的目标,激励着孩子要从小打好根基,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奋斗、前进。

有一名叫王一童的队员,不明白父母为什么要给他取一个这样的名字,乍一看这个名字,就感觉不是个好名,有时他甚至在遐想:“如果我到了中老年时期,仍然拥有这样一个名字,可真是够幼稚的。”可老妈却说:“如果你仍然用这个名字的话,可能将来会返老还童哩。而且这是爸爸妈妈祝愿你一生都像童年时期那样快乐!”

他的名字的由来就是他是“六一”儿童节出生的(当然不是剖腹产),名字就被定格为“王一童”。“我对这个名字真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我经常幻想有一个另外的名字,比如说‘王明健’、‘王学知’、‘王强’等等一些非常阳光的名字,可惜当时父母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队员们讲了很多自己名字背后的故事,很多名字寄托着家长的美好祝福,对孩子未来的畅想,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队员们认识到了,姓名虽然只是一个代号,然而它又不仅仅是一个代号,因为几个字里凝聚着无限的期望和祝福。他们开始爱上自己的名字,并且也认识到他人的名字也一样重要。

最后,我告诉队员们要相信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很特别的。我们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心中最需要的,并且去努力,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三、调查姓氏来源,尊重他人

姓氏,是一种特殊的国情资源,作为一个文化传承符号,也最富有内涵,它浸润着深厚的民族情愫,形成“千枝一本、万水同源”的宗族理念,最终实现“万姓大归宗”,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故乡。当今社会的谱牒志书,已不再是单纯的家族血缘传宗,更是为了寻找内心深处的文化归宿感,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姓”源于母系社会,故从女旁,如:姬、姜、姚、姒、妫、嬴等;“氏”产生于“姓”之后,以父系血缘为标识。黄帝轩辕氏为姬姓,炎帝列山氏为姜姓,分属两个母系部落,而轩辕、列山则是父系之氏称。据生命科学揭示,姓氏含有DNA遗传密码,查Y染色体基因即可寻根问祖,因而姓氏随父也言之成理。

姓氏,作为氏族标志而产生,经历几千年传承演进,姓氏文化的变迁,亦可反映历史的轨迹。

你们喜欢自己的名字吗?你感觉咱们的队员谁的名字最好听?为什么?你感觉咱们队员谁的名字最不好听?为什么?

这些问题是不需要进行回答的,而是鼓励学生去展开调查,了解姓氏的来源,增强民族自豪感,为自己的姓和名感到自豪。队员们调查了很多方面,知道了姓氏的最早来源,知道了姓名身上的社会烙印,明白姓名的意义。比如中队有一姓“卜”的队员,队员们经常叫他“萝卜”,或者故意地读成“萝卜”的“卜”的读音,甚至加上动作:“我要青萝卜、紫萝卜、白萝卜、红萝卜……”搞得姓“卜”的队员满脸羞怒。通过调查,队员们认识了姓氏的代表意义,明白了在开始的时候,也许人们会在意“姓”的含义,其实渐渐地,它淡化为一种代表,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在调查中,我让队员们在“百度”中郑重地输入自己的名字,然后点击打开,就会看到与自己同名同姓的人的信息。他们分别是社会中的各种角色,有令人羡慕的,有一般的,也有不理想的。从自然的现象中,队员们明白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为一些人骄傲,为一些人叹息,还有正确地看待自己,认定自己是特别的,带着自信书写自己的人生,还有对待他人,也应该是一样的尊重。

通过活动,队员们真的认识到了,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自己首先也要尊重他人,不要取笑他人的姓名,不要给他人起绰号,不要故意将他人的名字读“跑”……

尊重他人范文第5篇

大家好!

金秋时节,金风送爽;金色校园,笑声朗朗。刚刚度过了教师节,我们又将迎来仲秋节。仲秋节是个收获的节日。收获不忘付出,感恩是做人之本。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尊重他人。”

“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感恩”已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但是,纵观周围,环顾左右,知恩者多,“感恩”者少。在家里,不尊老不敬老的情况经常听到;在学校,不尊师,不敬师的事情时有发生;在社会,不领情,不报答的现象不胜枚举。总之,不知道如何感恩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学会感恩就成了当前最重要的话题。

学会感恩,就是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付出。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时时刻刻离不开他人的奉献。在家里,有父母为我们操心劳作,使我们吃的舒服穿的好,住的安逸睡得香。在学校,有老师的呕心沥血,使我们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在社会,有工人农民的勤苦劳作,使我们有饭吃,有衣穿。但是,我们对给予自己幸福和快乐的人是否感恩了呢?其实多数人并没有做到,因为你并没有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看看周围,再想想你自己。在父母端上热腾腾的饭菜的时候,你是否心存感激,进而不剩饭,不浪费,主动去帮妈妈刷刷碗扫扫地了呢?在老师为你认真讲课的时候你是否心存感激之情,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呢?在你走在环卫工人认真清扫完的马路上,你是否心存感激之情去维护马路的清洁,首先是自己不乱扔了呢?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付出的行为,如果连这些你都做不到,还谈什么感恩呢?

由此看来,感恩不是抽象的概念,不是口头的承诺,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种行动,就是以尊重他人,首先是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付出为基础的。

尊重他人,就要尊重直接为我们服务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师长,是为你看病的大夫,是为你有病护理的护士,是为学校服务的校工,是为班级值日的同学。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们的劳动,尊重他们的人格。

相关期刊更多

编辑之友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木业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现代医院管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