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梅花的样子描写

梅花的样子描写

梅花的样子描写

梅花的样子描写范文第1篇

1、梅花分白梅和红梅,最好看的,就要数红梅了。在褐色的枝干间,点缀着朵朵如血一般的红梅,像是繁星点点,又像是无数只红色的蝴蝶停歇在树枝上面。要是远望,满树的红梅一团团,一簇簇。

2、腊梅花有红色的,白色的,黄色的。由于品种各有不同,它们的花型大小、花瓣的数量也各不相同。有的开起来一串串的,就像冰糖葫芦;有的开起来就像盛开的桃花,灿烂无比。然而,它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每到三九严寒,就会迎风怒放,尤如婀娜多姿的仙女,展示出秀美多彩的丽质芳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

3、那娇嫩嫩的绿叶衬托着美丽无比的粉红花朵,一缕缕的清香扑鼻而来,让我陶醉在这无与伦比的美景之中,想起我第一次发现它的时候,它那被丢弃摧残的样子,在看看现在这般的美丽,我不得不佩服梅花那不屈不挠,坚强无谓的精神。

4、瞧,屈曲盘旋的枝干,片片鲜红的花瓣,一丛鹅黄的花蕊,组成一朵朵玲珑的梅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它迎着凛冽的寒风,傲然怒放,它浑身充满生机,使惨白的世界也有了生机——它是一种敢于向严寒挑战的花,一种给人以力量,给人深思和勇敢的花,一种使人肃然起敬的花。

5、梅花的色,艳丽而不妖,千姿百态,有的白里透红,有的洁白典雅,也有些淡淡的粉色。梅花的香,清幽而淡雅,它的香气虽不如茉莉,玫瑰,百合,郁金香那么浓郁,但它时常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梅花的姿态,苍古而清秀,亭亭玉立。

6、梅花是一种特别的花。每当其它的花枯萎了,凋谢了,它就悄悄地绽放。梅花,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是那么缤纷,每一朵小花就像小姑娘甜甜的微笑。

7、梅花散发出阵阵香味,芬芳扑鼻,远远的都可以闻到。它是一朵小小的、不起眼的的梅花,红的耀眼,红得鲜艳,特别的美丽,在寒风中傲义凛然的站着,经受寒风暴雪的吹打,但却不屈服,仍然坚持的站着。

8、在寒风中,花枝摇摇欲坠犹如一位仙子在跳舞。瞧,它们正竞相开放着呢!花花们的形态各异,有开放的,也有的像一个小灯,有的像燃烧的火焰……花花们三朵一簇,五朵一堆的开放着。就连花骨朵也在寒风的催促下绽开了自己樱红的笑脸,露出淡黄色的花蕾。

9、梅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顶着严寒风雪怒放,为冬天点缀上了鲜艳的色彩,给人们带来了淡雅的幽香,使人们在冬天也能看到无限生机,特别是朱砂梅,近看,坚硬的树干屈曲而上,褐色的老枝,铁铸似的,向四面伸展,老枝上抽出一些挺拔的新枝,缀着一朵朵朱红的花,褐丝、金蕊、宛如无数美丽的红蝴蝶,停歇在嫩绿的新枝上。远看,一团团,一簇簇,十分热烈,十分耀眼。

10、雨终于停了,而梅花展开所有的花朵,露出一丝丝金丝般的花蕊,粉色的花瓣向外撑开,花儿有的展开了全部的花瓣,露出花心昂头微笑。有的才展开一两片花瓣,有的还是花骨朵儿,似乎饱涨的要破裂似的,带给大家梦幻般的感觉。

11、梅树颇有姿态,像跳舞的美人儿,像挺立不屈的烈士。它的一根根枝条都那么有特点。它的花有五瓣,有红色、粉红色等品种。它的花蕊金黄金黄的,只有一小点儿,真是”万红丛中一点黄“啊。

12、从近处看,朵朵盛开的梅花犹如一个个坚贞玉立的江南少女,一张羞涩的脸颊,一袭柔美的身姿,多么清丽!白梅花不像牡丹花那般华丽;也不像桂花那样十里飘香;它更不像松树那样高大苍翠。它总是在寒冬中默默地开花,在春暖时悄悄地凋谢。

13、你看那梅花,像极了纯白的雪,只是那雪花融化之后,留下的只是一滩污迹,华而不实,虚假的很,而梅花,她是真真正正的纯白,有时还带着一点点粉红,她留下的,是似有似无的芳香。她的朴质与素雅,也不是常人能所及的。

14、火红的花瓣,淡黄的花蕊,那花瓣红里透白,白里透红。我隐隐约约的闻到了一股清香,泌人心脾,心旷神怡。

15、梅花有清香的气息,它洁白如雪,冰清玉洁。它不需要一些庸俗的人们夸奖它颜色怎样鲜艳、怎样美丽,只求能把清香的气息,洁白的花朵为世人贡献就满足了。()

16、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

17、我家里有一盆梅花,它的花朵不大,几片绿叶衬托着可爱的朵朵小花,也许是为了让花朵长的更好,它的绿叶无私的将养分奉献给了花朵。梅花那毫不张扬的个性,让我深感敬佩。

18、寒流一步步紧逼,腊梅却在一步步抽芽。当深冬来临时,腊梅早已带上粉嫩的花骨朵迎接。只见腊梅那嶙峋的身躯被风雨侵成炭黑色,花蕊被未开放的花瓣紧紧包围,仿佛在酿造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洁白的积雪压在树枝上,组成拉一幅色彩鲜明的着作。

19、梅花的品种很多。粉梅像霞;白梅如雪;绿萼梅白中隐青、晶莹淡雅……

梅花的样子描写范文第2篇

怎样写好“看戏、听戏、学戏的感想或经历”的文章呢?应该在叙述“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结合描写,把其中的“有意思的”或“有趣的”的地方充分展示出来。

【原文展示】

看 黄 梅 戏

吴 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听到这熟悉的黄梅调,我就沉浸在这乡野的风情里。

我喜欢黄梅戏。她是田间地头走来的纯情少女,是江南水乡的少女,是带着晶莹露珠的少女。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黄梅戏的戏迷,一有时间他们就要表演一段,比如《打猪草》,唱得有滋有味。他们唱的时候,我和妹妹就跟着唱,像模像样地学。现在想想,我才感到爷爷奶奶的良苦用心。那时侯的自己,对黄梅戏充耳不闻,日日沉醉在流行歌曲中。爷爷奶奶是真喜欢黄梅戏,同时,也从我身上看到了我们这代人渐渐地疏远了黄梅戏。这是他们这辈人最不愿见到的。于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们。(此段写自己受爷爷奶奶的影响,写了他们的表演,写了他们培养我们喜欢黄梅戏的用意,但只是叙述和议论,给读者的还只是空洞粗疏之感,没能用具体的形象展示黄梅戏的魅力。)

家乡的人都说不会唱黄梅戏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安庆人。收音机里播放的是黄梅戏,电视里受欢迎的是黄梅戏。虽然能在电视上经常看黄梅戏,但爷爷奶奶摇头说用普通话演唱的黄梅戏是在糟蹋戏,京戏要京腔京韵,黄梅戏就要安庆话才行。

是的,黄梅戏不能离开乡野,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演出的戏。当你通过电子、数码技术欣赏黄梅戏时,你也许想不到,稻场上可以唱、草堆旁可以唱、农家院可以唱、拼几张大桌当舞台可以唱,拉开床单作幕布可以唱,纳凉树下可以唱……而且,用不着什么角儿,村姑就可以唱。

村子里遇上什么节日总会请戏班来演出。每到村中有戏演出,爷爷奶奶总会带着我去看戏。我看过的黄梅戏有《天仙配》、《七仙女与董永》、《郑小姣》、《女驸马》、《西厢记》、《桃花扇》、《朱熹与丽娘》、《龙女》、《劈棺惊梦》……还有一些现代黄梅戏。我觉得都很好听。不知什么原因,你也许觉得很奇怪,我怎么会听这么老土的戏呢?可是我不觉得老土。我喜欢我就听。有很多东西是不可思议的,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不能轻易放开,能得到的和不能得到的。黄梅戏的节奏没有流行音乐那样动感,黄梅戏的情节也没有武打小说那样曲折,黄梅戏的画面没有动漫电影那样丰富,但戏曲的风格、戏曲的精华、戏曲的魅力是别具一格的,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

(此段写村里的演出,列举了看过的戏曲的名称,写出了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把黄梅戏跟流行音乐和武打小说等作了比较。其毛病还是缺少描写,没有描绘看戏的场面,没有描写戏剧的引人之处,光靠叙述和议论是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的。)

听黄梅戏的感觉真好!

【升级思路】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把表述对象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一、开放五官生动地写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看戏是要综合运用感官,可听,可看,可想,所以,描写的时候,要充分调动你的感觉器官写听戏时的感受。比如黄梅戏的服装、演员的扮相、黄梅戏的腔调等等,都是我们描写的好角度。

二、抓住特征准确地写

描写只有抓住了特征,才能达到突出描写对象、进而突出文章主题的效果。黄梅戏的特征是什么?是它表现出来的地域风情,是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结合具体的黄梅戏的歌词和剧情来描写。

三、巧用手法形象地写

要使描写产生栩栩如生的效果,除了要用优美的文笔外,还要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比如黄梅戏的音乐,你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去形容。还要注意到细节描写,还可以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等等。

【改后文】

看 黄 梅 戏

吴 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听到这熟悉的黄梅调,我就沉浸在这乡野的风情里。

我喜欢黄梅戏,她是田间地头走来的少女,是江南水乡的少女,是带着晶莹露珠的少女。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什么花?”这是我的奶奶经常唱的《打猪草》,也是黄梅戏里流传很广的一出,像民谣,唱起来朗朗上口。

爷爷如果这时候没有出去干农活儿,他就会迈着戏步对上一段:“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籽,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荞麦花。”

他们唱的时候,我和妹妹就跟着唱,像模像样地学。

家乡的人都说不会唱黄梅戏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安庆人。收音机里播放的是黄梅戏,电视里受欢迎的是黄梅戏。虽然经常能在电视上看黄梅戏,但爷爷奶奶却摇头,说用普通话演唱的黄梅戏是在糟蹋戏,京戏要京腔京韵,黄梅戏就要用安庆话来演唱。

是的,黄梅戏不能离开乡野,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演出的戏。

村子里遇上什么节日总会请戏班来演出。每到村中有戏演出,爷爷奶奶总会带着我去看戏。开始我只是喜欢那种热闹的气氛,二胡声伴黄梅飘过来,悠悠的,幽幽的,忧忧的,把我的心早给勾走了。《桃花扇》中当女演员从楼上下来时,扮相那个美呀,令我惊呆了。《西厢》中,女演员穿一身孝衣也美得不得了……最佩服的是一个女演员,她坐在凳子上唱的时候也做很多手势,眼珠像会说话似的转来转去,眼睛却一眨不眨,那么传神。

我用耳朵去聆听演员那悦耳动听的声音,用心去感受戏中主人公的心情,体会着《天仙配》中的柔情,领略到《女驸马》的大义气……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和乡亲们脸上总是舒展着开朗的笑容,他们都被深深地陶醉了。

黄梅戏的风格和魅力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听黄梅戏的感觉真好!

【升格启示】

修改后的文章对爷爷奶奶唱《打猪草》的场景作了精心的描绘,既有歌词的大段呈现,又有人物表情和动作的精彩描写,读来如闻其声。文章还对演出时候的音乐、演员的扮相和手势等都作了具体的描绘,让读者对黄梅戏有了直接鲜明的印象,文章也因此更具有艺术感染力。由此可见,描写是对人、事、物及环境所做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绘,使描写对象更加逼真、更加形象,更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写作导语】

怎样写好“看戏、听戏、学戏的感想或经历”的文章呢?应该在叙述“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结合描写,把其中的“有意思的”或“有趣的”的地方充分展示出来。

【原文展示】

看 黄 梅 戏

吴 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听到这熟悉的黄梅调,我就沉浸在这乡野的风情里。

我喜欢黄梅戏。她是田间地头走来的纯情少女,是江南水乡的少女,是带着晶莹露珠的少女。

我的爷爷奶奶都是黄梅戏的戏迷,一有时间他们就要表演一段,比如《打猪草》,唱得有滋有味。他们唱的时候,我和妹妹就跟着唱,像模像样地学。现在想想,我才感到爷爷奶奶的良苦用心。那时侯的自己,对黄梅戏充耳不闻,日日沉醉在流行歌曲中。爷爷奶奶是真喜欢黄梅戏,同时,也从我身上看到了我们这代人渐渐地疏远了黄梅戏。这是他们这辈人最不愿见到的。于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我们。(此段写自己受爷爷奶奶的影响,写了他们的表演,写了他们培养我们喜欢黄梅戏的用意,但只是叙述和议论,给读者的还只是空洞粗疏之感,没能用具体的形象展示黄梅戏的魅力。)

家乡的人都说不会唱黄梅戏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安庆人。收音机里播放的是黄梅戏,电视里受欢迎的是黄梅戏。虽然能在电视上经常看黄梅戏,但爷爷奶奶摇头说用普通话演唱的黄梅戏是在糟蹋戏,京戏要京腔京韵,黄梅戏就要安庆话才行。

是的,黄梅戏不能离开乡野,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演出的戏。当你通过电子、数码技术欣赏黄梅戏时,你也许想不到,稻场上可以唱、草堆旁可以唱、农家院可以唱、拼几张大桌当舞台可以唱,拉开床单作幕布可以唱,纳凉树下可以唱……而且,用不着什么角儿,村姑就可以唱。

村子里遇上什么节日总会请戏班来演出。每到村中有戏演出,爷爷奶奶总会带着我去看戏。我看过的黄梅戏有《天仙配》、《七仙女与董永》、《郑小姣》、《女驸马》、《西厢记》、《桃花扇》、《朱熹与丽娘》、《龙女》、《劈棺惊梦》……还有一些现代黄梅戏。我觉得都很好听。不知什么原因,你也许觉得很奇怪,我怎么会听这么老土的戏呢?可是我不觉得老土。我喜欢我就听。有很多东西是不可思议的,自己喜欢的东西总不能轻易放开,能得到的和不能得到的。黄梅戏的节奏没有流行音乐那样动感,黄梅戏的情节也没有武打小说那样曲折,黄梅戏的画面没有动漫电影那样丰富,但戏曲的风格、戏曲的精华、戏曲的魅力是别具一格的,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

(此段写村里的演出,列举了看过的戏曲的名称,写出了自己喜欢的原因,并把黄梅戏跟流行音乐和武打小说等作了比较。其毛病还是缺少描写,没有描绘看戏的场面,没有描写戏剧的引人之处,光靠叙述和议论是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的。)

听黄梅戏的感觉真好!

【升级思路】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把表述对象的状态,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

一、开放五官生动地写

描写是具体形象地描绘人物和事物的状貌。它的基本特点是描绘形象。它所追求的表达效果是用文字绘声绘色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样子”,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看戏是要综合运用感官,可听,可看,可想,所以,描写的时候,要充分调动你的感觉器官写听戏时的感受。比如黄梅戏的服装、演员的扮相、黄梅戏的腔调等等,都是我们描写的好角度。

二、抓住特征准确地写

描写只有抓住了特征,才能达到突出描写对象、进而突出文章主题的效果。黄梅戏的特征是什么?是它表现出来的地域风情,是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可以结合具体的黄梅戏的歌词和剧情来描写。

三、巧用手法形象地写

要使描写产生栩栩如生的效果,除了要用优美的文笔外,还要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比如黄梅戏的音乐,你可以用形象的比喻去形容。还要注意到细节描写,还可以把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等等。

【改后文】

看 黄 梅 戏

吴 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听到这熟悉的黄梅调,我就沉浸在这乡野的风情里。

我喜欢黄梅戏,她是田间地头走来的少女,是江南水乡的少女,是带着晶莹露珠的少女。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什么花?”这是我的奶奶经常唱的《打猪草》,也是黄梅戏里流传很广的一出,像民谣,唱起来朗朗上口。

爷爷如果这时候没有出去干农活儿,他就会迈着戏步对上一段:“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红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籽,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荞麦花。”

他们唱的时候,我和妹妹就跟着唱,像模像样地学。

家乡的人都说不会唱黄梅戏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安庆人。收音机里播放的是黄梅戏,电视里受欢迎的是黄梅戏。虽然经常能在电视上看黄梅戏,但爷爷奶奶却摇头,说用普通话演唱的黄梅戏是在糟蹋戏,京戏要京腔京韵,黄梅戏就要用安庆话来演唱。

是的,黄梅戏不能离开乡野,我最喜欢的是家乡演出的戏。

村子里遇上什么节日总会请戏班来演出。每到村中有戏演出,爷爷奶奶总会带着我去看戏。开始我只是喜欢那种热闹的气氛,二胡声伴黄梅飘过来,悠悠的,幽幽的,忧忧的,把我的心早给勾走了。《桃花扇》中当女演员从楼上下来时,扮相那个美呀,令我惊呆了。《西厢》中,女演员穿一身孝衣也美得不得了……最佩服的是一个女演员,她坐在凳子上唱的时候也做很多手势,眼珠像会说话似的转来转去,眼睛却一眨不眨,那么传神。

我用耳朵去聆听演员那悦耳动听的声音,用心去感受戏中主人公的心情,体会着《天仙配》中的柔情,领略到《女驸马》的大义气……这个时候,爷爷奶奶和乡亲们脸上总是舒展着开朗的笑容,他们都被深深地陶醉了。

黄梅戏的风格和魅力是其他艺术无法取代的。听黄梅戏的感觉真好!

梅花的样子描写范文第3篇

一、抓住特征,使所状之物富有神韵。

【精彩段落】如刑德朝《穆柯寨的龙皂树》中的一段文字:

一棵在关中土地上极普遍的皂角树,村民却称它为龙皂树,原因是它的自然造型。蜿蜒南北浓荫的绿叶,一头微垂像是龙尾,一头翘扬犹如龙首,微风起,它翩然起舞,跃跃如醉。每当疾风吹过,它劲扭腰肢意欲腾飞,特别是晨曦,浓浓的雾气悠悠弥漫,恍惚之间更给人一种神秘的味道。即便是炎炎盛夏,一丝光亮从下边折射在树叶上,随着树枝的摇动,更像是龙的片片鳞甲,给人一种浑圆壮实的真实感觉。龙,就这样产生了。百年龙树,千载传说,万人演绎。如今,已没人去探究它是否曾是真龙的化身,为庇护淳朴村民而栖身此地的。人们称它为龙皂树,还有一个原因是,它虽经人间百年战乱和自然风雨的蹂躏,依然巍峨挺拔,不媚不俗,不卑不亢,一任枝叶繁茂的荣华,秋风横扫的怆然。纵使遇受雷电霹雳侵袭底部渐渐成了一个大洞,让孩子们可以从中钻来蹿去地嬉戏,也同样枝叶葱郁,坦然面对。那被孩子们钻进钻出的树洞,已被磨得光亮黝黑,像一张永远也不肯闭合的嘴巴,大声呐喊着,叙说着岁月艰辛。村里的长者,每每路过,也总要神情肃然地轻轻抚摸一番,或是老远眺望,像是在抚慰一片陈旧的伤痕,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赏析借鉴】

这段文字紧紧抓住龙皂树“像一条巨龙”的特点来写,它具有龙的外形,“一头微垂像是龙尾,一头翘扬犹如龙首”“片片鳞甲”“浑圆壮实”等;它具有龙的姿态,“翩然起舞,跃跃如醉”“意欲腾飞”;它还具有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中国龙的特性:虽经磨难,但依然“巍峨挺拔,不媚不俗,不卑不亢”。 抓住所状之物的特点,描写它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等,形象鲜明生动,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使用修辞,使文章更富感染力。

【精彩段落】如沈苇《胡杨林的金色狂欢节》中的部分文字:

北方秋日的黄昏正在加深一种世袭的宁静,使林中的色彩趋向饱满、纯净。每一棵胡杨树好像要燃烧起来了,但它们克制着燃烧的欲望。微风中树叶■,如同低声的呓语,听得见树木脱皮和落叶的声音;鸟鸣声撒在片片金币般的胡杨叶上,发出和谐的共鸣;天空高而蓝,像一个不可企及的屋顶;落叶撒在地上,如同铺了一层金屑。大自然就是这样,一棵树的生长服从了最高的天命,而一片树叶的飘落,都执行了宇宙的一条伟大规律。

在寂静中,在金色树冠照耀下,胡杨树在寻找它们失去的舌尖和歌喉。一年一度,每一片胡杨林都有它们的狂欢节。

胡杨林似乎是在一天之间变成金黄的。蓝天下的金黄令人目眩。这是时间的分娩、秋天的醺醉和色彩的狂欢;这是无数个梵高在挥霍。十万树叶叮当作响,是黄金在树上舞蹈。十万柳叶状叶片、十万银杏叶状叶片、十万枫叶状叶片耀耀生辉,在金色中团结一致,因为金色是它们的可汗;十万阳光粒子、十万鸟鸣、十万颂赞撒落树冠,因为这是色彩的狂欢节。

【赏析借鉴】

作者极尽描摹之能事,综合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画卷。如用“金币”比喻胡杨叶的形态与颜色,生动形象,也流露出作者对胡杨的赞美之情。再如:“十万柳叶状叶片、十万银杏叶状叶片、十万枫叶状叶片耀耀生辉,在金色中团结一致”,运用拟人、排比的手法,极力铺陈胡杨林金黄的色彩。这样状物写景,极富艺术感染力。

三、变换角度,使画面更具立体感。

【精彩段落】如张佐香《梅是一种精神背景》中的这段文字:

一日,我与友人去游南京梅花山。梅花山上游人如织。梅花品种繁多,花色纷呈,有淡红色的梅花重重叠叠地开满凌空的枝桠;有火红的梅花成簇地挂在低垂的细长的枝梢上;有些纤细的像垂柳一般的枝条上布满洁白的花儿。它们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地怒放着,一株连着一株,不断地怒放着。秀丽的身姿不时地拽住穿行于花树下赏梅的脚步。我屏息凝望着循时序逐渐缤纷的梅苞。火红的花瓣、淡红的花瓣、洁白的花瓣以其充沛的张力盛放着,仿佛将它体内贮藏已久的能量猝然释放出来似的,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此刻,我用心灵的耳朵凝神谛听,便是盈耳的花儿争着竞放的瑟瑟声,仿佛我的心里也开满了花。新颖的和风漾过梅花的面颊,它在金色的阳光中临风而舞,湛蓝的天空是它的幕景。鸟儿时而穿过,把畅快的乐曲跌落在梅林之中,能够捡拾到这乐音的,是一颗颗没有被世俗纷扰的纯净的心灵。

【赏析借鉴】

这段文字从多个角度描绘,既从视觉上描写了梅花的形态、色彩,又从听觉上描绘出梅花竞放的声音;既有对梅花的正面描写,又写到鸟儿“把畅快的乐曲跌落在梅林之中”,从侧面描写出梅花林的魅力;既有静态的描写,又有“临风而舞”的动态描绘。这样不仅打开了行文的思路,而且使画面富有立体感和艺术性。

四、浓墨重彩,使所状之物更具体。

梅花的样子描写范文第4篇

文章主旨的理解是状物类文章考查的重点,其考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在状物类的文章中,往往有大段的环境描写。这些描写或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或突出“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使文章主旨更加鲜明。

2.考查各种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妙用。表现手法中考查最多的是对比和衬托的作用,修辞手法中考查最多的是比喻和拟人的使用。总体来说,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的妙用更有利于作者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考查文章中重点词句的含意。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义,包括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引申义、比喻义等。句子的含意包括意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意义主要指句子所蕴涵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作用则是句子对表达中心思想、情感所产生的效果。

4.表达方式的考查。在状物类文章中,作者往往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插入适当的议论和抒情,这些表达方式的运用,往往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因为它能引起读者思想上的共鸣,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对读后感受和启示的考查。状物类文章主要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以我们要在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观倾向后,应再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感想。

1.着眼描写,体会特点。

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要侧重体会所状之物的特点,通过分析物的特点去捕捉蕴涵在其中的思想情感。因为大多数状物类文章,并不仅仅是为了状物,而是为了抒发个人感受,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因此,在状物的时候,作者要么满怀喜爱赞颂之情,要么满怀痛恨厌恶之情,并根据自己对物的情感态度选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和修辞手法来对物进行描写。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描写,进而对文章主旨进行分析。

2.抓住重点词句,概括中心思想。

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往往体现着文章的中心,只要分析、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刻含意,就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我们只要在阅读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这些重点词句作适当的补充、修改,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状物类文章的关键词句常常在文章中抒情或议论的部分,语意委婉含蓄。所以在理解全文时,我们就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去分析这些语句,而应该从多角度分析它蕴涵的哲理,从句式的角度分析它暗含的感情,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它包含的深意。

3.表现手法,灵活运用。

在状物类文章中,衬托和对比的表现手法比较常见。衬托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两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对比则是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作比较。所以考查衬托的用法可以从烘托气氛、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突出“物”的某个方面的特点、使主旨更加鲜明等方面去考虑,而对比的用法,则从情感的褒贬方面去考虑。

4.运用修辞,提升效果。

以写物来表达自己情感志向的文章,常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赏析类题目有一定的答题模式:第一步回答用了什么方法;即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表达方式;第二步回答表达了什么内容,即分析这种修辞手法在文中或句子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情感、思想;第三步结合具体语句,说明此种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起到了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一、梅是一种精神背景

张佐香

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梅花。

阳春三月,有关梅的消息触动我的心灵,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梅的气息。我连连于梦中置于梅林。

一日,我与友人去游南京梅花山。梅花山上游人如织。梅花品种繁多,花色纷呈,有淡红色的梅花重重叠叠地开满凌空的枝丫;有火红的梅花成簇地挂在低垂的细长的枝梢上;有些纤细的像垂柳一般的枝条上布满洁白的花儿。它们一朵朵,一团团,一簇簇地怒放着,一株连着一株,不断地怒放着。秀丽的身姿不时地拽住穿行于花树下赏梅的脚步。我屏息凝望着循时序逐渐缤纷的梅苞。火红的花瓣、淡红的花瓣、洁白的花瓣以其充沛的张力盛放着,仿佛将它体内贮藏已久的能量猝然释放出来似的,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此刻,我用心灵的耳朵凝神谛听,便是盈耳的花儿争着竞放的瑟瑟声,仿佛我的心里也开满了花。新颖的和风漾过梅花的面颊。梅花在金色的阳光中临风而舞,湛蓝的天空是它的幕景。鸟儿时而穿过,把畅快的乐曲跌落在梅林之中,能够捡拾到这乐音的,是一颗颗没有被世俗纷扰的纯净的心灵。

梅植根于中国文艺史的沃土里,已有千年。梅是有思想、有灵性的,它兼有诗人和哲人的气质。梅斑驳的枯干,曲虬的疏枝呈现一种百折不挠的傲气,一种铮骨凌寒的坚贞与豪迈。梅花凌寒缤纷开,只有枯干疏枝,不着一片绿叶,无需任何杂物的烘托,较之其他花树,梅是那样的高洁端庄,那样的神清骨秀,那样的幽雅超逸。它不以姿态媚人,而以气韵清人心,静人气,给人以思想的灵光。

梅的高洁、梅的神韵、梅的坚贞滋养了先哲诸贤的心灵。一生颠沛流离的陆游以“驿外断桥边”的梅自许,宁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绝不向权贵卑躬屈膝。那位“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先生则以种梅养鹤为人生乐趣。那横斜的疏枝浮动的幽香,映照出的正是他孤高圣洁的节操、淡泊超逸的情怀。中国革命领袖也曾经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梅花中汲取精神力量,从而叱咤风云,扭转乾坤。扬州的梅花岭上葬有民族英雄史可法的衣冠冢。梅花如雪芳香不染,与忠烈亘古相依相伴。它早已埋植在古贤人内心并外化为摄人的人格魅力。

站立于梅林中,仰望着云来云去的蓝天,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虔敬。如同虔敬天体、大地、河流、艺术、先贤圣哲一样,我虔敬每一株梅树、每一朵梅花。

梅是一种精神背景,定格在历史和心灵深处。

(选自《张佐香文集》)

1.“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梅花”,试分析本文这样开头的妙处。

2.本文语言极具表现力,请分析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妙处。

(1)秀丽的身姿不时地拽住穿行于花树下赏梅的脚步。

(2)鸟儿时而穿过,把畅快的乐曲跌落在梅林之中。

3.根据第四自然段,概括作者所描绘的梅的特点。

4.请你说说“梅是一种精神背景,定格在历史和心灵深处”的含意。

二、丁香结

宗璞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①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住了断续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白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②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要看满城丁香,需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选自《小作家选刊》2009年第4期)

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描绘了哪些地方的丁香,又分别从哪些角度刻画了丁香。

2.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3.本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从画波浪线的两句话中任选一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4.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5.著名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文章也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结合《雨巷》,谈谈为什么“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开花。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选自林清玄《心田上的百合花》)

2.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一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梅花的样子描写范文第5篇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钟爱吟诵的物象。因她在风雪严寒节令中保持生机,不但不凋,反而开出花朵,而成为逆境中精神气节的象征。品格正直的诗人词人,往往借梅花之自然属性以抒发内心未伸之志,喻节操之芳洁,表现不与浊世同流合污的铮铮骨气。陆游酷爱梅花,在他的全部诗词作品中,竟有一百五十六首写梅花,标明梅(梅花)的就有八十多首。在这八十多首咏赞梅花的诗词中,最能彰显词人悲壮孤高品格,体现词人执著信念的,当属《卜算子·咏梅》。作品中,陆游托物言志,把自己与人世间邪恶势力的抗争,虽遭排挤打击但终不懊悔的凛然高洁情操,融入到梅花与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品格之中,写梅亦写人,梅花与词人,物我两照,相融无迹,完全交织在一起,幻化为一个个性鲜明、品格突出的艺术形象,极富感染力。

词的上片重在勾勒梅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面临的残酷遭遇。词人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对梅的描摹之中,重点写了梅花的“愁”情。梅花“愁”,词人更“愁”,“梅”,实际成了陆游人格的化身。首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言其地处荒野,非生长于宫庭深院之中,生长环境极差。“驿外”,驿站之外,“断桥”,破败残损的桥,意思是说,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悄无声息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无人管照,更无人欣赏。“开无主”,明言梅花遭遇的冷落,暗含词人自己不被人理解,不被重用,反被排挤打击的凄凉心绪,托物移情,是景语,亦是情语。“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词人以层层递进的手法把梅花的遭遇进一步渲染深化。梅花在这人迹罕至的郊外默默地开花,孤寂无助,已有愁情几分,可眼下又是惹愁的黄昏来临,朦胧幕色笼罩,又使梅花平添了几多愁绪。不仅如此,随着夜幕的降临,一场狂风骤雨又扑面袭来,孤寂的梅花所受的摧残有多大,命运所受的折损有多惨,不言而喻,不说已明。梅花遭遇的不幸,梅花的流离冷落,梅花的孤寂愁思,正是词人遭遇、词人处境、词人心绪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已是”、“更著”词语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词作的感情色彩。陆游毕竟是陆游,在写梅花之“愁”时,没有沿用多数诗人、词人惯用的比喻、夸张手法,把愁写得这样、那样,而是另辟蹊陉,巧妙地借用环境、时光、自然现象来铺陈烘托,让读者在一系列的景物描绘中感受到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愁”,从而使读者自然地融入作品,走入作者的内心。“情景双绘”,堪称神来之笔。

下片更深层面地咏写梅花历尽磨难、孤高清雄、留芳而去的品格、气节。诗词总是靠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抽象无形的思想感情必须借助具体生动的形象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词人起笔就托物言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承上启下,告诉人们,梅花的浓“愁”,并不是由于她争春的缘故,因为她原本就无意去争春;也不是因为群芳妒的原因,因为她对此并不在乎。到底是什么?不须点破,留给读者去思、去想、去悟。梅花迎春绽放,是她最先迎来春天。春天,百花怒放,争艳斗芳,而梅花却又“无意争春”,梅花凌寒先发,有的是迎春、报春的赤诚。这里,词人把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把“梅花”和“群芳”拟人化,不但表现了梅花不同凡花那样的俗艳,写出了梅花品质的高洁,意志的坚贞,也写出了词人性格的孤高,写出了词人那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言、信念追求永远不变的铮铮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尽写梅花所受摧残及遭遇悲惨。“零落”即凋谢。意思是说,即使凋谢了,零落了,被碾作了泥土,化作了粉尘,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只有香如故”语气果敢,语意坚定。梅花凋零了,形体不在了,但梅花的清香、梅花的气节是永存的;陆游的形体不在了,但陆游的精神、陆游的节操永存,是始终不变的。这是梅花的宣言,更是陆游的宣言。在词人的笔下,在词人营造的意境之中,梅花即陆游,陆游亦梅花,陆游与梅花,物我两照,相互交融,真可谓“一树梅花一放翁。”

作者陆游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因力主抗金倍受迫害,但他不依附权势,不与主和派同流,至死都保持着正气凛然的高洁品格,词为心声,写物亦言志,在咏梅中词人完成了自己精神境界的升华。

全词采用白描手法,用语清俊,自然含蓄。名为咏赞梅花,可通篇不显梅花字迹,但却句句蕴含梅花风骨神韵,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煤炭转化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太原理工大学

煤化工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