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范文第1篇

一对中年夫妻同时因为反酸、嗳气、有时上腹部隐痛到北京某医院消化科看病。做了胃镜后,医生发现,两人得的都是溃疡病,只不过丈夫的病灶在胃小弯处,妻子的则位于十二指肠球部。仔细一了解,原来是因为丈夫借钱给朋友要不回来,两口子一直在怄气,没想到竟一起怄出了病。

消化系统发生疾病时,人们总是把它们跟工作紧张、压力大、心情不好等联系起来,而很少去探讨夫妻双方的原因。其实压力和心情这两种感受,全在于最亲密的人如何去协调,相互关爱,调理好了,这些问题也就不会存在了。

如果夫妻之间存在猜忌,就很容易造成神经功能紊乱,刺激胃酸过多分泌。情绪焦虑还会导致体内血液的供应不足,胃黏膜功能和胃部的防御功能下降,胃黏膜失衡则会发生胃溃疡。

另外,一半的正常人体内都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该菌可通过筷子、接吻等途径传染,从而导致溃疡病。此外,以腹痛、腹胀、腹泻及便秘等胃肠功能紊乱为特征的肠易激综合征也是常见的“夫妻病”,这主要与精神因素(焦虑、压力、疲倦等)和不良生活习惯(喜辛辣食物、不吃蔬菜、少运动、饮水少和不按时排便等)相关。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既要依靠药物,也要重视一般措施,包括适当的休息,平衡而营养丰富的饮食。在康复阶段,应当合理安排生活,逐步做些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药物治疗时,必须掌握各种药物治疗的指征、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要选择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的药物;不要滥用药品,要认识到药品总有不良反应,有些药品还较严重,可加重肝脏代谢负荷。对各种可引起消化疾病不良反应的药物,要熟悉其性能,避免或谨慎使用。

■注意事项:

夫妻之间要彼此信任和关心,时刻提醒自己:你在伤害对方的时候也在伤害自己。

最好采用“分筷制”,并定期对筷子进行消毒处理,是预防胃病的重要措施。

消化系统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仔猪;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诊治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近几年猪传染性腹泻病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造成猪场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猪病毒性腹泻中,临床上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轮状病毒感染,各年龄猪只均可感染,其中对仔猪危害最严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必须重视的是,同样是腹泻,但由于病原不同,因此临床表现和防控方法亦不同。所以,亟须对该病进行研究,以提供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的发展,仔猪的数量不断扩大,市场对其健康营养状况要求更加严格。但由于仔猪的生理特点、断奶应激因素及病原微生物感染,仔猪腹泻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成为兽医界的难点和热点。近年来,仔猪腹泻病一直是困扰养猪业的一大难题,尽管对该病的研究在防治、营养、管理和遗传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仔猪腹泻仍然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给预防和治疗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提高猪群的成活率与生长速度是养猪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而仔猪腹泻性疾病是仔猪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种疾病,如不能做好有效的预防工作并及时合理地治疗,则会导致猪场仔猪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和养殖成本增加。因此,开展对“仔猪消化系统疾病――腹泻的诊治”课题研究,及早确诊本病,采取有针对性的、有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对保证我市养猪业的发展有现实和指导意义。

2 流行病学

4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景德镇市地区仔猪腹泻60日龄内发病率达61.5%,死亡率为22.9%,仔猪死亡数占猪总死亡数的79.2%,其中,因腹泻死亡的仔猪占仔猪总死亡数的81.7%,占猪总死亡数的65.4%。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季发病率最高,其次为春秋两季,夏季最低;仔猪2~8日龄和28~41日龄为两个发病高峰期;母猪的营养状况、胎次、初乳、补饲、断乳方法、来源、设施等均影响发病。仔猪腹泻病因有传染性(70.1%)和非传染性(29.9%)两种因子,传染性因子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沙门氏菌、胃肠道寄生虫等;非传染性因子主要有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等。加强饲养管理和药物与疫(菌)苗的有机结合应用,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发生。

3 仔猪腹泻的鉴别分述

3.1 非传染性腹泻

3.1.1 生理性腹泻

仔猪的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和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差,气候骤变、贼风入侵以及保温不当时均可造成仔猪免疫力下降,此时肠道内的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仔猪腹泻;仔猪对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食物变化,环境及其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非常敏感,应激反应也会导致腹泻;仔猪消化系统机能不健全,饲喂高蛋白、高钙饲料会导致消化不良,从而引起腹泻的发生。

3.1.2 营养性腹泻

仔猪腹泻与其在胎儿期和哺乳期的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妊娠母猪营养不良,尤其在妊娠后期,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继而引起出生后发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哺乳期母猪营养不良,母乳中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等)缺乏,可致仔猪抵抗力下降,以上均可导致仔猪发生腹泻。

3.2 传染性腹泻

3.2.1 传染性肠胃炎

各年龄的猪均易感,以2周龄以下的仔猪多发,且死亡率较高。仔猪吮乳后常出现呕吐,不久后出现剧烈腹泻,排水样黄色或灰色粪便,常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恶臭。仔猪日龄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剖检病死猪可见乳糜管中无脂肪,肠内有黄色液体和气体,肠血管充血,小肠壁薄,胃壁出血,胃内容物为是绿色黏液,空肠、回肠绒毛严重萎缩。

3.2.2 猪流行性腹泻

主要发生于寒冷季节,以11月至翌年3月多发,各年龄的猪均易感染,1~5日龄内仔猪感染率最高,症状严重,病死率也最高。病猪体温正常或稍微升高,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日龄较大的猪症状较轻,日龄较小的猪症状较重。仔猪病初常呕吐,排灰色或黄色粥样或水样恶臭稀便。剖检病死猪可见小肠肠管胀满,充满黄色内容物,肠壁变薄,肠系膜呈树枝状充血,肠系膜淋巴结水肿。

3.2.3 轮状病毒感染

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病毒经口进入机体内,存于易感动物的肠道内,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双糖特别是乳糖消化障碍,电解质从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从而导致水样腹泻。8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一般为50%~80%,若有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则更严重,患病仔猪排黄白色或灰暗色水样或糊状稀粪。病变主要限于消化道,仔猪胃壁迟缓,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小肠肠壁菲薄,半透明,内容物呈液状、灰黄或灰黑色。

3.3 细菌性腹泻

3.3.1 猪痢疾

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猪群起初发病时常呈急性,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和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带有血液、血块或黏液。随着病程的发展,粪便混有脱落的黏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呈灰色或黄色。

3.3.2 仔猪黄痢

又称早发型大肠杆菌病。本病是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仔猪身上,以l~3日龄最为常见,发病率(90%)和死亡率(50%)均很高。临床症状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病仔猪精神委顿,粪便呈黄色浆状、腥臭,内含凝乳小片,严重者松弛,排粪失禁,粘污尾、会阴和后腿部,和阴门呈红色,迅速衰弱、脱水、消瘦、昏迷甚至死亡。

3.3.3 仔猪白痢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身上,病猪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短的2~3d,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但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

3.3.4 仔猪副伤寒

本病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主要多发于1~2月龄仔猪,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寒冷、气温多变、阴雨连绵、环境卫生差、仔猪抵抗力降低等是本病的诱发因素。急性型常呈败血症变化,皮肤上有紫红色斑点;亚急性或慢性型表现为肠炎、消瘦和顽固性下痢,粪便恶臭,有时带血。

3.4 寄生虫性腹泻

3.4.1 猪球虫病

主要发生于8~9月份,以6~15日龄的仔猪多发,常见糊状至大量水样、黄灰色、恶臭粪便,发病率75%左右,死亡率很低,剖检可见空肠和回肠纤维素性坏死性固膜,大肠一般无病变,空肠或回肠黏膜涂片,瑞氏、姬姆萨或新甲基蓝染色,检查裂殖子。

3.4.2 线虫病

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黏液性或血性下痢。

3.4.3 小袋纤毛虫病

本病的病原为纤毛虫纲、小袋虫科、小袋虫属的结肠小袋纤毛虫(简称小袋虫);为纤毛虫纲惟一较为重要的致病性原生动物,普遍分布于全世界。主要寄生于猪及非人类灵长类大肠内。仔猪感染后精神沉郁,体温有时升高,食欲减退或废绝,喜躺卧,有颤抖现象,有不同程度的拉稀现象,粪便先半稀,后为水泻样,粪便中常带有黏膜碎片和血液,有恶臭。

4 仔猪腹泻病的综合防治

4.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防止外来疫病的传入,另一方面加强卫生消毒以减少生产区内的病原微生物;实行全进全出,猪舍定期消毒,力求清洁、干燥,保持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和合理的饲养密度,以减少感染的机会;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避免饲料霉变和高植物性蛋白饲料的大量饲喂,保持动物性、植物性蛋白的合适比例。同时做好仔猪补饲工作,从仔猪出生1周起至哺乳期结束,应保证每头仔猪摄入饲料量在0.75kg以上,让仔猪胃肠功能得到充分锻炼,以增加猪群自身的抵抗力。

4.2 免疫预防

怀孕母猪可在产前21d左右注射1次猪K88、K99疫苗,仔猪出生后12h口服多价痢速清。此外,还应根据当地疫病的发生情况,选择性注射魏氏梭菌、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病等的疫苗,切实搞好防疫工作。

4.3 调整胃肠功能

在断奶前后的仔猪饲料中适当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有机酸(以1.5%~2%的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和甲酸等混合酸效果较好)、 复合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等,这样既可防止仔猪营养因子缺乏,又可弥补其内源性消化酶不足,保持胃内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提高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快仔猪生长发育,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仔猪腹泻。

4.4 药物保健

仔猪出生后,吃初乳前1d、7d、21d分别肌注第三代头孢菌素0.2ml、0.2ml、0.4ml;仔猪3日龄,每头肌注右旋糖酐铁1ml和0.1%亚硒酸钠-VE注射液0.5ml,可防治缺铁性贫血、缺硒和腹泻的发生;仔猪7日龄补料开食,日粮中加入益生素,可促进消化机能,调节菌群平衡,提高饲料吸收、利用率,促生长,增强免疫力,改善饲养生态环境,防止各种消化道疾病的发生;仔猪断奶前后3d,在饮水或日粮中加入电解多维或肌注猪用转移因子,可有效地防止时可能发生的断奶应激、营养应激、饲料应激和环境应激等,避免因应激而诱发保育仔猪发生多种疫病和腹泻;保育猪未进入育肥舍之前,于每吨饲料中加2g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连续饲喂1周,间隔7d后再喂1周,驱虫1次。

4.5 药物治疗

杀菌止痢:氨苄西林40mg/kg体重(加灭菌注射用水2ml溶解)、地塞米松2mg,阿托品2~4ml,深部肌内注射。

止脱补液:5%葡萄糖200~300ml、维生素C200mg、庆大霉素10万~15万IU,混合腹腔注射。

抗菌灭虫:伊维菌素2mg/kg体重,混饲,连续使用7d。

小袋纤毛虫病的特效药是甲硝唑片(灭滴灵);每次内服3~4片,每天3次,连服3d。

参考文献

[1]史秋梅,吴建华,杨宗泽.猪病诊治大全[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1).

消化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防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系统;联动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消防系统是其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智能化系统的一个独立分支。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是消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消防系统的内部组成相对比较复杂,在实际的应用中,其与建筑中的各个环节和系统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这就使得如果消防系统出现问题,就会使得建筑的整体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消防系统的发展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的滞后性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因此,要注重对消防系统的改革,着力将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引入到智能化系统当中,从而加强系统的联动性,以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控制方式的分析

在我国,由于宏观政策与行业管理的各种原因,消防系统总是作为一个需要独立于其他弱电系统的系统对待,不强调参与到建筑智能化里来。这样,一方面让我国的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取得了非常好的操作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以外的各个方面关心不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不利于消防电子产业更广泛地拓宽发展出路,不利于与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紧密结合。

我国针对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设置,严格规定了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和生产规格,各个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要求进行消防自动报警设备的生产,从而保障在实际的运用中,能够发挥出其真正的报警作用。自动消防报警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进行报警工作,从而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具体的应用中,消防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对烟雾和温度的感知,来进行报警工作。因此,由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可知,报警系统的主要构成部件为火灾传感器,而火灾传感器主要是由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所组成。在火灾放生之初,探测器通过运用离子传感或者是光电传感等来对火灾进行预警。传感器能够对现场的状况进行信息的有效收集,通过对这些信息和信号的分析,运用专门的传输网络将所分析得出的信息进行传输汇总,使得控制器能够及时了解到火灾发生的信息。在控制器了解到火灾的发生状况时,控制器就会在事先做好的编程的带动下,进行必要的警报和防治措施。

控制器与消防中各子系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除此之外,其还与消防相关的其他系统进行检测与控制联动。这时候,智能控制器通过控制网络对防火卷帘门、电梯、灭火气体系统、电动门、动力配电系统等联动设备下达各种联动命令,以使火情得到及时控制并最大限度保护人员疏散安全,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火灾智能控制器是整个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它检测整个控制网络上的各个设备,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各方面获得的数据加以汇总、记录、分析、计算,能够在其显示界面上及时报出火警发生的位置、火灾蔓延的程度以及已采取的消防措施等,使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及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 从投资成本上看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与智能化系统联动

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中,存在较多的控制点和检测点,这些控制点和检测点的设置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这笔资金已经被控制在了最低点,有效的节省了投资的成本,投资成本之所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主要是受到了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2.1 就我国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现状而言,报警系统的设置比较简单,相关的报警系统装备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所以使得投资的成本相对较少。

2.2 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只是考虑对自身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要求上比较单一,数据的传输量也比较少,这样就使得传输协议相对比较简单。在进行数据的传输时,可以通过一台传感器将信号或者是信息传输到多个控制器上,之所以可以实现多方位的传输,因为一条传输网络可以和多台传感器、控制器相连接,这样就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从而使得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采购成本减少,从而从整体上减少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设置成本。一般而言,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主要消耗资金的部分就是消防报警设备的采购和安置上,但是相对而言,控制网络和职能控制对设备数量的要求较低,其不需要有大量的控制器和传感器的支持,因此,其能够有效节省设备的采购成本,从而使得控制网络和职能控制器所消耗的资金成本较少。报警设备的减少,不仅使得安装投资的资金减少,也使得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调试开通工作量也相应的减少。

虽然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但是其也具有一定的缺陷,其不足主要表现在外延性较差。就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整体运作状况而言,其在运作中和外部进行相连的媒介主要是职能控制器,只有通过职能控制器才能够使得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与外部的各个系统相联系。如果职能控制器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使得消防自动报警器失去功效,从而无法对火灾进行预警。

目前,各厂家提供的智能控制器一般可以提供RS232接口。这时,其他系统的控制器可直接利用这个RS232接口实现与智能控制器的联接。从而解决了技术上实现火灾报警系统与智能化系统联动的问题,也提供了低成本地改造火灾报警系统与智能化系统联动的途径。

3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与智能化系统联动

目前世界智能化系统均向网络化布线及总线制控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火灾报警系统也不可避免地跟进世界技术发展的潮流,在火灾报警系统向网络化方向的过程中,随着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必然向建筑智能化系统联动方向不断发展,从而降低实现该目标的成本和技术难度。

结束语

根据以上几点,可以了解到消防火灾报警系统不仅是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且存在与其他建筑智能化系统联动的现实需求。从技术成本上看,该需求的解决也并非难题,因此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时,应统筹考虑消防火灾报警系统与其他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联动功能,从而在设计阶段就解决该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亚,张凤众.智能建筑中的火灾探测与消防联动系统分析[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1).

消化系统范文第4篇

实验证明,胃液中存在酸度很高、浓度很大的盐酸,据测定,胃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比血液高出300~400万倍。胃液不仅能消化食物,还足以把小铁钉溶化掉。因此,法国生理学家伯尔纳惊叹道:“胃表现得如此耐腐蚀,好像是瓷做的一样。”

诚然,胃是“肉”做的。它能有像瓷一样的耐腐蚀的品质,必然是健康人的胃所具有的。胃炎、胃溃疡病人的胃黏膜是经不起酸的腐蚀的。胃酸会把胃壁腐蚀出溃疡面,引起剧痛,甚至会发生胃穿孔,致人死亡。

平凡而神奇的胃黏膜

人胃与猪肚的形状与结构大同小异,在功能上有较大区别。

成人胃黏膜的表面积约为800平方厘米。肉眼观察可见表面的皱襞和许多纵横交错的浅沟,分成许多直径为2~6毫米的胃小区。整个黏膜表面还遍布不规则的小孔,称胃小凹,整个胃黏膜上约有350万个胃小凹。

胃黏膜表面为黏液细胞,它分泌的黏液层既可起作用,又可防止高酸度胃液与胃蛋白酶对黏膜的损伤。

胃腺也称为泌酸腺。分布于胃底与胃体部黏膜,约有1500万条,是胃黏膜中数量最多、功能最重要的一种胃腺,是胃液的主要分泌腺。

壁细胞分泌盐酸与内因子,故又名泌酸细胞。正常成年人的壁细胞总数约为10亿个,壁细胞数目多少与盐酸的最大排出量直接相关。电镜观察发现,壁细胞内有大量分泌小管。

一般认为,盐酸排出量可以反映胃的分泌能力,它主要取决于壁细胞的数量及功能状态。胃内盐酸有许多作用,可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因而对维持胃和小肠内的无菌状态有重要意义。盐酸进入小肠后,促进胆汁、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主细胞亦称胃酶细胞,胞质内充满分泌颗粒(酶原颗粒)。分泌颗粒中所含的胃蛋白酶原被细胞释出后,受盐酸激活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产生多肽或氨基酸较少。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其最适pH值为2。

我们纵观整个人体,全身只有胃黏膜是如此神奇!胃黏膜的壁细胞上的质子泵每秒钟能分泌多个氢离子,从而使胃腔内能达到pH2那么高的酸度。真是独此一家!

须知,要是没有高浓度的胃酸,胃蛋白就无法激活,也就无法消化蛋白质。要是酸度不是那么高,那么随食物而混入的多种多样的病原菌和病毒等,就会兴风作浪,导致胃黏膜损伤、感染而患急性胃炎,弄得人们永无宁日。

大白鼠也会得胃溃疡?

据调查,中国约有4/5的人患有(或患过)胃肠病,居世界首位。由于急性胃肠病治疗不当,往往转为慢性胃肠病。长期慢性的胃肠病又因为有害病菌分泌大量毒素而导致胃肠内腐败物质大增,引起胃肠黏膜糜烂,乃至发生溃疡。

临床医学家为了探明胃溃疡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必须做动物实验。药物学家为了获得真正有效的胃的良药也必须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因此医药学家都需要制备动物胃溃疡的模型,也就是说,为了人体的健康,只能让动物作出一点“牺牲”。那么,怎样才能使大白鼠发生胃溃疡呢?

药学家们发现,人们服用阿斯匹林、吲哚美辛(消炎药)、保泰松等,虽有良好的消炎、止痛作用,但是常服这些药物会引起胃溃疡、胃出血。

药学家会用较高浓度的阿斯匹林等上述药物灌注到大白鼠的胃内,胃黏膜就会出血、糜烂、溃疡,要是灌注高浓度的盐溶液、碱溶液或纯酒精也会导致胃黏膜出血与溃疡。更令人惊讶的是,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会导致“应激性胃溃疡”!

实验医学家将大白鼠禁食一天后,将其四肢固定在木板上,限制其活动。又将木板放入水中,淹没其下半身。5小时后取下大白鼠,这些遭受又冷又饿、又被淹水,受到心理恐慌的可怜的大白鼠,竟有98%以上都发生了应激性胃溃疡!

从上述动物模型给人以启示: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千万要小心,别引发胃出血、胃溃疡。同时,心理健康才能永葆胃的健康!

胃黏膜自我保护

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不仅能通过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而获得各种营养物质,也具有保护自己的胃肠黏膜,不使黏膜被川流不息通过的各种化学性质的各类食物所损伤的能力。也就是说,消化道黏膜虽然很脆弱,但是却有自我细胞保护的本领。我国生理学家王志均教授的研究室对此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并发现了一系列的细胞保护物质,对保护人的胃健康作出了贡献。

王教授认为,胃黏膜的自我保护机制相当复杂,它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网络体系。这个胃黏膜保护网络可分成五级:第一级包括分泌到胃腔内的各种具有防御功能的物质如碳酸氢盐、黏液、免疫球蛋白及有关抗菌物质和表面活性磷脂等;第二级是指黏膜上皮细胞之间形成的紧密连接能显著抵抗氢离子的逆向扩散;第三级为黏膜的微循环,包括体液、血液、神经介质及其调节等;第四级是指黏膜的免疫系统,包括“警戒细胞”,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等;最后一级则是黏膜损伤时,上皮和腺体的迅速修复和生长。

胃黏膜保护机制的现代研究包括:

1、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这是胃黏膜保护的第一道防线,由胃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黏液,含大量糖蛋白,是黏稠的不溶于水的凝胶,能够有效防止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害。

2、胃黏膜屏障胃黏膜上皮层是保护胃黏膜的重要部分。胃腔内的氢离子不能逆行扩散进入细胞内,避免了细胞内pH的降低,从而防止酸侵害和损及细胞内部。

3、胃黏膜的快速修复正常胃黏膜在受到表浅损伤时,健康细胞即伸出扁平伪足,将区域完全覆盖,并形成细胞间紧密连接,使上皮层迅速恢复完整。胃黏膜上皮的更新很快,上皮细胞更新的时间很快,一般为3~5天。

4、胃黏膜的微循环和全身酸碱平衡胃黏膜血流不仅可以提供营养物质和氧,同时带走组织中多余的氢离子、局部代谢产物、毒素、氧自由基,对细胞内的代谢和维持全身的酸碱平衡均起重要作用。

胃黏膜的保护神

――前列腺素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有人发现在人的中有一种能使子宫收缩或舒张的物质,当时研究者以为它是由前列腺分泌的,所以称它为前列腺素。后人发现它的真正产地不在前列腺,精囊液中的含量才最多。

再进一步研究发现,前列腺素广泛地存在于可消化系统中,并且大量地存在于胃肠黏膜中,而前列腺素正是胃肠黏膜的保护神。由此看来,前列腺素不仅命名是张冠李戴,而其生理作用也南辕北辙了。

动物或人体的大量实验证明,前列腺素能强烈地抑制胃液分泌,包括胃液量、胃酸浓度及酸排出量、胃蛋白酶排出量等,并且有很强的抗胃溃疡作用。

消化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防工程;建筑;智能化

随着现代人们个人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公共安全水平的增长,人们对于建筑安全性能的要求也日渐提升,消防工程作为建筑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安全可靠的消防工程能够为建筑使用者提供各项消防安全保障,有效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但消防工程复杂性相对较高,包括诸多子系统(气体灭火子系统、给水系统、报警联动控制系统、通讯系统等),并且子系统与子系统间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保证消防系统整体运行的可靠、稳定。而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消防工程中也逐步引进了智能化相关内容,从而令传统的消防体系逐步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而智能化消防体系在确保建筑消防安全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

1 智能消防系统概述

建筑消防工程是建筑施工的重点环节之一,而消防机电系统的安装更是重中之重,安装质量会直接影响后期建筑的消防安全。随着现代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消防系统逐步开始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消防系统具有更加精准、灵敏、稳定的优势,并且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保证建筑消防安全,降低消防设置的保养、维护成本。现代建筑多使用防火材料,其在火灾防范以及消防安全保障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消防材料只具有隔离作用,一旦火灾蔓延,毒气、烟雾等都会危机建筑内人员的安全。因此消防安全单单依靠建筑材料无法保证,还必须能够在火灾发生初期及时报警,并在火灾过程中降低火灾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危害,为建筑使用者争取更多的逃生转移时间,并对火灾进行及时的反应,在救援队到来前进行自救,有效控制火势。

现代建筑结构和功能性的复杂程度决定了消防系统的复杂度越来越高,智能化消防系统包含了诸多子系统。只有确保智能化消防系统的子系统之间配合密切才能发挥消防系统能够应有作用。另外在日常阶段也应当加强火灾预防相关工作,消除火灾隐患。另外在火灾发生后建筑消防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向建筑使用者发出警报,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伤亡,降低火灾危害。虽然我国消防系统正在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设计方面仍旧存在不完善之处,还需要结合实践以及相关技术研究不断改善。

2 智能化消防机电设备安装要点

2.1 自动报警设备

自动报警装置在消防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现代建筑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安装直接影响报警系统是否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以下三点:首先是设备安装的专业性要求。由于消防系统本身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而自动报警设备的安装更是如此,因此必须确保安装人员具有专业的技术,谨慎选择具有消防报警设备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并且对入场安装的相关材料、设备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消防报警装置质量符合自动报警系统的要求。其次,在安装过程中,自动报警相关设备,例如“控制器”、“报警按钮”、“探测器”等敏感、核心部件,需要严格保管,避免由于管理不当而受到损坏,造成性能受损,影响后期报警系统发挥作用。最后,需要进行技术文件的审核。施工单位在安装报警装置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文件。施工单位技术文件,例如接线图、系统图以及平面图等,并将变更部分在安装完成后及时提交相关单位,进行自动报警设备安装变更记录。

2.2 中央控制系统

中央控制系统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消防控制盘的安装过程中必须在其周围留下必要空间,便于设备的安装。若安装过程中需要在地面安装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盘,那么就要保证设备的垂直。若需要在墙面上进行控制盘的安装则需要保证安装完成后的控制盘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可靠性。相关配线的安装需要确保配线整齐,安装完成后配线不会缠绕、交叉,相关线路连接精准,不存在误接、漏接现象。除此之外,安装过程中还要针对配线进行一系列的保护,避免由于线路损坏而影响中央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

2.3 消防联动设备的安装

消防联动设备是智能化消防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在进行设备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联动设备的安装说明,因此安装人员必须在安装前清楚了解厂家那说明书内容。若消防联动设备使用金属软管外接导线进行连接,那么应当使用锁母固定金属软管和联动柜接线盒,以防止吊顶内线脱落和混乱。

3 智能机电管理系统

对于消防工程系统而言,本身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包含诸多子系统。只有通过不同子系统之间密切配合,才能使系统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应切实加强系统之间的配合管理,这样才能使系统稳定运行。系统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加强不同子系统之间的整合,这样才能使系统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充分发挥出应有的防灾防火作用。例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将空调控制进行有机结合,一旦产生较为严重火灾,系统利用空调控制等相关措施,能切实避免有毒气体及烟雾的大量扩散,并能减少内外部空气之间的交换,使室内氧气含量得以有效降低,从而起到良好的防火作用。再如,通过将电梯控制系统进行有机结合,同样能起到控制电梯的作用,一旦严重火灾出现,利用电梯可以大大提高逃生效率,有利于住户安全。

4 机电通讯的技术要求

对于消防工程系统而言,在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切实注重网络通讯技术的科学运用。由此可见,系统设计人员还应着重加强通讯系统的构建,只有将通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才能切实实现系统真正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对于目前而言,通讯系统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因而难以实现与通讯技术的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阻K了智能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现阶段来说,应将工作重心放在驱动设备方面,这样才能有效促进远端监控的不断发展。除此之外,将无线感测网络应用于系统设计过程中,大大提高了火灾侦探效率,从而有利于实现更好的火灾防治,保障住户的安全。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在火灾防治等方面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从而促进火灾等安全事故的有效防控,保障住户安全。

5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智能化消防体系已经开始成为现代建筑消防工程发展的新方向,并且在实践中智能化消防系统展现了巨大的优势,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消防安全。而随着消防技术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消防系统能够在保证现代建筑消防安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保证建筑使用者的安全,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等。但是目前的智能化消防体系仍旧在不断完善阶段,还需要技术研究人员的进一步提高,不断融合智能化技术与传统的消防技术,不断推进我国消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沙.新时期消防工程机电系统智能化研究[J].科技展望,2015(29):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