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1.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历史背景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始于80年代初, 在此之前的设计教育体系,主要是以工艺美术教育为主。从1902年起,在南京创办的中国第一所高等师范学院就开设了图画手工科,进行有关绘画、透视和手工及材料工艺的课程。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一批学子到西方接受工艺设计教育,学习包括染织、陶瓷、图案等专业课程并回国执教。他们将30年代西方的设计思想和法国、日本的工艺设计教育体系带回中国,成为以后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础。

1956年成立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以工艺美术和设计为主的学院,所设立的专业主要包括染织艺术、陶瓷艺术和建筑装饰等几个方面,当时情况下,设计教育以传统的美术教育为主,工艺美术教育为辅。50年代以后,在中国其他地区分别成立了一些综合性的美术和艺术院校、专科学校,形成了包括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和职业中专在内的设计教育体系。

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所面临的对象大多是政府的大型建筑工程的外饰和室内装修、以及配合政治宣传的展示活动,为企业服务只是围绕轻工业的少数产品,设计被认为是装饰美术的代名词,人们普遍将设计等同于工艺美术。在将近10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教育体系被中断,设计教育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和发展,政府曾经提出了日用品工艺化、工艺品日用化的口号,但这一口号只是把设计看作为一种对生活的装饰和美化的典型认识,对当时还缺乏竞争的计划经济市场,这一口号对企业和社会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实际作用。

1974年,在政府要求下,一批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者和汽车制造界的工程师们被组合起来,共同针对汽车的外观造型设计进行国有汽车产品的开发,根据当时国际工业设计发展的情况,他们提出了工业美术的概念。1977年,当漫长而黑暗的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恢复高等教育体制,工业美术系正式成立并开始招生。在当时的工业美术系中设有两个专业,即室内设计和轻工产品造型设计。1984年该系分离为工业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两个系,使工业设计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正式独立成为一个系。与此同时,湖南大学也正式成立了工业设计系,成为工科院校中第一个设立该系的院校。从此,中国工业设计教育体系开始了它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阶段

1) 创立与启蒙期

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创立与普及阶段,80年代初,包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湖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无锡轻工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纷纷成立了工业设计系,并邀请了吉冈道隆等日本设计教育家来华讲课,在国内开始了工业设计传播的历程。1982年,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王受之教授开始宣讲西方工业设计史,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这一时期,少数高校教师被国家派送到德国、北欧和日本等国家学习工业设计,一部分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始在各个高校任教,将西方工业设计的基础教育方法和设计思想引入国内,在国内几乎空白的工业设计教育土地上开始播种和耕耘。在这个时期中,处于中国北方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地处南方的广州美术学院,成为对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最有影响的两个院校。而广州美术学院处于经济开放的广东地区,最先感受到了市场经济和竞争对设计的需要。处于北方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则通过引入德国现代设计教育思想和设计基础课程的改变而引起了国内院校的震动。在这个时期中,以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者向社会各界举办了大量的工业设计讲座,并通过中央电视台进行宣传,在普及工业设计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87年阿瑟.普洛斯等国际设计界的著名教授来华讲学,表明国际设计教育界与中国设计教育界开始了更多的交流。

80年代也是中国国有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换和过渡时期,大部分国有企业经历了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严酷竞争,通过地方政府的重复投资和保护主义下求得生存发展,到逐步走向接受和认可市场经济的作用,开始对工业设计有所关注。整个社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进入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政府部门和教育管理机构仍然把设计看作是对生活用品的装饰和美化,甚至一些研究工艺美术的学者也将工业设计看作为现代工艺美术,不愿意承认工业设计的独特性质和作用。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从其申办成立的1980年开始,就因为在专业范围上涉及到轻工业产品的设计开发问题,而被国家指定由轻工业部对该协会进行管辖。从而使中国工业设计被历史性的限制在轻工业产品的范围和概念上。但实际上,由于工业设计的跨学科、跨专业的性质,使得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在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中得到涉及。

2) 普及期

80年代中到90年代中可以说是中国工业设计的普及阶段,许多80年代初接受工业设

计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其他的院校执教,将工业设计思想的种子撒向全国。同时一些具有美术基础或工学基础的现任教师又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接受进一步的设计教育和培训。企业中也有一些美工或工程师到大学接受工业设计的基本训练,他们将工业设计的观念带回企业,促进和提高了企业对工业设计的认识。

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企业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股份制改革,出现了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大型企业。工业设计部门在这些企业中得到确立和认可,并逐渐显露出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同时,一些设计院校的研究所和部分教师也为企业开展设计咨询服务,得到企业的接受和认同。这些院校教师成为中国工业设计实践者的先驱者,使中国工业设计的咨询服务业得以启动。

1986年,在国家机械工业部教育司的主持下,在工科院校内成立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要对所属工科院校开展工业设计进行指导与协调。同时工业设计也被正式的列入了国家教育部所指定的专业教学目录,成为一个正式的专业。

于1987年正式成立的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汇集了部分政府官员、艺术教育家、设计师和企业家,在80年代末对中国工业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在80年代末发行的杂志《设计》曾经得到国内设计界的认同。

80年代末开始,中国独立的设计咨询业开始起步和发展,在中国沿海主要经济发达地区开始出现设计公司,为企业提供包括市场分析、概念设计到产品样机的设计服务。

3) 成长期

9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发展。中国工业设计逐步进入了成长阶段,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工业设计教育逐步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教学体系。由以工科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体系和以艺术院校为主的设计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原有机械部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划归教育部管理,并成立了2001—2005工业设计教学指导委员会,由11个重点设计院校的教授组成,其目的是为政府的教学行政机构提供咨询、专业教学评估、指导和教材建设、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同时教育部所制订的本科生专业学科目录也将工业设计列入二级学科,强化了工业设计的专业学科特色。

90年代末对于全中国的高校来说,是一个改革和动荡的阶段。过去隶属于国家部委管理的院校由于国家机构的全面改革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大部分国家部委都不再管理院校而将教育管理权限移交到国家教育部和地方高等教育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院校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合并和重组。一些在中国知名度较高的大学通过收编和扩充其它院校和专业,扩大了规模和范围,并占领了一些具有重要学术和社会意义的领域。清华大学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合并就是一个例子。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理工大学之一,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其理工教育和科研的背景在中国处于领先的地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影响最大的一所学院,对于清华大学来说,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合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有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和发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则通过并入清华大学在与理工和科技方面的结合上得到更多的跨越和拓展。合并之后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改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在原有系科的基础上扩展了绘画系、雕塑系和工艺美术系。

根据2001年初的调查,在全国1166所普通高校中,约有400多所院校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其中有192所院校设有工业设计专业,平均每年毕业人数超过3000人以上。目前该数字可能已被刷新!但从就业状况来看,毕业后从事工业设计的人员仅为10%以下,其他毕业生毕业后从事展览、室内设计、广告和多媒体等工作。

对于成长期中的中国设计教育发展来看,不仅面临着不断的教育改革和调整,还面临着国际设计教育的压力和竞争。90年代末一些国外设计学院通过与中国院校的合作办学,在中国开始了新的一轮设计教育模式,目前合作办学的专业主要集中在服装设计和平面设计等方面并受到政府政策一定的限制。同时,由于中国国民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条件自费出国学习,中国目前的出国留学生总数已达到30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员占60%。前往欧美学习工业设计的留学生明显增多。这种状况一方面促进了中外教育的交流与融合,也给中国的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 经济发展下设计教育架构的变化

1. 传统设计教育在高速经济发展下所受到的冲击

80年代以前的中国设计教育,依然承袭工艺美术教育的传统教学方式,初期的设计基础课程, 以美术绘画为最主要的技能训练。注重通过临摹传统、写生自然等方式来进行造型方面的学习,在材料工艺方面的课程训练与社会存在距离。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很长时间内,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西方现代主义和德国包豪斯设计教育体系在中国并没有得到传播。人们的真正思想解放是70年代末开始的。80年代后以德国和日本的设计基础课程开始被引进,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为当时设计教育的新趋势,人们积极的接受了西方现代设计教育的思想和系统。

在一些以工艺美术传统和美术为主导的院校,在对待现代设计与传统的关系上发生了许多争议。 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认为现代设计只不过是对传统工艺美术的延续,一些学者总是愿意在“设计”前面加上“艺术”、“装饰”等修饰词,以表达他们对现代设计意义的理解,人们对设计的认识还停留在“造型”和“装饰”的层面上。。在大多数院校中讲授和研究现代设计史的学者仍然不多。由于语言方面的因素,许多西方设计教育中所研究和关注的问题还没有在中国得到展开。有关设计教育的大量出版物仍然是以设计技法的训练为主要内容。比如效果图的表达技法就使一些企业对设计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产品的表达上面,导致了对设计的错误理解。

80年代末开始,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为代表的设计教育者提出了设计就是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观点,并发展了系统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设计教育中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和认识。80年代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一书被翻译出来并在设计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人们意识到除了色彩、形态和材料工艺之外,系统的设计方法是设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中国设计教育开始从对“造型”的引导向对“方式”和系统的引导过渡发展。

90年代的经济发展促使企业更多的关注工业设计,一些大型企业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工业设计中心,加快了产品开发的步伐。这一机会使院校与企业之间有了更多的合作。一些院校的毕业设计干脆就是直接为企业进行产品开发。企业对院校的要求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状态,一些学院校除了教育,也变成了专业的设计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进行从产品开发到包装广告的设计服务,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影响,从好的方面看,增进了院校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实践机会,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在设计教育上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状况。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设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关系的深层思考。

90年代末,院校的设计教育逐步有所扩展,由于社会和企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教育出现了转变,即从过去单一的技法和造型训练向掌握系统的设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从只关注美感和设计语义的形态研究转向对生活形态、设计管理、战略和产品计划方面的研究。设计战略和设计管理教育成为设计教育体系新的发展趋势。

2. 从技能型教育向创新型教育的转换。

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可以说是知识积累型的,它采取的是点到点的线性积累方式,学生的学习是以被动的接受状态为主。相比起来,知识创新型则是新的设计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它是一种扩散性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中掌握自我决策的能力和独立分析的能力。

传统设计教育注重设计技能的训练和审美的培育,掌握形态塑造、设计表达方法和模型制作等手段占据了设计教育中的大部分内容。新的设计教育体系则应更加追求对设计创新的系统方法和思想的应用,引导学生从宏观、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去认识设计和进行创造。

传统设计教育是一种经验式的,它通过培养学生体验和掌握设计过程的各个因素与环节,达到对设计经验的把握。在新的设计教育中经验应当有更多和更广泛含义上的扩展,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延伸他们的学习触角,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成果而进行有效的研究,取得到更加广泛和独特的观点。

3. 工科设计教育系统与艺术设计教育系统的区别与融合

在过去,中国的工科设计教育体系大多是从机械制图专业转变过来的,这些工科院校侧重于机械制图、工程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培养,而在形态训练与表达、动手制作方面的能力显得较弱。艺术院校由于一贯强调美感的训练与表现,在这方面自然属于强项。因此造成了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的差距。90年代以后,工科院校中进入了大批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他们带来了艺术院校的设计教育方式,对工科院校的设计体系产生了冲击,同时由于院校大合并,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出现了相互影响的状况,使工科院校与艺术院校之间的教学特点和差别变得模糊起来,两个体系之间的区别正在逐步缩小并逐渐相互融合。但是它所带来的问题是,工科院校是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系统和思路,而不应该完全依照艺术院校的办学方向去进行?工科设计院校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办学方式?

4. 经济发展需求中的设计知识体系架构

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设计教育的知识构架和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按照传统设计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所培养的设计人员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设计师进入企业马上就面临知识更新的问题,许多企业不得不花费更多的资金对设计师进行培训。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增加要求设计教育更多的引入市场研究的内容。设计管理、产品计划、市场调查和生活形态研究做为新的课程正在开始为设计院校所接受和认可,复合型的创造性人才将是未来的主力。

5. 设计教育者在信息社会中的角色

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设计教育者的角色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之中,信息的爆炸和泛滥也使人无所适从。因此对学生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公平化,学生与教师所享有的信息资源已经没有区别,教师的知识结构所受到的挑战也是十分严峻的。因此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向对信息的利用、引导和再创造方向转移。

设计教育者角色的转换也应当从被动的知识和经验传授到主动的知识引导、综合和创新。

三. 建立适合独特国情和地区需求的设计教育体系

1. 如何看待工业化背景下的设计教育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冲突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工业化、现代化和西方化似乎是相继而来。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固然对现代设计教育在全世界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使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对各国自身的设计传统与设计思想加以封杀。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农业和传统工业都毫无例外的受到极大的冲击。许多实现批量化的传统工艺产品已经失去了其传统的价值。中国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时期,人们对摩天大楼比传统庭院更加钟情。传统的工艺美术面临要么失传、要么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市场需要的尴尬状态。

对于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设计教育而言,如何探索符合和适应社会需要、同时又能够结合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特点的设计教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选择非此即彼的答案,而应该将现代设计的教育思想与民族意识相结合,同时吸取国际上各种设计教育体系的优点加以发展创新。

2. 建立符合中国经济需要和发展特色的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中国的工业化将对全球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的设计教育体系要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服务,要培养出适应中国企业和社会需要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中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也要走出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研究方法和研究体系,这种体系能够适应和满足中国国情的需要。

近几年,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在中国出现了爆炸性的趋势,在短短5年内,设立该专业的院校数量就超过过去的十几倍。由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给予教育机构设立新专业以更多的自由竞争权和选择权,各个院校之间也呈现了十分激烈的状态。一些缺乏师资的院校不顾自身的办学条件招收大量的学生学习工业设计,在专业课程设置和安排上与别的院校十分雷同。可以看到随着大学教育的进一步普及,院校和专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人才的争夺也将十分激烈。具有自身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模式将会得到发展。而那些盲目上马和模仿其他院校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思维的院校将会被淘汰。

结论:

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与中国工业设计教育是紧密相连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将更加融入国际市场体系,带动中国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国设计产业将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迅速提升,中国的设计教育也会在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中得到不断调整和提高,为中国企业的设计创新培养更多的人才。同时,中国设计教育将通过与国际设计教育的交流进一步融合。

参考文献: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字: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工业设计,教育过程

一、研究目的

从历史的层面来分析中国和韩国的工业设计的话,1900年左右,受日本图案教育的影响草创期都是以传统纹样为主。从1940年后期开始,到初期的应用美术时代,都经历了相互模仿的时期。1950年开始,由于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韩国比中国提前20年进入了产业化社会,由此可见,两国今天的现代设计教育也存在悬殊差距。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调查分析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势态,观察发展课题。将韩国和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课程比较分析之后,设定中国未来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变迁和现状

2005年,教育部统计数据表明,普通高等院1792个,4年制本科大学701个,专科大学1091个。4年制本科大学中有超过400所学校开设了美术或者设计学科,其中246所大学设有工业设计专业。1990年以后大部分学校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从2000年开始,不过5年的时间,84所大学陆续开设工业设计专业,平均以每年10多所学校开设此专业的速度在增加。以教学规模和毕业生数量来看的话,中国是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中国在2001年加入WTO之后,政府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由为重视投资科学技术和设计产业。工业设计学科被评为全国前10名的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大连民族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沈阳航天航空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大学。这些学校中大部分都是在80年代初就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学校资历深厚,教育体系完善,师资队伍优良。

中国的大学分为国立,私立,国外合资等。其中国立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占教育系统的主导地位。国立大学从学校建立开始,学校的运营,学科的设定,财政的开支等全部统一归国家教育部管理。中国的理工科大学中,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比率很高,但是大部分都是以机械制图和工程学为主,学科知识偏向理论和技术。1990年后,艺术类大学毕业的教授被聘用为工业设计专业教授,随之艺术学科逐渐融入其中。近年来,随着学术交流和教学科目的不断改善,学科间的融合也在进行着初期的探索。学制由学年制向学分制转换,学习的年限可以在4-6年间根据学生自身条件调节。理论科目自由选择,专业科目集中进行,根据学习的内容和教授的不同,一周最少2门课程,选择自由性极大。

三、韩国和中国教育过程比较分析

(1) 课程制度

中国和韩国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差异也随之可见。中国毕业的必修学分是170―220。相比韩国高很多。韩国的选修课程大部分是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而中国则大部分是必修课程。中国在专业课程部分以外,对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工学,外语等也由为重视,特别是英语的比重由为高。而韩国则实行多专业及多学位制度,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而中国的单学位制度则缺少灵活性。中国学校一个学期以16―18周为基准,比韩国多出1―3周,一般在理论和时间科目上平均每学期每周每个小时多听一个学分,这样达到毕业标准的学分要求高是可以得到认证的。

(2) 教育过程中专业能力的培养

科目区分

韩国各个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中理论课程占10%--20%,可以看到韩国首尔大学是以理论为主,弘益大学则是以实践为主,而国民大学的情况则比较平均。从这三所大学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也充分证明了其效果。

中国各个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中理论课程占25。0%--38。8%。比韩国高出很多,特别是理工科综合院校,抽查数据中,北京理工大学的分析数据可以充分认证这一点。

课程特性

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每所大学由于教育宗旨和偏向有所不同,所以课程设置上也有所偏向,例如韩国首尔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占有28%的比例,专业能力充实,但是另外一面,在技术知识方面确只有8%的比例,比其他大学低很多。弘益大学是专业美术学院所以设计学科占有很高比例,达到了61%。国民大学则是各种学科比较平均分配的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的设计学科占有56%,人文和社会学科是16%。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由于是综合理工类大学所以技术学科占有很高比例达到了35%左右。

四、结论

综合观察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变迁和现况,并分析中韩两国各六所大学的教学课程,所得的研究结论如下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方面依据于教材,另一方面取源于学生,但很大部分需要教师的再加工——“问题”的设计,那么如何把握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呢?仅从教者角度提出以下八个方面的思考,供大家教学中参考。

    1、“问题”设计的趣味性(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调动、激励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不断为之奋斗的宗旨。显然“问题”的设计当然也离不开这个宗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就能让“问题”走近学生,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基础、动力和保证。

    2、“问题”设计的导向性(强化“双基”,突出重点)

    强化双基,夯实基础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问题”取源于双基,通过解决问题又强化了双基,“问题”围绕重点,通过解决问题又突出了重点。让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中扎实双基,并认识夯实双基的重要。

    3、“问题”设计的整体性(整体设置,相似强化)

    “问题”设计的整体性,就是围绕课标对“问题”的设计作整体的考虑。注重从同一模型、相近题类和方法的归类等形成问题链,不仅产生布局设计的整体效果,也同时取得相似强化的特出成效。

    4、“问题”设计的针对性(目标明确,补漏、纠偏)

    “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不仅表现在对课堂提问的设计,而且也产生于学生阶段学习中的存在问题,即针对性问题又明确意向地去进行“问题”设计。

    5、“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利于思考,富于启迪)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数学问题的设计更应有助并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教师绝不包办,学生能够自己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问题”设计的启发性就是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以问促思,以问促问,促进学生不断的再思再问。

    6、“问题”设计的层次性(铺设“阶梯”,逐步深入)

    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之一是: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它的基本点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成一系列子问题,通过解决子问题逐步消除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问题的解决。因此,围绕某个总“问题”的解决,而设计一些子“问题”铺垫,来降低思维难度,这就是“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7、“问题”设计的深刻性(小中见大,揭示规律)

    学生中不良习惯的表征之一:“眼高手低”。他们往往热衷于大题、难题的习作,疏忽对小题的思考与研究。作为教师适时地从小题研究入手,并进行拓展性的“问题”设计,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取得“小中见大,揭示规律”的教育效果,这就是“问题”设计的深刻性。

    8、“问题”设计的创新性(强化思维,求异创新)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可能,所以问题是创造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效开发创新学习潜能的开端,创新学习也由此开始,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问题”设计将科学发现过程简捷地重演于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猜想和发现。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包豪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意义

创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培养了很多设计人才,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它不仅重视技术领域,而且非常重视艺术领域。它借鉴了20世纪初期的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新艺术思潮。一方面,它为打破传统的艺术界限,提高手工艺者的地位而努力,因为它认为艺术不再是一个专门的职业,艺术家和手工艺者是没有根本区别的;另一方面,它开始与工业界建立长久的关系,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改革运动而奋斗。

一、早期的包豪斯——魏玛时期双轨制

格罗皮乌斯是20世纪重要的现代设计家、理论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也是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他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理念,为此他招贤纳士,让艺术家和手工艺者共同探讨教学,形成了新的教育体系——双轨制。在这一时期,包豪斯基础课程开始建立,它提倡的教学制度是“工厂学徒制”,学习期为三年半。学生在最初的半年学习基础造型课程、材料的分析和实践操作课程。包豪斯会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将其分配到工厂中学习各项技能,取得因材施教的效果。包豪斯有教造型、色彩等内容的艺术设计教师,也有传授手工艺技能的技术型教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材料、肌理、结构、色彩等形成更加科学的认识。包豪斯对成绩合格的学生发放毕业证书,将成绩优异的学生选并给予深造的机会。这种教育模式为包豪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包豪斯教育体制的影响。首先,学生要想考上大学,需要打好基础。大学刚开始的学习课程仍是基础课程,因为基础是否扎实对于后期的学习和进步程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次,每个专业有专门的教师授课,因材施教。最后,在毕业问题上,也是学习任务圆满结束后发毕业证书,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读研深造。

二、包豪斯的高峰期——迪索时期导师制

包豪斯的高峰期始于在德国迪索重建,这一时期由汉斯•迈耶担任校长。在这一时期,包豪斯有了自己的学术期刊《包豪斯》,这个学术刊物系统地介绍学院的科研成果,使学院走向了正规,并一步步发展起来。迪索时期的教学体系和制度开始改变,师资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充,魏玛时期的双轨制被改革,“导师”的称呼也被改为“教授”。包豪斯进行了课程改革,开设了三大构成等课程,实习车间也相应地建立起来,这些都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迪索时期的包豪斯形象和成就的建立与一批青年教师的努力付出是分不开的。教员结构的整改,带动了教学大政方针的转变,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也随之越来越成熟、完善。这个时期开设的课程基本上涵盖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所包含的设计、造型、技能等基础的知识,也为现代艺术学院由三大构成、材料学、工艺学等组成的新的基础课程模式打下了基础。所以说,这个时期已经初步形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新的体系。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来说,一方面,学术论文的发表,科研成果的鉴定,导师职称的评定,都受到迪索时期包豪斯的影响;另一方面,迪索时期包豪斯开设的三大构成、材料和工艺学对于现在学设计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不仅能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设计中存在的美学,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社会生活中充分感受到设计的重要性。

三、包豪斯的艰难时期——柏林时期

密斯•凡•德•罗担任柏林时期包豪斯的校长,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结束了包豪斯长期受到政治思想干预的状况,努力把包豪斯改造成一个较为单纯的、专业的设计教育中心。他取消了学院所有旧的机构,开始实施学生必须重新注册,在开学之际必须按照要求签名的规定。虽然柏林时期的包豪斯因纳粹的破坏而解散,但这种学生注册登记,按照校规报到签名的政策一直延续到今天。通过了解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我们认识到以下内容:首先,设计人才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具有实践能力。其次,设计应该为人们服务,而不是为产品服务。再次,学习者必须遵循自然的客观法则学习设计,应该多尝试新技术和新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最后,学习者应该在理解理性主义设计原则的同时注重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在设计实践中做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从所设置的学习目标看来,执教教师在教材的把握与内容的研读方面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制定了有梯度的三维目标。目标设定得很好,只是,在操作过程中能否真正做到呢?

正式开始新课学习时,执教教师在课件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对秦始皇外貌的描述之后,通过郭沫若与《太平御览》两种不同解读与评价来导入本课,并指出世人对于秦始皇的不同评价不仅仅出于外貌,更是出于其建立的王朝。不仅如此,教师还运用了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的一段话“秦朝是短促的朝代,但又是极重要的朝代。秦始皇是暴虐的皇帝,但又是对历史有巨大贡献的皇帝。秦是文化的摧残者,但在某些方面又是先进者”来引导学生思考:到底秦始皇对中国历史作出的贡献有哪些?为什么说他是“暴虐的皇帝”“文化的摧残者”,又说他是“先进者”?

作了如此多的铺垫之后,执教教师在本课设置的“重头戏”――历史法庭开始了。作为原告的是代表秦朝统一后的全国平民百姓,被告则是从古至今褒贬不一的秦始皇。秦始皇被控诉的罪名为:统一六国之后,在11年的统治时间里,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具体的罪状有四:一是专制独裁,二是刑法苛刻,三是禁锢思想,四是劳役繁重。针对每一项罪名,教师都提供相关材料给学生进行分析。如罪名一:专制独裁,教师采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一段描述:“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逮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通过这段材料让学生明白秦始皇之何其暴虐。紧接着教师“请”出了秦始皇进行“自辩”,并让其被告律师――学生为其辩护,列举秦始皇在地方制度以及中央集权制上的重大贡献。此外,罪名二、三、四之形式基本如此。在课堂的最后一部分,教师让学生充当小法官,对秦始皇的一生进行裁决――“有罪否?”

纵观这堂课,有些地方是值得肯定的,例如在教学中运用了大量的材料,展示了学生精心创作的历史小漫画并运用情境创设的方式把整节课的内容连接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授课教师的用心。只是,若细心聆听、观察该堂课,就不难发现在其课堂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中教学过程偏离教学目标就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秦兼并六国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并理解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此外,通过了解长城的构造来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然而,教师一开始就将学生引入到“判断秦始皇是否有罪”的方向中去,姑且不讨论“有罪否”这一表述的准确性,这种引导的方向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其实,如果认真阅读执教教师对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发现,总体来说该目标的定位在理论上很清晰。但教学过程却偏离了教学设计的课程目标,这是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的强烈感受。

那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与课程进展所展示的目标为何会出现这种偏离呢?又如何防止这种偏离呢?

一是教师的导课应避免对学生进行错误引导

如果说一节课是一出戏,那么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就是一个剧本,而教学设计中的导入部分就是这出戏的“序幕”。“序幕”故事应紧密结合整出戏的内容,若写得好,观众才爱看,也才看得懂。同样道理,课堂的导入若设计得当,学生就会感兴趣,而且也会对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更准确的理解。若导入部分内容设计不到位,轻则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泛泛,重则会使整个课堂的设计和重点与教学目标发生偏离,甚至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在对新课进行导入的时候,教师就运用了《太平御览》《中国通史》中的多条参考文献用于引导学生,通过郭沫若与《太平御览》对尉缭笔下的秦始皇外貌的两种不同解读与评价,指出世人对于秦始皇本人以及其所建立的王朝的不同评价。通过以上一系列的环节,导入新课并让学生思考秦始皇的功与过。从学生的反应看来,此举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引导并没有做好,因为,教师已经在不经意间把本课的课程目标颠覆了:“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变成了“评价秦始皇的功过得失”。

在《秦皇扫六合》一课的导入中,不妨试试以下导入方式:

【播放视频】《大地在我脚下》

师:这首歌所歌颂的是谁?唱出了他的什么气势?

生:秦始皇,唱出了他唯我独尊、雄霸天下的气势。

师:对于秦始皇以及他建立的王朝,世人评价褒贬不一。从社会的发展进程来说,他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是起着积极作用的。这节课我们一起梦回秦朝,了解秦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之后再结合所学内容来对秦始皇进行一番评价。

这样的导入,不仅符合课程目标的设定,而且不影响教学设计的进行,能比较好地兼顾教学目标设计与课程目标,避免两者南辕北辙的情况发生。

二是教师的设计应事先对教材进行准确的解读

本课中出现教学设计与目标的偏离,还暴露出教师存在对教材的解读不够准确的问题。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很多教师在设计教案或学案的时候,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甚至是根本没有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直接把教参或者一些教辅资料中的教学目标搬到其中。至于教学活动能不能紧密围绕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对教材的准确解读对于设计教学非常重要。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重要教学资源。对于学生来说,教材是他们掌握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从他们感知教材开始,知识也随之积累,感知越丰富,观念也越加清晰,对概念和知识的理解也就越容易。对于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与成长的重要责任的教师来说,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对教材的领悟程度更是关系到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

执教教师对《秦皇扫六合》这一课的解读仅仅停留在文本内容上,把教材内容摆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史实对人物进行分析、评价。对于文本内容中渗透出来的深层内涵,如秦兼并六国、巩固中央集权背后对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秦的统一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等,缺乏深层次的分析。本课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局面,实现统一大局;此外,百姓的生活环境在国家统一后开始转向安定。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要向学生强调秦灭六国、巩固统一的先进性,其统一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的。不仅如此,秦朝建立起来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揭开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序幕,该制度对后来的中国社会,甚至如今中国人的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着重建立在对秦始皇的正面解读的基础上。

三是课堂的形态结构必须与教学目标的达成相适应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教育论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华南师范大学

现代科技译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哈尔滨工程大学

现代中国文学论丛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