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的词

辛弃疾的词范文第1篇

关键词:辛弃疾词;爱国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04-02

辛弃疾,字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词现存600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他独创“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早期受朝廷重用时写下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抗金北伐的建议书,中后期深感壮志难酬,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词,如《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其爱国词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的广泛性是一大特色。辛弃疾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评价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可见辛弃疾的词,尤其是爱国词对后世的影响。

一、稼轩词的爱国情愫

(一)念念不忘家国之忧

中原沦陷,山河破碎,使词人整日忧心忡忡。他白日纵目万里江山,是“剩水残山无态度”(《贺新郎》)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 。他夜不成寐,所闻所感是“狂风悲歌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送友人赴汉中,他抚今追昔说:“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无论出仕江湖或归隐家园,魂梦所系者,依然中原故土;念念萦心者,还是家国之忧。

(二)对朝廷和现实政治的不满

南宋朝廷的妥协退让政策让辛弃疾的内心极为不满。每当主和势力得逞,必有大批爱国志士投闲置散,稼轩于此深有体会。因此,他的作品中时时迸发出岁月蹉跎、壮志空怀之愤,常常激荡着请缨无门、报国无路之恨。他的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征战沙场的抱负和为国出力的愿望,也有心愿不得实现得无可奈何。面对这样推行苟安政策得朝廷,辛弃疾只能在词里面用不满和讽刺表露自己爱国情怀,寄情于词。

(三)实现中国大一统

“还我河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稼轩以词勉友或自励,总鸣响着却敌复国的呼声。复兴统一祖国的崇高理想与南宋只顾偏安现实,使辛弃疾一度沉浸在愤激之中。恢复中原,统一中国是辛弃疾反金扶宋的核心思想,也是稼轩词的最主要的主题之一。辛弃疾的词在这方面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在辛弃疾看来,统一是为趋势,那么南宋应该奋发图强,抓住机会在“方离方和之际”,去完成统一大业,“国家有屹然金汤万里之固”,而不至鹿死他人之手。这种国家一统的爱国思想是辛词爱国情怀的体现。

二、稼轩词的艺术表现

(一)鲜明的意象

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从辛弃疾词里面出现的人物意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苦闷,不满现状的意旨。他的词人物意象主要有三个:1、功成名就的英雄。辛弃疾在词中多次引用孙权这个人物意象。辛弃疾借自己心中的理想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能有一片沙场,让自己也达到“坐断江南战未休”的目的,喊出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2、壮志未酬的英雄。这个辛词中出现的比较多,如《贺新郎》中的“我最怜君中宵舞”中的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渴望收复失地,但最终却折戟沉沙。想当时,统治者以和为贵,像他这样的抗战之士只能空发感慨。全词虽气势磅礴,语气慷慨激昂,这无非是吐胸中的块垒,抒发自己有才不能施展的苦痛。3、归隐山林的隐士。出世与入世,从来都是有志之士的两种选择。从他的《卜算子》及《水龙吟》等就可以看出,词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耕作之乐不过是无奈之语,其中包含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感慨。在辛弃疾的词里还有着大量的军事武器的意象,如“雕弓挂壁无用”,“长剑铗,欲生苔”(《水调歌头》),“腰间剑,聊弹铗”(《满江红》)等,大量军事意象构成罕见的军事奇观,表露了辛弃疾的内心世界。从辛弃疾独特的词的意象就看出辛弃疾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二)独特的风格

辛弃疾是一位以豪放见长的词家,然而他的词是立体的,多样的,既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豪放,也有“丽绵密,缠绵婉转”的婉约。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但是由于个人气质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豪放词迥然不同。苏轼的豪放词豪放中见洒脱,旷达。辛弃疾的豪放词则是豪放中见慷慨悲壮沉郁,气魄雄大,一个是士大夫文人之词,一个是军人英雄之词。虽然辛弃疾的词和其他豪放词人一样豪放万丈,有气势,但辛弃疾的豪放词在昂扬奔放,“雄壮”之余,尤重“悲壮”。此乃时代使然,个人遭遇使然。当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戮力驱金复国,然而南宋朝廷苟安现状,爱国志士报国无路,辛弃疾秉性执着,“一片丹心不厌,一腔悲愤难平”虽师庄学陶,终神随屈子,是以而为词,“雄壮”之余,必宗“悲壮”,如《破阵子》,题曰“赋壮词以寄”,看其“吹角连营”一下,确乎一路雄风,至壮至刚,可谓豪放,然结合“可怜白发生”,一声嗟叹,文情陡落,仍然化“雄放”为“悲壮”。辛弃疾又是战将,其豪放词乃英雄之词,主刚劲崇伟之美,而融合豪婉,自铸新词。稼轩词的风格把辛弃疾的爱国情结升华到一个更伟大的高度。 三、稼轩爱国词的成因

(一)现实的惨痛经历

辛弃疾出生在被异族长期蹂虐的北方,有者一颗比其他词人更强烈的收复河山的愿望。他出生时,家乡已经被金人占领,所以从小饱受欺凌痛苦的他有着比其它文人更加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报效国家的爱国之志。但是当时的朝廷却在战、和之间游移,朝廷被主和派占据,苟安政策成为当时的政治趋向。宋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怨已巨、恨已深、怒已盈”。正是这样的现状让辛弃疾写下了很多抒发自己爱国之志的词。满腔的抱负和款款爱国之心被践踏的无奈都融入他的词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是南宋这样的现状和这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这样一个词人,他的爱国情结在词里得到最大的展现!

(二)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天下一家,华夷同体。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华夏文化是当时的思想主流,在思想上抗暴救民,伸张正义,反对民族压迫。金国伐宋燃起战火,大肆征兵,摧残劳力,百姓怨声四起。这就使辛弃疾在思想上强烈的不满,有着驱敌御辱的深切愿望。在当时“王天下”的模式下,“大一统”的国家思想是当时士大夫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天下归一,君王一体。南宋偏安一隅激起辛弃疾强烈的抗金恢复的愿望。另外,在中国几千年的华夏文化中,渴望英雄,赞美英雄是永恒的主题。从尧舜禹开始,华夏民族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现实世界上受苦受难使他们在精神上渴望英雄的出现,渴望救世主。因而,在辛弃疾这样有识之士心里,杀敌报国成为他们最高的愿望和追求,他们渴望成为英雄来救民于水火之中。因此,辛弃疾从来都不曾放弃这个目标。

综上所述,辛弃疾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不懈的斗争,他的文学创作也密切地联系着他的事业和理想。,将抗战救国作为词的重要主题,用词反映了时代精神、人民情绪,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词人不幸,但词坛幸。正是辛弃疾的这种爱国情结,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每当国家危难之时,民族受到欺侮之时,他的词就像一曲前进的号角,鼓舞着人们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万光治,徐怀安.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2]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3]俞兆鹏.壮志未酬 落魄江湖:南宋爱国诗人刘过[J].南昌大学学报,1997(1).

辛弃疾的词范文第2篇

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历城(今济南)人。年轻时在山东、太行山一带组织反金义军,从事匡复中原的活动,是著名的爱国抗金将领。他归宋后,却一直受到投降派打击排挤,只能把一腔爱国之情倾注到诗词歌赋当中,成了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曾被先后外放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任安抚使,“栏杆拍遍”也不能上前线杀敌立功,只好践行“不为良吏,但为良医”之主张,如其空怀报国理想,还不如治病救人来得实在。在上饶定居时,闲来读些医典,采点草药,除以备自身养生之用,也为民看点小病大恙,将诗文才华发挥到了医道上。他用中医药名称填词,不但艺术造诣颇高,而且生活情趣浓厚,读来确实是一种知识与音韵大美的享受。

他的药名词代表作有《满庭芳》。“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黄。”24味中药名填写出思征夫的纯真爱情,是闺阁体又一范本。离情别恨从春到秋,从早到晚,从黑发到白头,夜以继日,连绵无期,不能不说这是异族入侵,给平头百姓带来的苦难写照,这也是作者爱国抗金情绪的抒发宣泄。就艺术性上看,全词93字48字写药,嵌入药名之多,此类诗词中罕见,且通篇文气贯通,自然流畅,意境隽醇,情景交融,斧痕不露,确为上乘之作。

辛弃疾的另一阕《定风波》词,是他的感遇之作。“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其中雨余凉谐音禹余粮,知子谐音栀子,胡床是胡床子的省略,海早就是海藻,另加木香、石膏、防风、常山、甘松、竹等,共计10味中药名词,随手拈来,顺理成章,天衣无缝地刻画出大家闺秀,雨后思君的一种病态美,钟爱相知,情意缠绵中深明大义,良人阅简入醉,草书太玄,怎么可能与之相偎相依呢?陪伴奴家的只有孤病与凉风和绵绵离恨了。词意委婉凄苦,感人至深。然而,离情别恨愁莫大焉,可惜“风波”难定,即使十味中药,也医不了相思病痛。

辛弃疾的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杜甫,辛弃疾,词。

被誉为“诗圣”的杜甫不仅对后世诗坛有重大的影响和贡献,钱钟书先生在其《谈艺录》中就曾说杜甫是“唐人之开宋调者第一人”。其实,杜甫不仅对于后世诗歌,就是对于后世词人的词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曾经有学者研究过杜甫诗歌对于金代词人元好问的影响,其实还有许多词人也深受其诗歌的影响,辛弃疾就是其中一个。

杜甫对辛弃疾词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词作的内容上,和杜甫一样,辛弃疾的词作也很多描写民生疾苦、爱国情怀的,以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为例,读罢辛弃疾这首词最直观的感受到的是其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正如词中所选意象“郁孤台”,满溢着词作者的郁闷、孤愤的愁情。辛弃疾作为南宋代表词人,此时的南宋江山被金人所倾扰范进,已经到了风雨飘零的地步。面对家园被毁、国家动荡,作者感到的是神州沉陆之悲。因此在担任江西提点刑狱之时,满怀愁情写下了这篇词作。上片起笔就可谓是“已定大局”,“孤愤台”一出,不仅为整首词奠定了基本的感情基调,同时也为整首词的描摹打下了灰色、硬拗的风格。词人登临孤愤台,看着台下流淌过的清清河水,联想到的不是祖国山河的明艳,而是在破碎支离的南宋政权之下,南宋人民所受得悲苦。这流淌着的河水在词人兼济苍生的心中,点点都是人民苦难的泪水。南宋政权孱弱,无力抵抗外侮,使得金兵屡次南范宋国子民,致使人民饱受战乱之苦和无辜杀戮。辛弃疾在此处,不正如老杜那“三吏三别”的笔调一样,笔笔都是抒发自己的爱国爱民之忧思、对国家江山社稷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嘛!“中间多少行人泪”不恰似杜甫《新安吏》中“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境地,同时处于一个政权更迭、一个朝代式微之时,杜甫用诗歌抒发着自己感怀苍生。兼济万民的博大情怀,用沉痛的笔调抒写着自己的爱国情怀,而辛弃疾则是用词作表达同样的情怀和意志。

辛弃疾一生“三仕三已”,他力主收复中原,而与南宋朝廷主和派政见不和,因此不受重用,而被排挤。一种“孤危”的境遇是辛弃疾大失所望,悲愤填胸,不平则鸣,将这种情感入词作中,便形成了豪放中兼有的沉郁悲壮的词风。就像其《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词作上片一开头“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不是简单说收复失地,而是巧妙地用了大自然的景象作为寄寓,以西北的浮云寄寓南宋王朝所沦陷的西北部失地。这和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嘛。以长剑来喻指应该词人认为应该以武力来收复故国家园之心。一派豪放之情在“倚天万里须长剑”一句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至下阕这种豪放中又显现出一种深深的悲凉和沉郁之情,面对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恰如词人眼前的“危楼”,摇摇欲坠。那西下的斜阳,也正象征着在那些主和派的主张中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南宋江山。此时的词人,也只得感慨“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呼之欲出。辛弃疾的这种词风正是受杜甫后期悲凉沉郁的诗风影响,就其遭遇身世而言,二人也有着一定的契合。杜甫怀抱着“致君尧舜上”的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却颠沛流离,一生壮志莫伸。《蜀相》中就以诸葛亮来寄寓自身遭遇“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壮志难酬。“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健儿宁可死,壮士耻为生”都是杜甫壮志难酬的集中表现,但这些感慨的诗句,亦是杜甫诗歌爱国之情的流露。杜甫的一生是艰辛的一生,坚定的政治理想和动荡的混乱时代共同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离乱途中体验了国家的不幸和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地展现了一个胸怀天下的文人爱国情怀,“穷亦兼济天下”,或许,这就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爱国之情的根源。正如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所标的情感一样,辛弃疾和杜甫诗词中所流露出的真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沉郁的风格,就像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早已是渗入其骨髓和血液中,成为其诗词不可分离的部分。

辛弃疾的词范文第4篇

维护稳定的高手

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安徽滁州在经过几次战火洗礼之后,城郭早成废墟。虽然几任滁州的地方领导都曾做过种种努力,但收效甚微。百姓们十分不满,私下议论说,与其这样冻饿而死,还不如投降金人的好。消息传来,朝廷大为不安,急令官员维稳。

在这样的背景下,辛弃疾走马上任。他从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的办法是降低赋税,放水养鱼,招募流民,增加劳动力,训练民兵,教给他们开荒种地。那一年滁州风调雨顺,夏粮大获丰收,温饱难题迎刃而解。这还不算,辛弃疾还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税收优惠;二是投资拉动,大搞城市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三是启动内需,从财政资金中拿出钱来,无偿贷给城市居民,让他们翻旧房,盖新房,盘活房地产市场。

短短几个月下来,滁州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因此富裕起来!吃饱了,有钱了,社会自然稳定了,辛弃疾的维稳工作得到了上上下下的一致认可。

因为这次成功的维稳经历,辛弃疾被朝廷纳入了“救火队长”的名单,哪里有了不稳定的苗头,都会派他出马。

患难与共的朋友

在南宋,辛弃疾最崇拜的人,是大学问家朱熹。在他看来,朱熹不仅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甚至可以成为帝王师。

几年以后,正如他所预言的,理学的信奉者赵汝愚担任宰相后,果然征召朱熹进京,给皇帝做起了老师。然而好景不长,在宫廷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赵汝愚败给了外戚韩宰相,朱熹不仅被赶出了京城,理学也被贴上了伪学的标签,理学弟子一律被称为“逆党”,杀头的杀头,贬职的贬职。辛弃疾也受到了牵连,他虽早已退居在家,还是接连受到几次弹劾,仅有的一些级别和待遇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满怀悲愤的朱熹在福建病逝,权势熏天的韩宰相,下令禁止理学信徒们为这位理学宗师送葬。朱熹的葬礼很冷清,他的弟子、门生和信徒虽多,却因朝廷的一道禁令,望而却步。正当人们感叹世态炎凉时,有一个人却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葬礼现场。这个敢于蔑视权贵的人就是辛弃疾。有这样的朋友,是一个人一生的幸事。

担负酷吏的恶名

辛弃疾给人留下冷酷的印象并不奇怪,他年轻的时候,在北方义军中曾单人独骑杀了偷盗义军大印的和尚义端。后来,又有过率领五十骑突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敢于出手杀人的狠角色。但真实的情况又如何呢?

事实上,辛弃疾只是对下属官吏严酷。辛弃疾认识到真正该严格管理的是各级官吏,而不是平民百姓。这成了他的执政理念和处理政务的出发点。据《真西山集》记载,辛弃疾对底下的官吏非常威严,动不动就对手下进行法律追究,那些官员都吓得心惊胆战,生怕遵守教条不到位而被谴责。

相反,他对百姓却非常宽厚、关心。辛弃疾在做福建提点刑狱时,有一次,他派一个叫傅大声的官员到下辖的一个县里,去复审牢狱中的囚徒。傅大声到了那个县之后,经过仔细的审核,释放了五十多个人,只留下十多人。这么多的案子被翻案,让那个县令脸上火辣辣的,于是拒绝招待傅大声,连饭也不管了。辛弃疾听说后,亲自对这些案件进行审核,最后全部依照了傅大声的处理意见。

辛弃疾所以被人污以酷吏的名声,主要还是因为他“刚拙自信”的性格,他敢说敢做,不愿意迎合别人,为了求得事业的成功,他可以不拘小节,更加不理会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于是,他和庸碌保守的南宋官场风气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了。不过这一切放在今天,却格外让我们肃然起敬。

曾有拍马的嫌疑

公元1203年,在家赋闲9年,已经年届64岁的辛弃疾,突然接到了朝廷任命他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的通知,这让他大感意外。欣喜之余,他挥毫写了一首《六州歌头》,其中写道:“千载传忠献,两定策,纪元勋。孙又子,方谈笑,整乾坤。”正是这首诗,使辛弃疾留下了拍马屁的嫌疑。

诗是写给韩宰相的。韩宰相何许人也,值得辛弃疾大拍马屁?

韩宰相是南宋宁宗时期最炙手可热的权臣,宁宗的曾祖母宪圣太后是韩宰相的姨母,宁宗的皇后韩氏,是韩宰相的侄女。有了如此强硬的后台,韩宰相想不牛气都难。在政治上韩宰相最大的手笔,就是整倒了一批以宰相赵汝愚为代表的理学人物,削弱了自己的政治敌对势力。

辛弃疾之流本是韩宰相重点打击的对象,为什么又突然得到起用呢?原来此时韩宰相的靠山宪圣太后和皇后韩氏先后死去,后台倒了,韩宰相虽然依然大权在握,但他心里开始有了一种隐隐的不安。理学人物不仅人才辈出,而且势力根深蒂固,谁能保证他们不会东山再起呢?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韩宰相起用了像辛弃疾这样一批和理学关系比较深的人。

照理说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即使官位不低,辛弃疾也断不至于到要屈膝拍权贵马屁的程度,因为以他的性格,从来未曾把荣华富贵当回事。

对辛弃疾而言,虽然不把荣华富贵放在眼里,但他有一个欲望始终没有实现,那就是年轻时就立下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这是他一辈子都在不懈追求的人生理想,现在他已经六十多岁,烈士暮年,时日无多,他多么想再获得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机会啊,故而向贵戚有所祈求,向权势有所期待。

辛弃疾的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豪放词 婉约词 刚柔相济 词风

说到辛弃疾,我们很容易将他与苏轼连在一起,因为他们两个是两宋词坛上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作家。辛弃疾继苏轼“以诗为词”之后,大胆革新,“以文为词”,开创了风格独特的“稼轩体”,赢得了当时以及后代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赞誉。但是,如果对于稼轩词中的六百多首作品,仅仅用“豪放”两个字概括其风格, 那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失之偏颇了。因为,那些慷慨激昂的豪放词尽管最能够体现稼轩词的主要风格,然而毕竟在数量上只是少数,相反,那些缠绵妩媚的婉约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在艺术成就方面一点也不比其豪放词逊色,刚柔相济即是其突出的艺术特色。

在《稼轩长短句》的629首词中,婉约词就有336首,内容涉及送别、赠答、咏物、风景等多个方面。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那些表达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种特殊的风格方式,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情思,与其悲壮豪放的爱国词具有异曲同工之妙。[1]这类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那首脍灸人口的《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对这首词进行分析,首先应该从词前的小序开始。此词写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暮春。自1162年率义军投奔南宋十七年来,一直不被南宋朝廷重用,只是在一些远离战事的闲职上频繁调任。这一次,又是从湖北转运副使任上被调到湖南继续任转运副使,残酷的现实与他恢复失地的远大理想相距甚远,让时年四十岁而仍无建树的辛弃疾对南宋朝廷更加失望。于是,借接任他职位的同僚王正之给他送行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抒发胸中的郁闷和感慨。辛弃疾的坚决北伐恢复主张不被只求苟安的朝廷所采纳,反而屡遭排挤和打击。这位本该驰骋沙场的爱国英雄,只能用笔抒写心中复杂的情感。可见这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

上片写惜春、留春、以及怨春。“更能消”一句表面上是说,已经到了春晚花残的季节,还能经得起几番风雨的摧残呢?实际上是说南宋的政治形势经过几番风雨呢?“匆匆春又归去”,是抗金复国的机会白白丧失,化为乌有的形象写照。“惜春长怕花开早”,担心春天很快逝去,就希望花儿不要过早开早谢,但是,“何况落红无数”,现实是多么的残酷啊!这两句一起一落,形象地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南宋朝廷的昏庸无能,自己的功业无成,都随词人的笔端流出。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刚刚还温柔的词人英雄之气陡然而起,大声疾呼:“春且住!”陈廷焯评价这句:“春且住,三字一喝,怒甚。”[2]“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希望能够挽留住春天的脚步。这里,表面上是留春,实则是对南宋朝廷的忠告,要想复国只有走抗战这条路。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的急切心情。尽管词人发出了强烈的呼唤和严重的警告,春色难留,“怨春不语。”怨恨之情油然而生。“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无奈之下,只能羡慕辛勤的蜘蛛,靠结成的网粘住一点春天的飞絮。由自己留春不住,到蛛网可以挽住春天的影子,流落出词人对自身劳而无所获的复杂情感。

如果说上片还只是比较含蓄地抒发作者心中苦闷的话,那么词的下片则通过历史典故的运用更加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不满。下片写美人迟暮。词人借陈皇后失宠的故事,抒写自己的爱国深情无处倾吐的苦闷。从“长门事”至“脉脉此情谁诉”一节,说明自古就有美人易招人嫉妒的先例。词人以陈皇后失宠自比,表现自己对国家一片忠心,却遭人嫉恨,不受重用,壮志难酬的人生遭遇。“君莫舞”三句以杨玉环和赵飞燕的悲剧结局,暗指那些妒忌别人暂时得志的奸佞小人。“闲愁最苦”到最后三句,展现出了一副凄迷的暮春惨景图。以烟柳斜阳的凄迷暮景,象征南宋朝廷日暮西山、江河日下的残局,抒发了词人悲愤、伤感的心情和对国事危殆的忧患意识。

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传统的宫怨词, 古今不少评论者评价此词‘尽态极妍’、‘哀怨缠绵’, 可以称得上是一首伤春词的佳作。然而,如果我们细细品读就不难发现,这不仅仅是一首婉约词那么简单。因为在这层哀怨愁苦、柔美委婉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 “喷涌如火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骨子里蕴含了一种刚劲深厚的力量”[2]。其精神内涵远非一般婉约词可比,而是寄托了作者独特的心境与情感。

在艺术方法上,词人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将满腔的爱国之情和忧谗畏讥的身世之感,运用到美人伤春和怨春的范式中来写,可谓别具一格。表面上叙写的是春意阑珊和美人迟暮,实则是用春晚花残的景象和陈皇后遭谗被疏的故事,抒发了一位英雄对国事的忧虑和自己屡遭迫害的沉重心情,对南宋朝廷的昏庸及投降派的奸佞表示了强烈不满。婉约之中寓含着激愤,含蓄之下显示出刚烈,别具深意,自成高格。“以雄豪劲健的阳刚之气自如地驱遣‘花间’丽语,将无限的政治悲慨巧寄于美人香草、暮春烟柳的婉丽形象之中”,“决非柔而无骨的纤美之作和刚而乏韵的粗豪之篇所能相比于万一”[3]。

从抒情方式上说,虽然全词时时显露出极度的哀怨之情,但是又处处绵里藏针地体现出着词人的愤怒之感。整首词借助春色的柔情来表意,尽管从未提到沙场兵戈,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悲壮刚毅来。近代学者夏承焘曾评此词“肝肠似火,色貌如花”[4],即是说辛词既有着雄壮奔放的英雄肝胆,又具缠绵悱恻的儿女心肠,像火一样浓烈,像花一样艳丽。整首词给人一种外柔内刚、寓刚于柔的感觉,这就是辛词的柔中孕刚、刚柔相济的艺术特色,而《摸鱼儿》不愧是外柔内刚、摧刚为柔的佳篇名作。

参考文献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刘扬忠.辛弃疾词心探微[M].山东:齐鲁书社1990.

相关期刊更多

新疆气象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

新疆石油天然气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