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外婆让小孙女

外婆让小孙女

外婆让小孙女范文第1篇

22年前,她冒名顶替,自称外孙女,认下一位洛阳老人做外婆。而实际上,真正的外孙女已不在人世。她不为名利,只想一心照顾体弱多病的老人。

22年后,老人已九十高龄,孤身一人。她依然保守秘密,将老人接到身边赡养。为让老人愉快地度过晚年,她还要将这场骗局演下去。

九旬老人的坎坷岁月

张继红今年60岁,河南开封市鼓楼区向阳路小学的退休教师。2007年4月1日,开封市禹王台区汪屯乡汪屯村一个农家小院里,张继红拿着梳子,正轻轻地为一位白发老太太梳头。天很晴朗,暖和和的。

白发老太太名叫董莹,今年已有90岁高龄,张继红叫她外婆。阳光出奇地好,外婆躺在椅子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眯着眼睛,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外孙女拉着家常。

为照顾外婆,外孙女张继红搬到外婆住的西屋,把三间堂屋空了起来。张继红说,外婆上了年纪,特别怕冷,这小屋子住着暖和。事实上整个冬天,外婆都很暖和,张继红特地赶到城里,花73元钱买了个供暖煤炉。 给老人梳理完头发后,张继红又缓缓地、有节奏地帮老人按摩浮肿的手脚。“年纪大了,手脚肿得厉害。”张继红说。平时,她就守在外婆床前,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

老人的身板还算硬朗,眼不花、耳不聋,每天还能读报纸。说着,张继红把床边一份报纸递给老人,老人竟饶有兴趣地像小孩读课文一样读着报纸,朗朗有声。候,会说上几句没有边际的话。她有时就像孩子一样乱发脾气,得靠“哄”。张继红说:“今天早上睡醒后,她就不停地问我,自己几岁了,我说9岁了,她听后笑得很开心。”

老人精神和思维有时有点混乱。有时候正聊家常,她突然会转移话题,问奥运会什么时候开始。张继红笑着回答:“快啦,明年,到时一定带你去亲眼看看!”老人会很幽默地说:“好啊,奥运会,这回我不敢竞走了,到那打擂台去!”

不一会儿,她又唱起戏来:“我家住在北京城,东方纱厂当女工……”还没有唱完,老人突发感慨,说自己南征北战一辈子,能有今天实在不容易……说着说着忽然捶着床板哭起来,直往下掉眼泪。“外婆,咱不想过去的事了,想点高兴事……”此时,张继红忙拿毛巾为老人擦泪,抚着她的背轻轻拍着、哄着。还真管用,不到一分钟老人就静了下来。

“外孙女可疼我了!”老人一双苦瓜般的老手紧紧拉着张继红,一字一顿地说。

张继红说,外婆一生非常坎坷。早年时,她是张学良部队里的一名护士,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她随部队南征北战,抢救、照顾伤员。后来与同为军医的丈夫认识并结了婚。婚后不久,因战事原因夫妻俩不得不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婚姻原本是幸福的,但在那个炮火连天、战事纷繁的年代里,外婆并没体会到婚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更多的是对丈夫的思念和期盼。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夫妻俩终于再次团圆,开始了新的幸福生活。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浪潮席卷而来,因外婆与丈夫都是军队出身,被戴上了挨批斗的帽子。那段坎坷岁月,夫妻俩被折腾得人鬼不如。“”结束后,外婆和丈夫再次回归到平静的生活中。新的生活,给予了他们新的信心。

一段悲情演绎的爱心谎言

白发老人董莹原是洛阳市人,为什么现在来开封定居呢?张继红一家,究竟和这位老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说起来话长,关系还挺“复杂”。

50多年前,张继红的大伯与董莹的继女定亲。然而,天有不洲风云,两人还没有成亲,董莹的继女就突然去世了。后来,张继红的大伯再婚,并生下一个女儿,董莹就把这个女孩认作自己的外孙女。

虽说没有血缘关系,但董莹那时一直和张家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对外孙女格外关心。后来,董莹随丈夫去湖南定居,此后两家多年没有联系。

事实上,董莹到湖南没过多久,张继红的大伯去世。接着,大伯的女儿(即董莹的外孙女)也去世了。当时,张家一直没有告诉董莹外孙女去世的消息。董莹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外孙女还生活在开封,并多次计划要到开封见一见外孙女。但由于诸多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转眼到了1985年,董莹随丈夫及大儿子一家回到洛阳定居。不久,董莹的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董莹孤身一人备感冷清,渴盼亲情,她很自然地想到了外孙女,更想晚年有个依靠。由于多年未联络,经多方辗转打听,她终于找到了张继红的父亲。

多年不见,两家人格外珍惜这份亲情。

因怕老人伤心,张继红的父亲仍然没有透露老人的外孙女早已去世的消息。

董莹说出了想见外孙女的想法。张家人聚在一起,开始商讨如何满足老人的愿望。告诉她实情吧,老人孤独一人,怕她心理承受不了。不说实情吧,上哪儿去找个外孙女呢?再说,隐瞒也不是长久之计。

无奈,张继红的父亲只好找借口一拖再拖。那段日子,对张家来说,是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老人整天吵着要见外孙女。这可怎么办啊?急得亲人们团团转,可毫无办法。

几个月后,老人整日整夜念叨着外孙女,默默流泪,精神甚至有些不正常了。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与外孙女年龄相仿的女士,老人会上去拉着人家,不让人家走,非说是自己的外孙女不可。

为了让老人晚年有所寄托,张继红的父亲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决定把女儿张继红送到洛阳,让她假装成老人已去世的外孙女。

可是,当他把想法告诉给女儿听时,遭到了女儿的拒绝。不是张继红不愿意装扮,她怕自己万一装得不像,漏出破绽让老人知道后,那老人岂不是更伤心。张继红的担心很快在家人的鼓励下打消了,她决定尽最大的努力去试一试。

1985年夏的一天,坐在西去的列车上,张继红的心犹如轰隆的火车一样,跳动得厉害。想到要装扮成老人的外孙女,她就紧张,不知道见到老人该说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当列车进入洛阳时,张继红突然感觉轻松多了。自己是为了安慰老人,不得不冒名顶替的,就算将来有一天老人发现了实情,相信她也能原谅自己。于是,张继红内心深处多次演练好的见面场景,犹如放电影一样流畅自然。列车到站后,她提着包走出拥挤的人群。

当辗转来到外婆家时,映入张继红眼前的是一幅冷清的画面:老人孤零零地坐在光线昏暗的小屋中,口中喃喃自语,像是生了病,又像是在喊外孙女的名字。这一幕,在张继红的心灵深处打下深深的烙印。她扔下手中的包,跪在了老人面前,紧紧地搂住老人说:“姥姥,外孙女不孝顺,今天来看你了!”见外孙女回来了,老人高兴得泪流满而,用干枯粗糙的双手,抚摸着张继红的脸颊说:“乖孙女终于来了,你让姥姥想得好苦啊!”

从此,张继红认下了这个外婆。董莹老人的生活又逐渐回到了正常,整天乐呵呵的,不时还唱上两嗓子。看着老人那么开心,张继红也很高兴。她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老人晚年生活得开心快乐。当然,更不能让老人

知道她是个“冒牌”的外孙女。

谁又能想到,这“外孙女”一装就是22年。

22年间,每当过年过节或寒暑假时,张继红都要带着爱人、孩子,去洛阳看望老人,在床前尽孝,给老太太孤独的生活送去温暖,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

善意谎言让老人安度晚年

在洛阳的时间是有限的,因为平时张继红要给学生上课,还要照顾家里的两个女儿,并且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她想一直陪伴在外婆身旁,但现实不允许。

外婆上了年纪,患有糖尿病、胆结石症,一个人住没人照顾可不行。张继红多次和丈夫林茂本商量,想把老人接到开封赡养。可老人不同意,说在开封小住几日可以,但不能长住,一是在洛阳习惯了,二是不想给外孙女添麻烦。

为此,张继红多次给老人做工作,可老人的态度很坚决。无奈之下,张继红只好在开封和洛阳两个城市间奔波。寒暑往来,从未间断。两个人的感情也日渐浓厚。

老人毕竟年龄大了,病魔随时可能侵袭。2006年五一节,张继红和丈夫到洛阳看望老人,老人身体状况还比较稳定。但两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洛阳时,老人的身体却异常虚弱。张继红赶忙把老人送到医院,打了7天吊针,休养了半个月才慢慢恢复过来。

2007年元旦,张继红打电话向老人拜年时,知道老人再次发病。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和丈夫连夜坐车赶到洛阳。老人确实病得很厉害,躺在床上起不来,颤抖着手把钥匙从窗户递出来,才打开了房门。

一见到外孙女,老人眼泪就下来了。张继红感到特别心酸,觉得自己太不称职了!这一次,无论如何也要把老人接到开封。“您这把年纪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谁来照管。要是再不回开封,外孙女就永不来洛阳了,咱们断亲吧!”张继红气呼呼地说。

老人显然也考虑了很多,在听了外孙女的赌气话后,不得不连声说:“好好,跟你们去。要不,我这把老骨头,真没有人照管了!”老人笑了,病情像是一下子轻了许多。

22年后,几百公里的长途奔波终于结束了。

把老人接到家,张继红就把老人安置在自己的卧室里,这样夜里照顾老人更方便。

突然领回个外婆,村里也有人议论。张继红只是给邻居说,老人是远房的一位亲戚。再说照顾外婆又不是做给谁看的,她没有过多地解释。

家里的经济条件本就不好,还要照顾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张继红两个女儿有意见,觉得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到了该享福的时候了,却找个外婆来抚养,不是找罪受么!但在后来,她们在看到母亲的尽心尽责后,也觉得老人很可怜。母亲是在做善事呀,她们也就默认了。

2007年春节,这是第一个团圆年。一大帮亲戚朋友欢欢喜喜给老太太拜年。看到这么多人,老太太心里乐开了花。

快乐的背后,是张继红付出的巨大牺牲。

从把老人接回开封的那一天起,张继红和丈夫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老人胆结石很严重,半夜老喊肚子疼。一听到喊叫声,张继红就赶紧起床,给老人揉肚子。有时这边刚揉完躺下,那边老人又起来,她不得不再披衣起来。

外婆有时还犯糊涂,肚子不舒服就喊饿,给她做好了饭,她又说吃不下。肚子疼了,吵着要解大便,可等端来便盆又解不下来,没等离开,老人就拉到了裤子里。张继红就得马上给老人擦洗、收拾,常常一夜就这样折腾五六次……

还有,老人睡觉少,大多是白天睡、晚上闹。没办法,张继红得整夜守着。

老人脾气一直不太好,意识有时也不太清醒,脑子糊涂爱骂人。有时,张继红刚离开老人干点活,老人就骂上了。张继红赶紧跑过来,一点不生气。“我才不在意呢,都当她是老小孩。”张继红说。

老人由于消不好,手脚有些浮肿。每天早上,张继红要帮她按摩一个小时。中午天气好了,就扶老人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到了晚上,由于胆功能的退化,老人总喊肚子痛,张继红要给她揉肚子。洗澡是必须的,隔几天为老人洗一次澡。家里冷,她经常带老人去大澡堂。

还有饮食,张继红可是下足了工夫,精心设计食谱,变着样儿定时定量做饭。老人清醒了,连声夸外孙女:“俺这外孙女可孝顺了,把俺照顾得可好了!”同村王秀荣老人说:“那老太太有福气,摊上这么一个外孙女,万里挑一,打着灯笼都难找!”

目前,张继红的丈夫林茂本待业在家,家里全靠她一个人的退休金生活。两个女儿虽已成家,但经济也很紧张。张继红也是一身病,自己都已是六旬的老人,本来该有人照顾自己的,可为了侍候外婆,她没有一句怨言。

外婆让小孙女范文第2篇

真巧,白露那天,媳妇真给我生了个孙女;半个月以后,外孙又在秋分这一天落地。我忙得眉开眼笑,一手抱一个,并排开出三朵花。

有了这份喜庆,我关照孙女,逗着外孙,家和人气旺。这不,外孙长到3岁半,他牛奶面包鸡鱼肉蛋吃多了,发起胖来,胖得幼儿园的小朋友“胖蛋胖蛋”地叫。我女儿忧郁,女婿担心。我呢,发急不发愁,拍拍脑门,就在外孙的名字上做起了文章。我说,“嘉嘉,来!我教你写自己的名字。你这个‘嘉’呀,是‘土豆加’。土豆加,土豆加,它和青菜豆腐是一家,多吃这些小蔬菜,人变漂亮力气大!”外孙也不喜欢自己往胖里长,他把土豆加写得清秀有劲,搂着我的脖子直嚷,“我不要胖蛋,我要土豆加,我要青菜豆腐是一家!”我着力提高烹饪技术,把素食素菜做得香甜爽口。外孙的饮食习惯改变了,人就变了模样儿,慢慢变成个小帅哥,能登山,会上树,小朋友给他改了外号,叫机灵活泼的“小壁虎”。喜得女儿女婿连连追着我喊妈,喊得我都应不过来。

外孙天天缠着我和我的孙女捉迷藏,抓小鸡,打雪仗,蹬童车,把我闹成一个快乐老太婆,不知人间有忧愁。

1998年,我做了个大手术,出院时医生叮嘱要加强营养,把身子补回来。懂了事的“土豆加”生怕我舍不得花钱,他爬上自己藏东西的小阁楼,将“储钱猪”“存币狗”“藏宝罐”一一打开,掏出分币角币大币小币总共四五百元塞到我手上说,“奶奶去买海鲜吃,买甲鱼吃,买燕窝吃,吃出个福婆婆来!”

他是听了小伙伴们的天真“理论”来敬我劝我的。说喊奶奶比喊姥姥亲,说福婆婆比瘦婆婆可爱。他这样说着喊着,半通不通,可那份稚嫩天性,托在手上,挂在心头,让我享受了至亲至爱的幸福。我手术后的身子因此很快恢复。

现在,外孙已是高二学生了,特爱关注世界大事。他家的午饭太迟,所以他的中餐仍由我供着。每天12点一刻,楼下高叫一声“奶奶”,邻居们就知道他回来了,说我又要乐不连颠了。真的,外孙赶上“新闻30分”中的国际新闻,他一边听,一边将伊拉克、朝鲜、巴以冲突三大热点中的问题,问着我,又替我作着解答。他饶有趣味地讲述着,一时矛盾一时又头头是道,听得我这个69岁的老太婆也关注、评论起天下大事来,成了半个“时事迷”。我跟老姐妹们扎堆聊天时,有了自己的谈兴与资本,我的欢乐延伸到整个家属院了。

人说,“你富富泰泰,装了一肚子学问呢。”

我说,“哪呀。家有‘小壁虎’,替我搜集‘情报’,我才变得‘聪明’起来!”

外婆让小孙女范文第3篇

周一早晨,我家人仰马翻,无论外婆怎么哄,女儿都拒绝上幼儿园。你看这小人儿的做派:头也不梳,袜也不穿,披着小小的考拉睡衣,铁了心要在家里看电视喝饮料养生度日。

我与老公轮番上阵也不管用,外婆气急败坏:“把她扛下楼去,到车里换衣服!”女儿蹬足大哭。这时,奶奶来了,附在女儿耳边讲了一句悄悄话,小姑娘立即破涕为笑,答应去上学。

外婆羡慕地追问道:“奶奶说的什么?”女儿笑得见牙不见眼:“奶奶说,今天马老师要回来啦!”那是女儿最喜欢的音乐老师,前一阵子出去学习了。外婆瞪起眼:“你奶奶真够狡猾的,昨天我问她还装不知道呢。”奶奶笑着眨眼:“偏不告诉你。”我知道,她俩今天肯定还要再吵一场。

婆婆就住我们楼下,特别喜欢孩子,但因为身体弱,想帮忙又力不从心。我妈身体结实,人又热心,千里迢迢从老家赶来照顾外孙女。两亲家抬头见,低头也见,但育儿观大相径庭,每天都有架可吵。

婆婆像纤弱的兰花:天真、敏感,喜欢看书,待人处事都很有分寸,唯独对孙女的事格外重视。我妈是茁壮的向日葵:热情、爽朗,喜欢跳广场舞,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果然不出我所料,吃晚饭的时候,我妈对早晨劝学失败的事耿耿于怀,高腔大嗓地揶揄婆婆:“你这个人呀,亏你还读了那么多的书,种花花死,养鱼鱼亡。儿童节那天给孙女帮忙,举一只憨憨傻傻的胖气球,眨眼的工夫,也能给它逃到半空里。”婆婆不紧不慢地回应:“你说得全对,可就是我这么笨的人呀,是孙女最好的朋友。我们有说不完的悄悄话,有做不完的小游戏,待在一起可以笑出眼泪。”我妈哑口无言,因为这全是大实话,她很努力也做不到的事,婆婆却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办到。

于是,我妈半是含酸半是玩笑地说:“终归是外孙女,我再对她好,都赶不上亲奶奶的一个小指甲盖儿。”我说:“她喜欢的是奶奶身上的孩子气,感觉找到了同类而已。”我妈哼一声,不再言语。

饭后,婆婆正给女儿讲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我妈凑过去,说女儿的长发太难打理,洗和梳都费时费力,不如剪短发利索。婆婆当即反对,说附近的理发师技艺欠佳,小女孩短发都理得奇丑无比。我妈豪迈地摆摆手,说不用费那个事,给小孩^上扣只饭碗,四面剪齐,省钱又省事。婆婆气得哇哇乱叫,说不准把小孩弄成丑八怪。女儿却觉得好玩,兴冲冲去碗柜拿碗,我妈理直气壮地说:“你看,小孩子又不懂美丑。”婆婆愤愤不平:“莫欺少年穷,莫欺少女傻,她不懂审美,可我们懂。”婆婆顿了下,又勇敢又害羞地声明:“你非要剪,我就会挠你哦。”这么个弱不禁风的人,为了孙女,居然准备跟亲家打一架。

女儿开心极了,头上顶着花碗,跃跃欲试,等着看两个老太太打架。我妈哈哈大笑:“我又不傻,干吗跟自己人打架,你住院还得我服侍,我哪天悄悄剪了就完了。”婆婆半信半疑,为了保住孙女的长发,每天早来晚走,警惕地监视着我妈的一举一动。

后来,婆婆主动请缨,揽下了给女儿洗头梳头的事。我从来不知道,长发可以梳成那样漂亮的辫子,而且有那么多种编法。女儿每天都是美丽的,连老师都赞不绝口,有些家长特地登门求教,婆婆春风满面,得意至极。

我妈倔强了一辈子,才不会认输,她买了一堆五光十色的童装,立即给女儿打扮起来。婆婆瞠目结舌,说小孩可以穿红着绿,但得讲究配色,不能穿成唱大戏的。这可惹恼了我妈,她讽刺婆婆,说她穿衣永远是晦气色,衣橱里找不到一丝半点儿活气。

婆婆反击,说我妈衣橱里藏着个百花园,不分四季,身上穿着整个春天。我妈嘲笑婆婆穿得好像随时都要去参加葬礼;婆婆讽刺我妈,日常穿戴,连手套袜子都是红彤彤的,打扮得像一轮红日,所到之处,方圆10米都云蒸霞蔚。一旁围观的我与老公想笑又不敢笑,只能拼命忍着。

我妈眼看自己落了下风,气急败坏:“我女儿小时候就是这么穿戴的,还不是人人都夸漂亮。”千不该万不该,我大着胆子插了一句:“妈,你可能从来不知道,那些傻气的衣服,是我一生最大的噩梦。”

这下子伤了老太太的心,亲生女儿给别人帮腔,顿感众叛亲离,万箭穿心,淌眼抹泪地收拾东西要走。女儿背起小书包,抱着花衣服,要跟外婆一起回老家。婆婆慌了神,立刻放软声音,给我妈普及穿衣的学问,由颜色肤色再到年龄长相气质,顺带把我妈的皮肤和身材夸了一通。

老太太起先还哽咽着,扭头噘嘴,渐渐听得入了迷,把眼泪一擦,拉着婆婆去商场,让她帮自己和外孙女重新买衣服。自此,这两个水火不容的人,正式成为好闺蜜,整日说说笑笑,有商有量,比亲姐妹还和睦。

她们像两滴水,彼此相融。我妈这个急性子的人,竟然会安静地坐下来,跟着婆婆学画画。婆婆跟着我妈晨练逛街跳广场舞,人开朗许多,气色也好了很多。我对老公感慨道:婆婆妈妈,真是一对天赐的闺蜜。

更令人惊讶的事还在后面:那天,我发现这对闺蜜居然开始换穿衣裳。婆婆穿着我妈的大红风衣,晨风吹拂,飘飘艳艳;我妈穿着婆婆的灰呢斗篷,含蓄婉约,有了淑女气质。两人挽着手自拍,做出各种表情,乐不可支。女儿好生羡慕,也要跟同桌换穿外套,那个小男生居然同意了,这件事让我们整整笑了一周。

女儿大概受到她们的影响,偶尔跟同学闹点儿小矛盾,从不赌气,转脸就忘,欢欢喜喜,半点儿不记仇。老师在家长会上,特地表扬了女儿,说她小小年纪,性格大气随和,非常可爱。

转眼孩子要上小学了,我妈也要回老家。送行时,婆婆红了眼眶,我妈也频频拭泪,两个勘透世情的人,在暮年里相遇,经过一番波折,成为最好的朋友,此时别离,都觉不舍。

外婆让小孙女范文第4篇

“带孙费”,又称为“有偿带孙”,因女婿拖欠丈母娘带孩子费用而走红网络。一些有想法的“前卫”老人也开始挑战传统,他们不甘再做免费保姆,主动向子女收取“带孙费”。

在上海,有一位奶奶也变得前卫起来,提出让儿子儿媳交“带孙费”。可自从收了“带孙费”后,曾经温馨的家顿时变得狼烟四起,结局出人意料……

惊世骇俗

2011年2月的一天,李睿一家人正在吃晚餐,母亲戴蕾突然说:“李睿,我给你们带孩子已经有两年了,现在大城市都流行‘有偿带孙’,以后你们必须每个月按时付给我劳务费,否则别怪我甩手走人啊……”李睿被母亲的话吓了一跳,媳妇石骊更是目瞪口呆,原本温馨的晚餐,气氛顿时变得尴尬起来……

今年32岁的李睿出生在江西婺源,上初中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改嫁后,又生下同母异父的妹妹赵小晴。李睿努力学习,最终考取了上海一所大学。大学毕业后,李睿在上海找到了一份收入还不错的工作。

工作稳定后,李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不过,由于对方脾气火爆,夫妻俩经常争吵厮打,这段婚姻带给李睿的是无尽的痛苦。两年不到,他们就协议离婚了。

离婚后,李睿很久都没走出这段情感的阴影。一次同学聚会,李睿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石骊。今年30岁的石骊老家在湖南常德,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一家连锁企业。由于石骊精明能干,很快便从单位的同事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副主管,待遇自然是水涨船高。

恋爱后,石骊的温柔体贴让李睿慢慢走出了离异的阴影。两人凑了首付后,在上海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婚后第二年,儿子乐乐呱呱坠地了。妻子温柔,儿子可爱,李睿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了。

可唯一不足的是,眼看着妻子就要上班了,儿子谁来带呢?找保姆吧,觉得不放心;让石骊在家做全职太太吧,这也太不现实了,不仅每个月要还房贷,还有一家人的开销。石骊对李睿说:“还是让你妈来带乐乐吧,反正你继父已经去世了,她一个人在家也是睹物思人。”

李睿听从了老婆的建议,便给母亲戴蕾打电话,母亲一口答应了。很快,母亲便从老家赶到了上海。带孩子的问题解决了,夫妻俩都把生活重心转移到了工作上。

让石骊高兴的是,婆婆不仅将乐乐照顾得无微不至,婆媳俩也相处得很和睦,石骊经常在同事面前夸婆婆。可现在婆婆却突然提出要收“带孙费”……

矛盾重重

晚上睡觉时,石骊跟老公说:“你妈这是怎么了,奶奶带孙子还要给钱,是不是小区里有人在挑拨她啊,你明天中午请个假回来问问你妈,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第二天中午,李睿在吃饭时问母亲:“妈,您昨天提的‘有偿带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奶奶带孙子这也算是天经地义的事……”戴蕾打断儿子的话,说:“李睿,你们观念太陈旧了,小区里带孩子的老人很多都有‘带孙费’,听她们说,网上也支持这么做……”

原来,戴蕾带乐乐在楼下玩时,听到老人们都在说“带孙费”的事,很多老人都认为:“父母有义务抚养子女,但法律没有规定父母还要免费带孙子,而且很多带孙子的老人反过来还要倒贴钱,这些子女们是不是太过分了;再说了,人到晚年就是要享受生活,这是老年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李睿见母亲说的也有道理,便答应支付“带孙费”。下午上班时,李睿在电话里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老婆,石骊听后生气地说:“你妈要钱倒挺前卫的,还整出这么多的名堂,去年她生病是谁出的钱给她治病的啊,她要‘有偿带孙’也可以,但以后生老病死别怪我不掏钱,还有,你妹妹毕业后找工作,我也不会再过问了!”

老婆的话,让李睿无话可说。第一次,他体会到了作家六六《双面胶》里的情形,他觉得自己从此后的处境估计比小说里的主人公李亚平还要差,而且自己已经离过一次婚了,他真害怕这段婚姻再出什么岔子。

当晚,石骊进家门时脸色特别难看,做饭时故意把锅碗弄得非常响。媳妇明显是对自己要“带孙费”表示抗议,戴蕾忍不住说:“你们要是觉得我说的话不对,我就回家,别在家撒泼……”很快,婆媳俩就为此事翻了脸,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谁也不让谁,李睿只好两头劝说。第二天早晨,气愤的戴蕾收拾东西便要回老家,谁也劝不住。

婆婆走了,乐乐还是要有人带啊,石骊请了一天假,当天就找了个贵州籍的中年保姆。可一个月后,小区里发生的一件事差点吓死了石骊。原来,小区里的一个保姆趁家里没人,差点拐走了雇主家的小孩。李睿得知后也十分害怕,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还是让戴蕾来带孩子比较放心,“带孙费”分文不少。李睿反复做母亲的工作,戴蕾最终同意再来带乐乐。

可由于上次跟媳妇的争执,两人再相处时都有些尴尬。在石骊看来,既然付了钱,那么婆婆除了照顾好乐乐之外,还要在家里做饭洗衣服。精明的戴蕾很快就发现,过去下班后媳妇都主动做饭,现在下班了啥事也不干,吃过饭碗也不洗,婆媳俩的矛盾再次升级。

过去,每逢节假日,石骊都会为婆婆买礼物,而且婆婆每天喝的脑白金和奶粉也是她按时购买,自从婆婆收了“带孙费”后,石骊就再也没买过了。李睿想悄悄给母亲买些补品,可工资卡被老婆管着,他跟石骊说:“老婆,我妈的奶粉几天前就喝完了,你赶快再给她买两桶啊?”石骊白了丈夫一眼,生气地说道:“你妈带乐乐我已经付过钱了,再说了,她想喝不能自己去买啊,我没钱给她买……”李睿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伸手给了石骊一巴掌,夫妻俩顿时打成了一团。

一天晚上,石骊下班一进门,乐乐就跑过来说:“妈妈,你看奶奶给我买的裤裤多漂亮……”吃饭时,石骊问婆婆:“内裤多少钱?”戴蕾说:“小区门口的店里做处理,才5元钱一条,我就给乐乐买了一条。”婆婆刚说完,石骊就去包里拿了5元钱给婆婆。在一旁吃饭的李睿实在看不下去了,他生气地说:“石骊你太过分了吧,奶奶给孙子买条小内裤你都要给钱,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啊?”石骊也不甘示弱回敬道:“带孙子都要钱,我能让她再破费吗?”

好心却得到如此回报,伤心的戴蕾饭没吃完就坐在沙发上呜呜大哭起来。见妈妈受了委屈,李睿的心里也不好受。过去这婆媳俩相处得挺好的,可自从母亲开口要“带孙费”,这家里就变得乌烟瘴气,而且夫妻俩也不像过去那么恩爱了,都是这“带孙费”惹的祸。

一地鸡毛

日子虽然难过,但李睿心想,等再过几年乐乐大了,母亲就可以再回老家,到时也不会为“带孙费”引发的家庭矛盾烦恼了,慢慢熬吧。

2011年初,李睿同母异父的妹妹赵小晴从民办高校大专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好高骛远的她一心想来上海求职。此时,石骊已经成为了所在大型连锁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所以,赵小晴便给母亲打电话:“妈妈,你和我哥都在上海,我也想来上海,我嫂子现在有权,只要她帮忙,别的公司我不敢说,她们公司我一定可以进的……”

接到女儿的电话,戴蕾心里异常着急,她知道,自从收了“带孙费”后,婆媳俩的关系一直非常僵,思来想去,她决定让儿子曲线帮忙。李睿答应当晚就跟石骊说了此事。石骊听后说:“你妈这么自私,带孙子都要钱,我现在凭什么要帮她啊?再说了,赵小晴又不是你亲妹妹,让她来上海,她肯定要住咱家,你管那么多事干吗?”李睿求妻子多宽容母亲,可石骊并不为所动。

为了女儿的前途,戴蕾在吃饭时跟媳妇说:“小骊,小晴是我唯一的女儿,她学历又不高,今天我厚着脸皮,求你帮帮她,从此以后,这‘带孙费’我不要了,行吗?”听到婆婆这么说,石骊这才答应去找老总试试。在石骊的帮忙之下,赵小晴顺利地找到了工作。为了让赵小晴不住自己家,石骊在安排工作地点时,故意将赵小晴安排在上海郊区的店里。

赵小晴上班后,工作懒散,经常在办公室打游戏。2011年3月11日晚,赵小晴在下班回出租屋的路上遭遇了劫匪,钱包和手机等随身物品被洗劫一空。吓得半死的赵小晴立即在公用电话亭给母亲打电话,并提出让嫂子帮忙,将自己调回市区。戴蕾和媳妇石骊提出此事后,石骊说:“我又不是老总,哪有那么大的权力啊?”戴蕾一听,十分生气,她认为,身为人力资源主管的儿媳,完全有能力帮小晴一下。

为了施压,戴蕾便在李睿面前诉苦,口口声声提出想回老家。李睿一听,吃惊地说:“妈,小骊能帮小晴找到工作就不错了,她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啊,再说了,当初是你说不要带孙费的,现在小晴找到工作了,你又要回老家,她肯定会天天在家跟我吵架的,你不想我再离婚了吧?”可戴蕾并不同意李睿的观点。

2011年11月26日晚,赵小晴在公司打游戏,直到夜里11点才回家,在经过一个偏僻路段时,被歹徒打晕后遭到。戴蕾将所有的责任全都怪罪到了媳妇石骊的身上,她用最恶毒的话咒骂石骊,说她故意将小晴派到偏远的郊区工作,要她立即支付这几个月的“带孙费”。双方很快由谩骂变成了厮打,在打斗过程中,戴蕾的身上多处被抓破,不甘示弱的她,跑到厨房拿起菜刀就朝石骊头上、身上砍去。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儿媳,清醒过来的戴蕾吓得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并给李睿拨打了电话,将家里发生的一切和盘托出。由于失血过多,石骊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治身亡。

正在外出差的李睿,立即包车连夜赶回了上海,在看守所里见到母亲后,戴蕾说:“我杀人了,我也不想隐瞒了,其实,你不是我亲生的,你父亲患有不育症,你是我们领养的孩子,不信你可以去做鉴定……”

一下子陷入痛苦深渊的李睿无法接受家里发生的事实,他带着戴蕾的头发去做了亲子鉴定,发现两人果然没有血缘关系。

目前,李睿已向单位请了假,既要带孩子又要处理妻子的后事。身心俱疲的他,天天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这该死的“带孙费”,也许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有偿带孙”最终导致亲情反目,酿发血案,李睿一家的悲剧让人感叹、惋惜。案件发生后,“有偿带孙”这一话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有网友说:“父母带孙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将亲情用金钱去衡量,太不合情理,也太不可思议了,我无法接受‘有偿带孙’。”

也有网友说:“我是一位老年人,我赞同有偿带孙。老年人不是免费的保姆,‘有偿带孙’是老人维权意识觉醒的一种表现。”

一位法律专家说:“有偿带孙既合理也合法,老人向子女索要‘带孙费’,虽然在情理上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却并不违法;从法律角度来说,儿女有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但是父母却没有免费帮助子女带孩子的法定责任。尽管‘有偿带孙’涉及亲情关系、家庭伦理等问题,不能简单地以法律条文去规范,但父母如果拒绝帮助子女带孩子,确实并不违反国家法律。”

亲爱的读者,您对“有偿带孙”这一话题有什么看法,欢迎登录我们的微博,发表您的高见!

外婆让小孙女范文第5篇

“我要去看猪猪吊白眼!”

“ 听外婆的话,那里又脏又臭,弄脏了新衣服怎么办?”

“不要!”

外婆看我心意已决,只好带我去了。来到杀猪场,外公拿了支长长的电杆子,碰一下大黑猪的脑袋,大黑猪“嘶”地几声,就吊白眼了。我是乐得又蹦又跳。呀!外公见了宝贝孙女来了,赶紧换下外衣,抱一抱孙女。

“哎呀!人家等着买猪肉呢,还有闲工夫?”

外婆“抢”下我,得意地笑。外公、外婆真像小孩子,常常为了争着抱我闹开了。

“阿良,今天我是第一个,猪心如不卖给我,真没良心!”

“我不是早说了嘛,猪心早就被我孙女预订了。”

我最爱吃猪心,外公每天都要先把猪心藏起来,好让外婆炖当归。我离岛上学后,外公也要常常端着炖好的猪心到码头寄船,好让孙女祭祭牙。

外公卖完猪肉常常临近中午。吃过午饭,如果正值海水退潮,外公就会带上我和外婆讨小海:到海边捡海螺、抓螃蟹。下海时,我一身戎装:两双加厚的袜子,拉到膝盖上,戴上外婆的头巾,挎着一个小篮子。

相关期刊更多

优秀作文选评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长春出版社

读写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荆门市日报社

大理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大理州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