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皇帝的新装动画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蒙太奇;审美;艺术表达;绘画

1 蒙太奇的产生

蒙太奇的法语是“剪接”的意思,意为装配、安装。俄苏艺术家把它总结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指影像与影像之间的关系,有声影片和彩色影片出现后,在影像与声音、声音与声音等之间的应用。蒙太奇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了时空上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和叙事方式。

2 蒙太奇是绘画艺术与影视艺术的结合

蒙太奇结构与镜头构图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离开对方就不存在。蒙太奇是镜头的一个阶段,它与镜头是互相融合的。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人们都觉得对蒙太奇的研究十分重要,而忽略了对镜头方面探究的相应规律。[1]镜头的运用对于影视艺术来说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可以带领观众走进电影的世界,理解导演思维。所以镜头和蒙太奇对于影视艺术来说是同样重要的。电影作为一门视觉艺术当然是通过视觉来呈现给大家的,视觉效应就要求视觉会给观众带来美感、冲击力。

绘画艺术和影视艺术是姊妹艺术,两者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对影视艺术中取材选景、构图等,在绘画艺术上早就有了十分显著的研究。在绘画形式中,有两个最为突出的形式:一是线条在其中起重大作用的绘画。二是概括性最为强烈,有时为了概括不惜牺牲造型的绘画。但是在绘画中,直接诉诸情感的其实是色彩,它代表着造型。线条是第二性的,间接起作用,它也代表上述那种概括形象的揭示。其实影视艺术中,同样也包含这些绘画理论。影视艺术也是通过视觉传达给观众的一种视觉效果感受,既是视觉感受也是形式审美,那么这些审美的基础还是来源于绘画艺术中。而蒙太奇的使用必须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它不仅要考虑到镜头间的美感,还有镜头带来的造型等。

3 《末代皇帝》中的蒙太奇艺术

《末代皇帝》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和传统的“史实”和“传说”都无关,认为溥仪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法摆脱被囚禁命运的生命个体,成分复杂、面目模糊的一个可以和观众进行心灵沟通的人。

影片从剪辑手法上来谈,《末代皇帝》运用了平行蒙太奇的手法。溥仪在火车站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 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这种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独立情节通过闪回的形式进行并列的叙述,使影片串联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并进行插叙。它能柔和地将影片的过去和现在粘连在一起,不仅舍去了很多冗长情节,还使观众更加感兴趣于两个时空的交替。

从影片的色调上来说,整部影片的光影都十分的柔和,画面十分的细腻沉稳。色调都是柔和的暗黄,为影片渲染了一种落日黄昏的感觉,同时也是暗示清王朝的没落与衰败。整体基调还是很中式复古的。在空镜头的运用中,运用广角自然光拍摄更显技术。好似暗喻人生一辈子,虽拥有偌大皇城,最终还不过是一场空,傀儡皇帝无法摆脱命运的牵制。清宫无疑是高贵和华美的,但是里面所有的人都像没了生命的肉体一般在行走,走向灭亡。

从影片的音乐上来说,《末代皇帝》的配乐已成了紫禁城故事的专利。这部电影一开头就很吸引观众,中国古乐器的伴奏,悠扬而婉转,又有一种哀怨无法诉说的感觉。好像替片中的每个人物表达了内心世界的禁锢与哀伤,却难以言状,与影片整体的基调十分融洽。

从电影的画面构图来说,紫禁城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的最高境界。中国人讲究婉转而含蓄,所以很多建筑前都有屏风或者是雕花窗户,为画面的拍摄安置了许多前景,前景能起到突出画面主题,增强画面空间感的作用,同时又符合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心理特征。构图可以给视觉带来不同的感染力,不同的视角对视觉的冲击也是不一样的,对构图的把握也可以人为的控制画面的中心。绘画中讲究线条、色彩和造型基础的统一,我们不能将线条与色彩局限于字面上的定义,两者是交融统一的。[1]造型本身可以具有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如影片中外国传教士无意间发现皇上口袋里的小白鼠爬了出来,而影片中共有三次出现了小白鼠,小白鼠这一形象得到了强调,外在造型是皇帝的一只失去自由的宠物,而小白鼠的内在造型其实是暗喻了皇帝自己。绘画中的线条也称为“骨”,在中国画中,这“骨”就是一种现象的本质,一幅画的精髓所在。而影片所有画面中的“骨”就是描绘皇帝溥仪是如何难以逃脱命运的束缚的。

从影视画面的效果上来说,《末代皇帝》虽然是一部叙事片,但它的画面还是十分唯美的,舞台美术也做得十分到位。影片开场小溥仪第一次进皇宫,开门的那一瞬间,透露出皇宫森严、阴郁的气氛,里面都是罗汉与佛像,各个表情狰狞恐怖,随着镜头的转移,里面的妃子面容惨白,全无表情,唇中一点红,各个犹如死尸一般,宫内光线昏暗,只有窗户的明亮处照射进来几缕光线,把整个宫内的气氛渲染得极致到位,十足地凸显出皇宫的阴暗与禁闭以及逐步走向衰朽的趋势。所有服装十分华丽,说明了古代文化还是十分繁荣的,古老文明的精髓还是无法取代的。

从影片的审美效果上来说,外国人拍摄相对要大胆很多,角度也更新颖了。二妃与皇上同睡一床在国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皇后婉容在大婚当天也表现得非常有想法,这在传统的中国观念中是难以置信的。这就给了一个中外文化观念的冲击。两条时空线交错主线清晰,人物爱恨情仇一目了然,纯艺部分(电影摄影、音乐、场景、服装、化妆)我觉得无可挑剔,故事本身架构也很大气沧桑,很多段落抛开政治,拍出了人的价值和感情。故事一个人终其一生寻找“我是谁”的答案。他试着为自己装配一个又一个人格,每次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被安排了一个身份。如此沉重的题材,在叙述上娓娓道来,回忆与现实的交叉衔接都非常自然。比起中国的变迁史诗,更认为是溥仪的个人悲剧。溥仪追阿嬷那段在配乐上催人落泪。几乎每个宫廷剧里都有一个女性角色来代表母性与最初的。整个电影都堪称故事片叙述典范。《末代皇帝》的整体架构十分的完整,加之平行蒙太奇的效果,让观众把溥仪的一生做了个比较。曾经的辉煌一时,后来的落魄悲惨一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末代皇帝》在蒙太奇的运用上还是十分有力道的。我认为它算是一部对蒙太奇有很深理解的影片,也是一部传世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 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故宫”题材电影;传承与创新;文学性

一、引言

“故宫”作为国宝级的文化遗址,在此拍摄的电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对“故宫”的建筑、环境等内容的描绘,也代表着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末代皇帝》作为史诗级的电影,其展现出来的文学性不可估量,同样,这部电影对各个方面的传承与创新更是一大特点。本文通过解析电影《末代皇帝》,进而分析以“故宫”为题材电影的传承与创新。

二、电影《末代皇帝》中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末代皇帝》是我国首次批准在故宫拍摄的电影。毋庸置疑,影片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在拍摄技巧上也有很大的创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也是首次获得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的有关本国的外国影视作品。《末代皇帝》是由西方著名导演创作出的一部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影片,曾在20世纪80年代的奥斯卡电影节上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众多奖项,被世人称赞。以“故宫”为题材,《末代皇帝》这部电影在文化及拍摄技巧等方面,可以说是一次“新革命”。

《末代皇帝》是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生平创作作品中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影片,作为一名国外导演,几乎完整还原了清朝末代皇帝的一生,进而体现“传承”与“创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特点,并以“故宫”为背景,对文化的传承及创新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从文化方面来讲,可以说影片展示出百家争鸣的悠久文化,多元艺术性在影片中也有体现,并且可以称作为一部史诗级的著作。电影在背景及情节设计上与《美国往事》大体相同,用较短的时间描写末代皇帝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并且将一个过渡时代刻画得惟妙惟肖,诗情画意般的人生写真。“故宫”作为几百年来历史文化的象征,把其作为背景进行描写,不仅能感受到认知性的真实还原,还能把文章色彩的渲染及抽象化事物展现出来。无论是对传统艺术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及时代的刻画,都能够体现出在“故宫”这个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的传承及创新。

“故宫”的出现可以说是文化方面的一个转折点,它包括建筑文化、艺术文化及社会文化等,且“故宫”富有生命力,相当于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故宫”这个完整的缩影,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几百年的文化底蕴,让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的同时创造出许多新的文学知识。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把“故宫”当作一个载体,其中体现出来的建筑、珍宝及每个情节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意义。上文所提到的内容,以合理的方法、精湛的技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把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与此同时,电影《末代皇帝》中的乐曲文化也具有独特的魅力,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美感。影片采用了我国传统乐器,即传承了传统乐曲文化。同时,在影片中也使用了多种西洋乐器,这就是以“故宫”为背景,在乐曲方面进行的创新。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演奏出一曲华丽的乐章,余音回旋不绝,也有淡淡的忧伤夹杂在乐曲中,让人们从中感觉得到历史使命感,被这种新型乐曲文化深深地吸引住。

电影《末代皇帝》还原了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也重现了当时的历史环境及背景,更是体现了历史文化下人性的多种多样形态,有变形,也有挣扎,从这些方面来讲,其文化历史意义有着很高的真实性。有学者曾这样说:“《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历史意义以及文化价值无法估量,远远超过了以往的电影,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部史诗级影片。”正如他所评价的,电影《末代皇帝》被世人称赞。同时影片通过对溥仪的个人描写与刻画,进而体现了当时社会的背景,也代表着时代缩影。与其说影片是溥仪个人生活的写实,不如说是被当时文化背景下影响的人物写实。从这些方面来看,历史文化在当今有着很好的传承,同时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给观众以视觉上的冲击。

影片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成绩,与导演、编剧等工作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他们查阅了无数的资料,来还原中国这个历史文明古国,同时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创新出一些新的文化元素,与“故宫”这个背景相互映衬。由于电影时间短这一特性,不得不将一些有价值的历史文化内容删去,但并没有影响电影的整体文化效果,并且更真实、更有吸引力地将事实展现给观众。这也就是对“故宫”题材电影的传承及创新。

电影《末代皇帝》蕴含很多文化知识。在其重要文化体现上,不管是历史事实的变化、建筑风格的特点,还是生活在“故宫”中人们的礼仪规范等,这些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内容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成为电影的核心内容,详细地展示给观众,体现出强烈的画面感和文化艺术性。在其最新文化体现上,展现在银幕上的内容很多都是从未有过的,每个部分、每个角落都有新形式文化的体现,不仅是对“故宫”中文化色彩的渲染,还是对此类电影在内容上的创新。比如体现“故宫”文化下的陶瓷,在这之前,这些重要陶瓷文化都是常人不能见到的,陶瓷的制作工艺精美,很强的欣赏性、艺术性让观看者赞不绝口。在其有争议的文化上,拍摄历史影片难免存在一些争议,毕竟历史文化是过去式,不同的人对历史的看法不同就会产生争议,比如在某一时期发生的事情、人物的塑造与刻画、一些古文物的展现上。另一方面,这些存在争议的内容也会让电影具有悬念感,留给观看者一些想象的空间,使“故宫”题材电影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创新。

“故宫”中这些文化的背后,都是由同一种思想做基础。影片对千年的中国核心文明的传承及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统治者的权力最大,每个个体都要听从统治者的命令,其具体体现也有很多,例如建筑物的构造、文物收藏等。第二,在各个方面统一的思想。宝玉的制造和生产相统一,奇珍异宝要统一起来。这些文化思想传承了多年,已经刻在人们的心里,无法改变。第三,礼仪制度的文化蕴含。千年的中国是一个已经有足够文化底蕴的国家,“故宫”也是一种礼仪文化的体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各种联系都要符合礼仪制度的要求。这些内容在电影《末代皇帝》中都有体现,将传统的文化继承下来的同时,创造出一些西方的文化思想。

三、电影《末代皇帝》中创作过程的传承及创新

想要使电影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拍摄技巧也不容忽视。外国导演拍摄中国文化电影,里面毫无疑问地融入了一些西方电影的制作特点,这样既保留优良的中国传统制作特点,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把“故宫”这个载体描绘得惟妙惟肖,从拍摄的角度、对建筑的立体感、近景和远景的结合、动静结合、后期的制作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在传统上进行创新的元素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方法同时运用,让这个多环节的电影在出炉时更加完美。电影中从每个动作的设定,到每处场面的选取,到镜头灯光的运用,再到情景的设计与构造,都体现了以“故宫”为传统基础,在此基础上融合戏剧甚至是西方电影制作的元素,在当时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场面,让电影及“故宫”更有时代的魅力。

电影《末代皇帝》在拍摄过程的不断创新,使得这部电影甚至可以称为世界级影片,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创造了新的纪录。在人员选取的方面,也是融汇了世界级的演员,还有国家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做指导,为电影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组成了前所未有的优秀团队。

在对“故宫”的刻画方面,可谓是采用多种多样的创新拍摄风格,例如延时方法、固定点方法及现代科技技术。多种形式相结合,也成为电影独特的制作风格。所谓新型延时方法,就是在拍摄时的逐格拍摄影片,在拍摄时使用特定的机器,分部拍摄“故宫”内某一事物,最后再运用软件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用延时方法拍摄的时间也大大减少,同时采用这种方法拍摄出来的画面成为电影《末代皇帝》中的一大特点。在电影《末代皇帝》中,还有另一大特点就是采用固定点拍摄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原本不动的“故宫”显得富有生命力和使命感,还可以让镜头拍摄出来的画面更形象,体现出不一样的美感。与众不同的不仅仅是以“故宫”为题材的电影,还有这些在传统技术上加以创新的方法,增添了电影的色彩感,渲染了时代的特征性。

在电影《末代皇帝》中,在拍摄“故宫”的外景时,采用了新型模仿流动光效的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这种创新不仅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经费,而且拍摄的画面更为生动形象,更具有画面感和空间感,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在乐曲制作以及人物对话声音上,人们能够感受到高质量的视听享受,众多的声音都经过音频部门专业的制作,精心地去寻找每一处缺点,最后经过改编、修改,使最终结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可。

同时,这部电影还采用了当时科技较高的3D制作,通过这种高科技,展现“故宫”的建筑,不仅是画面看着更具有立体感,而且还能还原“故宫”原始的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运用这种技术,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一幅画面:从高空透过云层俯视中华大地,俯视雄伟的“故宫”,当长镜头慢慢拉近的时候,画面不断地展示建筑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特点。透过这种画面,我们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使命感。在这些背景的设计上,制作者们都以严谨而又认真的态度来复原当时时代的特征,让观众看着更加的真实。这些方法的运用,都体现了在拍摄技巧上的传承与创新,不失本色的进行改革。

电影《末代皇帝》表面是对爱新觉罗・溥仪的刻画,其实还包括了许多历史真实场面的重现。一方面,含有知识性和理性的真实场景再现;另一方面,含有对历史意义的描写与刻画,让观看起来有很好的整体感,有更加舒适的视觉体验。采用简洁明了的灯光设计和道具独特性的设计,并且还体现了一些留有悬念的问题。作为国外的导演,想要拍摄中国古代的史实电影,必须先充分了解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外国导演的这种能力,既影响画面的构造,又影响着故事情节发展的真实性,也会对拍摄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演员的神态、体形以及服装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包括重现历史时灯光的使用等,都要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被人们接受。

电影中对各个方面的创新都不是孤立的,它要采用多种方法、形式相结合,才能构造一部完整的电影。这就要求大量的场景再现,通过人物发生的事情进行还原,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

不仅仅是电影《末代皇帝》拍摄过程运用创新,而且在以“故宫”为题材的电影进行改良,不断地传承与创新,既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变化,还真实地让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让人们更好地去认知以“故宫”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同时采用新型的拍摄技巧,让电影在观众面前展现出立体感和真实性。把传统的文化及拍摄技巧作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更好地去创新,并且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认同。所以,导演要不断地对以“故宫”为题材电影的创新,将历史文化不断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结语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以“故宫”为题材的电影,因为拍摄出来的电影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同时对内容以及拍摄手法的创新也是赞不绝口。在电影《末代皇帝》中,不仅仅是对溥仪人生的重现,也是对“故宫”经历历史的重现,更是对这种题材电影包含的传承与创新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一直对这种创新怀着期望的态度,期待着越来越多的电影能够传承和创新中国古典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芳瑜,王稼之.新时期东北电影对本土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发掘与传承[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06).

[2] 张祖群.纪录片《故宫》背后的“真实”再现[J].电影评介,2015(02).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甄嬛传》;家世;德才;服装;细节

电视剧《甄嬛传》改编自网络热门小说《后宫·甄嬛传》,讲述了清雍正年间,甄嬛的大起大落充满传奇性的人生。这是一部宫廷情感大戏,更注重描写“后宫女人”的真实情感,剧中“甄嬛”凝结了千百年来无数后宫女子的缩影。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她无数次跌入谷底,最终凭借自己的善良和聪明才智,成为一朝太后。画面以女性为主,婀娜芬芳,塑造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丰富。

剧中的甄嬛塑造得十分精彩,她的言行和为人,让人看不到任何不妥,反而不得不敬佩她的目光长远,谨慎周全。剧末,甄嬛不去立自己的儿子六阿哥为帝,反而安排他进入王爷族谱,令本人疑惑。剧中甄嬛与果郡王的爱是悲哀的。甄嬛是皇帝名正言顺的妃子,果郡王是皇帝的弟弟,二人的爱一是违背常规的,二是因为甄嬛是皇帝的女人。虽然果郡王无心争皇位,却必死无疑,因为他爱了皇帝的女人。如果皇权在握,果郡王怎会争不到自己的爱人。相比之下,皇帝虽在女人们的尔虞我诈中真假难辨,但他毕竟得到的太多了——权利、财富和天下最好的女人,比起果郡王,真是不枉此生。那么,甄嬛就仅仅不让儿子重蹈皇帝覆辙,而就不怕重蹈果郡王的覆辙了?剧中的甄嬛,决然推举四阿哥为帝,难道真的视权力如粪土吗?我想还是有其他原因的,立长是皇族的传统,而甄嬛之子是次子,一旦称帝必遭众人非议,甄嬛的威信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而四阿哥名义上也是自己的儿子,受到过自己的亲手调教并对自己感恩戴德,称帝后会更加拥戴自己,仔细想来,诸多客观因素才使甄嬛做了那样的决定。可见,甄嬛的为人不可谓不高明。

那么,甄嬛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将在甄嬛与安陵容的比较中进行分析。

甄嬛与眉庄的大与安陵容的小——女子的德才与出身息息相关。“善良和关爱是女人最伟大也是最美的品质。”①甄嬛的为人注重真心,善待下人,得到了瑾汐和浣碧的舍命开脱,经营友情,赢得了沈眉庄和温实初的真心关爱。爱上皇帝却深谙欲擒故纵,深迷允礼却以大局为重。如果空有美貌,没有才情和阅世能力,怎会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俗话说:“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碧。”讲的就是良好的家世环境对女孩成长的重要性。难怪皇帝要从官宦世家中挑选妃子呢!甄嬛家世显赫,丰衣足食。而安陵容则是个穷乡僻壤的县丞之女,自惭形秽,低声下气,后来虽被封为嫔妃,但也觉得禀赋不足,她底气不足的原因不只是出身上,还有她的阅历和见识远远跟不上前列。她的第一次侍寝,紧张得失了分寸,虽然也是人之常情,但她定是把自己的一切都赌在了这件事上。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沈眉庄,同样面对侍寝,沈眉庄却是笑意点点,温婉地叫了声“皇上”,皇帝被她的高雅大方深深吸引,根据她的这一特性,皇帝才让她学习协理六宫,认为她的大度中和比之于矫情骄横的华妃,更能服众。她把甄嬛看成真正的姐妹,荣辱与共,互相提携。沈眉庄看见甄嬛得宠,也是夜不能寐,但她还是对甄嬛好,她会在甄嬛的面前说出自己的感受,表示也有点吃醋,但不会生气,“昨天有华妃,今天有你,明天还会有别人,如果我都生气,那日子还怎么过?”“虽然我有点吃醋,但我更希望是你,因为你不会害我。” 沈眉庄早就看透了一切,因此比麻木的皇后还能淡然以对,让人佩服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家女子才会有这样的大气和中和。确实,电视剧的开头有过这样的细节,梳洗打扮后的沈眉庄向母亲请安,母亲模仿皇帝的口吻问:“你都读过什么书?”沈眉庄回答道:“《四书》《五经》。”确实,沈眉庄读了很多封建社会只有男人才能读的书,这些书的精华思想对女子来说也是受益匪浅的,任何一个让人难忘的女人靠的都是“才情”,甄嬛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甄嬛在皇宫之所以立足,靠的还是皇帝对她难以割舍的爱恋,皇帝珍惜的是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女子,齐妃那几句气走皇帝的话,换作甄嬛是不会在那种场合说的。甄嬛的“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竟让皇帝暗自倾心;观完飞鸿舞后,皇帝问道:“你还有多少惊喜没让朕看到?”才德——这便是开明的书香门第世家给予女子的财富。“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古至今,真的是一句错话。

甄嬛与安陵容的恩仇很值得深思。安陵容之所以得宠,有甄嬛的一份功劳,是甄嬛把安陵容引入了皇帝的视线,甄嬛尽姐妹之谊是很可贵的。入宫选秀时,甄嬛给她的海棠花助了她一臂之力,安陵容激动得泪如雨下,嘴里默念着,向父母报喜,但丝毫没有感激甄嬛的意思,甄嬛高高在上的身份根本不会把自己当平等的朋友。甄嬛的帮助,安陵容会认为“那是姐姐客气”“姐姐施人冷饭”,受甄嬛恩惠时,她便以冷峻的目光淡然以对,“她能真心对我好吗,不要假惺惺的了!” 她的这种心理其实是黑暗而扭曲的,想必“尊重与爱的缺失”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阴影,这与其成长的过程有密切关系。在剧终,安陵容向甄嬛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原来,安陵容的母亲没有心机,处处受妾室的欺负。安陵容入宫以后,担心自己会沦落为其母的下场,看见谁得宠心里就嫉妒不已。当然,面对树大根深的华妃,她只能选择忍,但看到一起入宫的甄嬛和沈眉庄春风得意,嫉妒之心便止不住地滋生出来。她想得到皇帝的宠幸,又深知自己没有过人的才貌,便利用香术魅惑皇帝。但自己也毁在了这件事上,皇帝留宿的那一晚导致了她早产以致于终身不孕,她原想通过这个胎儿来扳倒甄嬛,但不料这件事却牵扯出自己害死甄嬛胎儿的一件往事。此事令皇帝和甄嬛心惊胆寒。在熹妃回宫前,安陵容伺机在皇帝旁边煽风点火,并请来钦天监正使,以天象不详之名暗示甄嬛怀孕有不祥之兆。总之,安陵容在宫廷争斗中受尽压抑,必然要寻找一个爆发口,那就是打压甄嬛,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内心。若安陵容也能像沈眉庄那样看淡一切,也不会有折损人格的举动。她的人生是悲剧性的,没有什么高峰就迅速陨落了,如果她能坚持到最后,仅凭皇帝的怜悯还是可以保身的,但她经不起无边的算计和争斗,最终自暴自弃了,也是很让人同情的。而甄嬛却大不相同,即使生下了异族血脉还能在环环逼问下反败为胜,侦破验血阴谋,重新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服装道具的色彩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序幕是一朵姹紫嫣红的牡丹花,开放在红色的背景中,古雅华贵,一反传统的序幕形式。剧中人物服式的色彩也各显神通,比如,雍容华贵的华妃,喜欢红色,连她的睡衣都是殷红的,她对皇帝的爱是热烈的,专横的。安陵容胆怯,衣服则是粉色的,连睡衣都是暖粉色,分外妩媚,但粉色明度偏低容易被人忽略,所以安陵容在众妃的心目中分量不是很重。而甄嬛的衣服很少是粉色和红色的,入宫前是淡蓝色,蓝色代表理性,圣爱,是受人尊敬的明丽色,甄嬛很少画浓妆,体现了甄嬛纯正的本性而非感性的性格,可见这个女子很有人格魅力,靠的是知识、睿智和善良,赢得了皇帝的爱和上上下下坚实的友谊堡垒。而甄嬛被赐为熹妃重返宫廷的那一刻,服饰立刻起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黑色镶黄边的色调,肃穆而压抑,凸显独一无二的高贵,与甄嬛回宫复仇的内心不谋而合。再看甄嬛的浓妆,也令人毛骨悚然,那不再是清秀的少女,而是暗藏杀机的深宫怨妇。剧中的皇帝也对女子的服装很感兴趣。比如,皇帝曾经对浣碧说,这一身的碧绿色很与众不同,但你的鞋子是粉色的,就很不般配了。又如,皇帝去看齐妃,欣喜若狂的齐妃为了让自己鲜亮一点,竟然换上了粉色的衣服。皇帝一搭眼就不耐烦地说:你都多大年纪了,怎么还穿粉色?可见,服装帮助人物定位了性格和身份,也成为了刻板宫廷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相信,演员的演技再好,也需要服装道具的烘托,演员本身也会受到这些道具的影响而更容易进入角色。

细节彰显影片灵魂。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看历史要看大势,看形势要看主流,看人物要看大节。这自然没错,但不要忘记小事和细节。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②意思是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做起。电视剧《甄嬛传》也正是以生动的细节透漏影片的玄机。剧中有的细节我们不能不斟酌。比如,甄嬛第一次面圣的那一幕戏中,当太后让甄嬛抬起头,甄嬛目光下垂,太后和皇帝顿时面带惊异,难道是这有失礼仪的举动,引起了太后的不满?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才知,甄嬛与已故的纯元皇后十分相像,这一细节决不容忽视,它成为甄嬛入选、离宫修行等一系列情节的导引。还有那一幕戏,入宫选秀的一行队伍已经上路了,而安陵容的轿子才慌慌赶来,为了租到便宜的客栈不惜赶远路,这样的一个细节就足以说明了安陵容的家境、出身的低微以及由此引发的不平衡就会体现在她的为人处世上。那么,她的恬退隐忍、小家气的性情就不足为怪了。秀女入宫后,都希望能得到皇帝宠幸,她们的地位、财富和权力全都压在了皇帝身上。我们很难忘怀:那些第一次侍寝的女子,是被洗干净后用棉被裹起来,扛到皇帝床上的,哪有尊严和平等可言。而甄嬛的侍寝则是与众不同的。皇帝赐汤泉宫泡完温泉之后,甄嬛身披薄衫,与皇帝携手一同步入帷帐,那一刻男女双方都体会到了平等、互愿与和谐,暗示了甄嬛浪漫多姿的人生的开始,为其与果郡王相栖的故事起到了铺垫作用,这样的细节对烘托女主人公的传奇人生颇为重要。甄嬛境遇的与众不同还体现在:甄嬛和皇帝相识于花园,而非龙床上。从别人的口中也得知这样的细节:纯元皇后和皇帝也是在花园里相遇的。相信,皇帝也需要情感的邂逅,但后宫很少会给皇帝这样的机会,所以皇帝格外珍惜甄嬛。剧中还有这样的细节,甄嬛侍寝后,给皇后请安,皇后故意刁难甄嬛多跪一会儿,然后责怪剪秋,怪她不早提醒自己;甄嬛回宫面见皇太后,皇太后也责怪沈眉庄不早提醒自己,并告诉甄嬛要尊重皇后。看似漫不经心的皇太后竟如此聪明,她已预感到了甄嬛对皇后的威胁,借“跪”来给甄嬛敲响警钟。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细节中,却预示了剧情的发展脉络,皇后在皇太后的极力保护下,始终保留着名号。这些细节都是很微妙的,人物关系就体现在这些细小事物中。相信,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是多余的。

总之,《甄嬛传》获得的巨大成功与编剧、导演和演职人员的付出是密不可分的。相信,本剧还有更多的内涵值得深思和推敲,这里不再赘述。

注释:

① 云晓:《不娇不宠富养女孩的100个细节》,朝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5页。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范文第4篇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圆明园周围连绵 10公里 ,由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属园,分布在圆明园的东、西、南三面,其中有香山的静宜园、玉泉山的静明园、清漪园(后来的颐和园就是在此基础上建造起来的)等,全园面积合计5000多亩。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宏伟的宫殿,有轻巧玲珑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农村景色的“山庄”;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19世纪中期英法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掠夺更多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向海外殖民扩张,于1840年以中国禁烟运动为借口,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惨败,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但事实并非如此,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在侵占广州后,继续进犯北京,咸丰皇帝吓破了胆,派他六弟恭亲王奕?为钦差大臣,留守北京,主持和议,自己带着后妃、皇子、亲王和一批大臣,慌忙逃到热河行宫(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听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 10月6日 ,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立即疯狂地进行抢劫。

首先闯入圆明园的是法国侵略军,他们见物就抢,每个法国士兵口袋里装进的珍品,价值三四万法郎。他们空手而进,满载而归。在法国军营里,堆积着珍奇的钟表、五光十色的绫罗绸缎,以及珍贵的艺术品,价值达3000万法郎。

英国侵略军虽然来迟了一步,但金银财宝也装满口袋。更可恶的是,对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他们打得粉碎。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焦土。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皇帝的新装动画片范文第5篇

1923年6月26日傍晚,故都北京刚下了一场透雨,初夏清风吹拂。入夜,临近东交民巷的六国饭店依旧音乐袅绕,一群来华的洋人在饭店顶楼登高乘凉,他们一边远望紫禁城夜景,一边享受着难得的东方异国情调。临近午夜时分,当大多数居民都已沉沉睡去,一束火光突然从紫禁城西北角冲天而起,并很快形成一片火场……

【面对大火,束手无策的溥仪】

事后调查,最初起火的是神武门内建福宫花园的德日新斋,随后迅速蔓延至花园内的其他建筑。据目击者、英国人艾琳芙回忆,大火燃起之后,他们“包了一辆人力车,出发去现场看个究竟。街头挤得水泄不通,人力车、汽车、人潮似乎都冲着同一目的,赶往紫禁城的北门。到了神武门,大家突然停了下来”。

除最早发现火灾的洋人外,北京内城消防队、紫禁城禁卫军、北京市警察、意大利使馆消防队及邻近民众也都蜂拥而至,警察总署薛之衍、卫戍司令王怀庆、步兵统领聂宪藩等人也已赶到现场。人声嘈杂中,神武门守卫却不敢擅自打开城门,原因是“未奉谕旨,外人不许入神武门一步!”

1912年清帝退位后,溥仪关起门来做“皇帝”,紫禁城仍是“小朝廷”的天下。当内务府大臣绍英最终在紫禁城西边的一座宫殿里找到溥仪时,大火已延烧近一个小时。此时的溥仪,脑子里还装着“没有皇帝恩诏,外人一律不得进宫”的观念,一番犹豫后才颁发“谕旨”,特许各路人马从东墙的一个侧门入宫救火。

火灾在西边,入口在东墙,这里距建福宫花园有三里路之远,这条路线也是紫禁城的四个入口中最迂回的。等到消防人员赶到现场时,早已错过了救火的最佳时间,这时的建福宫花园俨然成为火的海洋,参天的松柏成了一棵棵火树,静怡轩、慧耀楼、吉云楼等建筑在人们的眼皮底下逐渐坍塌、消失。

更糟糕的是,宫内没有自来水,而水井早已干枯多年,消防人员根本找不到水源。情急之中,有人建议把水管接起来,汲取神武门外筒子河的水,但那里距离火灾现场足足有四百米的距离。等筒子河的水沿着软管慢慢流到建福宫时,这点水对救火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无奈之下,意大利使馆消防队建议拆除火场临近房屋,以隔断火道,避免更大的损失。事已至此,溥仪只能同意。直到次日七时,火灾才被最终扑灭,但此时的建福宫花园早已成了一片颓垣败瓦,除石地台和石地基外,大火吞没了所有东西,包括柱子、墙壁、椽子、横梁,还有里面的一切物品,就连临近的中正殿,也在当晚一同化为灰烬。

明朝正德年间,乾清宫被一把大火烧毁,据说那位好找乐子的朱家皇帝看了看火势,说了一句颇为淡定的话——“好大一柱冲天火炬呀!”相比之下,清朝皇帝就没这么淡定了。据艾琳芙回忆,溥仪当时看起来茫然失措,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人们为小皇帝感到难过,他只是一直站着,被亲信包围住,呆呆地看着这一切。然而,他还能想到为消防员提供茶点以维持体力。于是,有人捎来了茶水、啤酒、饼干、糕点和水果”。事后,溥仪还命人给消防队与警察送去六万银元作为酬劳。

黎明前,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赶到了现场,他在《紫禁城的黄昏》中说:“我看见皇上和皇后站在一堆焦木上,黯然凝视眼前的景象。几位亲王也抵达了现场。内务府的官员对灭火之事一窍不通,却煞有介事地对着秩序井然的消防员吆五喝六。”

庄士敦说的内务府官员应为绍英,他是当晚指挥救火行动的主要官员。但在一片混乱的情况下,救火行动基本以失败告终,受到惊吓的宫内太监更是毫无章法地来回奔跑,间或从阁楼中胡乱取出一些家具或装饰物了事。

【建福宫究竟有多少珍宝?】

建福宫花园建于乾隆五年(1740 年),整座院落从建福门起,以抚辰殿、建福宫、惠风亭和静怡轩四座重要建筑为核心,依次构成四进庭院,楼、堂、馆、阁、轩、室、斋均以游廊相连,错落有致,曲径通幽,既有江南园林之精巧,亦有皇家禁苑之优雅。

建福宫初建时,拟为乾隆皇帝“备慈寿万年之后居此守制”之用,后因故未行。作为日常休闲游乐、吟诗作画之所,乾隆本人非常喜欢建福宫花园的清秀典雅,常陪太后和皇后来此休息赏景。据清代文献记载,建福宫花园里的许多匾额和楹联均出自乾隆手笔,其诗作中也有十余篇与建福宫有关,其中一首云:“腊雪犹然鸳鸯瓦,东风全不发绫花。愿将建福宫中福,赐与寰区万姓家。”后来,清宫定制每年嘉平朔日(腊月初一),皇帝在此宫开笔书福,以贺新禧。

建福宫还有另一个功能,即储宝之用。乾隆在世时收藏的古玩珍宝都放在建福宫里,以备不时把玩。宫里还供奉有不少金质法器、藏文经版、瓷器彝器等,称之为皇宫宝库,实属名副其实。乾隆驾崩后,其子嘉庆皇帝命令将建福宫收藏的珍宝全部原样加锁封存,一直到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数朝,建福宫宝库都不曾启封,也未经查验。由此,这座宝库究竟有多少珍宝,谁也说不清。

直到1922年,逊帝溥仪打开了其中的一座库房,这些珍宝才重现天日。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的回忆:“我十六岁那年,有一天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叫太监打开建福官那边一座库房。库门封条很厚,至少有几十年没有开过了。我看见满屋都是堆到天花板的大箱子,箱皮上有嘉庆年的封条,里面是什么东西,谁也说不上来。我叫太监打开了一个,原来全是手卷字画和非常精巧的古玩玉器……有的库尽是彝器,有的库尽是瓷器,有的库尽是名画……在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我还发现了许多很有趣的‘百宝匣’,据说这也是乾隆的……一个百宝匣中,举凡字画、金石、玉器、铜器、瓷器、牙雕等,无一不备,名为百宝,实则一个小型的匣子即有几百种,大型的更不止千种。”

大火过后,溥仪脑中也是一片混沌:“究竟在这一把火里毁掉了多少东西,至今还是一个谜。内务府后来发来的一份糊涂账里,说烧毁了金佛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画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书几万册。这是根据什么账写的,只有天晓得。”

由于所储珍宝不曾清点,火灾损失一时难以查明。目前可知的是,大火共烧毁建福宫及周边房屋三四百间,延寿阁、广生楼、吉云楼、凝辉楼、敬慎斋等所储藏的古物、大藏经、数千件大小金佛与金质法器等,包括中正殿雍正时制作的大金塔一座、全藏真经一部和历代名人书画,均毁于一旦。此外,清朝历代皇帝的画像和行乐图,还有溥仪结婚时所收的全部礼品,也都在大火中化为乌有。

一个多月后,内务府派人清理火场,由于金佛、金塔烧熔后渗入地块,京中某金店通过关系以50万银元买下了灰烬处理权,据说后来从中炼出金子17000多两,大发了一笔横财。之后,内务府又将金店捡完的灰烬用麻袋装好分发给内部官员。后来施舍给雍和宫、柏林寺的两座“黄金坛城”,据说就是从这些灰烬中提炼得来。烧剩的尚有如此之巨,当时的损失之大可想而知。

【火灾起因:宫内太监监守自盗?】

建福宫大火的起因一向众说纷纭,但总的说来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说法是雷电引起的火灾,因为当天正好下了一场雨,不过火灾发生时并未发生雷雨天气,因而此说大体可以排除。第二种说法是油灯失火,当时紫禁城内虽已采用电灯照明,不过由于安装成本等因素,仍有很多房间与院落使用油灯,油灯使用不慎,引发火灾是常有之事。

第三种也是事后官方公布的说法,即电线失火。大火扑灭后,负责保护清室安全的步军统领聂宪藩曾通电称:“本月26日夜12时,神武门电线走火,由德日新斋(即敬胜斋,因其悬挂匾额的题字为‘德日新’,因而又被称为德日新斋——作者注)内延烧。”据说,当时紫禁城里经常放电影消遣,而电影机、电灯房就设在德日新斋,负责管理的太监缺乏用电常识,漏电失火也有可能。另外,当时宫里设有一座小型发电厂,专供宫内照明之用,但电线质量及线路铺设都存在问题,之前也常发生漏电走火现象,只是未酿成大祸而已。

最后一种也是流传最广的说法,即宫内太监监守自盗,为掩盖偷窃行为而故意纵火,这也是溥仪一直坚持的观点。溥仪曾在回忆录中说,自从打开建福宫宝库以后,他便经常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我究竟有多少财宝?我能看到的,我拿来了,我看不到的又有多少?那些整库整院的珍宝怎么办?被人偷去的有多少?怎样才能制止偷盗?

而在这时,洋帝师庄士敦告诉溥仪,他所居住的地安门街上有许多家古玩铺,铺子老板不是太监就是内务府官员,里面卖的大都是从宫里偷出来的东西。听到这个消息后,溥仪心里极为不爽。民国以后,逊清皇室经济上每况愈下,入不敷出,而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动荡,紫禁城内同样人心惶惶,加上溥仪并非管理能手,因而宫内太监偷盗成风,这些人经常把一些小物件如玉器、铜器、书画等藏在衣服里,拿到离故宫最近的古玩市场后门桥去卖,以防发生变故的话自己有个安身之所。

后来,宫里的偷盗行为愈发猖狂,据溥仪所说,“毓庆宫的库房门锁给人砸掉了,乾清宫的后窗户给人打开了”,“事情越来越不像话,我刚买的大钻石也不见了。为了追查盗案,太妃曾叫敬事房都领侍组织九堂总管,会审当事太监,甚至动了刑,但是无论是刑讯还是悬重赏,都未获得一点效果”。火灾发生前,溥仪曾命人将建福宫的清朝历代皇帝画像和行乐图依次取出拍照,但有几次太监竟支支吾吾,不能取来;而在此之前,溥仪命拿某件宝物来欣赏,太监们也是一脸心虚,溥仪越发怀疑太监们有偷盗行为。

在庄士敦和身边亲信的怂恿下,溥仪决定彻底清点建福宫珍宝,以杜绝后患。但令溥仪等人意想不到的是,清点工作刚刚开始,6月26日晚即突发大火,不管是清点过的还是未清点的,所有珍宝一概烧光。对此,溥仪曾不无愤怒地说:“我刚想查太监偷盗珍宝的罪状,他们就烧毁了建福宫花园毁灭证据!”

类似事件,历史上其实并不罕见。据《万历野获编》记载:万历三十二年,尚衣监丢失御前珍珠袍一件。上震怒,命司礼掌印太监陈矩拷究。后查明系内府盗窃,私攘过多,难逃大罪……付之一炬。以失误上闻,不过薄责而已。前些年电视剧《天下粮仓》中也有类似剧情:乾隆元年,京中派吏下去巡查,孰知地方粮仓早已空虚,为防贪污败露,地方上的贪官污吏竟纵火焚仓。这一切伎俩,无不异曲同工。

火灾发生后,北京报刊曾做如此报道:“星期日紫禁城某些建筑失火,现在已开始点查详列清单。据说幼帝已下令详细清查被焚去两座宫库珍宝的数目……前几年一个同样性质的例子,北海公园的万佛楼,因为常被太监等人盗窃宝物,为了消灭证据,突然失火焚毁。现在万佛楼已变成一片瓦砾的空院子,就在九龙壁之北的那一个地方。”文史专家朱契也在《明清宫苑建置沿革考》中说,“起火原因,人言言殊,当以点查内宫古物,宫监惧罪纵火一说,较为可信。”

清宫太监偷窃宝物另有两个旁证。1950年代“三反五反”期间,故宫清查偷盗行为,据说在宫中一些枯井中找到许多瓷器、古玩等器物。据推测,应为当年宫人将宝物盗出后,因一时无法带出宫外,于是将其暂匿井中,然后徐图分别携出。

另外,乾隆收藏的古玩字画中,有一幅宫廷画家丁观鹏所画的袖珍精品《伯牙抚琴图》,画上“高山流水”四字系乾隆亲笔。乾隆驾崩后,这幅画和其他藏品一起封存在建福宫静宜轩。按常理,《伯牙抚琴图》应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但令人称奇的是,这幅画竟然在近百年后毫发无损地出现于某拍卖场上。(当然,除太监偷盗出宫外,也有可能是溥仪、溥杰兄弟以赏赐名义运出。)

由于事发突然,大火原因和所受损失目前已无法查明,不过这次的火灾引发了另一场大事件,那就是溥仪驱逐太监出宫。离大火仅20天(7月16日),溥仪突然下令将宫内太监全部裁撤,除三位太妃、溥仪、淑妃等所在的5个宫各留下20名以供驱使外,其他太监全部立即出宫。这次举动,引发了紫禁城的一场大地震并让整个舆论界为之轰动。

庄士敦在《紫禁城的黄昏》中说:“溥仪请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将军派他的部下和亲信带军队来保护紫禁城。”驱逐行动相当成功,在军队的监视下,上千名太监只能默默接受命运,不到一个时辰,这些人带着随身小包裹从神武门黯然离开了服务多年的紫禁城,从此流离失所。从这个意义上说,延续千年的中国太监制度终于在这一刻寿终正寝。

至于溥仪,此时正想找一块空地修个网球场。火灾之后,这片火场倒正好派上了用场。两年后,溥仪同样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建福宫原址寥落多年,后于1999年复建,这也是至今故宫中唯一被国务院批准的复建工程。

相关期刊更多

炎黄地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黄金地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地域性辽金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