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脑血管内科

心脑血管内科

心脑血管内科

心脑血管内科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糖代谢异常;临床分析

对于心脑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其患有糖代谢异常的概率明显大于普通患者,当发现出现了糖代谢异常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病情。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其的糖耐量进行全面检测,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糖代谢情况以及患者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能够发现二者之间具有的关系,为后续心脑血管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现将对心脑血管内科患者糖代谢异常情况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心脑血管内科并且出现了糖代谢异常的患者80例,在所有的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患者的最小年龄为37岁,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8±11.2)岁。患者的最短病程为2年,患者的最长病程为27年,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8.6±8.4)年,患者的收缩压为151.1±12.7mmHg,患者的舒张压为98.4±9.6mmHg。对在尿毒症期患有尿道异常疾病以及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全部进行排除。在准备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前,应该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对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也进行排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之前1w,要求所有患者都不能服用会对试验进行干扰的药物。

1.2 方法

1.2.1 对患者进行检测的方法

要求所有的患者在清晨不能够进食,之后医生对其进行静脉抽血,完成抽血之后,检测所有患者的相关指标。将剂量为75g 的葡萄糖融入到300ml的水中,从患者第一次开始服用葡萄糖水开始计时,在2h之后,抽取患者的血液情况进行检验。之后询问患者是否有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的病史,在进行有关指标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应用自动化生物仪器进行相关检测。

1.2.2 诊断标准

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四组,其中NGT患者22例,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小于5.6m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应该小于7.8mmol/L;IFG组患者25例,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最小为5.6mmol/L,最大水平为7.0m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小于7.8mmol/L;IGT组患者16例,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不小于7.0mmol/L,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最小为7.8mmol/L,最大为11.0mmol/L;ICT组患者17例,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以及空腹血糖水平全部大于11.0mmol/L。

1.3 统计学方法

针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获得样本均采用±S进行表示,以P

2、结果

在所有的患者中,将IFG组的患者与NGT组患者进行比较发现二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ICT患者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化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的比较(±S)

3、讨论

具体的研究结果与临床上有关实践证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原理类似。有关专家表明,大约百分之七十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与此同时,在诸多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也会出现糖代谢的异常情况【2】。并且在近年来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此种情况在逐渐严重。

专家证明,针对心脑血管患者,导致糖代谢异常情况的出现与患者的日常饮食情况与患者的生活不规律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并且与患者没有进行适当的运动也相关联。如果患者在饮食的过程中,摄入了过量的高脂肪食物,就会造成患者心血管以及患者的糖代谢出现了异常,并且此种情况的患者还会不断增加。

伴随着专家在临床上不断对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进行相关研究发现,如果对心脑血管糖代谢存在异常的患者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诸多合并症出现的概率迅速增加。同一些物质进行比较发现,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体检过程中,非常容易发现IFG的情况,但是在日常实践的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在用餐之后,血糖情况会有所减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患者自身糖负荷血糖水平同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二者之间的关联具有很大的关系,对此针对IGT中存在的致病因素,医学界的有关人员需要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

针对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糖代谢异常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仔细观察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情况,这样能够在最短时间了解患者的当前状况,之后研究具体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快速好转【3】。

参考文献:

[1]雷奕祺,韩志远,李如良. 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6(15):226-227.

心脑血管内科范文第2篇

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鸡尾酒疗法――世界的观点

国家权威医学部门指出,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所致死亡人数每年约有260万,占总死亡构成的45%,平均每小时死亡约300人,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担十分沉重。世界医学权威指出: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必须在保持科学生活方式的同时将药物干预放在重要位置,而药物干预更需要多点协同抗击的鸡尾酒疗法。为此,我们走访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心脑血管病防治领域里颇有建树和影响的博士生导师吴以岭教授。

吴以岭教授解读鸡尾酒疗法

笔者:吴教授,您在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您能就“心脑血管病预防和药物干预的鸡尾酒疗法”做一个科普解释吗?

吴以岭教授:要想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首先必须保持良好、科学的生活方式,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同时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这些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的基础疾病。

药物干预不是发现了心脑血管病才去用药治疗,而是要把药物纳入预防环节。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只有病情出现或者病情严重后才想到使用药物治疗,这是非常不科学、不符合国际医学发展潮流的落后观念。21世纪是世界医学界由医疗转向预防的世纪,针对心脑血管病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逐年提高的现状,国内的医学专家也非常认同应该在易患人群还没有发病的情况下使用药物提前干预。

鸡尾酒是多种酒的混合酒。所谓“鸡尾酒疗法”,就是把健康知识普及、药物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综合措施纳入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中。对于已患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药物采用降脂抗凝、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扩张血管等多种药物组合治疗。对于病情稳定后的患者,也要多靶点、多角度地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再发生。

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多重性

笔者:吴教授,谈及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总感到非常复杂,冠心病、脑血栓是怎样发生的呢?

吴以岭教授: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高脂血症、高黏血症使血液变得黏稠,使正常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同时血液中血小板的凝集也容易使脂类物质黏附聚集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第二个原因是由于高血压、吸烟等因素造成了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发生了紊乱,这不仅加速了动脉硬化与血栓形成,同时,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也可造成心脑血管本身的痉挛;第三,血栓在血管内形成后或血管痉挛,若血管未完全闭塞血流尚能通过,只是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血栓完全堵塞住心脑血管或心脑血管自身的强烈痉挛,就会使血管完全闭塞,发生心肌梗死、脑血栓等,后果将非常严重。

中国特色的鸡尾酒疗法――通络

笔者: 2004年中国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络病学》明确指出:“通络”治疗心脑血管病具有多靶点、多角度的协同抗击作用,这引起了医学界的极大关注。吴教授作为《络病学》主编,您能给我解释一下络病理论是怎样指导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吗?

吴以岭教授:《络病学》的编写凝集了院士、博导在内全国近150余位专家多年的心血,书中详尽论述了络病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关系。络病理论认为,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络脉瘀阻、络病绌急和络脉瘀塞。络脉瘀阻相当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络脉绌急相当于血管痉挛,络脉瘀塞相当于血管闭塞。西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管闭塞要采用多种不同的药物,而采用通络方法治疗一种药物就可以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必须把握预防、治疗、预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预防须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同时,对高危人群高脂血症、高血压、高黏血症的患者进行降脂、抗凝、维护血管内皮功能的药物干预,切断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环节;针对已经发生了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治疗主要包括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硬化、溶解血栓;预后是病情稳定后怎样防止再复发,也需要采用鸡尾酒疗法,从多角度去用药。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急性心梗、脑梗经过治疗虽然大血管得到疏通,但微血管已经遭到破坏。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心肌和脑组织才能实现真正的血液供应,这是目前西药治疗所不能解决的难题,而采用中医的通络治疗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通心络―― 一药独具多靶点、多角度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笔者:吴教授,既然通络疗法能够解决心脑血管病预防、治疗、预后环节中的问题,那么哪种药物是通络的代表药物呢?它是怎样发挥多靶点、多角度的治疗与预防作用的呢?

吴以岭教授:作为通络疗法的代表药――通心络胶囊,2000年以其在心脑血管病防治方面的理论突破与独特疗效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首先,通心络胶囊对心脑血管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我们已经知道,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主要在于降脂、抗凝、维护血管内皮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如果选用西药预防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国家权威医疗机构药理实验表明,通心络胶囊一种药物就具有降低血脂、抗血小板凝集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并且可以维护血管内皮功能,从根本上切断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始动环节。

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在于改善血管自身的病变,通心络胶囊强大的通络作用不仅可以升高扩血管物质――一氧化氮的含量,并且可以降低缩血管物质――血管内皮素水平,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溶解血栓,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关于心梗、脑梗大血管再通后微血管破坏问题,通心络也可以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它不仅可以疏通大血管,还可以保护微血管的完整性,北京阜外医院对通心络的实验结果就证明了这一点。

心脑血管内科范文第3篇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冠心病、脑血栓治疗药物,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中医药在冠心病、脑血栓治疗领域里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全新途径。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独特理论,吴以岭教授将这一理论创新运用到心脑血管病的病机及其治疗,并揭示出冠心病、脑血栓发病的直接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深入研究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络病的关系,进而开创了继活血化瘀后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全新方法―――通络。通络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树起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基于这一在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里的重大进展,我们采访了它的创始人吴以岭教授。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是继活血化瘀治法后的又一重大学术进展,这是我们的创新,也是学术的发展

笔者:吴教授,络病理论是一个比较专业、也比较抽象的概念,您能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络病的起源、发展吗?

吴以岭教授:人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经络,其实,人体经络体系主要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络脉构成。各大经脉均有络脉与之相连。络脉是经脉的支流系统。经络相连,就像一张遍布人体上下内外的“蛛网”,是运行气血等精微物质及能量与信息的特殊通道。它是引导体内气血抵御外邪的系统,同时也是传病的通道。经络的任何病变或堵塞都是造成人体疾病的原因。

中医络病学说就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专门论述人体经络生理、病理及治疗的独特学说,它起源于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成形于清代名医叶天士。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论断,基于当时科技水平及各种原因,络病学说也只是被运用到了风湿病、积聚等的治疗当中。

基于对心脑血管病多年的研究,我首先将络病这一理论体系运用到心脑血管病的病机探讨及治疗之中,这是继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之后又一重大学术进展。前一段时间,我在学术界提出络脉的“三维立体网络假说”,从络脉的网络层次、空间位置、生理功能和运行等对络脉进行全方位阐释,只有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解析,才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络病理论。这是我们的创新,也是学术的发展。

络病不仅反映了血管的瘀阻,还反映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活血化瘀法不能全面解决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痉挛的问题

笔者:从所有心脑血管病治疗药物的思路看,人们了解最多的就是活血化瘀,好像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就一直在活血化瘀这个圈里打转转。您能说一下“通络”与“活血化瘀”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区别吗?

吴以岭教授:我们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络病与瘀血证是两个不同的病机概念。络病主要包括络脉瘀阻和络脉绌急,瘀血证与络脉瘀阻较为一致,而瘀血证不能包括络脉绌急这一病机概念。络病不仅反映了血管的瘀阻,还反映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即血管痉挛,并对络脉绌急提出了有效治疗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包括络脉瘀阻和络脉绌急两大病理变化,络脉瘀阻―――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冠状动脉硬化;络脉绌急―――也就是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络脉瘀阻,使冠心病心绞痛有久病久痛的特点;由于络脉痉挛,使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具有猝然而痛的特点。脑血栓的形成也是由于脑络痹阻和脑络绌急形成的,脑络痹阻导致脑神经失养形成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舌歪斜、肢体麻木;脑络绌急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脑血管痉挛。

所以说,运用活血化瘀法不能全面解决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痉挛的问题。而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是继活血化瘀治法后的又一重大发展。

这一得到现代实验研究证实的理论上的创新,较以前认为冠心病、脑血栓为血瘀证更能切合冠心病、脑血栓的病理,自然在临床上也就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笔者:吴教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络病理论又是怎样指导冠心病、脑血栓的治疗呢?

吴以岭教授: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引起冠心病、脑血栓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自身病变。同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慢性血管病后期的结果是引发心脑疾病,如出现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脑梗塞等,而这些大多都是动脉硬化导致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调节着动脉壁的平衡,使血液中脂类等物质不能沉积在血管壁上,并且可以抗黏附,血管内皮可以分泌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是扩血管物质,内皮素使血管收缩,正常情况下二者维持着血管的收缩平衡,但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中的脂类等物质在血管壁大量沉积时,黏附基因也会迁移到血管壁上,从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并且,导致一氧化氮分泌减少,内皮素分泌增高,引起血管收缩、痉挛。

我们将络病分为络脉瘀阻和络脉痉挛,络脉瘀阻反映了血液的黏稠凝聚;而实验研究证实络脉绌急恰恰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血管痉挛。络病可以从血液和血管两个方面去指导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所以在临床上也就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络病理论”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笔者:吴教授,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于络病理论有了系统的认识,那么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应该注意什么?

吴以岭教授:“络病理论”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通络”是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里的具体运用,通络不但能解决血液的黏稠凝聚问题,还能解决血管自身硬化斑块形成、内皮功能障碍引起的血管痉挛等血管自身的病变。“通心络胶囊”是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药物,并且通过精选五种通络药组方,达到既能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也能有效解决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痉挛等血管自身病变问题。

临床实验证实: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突出特点是对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心绞痛疗效独特,可逐渐减少或停用硝酸甘油类药物,纠正缺血性心电图,解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汗出等症状。对于脑血栓及其后遗症,通心络可以缩小脑梗塞面积,恢复脑细胞功能,促进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舌歪斜、肢体麻木的康复,并能预防冠心病、脑血栓的发生。

吴以岭教授简介:

心脑血管内科范文第4篇

在门诊和病房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中、老年病人,特别是那些正患有高血压病的中老年病人不时地向我提出如下的问题:“大夫,我会得脑出血吗?”我认为这绝不是病人的过滤,更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当今人们防病治病意识正在进一步增强的具体表现和迫切需求。

根据临床资料分析,脑血管病中的脑出血的病死率已跃居我国诸病之首,其病残率已升居脑血管病诸病之冠。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化,脑出血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还会逐年上升。要回答上面的问题,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说来。

一、人们为什么会得脑出血?

根据大宗临床资料分析,约9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病前都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和脑动脉硬化病病史。在长期的血压升高和年龄的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硬化了的脑部小动脉壁上的肌肉层由于缺血缺氧和坏死,就会出现像米粒样大小的瘤样扩张(微动脉瘤,如同脚踏车内胎上的沙眼一样),当血压因激动、用力等原因突然进一步升高到一定高度并超过了微动脉瘤瘤壁的承受力时,就会引发这类微动脉瘤的破裂出血而发生脑出血:因此,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乃是脑出血的发病基础(内因),血压的进一步急剧升高乃是脑出血的发病诱因(外因)。平时如不注意防治,一旦遇到适当的条件必然会发生脑出血了。

二、哪些人容易得脑出血呢?

根据临床观察,具有发生脑出血发病基础和诱因的人才容易得脑出血。如:

1、动脉硬化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壁就会逐渐硬化(老化),因此年龄的增长乃是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也就是说人到中年以后,脑出血的发病机会就会有相应的增多。

2、高血压病者 临床资料分析认为高血压的发生是脑出血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愈高和波动愈大者的脑出血发病机会愈多。因此,高血压病病人乃是脑出血的好发人群。

3、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者 现已查明这些代谢性疾病均与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因果关系。故此类病人也易得脑出血。

4、有脑出血家族史者 其脑出血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脑出血家族史者。

5、其它病因 如体重过于超重,烟酒嗜好恶习严重,进食过咸和性情急躁者的脑出血发病率也有相应的增高。

我们说上述人员只是相对地容易得脑出血,而绝非一定会得脑出血,因与其个体差异和保健医疗措施是否到位关系甚大。

软化血管是根本

1999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Drug Administration,FDA),极为罕见地宣布了关于确认源自东方的大豆能减少冠心病风险的正式“健康声明”(Health Claim)。也就是宣布了,大豆中的清血溶栓素完全可以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心脑血管病。它为广大心脑血管病患者康复带来了福音。

200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专家采用独特的生物提取技术及国际上先进的CO2超临界萃取法,从大豆中分别分离出包曼-贝尔克胰蛋白酶抑制剂、舒张血管活性因子、抗氧化软化血管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栓因子及高效调脂因子,然后按照科学配比,制成专门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清血溶栓素”。

心脑血管内科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743.3;R540.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9)05-0881-02

急性脑血管病可致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64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现将其心电图改变分析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4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并经头颅CT、MR或腰穿确诊。同时排除心、肝、肾疾病患者。648例中脑出血 20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4例,脑梗死396例,混合性卒中24例,共死亡10例。心电图异常45 4例占70.06%,其中脑出血组202例(脑出血1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占88.60%,脑梗 死组232例占58.59%,混合性卒中组20例占83.33%,死亡组10例占100%。

1.2 方法

648例患者均在发病后2d内进行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并在治疗中及出院或死 亡前复查心电图。

2 结果

454例心电图异常改变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70例(15.42%),窦性心动过速324例(71.37% ),Q-T间期延长0.40~0.55s 160例(35.24%),在Ⅱ、Ⅲ、avF、V1~V6导联ST段下移超 过 0.2mV以上,合并T波倒置160例(35.24%)、T波异常(高宽、低平、双向)224例(49.34% ),房性早搏136例(29.96%),室性早搏86例(18.94%),房颤62例(13.66%),阵发性 室上速28例(6.17%),束支传导阻滞42例(9.25%),预激综合征12例(2.64%),Ⅱ度或 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38例(8.37%)。死亡10例中,ST段弓背状抬高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 滞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频发室早2例。死亡病例均经心肌酶谱检查排除心肌梗 死病变。同一患者可存在两种以上不同心电图改变。454例脑血管病并异常心电图患者经治 疗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402例(88.55%)。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病可致心电图改变,但其机理目前仍不甚清楚。可能是脑出血时,造成大脑脑干 的血流量减少,位于脑干的心血管运动中枢缺血、缺氧,继而引起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变 及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变化,出现心电图异常[2];另外发生急性脑血管病时,脑组 织受到不 同程度损害,产生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丘脑下部的植物神经中枢或岛 叶,使中枢神经体液调节紊乱,交感神经过度紧张,过多儿苯酚胺分泌、应激和内因性类固 醇障碍等,继而导致内脏功能及形态改变,导致心脑广泛性应激反应,引起各种心律失常[3]。

本组64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有454例心电图出现异常,异常率70.06%,其异常表现多为ST段 下移或抬高合并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早搏、Q-T间期延长及传导阻滞等。经治疗后复 查心电图恢复正常达88.55%,心电图异常项目总数也较前减少,说明急性脑血管病随病情好 转心电图异常多数是可逆的。本组资料显示出血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比梗死性脑血 管病高。

在死亡病例10例中心电图异常一直未能恢复正常,并且都是恶性心律失常改变,可能是脑水 肿致颅内压增高引起下丘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心血管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有关,故对合并有恶 性心律失常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应及时对心脏进行监护、心肌保护治疗,以降低病死率及致 残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楼小亮,李晓萍.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酶学及心电图检测分析[J].中 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2):98-99.

相关期刊更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电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信息与电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