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造句教学

造句教学

造句教学

造句教学范文第1篇

一、造句的内容要力求具体充实

有的学生在造句训练中反映很快,但造句内容很简单,例如,用“干净”造句,“我们学校很干净。”用“慈祥”造句,“班主任是个很慈祥的人。”这类造句看起来没有什么错误,似乎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从提高学生能力上看,它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短语表达上,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更谈不上积极思维和提高能力。因此,我在指导学生造句时,不以句子完整正确为满足,而在短句基础上加以引导,让学生造出真实具体的句子来。如用“倾盆大雨”造句,一个学生说:“星期三下了倾盆大雨。”我告诉学生要把具体的情况说出来,引导启发后,学生说:“星期三下午放学后,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声紧跟着闪电,一场倾盆大雨顿时来到,我全身都淋透了。”另一个学生说:“星期三下午放学后,那场倾盆大雨来到时,我把雨伞让给了一位老大爷,自己虽然全身都淋透了,但我心里却热乎乎的,因为我做了一件少先队员应该做的事。”

二、造句表达的意思力求明确

不少学生造句只是满足于能用上有关的词语,结果所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例如,惊喜――今天上学的路上我非常惊喜。即使……也……即使天气好,我也不能去。以上句子粗看似乎没有什么毛病,其实不是这样。第一个句子上学的路上哪来的惊喜呢?没有说清楚。第二个句子把该用的字词都用上了,但使人摸不着头脑,让人不知道从哪里去理解,这显然不能算好的句子。

造成以上病句的原因在于指导学生造句时训练不够严格,缺乏高标准的要求,没有让学生在平常的造句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使学生明确好的句子的标准。为了克服学生造句中出现的错误,我在指导学生造句训练中让学生做到:准确运用词语;格式完整;意思表达完整无误。经过严格有序的训练,学生的造句质量不断提高。

三、造句力求句式灵活多样

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省时省力,常常以固定的模式、相似的内容、单调的句式来应付各种造句。例如,漂亮――我们的学校很漂亮。美丽――我们的学校很美丽。这样的造句是用简单的思维去造句,达不到训练的目的。造句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同一个内容,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句式;同一个词可构成不同形式的句子。

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造句,比如用“美丽”一词造句,就指导学生把“美丽”分别用在句子末尾、用在句子中间、用在句子开头。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又使学生学会了应用。

四、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造句、写文章的基础和前提,要让学生多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有时间去听、去看、去做;让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好的文章、好的书籍;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了解社会,了解自然界的发展变化。

造句教学范文第2篇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而又急切渴求寻根刨底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状态,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境界。名言警句往往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引入新课作用较大。如我在教学粤教版必修五《哈姆莱特》(节选)这一课时,我就引用英国的谚语“宁可不要100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直接导入,以激起学生对莎翁的敬仰之情。粤教版必修二《冰心:巴金这个人……》一课,讲述的冰心与巴金的世纪友情,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鲁迅先生说过,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高尔基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好,我们今天来一起见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冰心与巴金这两位文学巨匠最真诚、最纯洁的友谊吧!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用时不足30秒,但吸引学生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提炼主题,教育学生

有些名言警句本身就是课本内容演绎、归纳、解释、论证的结果,当然可以作为相关内容的主题,并且这种概括、总结自然有力,言简意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懂得文章内容,感悟人生哲理。比如,我在与学生一起学习丰子恺先生的《渐》时,结尾有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名言“一粒沙里出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恒。”这一名言本身就是课文中心的概括和深化。我抓住时机,教育孩子们:作为象征主义的先驱,威廉・布莱克以这句名言给后来者竖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传统的理解认为:他表达了短暂与永恒,局限与无限的相对意义。感叹了短暂的内在永恒性,又同样感叹永恒的脆弱。它使我们想起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理想,我们的爱情。使我们想起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我们短暂的生命却蕴含着永恒的意义。你我他――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属于这个世界的精彩!

3、调节情绪,活跃气氛

恰当地运用名言警句,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因为名句琅琅上口,简约有力,能起到很好的调节气氛的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荷花淀》写到水生嫂听到丈夫把家里事托付给她时,课文写到:“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就这么一句话写出了一个中国农村妇女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园的热爱,这两种感情自然地统一在这朴素的话语中。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原作的妙处,教师不妨假设一种写法与之比较,利用学生熟悉的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来制造快乐、轻松、幽默的气氛。“女人定了定神,从嘴里吟出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抗日故,二者皆可抛。’孩子他爹,你就放心大胆地去吧!”学生会哄堂大笑,在笑声中就会进一步领悟到原作的真挚、自然、细腻。教师如果有意在教学时将一些学生易于辨析的东西错位,然后反戈一击,同样会产生幽默的效果,利于学生理解。

4、旁征博引,增强效果

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内涵。语文教学,有一定的灵活性,这就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但这种发挥不能是“天马行空、漫无目的”跟着感觉走,而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有机渗透,即打破课内课外内容的局限,抛弃局限于教材的保守做法。为了证明一个理论或观点,教师可以旁征博引,这样既丰富了课堂内容、活泼了课堂气氛,又开启了知识的大门,丰富了学识、陶冶了学生的心灵。如讲夸张手法,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同学们都能体会到,任何人的头发都不可能长到三千丈,诗人这样写明显言过其实,目的在于把政治失意而产生的“愁”借助夸张手法表现出来,达到一种无以复加的效果。

造句教学范文第3篇

信奉的反义词以及造句  中文发音:信奉[xìn fèng]

词语解释:信仰敬奉:信奉宗教|信奉真理|信奉科学。

反义词:背弃、违背

用信奉造句

1、自从她被查出患有绝症,她曾经信奉的教义轰然坍塌了。

2、这些信奉的是暴力与凶残的侵略者不知道什么叫胆大妄为。

3、每个宗教都有自己信奉的神。

4、我一直都信奉我今后一定能够出人头地

用信奉的反义词造句

违背:社会的发展不能违背大自然的意志。

【扩展阅读:怎么才能学会造句】

造句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造句训练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造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们该如何学会造句呢?

一、正确理解词义。正确理解词义是造出好句子的前提条件,为此,我们应该根据词义特点和自己的知识水平以及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理解,这样才能造出合乎逻辑的句子来。

二、把句子造得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的造句,我首先要求真实。例如“……又……又……”造句,有位学生是这样造得:“我家种的冬瓜,又大又圆,像个大篮球。”这个句子造得比较具体、形象,却不真实。我对学生说:“南瓜不像大篮球,而是像个枕头。所以说,造句也应该强调真实性,不然的话,形象的描写,就不准确;具体的叙述,也是错的;感情的抒发,也就不真实。

三、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四“字词句段篇”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句子训练处于字词和段篇训练之间。它既是字词教学的“升华”,又是段篇教学的“起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造句的时候,不但要让将句子造对,还应该把句子造好,使句子语气通畅,真实具体,生动形象,并富有思想感情,从而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指导:一种写话练习的格式为:谁干什么。我们学习写话,首先得从练习写好一句话开始。一句话写好了,然后再慢慢练习学会连贯地写好几句话,写好一段话。一句话,也就是一个句子,应该有头有尾。头,就是要写出是谁或什么;尾,就是要写出干什么或怎么样。如:“明明在教室里画画”这个句子,写得是谁,是“明明”(明明是句子的头)。明明干什么?“在教室里画画。”(“在教室里画画”是句子的尾巴。)

造句教学范文第4篇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思维就有了动力,便能做到执着追求,大胆探索,积极思维。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使学生感兴趣,以便使他们的大脑皮质层形成两个占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教材的重点和知识的深处。使语文教学在学生兴致盎然,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行。

例如教学《白杨》一课,开始出示投影片,伴以老师巧设的导语;一位旅客带着他的两个孩子正坐在行驶于茫茫大戈壁的列车上,他望着每隔几秒种就从窗口飞快地闪过的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出神,这高大挺秀的身影是什么?这里面含有什么感人的故事?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去读书,这时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语文教学,必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揣摩句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理解关键词句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可以深刻理解内容和中心。有些课文的关键句子在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思考,从中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发展思维。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他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教学这一句时可通过比较,讨论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作者把幻想和现实作对比,说明小女孩尽管有着美妙幸福的幻想,但结局却是悲惨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女孩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要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幸福生活,只有穷人团结起来,吃人的社会制度。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三、练习造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造句教学范文第5篇

在加强句子的基础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讲解写句内容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从具体到抽象。如:练习按照“(老师)看见(两个孩子)正向(队伍)(奔来)”的句式写句子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句式的意思,还可以用动作演示出来,最后概括出句式的形式是“(谁)看见(谁)正向(哪儿)(怎么样)”。由于讲解了例句,学生就可以从容地写出许多句子。如:“(我们)看见(老师)正向(校长室)(走去)”“(我们)看见(小明)正向(教室)走去”等等句子。通过练习,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提高,学生会较好地掌握句子的写法。

2.在句子的具体生动性上下功夫:在指导学生造句时,我十分注重学生的句子是否具体生动,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功夫,不能以聋生的语言发展迟滞为理由,只满足于他们造简单句子,而应着眼于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要求聋生造句在完整、通顺的基础上,力求把句子写具体、生动。在这一过程中我教给学生添枝加叶,把学生造的简单句子抄出来,让其他学生给它添枝加叶。如写句式,谁在做什么。学生写的句子是“小明在读书”。我就要求学生在此句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使句子写得更生动,提出句式什么时候,谁在哪儿做什么。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就容易写出句子:(1)放学了,小明还在教室里读书。(2)放学了,小明还在教室里读书,多么认真呀。像课文中这样的练习也很多的,比如说把句子写具体,如“小蝌蚪游来游去”。我就启发学生小蝌蚪在哪儿怎么样地游来游去。学生就很容易把句子写得更完整,更生动如“小蝌蚪在池塘边快活地游来游去”。这样的练习多了学生造的空而短的句子就少了,逐步形成 了良好的思维习惯。

3.从思维角度上下工夫:在句子的教学中,我发现聋生在造句时,容易模仿文中的句子和别人造的句子,选材单调,思维定势,内容大同小异,这是一种惰性思维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来引导。如用“聚精会神”造句时,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子,说来说去都是谁聚精会神地学习和工作。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从时间、人物、事情上去思考,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学生就造出了不同的句子:(1)星期天,爷爷和爸爸在家中聚精会神地下象棋。(2)晚上六点钟,小红在家里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这样改变了学生过去造句选材单调的现象,培养了他们思维的开阔性。

4.在句子形式上下功夫,聋生造句形式单一,而且喜欢用一般的陈述句。这不利于聋生的语言的发展和作文的进步。在训练中,我总是紧扣教材殊句式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并加以运用,以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形式。比如说用“新鲜”造句,我就通常用多种句式:“菜市场的菠菜很新鲜。”“菜市场的菠菜没有黄瓜新鲜。”“菜市场的菠菜很新鲜吗?”实践证明,经常用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思维就会勤快起来,对他们的语言发展大有好处。

5.采用必要的“写句”训练手段。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训练手段也应不断加强,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在二年级时可以进行“每日写句”练习,三年级开始可以练习“看图写句”“看景物写句”“看演示写句子”,四年级可以“写日记”,建立“摘抄本”,还可以写一些所闻所感。如:四年级的学生,利用日记形式经常写一些阅读寓言故事读后感,通过学生坚持不断的努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快的提高。实践证明,只有“多读、多写、多改、多记”,才能更快地提高写句能力。

相关期刊更多

中外玩具制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

中外玩具制造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水凿岩机械气动工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