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1篇

高中学校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

下午好!

2011年5月4日、5日,我校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今天,我们全体师生齐聚一堂,召开期中考试表彰总结大会。

本次会议共有五项议程:

第一项:开会

第二项:由刘玉东校长宣布获奖教师名单并颁奖

第三项:由刘梦一主任做期中考试分析和总结

第四项:刘树利校长讲话

第五项:闭会

请刘玉东校长宣读获奖学生名单

下面请高一年级获得三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二年级获得三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一年级获得二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二年级获得二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下面请高一、高二年级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上台领奖。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获得的好成绩表示祝贺,希望他们再接再厉,期末考试再创佳绩!

下面由刘梦一主任对本次考试做分析、总结。

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各班各科成绩不足30分的人数,有的学科还比较多,没有达到学校提出的消灭30分的目标要求;同时教的两个班级,成绩差距很大;有的同头学科教师所教的成绩差异明显。在这里希望教师们以教学为己任,埋头苦干,齐头并进;希望广大学子们以学习为己任,认真做人,扎实做事。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树利校长讲话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2篇

本学期班级事务总结:

9月份:军训、班委的组建。召开第一次班会。对本学期的相关要求和安排做初步的规划,对班风、学风的积极创建做出相关要求和一定示意。

10月份:从不同方面通过不同形式熟悉班上同学、加深相互之间的认识了解,进一步强化班风、学风,积极动员同学们参加系级、院级的各类活动。

11月份:参加‘电信节’各类活动。组织同学们进行期中小结,从不同层面反思、考虑现状,认真走好每一步。参加校运动会。组织同学们外出秋游、野炊。

12月份:‘电信节闭幕晚会’。班级聚餐。各科进入期末复习。学期班级管理事务总结。

1月份:本学年期末考试。

通过半年的任职,从班级、同学们方面来讲,对每位同学的性格、习性有了大致的了解,能够恰当的处理好与绝大多数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得到大多数同学的信任和认可。而对于这个班级,虽然仅仅是半年时间,也有了一定的感情,班上同学都还比较团结,大多数比较支持工作。班风、学风自认为还不是那么遭,只是,有些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情况。我相信,只有肯付出,有一定的发法,创建出一个‘优秀班级’还是有可行度的。

这半年,不管从学习、工作、生活、个人为人处事方面有一定的得与失,相关反思及总结:

学习方面:

失:第一,学习督处不及时,课堂学风抓的不严。

第二,很少关心班上同学的学习状态和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

第三,大学学习观点、态度不够端正、明确,总认为及格就是万岁,导致平常不怎么学,而导致考前抱佛脚,影响个人成绩和班级总体平均成绩。

得:在学习方面,个人这半年并不是很认真,感觉对班级也没有特别大的帮助,尽管学习永远是第一位。现在,已认清学习态度、观点及有关学习方法。明年,首先从个人做起,树立好榜样,再将班级的学风建稳,狠抓、狠管学习。

工作方面:

失: 第一,班级管理有点欠缺,班级的凝聚力、团结力不够。

第二,做事有点慢。

第三,各项工作事务及班级动态的交流甚少。

得: 第一,做事比较认真,负责。

第二,做事尽自己的最大能力,让别人获得更多的方便和好处。

生活方面:

失: 第一,个人生活习惯,生活作息无太大规律,有变懒的趋势。

第二,班级生活管理不是太到位。

得: 第一,对同学的生活、动态去向比较关注。

第二,有良好的生活追求和目标。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3篇

一、备课深入细致。备课时,我首先认真研究教材,每篇课七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文至少读两遍,第一次默读,第二次朗读。多方面参阅各种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准确把握重点、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再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水平,选择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三维目标同时兼顾。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抓重点,展开讨论,讲练结合,务求每个学生学懂掌握。突破难点,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各抒己见,集大成、2012年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形共识的做法,使学生学得明明白白,既扎实,又能向纵深发展。在初二(5)班,注重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倾斜于基础要求;在初三(3)班,导入迅速,巧设疑问,引发探究,记牢为先,运用为要,一切为了中考。

三、坚持参加校内外的教研活动,听了8次公开课,汲取了他人的宝贵经验。我本人也主动上了一次公开课,并认真听取了同仁们的评议。我觉得听课和做课都很重要,他们对于提升一个人的教学能力是有很大帮助,希望大家今后都积极去做,2012年教学工作总结精益求精。

四、及时批改作业,保持好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的作业是学生的劳动成果,无论好坏,他们都充满盼望,所以,我们要认真对待,及时批改,不要让其热情的心冷却,那样下次作业就会懒于动笔,影响深远了。我安排学生的作业有;初三(3)有同步练习(每课),作文6次,周记15次;对初二(5)班的要求相对降低,作文不多,只有3次。重点抓写短语,写片段,共有10次之多,课课有练习。无论是什么样的作业,我都及时批改,练习保证当天批改,第二天发给学生,短语、周记、作文保证在一周之内批改完毕,测验评卷不超过三天。这样,保证了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虽然经验浅陋,但是事实,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所难免的,希望我们的同仁不避嫌弃,善意指点,我将无限感谢。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4篇

董必武:“何长工这个‘长工’,不是一般的‘长工’啊!”

1936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简称红大)第一期开学典礼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旧庙堂前举行,在典礼上宣布:、罗瑞卿分别担任校长、教育长。

在红大开学之时,何长工正在、等领导下,团结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与的分裂路线作斗争,敦促他率领红四方面军积极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共同挥师北上。实现与中央红军的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

1937年1月19日,为适应抗日形势发展的需要,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迁址延安城,扩大招生。历来说,“红大无二期,抗大无一期”。因学校更名,原来计划的红大第二期自然而然地成为抗大第二期。抗大第二期共招生1362人,划分为14个学员队,各学员队队长都是红军高级指挥员。何长工既是第十一队队长,又是第一队学员。

为适应学员数量增加和学校规模扩大的新形势,抗大自第二期起正式设立了教育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兼任,以便进一步加强对抗大的领导。

作为学员,何长工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向授课教员学习,向兼职授课的中央领导学习。令何长工获益最深的是的谆谆教诲。“正当抗大二期,统一战线形成,抗战尚未爆发之际,为了总结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为了肃清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及其思想上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曾亲自到抗大讲授《辩证唯物论》,每周两次,每次4个小时,而且下午他还参加学员讨论,这样从1937年的5月,一直讲到七七事变之后,历时三个月,授课110多小时。……在这期学员中.凡是听过讲课的同学,都认为是终生的幸福,当时把听课笔记互相传抄,作为永久纪念。”

为便于管理和教育,第九队、第十队、第十一队、第十二队、第十三队、第十四队被编成第四大队,董必武担任大队政委。在董必武的领导下,何长工针对年轻人思想活跃、追求上进、投笔从戎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热血报国教育。经过他的悉心工作,第十一队约70%的知识青年站到了党旗下。对于何长工的政治工作水平.董必武说过:“何长工这个‘长工’,不是一般的‘长工’啊!”

1937年8月,抗大第二期结束学业,学员奔赴抗日的各个战场。何长工赴任两延(延川、延长)河防司令员,担负保卫中共中央的任务。虽然何长工在1929年春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右腿重伤致残,但他仍然带着警卫员现场勘察,很快就把河防情况摸清楚了。消息传来,感慨地说:“这是个人民的长工啊!”

考虑到何长工的身体状况,加上他有过办军校的经验,决定把他调到抗大工作。1938年4月,抗大第四期开学。共招收学员5562人,编为8个大队。这一期知识青年共计4655人,约占学员总数的83%。面对众多知识青年,中共中央也需要一些有影响、有知识的共产党员去工作。晚年,何长工幽默地回忆说:“因为我有留学法国的经历.对知识青年有一定的‘欺骗性’,所以组织上决定由我担任第五大队大队长,王建安同志担任副大队长。”

由于第四期学员人数一下子增加了好几倍,抗大延安校舍根本容纳不下,只好采取分散办学的方式。除第二、第三、第四、第队驻延安附近外。其他四个大队都驻外地办学,何长工领导的第五大队更是远在甘肃合水县庆阳镇。离延安相对较远,何长工便独当一面地开展起工作。开学伊始,第五大队知识青年中党员人数仅占总数的11%,到12月全部结束学业时,党员人数已经占到总数的70%。许多学员深情地说:“何大队长革命经验丰富,知识水平很高,只有共产党里才有这样的‘长工’啊!”

:“看来中央把抗大搬到敌后,就地培养干部的方针是正确的。”

1938年12月1日,抗大第四期毕业在即,中共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抗大第一分校,就地培养干部。12月13日,罗瑞卿宣布中央军委决定:以何长工领导的第五大队、驻陕西洛川县城的第六大队为主体,加上驻延安的第三、第四大队各一部,以及驻陕西枸邑县(今旬邑县)看花宫的陕北公学枸邑分校大部,迅即编成抗大第一分校向晋东南进发。12月25日,第一分校在陕西延长县召开分校成立暨东迁动员大会,罗瑞卿宣读中央军委命令:任命何长工为校长,周纯全为副校长,黄欧东为政治部主任。从此,在延安的抗大被称为抗大总校。

为便于指挥,各建制单位没有作大的调整,编成临时行军大队:总校原第五大队编成分校第一大队,由何长工负责;总校原第六大队编成分校第二大队,由韦国清负责;其他单位编成分校第三大队,由周纯全负责。为隐蔽东进行动,中央军委确定以“何纵队”为代号,何长工任纵队司令员。

1939年1月3日.“何纵队”3000余人从延长县向晋东南挺进,由延水头渡口东渡黄河。至8日,经山西永和、石楼等县。踏上吕梁山抗日根据地,进入敌我交错的游击区。为使学校安全通过封锁线,何长工主动联系上八路军一一五师陈士榘支队,请求提供掩护。陈士榘支队作了周密部署,派出警戒并封锁消息,组织部队频频出击,迫使日军龟缩在各据点。何长工则指挥“何纵队”趁着夜色通过冰冻的汾河,迅速通过敌人控制的同蒲铁路线。并攀越了险峻陡峭的绵山,于21日胜利到达中央军委指定位置屯留县故县镇。25日,第一分校召开了庆祝东迁胜利大会,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出会,何长工作了东迁总结。

1939年2月23日,抗大第一分校在屯留县故县镇举行第一期学员开学典礼,、左权到会。作了《敌后形势和斗争》的报告。第一期学员共3237人.其中在晋东南招收的八路军连、排职干部420人,其他为地方知识青年。一次性招收这么多学员,第一分校立即名声在外,校长何长工也成了晋东南响当当的人物。

1939年5月,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为适应敌后战斗环境的需要,第一分校增设学员支队建制,何长

工遴选了支队负责人:第一支队支队长杜义德,第二支队支队长阎捷三,第三支队支队长贾若瑜。每个支队辖3个营。第一至第六营主要培训军政干部,第七营为特科营,主要培训机枪、工兵、炮兵等军事技术干部。开学不久,八路军总部根据日军在战场上频频使用毒气的情况,指示第一分校增设防化训练队。何长工挑选T50多名政治条件好、文化程度较高、身体健康的学员到防化队学习。这是我军较早系统进行防化学战教学的开始。

第一分校到达晋东南后,学校距八路军总部驻地仅十余里,不仅在物资供应、生活保障等方面得到总部的关照,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宝贵的“师资”――经过正规军事教育、军政兼优的八路军首长。何长工多次请、、左权等莅临分校作报告或讲课,大大开阔了学员的视野。

1939年6月。在庆祝抗大成立三-周年晚会上,接见了第一分校政治总教室干事白彦(白彦于3月中旬奔赴延安向抗大总校领导汇报工作)时,高兴地说:“你们这次行动算是一次小长征啊!看来中央把抗大搬到敌后,就地培养干部的方针是正确的。”的讲话,是对第一分校工作的高度肯定。

邓小平:“你为一二九师立了大功!”

太行山区是、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也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因此成为附近日军的心腹之患,频频进行大“扫荡”。1939年春天,抗大第一分校进入太行山南部地区以后.一面坚持正常教学,一面组织力量配合太南军政委员会巩固扩大太南抗日根据地。何长工特地抽调数十人组成战地工作团,由欧阳平、罗野岗、铁坚等带领,深入山西屯留、壶关、平顺等县,组织发动群众。建设民主政权。何长工还要求战地工作团组成若干精干的游击小组.挺进敌占区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武装,动员民工拆桥破路,坚壁清野,袭扰打击敌人。

7月,第一分校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直属第三纵队(又称太南游击司令部),校长何长工兼任纵队司令员,八路军总部锄奸部部长杨奇清兼任政委。9月,分校又以文工团和战地工作团组成工作队,协助太南军区司令员黄克诚,开展对军将领的统战工作。在何长工过问下,工作队对友军部队进行慰问,演出文艺节目,还分散到友军基层教唱抗日歌曲,开团结抗战座谈会,宣传共产党、八路军的抗日主张。这些工作对友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有利于联合抗日的局面。

太行山区粮食不足,水源更加缺乏,加上日伪军的不断“扫荡”和顽固派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给第一分校的正常教学甚至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困难,常常一连几天过着无盐、无油、无菜的生活。“为了解决吃粮问题,何长工真的当起了‘长工’:他抽出全校1/3的人力,自己带队到百里外背粮,有时还要从太南长途跋涉到上党盆地,同敌人展开夺粮斗争。太行山区生活虽然艰苦。但广大教职学员却为自己能战斗在抗日前线而感到自豪,把这称为‘抗大难忘的一课’。”

1939年9月18日,第一分校在壶关县神郊大庙举行了第一期毕业典礼。从10月中旬开始,第二期学员陆续入校,总共招收了1330名学员。这时。分校奉命将学员支队建制改称大队,撤销教学营的建制。这期学员编成4个大队,学员绝大多数是来自一二九师的连、排职基层干部和少数营职干部。当时,一二九师政委邓小平对何长工说:“你为一二九师立了大功!没有第一分校.一二九师要变成钢铁雄师几乎是不可能的!”

11月3日.第一分校第二期开学典礼在壶关县神郊村举行,旋即奉命由晋东南迁往山东敌后办学。经研究决定。周纯全、韦国清带领分校领导机构和大部分教员东进,何长工则将一部分教员和第二期招收的1300多名学员组成留守大队。留守原地做好迎接抗大总校迁址晋东南的准备工作。

1940年3月20日,抗大总校由延安东进,经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辗转抵达指定位置山西武乡县蟠龙镇,何长工立即带领留守大队前往蟠龙镇归入总校建制,分校第二期学员编入总校第六期继续学习。4月,何长工改任抗大总校教育长。是总校新任副校长滕代远(原副校长罗瑞卿调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的得力助手。同月,抗大总校在武乡县蟠龙镇举行第六期开学典礼,这一期共招收学员4900多人,声势浩大。深入敌后办学,经常要面对日伪军的“扫荡”,抗大总校第六期开学8个月内。就相继转战到山西黎城县西井镇、河北邢台县浆水镇。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抗大总校把在艰苦条件下保存和培养干部、准备反攻作为第八期的主要任务。1942年5月1日,抗大总校第八期在邢台县浆水镇举行开学典礼。第八期学员主要来自八路军总部直属队、一二九师、晋冀豫军区等机关和部队的干部以及少数抗日根据地知识青年和地方党政机关干部,共计1067人,分为上干科和基本科。

这一期学员大多是从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中选拔来的工农干部,大都经过长期战争考验和实际工作的锻炼,有比较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工作经验,政治觉悟高。但也有其弱点,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制约着他们的发展。

为此,何长工在主持制订教学计划时,从学员的实际出发,规定上干科和基本科的教育时间都是两年:第一年,按文化程度编队,着重进行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等课目的文化教育;第二年,再按其入学前的职务、工作性质进行编队,进行军事和政治理论等课目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军政素质。对于知识分子干部则单独编队,采取适合他们的一套教育办法:第一年着重组织他们到农村和部队基层中去体验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接近工农群众,树立革命的人生观;第二年则进行军事课和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回忆往事.第八期有学员如此评价:“何教育长确实长于教育!他有教无类,确实有一套!”

、:“长工同志,你真‘神’啊……”

1942年8月.滕代远调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中央军委任命何长工为副校长,任命张际春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这时,何长工事实上是抗大总校的第一号领导。

1943年1月6日,为最大限度地保存干部,准备进行战略反攻,中共中央电示抗大总校:连以下干部及陆军中学留在太行抗日根据地,重新成立抗大第六分校,其余营以上干部学员及抗大在职干部.携带重要的图书资料及部分资金,返回陕北继续办学。1月24日,抗大总校1000多名人员,在何长工率领下,冒着严寒向陕北绥德挺进。

抗大总校从邢台县浆水镇驻地开赴陕北,须横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穿过白晋公路、同蒲铁路、汾河、太汾公路、离岚公路等七道封锁线。尤其是同蒲铁路到汾河西岸这一带.日伪军碉堡林立,封锁十分严密。

由于准备工作充分、细致.接送部队掩护得力,抗大各级领导指挥

灵活,队伍穿越封锁线隐蔽、迅速,在敌人的碉堡群中寻隙穿插行进,历时40多天,行程1000多公里,终于在3月上旬胜利地西渡黄河,回到了陕甘宁边区。

抗大总校返回绥德不久,、顺道看望了何长工等抗大总校的同志。他们风趣地赞扬说:“长工同志,你真‘神’啊,过去在红军九军团时你就很会钻;这次你带抗大1000多人,通过一百二十几里的封锁线,还在敌占区住了一夜,既没有暴露,又没有损失,硬是给你们钻过来了。你们真有办法,实在了不起!”

抗大总校抵达绥德后,与延安军事学院以及抗大第二分校(从晋察冀边区返延安)、第七分校(从晋西北兴县返延安)各一部合并,并陆续接收了从陕甘宁边区以及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抗日根据地送延安学习的一部分干部,使总校学员达到6000余人,先后编成5个大-队,校部设在绥德县城西山寺。

绥德地区本来就人多地少.抗大总校到达后人口骤然增加,致使粮食、住房都发生困难。为此,何长工建议采取适当分散办学的方法:校部领导机关仍驻西山寺,第一大队驻绥德城外二十里铺,第二大队驻清涧县城,第三大队驻瓦窑堡,第四大队驻子洲县双湖峪,第五大队驻校部附近。

:“抗大后期的工作,由李井泉、何长工、彭绍辉同志负责,我只是挂名的校长而已。”

1943年3月,由于从苏联回国的主要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决定由担任抗大总校校长。对于此事,回忆录中有叙述:

“有天,找我去谈话,开门见山。要我去抗日军政大学当校长。他说:抗大总校从邢台搬回来了,这里还有分校,准备合并到一块,规模办大些,校址在绥德。目的是大量培训干部。为战略反攻做准备。那里缺个校长,现在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你先去一段吧。我觉得自己缺乏办校经验,力难胜任,就说:我恐怕不行,挑不起来,还是派我到前方带兵打仗,比较合适。他说:向前同志,你是师范生、黄埔生,又有作战经验,办学校有什么困难的?决定你去就去吧,将来有的是仗打,我们还要总反攻嘛!你去了先抓组织,搞个核心领导小组,具体工作叫何长工他们管。我说:既然主席这样说,我就去搞一段,有了合适人选,再替换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3月中旬,我从延安去绥德。路上走了四天。到西山寺抗大校部。受到何长工等同志的热情迎接。过了些时候,李井泉同志调来,抗大的领导班子正式组成。中央任命我为校长,李井泉为政治委员,何长工、彭绍辉为副校长,陈奇涵为教育长.徐文烈为政治部主任。”

由于抗大总校另一副校长彭绍辉仍然兼任第七分校校长,因此,协助的重任主要由何长工承担。

1942年初,整风运动开始。在、何长工等领导下,抗大总校在进行整风运动的同时,也掀起了大生产运动。“半天整风,半天生产。两不耽误。”

对于何长工等的密切配合.晚年还记忆犹新,认为他们是抗大的功臣:“1944年7月,我突患肋膜炎,住延安柳树店和平医院治疗。整天发高烧,持续了两个多月,身体虚弱至极。……七大也未能出席.直至抗战胜利后,才恢复得好些。抗大后期的工作,由李井泉、何长工、彭绍辉同志负责,我只是挂名的校长而已。”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大随之完成其历史使命。1946年春,何长工带领抗大总校一部开赴吉林通化等地,负责筹办东北军政大学。

历史的定位――我军院校建设的先驱

1946年2月,何长工率部抵达吉林通化,先后创办了东北军政大学及四个分校,历任副校长、代校长,兼通化军区司令员。同时还派出骨干,相继建立了航空、工兵、坦克、医科等学校,为东北和全国的解放,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

1947年上半年,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成立军工部,何长工调任军工部部长兼军械部部长。创办军事工业,自力更生地组织研制和生产。为当时东北战场和后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伊始,何长工调到北京组建重工业部.历任副部长、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局长,为新中国的重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2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地质部,何长工调任副部长,后任党组书记,在地质部工作了整整14年。“”期间,何长工长期受到批斗、关押。

1975年10月,经过问,何长工重新恢复工作。后曾担任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

1980年后,何长工响应中共中央实现干部年轻化的号召,相继提出辞去军事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务,悉心于党史军史的研究和宣传,关心老区建设,热情对待群众来信来访。

大一第二学期个人总结范文第5篇

结构调整和周期波动是经济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从长期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成长;从短期来看,这两个问题就变成经济总量的波动问题和产业结构的短期调整问题。 

(一)经济周期理论 

现实经济活动(主要表现为经济系统中的宏观总量)总是围绕着其自身稳定的增长趋势呈现循环往复的起伏波动,即经济增长是在经济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运动中实现的,这种现象就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波动阶段一般可划分为收缩和扩张两个阶段,波峰和波谷是周期的转折点;或者划分为繁荣、衰退或危机、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实质上反映了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对其均衡状态的偏离与调整过程,但在现实经济中,对经济的均衡状态难以给出准确的描述和度量。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切尔和伯恩斯在1946年对经济周期给出了描述性定义:“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企业形式组织其活动的那些国家的总量经济活动中可以发现的一种波动形态。一个周期包括许多经济领域差不多同时发生的扩张,接下来是同样一般性的衰退、收缩和复苏,后者又融入下一周期的扩张中。这一系列的变化是反复发生的,但不是定期的;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从1年以上到10年、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更短的周期。”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一般以产业产值占GDP中的比重和产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来表示。 

关于产业结构演进规律比较著名的研究首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分布会由第一產业依次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阐述了一个基本规律,即随着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其自身产业结构会由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形态向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的形态转化。 

罗斯托通过研究提出了主导产业及其扩散理论,还有其著名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他从一个经济体中主导部门的作用变化以及主导部门交换更替的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主导部门的增长、扩大同时也影响了其他部门的的增长、扩大。同时,罗斯托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直观的反映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即:一是高技术对经济贡献率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主要动力是技术创新和核心技术。二是金融资本对经济贡献占主导地位,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金融资本投资和运转。三是设备制造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四是一般制造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五是能源、原材料生产、加工工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力量。 

发达国家普遍处于第一、第二个层次,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第三和第四个层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一般处于第五个层次。 

(三)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内在结构。各产业增长率的波动,构成整个经济增长率的波动。由于各次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各次产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将影响整个经济波动的状态特征。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不同的产业结构,决定着一定时期内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状态特征。 

一般来说,第一产业的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所以很不稳定;第二产业增长率的波动幅度较大,经济的周期波动本来就根源于现代机器大工业;第三产业的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一般又不受自然条件的太大影响,所以较为稳定。 

根据产业比重的变化,经济的周期波动可以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中度波动。当第一产业占整个经济的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小时,整个经济呈现为中度波动;二是剧烈波动,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且超过第一产业比重时,整个经济就容易呈现出剧烈波动;三是平缓波动,当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的波动会呈现平缓趋势。 

结合上文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将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且随着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上升,经济波动将逐渐平缓化,即经济周期呈现“微波”化。 

二、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国际比较分析 

(一)美国产业结构演变 

1.经济阶段的划分及特征。战前发展期(1884~1944)。美国在1884年完成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工业产值迅速增加,跃升至世界第一。此时期,钢铁、石油等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比重逐渐增加。 

缓慢增长期(1945~1990)。美国经济一家独大,工业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但此时期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经济总量在世界中的占比逐年下降。 

平稳快速增长期(1990~2000)。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全面结构性调整,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1992年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私人消费与投资及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低通胀与低失业率并存,经济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强调发展制造技术。 

加速复苏期(2000以后)。2002年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经济增长由消费拉动转变为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IT产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2.产业结构演变历程及特征。工业化早期阶段。大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大约40年的时间。1900年,美国工业品总值达到农产品总值的2倍。1900年美国基本上成为工业国,1920年前后,工业人口超过农业人口。工业革命后至20世纪50年代,农业地位日益下降,工业地位日益突出,制造业一直保持上升势头。这个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28%左右,第二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占53%左右,第三产业占19%。

        工业化阶段。大致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大约30年间。此阶段,第一产业下降到14%左右,第二产业也下降到37%左右,第三产业变主导产业占50%左右。 

工业化后期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大约20年间。该阶段第一产业所占劳动力和国民收入份额的比重不断下降。1960年,美国第二产业发展速度减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第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比重超过半数,劳动力迅速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地位。 

非工业化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的30多年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除了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保持着领先势头外,美国对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工业进行了技术改造,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改造传统工业,使其传统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继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此时期国民经济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制造业重心向高技术工业转移,且以尖端技术对制造业现有设备进行改造。90年代以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经历了迅速下降之后,逐渐稳定,第二产业也在经历缓慢下降之后稳定下来,第三产业则迅速发展,比重超过70%。此时期美国服务化经济特征明显,三次产业结构基本稳定。 

3.小结。通过对美国产业变迁的总体分析可以看出:美国产业结构有明显的去工业化特征,美国经济增长完全依靠第三产业发展来支撑;从产值角度,美国目前主要通过高附加值第三产业产值的提升来带动第三产业整体产值的提升进而带动GDP增长;虽然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逐渐提升,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在下降,这也使得美国又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 

(二)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1.经济阶段划分及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并不是以近10%的高速直线增长的。从10年左右的中长周期来考察经济增长率波动,我国经济增速经历了3次上升与回落的波动过程。第一次上升是1982~1984年,GDP增长率从1981年5.2%的低谷上升到1984年15.2%的高峰,上升了10个百分点;第一次回落是1985~1990年,GDP增长率回落到1990年3.8%的低谷,回落了11.4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6年。第二次上升是1991~1992年,GDP增长率从1990年3.8%的低谷上升到1992年14.2%的高峰,上升了10.4个百分点;第二次回落是1993~1999年,GDP增长率回落到1999年7.6%的低谷,回落了6.6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7年。第三次上升是2000~2007年,GDP增长率从1999年7.6%的低谷上升到2007年14.2%的高峰,上升了6.6个百分点;第三次回落是2008~2015年,GDP增长率回落到2015年7%的低谷,回落了7.2个百分点,下行调整了8年。“十三五”开局之年即2016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面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经济增速已连续8年处于下行调整中,是改革开放以来3次回落中历时最长的一次。我国经济结束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速度换挡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2.产业结构演变历程。1980年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最主要承接区,西方国家传统制造业的转移从日本、德国进一步向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推进,形成了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从中国的产业结构上看,体现出以下演变特征: 

第一,农业GDP占比持续下降。1980年,中国农业GDP占比为22.8%,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下降到5.4%。 

第二,制造业GDP占比始终在30%以上高位运行(1990年例外),一枝独秀。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大国(19.8%∶19.4%)。中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资源投入、低成本、投资和全球化,有些优势无可替代,还会维持相当长时间。 

第三,服务业、金融和贸易业GDP占比总体保持了持续上升态势。1980年服务业、金融和贸易业GDP 占比分别为8.9%、8.0%,而后持续上升,到2010年,分别为18.7%、19.8%,二者总和为38.5%,增速分别为110.0%和147.5%。内部结构上,以传统产业,如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为主,在GDP增加值中占比超过40%,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等高附加值行业水平较低,比重约为20%。此外,建筑业和运输业1995年以前则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之后维持在11.5%左右的水平。 

总体而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与配第-克拉克定律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基本吻合,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经济波动逐渐平滑化。 

3.当前发展阶段的国际比较。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高位平滑化与增速换档。事实上中国在走一条赶超的道路,在相当长时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面临着相当高的贸易顺差和巨额的外汇储备,实施扩大内需解决国际贸易摩擦的政策,面临着国际贸易和投资“双保护”的挑战,经历着历史上最严重的产能过剩和房地产市场“双过剩”,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双约束”,中国经济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同时制造业也正经历着东南亚国家的“低端压力”和欧美国家“再工业化”的“高端压力”。 

与美国相比,从GDP增长阶段来说,大致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平稳增长期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正面临大调整,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阳”工业不景气,改造需要时间,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阳工业”成熟与形成新的生产力也需要时间,扩张性财政政策所积累的问题开始显现;从人均GDP来看,大致相当于同等收入下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美国人均GDP于1970年达到10383.00美元,完成了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综合考虑两者,我国当前发展阶段大致美国20世纪70年代左右。 

4.未来产业演变趋势。金融危机后,中国在产业结构上逐渐发生了一些调整:消费性产业稳定发展,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性有降低趋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开始向集约型、低碳型经济转型。 

综合前文的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和美国的产业演变经验,可以预计中国未来也将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发展:加强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逐渐赶超传统工业。具体来说,中国产业结构要努力实现以传统工业生产向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为主的转移,制造业重心逐步向高技術工业转移,以尖端技术对制造业现有设备进行普遍改造,服务业也要实现高技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填补传统服务业的衰退。未来的中国必然要从高投入式发展向高技术式发展转变,科学技术将会愈发重要。在未来,计算机产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的发展将会是中国长期增长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石柱鲜,吴泰岳,邓创,王晶晶.《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年5月. 

[2]李云娥.《宏观经济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山东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杜辉.《见证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历程》.《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4]周明生.《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选择》.《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陆辉.《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状态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商业时代》,2014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