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苑经典美文

文苑经典美文

文苑经典美文

文苑经典美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丘台;圃囿;宫苑;皇家园林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48-01

一、殷商时期

中国最早有史可证的王朝是殷商,从殷商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以满足“人王”精神需要为主要特征的“囿”、“圃”的叙述。而且商代社会进入了畜牧的最盛时期,物质文明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具备了一定的造园基础。而到了商纣时期,“圃、台”作为之前的狩猎、祭祀的物质功利性已经十分淡化,可以说它已经超越了功利价值逐渐演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建筑了。据此,有关专家们推测,中国皇家园林始于殷商。考古学揭示河南省偃师市商朝王宫后院的水池遗迹,证明了至少在3000多年以前就有了用于休闲娱乐的自然趣味空间——园林。“丘、台”建筑主要是模仿山岳、象征神授的权力,所以主要由直线和斜线组成,孤高巍峨,是一种强烈表现体积感和力量感为特点的“团块美”,这是皇家苑囿的最原始形式。

商、周时期的皇家苑囿还处在园林发展的初期阶段,就造园艺术来讲,自然还是很不成熟的。就造园思想而论,则是以崇拜自然、追求自然为基础。其表现是,在模拟一个狩猎游戏的自然环境中,集中一些珍奇动物植物,兼做集景似的猎奇鉴赏,园林景象还谈不上表现统一主题的有机艺术结合。然而苑囿中必设高台,以代替接天地的山;筑台必取土而成池,所以这便蕴含了未来皇家园林中有山水园的基础。

二、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吞二周而亡诸侯”,中国第一个造园高潮就出现在秦汉。秦汉宫苑运用蓬莱神话思想体系构建“一池三山”的山水布局,由此,水体、山体的建筑成为鼎足而立的中国传统皇家园林的景观要素。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扩建于汉武帝时期。上林苑瑰丽宏大,是秦汉强大的象征,北I临渭水,西至周至县界,周围两百多里。从上林苑的自然山川来看,有巍峨壮观的终南山,岩石奇异,茂林修竹,景色十分壮观。上林苑中还开凿了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池。在上林苑建修了36个宫殿区域,其中有12个宫,如建章宫、承光宫、望远宫、蒲陶宫等。有36个观,如白鹿观、象观、鹿观及射熊馆、博望馆等。离宫别馆建筑壮丽,金碧辉煌。汉武帝在上林苑中栽植大量名果异树,奇花艳卉。在上林苑中还养育珍禽异兽,有虎、熊、鹿、野猪、狐狸、兔子等百兽。还有各种鸟类,有山中鸟、树上鸟、水中鸟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营造宫室,规模宏伟壮丽。这些宫室营建活动中也有园林建设如“引渭水为池,筑为蓬、瀛”。汉代,在囿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园林形式——苑,其中分布着宫室建筑。上林苑是秦汉时期皇家园林建筑宫苑的典型。

总之汉代皇家宫苑包含了多种园林形式和技法,如栽树移花、凿池引泉的运用,叠石造山、动物造景、水面划分、山水及植物的配置、利用和改造自然等艺术和技法,是秦汉时代环境艺术的典型,并未后世皇家园林的修造和管理提供了基本模式。

三、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趋自觉,渴望与天地同流,皇家园林受到士人园林的影响,这一时期,由于艺术观念发生质的变化,皇家园林面貌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譬如魏初文帝曹丕黄初元年筑华林园,是在汉旧苑的基础上扩建的,园址在洛阳,园中以人工堆成土山、石山,开凿水池名“天渊池”,引谷水绕于殿堂前,形成院内完整的水系。沿水系有雕刻精致的小品,园中动物植物花木俱全,并有公演出娱乐的场所。以上所述的皇家园林虽没有完全除去汉代宫苑的“体天象地”,“一池三山”式的人间活神仙境的构造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还发展了古代苑囿中对山水的处理手法,布局以山水为主干,构成重岩立岭山路崎岖的景致。并且都有林木掩映,楼观高下随势,力求达到妙极自然的境界。

四、隋唐时期

隋文帝统一了中国,在其全盛时期以极大的气魄,隋炀帝杨广,吸收了东晋、南北朝以来士人园林艺术趣味和艺术手法,大造宫苑,最豪华壮丽的是洛阳的西苑。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推崇气格刚健之美。园林从仿写自然美到掌握自然美、并由掌握到提炼,进而典型化,以取石造山,有若天成作为园林艺术创造和品评的最高标准。使我国古典园林艺术从自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比如建于骊山山麓的唐代离宫华清宫等。

五、宋元明清时期

文苑经典美文范文第2篇

王氏父子为恢复澄泥砚这一失传的新绛历史名产,多方搜集整理,上太原,下洛阳,赴湖南,外引内证潜心研制,历经十八年艰辛,终于成功总结了一套溶传统工艺和现代高科技于一体的“工艺四十二道工序”的绛艺苑澄泥砚生产工艺,填补了我国四大名砚生产的一大空白。

绛艺苑澄泥砚砚取材于山西新绛汾河数千年优质积泥,经“工艺,四十二道工序”精制烧结而成,故所制澄泥砚质地优良,色彩鲜艳,纹理精美,类石似玉,铁器划之而无痕,且较其它地方澄泥砚在份量上明显较重。

关于澄泥砚

澄泥砚,源于秦汉,盛行于唐宋,乃中国四大名砚之一。远在唐代“澄泥砚”就已久负盛名,饮誉中外,并被列为朝廷贡品。大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研》一文中将山西新绛的澄泥砚排在四大名砚之首。清时乾隆皇帝酷爱此砚,钦定编入《四库全书・西清砚谱》,《中国工艺美术大词典》记载澄泥砚最早的原产地是山西新绛。

新绛县唐时设总管府,辖十五州,宋领七县,元置中州,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新绛汾河之畔就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瑾泥,用于制作澄泥砚,质地精纯,色泽天然,含津益墨,腻而不滑;历居陶砚之首,堪称砚中绝品。因此,古今中外,凡知名人士、书画大家、皇室贤达、古玩爱好者均以能获一方“澄泥砚”为快慰;既是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又是实用和收藏的艺术珍品。可惜这一著名的历史名产大约于明清之际失传。

新绛县《绛艺苑》砚社工艺大师王学仁,二十余年潜心研制,内引外证,成功地总结出一套融传统工艺和现代高科技术于一体的“工艺四十二道工序”澄泥砚生产技术,更进一步将澄泥工艺从单一的砚台生产发展到文房用品、彩陶、黑陶、茶具等适合现代人类文明发达的高档文化礼品和古陶艺术藏品。绛艺苑所制澄泥砚及澄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了传统名砚的特点,而且更加色彩绚丽,古朴典雅。该砚看似碧玉,抚如童肌,叩之有金声,用则发墨而不损毫,注水不涸。尤以鳝鱼黄、蟹壳青、朱砂红、玫瑰紫、绿豆砂为上品。

2003年“绛艺苑澄泥砚”被全国村社小康建设论坛指定为专用礼品,2004年“绛艺苑”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十佳诚信”称号,2006年“澄泥砚生产工艺”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绛艺苑澄泥砚”和“绛艺苑文房四宝”被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评为金奖。

绛艺苑澄泥砚的上品有鳝鱼黄,朱砂红,玫瑰紫,蟹壳青及新品美人砂,绿豆沙,晚霞余晖等,余者另有天青,骆驼红,墨黑者等亦不失为佳品。

2003年“绛艺苑”商标获国家商标局注册。9月,“绛艺苑”系列产品被中国村社小康建设论坛指定为专用礼品,受到国务院、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

原山西省长刘振华,山西省省委书记张宝顺在参观“绛艺苑绛砚”后都给予亲切的关怀和支持,并寄予深切的厚望。

2004年,新绛县委、县政府授予绛艺苑“十佳诚信”经营的荣誉称号。

2005年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

2006年国家邮政部在新绛举办《文房四宝》特种邮票发行,“绛艺苑澄泥砚”邮票发行5000套。同年11月王学仁先生被授予“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合“山西省民间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

2007年澄泥砚生产技艺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绛艺苑“华夏文明看山西系列澄泥砚”获中国第45届美术博览会和中国第六届深圳文博会铜奖。

2011年“绛艺苑澄泥砚”和“绛艺苑特色文房四宝”获中国(山西)第二届特色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文苑经典美文范文第3篇

 

一、前言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在当代,权力占着比较大的位置,因此对于艺术和园林建筑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秦始皇统一后,随着咸阳人口的增多,开始修建宫苑,规模宏伟壮丽,极尽富丽奢华以彰显其权力。正如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的:“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可见修建之精美之奢华。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可见建造之雄伟之声势浩大。由此可见秦汉时期出现大规模宫苑的皇家园林大都以其气势恢宏为主。虽然所打造的皇家园林主要是来围合建筑,但在园林形式上,为了与皇家的风格相映衬,皇家园林主要是注重景观效果,风格越奢华大气越好,所以大都种植奇树异卉,养禽鸟百兽,聚土为山,聚水成池,利用白然山水营造人工山水景观使其成为特色,所以在白然山水和人工打造上都和农业水利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上林苑在农业中的发展

 

就以上林苑来说,上林苑始建于秦始皇时期,是在秦代的一个旧苑址上扩建而成的宫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其规模宏伟,宫室众多,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白然山水环境。而当时的农业和皇家园林就造就出了人类历史上的成就,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皇家园林不单为观赏游乐而建,可以从上林苑中建筑名称来看,扶荔宫、葡萄宫以及蚕宫等,这些都是以农业相关来命名的宫殿也表现出当时宫苑中的植物景观,可看出皇家园林也注重农业的生产。而到了西汉时期,除利用苑囿进行农业生产之外,还用作农业试验场地。椒房的出现说明当时宫苑温室己初步掌握控制室温的技术,而且“移植百株于庭,无一生者,连年犹移植不息”的行为也体现出植物引种和栽培试验活动。

 

同时当代农业的发展也通过当时汉使从西域带回的苜蓿、石榴、核桃、葡萄等植物,通过引种试验,成为了很普遍的经济作物,上林苑的消极影响在于:皇上为了广开苑囿而没有考虑到老百姓的需求,从而农户的农作就受到了制约,而靠近上林苑的田地也被征作皇家苑囿之地,苑内农业活动较之前少了很多,影响了农业生产。据《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武帝命太中大夫吾丘寿王在今二桥镇以南、终南山以北、周至以东、曲江池以西的范围内,开始扩建上林苑,并有偿征收这个范围内民间的全部耕地和草地,用以修建苑内的各种景观。如此巨大的皇家园林,在建设之初就受到了常侍郎东方朔“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的谏阻。历经昭、宣二帝之后,到元帝时,因朝廷不堪重负而裁撤了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同时把宜春苑所占的池、田发还给了贫民使用。成帝时,又将“三垂”(东、南、西二边)的苑地划给了平民。可见皇家园林可和农业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下共存,但有利有弊,等到了利益冲突的时候,物极必反,便导致了秦汉时期园林与农业的悲剧发生。

 

三、皇家园林在农业水利景观方面

 

在中国封建时期,社会进入农业文明后,人对农业水利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开垦耕作农田,修建水利灌溉工程,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随之提高,因此统治阶级开始建造各式的园林,想在园林中表现自己所欣赏到的景色、或者表达的思想和寻求的精神寄托。就如秦汉时期建立起皇家园林上林苑的阿房宫,秦王赢政就把自己的思想赋予在景观中来凸显他的权利之大。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农业文明时期内,农业作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会被任何一个统治者所重视,农业景观作为农业一种表现形式,与古代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农业景观的发展

 

农业景观的发展在不同的时代中都有所表现的不同。在殷、周时期,《诗经·大雅》的“灵台”篇中有写道“王在灵囿,鹿鹿牧伏;鹰鹿灌灌,白鸟篙篙”,意思是文王在巡游的时候看到的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画而,可见文王是把走兽飞禽作为一种景观来观赏了。由此可知,当时的囿不仅作为农业生产,也是一种农业景观。而农业景观在这里也是一个生产的基地,游览也是它附带的一个功能。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果蔬开始以贩卖的形式出现,因此民间经营的园圃也相应的普遍起来,更带动了植物栽培技术的提高和栽培品种的多样化,同时也从单纯的经济活动逐渐渗入人们的审美领域。相应的,许多食用和药用的植物被培养成为以供观赏为主的花卉。老百姓在住宅的房前屋后开辟园圃,既是经济活动,还兼有观赏的目的,而园圃内所栽培的植物,一旦兼作观赏的目的,便会向着植物配置的方向上发展,从而赋予园圃以园林雏形的性质。可见,园圃作为典型的农业景观,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其经济意义远大于观赏意义。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的社会人们也还是会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开辟园圃,说明农业在某些程度上有极大的影响。

 

(二)秦汉时期的农业景观

 

到了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天下,开辟了皇家园林的先河,其农业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宫”这个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的皇家园林内,正如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风格,农业景观生产生活必须的农产品的作用在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观赏作用以及引种种植新奇植物基地的作用以此来搭配皇家园林。例如汉武帝时兴建的葡萄宫就是一处引进葡萄而加以培育繁殖的园场建筑。而同一时代的扶荔宫也是,在现代相当于是一个专类植物园,扶荔宫以荔枝为主,同时种有奇草异木。而“苑”作为当时皇家园林的另一种形式,其内涵广博,功能复杂。如西汉时期的上林苑即具备游憩、居住、朝会、娱乐、狩猎、通神、求仙、军训、生产等项功能,乃是名符其实的多功能的活动中心。苑的生产功能与皇室的生产活动、经济运作的密切关系,尤为值得注意。西汉时,某些皇家园林与某些官营的农、林、牧业生产基地都使用同样的称谓。譬如“苑”,既是指离宫别苑而言,又作为官营牧场的泛称,以养马为主,兼牧牛、羊。

 

显而易见,在离宫别苑的诸多功能之中,生产功能占着重要位置。农业景观在这里兼有生产性、游赏性等多种功能。但是农、林、牧、渔等产业占地不少,“生产基地”的比重很大,我们可以把离宫别苑看作是多功能的庞大的“皇家农业庄园”。到了东汉,皇家园林的数量不如西汉之多,规模远较西汉为小。但园林的游赏功能上升了,逐渐向景观配置方面发展。而且东汉时期出现了之前并不多见的私家园林。东汉时期,越来越多的地主农业瓦解,从而促进了一些庄园的发展,而庄园一般远离城市,所以多为私家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

 

东汉中期以后,帝王荒淫,吏治腐败,许多文人出身的官僚由于不满现状、逃避政治斗争所带来的灾祸和迫害,纷纷辞官回到白己的庄园隐居起来,成为庄园主。他们的物质生活虽不如在朝居官的锦衣玉食,却也能保证一定的水准。精神生活则能远离政坛是非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回归田园的大白然怀抱,充分享受诗书酒琴和园林之乐趣。东汉的农业庄园经济为隐士们提供了田园牧歌式的场所,它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家园。这样,农业景观既是生活的来源,又是淡薄宁静的精神生活的象征。

 

总的来说,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初期,主要是以皇家园林为首,私家园林较少。园林的最初形式“囿”、“园圃”源白于农业景观,无论在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中,由于生产力的局限,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始终占据主要的地位,但观赏功能逐渐提升。从以上对于农业景观与中国不同时代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景观最初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占的比重很大,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

 

在水利方而,由于上林苑是一个天然的山水环境,所以上林苑水系是将自然河流湖泊和人工湖泊相结合起来,它包括关中地区灞、浐、沣、涝、鱊、滈、渭、泾诸水,以及长安城附近以昆明池为核心的池沼群。其规模宏大,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的主要河湖,堪称是中国皇家园林中大型水景的典范;上林苑水系功能设置全而,它开创性的赋予园林水系以供水、航运、防洪、军事、生产等诸多功能,同时建章宫是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它首创园林水景的“一池二山”模式,影响深远。其次,昆明池等池沼起到水库的作用,为城市供水和调蓄洪水,并用于灌溉。,昆明池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其它池沼如镐池、太液池、沧池、初池、牛首池等,都有调蓄洪水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方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总结

 

中国古典园林与农业水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上林苑中的农业水利景观为主要分析点,得出在秦汉时期农业景观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水利方而也做了措施来围合园林景观使其更加美观。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于白然山水风景审美观的确立和“天人合一”等思想的影响,同时也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古典园林越来越朝着自然风景式园林发展,农业景观逐渐被弱化,成为附属的景观或者象征性的景观以表达某种意境或者寓意,如将农业水利作为某种生态主题来围绕。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所采用的方法越来越纯熟,越来越向高科技技术方而发展。现代农业在各种技术手段的作用下,不仅在产量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在体现规整、理性的同时具有明显的景观价值,反映出更多的美学意义。

文苑经典美文范文第4篇

房产报纸广告基本由图、文两个部分构成。其中,文案部分承担了反映一个楼盘的定位和销售策略、传达诉求的作用。图片的内容要与文案一致,因为图片的视觉效果远好于文字,因而它是吸引受众的重要部分。现代房地产报纸广告的表现形式和文案都有一些显著特点:画面表现形式方面:房产的报纸广告现在版面的运用上越来越灵活,为了在众多的广告占得先机,更多地用整版做广告。现在也逐渐打破原来直接表述的创作理念,多运用含蓄、带有文化气息的创意,让整个画面很有文化底蕴。在色彩方面也不拘泥于中性的色彩,也大胆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使画面更显活力。

文案表述方面:文案更明晰,分得更明确,包括标题性的文字、创意性的文字和信息表述性文字。广告中他们每一个都不可或缺:标题性的文字是整个广告主要诉求点;创意性的文字是增添整个画面气氛的,是解释标题性文字的内容;信息表述性文字是介绍整个楼盘的环境、位置等一些辅助的信息。近年来,房地产广告量大归大,但广告做的并不是水准很高,主要体现在整体画面视觉效果冲击力不大、概念不清晰、广告用语重复、同质化严重等现象。这是没有主题概念和缺乏理性的体现,对营销和楼盘推广并没有太大意义和效果。房地产广告整体效果要和其他楼盘有概念性的差别之处,要增强视觉效果,除此之外广告语也要有其核心内容,比如好地段、好户型、好环境、好社区、好物业等等,要很好地做到纳文化之经典,集人之精华,宣楼之优势的作用。我利用假期,参加了子泉工作室的一个策划案——碧水豪庭•丽景苑的品牌推广,我参与的是报纸广告的策划和投放,我们从市场调查开始到最后完成整个策划设计案,深刻的体会到整体策划的重要性,没有前期的调查和创意碰撞阶段,后面的设计工作便无法开展,同时也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下面按先后顺序介绍这个楼盘的报纸广告整体策划和推广情况:

1.探索期

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非常蓬勃,在欲购房人群当中,近期的购买行为非常旺盛。而且,在户型方面,70~150平方米的住宅最受广大购买者的欢迎,尤其是80~100平方米住宅预购人群远远多于其它户型的购买人群。在山东地产界,碧水豪庭•丽景苑是一个新生命。她以景致,优雅的高姿态,推崇精神与物质生活的高品位。在广告推广上,她的多期广告既坚持了统一的唯美风格,更以不同主题和文化内涵个领意识。2004年,碧水豪庭•丽景苑发展商华宇房产委托子泉工作室做广告全面。该项目位于潍坊市商业中心,前临刚刚扩建的新人民公园,后依白浪河广场,左靠白浪河畔,河对岸是一片田野,九座17层的小高层沿河排布,共约375个单位。项目命名为“碧水豪庭•丽景苑”。令项目无形中濡染了几许浪漫人文气息。由于项目规模不小,共投资1.5亿人民币,发展商投入的整体广告费用(包括报纸平面广告,户外广告,现场包装,电视广告等一系列制作及投放)都很宽裕,但要求质量高,创意新,且一炮打响。项目从策划,兴建到销售完毕需要2年半的时间。但是前期要求很高,如何让受众接受,如何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对楼盘日后销售额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工作室面临的要求也十分具有挑战性,发展商用“广告精,见效快,费用少”九字箴言,浓缩了对此次推广活动的要求,从我们做地产广告的经验来看,这几乎是一切楼盘广告主梦寐以求的广告标准了。经过现场踩盘,我们发现:楼盘位置在市中心繁华商业区,交通比较方便,在地块的一端,已经有几座楼开始施工了,周围有系列墙体广告包围,周围的环境显得十分安宁、和谐。就楼盘本身而言,碧水豪庭•丽景苑定位为水景豪宅,目标人群为25~45岁的白领人士,能接受智能化生活。这些事前调查分析为我们迅速找准广告定位,意态语调和沟通渠道策略奠定基准。对于碧水豪庭•丽景苑来说,广告最重要的是有强大的促销功能,同时又必须有创意,在风格上还要有目标消费群认同的高尚、唯美。由于可以善加利用的切入点除了产品本身,还有开发商本身品牌的号召力,于是我们很快确立了渠道策略:面向公众的新闻媒体与面向小区业主的售楼部包装,公关活动、DM二者并重,以吸引新客源,把火力聚焦在短期内爆发。

2.另辟捷径——切入“古典版诗情画意”

策略既定,接下来,主创小组迅速召开了脑力激荡会,在争鸣中寻找一鸣惊人的表达形式:白领,品味,唯美……似乎是中档精品楼盘共同的旗帜,那要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能令碧水豪庭•丽景苑以较少预算突出重围呢?围绕项目本身的特点,大家进行广泛的广告创意联想。最终,焦点聚焦在“碧水”和“豪宅”,有关河畔,绿树环绕,共享美景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但这些画面若用写实图片来表现,存在着几个不利因素,一是没有实景可以利用,负面的影响在于画面缺少生机,缺乏新意,此外还有模特和摄影费用。因此我们针对白领和成功人士的特点,并且为了表达一种意境,大胆采用古典版诗情画意的笔触勾勒效果,颜色陈而高贵,同时把露盘的特色如建筑风格、园林、社区文化等融进画面。随着表现形式的确立,项目的形象定位在大家心目中日益清晰起来:浪漫而简约,现代而古典,就是我们目标客户追求的感觉,也是我们要赋予项目的个性。

3.品位和促销——需要精细的结合

首先是LOGO设计,LOGO是对项目特点最直接的表达。创作小组以具象图和抽象图来考虑,以河水,建筑,河地为元素,一工做了14款设计,最终以如意造型和浪花元素结合的方案获得大家得一致通过,该方案大方而不失洒脱,意境加寓意精妙绝伦。如意的完美造型,有那种富贵家族的血统,外加几朵浪花的点缀,把外环境形象勾勒,碧水豪庭•丽景苑几个字分两行排开,大小对比,色彩采用绿橙临近色,高雅精致,形象的传递出“碧水”和“豪宅”的含义。此外,我们对售楼部及门前空地进行包装,如旗海,吊幅,户外广告等等,我们以LOGO和赋予诗情画意的美丽诗句结合,如“是谁,让你一见倾心?”等等,采用深红的典雅色彩,或者激情的绿色,营造一种浪漫而沉静的氛围。针对碧水豪庭•丽景苑原业主,我们特意设计了一款DM,以胶卷为创意出发点,把胶卷以淡淡的底纹效果出现,把我们375个单位突出表现、颜色和LOGO一致,倾心淡雅,排版疏密结合,对比强烈,印刷采用优质纸张,所有这些销售辅料,在报纸广告见报前全部做好。作为重头的报纸广告,我们运用水彩画效果处理画面。并且采用系列广告,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媒介计划采用头版包烟和特殊竖半版象组合的形式,以共有15个不同的版本,半版展开形象诉求,用简练的文字说明项目特点;由于楼盘短期促销性,在三个竖半版形象宣传结束后,我们用全版广告传达公开发售的信息,这时寻找一个画面唯美又直接表达促销的IDEA,成为一个挑战。经过几次磋商,我们用豪华的室内效果做背景,女主人公穿古典旗袍,画面只采用人物的一半身体,女主人公的嫣然一笑把我们带进了贵族式的殿堂,要珍惜把握美好生活的良机。在这之后,碧水豪庭•丽景苑启动轻松供款计划,我们抓住这个卖点,又做了一个报眼,以一片轻松的羽毛比喻供款轻松,在硬广告结束后,针对当时市场上三房单位较两房单位畅销的情况,又以半版广告的软性文章,立足年轻目标客户,用感性文字和秀丽的现场实景图片,详细介绍项目特点,促进二房单位销售,保持媒体曝光率。

文苑经典美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避暑山庄;自然;凡尔赛宫;理性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171-01

应着东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传统背景,东西方形成了迥然相异的园林艺术。建造时间相仿的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和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是东方和欧洲皇家园林的经典代表,集各自传统园林艺术之大成于一身。

避暑山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其中建筑秀丽壮观,多种建筑样式变化结合,用朴素淡雅格调,广收江南塞北的风光于一体。凡尔赛宫表现的则是人工创造的凝结、是欧洲最宏伟华丽的皇宫、是欧洲园林的典范。这两种相互对立又统一的美,值得我们去深究。

一、从造园布局上分析

避暑山庄的整体布局上,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化性,所有景物均作曲线形,例如大小不同的八个湖泊,呈自然之态。“虽由人作,宛如天开”,以情驭景,蕴诗情画意于其中,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因此,避暑山庄不同于其他皇家园林之处就在于――野趣。

山庄的分区依地形地貌的类型划分,北面山脊架宫墙,东面以武烈河为邻,整个山庄没有明显的布局中心,南部平岗地和平地用以布置宫殿区,遵循前宫后殿,前殿后苑和“九进”等传统公园之制。从前宫到后,从宫殿到园囿逐渐过渡,山石布置比例逐渐增多。正宫最北的“万壑松风”厅堂建筑,可远眺山色,近观湖景,由此还可放射出好几条主风景线,北观“南山积雪”,外八庙之普宁寺,东观金山岛之上帝阁……布景之灵活多变,反应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变化的视野观外物的世界观。

凡尔赛宫彰显的则完全是人工雕琢的华丽与精致,其最重要的原则是整个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和明确,合乎逻辑。建筑艺术强调抽象的对称、和谐,寻求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对中轴线的强调是这一时期西方建筑的最重要的主题。

凡尔赛宫苑可分为三部分:宫殿、花园、林园,整个宫苑东西向布局,宫殿坐西朝东,中轴线长达3千米,贯穿并统领全局,局部还有一些小轴线。园林内所有喷泉、植物按照主次关系围绕着中轴线分布开。花木被按照色彩和种类修剪成几何平面的图案。

宫苑讲究布局的严谨,讲究构图的几何性和统一性,讲究主次有序和轴线明确。它的关键在主次关系明朗,主体部分与烘托主体部分界限清晰。这一构图便是当时政权分解图,政权集中在国王一人身上,由他统帅全局,也是西方追求理性,以及“人工美高于自然美”的审美意趣。

二、从造园观念上分析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儒、佛”教理念中因强调自然、追求和谐的观念,形成的一种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和质朴无华的文人气质,都集中的反映在避暑山庄的园林建造之上。园林的缔造者们在欣赏自然的同时,把自然美巧妙转移到造园艺术中,把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古典园林也受到了古典诗词、绘画的影响。造园借鉴绘画中的高雅意趣,中国园林中的“以景写情”便是对中国画中“以形写神”的应用反映。因而中国园林有净化和美化环境和心灵的作用。此外避暑山庄因地制宜,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创造山庄,以清幽、朴素取胜。山庄内汇集南北景致,在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避暑山庄形成了富有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是属于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凡尔赛宫苑则是严谨的几何规整式园林,整个园林布局具有向心、开放、无限的伸展性;造型轮廓整齐,端庄雄伟,道路宽敞,草坪树木被修建的整整齐齐,突出地表现了人工秩序的规整美、秩序美,反映出西方文化中控制自然、改造自然和创造一种明确的几何秩序的愿望,被认为是理性美的象征。

相比之下,避暑山庄无论山水、屋宇、路径、草木,都按“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为原则,在“意”与“境”的援引下,由多景组合而成,得千峦环翠、万壑嵌屋的清幽而不寡淡的人造自然之境。而凡尔赛宫作为法国园林建筑中的奇葩,在规划设计和造园艺术上集西方众家之长,将人类智慧凝结于其中,考虑到比例、节奏、均衡等因素,着力于理性的抽象表达,创造出规整有序的、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之美。

参考文献:

[1]胡允桓.世界遗产之旅:皇宫御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

[2]涂鹏.建筑文化系列――图说中国皇家园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相关期刊更多

党史文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江西省中共党史学会

校园文苑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漓江出版社

辽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营口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