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挥手从兹去

挥手从兹去

挥手从兹去

挥手从兹去范文第1篇

北京记忆

欧美网坛高手中,最喜欢到中国参赛的大概就要算两位俄罗斯人达维登科和库兹涅佐娃,而4次参加中网。4次闯进决赛,库兹的“中国情结”更是无人能及。

“我真应该生活在北京,”库兹涅佐娃去年参加中网时表示,“这里的人们很友好,烤鸭很好吃,就是这座城市实在太大了,好像去哪里都需要1个小时,路上耗费的时间太多。”

在库兹涅佐娃的4次中网决赛之路上,每年都战胜过中国选手,不过,北京奥运会单打首轮她就输给了李娜,双打携手萨芬娜激战至凌晨4点,被晏紫/郑洁淘汰,也算是“还”了一份情。当然,库兹涅佐娃最苦涩的北京记忆,还要追溯到2007年。

那年9月,库兹涅佐娃忍着腹部的伤痛,在联合会杯决赛中独得2分,为俄罗斯队击败意大利队立下汗马功劳,比赛一结束,她就孤身一人匆匆赶到了北京。

“我是来争取好成绩的,”当时贵为中网女单头号种子的库兹涅佐娃说,“除了比赛之外,我还想去看看长城、逛逛街。”但她的目标最终只兑现了后半部分:抵京第2天,库兹就兴致勃勃地去慕田峪长城玩了个痛快,第3天,她起床后发现腰都直不起来了,不得不退赛。

那就是22岁时的库兹涅佐娃,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但做事难免有些随意。如今仅仅过了两年,成熟许多的库兹已经不会再犯那样的错误,奥运会时的“伤心地”莲花球场,也见证了她夺冠后灿烂的笑容。

打破“魔咒”

今年中网夺冠之后,库兹涅佐娃的世界排名上升到第4位,巧合的是,2006年中网决赛意外完胜毛瑞斯莫之后,她同样占据过这个排名。

也许谁都没有料到,从那时开始,她就陷入了超过两年的“决赛魔咒”。

从2006年9月中网夺冠,到今年5月斯图加特红土赛问鼎,其间漫长的将近32个月里,厍兹涅佐娃总共11次进入决赛,收获了10个亚军,唯一的例外是2007年美网前1周,匈牙利人扎维在比分领先时因伤退赛。才让库兹“捡”到“鸡肋”般的1个热身赛冠军。

不过,库兹涅佐娃回忆起那段日子倒是十分平静,“如果每项赛事都是首轮出局,那才真令人失望,而且我在决赛中很多次都是输给海宁,她的实力高出其他选手一筹。”(库兹涅佐娃与海宁的交手成绩为2胜16负,其中决赛0胜6负)

19岁就夺得美网冠军,早早成名之后,这种大大咧咧和“与世无争”的性格,也许阻碍了她赢得更多的成就。但踏实、平和的心态,也使库兹涅佐娃与同龄人相比显得更有后劲,早早就懂得了“享受网球”的感觉。除了威廉姆斯姐妹之外,库兹涅佐娃堪称是申请“鹰眼”挑战次数最少的WTA选手,当其他选手为1分的得失向裁判喋喋不休时,她却可以把精力专注于自己的发挥。

今年5月名正言顺地结束“冠军荒”之后,库兹涅佐娃紧接着就在罗马站决赛中被萨芬娜横扫,法网决赛再次面对势头强劲的同胞,几乎无人看好这位“千年老二”能有所作为,而结果却是当萨芬娜在压力下彻底崩溃时,心态轻松的库兹涅佐娃顺利摘下了自己的第2个大满贯单打冠军。

近4年法网获得冠军、亚军、4强和8强成绩各1次(此前还有连续两年第4轮浪费赛点,败给最终夺冠选手的经历),加上4次参加中网都至少进入决赛,在高排名选手最容易遭遇“滑铁卢”的两项顶级大赛中,库兹涅佐娃的成绩却出奇稳定。

浓浓故乡情

出生在自行车运动世家的库兹涅佐娃,最早接触的当然是这个项目,但枯燥的训练最终让她选择了放弃。而从13岁就被送到西班牙练习网球开始,经过年复一年的打拼,失去动力的库兹涅佐娃也曾想到离开。

从打法和对待网球的态度来看,库兹涅佐娃与费德勒颇有相似之处,瑞士天王也不止一次表达对她的欣赏。北京奥运会首轮出局之后。情绪低落的库兹与费德勒有了第1次谈话,当时她已经失去在西班牙继续训练和比赛的热情,又担心返回俄罗斯会受到更多干扰,而“偶像”费德勒的点拨,最终使库兹涅佐娃下定了回归祖国怀抱的决心。

尽管没有西班牙那样浓厚的网球气氛和相关资源,回到祖国的库兹涅佐娃却找回了刻苦训J练的激情。“每次回到莫斯科或者(家乡)圣彼得堡,我都觉得自己从未离开过这里”,少小离家的库兹涅佐娃动情地说。

库兹涅佐娃离开了西班牙。也离开了陪伴她10年的西班牙教练,2008年底,她开始接受大名鼎鼎的前辈莫洛佐娃的指导,但这段合作只持续了不到半年。随后库兹选择了球员时期双打小有名气的拉脱维亚人萨夫琴科・内兰德,“她很容易相处,我跟她在一起很放松”,库兹解释道――对于她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足够宽松的氛围。

库兹涅佐娃今年能圆梦罗兰・加洛斯,萨夫琴科・内兰德可谓居功至伟,不过在中网期间,坐在库兹教练席上的变成了另一位前双打好手安德烈・奥尔霍夫斯基。有消息称奥尔霍夫斯基只是为无法成行的萨夫琴科・内兰德“顶班”,而库兹涅佐娃与同胞的临时合作也非常默契。

平凡是真

就打法的进攻性和观赏程度而言,可以说库兹涅佐娃丝毫不逊色于萨芬,她在赛场上一有机会就要挥洒的“秀硎却法”,也给略显乏味的“底线肉搏战”增加了娱乐性。但是与在中国拥趸无数的萨芬相比,库兹涅佐娃的人气显然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作为WTA巡回赛中人缘最好的“开心果”之一,库兹涅佐娃面对记者也向来坦诚,“萨芬娜心情不好,不想打双打了,我劝她也没用”,“我很喜欢中网,尤其是这里女子比赛奖金比男子高,我认为女选手配得上这种待遇”,对于希望步入职业网坛的中国年轻选手,库兹的忠告则是“成为职业选手,就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很多东西,所以下决心之前一定要三思。”――虽然年仅24岁,她却俨然是一副“过来人”的姿态。

挥手从兹去范文第2篇

仅仅一年前,找不到动力的库兹涅佐娃还曾一度萌生退役的念头。是同胞萨芬成功劝说她继续留在职业网坛。“萨芬说我疯了!他说我的好日子还在后面,无论如何定要坚持下去。他相信我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机会,而我也相信他。”

有了贵人鼓励的库兹涅佐娃终于在罗兰・加洛斯爆发了职业生涯第二春。尤其是在四分之决赛击败小威廉姆斯,对她而言,这是一次精神意义上的胜利(今年澳网,她便是被小威三盘逆转)。随后她又苦战击败澳洲猛女斯托瑟,杀进职业生涯第四个大满贯决赛。

在周六对阵萨芬娜的时候,库兹涅佐娃无疑显得更为平静以及坚定。她战术明确、技术自如――这也是她赢得后冠的重要原因。最终随着萨芬娜的第7记双误,库兹涅佐娃就这样看似轻松地赢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二座大满贯冠军奖杯。

她走进赛后新闻会时身穿白色T恤,胸前印着“双生情人”的字样。这当然不是在秀恋爱姿态,而是在庆祝两个大满贯的功绩。“这终于成为了我的囊中之物,我的奖杯!”库兹涅佐娃在她最后一次20Dg法网记者招待会上说道,“我真的很高兴,没有人可以把这个奖杯从我身边带走。不管5年也好,或者是10年,我现在赢得了法网,这就够了。我非常高兴并且荣幸地可以赢得这个奖杯,尤其是经由格拉芙之手颁发给我。我不能要求更多。你知道,上帝给了我这个机会去做到最好,我不能奢望得更多。我只是期待着新的战斗。”

在这场并不激烈的决赛之后,库兹涅佐娃的生活一下子又变得繁忙起来。她进行了旋风式的频繁活动:长达几小时的媒体采访、在艾菲尔铁塔前拍摄、应对数百条短信、检查Fac曲Dok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的邮件和语音信息。

库兹涅佐娃说。她不能把纽约的胜利跟罗兰・加洛斯的桂冠相比较。“我猜想这就像父母的第二个孩子。第一个婴儿的诞生当然让你很高兴,第二个孩子,你会更高兴甚至幸福。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让我们想象一下,也许她的第三个胜利将诞生在草地之上?

挥手从兹去范文第3篇

莫伊兹的祖父是位歌剧演员,而他的两位叔父,一位是大提琴手,一位是双簧管演奏者。在这样的音乐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他,九岁前时常被祖父带着去观赏诸多著名的歌剧演出。晚年时的莫伊兹曾经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听着著名歌手的歌剧,不知不觉之间我就会用心去感受何谓真正的音乐,并且很自然地把它融入到全身心中去。这对培养我自身的音乐性而言,具有很深的意义。我的长笛演奏生涯中一贯坚守的,如歌剧演员歌唱般进行演奏的习惯便是由此而来。”

莫伊兹七岁时就喜欢吹笛子,当时的他还自己动手用柳树的树枝做成笛子。十岁那年莫伊兹实在太想拥有长笛,为了积攒购买长笛的钱还悄悄上街捡空饮料瓶卖钱,察觉到他这般举动的祖父母则欣然拿出不足部分的钱给他买了一支长笛。

1900年十一岁的莫伊兹开始跟随叔父介绍的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首席学习长笛。十四岁时正式考进了巴黎音乐学院,师从当时世界最富声望的法国长笛演奏家、教育家、指挥家、被视为现代法国长笛演奏学派之父的塔弗内尔(Paul Taffanel,1844-1908)学习长笛。翌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同年,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独奏音乐会。毕业后他跟随塔弗内尔继续深造了三年长笛。莫伊兹认为,塔弗内尔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伟大的音乐家。塔弗内尔去世后,他师从了巴黎歌剧院管弦乐团首席长笛安贝恩(Adolphe Hennebains,1862-1914)一段时间,二十岁之后莫伊兹还接受过他的师兄,当时已作为塔弗内尔后接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的法国长笛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高贝尔(Philippe Gaubert,1879-1941)的熏陶。

巴黎音乐学院毕业后的莫伊兹直到1940年巴黎沦陷,历任过帕斯朵鲁夫管弦乐团、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克米柯歌剧院管弦乐团、斯托拉拉姆管弦乐团的首席长笛。

二十一岁那年莫伊兹与拥有法国和日本血统且比自己年长三岁的芭蕾舞演员谢利娜(Céline Gautreau) 结了婚。在他二十三岁时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路易·莫伊兹(Louis Moyse,1912-2007)出生了。

三十岁以后,莫伊兹作为长笛独奏家开始活跃于世界各地。他的演奏以无与伦比的清澈、柔和及通透的美妙著称。1922年莫伊兹三十三岁时第一次录制杰南(Paul Agricole Genin,1832-1903)的《威尼斯狂欢节》以及比才《阿莱城姑娘》中的《小步舞曲》,当时唱片销量竟然达到了十二万五千张。他凭借1929年录制的莫扎特《D大调协奏曲》以及1930年录制的德彪西《牧神午后》先后获得了法国唱片大奖。

1930年莫伊兹与儿子路易及路易的女友(后结为夫妻)布兰杰(Blanche Honegger,1909- 2011,法国近代作曲家奥涅格的表妹)还一起组建了“莫伊兹三重奏”(长笛:莫伊兹、钢琴:路易、小提琴:布兰杰),之后的二十年间,“莫伊兹三重奏”在欧洲各地以及南、北美洲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演奏活动。当时“莫伊兹三重奏”被誉为全世界最优秀的室内乐组合。1935年他们同样也获得了法国唱片大奖。

1924年三十五岁的莫伊兹开始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1932年则作为高贝尔的继任正式被聘为巴黎音乐学院长笛教授。1933年开始还兼任了日内瓦音乐学院的客座教授。当时,不少有名望的作曲家还专门为莫伊兹谱写了长笛作品。其中,1934年他在丹麦哥本哈根的音乐会上成功首演了作曲家伊贝尔(Jacques Ibert, 1890-1962)为他谱写的《伊贝尔协奏曲》以及美丽的女作曲家沙米娜德(Cécile Chaminade,1857-1944年)为他谱写的《沙米娜德小协奏曲》等尤其著名。而莫伊兹的精湛演奏技艺使得他在1936年荣获了法国国家荣誉勋章。

作为世界长笛演奏新潮流的典范,莫伊兹经常与托斯卡尼尼、斯特拉文斯基、施特劳斯、瓦尔特等人合作演出并获得了他们的高度赞赏。1910年至1940年间,莫伊兹多次作为独奏家或者以“莫伊兹三重奏”的身份到访过美国。他还曾与大歌唱家梅尔芭、小提琴演奏家伊萨依等一起进行了数次美国巡演。

1940年纳粹德国入侵巴黎后,为了抵制纳粹对巴黎音乐学院的管制,莫伊兹毅然辞职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二战后的1946年他重新回到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不过,出于无法接受战后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聘任机制等理由,到1948年他再次辞去巴黎音乐学院教授职务,举家搬迁至“莫伊兹三重奏”曾经到访过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但在当时动荡不安的阿根廷政局之下,恰逢早些时候已到美国定居的曾经的合作伙伴、钢琴演奏家塞尔金之邀,1949年莫伊兹又一次举家搬往位于美国北部地区佛蒙特州(Vermont)的小镇布拉特尔波罗(Brattleboro)定居。

到美国后,1951年莫伊兹与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布什(Adolf Busch, 1891–1952)兄弟以及塞尔金、路易等六人作为发起人共同创办了里程碑式的马尔波罗音乐学校(Marlboro Music School)和马尔波罗音乐节(Marlboro Festival)。从此,莫伊兹开始了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到长笛音乐教育以及编写长笛音乐专著的晚年生活。“爱与激情”则是莫伊兹对待教育的精神所在。晚年的他不仅奔波在美国各地,1964年起每当夏季至秋季还定期到瑞士、英国等欧洲国家进行了大师班活动。在亚洲地区,晚年的他唯一到访过两次日本并举办过大师班。莫伊兹的长笛音乐教育理念则在他曾经教授过的众多世界级长笛演奏家、教育家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有长笛演奏家、教育家路易(Louis Moyse,1912-2007)、乔奈(André Jaunet, 1911-1988)、尼柯莱(Aurèle Nicolet,1926- )、贝奈特(William Bennett,1936- )、威伊(Trevor Wye,1935- ) 、格拉夫(Peter Lukas Graf,1929- )等。

挥手从兹去范文第4篇

安德烈・柯特兹(Andre kertesz,1894―1985)在邮票上的评论极为有限:“结合了个性化的朴素观察和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心,匈牙利裔的摄影家柯特兹以其在摄影方面的天分,在图片中表现出他对城市的微妙感觉;邮票上的画面利用形状样式和空间的纵深感,揭示了城市的混沌和复杂。”

其实这样的介绍远不能代表柯特兹,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柯特兹和美国的关系。匈牙利是柯特兹的祖国,他曾经有过法国、美国的公民权,晚年生活他在奥地利度过。柯特兹从18岁起就不断地拍照,从匈牙利内战到巴黎街头的景象,他以简单的、毫不修饰的自我观察方式,用相机纪录,并以相机维持他和世界和艺术的关系,那些图片对同时代的摄影者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连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这样的大师,都曾在信中尊称柯特兹为自己的老师。在柯特兹40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欧洲的摄影界里的顶尖人物。

而一念之差让43岁的柯特兹去美国履行一个短期的工作合同,却因二战的爆发,不得不使他滞留在那里长达20年之久――他也被世界遗忘了这么久。由于摄影观点的不同,柯特兹在美国无人理睬,甚至被认为有间谍嫌疑,如他所说“我被迫待在自己最痛恨的国度里”。直到柯特兹74岁时,美国摄影界才又重新认识到,柯特兹是整个世界摄影圈中一个顶级的人物。

邮票介绍得轻描淡写可能是由于柯特兹和美国间的这些芥蒂的缘故吧!

盲人音乐家 1921年

邮票:布里斯托(怀特,摄于1971年)

麦诺・怀特(Minor White,1908-1976)是艺术摄影中表现主义流派的重要人物,他专注于艺术摄影领域的突破和创新。而在拍摄过程中,他将对于身边事物的感受,以严谨的创作态度将其表现出来。他将精神世界与庄严神圣的现实世界结合于他的艺术创作之中。在怀特的图片中,他常将景物简化成符号的形式,表现他思想中的象征意义――在邮票中,冰雪公路上两道车辙和融雪的路面形成了一个箭头――仿佛预示着人生旅途的必定方向。利用这样的图片阅读方式,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图片《阴与阳》,找寻作品中的符号和隐喻的意义。

阴与阳 1963年

邮票引来的故事

这是另外一张珍贵的邮票,他来自现旅居美国的读者王智明先生的馈赠。他在湖南的家人订购《大众摄影》,并邮寄到美国,以供他期期阅读。看了本栏目后,他又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宝贵的资料。在此,我们向王智明先生和他的家人表示感谢,并真心地希望更多喜爱、关心《大众摄影》的朋友为我们提供资料或与我们多做交流,感谢大家!

银幕背后――美国电影业

在制作一部电影的过程中有成千上万的环节,它们最后所汇集的成果无非两种:要么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要么是一堆垃圾。――大卫・塞兹尼克(电影《飘》的制片人)

制片――电影的制片人更象是一个乐队的指挥,在他的协调指挥下,充分发挥每一个“乐手”的才能,合奏出一曲乐章。

①编剧――电影的制作象建造一幢摩天大厦,首先需要一份建筑蓝图,编剧的工作就是设计和描画它。

②导演――每一个导演都有他独特的风格:他将剧本按照自己的“语言”把电影“表述”出来。

③服装――更明确地说应是服装设计:他们将运用服装服饰来塑造角色的个性和表现影片的时代背景。

④音乐――它的重要性甚至在默片时代都不容忽视:营造场景的氛围,增强电影的情绪。

⑤化妆――任何一个演员在化妆师的手下都可以变为电影中的角色,甚至是什么妖魔鬼怪之类。

⑥场景设计――他是一个艺术指导者:他将为电影的情节发展设计一个现实的场景――无论它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⑦电影摄影――具有艺术性的摄影师,不光用摄影机镜头记录应传达给观众的信息,还要用电影摄影的“语法”去诠释它。

⑧剪辑――剪辑师将和导演坐在一起,小心地剪切已拍摄的素材胶片,并重新排列连接它们,构成电影的最终的形态。

挥手从兹去范文第5篇

与伍兹的高品质男人形象相比,加西亚太青春,也太招摇。以美国高坛“神童”的身份出道的伍兹因良好的家教成为了球场上的绅士。伍兹腰缠万贯,但从不炫耀。他也拥有顶级座驾,却不会如加西亚一样以超速为乐趣。

而加西亚,却有另一种性格。他外形俊朗,富有现代年轻人特有的激情;他放浪不羁,常与罗纳尔多一起在马德里最高级的夜总会寻欢;他身家千万,却依然单身;他喜欢开着法拉利飞驰街头,却不担心超速罚单上的数字,就连特立独行的前辈杰斯潘·帕纳维克都说,加西亚“像个12岁的酒醉少年”,虽然加西亚很少喝酒……

要指望高尔夫在短短数年间彻底改变加西亚这样一个高坛的“坏小子”,确非易事。但,2006年捧起莱德杯的,也的确是这个不同以往的加西亚。

美国算得上加西亚职业生涯的起点。1999年,他在自己首届PGA赛事一一拜仁·尼尔森经典赛上打出62杆,一举跻身三甲:当年的美国PGA锦标赛,他在第13洞拿下小鸟长推,回头睥睨还在球道上的伍兹;在梅地那4161棵树中的一棵下,他将球奇迹般掏出,震撼全场。那一年,美国人称他和伍兹是世界高坛的雷德福德和纽曼(两位著名的好莱坞明星):当时的莱德杯美国队长本·克瑞肖甚至断言:“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加西亚将成为伍兹的最大对手。”

“他拥有顶级致命武器,并且创造了最陡峭的上升弧线,他还想让这弧线变得更陡些,即使在顶端等着他的是伍兹。”

加西亚做到了,尽管整个过程看起来像个喝多了的12岁小孩所为。

2002年,在长岛贝丝佩琦球场举行的美国公开赛上,加西亚公开抱怨赛事官方偏爱伍兹,使之在出发表上拥有好位置。在开球区,他的预挥甚至重复30次以上,动作夸张得像在驱赶裤子上的蜜蜂。当美国观众以嘘声表示不满时,加西亚却以中指回应……

赛前,加西亚的父亲维克托很为儿子担心。加西亚却说:“伍兹是位伟大的球手,但他吓不倒我。”后来,那场比赛真成了他与伍兹的单挑。但最初信誓旦旦的加西亚仅位居第四,与夺冠的伍兹有6杆的差距。加西亚之后反思,在某种程度上,贝丝佩琦之战为他提供了一次重识自我的机会。

当时,人们对西班牙人的特立独行褒贬不一。就连加西亚自己也无法说清,如此疯狂追击伍兹对自己究竟是好是坏。

事实最终证明,加西亚就像个彪悍的加泰罗尼亚海盗,总能出奇不意地从对手那里偷到金块。现在,加西亚变成了高超的发球手,仍旧积极进取,充满创造性。可在以最少杆数击球入洞方面,伍兹却远远将他甩在后面。的确,伍兹的挥杆动作不是当今高坛最具观赏性的,他的1号技术也不像顶级开球专家加西亚那般夸张。但伍兹就是伍兹,他曾经在技术问题上陷入迷茫,但当他找到破题之术时,高坛依旧是他的天下。高坛巨星杰克·尼克劳斯曾经说过:“伍兹是这个星球上最适合这项运动的人,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如何用最少的杆数降伏障碍和水池,并最终在果岭振臂高呼。”

然而,2006年的莱德杯,加西亚却变得愈加好斗,正因此,他成为了欧洲队战胜美国队最大的功臣。

对爱情,他们迥然不同

加西亚曾经天真地认为,他能够降伏“老虎”,也就能把持住自己。但他错了。他期望中的那种自我约束和收敛从未真正实现过,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或许将来也不会有。

2002年的加西亚春风得意,奖金丰厚,除了伍兹的王位之外,他似乎拥有一切。那一年,瑞士网球公主辛吉斯与他出双入对,情意绵绵。年初辛吉斯参加澳网公开赛,他专程飞往墨尔本观战,甚至还在一场双打比赛前亲自下场助她热身;一个月后,辛吉斯则带着向来古板守旧的母亲飞往加利福尼亚,助威加西亚征战艾森泽世界比洞赛;随后,关于加西亚开着法拉利带辛吉斯兜风,辛吉斯登门加西亚西班牙宅邸的报道见诸报端,直到七八月间,两人依然高调亲临对方的美国公开赛赛场。

当时,加西亚坦言,与辛吉斯在一起是因为她们拥有相似的运动经历:“她知道我的处境,理解我的感受。我们彼此了解,我希望这种关系能一直保持下去。”而辛吉斯则称加西亚是“少有的没被我的成就吓倒的男人”。然而,这段感情不但没有走向天长地久,反而让加西亚的高球生涯步入低谷。

2002年他赢得梅塞德斯锦标赛的冠军,此后的2003年他不仅没赢过一场PGA巡回赛,连辛吉斯也离他越来越远。

关于分手的原因,两人都守口如瓶。一家美国媒体猜测,加西亚很可能因无法面对辛吉斯在体坛的地位给他带来的压力而主动提出分手。后来,在加西亚的一次比赛间,有美国球迷冲着他喊:“能给我签个名吗,辛吉斯先生?”那时候,加西亚的脾气很坏。在温特沃斯举行的世界比洞赛上,看不到胜利希望的加西亚甚至将自己的一只鞋扔进观众群:在澳大利亚,他曾对一位裁判咆哮不已,只因为对方说他的抛球违规……的确,当一个加西亚式的淘气小子在球场和情场上都不及他的对手时,这样的咆哮与不甘是可以理解的。

和自己的高球技术一样,伍兹在感情生活中也堪称完美。他的妻子埃琳是位敢于肌肤,展示自己青春的美人。但不要忘了,她肯拍,并不意味着她敢于放荡,而伍兹绅士背景的家庭环境,也不允许她做任何出格的事情。于是,全世界都看着埃琳乖乖地在球场边不厌其烦地为伍兹助威,她的身边没有狗仔,没有绯闻,只有伍兹慈祥的老妈。有人说,照这样下去,伍兹夫妇永远不会离婚,因为他们共同承载的财富正在让这段姻缘变得愈来愈难以分割。

看未来,加西亚能追上伍兹吗

面对婚姻和事业双丰收的伍兹,对手要么臣服,要么以从他手中夺得个把冠军而庆幸。加西亚也同样如此。

加西亚的开球能超过300码,这一成绩当今的高球界少有人能及,包括伍兹。然而,一旦球上了果岭,加西亚的麻烦就来了。

如果你认真研究加西亚的历史,你会发现在1999年那场PGA锦标赛之前、之中以及之后,加西亚都有不少瑕疵。在1998年英国公开赛上,业余选手加西亚与尼克·普莱斯及丸山茂树等选手一道获得并列28名。加西亚解释说:“那一周我的推杆十分糟糕。”在1999年美国PGA锦标赛之前,加西亚说:“我在推杆上有问题。”接下来他在第二轮比赛中打出了33推。之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2001年他说:“我再次充满了信心。希望我的推杆能好起来。”次年,他的话是:“我的推杆依然马马虎虎。”当他与伍兹在英国公开赛上一道最后一组出发时,他甚至接连在第二洞和第三洞击出三推。

正如一位欧洲资深评论员所说的:“加西亚是世界前9大球手中,推杆最差的一个。”在PGA锦标赛中,有157个人的推杆 水平排在他前面。尽管这样,人们也不会质疑加西亚对自己天分纯粹而坚定的自信。

2005年,在北卡夏洛特举行的美联银行锦标赛上,加西亚以绝对的领先优势完成前三轮,当时,所有人都相信这次伍兹在加西亚面前已经无力回天。后来,虽然他在最后一轮遭遇辛格和福瑞克的惊天大逆转,但他依然语出惊人:“我的前8洞无懈可击,绝对令所有对手畏惧。”言语间,似乎在说,自己只要在与伍兹的较量中获胜就已经足够。

然而,如今的加西亚还赶不上伍兹。2006年,在欧巡赛和美巡赛上,加西亚没有夺得一项冠军。在美巡赛参赛17次,他5次进入前十名,获得1560.733美元奖金,位于奖金榜42位。

进入职业高坛8年来,加西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他从不为自己获得的6座美巡赛冠军奖杯而满足,他总在等待和伍兹的较量,“等待”更大的胜利。

从1999到2006,加西亚不是唯一一个走向成熟的球手,可高尔夫运动本身又何尝不是在成长? 2006年的莱德杯,为这项运动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而加西亚则是这场较量中的焦点人物之一。莱曼是美国队的队长,但欧洲人都清楚,伍兹才是这支客队真正的精神领袖。而莱德杯之前的一系列比赛中,这位精神领袖的地位却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质疑。伍兹低迷的状态,让那些指望他能够力挽狂澜、拯救美国队的观众心率过速。而加西亚一人独得四分的战绩,在他夸张的欢呼雀跃中变得更富感染力。

欧洲人最终赢了,那不是伍兹的错,因为他本就不是个善于在团体赛中创造奇迹的人。欧洲人赢了,最应该感谢的是加西亚,因为他就应该在伍兹暗淡的时候发光。那是加西亚的心愿,8年前当他张狂地发出挑衅时,就许下心愿——战胜伍兹。

相关期刊更多

徽商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中国美术馆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