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范文第1篇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典礼,原为制度与礼仪,后来引申指某种隆重的仪式,如军事上的阅兵典礼,学校里的开学和毕业典礼,纪念性建筑的开工与落成典礼,等等。我借用这一名词,迳行称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是他一生的“壮游的典礼”,想他会欣然同意吧?

台湾名诗人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说过:“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李白身世如谜,但现在一般认为其祖籍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先祖因故迁居中亚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托克马克城),李白于公元701年降生此处。5岁时随父亲李客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市)青莲乡。在24岁之前,李白在蜀中读书习剑,行游访学,25岁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虽然终其一生写了许多怀乡之作,烫痛历代许多读者嘴唇的《静夜思》即其中之一,但他却不知何故始终没有回过故乡,这个谜团,现在也已无法请他解答了。

李白在《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开篇就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逆旅:旅舍)”,人生不满百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次旅行,何况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本来就是一位不逊于明代徐霞客的大旅行家,更何况他有志不伸、坎坷不遇,一辈子东漂西泊?他年轻时怀抱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早霞丽日般的美好憧憬,离开多山的蜀国,奔出层峦叠嶂的三峡,一望无垠的平野摊开在他的眼帘。故乡在后面,他乡在眼前,人生的征程与壮游于斯开始,于是,他笔舞墨歌,写下《渡荆门送别》一诗,有如庆贺与纪念的典礼。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江水束楚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山,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之南,虎牙山在江北,隔水相峙。此地为楚国西南之门户,也是楚蜀交界之处。全诗开篇即顺势破题,亦称“开口咬题”,也就是从题目与题面写起,“荆门”点明送别地点,“渡远”交代舟行之来龙,“楚国游”则预示远游之去脉。一出荆门,蜀地的莽莽群山便宣告集体失踪,入眼的是浩阔的原野与浩荡的江流,诗的颔联正是写舟行长江之上所见的尽景:一句咏“山”之有尽,一句叹“江”之无穷,而“平野”与“大荒”之阔大景象,表现的也正是青年李白的壮志与豪情。南北朝时齐朝谢《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有“大江流日夜”之句,但景仰他的李白之“江入大荒流”却有出蓝之美。杜甫《旅夜书怀》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壮语,心仪李白的杜甫是否从他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取过经?李杜的佳句前后辉映,惹得后代许多诗评家虽想评点高下却好不为难。

在颔联描状昼景之后,颈联继之抒写了夜景。一写水中之“月”,一绘天上之“云”。李白对“月”情有独钟,他现存之诗约有千首,将近40%的作品写到月亮,是痴迷的“追月族”。此诗第五句将倒映水中的月轮喻为从九霄空降的“天镜”,是他诗中500个左右对月的比喻中的一个。第六句则由下而上,由水中之月而天边之云,云气因为光线的折射而变幻成城市与楼台。诗人在抒写极目远望中的景象之后,尾联收束上面六句,并由远而近,进一步点明题目中的“送别”。清代诗话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曾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李白是诗坛的顶尖级国手,他怎么会文不对题?或者说题目有“送别”二字而作品却离题万里,留下重大的失误让后生晚辈去“斧正”?在李白的心中,故乡是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尤其是初出蜀地,单枪匹马出来闯世界,对故乡更是频频回首,充满眷眷之情。他移情于物地拟人,“怜”为“爱”之意,将可爱的“故乡水”想象为可亲的“送行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水亦有情,“万里”与首句的“远”遥相呼应,其中的“送”字可谓诗眼,这不就既明白又含蓄地表现了“送别”的题旨吗?

如果以武林喻诗坛,李白是超一流的武林高手,乃宗师级人物,十八般武艺无一不精,古体诗与绝句更是他的独门绝技。相较而言,律诗似乎是他的弱项,他的性格喜欢更为自由的天马行空的艺术,而不耐烦束缚颇多的规行矩步。然而,即使如此,他的七律也有《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超凡脱俗之作,五律的名章俊句则更多,如“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之《金乡送韦八之西京》,“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之《送友人》,“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之《送友人入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之《与夏十二登岳阳楼》,等等。上述这首《渡荆门送别》,不仅是李白壮游的典礼之作,也是他五律的代表之篇。我所收藏的唐诗宋词演唱磁带、碟片之中,就有歌唱家引吭高歌的这一首。每当乐声乍起,歌韵初扬,我早就心醉神驰,仿佛已经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和李白在荆门的长江上把臂同舟并游了。 L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关联翻译理论 电影《楚门的世界》 翻译策略

1.引言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电影进入国内,电影字幕翻译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针对电影字幕翻译的研究众多,但大多数都仅着眼于有限的几种理论,其中以奈达的功能主义理论最为常见,而关联翻译理论还未得到系统性的运用。因此,本文将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探讨电影字幕翻译策略,为译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2.本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2.1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由斯伯波和威尔逊于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认知与交际》一书中正式提出。该理论是对格赖斯合作原则的批判和发展,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

关联理论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认知语境对话语的理解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关联理论则赋予了认知语境不同的含义。语境是一种心理构建,是由听话人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所构成的。它包含的各种信息便构成了一个人理解话语时的潜在认知语境(Sperber & Wilson,2001:15)。而推理时是依据关联性,它由推理过程中付出的处理努力和得到的语境效果决定,可用公式表示为:关联性=语境效果/处理努力(Sperber & Wilson,1995:260)。斯伯波和威尔逊还认为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期望产生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有效努力后,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

2.2关联翻译理论

关联翻译理论是由威尔逊的学生格特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特别针对翻译这一领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学界对于这一理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苏珊·巴斯奈特认为“关联翻译理论为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方向”(Susan Bassnett,2001:2)。林克难于1994年在《关联翻译理论简介》中首次对其做了基本介绍和分析。而后,何自然和冉永平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该理论的不足之处是忽略了文化语境和其他因素的作用(邝江红,2008:97).但迄今为止,关联翻译理论无疑具有最强大的解释力。

“译文应该是同原文释义相似的接收语语段”(林克难,1994:8)。为达到目的,译者首先需要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据此进行推理。除此之外,还得考虑读者的潜在语境中是否存在这样的语境假设。若存在,调动的过程是简单还是困难,是否需要读者付出过多的努力。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一种交际行为。译者应“通过规范而有效的翻译,使读者无需做不必要的处理努力”(Gutt,2004:107)。翻译同样是一个包含了原文作者、译者和译语接受者这三方的明示——推理过程。对于电影字幕翻译者来说,成功地建立起原作者与观众之间的最佳关联,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翻译。

2.3研究思路

本文将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从表达方式、文化意象及情景语境三个方面,对电影《楚门的世界》的字幕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找出最佳关联推理策略,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3.案例分析: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电影《楚门的世界》的故事发生在桃源岛。主人公楚门从一出生就被选为《真人秀》节目的演员。岛上的一切,包括家人、朋友通通是节目安排的。最开始他本人毫不知情,但突发的演艺事故,使他渐渐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怀疑。当真相揭露后,他选择自由的新生活。电影的台词中有许多亮点。本文接下来会选择代表性部分进行相应分析。

3.1表达方式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直译。中英表达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需要根据读者的表达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读者真正明白电影台词所要表达的内容。

Example 1:Truman: You’re going to the top of this mountain,broken legs and all.

译:你即使一瘸一拐,也得爬上山顶。

很明显,译者将原因和结果的位置进行了调换。在英语中,人们习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而中国人则恰好相反。若直译成“你得爬上山顶,即使一瘸一拐”,虽然观众明白它的意思,但看起来非常地奇怪。因为,它并不符合我们民族的语言习惯。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碰到类似的句子,都需要小心地翻译,根据中文的表达规范来译,减少观众在观影时所要付出的努力,从而获得最佳关联。

3.2.文化意象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这些同样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语言是字符和元素按照相关规则排列的集合”(Samovar & Richard,2004:142)。文化差异对翻译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在两种不同的文化间建立起最佳关联。

Example 2:Christof:So hold on to your hats.

译:大家准备好。

“Hold on to your hat”按字面意思理解是“抓住你的帽子”,但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其实是英语中的一个俚语,表示“做好准备”。很多人都知道云霄飞车非常地刺激,人们身处半空中,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经历极速变化。游客需要紧紧地抓住帽子,才能不让帽子被风吹走。因此,这句话常用来表示“在遇到令人惊讶的事前,就做好(心理)准备”。这句话是导演让摄影师就位,准备实拍跟直播时说的话。

英文中有许多习语或俚语。因电影对白属于口头语,习语、俚语出现的频率会非常多,所以这也是译者需要倍加注意的地方。

3.3情景语境的最佳关联推理策略

格特的关联翻译理论特别强调了语境对于翻译的重要作用。新的语境会赋予一个单词新的含义;离开了特定的语境,单词则毫无意义。电影里有各种各样的场景,演员表演时的动作、表情等都有可能改变单词或句子的本义。

Example 3:Christof: His eagerness to leave his mother’s womb was the very reason he was the one selected.

译:正因为他急于走出娘胎,所以才获选。

电影中,主持人询问导演,为什么在那么多人中选中了楚门。导演用了一个强调句型做出了回答。而这种强调语气怎样才能在中文翻译中,简单明了地体现出来,则是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表示“恰好,刚好”的意思,而且也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加了一个“正”字,既简洁,又有效地强调了导演所要表达的内容,因而用在这里再适合不过了。

4.结语

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楚门的世界》进行了最佳关联推理策略的简略分析。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差异和情景的变换,对翻译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译者需要弄清楚原文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减少这些差异给人们造成的不便,以观众能够接受的方式翻译出来,也就是建立原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关联,设法获得最佳关联,避免人们做出不必要的努力。由于篇幅所限,讨论有不足之处,仍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Bassnett,Susan & Lefevere,And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2.

[2]Gutt,E.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Cognition and Context[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32-215.

[3]Samovar,A.& Richard,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4:142.

[4]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2nd edition).Oxford:Basil Blackwell,1995,122-261.

[5]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15-125.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楚门的世界》;楚门;自由意志;启示

第71届(1999年)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奖提名;第56届(1999年)美国电影金球奖剧情片最佳男主角奖(金・凯瑞)、最佳男配角(埃德・哈里斯)、最佳电影音乐……这些奖项就是电影《楚门的世界》所获得的荣誉。可见这部影片的成功。确实,这部由彼得・威尔导演、金・凯瑞、劳拉・琳妮、埃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获得了难以想象的赞誉。与其说这是一部喜剧片,不如说《楚门的世界》是一部生活哲理片。影片中透露出的精神足以令观众回味无穷。其中,主人公楚门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意志更能给人以启发。本文以此为主题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楚门的世界》简介

主人公楚门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天空大海都是在摄影棚中制作出来的,所有的人都是演员。只有楚门不是。楚门从一出生就被带到这个虚构的世界里,他被拍摄成电视节目而自己浑然不觉。全世界的人随时都在注视他的一举一动。

在这个小镇上,他每天的生活都一样:早晨出门去保险公司上班,顺便给妻子买一份杂志。可是这样的生活令他感到厌倦。他有个理想,要去地球的那一边,去斐济岛旅游,但是他的妻子梅丽总是以各种理由打消他的幻想。他还想着他原来的女朋友罗兰,他想走出这个世界去找她。

一天,当他出门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探照灯。楚门像往常一样开车,当他听古典音乐电台的时候,声音出现了一阵混乱,他发现电台里广播的是他的行踪,他走到哪里,电台就报告他在哪里。楚门想再听清楚的时候,电台恢复了正常。楚门买机票去斐济。可是售票小姐说机票售空。他想乘汽车出走,可是汽车就在要开动的时候熄火坏掉。最后他想乘船去,但因他父亲是溺水而死的,所以他对水有一种恐惧感,终究不敢走上船。

不久,他又发现了一些更奇怪的事情,父亲死而复生,可是当他追上去想看个究竟的时候,却被许多人许多车拦阻。他走进电梯,但是发现电梯的后面居然有人。他想看个究竟的时候,却被大厦的警卫强行拎了出来。还有,他发现小镇上所有的车都是在兜圈子……

终于有一天,他载上妻子,躲过行人的阻截,强行冲出了这个小岛。可是就在他过河之后,前面的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维持秩序的警察不允许他通过。就在他对生活感到绝望的时候,他的好朋友把他早已失踪的父亲领过来,父子俩热情地拥抱。这个场面感动了所有的观众,许多人为这个“真实”的电视片落下了眼泪。但是随后的一天,观众们突然发现楚门失踪了,剧组出动了所有人去找他,但是怎么也找不到,直到导演把镜头切换到大海上,楚门自己开船前进,他已经克服了对水的恐惧感。导演不想让他轻易走出这个世界,加大了风力想要阻止他出去,可是英勇的楚门终于克服了滔天的巨浪,走出了摄影棚的边界。楚门向所有人问了个好,他终于走出了摄影棚。

在《楚门的世界》里,所有的人都是演员,所有的景色都是不真实的布景,所有的人物关系都是虚拟的,所有的情节都是事先编织好的,甚至所有的感情都是虚假的,而只有一个人“Trueman”(楚门)是真实的,他真实地生活在这个虚假的世界里,并且还把这种虚假当做真实。金・凯瑞,这个天才演员,凭借着他那精湛的演技,为我们展现了这一幕发生在现代社会里的黑色幽默。生活在虚构世界的楚门,他的成长完全是在制片人的安排之下,当影片中的记者问起制片人为什么楚门不能发觉真相时,制片人说:很简单,每个人都接受眼前的现实。当楚门冲出这个世界的时候,制片人还说:他爱楚门,所以给他制造了这个温暖的环境。他对楚门说:外面的世界比他给楚门营造的要残酷得多……整部电影到这里,对现实社会的讽刺达到了极致。与残酷对立的,是楚门不屈的精神,是楚门的自由意志让我们对这个世界还心存希望。为了寻找属于他自己的真实的爱,楚门努力摆脱虚假的生活,出来寻找真实,寻找出现在他生命一瞬间中的爱情,直到他成功的那一刻。

二、楚门的自由意志

大家都知道真相,只有一个人不知道(众人中的一个例外)的情境设计,在小说电影里常常出现,观众在全知的位置上,多少会为男主角着急或好奇,他何时会发现?他怎么摆脱这个处境,着急或好奇中,不时为电影中的细节会心一笑。

在《楚门的世界》中,楚门试图确证他的猜测时,硬拉着妻子开车,旋转、飙车,闭着眼睛开过了大桥(妻子以为他因为小时候的经历,不敢开车经过水面)。海景镇临时动用紧急措施,才让楚门因为眼前无路而不得不掉头回家。楚门的妻子是专业演员,惊吓之余不忘对着镜头做产品广告。楚门迷惑不解和吃惊愤怒之下,险些动刀威胁。妻子大声求救,楚门的发小赶来,妻子惊魂不定扑在这位同事身上诉苦:我受不了了,他太不专业了!

电影里的楚门是真人秀的主角,真人秀的看点就在于真实生活直播,他的确不需要专业演技。到了对自己的生活有重大疑虑,要探求真相,自主选择时,某项技能技巧是不是专业,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楚门最终在与制作人兼导演对话之后,毅然跨出了这个真人秀的人造世界。从他扬帆出海开始,已经在与过去的30年生活决裂,开始重新寻求。即使在他过往的生活中,似乎有着很多人孜孜以求的部分:名扬天下,被无数人瞩目,为众人所知。很多人都曾将无数的时间心血精力,花在让别人知道自己、记住自己上面――标新立异,奇装异服,故作惊人之举;有钱可以捐巨资,用自己或亲人的名字命名建筑、基金和学校;有“志”会早早发下豪言壮语:我若不能流芳百世,那就宁可遗臭万年!然而,有些东西,看来远比名气、收视率、得到万众瞩目、舒适甚至安全感,都更加重要。

《楚门的世界》中,当楚门发现既往的生活都是人为安排,30年生活在巨大的谎言中,身边的父母妻子好友,全是演艺人员,自己的一切生活有如透明,被无数陌生人熟知,这时楚门摆脱控的人生,寻求自主的决心可以想见。是可忍孰不可忍!从小怕水的楚门,后来能够自己乘船出海,决心足够大,转变也足够大。电影里,他第一次能够开车过大桥,是闭着眼睛,让副驾驶座上的妻子来握方向盘,虽然妻子惊呼他发疯,车子好歹还是过去了。看样子,当时的楚门深有被监控感又没有真凭实据,在烦躁不安的状态下冒了险。当然,电影主角拥有特权,可以怎么大胆尝试都有惊无险。常理推测,楚门与父亲重逢之后,小时候帆船出事的阴影,应该消失了大半。去寻找新生活,怕水不再是大的阻碍。倒是忽然发现身边亲友全部是演员,以往的感情都是在演戏,这一点,其实让人接受和面对时,有相当的难度。电影里处理得很简单,楚门干脆没跟父母、妻子、好友打任何招呼、要任何说法,直接自己出走,看来是去寻访昔日女友,那个惟一对他说过真话、真心为他着想的人。最后那一步能够跨出去,走向真实的世界,让电影里熟悉楚门的观众们欢呼雀跃。人心所向,总是为勇气、意志、真实所动的。

楚门的故事可以让人联想起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曾在书里说过可能是他最著名也经常被引用的一段话:“给我十来个健康的婴儿,形体良好,并在我自己独特的世界里让他们长大,我担保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就可以把他训练成我可能选择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场巨贾甚至乞丐和大盗,而不管他的天才、倾向、能力、祖辈的种族是什么。”这话掷地有声,不过让不少学者一直高度怀疑。所谓“独特的世界”大约是足够可控的环境,这本身不太可能营造得出来。《楚门的世界》中设计了海景镇这样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仍然注定会漏洞频出。再者,原以为充分可控的环境放在电影里显得构思巧妙,若是想象一下把这构思实践出来,单是想一想就足够让人发晕――任何人若以为自己能够控制所有事情,那基本上是痴心妄想。凡人非要把自己放到上天、神灵、上帝的位置,起点就已经吃力不讨好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确实巨大,不过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相互的影响十分错综复杂,将任何一方面的影响因素过于夸大,那通常只显出有人希望夸大自己的重要性而已。

《楚门的世界》中,令人心动的,不是环境设置的巧妙。最终打动人的,是人的自由意志与自主选择。即使那需要很大的勇气决心,即使要付出相当的代价,比如让楚门告别过去30年熟悉的生活,但是真实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生活,仍然值得为之冒险和努力。

三、楚门的自由意志给我们的启示

的确,“人们制造假象的能力,超过他们洞悉真相的能力”。为了一个虚假的梦,人们疯狂追逐、失落忧伤,好像其是真的人一样。《楚门的世界》里,那些楚门每天见到的路人演员、老婆演员是那么的真实,连日出日落、大海天空都栩栩如生,怎不让他以为这里是真的世界;因为与真实太像了,才会让人如此相信,然而在洞察真相的人看来这是多么荒谬。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的一切都是真的,但只是“暂时存在”,随着因缘变迁这些也会改变。因此,它的本质是变动不安的,所以不要希望有永恒不变的外界,如爱情永不渝、儿女长伴身边、身体常健康、财富不漏失、青春永驻……真有这样的希望是注定要失望的,有一首《真空歌》所言甚有理:“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坠为谁功?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翁?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乎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朝也空,暮也空,人生犹如采花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头辛苦一场空!”虽然外在的这一切都没有“不变性”和“自主性”,但是却有一个真实的世界,我们的自由意志是不变的。有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块天地。就像楚门后来去的世界一样真实,这是觉悟者的“真实世界”,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相信有这个地方,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楚门一样,被虚假的外相迷得团团转而不自知。我们要常常揭穿各种假象的谎言,努力追寻真理,积极运用自己的自由意志,最后一定会像楚门一样找到解脱痛苦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方婧之.真与假在影像之中的转换与交织[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者;英文影视;听说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08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电影被引进国门,极大地影响和丰富了我国广大人民的生活,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英文电影赏析课程,通过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当学生在欣赏一部优秀的英文电影、感受电影艺术所带来的愉悦的同时,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同时也了解到了异国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1]对英语学习者来说,外语影片有利于了解西方文化,学习电影艺术的美学价值,掌握英语语言风格,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技能。它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一直以来,听、说、读、写都是语言学习的几个重点方向,听说技能一直是中国大学生的薄弱环节。

很多高等院校针对这一现象,加大了听说方面的培养,开设听力和口语课堂,让学生多听多说。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集中思想,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和现实的非语言手段进行思考、假设、猜测意义、预测情节的发展,从而理解说话者语言表达的意义,并吸收信息。通过情景来帮助理解和判断,口语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2]

一些院校筹资建立自主学习语音教室,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区别地进行自主学习,以加快听说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开设《影视赏析》选修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有选择地欣赏国外名片,将语言知识和真实的语言环境结合在一起。

英文电影这一丰富生动的资源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欧玲认为,影视欣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提供英语听说练习素材,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3]解学花认为,影视欣赏可以满足学生进行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训练和素质教育的需要。[4]陈炎奇认为,影视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5]师琳等提出,影视欣赏对英语学习有三个作用:形象传递、语言模仿和文化渲染。[6]

在经典电影《乱世佳人》中,经典台词“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tomorrow is another day”,成为大学生的流行语;在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最后送给阿甘的一句“life is a box of chocolate”,在电影《罗马假日》“Rome Holiday” 中公主有一句经典的台词:“will cherish the time we spent together as long as I live”,无比深入人心。背诵是英语学习的有效手段,如果学生能准确流畅地背诵一批电影的精彩对白,他在英语交流时就会得心应手。通过模仿背诵经典台词,可以训练学生的发音和说话能力,也扩大了他们的词汇量

影视欣赏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教学媒介,使得语言的学习过程不再枯燥单调,让人们在故事里面学习语言。电影《楚门的世界》中,Truman(真人)生活在一个虚假的世界里,这里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设计好的。Truman的身上折射出了每个人的影子。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由、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同时存在的是自己被禁锢的灵魂。影片中的“有时候世界虽然是假的,但并不缺少真心对待我们的人”以其哲理深入人心。影片中对话说到“I have given Truman the chance to lead a normal life.The world,the place you live in,is the sick place”“For God's sake,Chris!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We can't let him die in front of a live audience!”一个荒诞的故事;一个深刻的道理;一部伟大的电影。[7]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被广大学生所喜爱,它描述了六个个性鲜明的美国青年Ross Geller、Joey Tribbiani、Rachel Green、Monica Geller、Phoebe Buffay、Chandler Bing,从相识到后来一起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介绍了当代美国年轻人的友谊观、爱情观和人生观。此外,幽默作为语言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蕴喻特定的文化内涵。《老友记》中就展示了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幽默语言。还有美剧《绝望主妇》,话题设置在郊区的住宅区,有几个主要人物轮换成为话题的中心,形成全体的故事。而《越狱》,则反映了美国的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

英文影视赏析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材的局限性,应该大量引入大学课堂。在电影带来的真实语言氛围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以提高,促进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爱好。在观看的过程中,可将精看与泛看相结合,对一些经典影片要选取学生喜欢的几部反复观看,彻底弄清电影背后的文化,对其精彩部分可进行模仿,甚至可以以话剧的形式演示出来;同时,泛看不同题材、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的影片,例如动作冒险片、科幻片、喜剧片、动画片,等等,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在看电影中学习英语,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参考文献:

[1]徐彬,郭红梅.英语电影赏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冀,王建永.英文影视赏析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欧玲.影片欣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3,(06).

[4]解学花.利用优秀英语电影欣赏进行英语教学[J].电影评介,2008,(12).

[5]陆炎奇.英语电影对英语专业学生文化教学的促进研究[J].电影评介,2010,(11).

楚门的世界经典台词范文第5篇

语言精练是中国古典诗词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点,那干练简洁的寥寥几十字却又韵味十足,笔墨精练却又形象生动,富有音韵美。古人说,不读诗词,不足以知春秋历史;不读诗词,不足以品文化精粹;不读诗词,不足以感天地草木之灵;不读诗词,不足以见流彩华章之美。中国古典诗词犹如一个浩淼的大海,茫茫无际,怀珍藏宝,足以令后人探奇揽胜,流连忘返。

偏爱并非没有缘由的。质朴天籁闻余韵的古逸,天然画卷醉风流的诗经,瑰丽七绝明珠来的楚辞,风骨散落汉家尘的汉魏南北朝诗,光焰万丈长的唐诗,哲思义理诗中藏的宋元明清诗,豪放绻缱两相宜的各朝词卷以及断肠在天涯的元曲,无一不是世界瑰宝。我喜爱屈原“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高洁傲岸,我喜欢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辉壮阔,我喜欢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婉转缠绵,我喜欢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豁达豪迈,我喜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远闲静……

我向来是不认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中国古典诗词就犹如一枝出淤泥而不染的纤纤素莲亭亭玉立于文坛之上,纯粹而干净,飘渺朦胧又意味深长,静心阅读,让人“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那是一尘不染的感悟,说是“黄金屋”、“颜如玉”反倒是玷污了它。尤其是烦闷之时,泡一杯茶,捧一本中国古典诗词,细细品读,品至深处自然忘却了尘世喧嚣,忘却了经年悲喜,又怎有心念及“黄金屋”与“颜如玉”?也正是为何雅士们都爱在品读中国古典诗词时泡一壶茶——一颗浮躁的心就犹如水中茶叶渐沉,随之茶香弥漫,沁人心脾。中国古典诗词就是有这种能力,有那种令人沉心静气、镇定安宁的魔力。

常有人说,人之一生,必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是生性懒惰之人,做不到行万里路,只能读万卷书以代行路。未能跋涉,中国古典诗词却带我走过了长河落日圆的漠北,走过了千山鸟飞绝的域西,走过了那十里荷花香的江南。领略了烟波画船之春、朝云暮卷之夏、云霞绚丽之秋、冰肌玉骨之冬。看到了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望见了小雨纷纷的渭城城门口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听到了琵琶声起王翰长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感受到了无言独上西楼的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人们所说的坐行千里读遍天下大概便是如此吧。

相关期刊更多

中原文物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博物院

风机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机械工业局

校园歌声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贵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