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静电屏蔽

静电屏蔽

静电屏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 唯一性定理 静电屏蔽

【中图分类号】G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71-01

大学物理中处理的是均匀无限远边界或面对称、球对称、轴对称的理想情况,而实际的电磁场要复杂得多,处理的多是有限区域、边界形状也不规则的边值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时,利用唯一性定理有时是非常方便的。在大学物理的电磁学部分利用唯一性定理可以较全面的分析静电屏蔽,对理解唯一性定理和后续的电动力学或者电磁场理论课程的学习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唯一性定理

设区域V的边界S为导体,V内电荷分布 及介质分布确定,V的边界S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则V内电场唯一确定:第一类边界条件是导体的电势 已知;第二类是各导体表面上的电量Q已知。[1]

二、导体空腔内的电场

由于静电感应,静电平衡时导体空腔内表面上的电量由腔内电荷决定,总代数和为零。当腔内电荷分布 给定时,腔内表面电量Q确定,腔内区域的边界条件由腔内电荷总量确定的第二类边界条件,与腔外电场无关。由唯一性定理,腔内电场由腔内电荷分布唯一确定,与腔外电场无关,与导体是否接地无关,导体空腔对腔外的电场是完全屏蔽的。[2]

三、导体空腔外的电场

若导体空腔接地,空腔的电势始终为零,腔内、腔外区域均属于第一类边界条件。由唯一性定理,腔外电场由腔外电荷及介质分布决定,不受腔内影响。[2]

当导体空腔与外界绝缘时,腔内电荷电量守恒,总量不变。腔内电荷如果只是空间分布改变,导体空腔内的电场改变,对外表面总电量无影响,腔外区域属于不变的第二类边界条件。由唯一性定理,此时腔外电场不受腔内电场变化的影响,所以绝缘导体空腔对腔内腔外的电场也是相互屏蔽的(见图1)。

当且仅当导体空腔既不接地又不与外界绝缘(例如,有绝缘包皮的导线穿过空腔与外界相连),且导体空腔内的电荷总电量变化,此时外表面的感应电荷总电量会作相同的改变,腔外区域的第二类边界条件改变,腔外电场也改变(见图2)。

四、结 语

对于导体空腔来说,当且仅当导体空腔不接地、腔内与外界不绝缘并引起导体空腔内的电荷总电量变化时,腔外电场会受到腔内电场变化的影响,其它情况下导体空腔对腔内腔外静电场是互相屏蔽的。

唯一性定理在电动力学和电磁场理论课程中是个重点,也是难点。用唯一性定理分析导体的静电屏蔽,可以作为了解性内容在大学物理电磁学的教学中介绍,有助于学生较全面的理解静电屏蔽,并且为电动力学或者电磁场理论课程的学习做准备。

参考文献

静电屏蔽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频电压 GIS 隔离开关 电场

中图分类号:TM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009-02

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我国称之为SF6气体全封闭组合电器)中的隔离开关有进行换接线路和保障检修人员及设备安全的作用[1],隔离开关气室的绝缘与材料自身的绝缘性能有关,同时还与绝缘结构的电场、电位分布有密切关系[2],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必然会对隔离开关气室的绝缘造成威胁,因此,研究GIS隔离开关的电场分布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研究根据有限元方法,计算500kV GIS隔离开关动触头的行程分别为18mm、90mm和162mm时隔离开关断口处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的电位分布,并且绘制了各行程时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场强分布,讨论了电场特性。

1 计算结构

500kV GIS隔离开关断口处可以简化为二维轴对称场,满足拉普拉斯场,边值问题为[3]: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在工频电压作用下GIS隔离开关断口处的电位分布,隔离开关气室的实际结构如图1所示。

隔离开关断口处的计算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计算区域包括SF6气体、动触头、静触头和屏蔽罩等,该区域剖分示意图如图3所示。

2 计算结果

2.1 不同行程时电位分布

由于隔离开关断口处电位分布与动、静触头间的距离有关,所以需要分析在动触头行程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下面分别计算动触头行程为18mm、90mm和162mm时在工频电压作用下的情况。

从图4~图6可以看出靠近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处的电位分布最为密集,电场强度最大值发生在这两个位置之一,该区域是隔离开关绝缘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场强分布情况应该重点分析。

2.2 动触头、静触头屏蔽罩沿面场强分布

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电场强度在各行程时的分布情况如下:

为了便于观察,把图7~图12各行程时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电场强度最大值列于表1中,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行程为18mm时动触头沿面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电场强度最大值分别高达30.9kV/mm和27.8kV/mm,在行程为162mm时动触头沿面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电场强度最大值也分别达到7.82kV/mm和8.59kV/mm,可见动触头沿面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局部位置出现了绝缘薄弱环节,在绝缘性能分析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3 结论

(1)根据500kV GIS隔离开关气室的实际结构,建立隔离开关断口处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剖分。

(2)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计算了动触头行程分别为18mm、90mm和162mm时断口处的电位分布,认为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电场分布情况应该重点分析。

(3)分析了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电场强度分布情况,得出动触头和静触头屏蔽罩沿面的局部位置出现了绝缘的薄弱环节。

参考文献

[1] 林莘.现代高压电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静电屏蔽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 带电作业 安全防护措施

1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影响因素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强电场问题、散电感应问题、电流问题等,导致人体安全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强电场因素

输电线路运行中,会出现相应的工频电场,在线路电压逐渐升高的情况下,电场的强度也会有所增加,在此影响之下,工作人员会出现刺痛或是麻电的现象,这种异常感觉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影响。同时,在电场强度变化的过程中,一旦工作人员距离输电线路较近的时候,就会导致人体表面的强度上升,例如:工作人员在电场为240kV的区域操作,就会导致其与电场的感知水平相同,甚至会出现死亡的现象。

1.2 静电感应因素

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的工频交流电变化速度较慢,所以人们将其称作静电场。静电场对于人体的安全会造成影响。首先,在静电场中,人体会与相关导体相互接触,出现电击现象。其次,如果工作人员在地电位中,一旦与电场绝缘导体相互接触,将会出现电击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人身电击程度与静电场的放电量产生直接联系,导致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

1.3 电流因素

在输电线路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稳定状态或是暂时状态的电击问题,其电流会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受到影响。

2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具分析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主要使用的工具就是屏蔽服、静电防护服与安全防护工具等,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2.1 屏蔽服工具分析

对于带电作业的屏蔽服而言,主要就是对静电进行屏蔽,维护人体的安全性。对于屏蔽服而言,是利用棉纤维原材料或是金属纤维原材料制作而成,其屏蔽效果直接决定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由此可见,在设计屏蔽服的时候,必须要对其进行穿透控制,减少穿透量,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2.2 静电防护服

对于相关工作服而言,其原理与屏蔽服的功能存在较多的相似之处,但是,还是会出现一些差异,例如:在静电防护服实际使用中,对于使用要求与规范较低,可以广泛应用在地电位作业等领域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2.3 维护防护工具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作人员需要利用防护工具开展相关工作,为了保证其使用质量,需要做好阶段性的检查工作,一旦发现其中存在使用问题,就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

3 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管理方案,提升带电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满足其发展需求。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3.1 制定强电场防护方案

相关部门需要针对强电场特征,制定完善的防护方案。首先,要求带电施工人员穿戴屏蔽服,保证所有屏蔽服的穿戴整齐性,做好检查工作,保证其屏蔽效果满足相关规定。其次,要提升屏蔽服的应用效果,使其可以在实际使用中形成良好的屏蔽系统。

3.2 制定静电感应防护方案

相关部门需要做好静电感应的安全防护工作,根据带电工作实际特征与要求,规避各类静电问题。首先,在工作人员高塔施工期间,需要穿好屏蔽服与绝缘鞋,不可以与高塔之间接触,避免出现电击的现象。其次,如果工作人员的施工环境电场较为强大,并且周围金属机械设备、挂件等数量较多,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避免发生电击等问题。最后,在高塔带电作业期间,需要引导工作人员将物体作为接地处理载体,以便于维护其身体安全。

3.3 制定电流防护方案

工作人员如果与导体相互接近或是接触,就会出现脉冲电流等现象,甚至会发生火花放电问题,导致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需要对电位进行转移处理,拉长电位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避免发生电流等事故。

3.4 制定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方案

我国高压输电线路,就是750kV左右的输电线路,其安全防护原理与传统输电线路中的安全防护原理相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较多不同之处,主要因为在高压线路运行中,其电压比普通输电线路高,并且电流较强。工作人员在带电作业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各类安全事项,保证可以与高压线路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屏蔽服的屏蔽效果符合相关规定,对于传统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屏蔽服而言,需要将其屏蔽效率控制在45dB左右,而在高压输电线路中,需要将带电作业的屏蔽服屏蔽效率控制在65dB以上,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工作人员要保证帽子、屏蔽服等相互连接的效果,不可以出现漏洞,以此提升其屏蔽有效性。

3.5 制定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防护方案

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而言,主要就是1000kV的输配电线路,在实际运行中,需要做好带电安全防护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性。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场与静电环境较为特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将各类防护原理与工具结合在一起,提升自身工作安全性与可靠性,规避各类危险问题。

4 结语

在我国输电线路实际运行中,带电作业难以避免,工作人员为了保证自身安全性,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根据相关规定穿戴防护工具,科学维护防护工具的质量,满足现代化带电作业的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曹帅.基于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4):2823-2823.

[2]石和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J].大科技,2014(03):80-81.

[3]吴飞.基于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分析[J].低碳世界,2016(29):43-44.

[4]刘建国.试论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策略[J].低碳世界,2015(19):85-86.

作者介

牛强(1981-),男,蒙古族,准格尔旗薛家湾镇。大学本科学历。职称:助理工程师,职务;二级工程师(副科),(华北电力大学-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学位),现供职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主要研究方向为输电线路。

静电屏蔽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电路;噪声干扰;抑制

在测量中电子电路噪声干扰严重影响有用信号的测量精度,特别是妨碍对微弱信号的检测。一般来说,噪声是很难消除的,但可以降低噪声的强度,消除或减小其对测量的影响。

1.噪声干扰的来源与耦合方式

1.1形成噪声的三要素

要想设法抑制噪声和干扰,必须首先确定产生噪声的噪声源是什么,接收电路是什么,噪声源和接收电路之间是怎样耦合的,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形成噪声的三要素,即:噪声源,对噪声敏感的接收电路及耦合通道。然后才能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通常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对于噪声源,应抑制噪声源产生的噪声;对于噪声敏感的接收电路,应使接收电路对噪声不敏感;对于耦合通道,可隔离耦合通道的传输。

1.2噪声的来源

噪声的来源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系统内部元件产生的随机噪声(也称为固有噪声)和系统外部引入的干扰。

固有噪声:电路中各种元器件本身就是噪声源,如电阻的固有噪声主要是由电阻内部的自由电子无规则的热运动造成的。晶体管的散粒噪声、低频噪声等都是固有噪声。

系统外部引入的干扰:其因素较多也较复杂,如50Hz电源谐波所产生的干扰、生产设备所产生的工业干扰等。

1.3噪声的耦合方式

噪声的耦合方式通常有:传导耦合、经公共阻抗耦合和电磁场耦合3种。

1.3.1传导耦合导线经过具有噪声的环境时,拾取到噪声并传送到电路造成干扰。噪声经电路输入引线或电源引线传至电路最为常见。

1.3.2经公共阻抗的耦合通过地线和电源内阻产生的寄生反馈部分。

1.3.3电磁场耦合由感应噪声产生的干扰,包括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电磁场耦合根据辐射源的远近可分为近场感应与远场的辐射。在近场感应中电容性耦合和电感性耦合往往是同时存在。此外,一般高电压回路易产生电容性耦合源;大电流回路易产生电感性耦合源。

2.抑制噪声干扰的方法

抑制噪声干扰必须从产生噪声干扰的三要素出发,找出解决办法。

2.1在噪声发源处抑制噪声

不难理解,在噪声发源处采取措施不让噪声传播出来,问题会迎刃而解。因此在遇到干扰时,无论情况怎样复杂,首先要查找噪声源,然后研究如何将噪声源的噪声抑制下去。工作现场常见的噪声源有电源变压器、继电器、白炽灯、电机运转、集成电路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等,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如电源变压器采取屏蔽措施,继电器线圈并接二极管等。

2.2使接收电路对噪声不敏感

这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将易受干扰的元器件甚至整个电路屏蔽起来,如对多级放大器中第一级用屏蔽体罩起来,使外来噪声尽量少进人放大器中;二是放大器本身固有噪声尽量小,因此通常选用噪声系数小的元器件,并通过合理布线来降低前置放大器的噪声。

2.3在噪声传播途径中抑制噪声

根据噪声传播途径的不同,采用相应手段将传播切断或削弱,从而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

2.3.1噪声传导耦合中最常见的是经输入引线和电源引线引入。对于不同的传导方式,抑制噪声可用不同方法。输入引线通常采用屏蔽方法来抑制噪声,如采用电缆线等。为防止经电源引线引入噪声,通常在对噪声敏感的某一级或几级或整个电路的直流供电线上加入RC去耦电路。另外,使引线远离噪声源也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2.3.2公共阻抗耦合有两种:电源内阻和地线。其抑制噪声干扰的方法与抑制自激振荡相同。

2.3.3抑制电磁场耦合噪声。抑制电磁场耦合噪声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屏蔽技术和接地技术。

3.屏蔽技术与接地技术

屏蔽与接地是抑制干扰比较有效且经常采用的方法。

3.1屏蔽技术

所谓屏蔽,就是对两个指定空间区域进行金属隔离,以抑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传播。具体讲,就是用屏蔽体将元部件、^ 电路、组合件、电缆或整个系统的干扰源包围起来,防止干扰电磁场向外扩散;用屏蔽体将接收电路、设备或系统包围起来,防止它们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因为屏蔽体对来自导线、电缆、元部件、电路或系统等外部的干扰电磁波和内部电磁波均起着吸收能量(涡流损耗)、反射能量(电磁波在屏蔽体上的界面反射)和抵消能量(电磁感应在屏蔽层上产生反向电磁场,可抵消部分干扰电磁波)的作用,所以屏蔽体具有减弱干扰的功能。屏蔽一般有静电屏蔽与电磁屏蔽两种。

静电屏蔽的作用是消除两个电路之间由于分布电容的耦合而产生的干扰。例如,在变压器的一次侧与二次侧的两个线圈间插入铜箔屏蔽层并将其接地,这样就构成静电屏蔽,其原理是在屏蔽体接地后,干扰电流经屏蔽体短路入地。另外,在两个导体之间放置一个接地导体,就会减弱导体之间的静电耦合,因此可以说接地的导体具有屏蔽作用。屏蔽线是最常用的导线静电屏蔽形式,它是用金属网将导线包围起来,当外层金属网用适当形式接地后不仅可保护导线不受外界电场影响,又可防止导线上产生的电场线向外泄漏。

电磁屏蔽主要用于消除高频电磁场对外部的影响。可用低电阻率的金属材料做成屏蔽体,使电磁场在屏蔽金属内部产生涡流起到屏蔽作用。屏蔽体通常做成矩形或圆柱,将电路元件完全包围起来,其中以圆柱形屏蔽效果最佳。如果将屏蔽体接地,则同时也兼有静电屏蔽的作用。

3.2接地技术

接地与屏蔽一样,也是抑制干扰的有效方法之一,如果能把屏蔽与接地正确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解决大部分干扰问题。

所谓接地,就是选择一个等电位点,它是系统或电路的基准电位,即参考点,但并不一定是大地电位。一般仪器机壳要接大地,这种地线称为保护地线,主要目的是保护人身安全。这里所说的接地是指电路的信号地线,它不一定与大地相连。

静电屏蔽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防辐射服装;应用现状;电磁波;防辐射材料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1-0014-02

随着经济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琳琅满目的家电产品和手机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些大小家电的使用过程中,看不到、摸不着又令人防不胜防的“电磁辐射”成为人们生存环境中新的威胁,被称为“电磁污染”。这类污染对不同的人群产生着不同的危害,儿童和孕妇更是对“电磁污染”敏感人群。常期处于电磁污染中的儿童,会造成小儿智障、抵抗力差、视力下降、造血功能障碍甚至癌症的发病率提高;常期遭受电磁辐射的孕妇,容易产生胎儿畸形、先天性疾病或死胎。所以,防辐射越来越为世人重视。

一、防辐射服装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英国、日本、加拿大、瑞典、美国、德国、法国、韩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20年代、40年代就开始进行特种防护服装与织物的研究。60年代国际上制定出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后,电磁辐射屏蔽材料随之出现。最早的防护材料是金属丝和服饰混编织物,其后出现了金属纤维混纺织物、电镀织物、化学镀织物等。以上材料均以反射为主,存在环境二次污染,且不适于穿着。到了80年代,美国北美航空公司研制成功为保护生物力量防止雷达探测被发现的防护衣和头盔,这种防护衣与头盔系由微波吸收材料制作。日本等国研究开发了用不锈钢软化纤维与植物纤维混纺织成的屏蔽织物,制成屏蔽服装用在微波防护上,比如雷达防护服等。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英国、法国、德国、瑞典、美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防止家用电器的辐射危害,诸如微波炉、电磁炉、电脑、电热毯、吸尘器等对人体特别是孕妇与少年儿童的影响,掀起了主妇穿屏蔽围裙、屏蔽大褂以及青少年穿屏蔽马甲、屏蔽西服的热潮。从此防电磁辐射屏蔽服装走进家庭,成为民用服装。90年代,日本、韩国又开始了导电纤维的开发工作。到了90年代中期,日本率先研制成功金属化纤维在普通织物纤维基础上进行硫化铜处理,使其具有抗静电、杀菌作用。日本已用此种纤维织物制作高档衬衣上市,售价高达每件4000元人民币,推广困难。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瞄准了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杀菌等功能特种防护服装民用化市场,正在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北京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电磁辐射防护服,70年代正式生产铜丝与柞蚕丝混纺布制成的屏蔽服。70~80年代该所研制成功并生产了微波吸收防护物的研究,研制成功不锈钢软化纤维织物与服装、特殊工艺镀膜屏蔽织物与服装,并开始装备从事雷达、微波加热、微波理疗、卫星地面站、微波通讯等系统操作的人员,受到普遍欢迎。

二、国内市场常见防辐射材料

(一)多离子电磁屏材料

多离子织物是当今国际最先进的第六代屏蔽电磁辐射材料,是目前屏蔽低、中频段电磁辐射最先进的民用防护材料。多离子织物经精纺加工,具有柔软舒适、色泽均匀、除臭抗菌性强、耐洗、耐磨、耐气候、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由其制作的防护服与仅具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性,同时具有优良的服用性。

多离子织物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物理和化学工艺对纤维进行离子化处理。该产品以吸收为主,将有害的电磁辐射能量通过织物自身的特殊功能转变成热能散发掉,从而避免了环境二次污染,净化了空气。由于织物中含有大量金属阳离子,可起到杀菌除臭作用,对皮肤无刺激,有助人体表皮微循环;同时具有防静电、防X射线及紫外线等功能。

目前投入产业化的主要有以生产服装闻名的红豆集团与科研单位联手开发的高科技产品――多离子电磁屏蔽夹克衫该产品面料经上海测试中心检测,电磁辐射屏蔽衰减值达到99.4%,可有效防止因使用手机、电脑、复印机、电视机、微波炉等电子产品产生的电磁波对人体的危害。该产品可广泛用于劳动保障部规定的59个需要作电磁防护行业的工种,还可运用于军队的保密、伪装等领域。上海利昂高科技有限公司也有类似产品推向市场。

(二)金属丝与纤维混合物

金属纤维织物,利用服装内金属纤维构成的环路产生感生电流,由感生电流产生反向电磁场进行屏蔽,主要是反射电磁波为主。采用金属纤维与纯棉纤维混纺工艺,也就是把金属丝抽成纤维状,在面料内部形成网状结构。当前市面上的金属纤维织物,主要是由铜、镍、铝、不锈钢或其它合金,甚至金或银纤维,所用的金属纤维直径一般是4~8微米之间的中强型。

天津工业大学(原天津纺织工学院)研制成功利用金属丝不经化学整理而具有多种功能的妇女用乳罩支撑材料,这种材料融抗静电、抗菌、防微波辐射为一体。其静电效果经国家棉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织物的电荷密度为1.6μC/cm2,最大值为2.32μC/cm2,其效果远远优于日本静电指南中最高值Q7μC/cm2的规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抗菌性:对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等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性,抑菌率在96%以上。

(三)HTCU特种纤维材料

HTCU特种纤维材料由上海华天电磁波防护材料有限公司研制生产。HTCU特种纤维通过特种处理后,在纤维表层、中层和局部深层形成一种金属成膜薄层的有机导电型纤维。HTCU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1.优良的电磁辐射屏蔽功能:有效地吸收电磁波,消除电磁波辐射的伤害。

2.良好的抗静电功能:在正负电荷带电物体与HTCU织物接近时,会产生相反电荷将静电消除。

3.抑菌抗臭功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和防扩散作用;对氨水、三甲氨、硫化氨、甲硫醇等恶臭有消除作用。

4.特殊用途的防护和标识物:精密设备、军事设备等防护材料;搜索识别目标等。

(四)化学镀金属织物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具有电磁屏蔽性能的聚酯类化纤织物[1]。化学镀作为一种优良的表面金属化处理技术,已应用在织物功能整理领域。[2]

(五)金属化合物与纤维混合物

众所周知,金属化织物屏蔽电磁波,其作用是将电磁波过滤、吸附或反射使之减弱此外,金属化织物还具有其他功能,如抗静电、紫外线屏蔽和抗菌防臭等,因此,织物金属化技术实为一种多功能工艺。

金属化织物中最典型的产品是由金属纤维或纱线织成的织物,这种产品确切地应称谓金属网,用于防昆虫、特殊滤层,传送网、防射频和电磁波,以及导电织物等如用铅纤维织成的织物,可作隔音及防X射线的围裙等防护织物其次,由不锈钢等金属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织成的织物,这类产品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屏蔽性,用于高净室空气过滤材料和计算机的遮盖材料等。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健康越来越成为们关注的话题。随着防辐射材料的不断发展,不断研究并推出服用性、防辐射性能具佳的防辐射服装已成为必然。

参考文献

[1]杜宁,等.化学镀法制备电磁屏蔽聚酯织物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